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6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一个关于研究方向的困惑(OB or. Accounting)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7:2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大概介绍一下本人的背景:现年28岁,本科上海某985学校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gpa70/100。然后工作3年,1年外资企业网络管理,后2年民营企业部门经理助理。然后考上上海某985学校的企业管理研究生,gpa85/100。研究生期间没有什么重要的paper,导师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做过《财务管理》课程的助教,并且给夜大学上过2学期的课(因为我导师太忙了,所以把课让给我上了)。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中国IT企业上市公司的结构治理问题。毕业后进入上海某公务员系统工作,主要是给领导写文章,与自己的专业几乎没有联系,已工作3年。gre 1400V600 Q800 AW 4.0. ibt 113,都是今年考的。

  然后再说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的选择过程。因为当了公务员觉得挺没有意思的,平时喜欢学习和看书,所以开始想考个在职的博士,后来觉得国内大学的博士没有意思,可能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自己挺喜欢做研究方面的东西,所以就决定考国外的博士。现在的目标是申请2011fall的博士。刚当公务员的时候比较空闲,就把研究生期间各个老师开的经典参考书大概读了一遍,包括marketingoperationaccountingOBstrategy等。首先把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如marketingoperation去掉了。然后把自己能力答不到的领域去掉,如economicsfinance去掉了。虽然我本科是学理工的,但是数学底子也一般,研究生选修中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微观经济学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及格(估计还是在老师的同情下),因此对数学模型推导很是害怕。尽管金融除了asset pricing还有 corporate governance,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实力不够。而且对于金融领域的实践也没有什么兴趣,炒过2年股票,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觉得生活少了很多乐趣。结果全部抛出注销帐户后反而觉得很开心。原来学计算机的时候编程能力一般,工作后也没有干过什么很专业性强的计算机的活。所以把MIS, Operation之类的领域也去掉。于是就剩下了Accounting, OB, Strategy 3领域。对于会计,虽然自己挺感兴趣的,但是觉得一直没有入门。CPA考试过了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税法,唯独会计和审计考了3次都没有过就放弃了。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看了一些论文,谈不上反感也谈不上喜欢。 因此把这些领域的参考书大致看完后发现自己挺喜欢OBStrategy,而且这2个领域有重合部分,比如组织理论的宏观部分和战略联系很紧密,如“组织结构跟随战略”。当时看了研究生老师开的参考书,里面不但有如《万历十五年》、《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之类看起来很带劲的书,还有《权利与规则》、《社会学的想象力》等比较专业的书籍。而且OB这个学科跨了很多领域,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可能因为我自己的兴趣比较广泛,对历史研究也很感兴趣,所以当时觉得研究自己OB很合适。

 于是就想找一个好点的老师对自己进行指导,或者起码可以写推荐信吧。所以2年前广撒网对美国高校的老师套磁,大概发了50多封信吧,结果是一半没有任何回音。剩下的一半中很多是礼节性回复,只有个别老师对我比较热情。于是重点抓住一个老师,又不断和他联系,终于他答应对我进行指导。这个老师是美国商学院排名前20(按照UTdallas的科研排名)的一个associate professor,毕业于美国排名前十的学校,在AMR, ASQ上面各发过一篇文章,在HRM上有数篇。所以能得到这样老师的指点本身也是很幸运。按照我自己理想的规划是1、首先能得到他的指点,比如朝哪个方向努力;2、然后是能参与他的一些课题项目;3、最好能写一些论文经他修改后能被英文杂志的annual meeting 所收录。这样就能体现科研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如GPA太低等。因为这个老师人很好,所以我们现在的合作处于上面的第2步阶段。我现在OB的论文大概读了50篇,Strategy的论文差不多20篇,正在参与他的一个课题调查。打算从明年6月份开始准备材料申请2011fall

 但是问题就来了,我觉得看了OB领域的论文后,越看越后怕。觉得研究这个领域好恐怖,自己的担忧如下:

