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31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5岁男,读金融博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35岁男,读金融博士?

大家出出主意吧,火烧眉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睡觉工作都做不好了。

老公35岁,在华尔街混着。觉得升不上去了,申请了金融的博士。今年拿到offer,也accept了。可是现在又开始犹豫了。顾虑有以下几方面:

1。 年纪大了,读出来也不好找工作。

2。 不知道几年能毕业。

3。 放弃现在工作舍不得,但是呆着不甘心,说不定哪天就被裁了。

4。 接受了offer,再不去信誉不好。

反正就是头也想破了,也没想出来。真烦,我说他是自找麻烦。大家帮我指点一二。谢谢了。

沙发
发表于 2008-6-9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给个案例参考一下:

*2002 美国西北大学博士 (金融学)
* 1995 纽约城市大学 MBA
* 1992 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硕士
* 1988 北京大学科学学士

博士毕业后去大学执教了。在开始学术生涯之前,他曾就职于纽约美林公司的高收益研究部,后来从事对冲基金分析。

不过,好像还是年轻几岁啊。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23:4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但我老公不想做教授,毕业后还想回industry。这样的话还值得吗?

地板
发表于 2008-6-10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金融已经被美国垄断了...”
——刘俊

 

      这是一篇转自网上的文章,作者不详。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该人应该是美国金融系毕业的博士,而且很有可能现在做教授。他对美国金融系的评价应该是相当准确地。目前国内了解美国finance department排名的并不多。很多人拿Business Week 的Business School Ranking当排名的依据。殊不知,Business Week 的排名主要是由MBA来决定的,和Ph.D program 没有联系。还有一个本科的排名,也是由本科来决定的,和Ph.D program 也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很好的公立大学也在排名上比不上私立大学,公立大学的MBA和undergraduate和私立大学是没法比地。还有人拿经济系(economics)的排名来衡量金融系(finance)的排名,就更搞笑了。中国的金融系做的是美国的经济系的东东,但在美国,经济和金融是区别很大地。不知道金融和经济的区别也敢谈论金融系的排名,勇气虽然可嘉,但还是洗洗睡吧。

注:黑色字体为作者原文,红色字体为我个人的品论:

    先说说finance PhD毕业之后的前景。如果你在美国,finance PhD毕业之后要么b-sc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种出路的好处是生活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而且有假期,收入也还不错(按照去年的标准,top b-school finance的起薪在16万左右,有朋友拿到18万以上;一般的finance系能给到14万左右)。但也有坏处,其中一点就是前六年要拼死拼活的争取拿tenure,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生活和读PhD的时候没什么差别。再就是现在finance professor越来越不好作,今年的job market更是差得可以。后一种出路,去industry,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不确定性很强。一般在industry的前若干年也是会很累的,但不同的是工作干完了也就没有事了,换句话说,是给别人干活,这与在academia里给自己干活是很不一样的。 (基本上是实情。我就喜欢学校里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可惜不能数钱数到手抽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

Top 15 (排名不分先后):

Sloan (MIT):这些年中国学生也不多。(岂止不多?MIT的金融系什么时候招过中国人?想去MIT读Ph.D.in Finance 的中国学生还是省省银子吧。)MIT的finance并不是很大,但是精英云集。此系的 第一门核心课由Steve Ross来讲。系里牛人甚众,就不列举了,但值得一提的是Sloan的 几个中国教授。一个是王江,应该可以说是中国人里在finance界做的最好的人了。另一 个是潘军,assistant professor,(现在拿到tenure啰)当时去MIT的时候还很轰动,但主要原因是当年MIT招了 3个female professors。另外有一个Andrew Lo,我至今没搞清他的中文名,是个台湾人 ,现在负责系里的research(当然,在外面也有自己的hedge fund)。此人与Campbell和Mackinlay合著的那本The Econometrics in Financial Markets几乎所有finance PhD人手一本。但MIT这两年的placement并不很好(我指的是academia placement,下同 )。去年毕业的两个Ross的学生,一个做的还不错,却是一个bad presenter;另一个韩 国人,感觉非常一般,而且弄了一个典型的韩国蘑菇头,被认为糟糕已极。(总的来说,MIT的economics和finance还是如日中天.可惜中国人进不去啊。)

Chicago:中国人在这里不是很多。所知道的是北大95的一个哥们现在在那里。(前两年一下儿就毕业了两个中国人,那个Jason Chen去了UBC,还有个什么Yu作了visiting。)Chicago的 特点是系大,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顶尖牛人,而且少壮派实力强。(比如说国内现在很流行的那一本Asset Pricing的作者John Cochrane就是其一。顺便说一下,此人是Fama的女婿。加上其经济系的背景,以及多年来经济方面良好的学术传统和环境,所以一直是很多人首眩Chicago原来是要考两个comps考试的,一个是第一年末,和econ的人一起;另一个是第二年,自己系的。但现在变成一个也不考了,改成第二年要交一个paper。Chicago的这个program是有名的tough的,有一个Columbia的professor讲,他自从毕业就从来没敢回Chicago去做一个formal presentation。Chicago的学生没有办公室,如果你不去找professor的话也就没人找你。(这一两年的placement 好像也不怎么样吧?)

