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3691796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日记] ------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3:33:37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  036-I-1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3:38:28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partC-036-I-12-3    CN II




今天我们谈一下害羞,并讨论一下最近关于如何帮助孩子们在社交中互动的研究。很多人认为自己害羞。事实上40%的参与我们调查的人说自己害羞,即每五个人中两个人(这么讲)。并且有研究暗示倾向害羞可能是遗传。可是只因为某些孩子很胆小,不能说明他们注定永远都如此。有事情是父母,老师,还有孩子们自己可以做的来克服这种倾向,甚至是防止它(再次出现)。一个研究者发现当父母温柔地鼓励他们的害羞小孩去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他们便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变得不那么害怕和拘谨。另一个帮助害羞的孩子的办法是训练他们社交的技巧。例如,有专门的小组,在这里孩子们被传授当和他们和其他孩子们谈话的时候要看着他们的眼睛,谈论其他人感兴趣的事,甚至是微笑。每一个小组已经非常成功地给害羞的孩子一个感觉安全和被接受的地方,并且建立他们的自信。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4:36:03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 恐惧-4-r1


我们已经在生物讨论上看了恐惧。有人问恐惧的倾向时候是遗传的。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哺乳动物的确某种程度上遗传恐惧。例如,一个研究,一组老鼠被放入一个明亮敞开的没有可隐藏的地方的盒子里。有一些老鼠在盒子里闲逛,似乎并未被如此暴露所困扰。但是其他老鼠一动不动地靠在一面墙上,这暗示它们很害怕。嗯,害怕的老鼠或叫焦虑的老鼠,即那些呆着不动的那些老鼠,很可能会再次陷入到这种威胁之中。在约12代繁衍后,子孙倾向于表现相似的害怕的迹象。即便是这一代幼鼠由并不胆小的母鼠抚养大,成年时仍然倾向于害怕。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所以人们认为某种特定的基因在控制焦虑行为。这些基因联系着特定的脑部神经。并且在哺乳动物中的整体恐惧程度,曾经依赖于大部分。。。。并且顺便说下,这个似乎也适用于人类。并且。。。所以特定的害怕,像是怕蛇或怕蜘蛛,不是遗传的。但是整体的有害怕反应的倾向是遗传的。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08:40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 恐惧4-r1   EN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26:47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  恐惧4-r1     EN I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34:57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老托福  恐惧4-r1   CN   II

我们已经在生物讨论上看了恐惧。有人问恐惧的倾向是否是遗传的。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哺乳动物的确某种程度上遗传恐惧。例如一个研究,一组老鼠被放入一个明亮敞开的没有可隐藏的地方的盒子里。有一些老鼠在盒子里闲逛,似乎并未被如此暴露所困扰。但是其他老鼠一动不动地靠在一面墙上,这表明它们很害怕。嗯,害怕的老鼠或叫焦虑的老鼠,即那些呆着不动的那些老鼠,被配对繁殖,在约12代繁衍后,子孙倾向于表现相似的害怕的迹象。即便是这一代的某只幼鼠由并不胆小的母鼠抚养大并和其他并不胆小的幼鼠在一起生活,它成年时仍然倾向于害怕。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所以人们认为哺乳动物身体里某种特定的基因在控制焦虑行为。这些基因联系着特定的脑部神经反应器。并且哺乳动物的整体恐惧程度很大程度依赖于这些神经反应器的出现和消失。并且顺便说下,这个似乎也适用于人类。不过当整体的焦虑或害怕倾向是一个遗传特征的时候,特定的害怕形式跟个体所处的环境关系更加密切。所以特定的害怕,像是怕蛇或怕蜘蛛,不是遗传的。但是整体的有害怕反应的倾向是遗传的。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10:01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sss    棉花糖测试      CN I

这是科学美国人60秒思想。我是CN。有一分钟吗?他们叫它“棉花糖”测试。4至6岁的孩子独自坐在桌子上,面对着一块盘子里的棉花糖。小孩被告知,如果你忍住不吃这个棉花糖15分钟,你就可以既得到它还得到第二块。孩子平均能在吃棉花糖之前忍耐5-6分钟。忍耐时间越长的孩子,倾向于在后来的人生中竞争力越高。现在研究显示,抵制诱惑的能力并不是完全天生。研究者给了一个小孩一直彩笔和一个。。。让他装点一张白纸。一组被许诺会。。但是没有得到。另一组的确得到了彩笔和更好的。。。这两组都在随后进行了棉花糖测试。那组被骗了的孩子平均忍耐3分钟。那组得到东西的孩子平均忍耐12分钟。研究者指出实验因素。。。孩子的。。。我是说如果被骗了一次,为什么要相信下一个诺言呢?谢谢这分钟,这是科学美国人60秒思想,我是CN。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25:59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sss   棉花糖测验     EN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44:56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sss 棉花糖测验    EN I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48:55 | 只看该作者

psychology

sss    棉花糖测试      CN II

这是科学美国人60秒思想。我是CN。有一分钟吗?他们叫它“棉花糖”测试。一个房间里,4至6岁的孩子独自坐在桌子上,面对着一块盘子里的棉花糖。小孩被告知,如果你忍住不吃这个棉花糖15分钟,你就可以既得到它还得到第二块。孩子平均能在吃棉花糖之前忍耐5-6分钟。忍耐时间越长的孩子,被认为在后来的人生中竞争力越高。现在研究显示,抵制诱惑的能力并不是完全天生。研究者给了一个小孩用过的蜡笔和一个粘着剂,让他装点一张白纸。一组被许诺一幅画值一套绘画工具,但是没有得到。另一组的确得到了新的彩笔和更好的粘着剂。这两组都在随后进行了棉花糖测试。那组被骗了的孩子平均忍耐3分钟。那组得到东西的孩子平均忍耐12分钟。研究者指出实验因素影响了孩子延迟享受愉悦的能力。我在想如果先前的许诺已经是空话,为什么要相信下一个诺言呢?谢谢这分钟,这是科学美国人60秒思想,我是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TOEFL / IELTS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2 17:4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