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721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0-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通知书上register time是早上十点,我约9点40分到的。到了2楼214房,是一个大的房间,桌椅排成小组讨论的格局,靠墙摆着食品矿泉水。本以为会有group discussion, 但其实没有安排。
先是一个以前做旅游的小伙子来接待我。互换名片后,我们坐着交谈了好久,弄的我以为这就是面试了。但通知书里面要求带证件和毕业证书等,其实也没有核查。看来中欧的风格还是"based on trust"的,要不就是以后还有一个verification的程序。
然后进了一个小办公室进行了面试。面试官是Steven Ji(Admission president) 和Gorgon Gao(EMBA Alumni). 问题如下:
1. 前两个问题都是关于行业热点问题的,问我有关一些业内公司突然退出市场,根据我的理解是因为什么原因。 我说了几点1. weak risk control during expansion。 2. unhealthy business model and not do homework thoroughly. 3. over depandant on leader/personal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teamwork. 说得有点乱,也不知道面试官听的明白么。自我感觉回答得最差的问题就是这个。说第一点时,面试官challenge说难道就不能快速发展吗,估计是他们的面试技巧,看面试者的反应是否正确。
2. 问我待过的几家不同国籍的公司,各用一个词概括他们的特点。 这个很容易,因为工作经验确实跨度很大,对公司文化的体验也很深。提问题的Gorgon频频点头。
3. 关于高龄读MBA的obstacle,any problem of learning capability, balance between life and study etc. 是一个缺乏明确指向性的open question. 这点在面试前做了充分准备,但是因为问题问的角度和预想的不一样,发挥的差强人意。
4. (没有其它选择的话)如果可以回到以前工作过的公司,会选那一家,为什么?那当时又为什么离开。 我回答说会回到company culture最适合我的那一家,但它已不适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当时选择离开。
5. 提问程序,我提的是和essay中描写的职业规划相关的问题。但我感觉Steven回答的有些懒怠,可能不是个好兆头。
进去前后都没有看表,估计总时间也就半小时左右。感觉问题提的很紧凑,几乎没有放松调整的间隔。听到回答面试官也不会给出任何verbal or non-verbal 的反应。所以我的经验表明,临时抱佛脚的准备工作没太大作用,不如放开好好发挥一下。
之后回到214大会议室,还是空无一人。坐了两分钟定定神,把问题都回想了一遍。然后进来一位杭州赶来的小伙子,提醒他领带松了,可以去门外的洗手间整理一下,然后祝他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