Stanford:特点是系小,但是很精。主要着重在asset pricing方面,系主任Duffie应该是 在asset pricing上顶级的人物,尤其在continuous time方面,所著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几乎是这个方向上的通用教材。另外Singleton等人的affine yield term structure model也以成为该系的标志之一。这些年来,Stanford毕业的人多数的committee都是由Duffie, Singleton & Sargent组成,而且placement普遍不错。但去年Sargent被NYU挖走之后不知道会怎样。Stanford的黄明是一个中国professor,北大毕业的,当年是物理的背景,据说做model的能力极强,一个例子是当初他在Chicago的时候,连Barberis这种人做model都要他来帮忙。也许是因为Stanford研究领域的偏重asset pricing吧,这么多年以来它招的中国人几乎全都有物理背景(黄明,潘军(应该是潘娟),刘军(应该是刘俊),戴强。。。),我所见到的物 理背景最弱的是去年毕业的那个王能,他当初在Caltech拿了一个chemical physics/physical chemistry的master。另外没听说过Stanford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岂止不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没有物理博士的中国人也没要过。不过去年有个欧洲人,作corporate finance, 是Malmendier的学生。不过在Stanford做corporate finance,结局可想而知。)

Harvard:HBS是没有一个PhD program是finance的,但是有business economics,如果你 选的方向是financial economics,其实和其他学校的finance是没有区别的。BE好像没有 中国人在里面,也没有中国professor。BE的placement真是好啊,几乎年年都有人去top schools。看一下BE这些年毕业人的CV,你会发现很多人之前都是在harvard或是其他如mit等“传统牛校”处拿的学位,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传统。HBS的PhD条件之优厚是没的说了 。免去学费之后每年有两万七八的奖学金,(你在Boston,两万七八不省着用也不行啊。再说,所有私立大学都很多钱。Emory还给两万四了。) 刚入学的时候每人还发一laptop。另外,虽说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但像HBS那样的校园环境确实会让你感到有优越 感。我觉得BE的吸引力不见得比那top5差,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Harvard给的学位是DBA,而不是Ph.D.)
        

Simon(Rochester):Rochester是JFE的老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在finance界的地 位。Simon的学生待遇很好,而且气氛不错,好像这个program也不是很tough。去年Stanford的王能和Wharton的张路都去了那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Simon的申请费很贵,但 好像GRE/GMAT达到一定分数是可以免掉的,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仍旧如此。(不要看近几年的placement不怎样,人家可是控制了JFE和JAE的哟。要是光看citation,可绝对名列前茅哦。不过现在起好像也不招中国人了。Rochester是个典型,它的Finance和Accounting绝对前几名,但Economics并不怎么样,所以在国内名声不显。)
        

 

Stern (NYU):老牌强系,Stern很大一部分的声誉靠finance来支持。这是全美最大的finance department,全职的professor有四十多人,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范围一应俱全,几乎涵盖finance研究的所有领域。中国的professor有戴强和梅剑平。Stern 现在处于一个上升期,据说去年placement是最好的(among all major finance departments)。另外处于纽约也是其天然的一个优势。当初Stern的楼是在Wall Street 里面的,邻居是American Stock Exchange,和整个NYU并不在一起,只是90年代才搬到现 在的位置。Stern系里的气氛很好,一个Chicago毕业的professor说自己毕业刚到Stern的 时候就有感于此。由于系大,所以Stern每年招的学生相对也多,这两年每年都有6、7个 。招生的时候并不是如Stanford那样强调理科背景(当然并不是忽视),而着重在背景是 否扎实,是否有潜力上。往年Stern的PhD都是要经过面试的,但这两年没有。(确实这几年挖了不少名人,有钱就不一样哦。)
        

