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75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欧启蒙,走进长江(五)---中欧EMBA Info Session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欧启蒙,走进长江(五)---中欧EMBA Info Session

   转眼轮到了中欧EMBA Info Session,那天因为先要拜访客户,所以开车到中欧Info Session的时间有些赶,停车时关门太匆忙把手给夹出血了;后面一辆车的一位好心XD给了我一些止血的纸巾。他是自己和别人合伙开外贸公司的,也是来参加EMBA Info Session的,而且交谈下来他是已经把报名材料准备好了,直接来递送材料的;聊下来,他读中欧EMBA的一个动因是缘于一个已经就读的朋友。

-Info Session会场
   进了InfoSession的会堂,开始仔细听内容介绍,这次全部使用中文介绍,所以听起来比较清楚,奇怪的是自己反而记不太清一些细节了。
   不过大致内容还是记得,大致有如下观点:
   1.中欧EMBA的师资要比中欧的MBA好一些,报了一些国内教授的名字如吴敬琏教授,但似乎没有提到国外的教授,不过即使提到,如果事先没有做过功课也不会知道(言下之意,MBA的教授师资相对比较弱一些)。
   2.中欧EMBA教育让一些成功的老板和管理者重新归零,重新开始过学生生活,去发现一些新的知识和思想
   3.中欧EMBA教育也是学生相互之间学习的途径
   4.学生的年龄从30多岁到65岁之间,至少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根据每个申请人的经历挑选的。
   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挑选学生主要依靠一些主观标准(除了年龄、工作年数这些人人都能达到的),是否过于主观了一些呢?现场的回答似乎不太令人满意。

  一个女孩子提问说中文EMBA班是否提供交换学生的项目,当得到的回答是否定时,底下一个台湾的女士跳出来谈了她的经历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给我印象很深:
  1.你外语说得再好能好过老外?
  2.中国人的事业在中国大陆。

-Info Session午餐

    会后参加了中欧EMBA Info Session安排的、和现在EMBA班级同学共进午餐,在午餐时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在万科工作的EMBA同学,我们一桌除了我外,还有一个自己开建筑装潢公司的副总、一个美术学院的教授以及一位做销售方面的先生,我们都是来参加Info Session的;不过建筑装潢公司的副总一直非常健谈,而相反那位万科EMBA同学反而有些拘谨,与EMBA相关的信息了解得不多,不过对那位副总的公司和业务却了解了不少,呵呵。这位副总和接待我们的EMBA学生阅历、水平、层次相差太多了。后来我偷偷地问那位副总,你准备来读吗,他给了一个确认的答复。
    不过从对万科这位EMBA同学的信息分析,我逐步得出以下一条推论:中欧的EMBA还有一种用途是作为某些大公司或政府的福利发给底下的一些员工的,后来在和外服的一些同志的讨论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
    开完了Info Session ,我单独找了招生办的DD谈了一下我的情况,然后我提出了这样疑问:因为一些管理者正赶上中国的某些特殊时期而取得了这样的地位,而并不是他本身具备了读EMBA这种学位性质的能力;而且年龄跨度如此之大,想必有些同学可能会有一些吃力,或赶不上学习进度的吧?DD的回答证实了有这种现象存在,不过EMBA学生可以从其他学员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DD说了EMBA更重视战略(虚),而MBA主要重点在执行(实)。
    对于我来说,也基本达到了咨询的目的:EMBA因为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和其他的因素不可能不考虑降低难度和要求,主旨是碰人,而且这种碰人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96天30万,或96天37万,我还没有富裕到这种程度;而能够具备如此支付能力的除了一些效益很好的大公司外,也只能是政府官员了;而在中国这个环境中,政府官员的能量极其重要,通过EMBA这种关系裙带的建立,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如果是这样,小企业学员就一定会打破头也要进EMBA的(这也解释了给我纸巾止血的XD急迫报名的心情,以及那位挺有能力的副总为什么还要读这种EMBA班的原因)。我的目标和EMBA的目标是有差距的,而MBA的重点却是我更希望能关注的。
  然后我和DD说我会投中欧的MBA,也会投EMBA,但是心里知道那只是对他辛苦给我解释的一种心理安慰(自己回来后想想,说假话这很不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8 7:49:24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8-10-8 23:37: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连载
板凳
发表于 2008-10-9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36天30万,或36天37万,我还没有富裕到这种程度"--------------

中欧EMBA学制2年,基本每个月都有课,每门课程一般4天,也有选修课程是2天的,但怎么算也不是36天.

您的经历够申请EMBA的,但08级的EMBA录取竞争非常激烈,而读MBA又over qualification, 估计中欧录取委员会和您一样,也左右为难啊.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原先是仔细做过财务计算的,成本还是蛮高的;写的时候凭记忆,可能能有误,但是相差应该不大
5#
发表于 2008-10-9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中欧EMBA课程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EMBA课程学制为在职学习两年,通常每月集中授课四天(周五至次周一)。EMBA课程实行学分制,每个EMBA学员必须修满63个学分,并达到评分和考核标准方可取得学位。

  • 15门必修课(每门3个学分),共计45个学分
  • 4门选修课(每门3个学分),共计12个学分
  • 入学住读模块,共计2个学分
  • 毕业住读模块,共计1个学分
  • 小组课题报告,共计3个学分

全部课时共计664小时(全美77个EMBA项目的平均课时为546小时)。

---------------664/8 =83天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1:27:00 | 只看该作者

2x12x4=96天,虽然每天学习不止8小时。写错了96天,改正。

7#
发表于 2008-10-9 12: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ukangxin在2008-10-9 11:27:00的发言:

2x12x4=96天,虽然每天学习不止8小时。写错了96天,改正。

   肯定不到96天,您的补充算法过于简单、直接和不负责任,准确一点的是664小时(教授的授课时间,不是学习时间)。 准备读EMBA的人基本上都不太考虑学费的,或者说学费根本就不是问题。我本不想给您回贴,虽然您的故事还没有叙述完,但能感觉出来您最大的问题是思想在左右(到底是EMBA还是MBA?)。。。但是,既然您已经有了结果和选择,就要朝着这方面去努力,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其实自己是一个比较胆小和谨慎的人,还没有达到不考虑学费的地步,而且自己的目标和EMBA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选择的优先级已经在(一)当中写明了,其实对于那些拥有自己公司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机会的人来说,EMBA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由于在职工作虽然学费看似较高,但是其实风险要小于全职的MBA;而自己理工科思维的根深蒂固,所以还没有太高的觉悟;另外从Info Session获得的信息和对EMBA同学的考察,觉得EMBA不太适合自己。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2:19:00 | 只看该作者
调一下顺序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6:15:0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次调整一下队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2 18:3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