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年接受過三家面試以及三家Offer 很有趣的也是我原本對中大沒啥印象,面完之後對中大印象特好,最後就去了. 中大確實過於低調,我這屆開始有大幅度的調整,學校整個投入資本下來,加了一堆新人Staff,有老經驗的帶年輕人,然後也加強跟雇主關係,這些都是師/學 弟妹可以享受到的福利. 我那年面CU是跟Mike Hall面試,他可犀利(sharp)了,是知名的面試魔人.(他自己是OnEMBA的負責人,也在北歐唸過MBA學位,還當過創業家.)對於我的每一個回應他都是抓準問題核心,深入的問下去,問到底. 我後來在跟Google以及微軟的面試過程中也都遇過同類型的考官.所以我會說,不論是申請MBA或是求職,都要很清楚自己腦中一套邏輯,並且反覆練習如何順利的說出來,表現出來. 同樣的問題得準備好兩到三個例子,並且想好前因後果,目的,結果,以及反省項目,這些都是面試該有的一貫性的準備. 那年面HKU是跟Chris, Chris太熱情了,我說了10分鐘,換他說20分鐘...所以我好像沒回答到什麼問題XD 那年面HKUST好像偏標準問題,也就是從why mba, why UST, career plan.. etc,標準問題都問了一圈. 港大面完之後不確定能給多少獎 那年的狀況是中國學生可以拿到高額獎,台灣生不算中國....所以.... 科大則是要等admission之後才確定有多少獎,時間會拖到很後面.一般來說科大給獎都給的挺少. 中大那年很爽快的就是在面試最後直接提了問題,而我也很認真的考慮後答覆出我需要,以及要的數字. 最後會去中大大概也跟一種"feel"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