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IBS之前我就创过业.SARS没去成美国,于是带着7,8个人,几台电脑,两辆面包车,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每周把一个欧洲品牌的时装在清关后的48小时送到在中国大陆的20多个城市的分店.后来选择放弃美国,留在上海读MBA兼顾生意,几乎包了所有同学开学毕业往来上海的行李运输.也是因为要去CEIBS,不得不用一半股份招安了旧东家的一个手下,让他两年之内就在京买了车和房子.但是由于业务单一和食物链的低级,毕业时在500强公司的package面前,我卖了股份,开始给资本主义打工了. 升职加薪,责任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有黑锅的时候,就会有冲动炒了老板,自己再单干,悠哉游哉,但是转过头去,依然enjoy来回来去的商务舱,一餐几千块的客户应酬.原来的竞争对手成了现在的供应商,必恭必敬称呼自己x总. [em04这些所谓的"金手铐",延缓了我的创业脚步,却不能改变我的创业梦想. MBA之前的创业,完全是一股子冲劲,觉得这个机会不错,于是就开始张罗,租办公室,招兵买马,但是从来没有做过市场分析,DCF分析,更不知道可以走多远.没有分析过成本,就知道忙不过来就招人,对team更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往往是这一年收成不错,就封几个大红包让大家开心过年.team的人也乐意跟随仗义的老板,之后我们才知道,这是所谓的"entrepreneurship". 但是两年多的global公司经验,让我越发受益匪浅,更可以对未来的创业事半功倍.从员工的薪资职位的job grade设置,objective与performance挂钩的考评,到全年CM1,DFC,Headcount,EBT预算的制订,无不解答了我之前在local同行所面临的所有难题.我经历和见到过很多私企在经历了迅速发展后陷入的上升瓶颈,在"法制"和"人制"势力的碰撞中衰退. 创业机会到来的时候,我开始冷静的分析现金流和预估盈利模型.然后拿5年的gain与我现在的career path比较.我知道这是所有金领MBA毕业生们的蛰伏状态.作3-5年的外企高层,供房养家,然后跳入民企,高薪加股权,这的确比创业的value大.可是,我们的角色会从企业的owner转换成了企业的Manager. 得失之间,难以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