Wharton (UPenn):Wharton的名字是再响亮不过了,做为全美最早的b-school,其名声一 直是among the top。但这两年感觉它的在走下坡路,随着老一批牛人如Sandy Grossman 等人连续退休(Grossman 是全力去搞他的hedge fund去了),Wharton有点到了青黄不接 的时候。但据称其junior professors都做的不错而且很有潜力,所以相信它有一天会反弹。Wharton的comps考试是不fail人的,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这可能也是最近placement不好的一个原因。 Wharton的finance系也很大,而且每年发出的offer特别多,前前 后后大概会有十一二个,但由于很多人会被其他top schools抢去(去年至少有一个韩国 人去了Stanford,两个中国人去了Stern),最终enroll的平均在5个人左右,所以如果有 朋友在它的waiting list上,其实是非常有戏的。中国的professor有夏一红(好像英年早逝了,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一定要把身体放在第一,research放在第二。),UCLA Micheal Brennan的学生。(Wharton 现在是今不如昔了,像王江那样能去MIT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Anderson(UCLA):Anderson的finance一直都是享有盛誉的,其牛人如Mike Brennan, Eduardo Schwartz及Richard Roll等都是在finance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似乎都担任过AFA的president,前两人几年前去过北大。)UCLA好像这两年结果出的比较晚,今年到现在还没有定。去年招了三个学生,有一个是中国人,其余两个是美国人。(很令人惊讶,竟然有如此高的美国人比例。)Brennan和Schwartz基本就算是退休了,六月在罗马还会正式为Brennan举行一个退休仪式,以表彰其对finance领域几十年来杰出的贡献 ,众多牛人都会出席。中国的professor有刘军,现在好像负责招生的工作,原来北大毕 业的,Stanford的PhD。今年的一个毕业生Ashley Wang原来是北大的,Longstaff的学生 ,估计会去UCI。(UCLA的方向也很全的。只是前几年的placement不怎么乐观。)

Yale:许多人都对Yale有所误解,认为其水平不高。(有没有搞错,谁会白痴到这一步?)实际的情况是,Yale的finance research一直among the tops。在fix income里面极有名气的CIR model中的Ingersoll和 Ross都常年在这里,只是Ross几年前被Sloan挖去了。另外Ingersoll的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原来一直被作为标准的finance教材,直到现在也是一本必不 可少的参考书目。Yale的中国PhD一直很多,今年的第一批offer已经给出,至少有一个是 中国人。中国的professor有陈志武,很强,both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也在搞hedge fund。原来在Yale的还有一个中国professor何华,MIT拿的PhD,做asset pricing的,主要是derivatives,当初在Salomon Brothers做到md,回到academia呆了两年,又被Lehman Brothers请到日本去当research group(can't remember the name exactly)的头去了。

Haas(UCBerkeley):Berkeley的finance professor不多,但名声都很好,在asset pricing方面似乎更有名气。Mark Rubinstein当初和Cox等人的binomial tree model现在 仍在industry被广泛的用于option pricing,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他的那本optionsmarkets与Hull的那本齐名,在derivatives方面是权威的书目(尤其是在industry及advanced mba level上,包括financial engineering)。Berkeley的另一个优势来源于它的著名的econ department,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Berkeley finance的placement还可以,今年在job market上的有一个人不错,但不知道最终去那里了。 (Berkeley的finance好像毕业的不多耶。和它的姊妹UCLA不能比。Berkeley 还是economics更出名些。)

Columbia:Columbia finance的中国人甚多,而且每年都有。但是Columbia有一个特点: 不喜欢要转校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喜欢背景比较纯的。这不是空穴来风,是Columbia 的一个professor自己说的,这里就不说明是谁了吧。2000的时候,Columbia从北大统计 系招了一个本科女孩,似乎对于非finance和econ专业而想直接从国内来学finance的人是 一种鼓舞。但需要说明的是,那个女孩在ccer拿了一个双学位。Columbia去年毕业了一个 叫张小燕的(北大经院的),去了Cornell的Johnson,做的相当不错,毕业之前在JFE发了 一篇paper(coauthor with Hodrick?)。今年又有一个中国人毕业(Xing,北大经院的),好像也不错,去Rice。 (Columbia就算不去academia,也可以在Wall Street上找到工作嘛。总的来说,Columbia的placement还是非常好的,比一些排在他前面的学校还要好。)

Kellogg(Northwestern):kellogg一直是美国商学院中的佼佼者,本人对其感觉一直很好 ,但说实话,对那里finance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只见过有Jagannathan,就是弄出HJ bound的那位。kellogg各个系的placement一般都很好,但finance这两年不如以往,但鉴 于整个job market形势不乐观,也就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了。( 好像前几年也不怎么样吧。系其实挺大的。)

Fuqua(Duke):Duke被称作南方的Harvard,系里有microstructure上的大牛Pete Kyle, 他的那篇著名的continuous auction是finance PhD必读的paper之一,而且据说每有新一 界学生推他的结果时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篇seminal paper,确实 写的很棒。系里有一个David Hsieh(即“谢”)是香港人,MIT毕业,做asset pricing ,当年在Chicago,后来被Duke挖去。去年有一个中国人,感觉名字应该叫彭玲(没见过 中文),不知道最后去的哪里。今年Duke的offer已经给出了,但没给国内直接申请的,waiting list上排名靠前的好像也是从美国申请的,其他情况不详。 (中国学生的placement好像不好哟。)

