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aby_vivi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友答疑] 2010 CKGSB (长江商学院) MBA申请咨询- 在校生答疑

[精华]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12-13 18:30:03 | 只看该作者
hehe, 东方广场的“弊”可以再加一条:环境中的诱惑太多- 美食美景即时shopping... ;

新校区的“利”也可以相应加一条:更有校园气息与氛围 :)
62#
发表于 2009-12-14 15:59:42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377&ArticleId=7146

《新京报》特别报道 《MBA招聘 从战略招聘转向实质需求》

日期:2009-12-14

     自10月起,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纷纷面向商学院放出了夏季实习生职位。根据部分商学院的统计今年来校招聘的国际性金融企业在招聘职位的数量上有了本质不同,据分析,招聘量增加,一方面源于经济回暖等因素,另一方面则源于跨国金融公司对本地人才的需求变化。

  记者从长江商学院了解到,从数据来看,去年同期,国际前30名的投行几乎没有到校园招聘,现在已有一半向校园开放招聘,主要为明年暑期实习的招聘。去年同期到学校招聘的跨国商业银行只有一两家,今年已有10家左右。长江商学院MBA项目职业发展中心经理刘卫宇表示,目前招聘状况虽未恢复到最好年份的状况,但已经有明显变化。

  从金融机构投资的领域来看,从以前比较火爆的互联网、芯片行业转向医药医疗、新能源、绿色科技、可再生能源等行业,因此具备这些行业的从业背景,又具备金融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增加。

  记者了解到,摩根士丹利、JP Morgan、高盛、UBS等公司均已到商学院做过相应推广,除全职招聘外,还在招聘明年的暑期实习生。除传统国际金融机构外,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金融银行也加入了招聘MBA的队伍。


■ 校方建议


通过拜访公司了解企业环境

  学生要多去了解企业,通过参观、拜访公司,做电话访谈了解其软硬环境,包括文化、岗位职能、工作强度等等。鼓励学生考取CPA、CFA证书。通过写公司的研究报告,行业报告,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刘卫宇,长江商学院MBA项目职业发展中心经理)



■ 现场


地点:长江商学院

招聘公司:包括花旗银行、凯鹏华盈在内的16家公司,以金融公司为主

       商学院的30位同学与面试人员数量相当,每位同学都有充分的时间与公司面对面交流。

       姚俊在下午四点多进入他心仪的公司面试。这是一家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基金公司。与公司的互动中,姚俊问到公司为何在2007年才开始中国业务,金融危机对其国内市场活动有无影响,怎么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姚俊说,因为自己对这些问题已经有过研究,问些相对有深度问题,能展现自己素质,也能看出公司反映。


       姚俊告诉记者,同学们普遍觉得这场面试水准很高。有同学当时就得到进入下一轮面试的消息。从到学校招聘的公司来看,相对去年同期有明显好转。当天也有上一届毕业的同学回学校参加面试,因为之前没有多少机会给他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招聘市场确实有所回升。


经验分享:了解行业并塑造内在素质  


  张建斌,长江商学院08届学生,现为IDG医药行业投资经理

       我从今年2月开始面试,半年时间内,对医药行业,甚至其中的细分行业,存在哪些公司,各个公司的情况,发展前景都研究得非常透彻。再加上之前十多年医药行业的从业经验,对行业了解深入。IDG很看重对行业的了解,看人工作是不是很踏实。我想这是我能进入公司的主要原因。面试外资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把本身内在的东西塑造好。



  记者了解到,摩根士丹利、JP Morgan、高盛、UBS等公司均已到商学院做过相应推广,除全职招聘外,还在招聘明年的暑期实习生。除传统国际金融机构外,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金融银行也加入了招聘MBA的队伍。


■ 校方建议


通过拜访公司了解企业环境

  学生要多去了解企业,通过参观、拜访公司,做电话访谈了解其软硬环境,包括文化、岗位职能、工作强度等等。鼓励学生考取CPA、CFA证书。通过写公司的研究报告,行业报告,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刘卫宇,长江商学院MBA项目职业发展中心经理)



