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498|回复: 1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友答疑] 【Fuqua MMS在读回馈贴】FOB就读体验 & offer选择 & gap想法分享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3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距离上次发贴恰好一年,写在今年r2即将下offer之际。LZ是Fuqua MMS FOB项目在读学生,项目过去4/5,临近毕业,分享这一年的体验和思考,如果能帮到在纠结offer或者准备申请的各位,那就更好不过了。去年拿到offer后,LZ花了2个月时间纠结是否选FUQUA,在network了不下30个在读学生&校友,决定go duke,一年后,我觉得它符合我的预期。我曾经很希望有一篇文章告诉我对fuqua应该有什么预期,省去搜集信息的麻烦,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另外,是否gap总是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虽然不是gap year选手,但是身边有不少为了申请gap或者找不到工作gap的案例,我在最后也会分享我关于gap year的想法,感兴趣的朋友直接拖到最后即可。

长文预警,如需转载请联系LZ,谢谢!


目录
1.求职&就业
2.课程&学业
3.课外活动
4.项目比较 (二楼)
5.gap year想法 (三楼 已更)




1.求职&就业
我把这部分放在最前面,原因是家里没矿的朋友,读商科master还是要考虑ROI的。以下讨论的主要针对无绿卡的中国籍学生情况。

1.1 上岸情况&就业报告(留美&回国)
链接:https://www.fuqua.duke.edu/sites/www1.fuqua.duke.edu/files/media/pdf/duke_fuqua_mms_-_class_of_2019_employment_report.pdf
数据和我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几乎一致,是去年毕业生全职工作的offer,非实习(去年fob中国学生不多,回国的去了citi, hsbc, p&g, deloitte consulting, ey...留美的去了cbre...),这一届大部分还没上岸。因为LZ全力投咨询&企业战略,说一下相关的干货。大家最关心的reputation&简历关问题:这里LZ想适当泼一点冷水,如果目标回国一线/二线咨询公司,硕士学历的加成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一群top985本科英g5美top10硕在这条赛道近身肉搏,是否能过简历关更多和本科学术成绩,实习经历以及内部refer有关。Fuqua title肯定不会拖后腿,但是这个加成有多少不好说,因为竞争者们的背景都很强。LZ已知今年拿到MBB面试的fob同学不论国籍一共5人次,tier2面试都拿到了,但每间公司拿到面试的人数不超过2人。留美方面,Fuqua往届大概10人拿到德勤北美办公室offer,但今年德勤不sponsor,失去了一大offer来源。非绿卡留美人数为个位数,暂时没人上岸,不过今年fob多了stem,估计留美的数据会比往年更好看。

1.2 校友&MBA network
校友网络很强大,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国内。LZ大概在8月份(入读第一个月)通过校友拿到了一家global consulting firm亚特兰大office的面试(可惜不sponsor),后续在很多大公司面试前,LZ都能找到校友获得面试指导。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面google前,校友们知道我临近面试,发connect邮件的当天就打来了电话分享他们的经验。除了毕业的校友,在读mba也非常乐意帮忙,LZ开学不久connect了一个管理consulting club的mba,后续获得了很多only eligible to mba的workshop, casing等机会,和mba练习面试是很好的进步方式。除此之外,每年fuqua都有mba辅导回国的master学生求职相关的内容(改简历、模拟面试等)。整体来说,校友资源强大,大家都很乐意帮忙,更重要的是自己主动联系。