1、关于研究领域。美国老师是研究OB中微观或者中观层次的问题。比如人的行为包括谈判协商等,或者组织的社会资本。说实话,一看到关于“行为(behavior)”的论文我现在就发怵,感觉底气不足。因为研究行为的很多是靠实验获得数据。而从实验设计到观测到得到结果,我完成起来很困难。更不要说如果以后到了美国,还要找美国人来做实验,是否能和他们顺利沟通,是否能理解他们的文化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合理解释,感觉这些都挺难的。当然我也可以选择OB里面宏观理论进行研究,这样就往Strategy里面靠了很多。在Strategy里面,很多实证研究是用二手数据库比如compustat完成的,因此对与人沟通的技巧都不需要实验法或者访谈法那么高。但是我读了一些Strategy论文后,觉得很难在此领域做出成绩。一方面,我觉得战略研究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也许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人生经历比较丰富的人研究这个比较好。自己虽然也工作过,但是在此领域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战略有点“虚”,比如PrahaladHamelCore Competence 理论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如何量化,如何帮助实践这些问题统统没有解决。而且我觉得很多Strategy论文都是靠“新概念“的提出比如“蓝海战略”而获得发表的,但我觉得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在美国主流学术领域提出一个让大家都接受的概念是很难的。比如一个华人学者如果率先提出Core Competence,恐怕大家不会象重视Prahalad那样来重视他。所以,我感觉类似OBStrategy等对语言文化要求高的领域其实不是特别适合中国人进行研究,当然我不否认有些华人学者做的很好。

2、理论本土化的问题。OB研究基于行为,因此美国的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生活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把西方基于个人主义的学术结论用到中国的特定情境下,还需要更多思考和努力。一想到这里我就更觉得眼前一片茫然。去美国读OB的博士就已经要付出很多努力了,然后还要运用到中国文化,这个对人的要求也太高。说实在话,我觉得对中国文化都了解不深,更不要说还要研究美国文化。

3、关于实用问题。我知道读博士的目的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毕业后主要是faculty。但是我觉得也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要是以后发不了paper,无法进入tenure track,难道就不活了吗?生活的目的是使自己更快乐,而不能因为有了达不到的目标而让自己很难过。所以,我觉得读个OB或者Strategy的博士,以后在美国公司找工作也挺难的。还是因为语言和沟通能力。就好比在上海的公司喜欢找上海人来做HR,因为她们对本地的情况文化更了解。处于我这个年龄的人,为自己多想一点为自己留条后路没有什么错。万一以后当不了faculty,起码要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吧。其实也想过去美国读MACC,但是一方面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研究,博士还是我的梦想和追求,另外一方面财力上不允许,在上海买了房子现在处于还贷款中,也不打算为了读书把房子卖了。所以光有AD我不会去读的,一定要offer

4、基于上述理由,我就想到了accounting。首先,accounting里面的研究多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几乎不需要实验访谈等,直接用数据库了事。同时,accounting的规则中外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差不多。最后,accounting应该在美国挺好找工作。如果到时候实在觉得不是读accounting博士的料,读个master也行,毕竟自己尽力就行。但现在的情况让我很为难。一方面,对OB已经有一些研究心得了,而换accounting又要从头开始;另外一方面,美国的老师好不容易套来,而且他也同意给我写RL了,何况和他合作本身就能体现我的科研能力,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到头来告诉他我没有能力研究OB,不是欺骗别人感情吗!

 这些天一直很困惑,所以希望大家多提意见,特别是已经在读这2个领域的博士能给我些指点,谢谢!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7 01:44: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你去看基本top 的journal

我之前也考虑OB,我们院有个老师给我看了一本Journal of 什么来着,忘了,我直接就打消念头了!~

我无法回答这个高深问题,只能建议你去看看不同方向都要出什么样的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就是你以后要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17 20:5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