■ 现场


地点:长江商学院

招聘公司:包括花旗银行、凯鹏华盈在内的16家公司,以金融公司为主

       商学院的30位同学与面试人员数量相当,每位同学都有充分的时间与公司面对面交流。

       姚俊在下午四点多进入他心仪的公司面试。这是一家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基金公司。与公司的互动中,姚俊问到公司为何在2007年才开始中国业务,金融危机对其国内市场活动有无影响,怎么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姚俊说,因为自己对这些问题已经有过研究,问些相对有深度问题,能展现自己素质,也能看出公司反映。


       姚俊告诉记者,同学们普遍觉得这场面试水准很高。有同学当时就得到进入下一轮面试的消息。从到学校招聘的公司来看,相对去年同期有明显好转。当天也有上一届毕业的同学回学校参加面试,因为之前没有多少机会给他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招聘市场确实有所回升。


经验分享:了解行业并塑造内在素质  


  张建斌,长江商学院08届学生,现为IDG医药行业投资经理

       我从今年2月开始面试,半年时间内,对医药行业,甚至其中的细分行业,存在哪些公司,各个公司的情况,发展前景都研究得非常透彻。再加上之前十多年医药行业的从业经验,对行业了解深入。IDG很看重对行业的了解,看人工作是不是很踏实。我想这是我能进入公司的主要原因。面试外资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把本身内在的东西塑造好。

63#
发表于 2009-12-15 09:38:24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378&ArticleId=7149

分享智慧、互惠共赢
——“中日CEO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日期:2009-12-14
面对目前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亚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和中国将在世界经济版图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双方了解,加深合作关系,增进合作信任,共同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中日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12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环球城市集团和长江商学院共同主办,日本经济同友会、日中经济协会共同协办的“中日CEO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分享智慧、互惠共赢”为主题,邀请来自中、日两国90位顶级企业CEO参加,在相互理解与深入沟通的基础上,探索新环境下的中日企业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中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合作,提高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为中日CEO论坛致辞

本次“中日CEO论坛”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认同与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张小冲首先为论坛致辞,预祝活动圆满成功。论坛最初发起人环球城市集团董事长尹铭深先生分享了发起本次论坛的缘由和思考,希望中日企业家能够以此论坛为平台,充分、坦诚、公开地对话,共同思考,分享智慧。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博士则从中国发展模式、中日两国企业的合作空间与前景,以及中日在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层面的合作前景三个层次阐述了中日两国企业家加强交流、共促发展的重要意义。项兵院长认为中国企业在精细与专注、环保、科技等多方面应该多向日本企业学习,中日两国的合作可能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阐述了“中日CEO论坛”对于中日两国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表达了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中日两国企业家更开放的对话,促进两国经济合作共赢的愿望。

论坛促进了中日两国CEO们的相互了解

上午论坛首先由武田药业株式会社全球总裁兼CEO、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长谷川闲史先生的主题演讲开篇,长谷川闲史先生以“开创新日本式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为题进行了演讲,与中日企业家一起分享了由该公司推出的第十六个企业研究白皮书,他认为日本企业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成功悖论”的固守思想,不断关注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空间。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先生则就“新一代中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管理实践”为题进行演讲,他认为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的考验之后,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中国经济将积极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开拓更多的以服务为标志的一些新的产业领域。中日两国的跨国企业应该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战略合作,谋求共生。长江商学院人文委员会主席杜维明教授以东方哲学为思想基础与来宾一同探讨了中日企业管理哲学的共同点,指出金融危机让世界重新开始思考西方的理性价值,现如今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扎根在儒教文化圈的东亚价值,能否在文化圈以及共同的价值趋向的基础上构建东亚共同体是未来不可回避的挑战。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会长兼CEO池田弘一先生和老朋友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先生先后畅谈了各自对于亚洲企业国际化及品牌全球化的认识与体会,并分析了其中的挑战与机遇,朝日啤酒和青岛啤酒在今年已经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制造技术、专有技术等方面开展很多合作,实现了更广泛范围内的共赢。

