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场 考场条件很好,分了几个小考试间,每个可以做20人左右,每个人有个小隔间,就像大学时候的听力室。考试工作人员态度挺好,整个考场也很有秩序。中间10分钟可以出去休息,上洗手间,要你签名。相互之间干扰不大。我是10点33到的,但已经有很多人进考场了。考试显示屏很闪,所以建议靠前用笔记本的同学可以练练台式电脑。 2、考试状态 (1)考前一晚上基本没睡好,但正式开始考试的时候基本恢复正常。考场中间我没有出去,就坐在考场休息。考完后没有感觉太累。我个人觉得是由于我平时按照考试的时候来调整作息的:早上10点左右吃早饭,下午4点吃中午,晚上8点左右吃晚饭者干脆不吃,一天练习(早上9点到下午5点)时间稍稍长于考试。(这个对我很重要,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喜欢睡午觉,为了这个考试,我愣是给改了。)(2)按照妈妈嘱咐,考试头几天买了一点点西洋参,昨天晚上用水熬好,出发前放在矿泉水瓶里,进考场前喝了两口。估计这个作用也很大,到现在都没有困的感觉。 3、机经一点要看 这个作用我就不说了:(1)回来以后翻看原来前辈们发的帖子,听力有一篇(埃及人的两种日历),口语一篇类似的(是否可以带手机到课堂),我后悔没有仔细看。(2)可以熟悉背景材料,不管怎样ets考试的内容都应该是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的。 4、考试头一天晚上 把自己平时总结的生词扫一遍。把作文魔板背一遍。 5、考试内容 我看见前面几位战友都已经写得很全了,我补充几点: (1)讲的是如何开拓航海,自然界的三种依存关系(巴郎的书里有两片类似的,嫁接了一下。但问的题目不一样。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雨林动物如何(变色,发声)吸引同类注意又避免敌人发现。 阅读里有个单词conspicuous,其他的我看见有个朋友的帖子里很全了。 (2)我听力做得不好,一是自己水平不行,二是选项迷惑性大,三是时间没掌握好,17个题10分钟时间,我竟然不知道,第一个section的头一篇对话用的时间太长,后两片只好匆匆点完。我有加试,a.一个女生上了语言课,老师布置写论文,她就去找老师讨论说要写有关方言的问题(有题),因为她在和同宿舍的同学相处的时候发现,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会根据对方说话的模式不同调节自己说话的方式(有题),她认为自己学校有很多外来的学生,就决定做这个研究探讨这个模式是怎样的,教授说要她注意研究范围(有题),还说好,等她做完了计划告诉他一声(有题)。这个做得好,但看来属于不算分的了。b.有关冰山移动问题,分析移动的各种因素,移动的速度。我听的不好,不多说。另外一篇不记得了。因为听力考的不好,所以一点都不想回忆。 (3)口语,一是说一个你有过得opportunity,并解释。二是是否同意“手机不能带进课堂”。三是一个图书馆要把大桌子换小桌子还带隔间,因为学生人增加了拥挤,男生说不好,没了小组讨论的地方,不认为拥挤,会增加开支。四是有关ritualization,指的是一种communication behaviour。大意是一种行为产生久了会逐渐失去它本来的目的,lecture用dog被threaten的时候会咧嘴来举例,开始咧嘴是真的要咬敌人,后来敌人知道了,看见这个动作就跑,狗也发现自己只要做这个动作不需要做别的什么就可以吓跑敌人了。五是一男学生只有一天时间准备final draft,觉得没办法做好,女生建议他找老师谈,他觉得不好,女生就要他好好努力,加把劲干(我觉得这个根本是废话)。六是文化的diffusion,是说一种文化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传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军事征服或者tour的方式。然后说特征,以美国人用的信纸(没听懂)为例,说某个东西是德国发明的,纸是中国发明的(这个我听得异常清楚,可惜漏说了),然后接着说这个传播也不是很容易,是有选择的,旧居了中国的针灸为例,美国人用了但不知道里面的道理。 (4)作文略 因为考的感觉很不好,所以还有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就不说了,免得误导大家。 真诚感谢CD以及CD们,真诚感谢山衔。最后一句话就是,不论多难,坚持到底就是一种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