1.3 就业指导中心(CMC)
LZ和CMC保持着高频接触(每周1-3次),对他们很了解,总体是中性评价。FUQUA CMC属于那种非常愿意support,可惜他们能提供的东西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比如mock case, technical interview等。cmc能做的是介绍校友、组织workshop,改cv、改cover letter、mock behavior interview,提供case book,提供美国求职策略。所以cmc对于回国的同学帮助还是相对弱一点,这个情况在很多商院是普遍存在的。不过lz还是很感谢cmc的负责人,有一次在得知lz面试某世界500强公司的情况下,虽然并没有麻烦cmc帮我找校友,但是负责人主动发了邮件说她认识某个已毕业的mba刚好是我要面试公司的manager,顺利在面试前connect了校友。后续在offer选择和职业规划上也帮了很多忙。
说多一句,mqm的cmc负责人很强,可能这也是上一届98%的mqm学生都能留美的原因之一吧。今年情况未知,虽然项目扩容了,但是看到mqm有很多networkting活动,十分羡慕。

1.4 求职氛围&第一年秋招的难度
CMC不会push大家找工作(老美典型地尊重你的自由= =),而且因为fuqua招人的标准,身边坚定走consulting/ib的人并不多,很多同学都是处于open to all industry的状态,或者想在美国找找机会的状态,所以我在FUQUA上半年,在FOB项目里并没有感受到很强烈的找工作氛围。但LZ本身是把求职放在第一位的,自己所在的圈子也是这样想法的同学,大家时不时互相update info,mock interview啥的,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有信息更新,但不过分peer pressure的状态。是否第一年参加秋招看个人选择,如果目标互联网强烈建议第一年投,因为5月份毕业后就不算第二年应届生。(今年不确定疫情下怎么计算)这过程当然很累,不过个人感觉fuqua最忙是summer term,fall term的workload远小于summer。如果是抱着坚定的决心,把求职放在第一位,第一年参加秋招并且上岸不难。毕业后才找工作也占了大部分,像券商走实习留用路线的,可以等回国后再做打算。

1.5 回国求职的barrier&优势
除了在海外读书普遍存在的面试难问题,我觉得和fuqua spcific 相关的就是1⃣️7月开学缺少了做summer的机会;2⃣️5月毕业失去应届生身份,如果回国秋招,影响了某些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申请;3⃣️学期时间紧,如果中途翘课飞回国面试对学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好处是,因为开学早学期短,9月份可以在简历上及时更新硕士成绩,10月底有个一周的假期,恰好是很多公司final round的时间,那一周如果有必要可以回国面试。从认可度来说,duke&fuqua整体brand ok,绝大部分行业过简历关没问题。


2.课程&学业情况
2.1 diversity & Team

录取数据官网上有,中国人陆本海本大概55分。因为fuqua不是唯分数/实习/学校论的录取标准,所以小组成员的背景非常diverse,目前LZ和英国人、美国人、韩国人都组队过,一个组外国人比例一般是50%-80%。Team Fuqua算是fuqua和其他商院最大不同的地方吧,一门课一般40%左右的分数来源于小组作业。在合作过程中慢慢学会如何和不同背景性格的人长时间相处,共同完成任务。duke的运动员很多,有可能你的队友就是在场上beat unc的mvp,而他爸爸是某mba球星。

2.2  如果我本科是商科,还有读fob的必要嘛

如果想从事金融,LZ觉得msf比fob更合适,因为fuqua没有太多选课的自由,会计金融相关的课程占了1/3。学的内容的确对于本科是finance/accounting/management的同学来说不难,但即使学过,fuqua以非常practical的方式教学,每节课有案例。对于lz来说,本科虽然学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在fuqua接触了企业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做决策,收获挺大的。

2.3 capstone

mms和mqm都有capstone,fob的capstone(实际名字是fccp)是选修课,dku和mqm是必修课。具体形式是第二年mba作为项目经理带4-5人的小组为客户做为期2个学期的项目,不是在公司实习。今年客户有fedility,orcale等,LZ虽然没有参加fccp,但是参加了教授组织的fedility product design workshop得到了不少启发。fccp适合想了解咨询是什么,或者想进入咨询但缺乏实习的朋友,