中日两国CEO就“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力建设”展开热烈讨论

与上午论坛以主题论坛为主,交流互动为辅不同的是,下午论坛则更加强调互动性,整个交流过程由三大主题构成。光辉国际日本会长兼索尼株式会社董事福岛咲江、汉庭酒店集团董事长季琦、武田药业株式会社全球总裁兼CEO长谷川闲史、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周成建就“全球化时代的领导力建设——对照中国、日本及全球化CEO的管理风格”展开讨论,福岛女士对中日美三国企业领袖的管理风格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彼此之间的同异之处,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不少嘉宾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实践体会和感受,并坦承在现实过程中均以“求同存异”来打造跨文化领导力。埃森哲日本最高顾问兼日本国际商学院院长森正胜、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环球城市集团董事长尹铭深、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红讨论的话题是“新环境下的中日企业合作模式——分享智慧、开拓未来”,几位嘉宾普遍认为中日企业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双方可以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的基础上实现松下幸之助的那句名言“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日本移动宽带通信创始会长、日本国际电信电话联合创始人千本倖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教授以及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真才基先生则围绕“求同存异——中日企业领袖携手共创新世界级领袖”互动主题展开讨论,嘉宾认为中国产品正在改变过去低成本制造的特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科技含量,尤其是在移动通讯和ICT领域,未来大中华地区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高科技企业地不断交流与学习将使两国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发展更好、更健康,更具有全球的竞争力。

论坛结束后,所有与会企业家均感到此次论坛意义重大且收获颇丰。企业家们认为,伴随着中日两国企业家彼此了解地不断加深,合作关系地进一步拓展以及合作信任地逐步增进,中日企业家将会共同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中日CEO论坛”得到了中日企业家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与会的中日企业家均表示希望这一论坛能够成为中日两国企业家一个长期、持续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不断促进双方互访,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推动中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合作,真正实现论坛的初衷——“分享智慧、互惠共赢”!
64#
发表于 2009-12-25 10:49:15 | 只看该作者
发这些新闻时,给个链接,可能比较好。毕竟有点长了
65#
发表于 2009-12-29 10:25: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提醒!
66#
发表于 2009-12-29 10:26:53 | 只看该作者


连接:

http://www.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610&ArticleId=6898


2010年长江年度论坛 暨2009长江年度人物颁奖礼


新商业模式与新商业文明
日期:2009-11-16

主题阐述
2010年,全球经济发展遭遇重大挑战,寻找新的商业模式、重建新的商业文明已经成为各国具有前瞻眼光之人士的共识。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文明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我们努力摸索和构建的这种新价值模式将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久的助力。

金融危机和环境气候变化已经冲刷出一个全新的国际格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产品安全、劳工状况等领域愈加显示其重要性,更意味着在业务所涉及的区域都要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未来企业需要以“价值观”来驱动业务发展。

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文化与文明交流与融合日益紧密,如何在多元化的语境之下,积极融入全球化大潮之时,同时使中国文化、东方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实现跨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这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体的中国将更加迫切的需要承担起与其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使命;2010 年的中国经济,我们有更多的需要思考和探索……
2010 长江年度论坛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

关键词:绿色?未来  文化?商业  财富?责任

论坛特色:
  • 年度盛会 全球视角: 环境 文化 商业 智慧分享
  • 观点交锋 关键人物: 政府 企业 学界 领袖碰撞
  • 现场参与 即时呈现: 思想 观点 交流 风云激荡
年度巨献:
  • 长江年度特刊:顶尖学者带您回顾2009,展望2010
  • 长江年度人物:谁在这一年成为代表商业发展大势的“风向标”?
           谁将成为“新商业文明”的代表人物?
  • 长江年度报告:学术成果精彩呈现

年度论坛系列活动:

CEO高尔夫球赛
长江年度论坛
圆桌讨论、讲座纷呈
政府VIP晚宴
长江精英Gala Party
……

长江年度论坛议程:

时间:2010年1月22日 9:00-12:30
地点:三亚喜来登酒店
主持人:长江商学院EMBA十三期学员、CCTV《对话》栏目主持人 陈伟鸿

8:30-9:00签到
9:00-9:08视频短片:我的2009
9:08-9:10主持人介绍嘉宾
9:10-9:15海南省省委书记 卫留成致辞
9:15-9:35长江商学院院长 项兵博士致辞
9:35-10:50对话环节:绿色领导未来
(关键词:减排、环境税、低碳生存)

二十世纪80年代,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凭借汽车与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浪潮,迈入同北美、欧洲比肩的发达国家行列;
二十世纪90年代,我们的朋友和对手美国凭借在硅谷爆发的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革命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并且今天依然领导着全球经济的创新;
二十一世纪00年代,华尔街凭借金融工具的创新扮演了全球经济发动机的角色。
如今,未来1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可能由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来驱动。
“绿色”将成为商业关键词、“绿色经济”将成为经济驱动力、持有“绿色环保”理念的企业将领导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在此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的关键时刻,互联网与金融业的领袖地位是否会让位于绿色产业?和沃尔玛、耐克等跨国公司一样,中国企业如何成功转型成绿色低碳企业?企业如何把握低碳经济的脉搏,在全球竞争中率先胜出,最终获得市场认可?

