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3&2014&2015三届学长的学习和求职经验分享
---Yafei Ding 2013 Full Time MBA, 7 years in Operation and Supply Chain
(1) Networking. My current job is from networking. When I was in school, I was introduced to this CEO by another company's CEO because I provided consulting services for the latter one. I did some projects for my current company including marketing,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arket analysis. After graduation, my company gave me an offer and sponsored my H1B. (2) Part time or summer-intern is the key. If a company have a position available, among the many applicants,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workedfor this company or even performed in this position, what would you think who will have a competitive edge? Of course you are more likely to get the offer.Therefore, paying more time to find an intern is worthy investment of time. (3) Hard working ethics applied no matter where you go, no matter it’s a Chinese company, an US company or any other companies. The company needs employees who have the right attitude and right mindset, someone who can solve problems, and help the company grow. There’s a saying, the Boss can come to the office at 11:00am and leave at 3:00pm, but never employees. The boss wants you to stay in the office when he is here, and wants more when he is not.
--- Henry Huang 2014 Full Time MBA, W/E 10 years in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nsulting
到了winter quarter,课程包括四门必修:Strategy , Finance, Marketing和Operation。学习的压力对比于fall 来说,相对减轻一些,毕竟少了Accounting的折磨(对于四大小伙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环境也逐渐适应了。Operation是稍微麻烦一点的课程,作业量挺多的,平时除了 case,还有一个ad-hoc 的groupproject,所以整体来说杂事也不少。对于找工作,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确实是越早准备越好。第一个学期,overwhelming的学习任务和环境的适应,确实很少可以把时间花在工作上,但起码要先把简历写好,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上一些招聘的网站去看一下自己target职位的要求,使自己慢慢对美国这边职位的要求有感觉,然后对照自己的简历,分析一下GAP在哪里,需要在哪方面提高。到了第二学期,就开始着手往一些自己心仪的公司去投。如果想进大公司实习的同学,第二学期就是需要密切留意机会了,竞争是非常激烈的。Rady在一月份会组织一次硅谷的Trek。所谓的Trek就是组织学生去参观硅谷一些世界巨头级别的企业,例如Apple, Google,Facebook, Twitter, Tesla, Cisco, HP等,公司一般按行业来分,包括high-tech,consumer good, VC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背景和职业方向有选择性的去参观。我觉得有时间的话,推荐大家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世界顶级公司的culture;另一方面,也是跟公司的HR和Hire Manager直接对话的机会。大家最好为自己准备好一个自我介绍的pitch,不需要太长,一分钟之内,因为不是针对面试的,而是针对跟HR或者Hire Manager,networking的时候就可以给人家在较短时间里知道你的career focus和competitive advantage。
到了Spring quarter,就是找CPT实习的最后冲刺机会了。这个学期修的课会轻松不少,有选修课。对于marketing的同学可以选new product management,finance的同学就可以选Investment。当然,精力充沛的同学,两个都选了也可以涨多点姿势(学费都交了,不上白不上)。当然,这是quarter主要精力必须是找工作,这也是最多同学找到实习的最佳时机,所有的招聘大大小小都不能错过,一般中小型的公司的机会大多数都在这个时候放出来。对于公司规模的选择,咸鱼白菜,各有所好,要根据每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有关。大公司的优势很明显,平台大、成熟,可利用的资源多,benefit好,人脉圈子大,不足的地方就是你可能会只是一个small potato或者负责的领域相对比较专注和窄,还有就是竞争激烈。小的startup会发挥的空间一般相对大一些,一般需要你可以play more thanone role。因为美国鼓励innovation,创业的氛围很浓厚,所以很多startup里面都有很outstanding的talent。当然,选择startup要挑有前景的,所以当你跟CEO谈的时候,根据你的经验或者直觉去判断一下CEO的vision, industry insight等。所以我觉得不一定非得要挑大公司去实习,在startup实习也可以锻炼很多skill, 而且startup人少,你的impact 有时候也会挺大的,尤其在公司的战略层面和重大的决策,这些在大公司不一定有机会可以参与。
