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3-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8#

楼主 |
发表于 2003-9-19 00:47:00
|
只看该作者
机会总是在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96年底,在香港参加一个会议期间,邹其芳遇到了自己在中美史克公司工作时的董事长温特先生,温特先生和邹其芳有了一个小小的会晤,当邹其芳流露出想在医药、医疗行业谋求发展的意向时,他作出了一个令邹其芳惊喜的回答:“太好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机会。”温特先生从史克公司退休之后成立了国际医药投资基金会;任基金会主席,并收购了美国一家生产、种植牙的公司,想开发中国的市场;就问邹其芳有没有兴趣。邹其芳一听,非常兴奋,跟自己多年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他从做了一年半时间的科尔迪顾问投资公司的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投资公司的老板说,我们公司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然而已经选择独自闯荡的邹其芳又怎么希望回来呢?他暗自下了一个决心今后一定要创出自己的公司! 邹其芳说,创办瑞尔齿科绝对是一个偶然,尽管我魂牵梦索想创办一个医药方面的公司;但并没有想一定要做牙医。既来之,则安之。邹其芳又一次跋涉在开始的起跑线上开始了新的冲刺。那一年他42岁,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传统的创业年龄。这个年龄,在中国人眼里已经是事业成熟期,工作已经定型了。在邹其芳身上所谓的传统已经失去了作用,他在向世人证明,年龄不是限制你事业发展的借口,只要你有能力,成功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邹其芳说瑞尔齿科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赌博,是他最大的一次也希望是最后的一次。这次的确非常冒险,但善于抓住机会的邹其芳读懂了什么才叫“三思而后行”;那就是快速地想,快速地做决断,否则将与机会失之交臂。他甚至还想到了万一失败之后,可以真的到投资公司去继续做他的顾问。但邹其芳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备地冒险,而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论证。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论证种植牙市场的可操作度。短短的时间内,他们走访了北京、上海、济南等十几个城市,见过五六十个牙科专家,调查过四十多家医院。最终,邹其芳得出结论: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种植牙,而是高档的齿科服务,而中国现在却没有。就这样瑞尔齿科迎来了它的诞生。 有了目标,不仅仅是你如何朝那个方向努力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有没有人向你投资。既然自己的资金不够,你必须要找合资方,否则想法与目标只能是水中望月,镜中看花。一个初创的公司要想融资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这样一个营业范围非常窄的行业。谈起当初寻找资金的经历,邹其芳用了两个字概括:艰辛。这个词他在天津建筑工地卜没有说过;在中美史克公司没有说过,在美国沃顿商学院也没有说过。但世上没难事,只要肯登攀。每次跟人家谈的时候,邹其芳总是穿着崭新的西服和皮鞋,非常精神,比平时不知要有风度多少倍。他说,那段时间是自己内心最着急而表面上最精神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皮笑肉不笑”的状态,跟人家谈判总是笑脸,以致于脸部肌肉都僵硬了。有一次谈判回来时还把脚给磨破了,最使他窝火的是业务还是没有谈成。邹其芳找的那些公司还是自己认识或是朋友介绍的,见面之后很客气地接待你,但就是不给你投资,弄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来回穿梭于那种希望渺小的奔波中间,邹其芳也感到了困惑和劳累,但他说自己是一个善于忘掉苦恼的人。在纽约,为了节省几百美金的住宿费,邹其芳睡到了同学家的地板上。经过一次次的碰壁,经过跟朋友们的一次次的论证,这次他不再找公司,而是找个人投资。就是找那些美国的有钱人。这次成功了2温特先生、美国斯特尼一奥斯公司董事长唐瑞则先生、美国细胞医学公司董事长凯尔先生等几位投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邹其芳总共筹了100多万美金,做瑞尔齿科的前期投资已经足够了。 这次融资使邹其芳既体味到了创业的艰辛,也尝到了苦尽甘来的甜头,最主要还是做事的准则。通过这次成功,他由衷地说,做任何事情,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你有多少信誉。只要你有了充足的信誉,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你失去了信誉,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的确,按常规来讲,投资人要投资某个项目,需要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论证、分析,但这次他们完全放手了。这种放手是邹其芳极高信誉度的最好证明。 1996年底,由邹其芳担任董事长的瑞尔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因为香港联系国内、国外都非常方便,市场前景也非常好。公司早期在香港开展了一些咨询服务的工作,但公司未来的发展指向很明确,就是要在内地开设一流的瑞尔齿科诊所。为了取得更大发展,邹其芳再次赴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日腔医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实施对在瑞尔齿科工作的牙医的培训方案。瑞尔齿科公司亦与美国达成协议,引进其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种植牙系统,并与斯特尼一奥斯公司合作共同培训瑞尔齿科医生,掌握先进的种植牙技术。1998年,邹其芳开始了在北京的工作,因为北京相对熟一些,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外籍人土多、白领多,技术支持也多。1999年 4月,内地的第一个瑞尔齿科诊所开业了。 这是一次艰苦的重新创业,邹其芳也真正理解了压力的滋味,无论是在具体工作的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他举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在其他公司工作,每月的银行存款是往上走,现在却是快速地下降。自己创业,要考虑很多问题,在以前的工作生涯中间,邹其芳最多也就是负责一个部门的运做。但是当他开始创业的时候,感觉完全不同了。一个企业由小变大,一个一个环节的连接都需要他进行全盘考虑,丝毫来不得半点疏漏,现在我好象是天天在做决定,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赚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花。我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讲,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现金;管理好自己的磁卡。他笑着他甚至觉得:“要真正做成一件事情所体会到的满足感非比寻常,这种报酬是不能用数字可以衡量的。” 既然在经济领域里寻求发展,似乎利益应该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在邹其芳的创业生涯中,他对许多功利的东西看得挺淡,体会最多的反倒是一种近乎审美愉悦的感受。邹其芳说,做任河事情都要看得长远,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你只能遭受失败的厄运或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我看短线的话,我很难想象我的命运会是怎样。做技术工人我已经很出色,工资收入也很高,在一些人眼里,我应该知足了;但是,我如果知足或者安于现状,充其量也不过还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有大的发展;在中美史克公司如果继续做我的市场部经理,更是一个令人艳羡的高级白领,但那也不过是一个白领而已,不是自己的东西。也许现在创办瑞尔齿科会远远低于我在其他公司里的收人,如果从长远来看,我绝对是赢家,在这方面我绝对自信。2000年下半年,瑞尔齿科开始赢利,公司整个的发展也由此步入良性循环。邹其芳的下一步计划是在深圳和上海开设第二家和第三家齿科诊所,形成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中心分别辐射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地区,逐渐拓展瑞尔的事业。 邹其芳无疑是个成功者,在自己的人生变化中都站了前面,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宰吉他的经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参考系数。 邹其芳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抹不去的印记,那就是他在早年艰苦的环境中间学会的坚持与勤奋,也正是这些优良的品性成就了他今天的小有成就。如果用一种比较功利的眼光来看,坚持和勤奋是可以外化为实际的价值的。当一个人的长时间坚持和勤奋被别人看到并认可后,他得到机会的机率也就成倍数的增长。人生中变数无穷,抓住机会后还必须具备拥有机会的素质,否则,再好的机会也会溜走。 现年47岁的邹其芳一点也没有感受到年龄带来的压力,他说,我最起码还能干二三十年吧。 始终没有年龄概念的豁然使他已经完成了四次重大的跨越,我不禁想起了肯德鸡的创始人,66岁的创业者,笑容可亲的桑得斯上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