邀请嘉宾:
海南省省长 罗保铭
世贸中心协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伍淑清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裁 魏家福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 张亚勤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CEO 彭小峰
杉杉集团董事长 郑永刚
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晓光
宝钢集团董事长 徐乐江
江苏远东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 蒋锡培
10:50-12:00对话环节:文化创新商业(关键词:价值观、软实力、文化资本)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称在1992 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 ”概念,并指出这种“软实力”由该国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观吸引力组成。15 年后,“国家软实力”一词正式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正文,中国“软实力”大发展的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学习汉语的热潮已经袭来,孔子学院因此遍及全球各地;中国创意阶层也在悄然兴起,他们包括那些雄心勃勃的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家,也包括具备全球视野的艺术家、电影导演和设计师。近年来,少林寺在德国和意大利开设分院,赵本山试图将东北二人转推向世界,NBA赛场上活跃着中国球星,中国导演的电影频繁亮相国际影展,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成为主宾国。
我们所追求的新商业模式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已经被找到,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不仅拉动经济增长,更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价值观,为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如何让中国文化发挥更加持久的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培养市场?在资本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引入资本并且用好资本?这些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被关注的话题将在此对话中得以解答。

邀请嘉宾:
海南省副省长 姜斯宪
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院长 赵本山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中军
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东青
NBA中国区CEO 陈永正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台长 周莉
华特迪斯尼公司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张志忠
12:00-12:25长江年度人物颁奖礼:新商业文明和财富责任
(关键词: 长江精神  财富责任  新商业文明)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弥漫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全球各地的气候异常与生态危机……世界在2009年不断面临严峻挑战。
2009岁末,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各国政要云集,媒体蜂拥而至,为了“地球最后的机会”。
碳减排、绿色经济、财富责任、价值观与梦想、生活方式……这些词语超越财富本身,成为将对未来日常生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商业文明的组成元素。
对于新商业文明的探讨不再抽象。对于“财富责任”的追求也不再空洞。
中国企业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将如何面对这一全新挑战?
2009年,尽管危机延续困难重重,长江商学院的优秀学员们仍以俯瞰全球的视野、坚忍不拔的精神,努力推动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他们重视绿色经济,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发动未来经济的主力引擎。
——他们饯行社会责任,充分展示“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感”的双重责任。
——他们投身文化创意,塑造“中国软实力”。
——他们熟稔资本运作,运用资本力量主导企业跨越式发展。
——他们超越行业窠臼,在传统行业成就非同一般的成功。
——他们积极整合全球资源,以强制强,放眼全球,造就全新的竞争优势
——他们脚踏实地,聚沙成塔,成就业内“隐形冠军”
……
长江商学院自成立之日起,便强调全球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并着力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更好地弘扬长江文化和理念,我们在此表彰那些能够代表长江精神、并且为弘扬长江价值观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与集体。

2009长江年度人物评选敬请关注。
12:25-12:30长江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成立仪式

往届回顾:

“长江年度论坛”介绍

“长江年度论坛”作为长江商学院的年度重要活动,迄今已成功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三届,并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历届论坛均汇聚千余名政界、商界领袖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于三亚,共同探讨时势热点问题、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商讨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之策……同时论坛积极倡导企业关注公益与慈善,树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长江年度论坛,已逐步成为亚洲经济、商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事之一,并越来越多地受到海内外学术界、企业家及媒体的关注。