Johnson(Cornell):Cornell的finance挺小的,但是去年一下子招了至少3个assistant professors。Cornell的O'Hara是现任的AFA president,老太太感觉挺有风度的。O'Hara是microstructure上的顶级人物,有一本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挺薄的,不到300页,但写的特好。中国的professor有一个李海涛,yale的PhD。 (还是不如去Columbia或NYU啦。人家就在Wall Street,找工作,打工都要方便的多。如果你能牛到三个学校任你挑的话。)

Michigan:这个学校我是真的不熟悉,只知道finance系内印度人甚众。之所以把它挑进 来而非OSU Fisher是因为其商学院总体水平高一些,名声更盛。(但OSU对JF有很多年的 贡献,似乎更合适。)(Michigan还是比OSU要牛一些地。OSU 的placement不如Michigan。哪儿没有印度人啊?)

以上是我所感觉的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更正 和补充。top15顺序是随意的,不分先后。这里的中文名字多数都是我“音译”的,并且 只有professor或已经毕业PhD的名字,以免给在读的PhD们增添麻烦。遗漏之处我会补充。

我帮忙补充一下哈,有些私立学校的finance也相当强,但没有Ph.D.program.比如说,Dartmouth College 和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artmouth 的大牛有French, Notre Dame 也有一批牛人。

 

Top 16-29 (排名不分先后):

15名以后的学校placement都不怎样。 倒不是找不到工作,毕竟美国金融学博士找个industry的工作实在是很容易的事。只是想找个好学校的可拿终身教授(tenure-track)的职位不容易。

Ohio State University: 大牛是Rene Stulz,一人独掌JF从1992到2002长达10年之久。郎咸平以前就呆在那里嘛。

University of Florida: Jay Ritter是那儿的巨星了。还有好几个也都不错。但学生的placement不怎样。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他的finance也是巨大,网罗了各个方向的人才。它的会计系很强。其实去那读finance Ph.D.还不如读它的accounting Ph.D.到不是它的finance不够好,只是placement不怎样。加上又是玉米地里的学校,找industry的工作总不如东部方便吧。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itman就是那里的大牛啊。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还不错啦。有好几个牛人。喜欢搞dividends的DeAngelo就在那儿。它的accounting也很强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不了解。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不了解。

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不了解。只知道有个中国人在那儿。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只知道Titman出自那儿,很小一个系。Green 以前当过一段JF editor.

Emory University: 新开的Finance Ph.D. Program, 中国人云集,但还没有毕业生。

Purdue University: 各个方向的都有一些。McConnell 好像就是那里做corporate finance的大牛。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其实它的economics好像更强。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C): 老牌了。不过好像没有什么超级大牛压阵呀。

Boston College: 对的,还有个叫Boston University.但别弄混了,Boston College 的商学院是要好得多地。特别是finance,Boston College 还是很不错地。各方面人才都很全。特别是Wayne Ferson,asset pricing 的大牛,靠近MIT和Harvard,有地理优势。

 

Top 30-40 (排名不分先后):

这些学校真的差不太多。可能某个学校在某个方面要强一些,那个领域的人就会对那个学校评价高一些。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Penn State U (老牌了,不过近来好像没人压阵了);

U of Washington (各方向都比较齐。离温哥华也近,玩起来方便。大城市嘛,找工作有优势);

U of Oregon (主要做corporate finance 和mutual funds。有个Mikkelson (JFE Advisory Editor) 压阵。不过他退了以后就很玄。);

U of Utah (不错,有一定规模);

U of Iowa;

Vanderbilt U (很小一个系);

Arizona State U (有钱,所以最近弄得很好);

U of Georgia

Rice U;

有些学校,如 U of Toronto, 和UBC都还不错,进前40肯定不成问题。放在这儿好像挺委屈的。不过想一想,能够在top 30里当professor的一般都不会去这两所加拿大学校的。这样一想,把他们排在这儿也不委屈了。谁让你是加拿大的学校呢,地理劣势嘛。

 

Top 41- (排名不分先后):

University of Arizona(本来以前还行的,但是钱不如Arizona State U,又在墨西哥边境的小镇上,吸引不到人哪。所以最近被Arizona State给超过了吧。中国人超多的地方,大概一半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中国人。);Southern Methodist U (SMU); CUNY;Tulane U; UC Irvine; UC Riverside;Michigan State U;
Virginia Tech (印度人扎堆的地方);Georgia State U; Florida State U;U of Arkansas; Indiana U;Texas A&M U (该校比较有钱,但似乎缺乏大牛压阵);U of Wisconsin-Madison (Economics 很有名是不是?Finance 就没那么强了); American U;

5#
发表于 2008-6-10 02:25:00 | 只看该作者

What year is this article? Too old seems.