2.4 STEM

今年fob新推出的选修,学R,性价高,选修多三门数据课程即可获得3年opt(原本是1年),教授是亚麻级别的大牛。无绿卡留美必备。

3.课外活动

每年开学有team building,算是fuqua一年中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每周活动很多,固定的有fuqua friday,就是每周五大家免费喝喝酒吃饭。周三一般是各种workshop, guest speaker, career fair。除此之外有很多社团活动各种学术workshop,也有娱乐活动比如今年我们学院组织大家一起去滑雪打保龄球舞会蹦迪露营看篮球赛啥都有。

收藏收藏51 收藏收藏51
来自 3#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44:55 | 只看该作者
4.项目比较

4.1 一些常见的选项:LBS MIM vs DUKE MMS vs LSE MGT vs IC MGT
(这部分其实写了很多但是不想引战,先放出部分内容,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提问)

这几个是每年申请季大家纠结的事情,曾经可能还有纠结港校top3,今年估计是纠结新2或者lnsead mim。这几个项目并没有任何一个有绝对优势,因为每个人针对地理位置、求职资源、国际化、实践性、回国认可度等因素的权重都不一样,各项目的优劣势在论坛中也被多次讨论。

我针对一些常见的情况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坚定finance特别是ib: lbs mim >其他

open to all: duke mms

坚定第一年秋招:duke mms > lbs mim > lse mgt > ic mgt

teamwork lover: duke mms > lbs mim > ic mgt > lse mgt; teamwork hater:相反

希望做summer: lbs mim > lse mgt=ic mgt >>> duke mms


4.2 一年制非quan商科:UK vs US vs HK

LZ去年是混申选手,这些区域都考虑过,结合近几年的动态直接给结论。

考虑留在当地,HK>UK>US

考虑回国秋招,实习等准备好的同学,同等level的学校,US>UK约等于HK

考虑回国秋招,希望有更多实习经历的同学,同等level的学校,HK>UK>US

4.3 DKU (这部分有想了解的朋友欢迎提问,我再补充)

抛开费用的差异,坚定回国的朋友不妨考虑dku,dku和fob共享cmc和学术上的资源,另外dku在回国后有国内求职资源支持。据我自己了解,历届dku的求职氛围都比fob强,拿到的offer也不差,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翻就业报告。虽然今年因为疫情,dku和所有在国内上课的学校一样,都受到了影响,但是dku给了在读学生毕业时间很多选择的空间,也做出了一定经济补偿,整体是很良心的项目。


来自 8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5.gap year想法

LZ只说感悟不说实操性的事情。论坛上已经有很多gap year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LZ就补充一点从毕业生的角度看gap这件事。虽然楼主不是gap year选手,但是我在申请季和求职季都思考过很多关于gap的事情。楼主很幸运在入读fuqua前有将近半年完整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段时间不仅让我的简历达到了有竞争力的水平,更让我坚定了自己适合的工作。楼主身边有不少gap一年刷了3份big name实习最后去了梦校的朋友;也有顺利入读梦校但是毕业后回国找工作晚半年入职的朋友(因为在读期间回国秋招不方便/学业太忙没做好准备/第一年秋招没上岸所以选择第二年才找工作)。所以如果是因为实习方面有缺失的朋友,我个人觉得gap一年不亏。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按照开始工作那个点来计算:gap一年,丰富实习经历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就读期间找到工作vs匆匆忙忙开始一段研究生却因为实习经历不够而不得不毕业后参加第二年的秋招,这两者比,在时间上是一样的。楼主并不是说有了gap year,找工作就容易了,而是建议大家不要把每个阶段必须无缝连接这件事看得那么重,晚一年开始读书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沙发
发表于 2020-3-8 21:41:48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48:46 | 只看该作者
gap year 明天过来更新
5#
发表于 2020-3-8 21:51:59 发自手机 Web 版 | 只看该作者
k k
6#
发表于 2020-3-8 21:56: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7#
发表于 2020-3-8 21:57:1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8#
发表于 2020-3-8 21:59:11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9#
发表于 2020-3-8 22:01:3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0#
发表于 2020-3-8 22:02:3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 21:5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