往届出席论坛嘉宾
卫留成 (海南省省委书记)
罗保铭 (海南省省长)
姜斯宪 (海南省副省长)
樊 纲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
夏 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祁 斌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Fernandez  (JP摩根亚洲区负责人)
出井伸之 (索尼公司前董事长)
Yong Nam(南镛) (韩国LG电子公司 首席执行官)
Stephen Roach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
刘永好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郭广昌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周成建 (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
陈义红 (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
沈南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如家联席董事长)
张朝阳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蒋锡培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朱新礼(汇源集团董事长)
施正荣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更多往届长江年度论坛信息可查询新浪专题:
67#
发表于 2009-12-31 09:14:3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翻以前的邮件,看到我们入学前一些师兄师姐给的建议,感觉很好,他们是第一届,我们是第二届,虽然有些已经有些变化了,比如环境越来越好,交换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体现了长江初创时的一些情况。新的一年来了,祝愿长江更好!祝愿大家申请顺利!

长江师兄师姐箴言录

学习:

长江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模块都会重新组建学习小组,建议尽量同没有合作过的同学合作,以便增进了解,充分利用多元化背景。同时,可以锻炼与不同的人的接触,吸收每个人的优点。

小组中需要建立自己的信誉
一个小组的形成需要磨合,需要时间。
在成立小组的时候要立规矩,如制定会议议程制度,迟到罚款,规定发言时间等等。

由于学习任务很重,要学会分工合作。
选课时应建议本校教授讲课, 便于同本校教授建立联系.

比较优秀的教授:陈光炎、黄明(必选)、刘劲(比较有活力)、两个韩国教授(必选)、郎咸平、曾明(随和)、齐大庆(人非常好)

主要看教授发的讲义,书可以不用看。考试也主要看讲义。许多书可以不买,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买书的事可以和学校商量。

要学会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

学会先听别人的观点,然后再思考。懂得分享。
上课的时候,往前座,要多发言。
上课的时候不要开电脑, 防止走神。
上课期间不要来回走动, 手机音响控制, 体现纪律性.
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疑问。
在看案例的时候,要懂得如何看,学会提炼核心,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案例讨论的关键在与同学的讨论。
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要“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
长江的讲座很有帮助,是一次重要的沟通机会和学习的过程。
俱乐部:

Marketing Club的活动:谈自己的案例,同其他人分享。
在搞活动的时候需要脚踏实地,目标定低一些,完成高一些。
俱乐部不要搞得太多,要集中
课余生活:

在学习期间,应加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在学习与交流间取得平衡。
在娱乐中谈深刻的事情。
可以在模块的休息期间组织同学参观公司,或访问国外。同学们一起出行可以有不同的视角看事物,收获更大。这样可以扩展视野。
宿舍附近有一个房地产中专,里面有标准的足球场地,同时可以在里面吃饭。应同他们搞好关系。
宿舍的饮用水不要喝, 可购买楼下的纯净水
宿舍的空调会漏水, 注意自己的笔记本
由于宿舍的位置不在市内,可以到宿舍附近的镇上吃饭。
建议到徐家汇开银行账户, 同时可以在那里购物。在龙柏校区要走十几分钟, 有一个工商银行储蓄所
多同EMBA接触,增进交流。
同学可以邀请行业人士、EMBA校友、同学自己举办交流活动。

班级建设:

要敢于做事,03级在下半年进行了班委的改组,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
班委需要避嫌,要强化沟通功能。
同学之间要团结,不要乱猜疑。

就业:
有的同学成功转型,但原有的工作背景很重要,很多同学是在原来的领域延伸。能否成功转型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困难。
例:有一位同学与西门子的人一直保持联系,用他的诚意打动了对方,得到一个机会。
68#
发表于 2010-1-2 11:01: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S的分享,这些建议不管是对CK还是其他的MBA学生都有借鉴意义。
69#
发表于 2010-1-4 13:25:29 | 只看该作者
网址连接:http://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1012&ArticleId=7360
陈雅如教授“领导力提升”课程完成第一阶段

日期:2010-01-04

       心理学如何在商业领域得到应用?怎样通过对自我认识的提升融入管理实践?