Besides, IU and UWM rank after top 30? Have no idea what the ranking standard is.

6#
发表于 2008-6-10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像是上一代人写的文章了

7#
发表于 2008-6-10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年龄不是问题
8#
发表于 2008-6-10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A guy in the office next door got finance phd at around 40 and got offer from wharton and ucla, among others.

9#
发表于 2008-6-11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包括红色的评论)都有点outdated了吧

以下是引用gracis在2008-6-10 0:33:00的发言:

(转载)

“...金融已经被美国垄断了...”
——刘俊

      这是一篇转自网上的文章,作者不详。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该人应该是美国金融系毕业的博士,而且很有可能现在做教授。他对美国金融系的评价应该是相当准确地。目前国内了解美国finance department排名的并不多。很多人拿Business Week 的Business School Ranking当排名的依据。殊不知,Business Week 的排名主要是由MBA来决定的,和Ph.D program 没有联系。还有一个本科的排名,也是由本科来决定的,和Ph.D program 也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很好的公立大学也在排名上比不上私立大学,公立大学的MBA和undergraduate和私立大学是没法比地。还有人拿经济系(economics)的排名来衡量金融系(finance)的排名,就更搞笑了。中国的金融系做的是美国的经济系的东东,但在美国,经济和金融是区别很大地。不知道金融和经济的区别也敢谈论金融系的排名,勇气虽然可嘉,但还是洗洗睡吧。

注:黑色字体为作者原文,红色字体为我个人的品论:

    先说说finance PhD毕业之后的前景。如果你在美国,finance PhD毕业之后要么b-sc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种出路的好处是生活相对而言会比较稳定,而且有假期,收入也还不错(按照去年的标准,top b-school finance的起薪在16万左右,有朋友拿到18万以上;一般的finance系能给到14万左右)。但也有坏处,其中一点就是前六年要拼死拼活的争取拿tenure,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生活和读PhD的时候没什么差别。再就是现在finance professor越来越不好作,今年的job market更是差得可以。后一种出路,去industry,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不确定性很强。一般在industry的前若干年也是会很累的,但不同的是工作干完了也就没有事了,换句话说,是给别人干活,这与在academia里给自己干活是很不一样的。 (基本上是实情。我就喜欢学校里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可惜不能数钱数到手抽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

Top 15 (排名不分先后):

Sloan (MIT):这些年中国学生也不多。(岂止不多?MIT的金融系什么时候招过中国人?想去MIT读Ph.D.in Finance 的中国学生还是省省银子吧。)MIT的finance并不是很大,但是精英云集。此系的 第一门核心课由Steve Ross来讲。系里牛人甚众,就不列举了,但值得一提的是Sloan的 几个中国教授。一个是王江,应该可以说是中国人里在finance界做的最好的人了。另一 个是潘军,assistant professor,(现在拿到tenure啰)当时去MIT的时候还很轰动,但主要原因是当年MIT招了 3个female professors。另外有一个Andrew Lo,我至今没搞清他的中文名,是个台湾人 ,现在负责系里的research(当然,在外面也有自己的hedge fund)。此人与Campbell和Mackinlay合著的那本The Econometrics in Financial Markets几乎所有finance PhD人手一本。但MIT这两年的placement并不很好(我指的是academia placement,下同 )。去年毕业的两个Ross的学生,一个做的还不错,却是一个bad presenter;另一个韩 国人,感觉非常一般,而且弄了一个典型的韩国蘑菇头,被认为糟糕已极。(总的来说,MIT的economics和finance还是如日中天.可惜中国人进不去啊。)

Chicago:中国人在这里不是很多。所知道的是北大95的一个哥们现在在那里。(前两年一下儿就毕业了两个中国人,那个Jason Chen去了UBC,还有个什么Yu作了visiting。)Chicago的 特点是系大,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顶尖牛人,而且少壮派实力强。(比如说国内现在很流行的那一本Asset Pricing的作者John Cochrane就是其一。顺便说一下,此人是Fama的女婿。加上其经济系的背景,以及多年来经济方面良好的学术传统和环境,所以一直是很多人首眩Chicago原来是要考两个comps考试的,一个是第一年末,和econ的人一起;另一个是第二年,自己系的。但现在变成一个也不考了,改成第二年要交一个paper。Chicago的这个program是有名的tough的,有一个Columbia的professor讲,他自从毕业就从来没敢回Chicago去做一个formal presentation。Chicago的学生没有办公室,如果你不去找professor的话也就没人找你。(这一两年的placement 好像也不怎么样吧?)