另外,我大概讲一下美国面试的流程吧,当然每个公司都有不少差异,所以只是一个general的介绍,给大家一个sense。如果是大公司,第一轮在面HR之前,有可能是网上的测试。一方面的题目包括智力和逻辑分析题目,例如在一堆图形或者数字里面找规律。另外一方面的题目是个性测试,主要是判断candidate的性格跟公司的culture匹不匹配。 有趣的是,我面过一家咨询的公司,他们要求candidate的性格要跟公司的高层人员的性格类似,当然,这个你也可以理解到他们的出发点,只是想说,personality test只能按照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去展现。接着,通常是跟HR聊。一般先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谈谈career goal, career plan, why MBA, why ourcompany等问题。到了下一轮,就是hire manager了,方式包括one-on-one的,还有我碰到过的有一个candidate同时对多个的manager,还有candidate轮流去面完几个manager,中间间隔可以休息,这些的强度就相对大一些,对candidate的准备也要求高很多。面试的问题,在美国最普遍而且最头疼的就是behavioral question,就是让你讲故事。例如tell me a timewhere you show your leadership skill。不要说国际学生,连domestic的学生也是最怕碰上这样的问题。所以,你必须把你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从头到尾,非常彻底地回顾一次,甚至一些包括一些极小的细节,这些都是你的“讲故事”的素材。你还要把这些故事分类,哪些是leadership,哪些是teamwork,哪些是communication。讲故事的时候,先描述好situation(英语不太灵光的同学记得不要讲详细,否则弄巧反拙),接着是你扮演的角色,然后分开一二三地去有条理的阐述action items,最后就是你的achievement 或者 result。如果想做咨询的同学,case interview就难以避免了,有一本经典的书叫Case In Point,是极好的作为mock interview练习的材料,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可以网上找一下。除了behavioral question, 美国也很喜欢做360度interview,就是从你的上司,你的peer或者其他cross functional的的manager来面试你,所以你必须要做好准备。面试题目的准备最最经典的就是glass door网站,上面都是很多人面试完后把面试的题目放上去分享的,非常有用。过了HireManager, 最后可能就到Director或者VP级别的人去面。这时候应该也大半只脚踏进公司了,但也不能轻心,态度不能给人轻浮的感觉,一般聊的话题也比较open,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聊就可以了。最后就是HR跟你negotiate offer了。大家可以先上glass door,去看一下公司类似的职位的salary,让自己心里有底,起码有个range,不会给人觉得漫天开价或者让人觉得底气不足。要谨记一个规则,一直保持confidence是美国面试最重要的。
最后,我也想提一下几个全美规模最大的MBA招聘会。每年大概在10,11月份左右开始举行,一般有三个,Asian MBA, Black MBA, NSHMBA MBA。第一个主要是针对亚洲的机会,规模相对小一点,但随着亚洲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后面两个参展的公司会多很多,两个有很多重复的,参加一个就可以了。要参加的话,最好提前向学校报名,学校会报销门票的(名额有限)。我去年10月份就参加了NSHMBA MBA,参展的公司也挺多的,大家可以去官网看看,而且还列了哪些公司sponsor international student。如果看到心仪的公司,就尽早到它的网站上去投简历,幸运的话,你还可以在会议现场面试(有一层是专门给公司做现场面试用的)。虽然是美国的MBA,但其实跟他们HR聊的时候还有不少rotation program机会或者中国senior management的机会的,所以对于决心回国的同学,也建议去参加。对于国际学生,虽然有不少参展的大公司不sponsor,但也有不少是支持,而且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见识和networking,毕竟可以跟HR或者Hire Manager直接面对面沟通。机会这东西很难讲,我觉得要让自己expose 尽量多的potential opportunity,跟不同的人去聊,说不一定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当然你参加这些会议,都最好不要有一个很高的expectation,否则可能失望大,保持一份平常心和学习的态度就好了。
--- Bin Wu 2015 Full Time MBA, 12 years in Semiconductor
学习、生活的感受,离不开来这里的目的,Why MBA?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答案,我相信很多时候真实的想法并不像essay里的说的那样,我们的同学里有刚毕业就来读MBA准备拿个学位备着以后用的,有工作很多年厌倦了自己的行业想转行的,有拿MBA当个跳板奔着在这里找工作的,有想得到提升的,有想自己创业的。不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心态,都影响着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态度,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没有什么对与错,个人的经验分享无法说明整个学校状况就是这样,只希望能对想了解Rady的同学有个参考。
