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R。 我申请HR是我最最最满意的事情了。OSU和MSU,其实都是好学校,我申了3个HR的学校,cornell拒了我我也明白,不过我本科是国贸的,能够转申HR有这个成绩我已经比较满意了。在申请HR的时候。我发现有几点很重要,你一定要说明你所经历过的东西对于你学习HR的有用处。我当时其实不是很敢申HR,因为本科毕竟又不是HR,又不是工商管理,很担心这个入口小。不过我本科的知识(国贸经济类)比较扎实,于是我提出了,我的目标是多金融领域的HR,因为我既有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然后说说自己的金融方面的成就),接着如果您愿意录取我成为您的学生,那么我也就有了HR方面的知识。再提到中国现在需要引进高端的金融人才,而引进这类的人才最根本的就是依靠HR。所以*!@#¥¥@#¥。大概就是往这个方面吹。。而且应该效果还不错吧。HR方面很注重你的多样性,所以我在essay里面提到了我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而这类工作都是比较有趣而且有意义的。例如:照顾自闭症小朋友,夏令营助教,学生组织的一些工作等。因为我的G分不算很高,GPA3.6也不算很突出,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其他地方希望能够outstand一下自己。。。HR方面,可能G的比重不算很大(这个是我通过各种比较得知。)但是T,还有你的essay的比重可能就比较大,所以大家可以好好在essay上面下点功夫。 最后总结: 除了上面这些东西我们要焦头烂额之外,我感觉我第一轮申请(Brandeis,Pepperdine,MSU,OSU,Cornell;ROSS,VANDERBILT是第二轮。)只有cornell拒了我之外,其他都中了的还有一个原因。我和他们的advisor都混得比较好。HR群的人都知道我和OSU的katie混得很好。所以我有一些小小的秘诀给后人,当然,只是我的经验,所以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我刚开始申请的时候想过套磁,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套。而且,我因为专业水平问题,也没有办法和人家讨论专业的东西。。。所以我根本等于没有套磁。但是我是这样和他们混熟的。。 Pepperdine的小秘,kathy,人超级好,所以我刚开始申pepperdine的时候遇到她是真的很感激的。刚开始和她只是在问问题的层面聊天,后面我逢年过节会给他发email,超级幸运那段时间很多节日。。。所以是节日我都给她发邮件,而且很诚恳,很关心的语气。慢慢就熟了。然后我寄资料过去给她的时候,专门写了一个attention的东西,大肆表扬了他们的advisor kathy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衷心的感谢。接着kathy给我说她看到了这个attention的东西,说u r welcome之类的话。在P大还没有正式发offer的时候我已经通过kathy方面拿到了消息。鉴于我的G分实在不堪入目。。所以奖不多。这是一个教训,说明我当时应该顺便把paul(主任)也一起笼络一下,我没有考虑到这点,我失策了。后人记住,能多笼络就多笼络。也许不能帮助你很多,不过你尽力了嘛。试试无妨。还有一个叫tian yu的中国女同胞,已经嫁给美国人勒,我没有和她有联系过,不过感觉很Nice,我觉得后人也可以和她多走走关系.是她负责我们的面试。 OSU的小秘,katie,是学生来的。这是超级超级好的人呀。。。超级好。无语好。我和她熟络是通过很多的节日邮件轰炸,然后狂问问题,接着有一天,她不回我(一般来说她第二天就回的)。说实话,这段时间持续了1周,我还真的有点担心不知道她发生什么事情,然后我狂发邮件问is everything fine with you?其实我真的挺关心她的。后来她给我回说她去考试了,所以没有在办公室,她看到我的邮件很感动。哈哈哈。接着她就把她的私人邮箱,facebook等联系方式都加我,然后告诉我,如果我去OSU,她陪我一起逛街买房子之类的。(*^__^*) 嘻嘻……。 MSU的我也是采取同样政策。不过鉴于MSU的神奇学生服务系统。我能做的也做了。就这样了。 要声明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这种温情政策。你首先要官方地问一下对方一些官方的问题,要看他们的回复语气和方式,适当地表达你的感谢(语言很重要呀同学们,诚恳一点。。),然后再看他们的回复方式,katie经常是:)或者很口语化的回复方式,这就说明温情牌对他们有用,kathy也是。因为他们也是人,如果你多给他们赞美他们会反过来帮助你的。katie就帮我把我的financial document的东西扫描给了学校部门。尔后,一般我们都要把official transcript之类的东西发过去给学校,注意中间可以夹着你的感谢信,或者夹一些你想给他们看到的东西(有人建议照片,这个我没有试过),让别人记住你,这是很重要滴。 其实我的申请过程也没有什么很出色的地方,就是完全按照自己能做的来做,反正我想到的,我都尝试去做了。也许有一些人觉得这些东西没有必要,我是否真的因为这些东西给我加了分,我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能做的就多做一点呗,不会死。。。 亲爱滴后人们,不知道你们看了这个有没有收获,我记住2008-2009年的这段申请过程,我痛苦过,我流泪过,我郁闷无助过,不过,我挺过来了,而且CD上的很多牛牛,准牛牛,或者非牛牛们都挺过来了。记住,我们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既然决定做了,就要想想怎么做才能做到最好。 祝福你们,所以和我一起申请的朋友们,和所有在我后面申请的朋友们。 最后一句:我爱C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6 13:42: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