Stanford:特点是系小,但是很精。主要着重在asset pricing方面,系主任Duffie应该是 在asset pricing上顶级的人物,尤其在continuous time方面,所著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几乎是这个方向上的通用教材。另外Singleton等人的affine yield term structure model也以成为该系的标志之一。这些年来,Stanford毕业的人多数的committee都是由Duffie, Singleton & Sargent组成,而且placement普遍不错。但去年Sargent被NYU挖走之后不知道会怎样。Stanford的黄明是一个中国professor,北大毕业的,当年是物理的背景,据说做model的能力极强,一个例子是当初他在Chicago的时候,连Barberis这种人做model都要他来帮忙。也许是因为Stanford研究领域的偏重asset pricing吧,这么多年以来它招的中国人几乎全都有物理背景(黄明,潘军(应该是潘娟),刘军(应该是刘俊),戴强。。。),我所见到的物 理背景最弱的是去年毕业的那个王能,他当初在Caltech拿了一个chemical physics/physical chemistry的master。另外没听说过Stanford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岂止不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没有物理博士的中国人也没要过。不过去年有个欧洲人,作corporate finance, 是Malmendier的学生。不过在Stanford做corporate finance,结局可想而知。)

Harvard:HBS是没有一个PhD program是finance的,但是有business economics,如果你 选的方向是financial economics,其实和其他学校的finance是没有区别的。BE好像没有 中国人在里面,也没有中国professor。BE的placement真是好啊,几乎年年都有人去top schools。看一下BE这些年毕业人的CV,你会发现很多人之前都是在harvard或是其他如mit等“传统牛校”处拿的学位,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传统。HBS的PhD条件之优厚是没的说了 。免去学费之后每年有两万七八的奖学金,(你在Boston,两万七八不省着用也不行啊。再说,所有私立大学都很多钱。Emory还给两万四了。) 刚入学的时候每人还发一laptop。另外,虽说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但像HBS那样的校园环境确实会让你感到有优越 感。我觉得BE的吸引力不见得比那top5差,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Harvard给的学位是DBA,而不是Ph.D.)
  

Simon(Rochester):Rochester是JFE的老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在finance界的地 位。Simon的学生待遇很好,而且气氛不错,好像这个program也不是很tough。去年Stanford的王能和Wharton的张路都去了那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Simon的申请费很贵,但 好像GRE/GMAT达到一定分数是可以免掉的,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仍旧如此。(不要看近几年的placement不怎样,人家可是控制了JFE和JAE的哟。要是光看citation,可绝对名列前茅哦。不过现在起好像也不招中国人了。Rochester是个典型,它的Finance和Accounting绝对前几名,但Economics并不怎么样,所以在国内名声不显。)
  

Stern (NYU):老牌强系,Stern很大一部分的声誉靠finance来支持。这是全美最大的finance department,全职的professor有四十多人,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范围一应俱全,几乎涵盖finance研究的所有领域。中国的professor有戴强和梅剑平。Stern 现在处于一个上升期,据说去年placement是最好的(among all major finance departments)。另外处于纽约也是其天然的一个优势。当初Stern的楼是在Wall Street 里面的,邻居是American Stock Exchange,和整个NYU并不在一起,只是90年代才搬到现 在的位置。Stern系里的气氛很好,一个Chicago毕业的professor说自己毕业刚到Stern的 时候就有感于此。由于系大,所以Stern每年招的学生相对也多,这两年每年都有6、7个 。招生的时候并不是如Stanford那样强调理科背景(当然并不是忽视),而着重在背景是 否扎实,是否有潜力上。往年Stern的PhD都是要经过面试的,但这两年没有。(确实这几年挖了不少名人,有钱就不一样哦。)
  