       12月23日长江商学院访问学者陈雅如教授面向09MBA学生开启“领导力提升”特别课程。陈雅如教授是康柰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管理学与全球商务专业的终身全职正教授,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该课程基于一套完整的360度评估系统。每一个MBA学生在课前完成网络评估调查,课上教授根据调查结果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从而了解自我,量身定制“行动计划”。为了课程内容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按照小组划分,分别创立一个实体项目,比如公益基金募集活动,在课后开展,最成功的小组将获得1000美金“领导力提升”奖金。


       “领导力提升”特别课程从2008级长江MBA开始,此次是第二届,该课程将贯穿整个学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步步深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2月23日长江商学院访问学者陈雅如教授面向09MBA学生开启“领导力提升”特别课程。陈雅如教授是康柰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管理学与全球商务专业的终身全职正教授,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该课程基于一套完整的360度评估系统。每一个MBA学生在课前完成网络评估调查,课上教授根据调查结果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从而了解自我,量身定制“行动计划”。为了课程内容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按照小组划分,分别创立一个实体项目,比如公益基金募集活动,在课后开展,最成功的小组将获得1000美金“领导力提升”奖金。


       “领导力提升”特别课程从2008级长江MBA开始,此次是第二届,该课程将贯穿整个学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步步深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70#
发表于 2010-1-9 22:25:47 | 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专题报道:MBA进入“80后时代”
日期:2010-01-06

       2010年的MBA联考马上就要举行。从目前各商学院报考情况看,工作2-3年的人员占很大比重,他们都是刚刚达到入学时满三年工作经验的招生要求。记者了解到,近年学校录取的MBA年轻化趋势明显,MBA学生已全面进入80后时代。

  记者从各商学院了解到,年轻化后的MBA集中体现“80后”的特点,热情、有活力、胆大、愿意表现。“在一个多样化的群体当中可以产生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这也是MBA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经历。”长江商学院MBA职业发展中心经理聂慧超表示。

     对于是否愿意接收年轻的人员入学,各商学院的差异比较明显。对于长江商学院来说,有2-3年工作经验的学生在面试时反而会具有优势。该学院MBA市场招生部负责人Michael Ji解释,由于5-6年工作经验的人转行会比较困难,学院会谨慎考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其工作目标是否现实。

     记者从用人单位了解到,MBA就业质量与其入读前的工作背景、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相关,所以相对而言,那些入读前就较为优秀的、工作资历较深的学生会有优势,但这也取决于就业能力这个综合素质。对于年轻MBA来说,转行成本相比较来说也低,特别是一些有非常好的数理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同学,会受到公司的青睐。

 
年龄并不是读MBA时机的判断标准

●刘卫宇,长江商学院MBA职业发展中心经理

 关于就读MBA时机的选择,相信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MBA学生当中,有人工作了三年,也有人工作十年,但他们毕业之后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何时去读MBA,有几个考虑的因素:一个人在某一个岗位上,如果可以显而易见地知道自己未来的一两年没有提升,没有变化,而只是简单重复以往的工作,那么读MBA也许是个好的考虑。年龄因素,通常说30岁是一个界限,有部分岗位招聘MBA毕业生时希望招年龄比较轻的(倾向于30岁以下的MBA毕业生)。对想转行的同学,一般年龄越大,优势越小。从MBA班级的年龄分布来看,中间的多(5,6年工作经验)两头少(3年以下,8年以上)。这个简单的统计也可以看出一些趋势。

 
●卢嘉为,27岁,2008年入读长江商学院。现就职于西门子咨询。作为趁年轻接受MBA教育,并成功转型到咨询行业的代表,他表示:

      学习中,年轻的MBA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更快一些,但对商业节奏的把握没有年龄大的同学那么强。他们对于商业本质的把握更加敏感,会直接聚焦到可能出现问题的方面。我们则需要从大的理论体系去逐一分析,才能找到关键点。这两种方式可以比较,我们尝试用更全面的分析方法。

     年轻的毕业生一般进入金融行业从助理分析师、助理咨询师做起,也会尝试一些没有做过的职业。而有较长工作经验的同学几乎不会转行,他们会在原有行业或单位职位上有所提升。


    现在很多比较年轻的人在报名,他们学习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从实际效果来讲,还是积累了足够强的学习愿望,有了饥饿感来学更好。MBA是应用学科,需要在课堂上与老师产生共鸣。建议年轻人先安下心来,多做事多体验,才会发现问题所在。

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海玉(全文参加《新京报》2010年1月4日D08版 学习公社MB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25 14: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