如果不是自己创业,或决定毕业后回国,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来读MBA的第一天,摆在你面前最高优先级的,就是找工作。关于如何找工作和如何准备,前辈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分享。感觉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对internship看得很重,找工作是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intern做了什么项目。第一年结束暑假有3个月的实习期,暑期的实习不是到spring quarter才开始找的,是一进学校就要开始准备的,到spring quarter才开始会有些被动。Fall quarter最好是把自己的简历好好修改一下,想好自己的方向,如consulting,marketing,finance等,这些不是读了MBA后才有的概念,而是一开始就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有很多公司在11、12月份就把暑期intern职位定了,也有公司慢慢放出intern出来,机会一直都会有。学校会提供很多资源,针对新生,学校会联系外面公司的executives做学生的mentor,有Vistage Program,对自己定位不明确的可以找个mentor聊聊,听听别人的意见会有很大帮助。Rady会举办一些小的career fair,UCSD举办的大一点,Rady MBA Career Community会不断post新的职位,每周上去浏览一下会有收获。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在网上找了,有很多网站如indeed,glassdoor,internmatch等。如果在这里有network,如以前的老同事,不要放过多联系的机会。基本上network、找工作贯穿整个MBA,经常会有人问你,在哪实习呀,工作找的怎么样了,千万别反感,就是这样。San Diego是创业氛围比较重的一个城市,经常会有各种Venture Capital的会议,这是一个社交的好机会。事情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想来享受读书的2年,大可不必每天净想着找工作,毕竟工作多年以后再回到校园不容易,基本上人生最后一次了,好好珍惜,活在当下。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背景,找工作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传说中的难。虽然身份在这里是个大问题,但我相信语言是找工作更大的障碍。
MBA第一年的学习都比较紧张,对于想来修整2年的同学估计是一个小打击,Fall quarter作业很多,但大都是数学相关,对于中国学生来讲不是多大问题,winter quarter很多读写的东西,每门课每周都有几十页的case要读,然后group discussion,write-up,还有课前预习,课本动辄几十页,如果你想认认真真的全部做完这些事情,对于国际学生,特别是阅读速度不是很快的,会有一定难度,估计会占据你大部分课下时间。听力和口语不是很好的同学,一开始的group discussion也会让你很受挫折。对于MBA,课程学习很重要,但已经不是全部。同学中对于学习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来读MBA是来学习social network的,不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也有人认为MBA的课程设置就是要你掌握business的专业知识的,应该花好好学。还是那句话,没有对与错,有人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有人通过社交积累人脉。重要的还是你要明确的自己的方向,平衡好自己的时间。对于学习有一点很多人公认的是,成绩在找工作时已经几乎不占位置,达到学校要求的3.0毕业要求,没有哪家公司在招MBA时还参考你的GPA (请注意,consulting的例外)。但是课程学习的内容,对以后工作肯定是很有用处的。
Rady有很多club,marketing、finance、consulting、technical等,根据自己的兴趣,你可以选择进一个或多个club。这些club的主要活动是以学校的名义,到外面联系自己方向相关的公司,请他们的executive来做演讲,安排公司的参观活动,这是非常好的networking的机会。学校对clubs每个quarter都会有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host一些活动。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竞选担任club officer,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加host一些活动的经验。
Rady是小班制,大家都很熟悉,经常会有同学host party,如某人生日了、过节了,同学们会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有没有什么好的idea。对于想练习语言的国际学生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有时候上了一天很累的课后,大家也会去happy hour,稍微放松一下。学校的资源很多,就看你会不会搜索,会不会利用。
如果你是想享受生活的话,这里绝对是一个合适的地方。San Diego的气候和旅游娱乐的地方我就不多说了,到处都有介绍贴。Rady在UCSD的西北角,站在路边就能看到海,走过去大概10分钟,那里海边是一个小小的悬崖,有条路走下去才能到沙滩,每天都值得去海边走走,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锻炼一下身体。Rady边上就是UCSD最大的Gym,里面各种健身器材都有,还有各种球类场地,学生是免费的。Surfing是加州的一种文化,来这里即使不学surfing,也需要了解,沿着海边走,你会到处看到抱着冲浪板的人。Rady不远的海边有个巨大的golf球场,SD居民去打球很便宜,好像25刀每年,学生算是居民。如果你吃不惯西餐的话,大可不必担心,我们的中国同学里个个都是大厨,前提是脸皮一定要厚,当然来了再练厚也可以,否则蹭不到好吃的。
一年过来,我觉得读MBA就是一种体验,不能期望它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大的跳跃,也不能期望一下就能学到全面的business知识,但是它可以培养你的信心,在Rady你可以有机会上Nobel Laureate的课,知道他们是多么的谦虚,也可以和大公司的executive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你可以不再仰视那些看起来很牛很牛的人,以很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