Wharton (UPenn):Wharton的名字是再响亮不过了,做为全美最早的b-school,其名声一 直是among the top。但这两年感觉它的在走下坡路,随着老一批牛人如Sandy Grossman 等人连续退休(Grossman 是全力去搞他的hedge fund去了),Wharton有点到了青黄不接 的时候。但据称其junior professors都做的不错而且很有潜力,所以相信它有一天会反弹。Wharton的comps考试是不fail人的,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这可能也是最近placement不好的一个原因。 Wharton的finance系也很大,而且每年发出的offer特别多,前前 后后大概会有十一二个,但由于很多人会被其他top schools抢去(去年至少有一个韩国 人去了Stanford,两个中国人去了Stern),最终enroll的平均在5个人左右,所以如果有 朋友在它的waiting list上,其实是非常有戏的。中国的professor有夏一红(好像英年早逝了,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一定要把身体放在第一,research放在第二。),UCLA Micheal Brennan的学生。(Wharton 现在是今不如昔了,像王江那样能去MIT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Anderson(UCLA):Anderson的finance一直都是享有盛誉的,其牛人如Mike Brennan, Eduardo Schwartz及Richard Roll等都是在finance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似乎都担任过AFA的president,前两人几年前去过北大。)UCLA好像这两年结果出的比较晚,今年到现在还没有定。去年招了三个学生,有一个是中国人,其余两个是美国人。(很令人惊讶,竟然有如此高的美国人比例。)Brennan和Schwartz基本就算是退休了,六月在罗马还会正式为Brennan举行一个退休仪式,以表彰其对finance领域几十年来杰出的贡献 ,众多牛人都会出席。中国的professor有刘军,现在好像负责招生的工作,原来北大毕 业的,Stanford的PhD。今年的一个毕业生Ashley Wang原来是北大的,Longstaff的学生 ,估计会去UCI。(UCLA的方向也很全的。只是前几年的placement不怎么乐观。)

Yale:许多人都对Yale有所误解,认为其水平不高。(有没有搞错,谁会白痴到这一步?)实际的情况是,Yale的finance research一直among the tops。在fix income里面极有名气的CIR model中的Ingersoll和 Ross都常年在这里,只是Ross几年前被Sloan挖去了。另外Ingersoll的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原来一直被作为标准的finance教材,直到现在也是一本必不 可少的参考书目。Yale的中国PhD一直很多,今年的第一批offer已经给出,至少有一个是 中国人。中国的professor有陈志武,很强,both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也在搞hedge fund。原来在Yale的还有一个中国professor何华,MIT拿的PhD,做asset pricing的,主要是derivatives,当初在Salomon Brothers做到md,回到academia呆了两年,又被Lehman Brothers请到日本去当research group(can't remember the name exactly)的头去了。

Haas(UCBerkeley):Berkeley的finance professor不多,但名声都很好,在asset pricing方面似乎更有名气。Mark Rubinstein当初和Cox等人的binomial tree model现在 仍在industry被广泛的用于option pricing,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他的那本optionsmarkets与Hull的那本齐名,在derivatives方面是权威的书目(尤其是在industry及advanced mba level上,包括financial engineering)。Berkeley的另一个优势来源于它的著名的econ department,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Berkeley finance的placement还可以,今年在job market上的有一个人不错,但不知道最终去那里了。 (Berkeley的finance好像毕业的不多耶。和它的姊妹UCLA不能比。Berkeley 还是economics更出名些。)

Columbia:Columbia finance的中国人甚多,而且每年都有。但是Columbia有一个特点: 不喜欢要转校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喜欢背景比较纯的。这不是空穴来风,是Columbia 的一个professor自己说的,这里就不说明是谁了吧。2000的时候,Columbia从北大统计 系招了一个本科女孩,似乎对于非finance和econ专业而想直接从国内来学finance的人是 一种鼓舞。但需要说明的是,那个女孩在ccer拿了一个双学位。Columbia去年毕业了一个 叫张小燕的(北大经院的),去了Cornell的Johnson,做的相当不错,毕业之前在JFE发了 一篇paper(coauthor with Hodrick?)。今年又有一个中国人毕业(Xing,北大经院的),好像也不错,去Rice。 (Columbia就算不去academia,也可以在Wall Street上找到工作嘛。总的来说,Columbia的placement还是非常好的,比一些排在他前面的学校还要好。)

Kellogg(Northwestern):kellogg一直是美国商学院中的佼佼者,本人对其感觉一直很好 ,但说实话,对那里finance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只见过有Jagannathan,就是弄出HJ bound的那位。kellogg各个系的placement一般都很好,但finance这两年不如以往,但鉴 于整个job market形势不乐观,也就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了。( 好像前几年也不怎么样吧。系其实挺大的。)

Fuqua(Duke):Duke被称作南方的Harvard,系里有microstructure上的大牛Pete Kyle, 他的那篇著名的continuous auction是finance PhD必读的paper之一,而且据说每有新一 界学生推他的结果时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篇seminal paper,确实 写的很棒。系里有一个David Hsieh(即“谢”)是香港人,MIT毕业,做asset pricing ,当年在Chicago,后来被Duke挖去。去年有一个中国人,感觉名字应该叫彭玲(没见过 中文),不知道最后去的哪里。今年Duke的offer已经给出了,但没给国内直接申请的,waiting list上排名靠前的好像也是从美国申请的,其他情况不详。 (中国学生的placement好像不好哟。)

Johnson(Cornell):Cornell的finance挺小的,但是去年一下子招了至少3个assistant professors。Cornell的O'Hara是现任的AFA president,老太太感觉挺有风度的。O'Hara是microstructure上的顶级人物,有一本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挺薄的,不到300页,但写的特好。中国的professor有一个李海涛,yale的PhD。 (还是不如去Columbia或NYU啦。人家就在Wall Street,找工作,打工都要方便的多。如果你能牛到三个学校任你挑的话。)

Michigan:这个学校我是真的不熟悉,只知道finance系内印度人甚众。之所以把它挑进 来而非OSU Fisher是因为其商学院总体水平高一些,名声更盛。(但OSU对JF有很多年的 贡献,似乎更合适。)(Michigan还是比OSU要牛一些地。OSU 的placement不如Michigan。哪儿没有印度人啊?)

以上是我所感觉的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更正 和补充。top15顺序是随意的,不分先后。这里的中文名字多数都是我“音译”的,并且 只有professor或已经毕业PhD的名字,以免给在读的PhD们增添麻烦。遗漏之处我会补充。

我帮忙补充一下哈,有些私立学校的finance也相当强,但没有Ph.D.program.比如说,Dartmouth College 和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artmouth 的大牛有French, Notre Dame 也有一批牛人。

Top 16-29 (排名不分先后):

15名以后的学校placement都不怎样。 倒不是找不到工作,毕竟美国金融学博士找个industry的工作实在是很容易的事。只是想找个好学校的可拿终身教授(tenure-track)的职位不容易。

Ohio State University: 大牛是Rene Stulz,一人独掌JF从1992到2002长达10年之久。郎咸平以前就呆在那里嘛。

University of Florida: Jay Ritter是那儿的巨星了。还有好几个也都不错。但学生的placement不怎样。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他的finance也是巨大,网罗了各个方向的人才。它的会计系很强。其实去那读finance Ph.D.还不如读它的accounting Ph.D.到不是它的finance不够好,只是placement不怎样。加上又是玉米地里的学校,找industry的工作总不如东部方便吧。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itman就是那里的大牛啊。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还不错啦。有好几个牛人。喜欢搞dividends的DeAngelo就在那儿。它的accounting也很强哦。

University of Virginia: 不了解。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不了解。

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不了解。只知道有个中国人在那儿。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只知道Titman出自那儿,很小一个系。Green 以前当过一段JF editor.

Emory University: 新开的Finance Ph.D. Program, 中国人云集,但还没有毕业生。

Purdue University: 各个方向的都有一些。McConnell 好像就是那里做corporate finance的大牛。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其实它的economics好像更强。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C): 老牌了。不过好像没有什么超级大牛压阵呀。

Boston College: 对的,还有个叫Boston University.但别弄混了,Boston College 的商学院是要好得多地。特别是finance,Boston College 还是很不错地。各方面人才都很全。特别是Wayne Ferson,asset pricing 的大牛,靠近MIT和Harvard,有地理优势。

Top 30-40 (排名不分先后):

这些学校真的差不太多。可能某个学校在某个方面要强一些,那个领域的人就会对那个学校评价高一些。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Penn State U (老牌了,不过近来好像没人压阵了);

U of Washington (各方向都比较齐。离温哥华也近,玩起来方便。大城市嘛,找工作有优势);

U of Oregon (主要做corporate finance 和mutual funds。有个Mikkelson (JFE Advisory Editor) 压阵。不过他退了以后就很玄。);

U of Utah (不错,有一定规模);

U of Iowa;

Vanderbilt U (很小一个系);

Arizona State U (有钱,所以最近弄得很好);

U of Georgia

Rice U;

有些学校,如 U of Toronto, 和UBC都还不错,进前40肯定不成问题。放在这儿好像挺委屈的。不过想一想,能够在top 30里当professor的一般都不会去这两所加拿大学校的。这样一想,把他们排在这儿也不委屈了。谁让你是加拿大的学校呢,地理劣势嘛。

 

Top 41- (排名不分先后):

University of Arizona(本来以前还行的,但是钱不如Arizona State U,又在墨西哥边境的小镇上,吸引不到人哪。所以最近被Arizona State给超过了吧。中国人超多的地方,大概一半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中国人。);Southern Methodist U (SMU); CUNY;Tulane U; UC Irvine; UC Riverside;Michigan State U;
Virginia Tech (印度人扎堆的地方);Georgia State U; Florida State U;U of Arkansas; Indiana U;Texas A&M U (该校比较有钱,但似乎缺乏大牛压阵);U of Wisconsin-Madison (Economics 很有名是不是?Finance 就没那么强了); American U;

10#
发表于 2008-6-11 06:09: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感觉在公司升不上去了,读个PhD也不是办法阿。还是看看有没有机会跳槽实际一些。读5年出来更加和工业界脱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2 15: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