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五月阅读机经稿 整理持续更新中 [打印本页]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0:16
标题: 五月阅读机经稿 整理持续更新中
感谢ABBY同学,帮我做原始稿。按照群里大家的想法。我开一个阅读整理贴。。。本月机经持续在这里更新。。。。
现在这里每篇都贴下来。。。。然后弄好放WORD。。。。。。。。。。
快考试的大家 可以先看 本帖回复的!!!其他同学可以等待WORD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0:17
1. 大坝的生态系统
※ 主题思路:
大坝影响生态系统;(造成不好的影响)
思路:大坝的不好 → 拆掉大坝不良影响 → 拆掉大坝后的不良影响
(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 段落大意:
第一段:大坝危害生态系统;
水坝造成环境问题,主要有阻拦鱼类migration(后面某道题问水坝有什么问题,其中提到阻拦Nonnative的鱼migration,是干扰答案,因为这里应该指的是native的鱼的迁移), 造成nonnative的鱼入侵等等。然后就后者展开描述:因为水坝把水拦起来了,水温会上升,含氧量也会变化,有些合适这种条件的非本地与就会过得很开心。如果把水坝拆了,水温下降了,一些喜欢冷水的鱼(如trout——记得这个名字因为我最爱吃trout,呵呵)就会重返这里。水更凉爽, 更自由流动,怎么怎么好。
第二段:除掉水坝也有问题;
除掉水坝也有问题,主要是淤泥(sediment)可能会堵塞水道(choke the waterway——此处考到了,问的是拆除水坝的危害),然后也提到里面会有毒素。所以很多工程师先用推土机和pipe运走sediment再拆除水坝(这里又考了,问工程师拆除水坝的时候会干什么)。
第三段:具体举例移除大坝的缺点;
进一步阐述面对某些负面影响的一些解决办法,但是这个办法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举了美国Arizona那边一个大坝的例子,说拆除大坝可以拯救一种什么青蛙,但同时又会时一些危害鱼类得以跑到上游。于是科学家们想了种方法,就是把想要保护的青蛙鱼类的给捕起来,然后往大坝下游放毒药先毒死那些危害鱼类,再拆除大坝放生这些保护物种。但是结果却是那些危害鱼类没给完全毒死,最后大概是说具体结果还要wait&see.
※ 机经阅读备注:
1)拆除水坝坏的影响:
a. 淤泥阻塞下游河道; (只有这个是sometimes)
b. 水里面会有毒素,水生物如水藻死翘翘;
c. 有毒的沉淀物流入下游,下游的鱼受到污染;
专家应对措施:要在拆除水坝之前把这些东西都挖走;
2)大坝坏的影响:
a. 影响native鱼的洄游;
b. Nonnative鱼的入侵;
3)这篇文章细节题的梳理要把握,条理应该清晰;
※ 题目:
1)主旨题(看清文章结构比较好选)
选择了解释拆除大坝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大概是这个意思)
2)后面某道题问水坝有什么问题
其中提到阻拦Nonnative的鱼migration,是干扰答案,因为这里应该指的是native的鱼的迁移
3)一题问remove a dam usually会导致什么
4)remove a dam usually 导致什么?
我仔细看选项,真的每个选项原文都有提到,我不知道题目的重点是a dam还是usually,随便选了。/注意usually ...因为答案都是文中的内容...定位在文章的第二段开始的地方..我当时认真看一下文章里只有sediment会被冲走,然后使鱼没有食物这个里面有个"often"...其他措施都是sometimes
5)炸掉后的不良影响(定位第三段第一句)
6)是问这三段为了主旨都采取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7)choke the waterway——此处考到了,问的是拆除水坝的危害
8)第一段作用;
9)还有一个题是关于沉积物的,说engineer随敏感的是什么当他们再移走大坝之前/这里又考了,问工程师拆除水坝的时候会干什么
我选的是移走沉积物
10)还有一个题是说最后一段如果再继续写下去最不可能的是哪个选项;
作者: 遮天 时间: 2013-5-18 20:19
非常感谢哇。我刚才还在阅读贴里说怎么整理到10就没有了捏……哈哈哈~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0:19
21. 英语和拉丁语
※ 主题思路:
英语中引进拉丁语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中产阶级: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平民屌丝:方便学习;
※ 段落大意:
第一段:概括拉丁语进入英语的历史背景和其中的一个原因;
第一段说尽管英语的主要结构神马的是源自于德语,但是它又从其他很多语言借鉴了很多东西,比如拉丁语。然后说随着十几世纪英国在欧洲经济地位崛起,英国的一部分人(好像是贵族又好像是middle class,忘记了)可能觉得英语实在太普通了吧,于是为了显示自己身份、地位的不同学习拉丁语。因为拉丁语有很多好处……记得好像提了一句神马古典文献都是拉丁语写的(记不清了,不过这里没题)
第二段:平民使用拉丁语的原因;
后一段则说,Latin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使不学latin的人也想看很多文学作品,然后大量print技术的应用使latin翻译为英文的文学作品与日俱增。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英文又借鉴了很多latin的文字。
※ 问题:
1)问一下那个导致了the increase of translation from latin to english。
答案在第二段。
2)有问最后一段的作用吧,
选项A、illustrate to the influence of latin to general level,
B说明对中产阶级的影响什么的。
我觉得是A。
3)为什么后来translation这个职业盛行?
我选的是因为有一些中产阶级需要读literature
4)第三段有考点。题目问的是以下哪个正确的(好像是这么问的,不确定)。
但答案选的是中产阶级中不热衷于做XX事的那部分人did not……定位第三段第一句我做的时候没有问到下列哪一项不是latin多的原因。原JJ作者说选Shakespeare那项。这句话在第一段里提到过,
5)问了一个highlight “the latin of classic knowledge”(好像是这么写的)的作用,
位置是在说England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但英语却无法代表地位的上升之后(大家参考,可能有差错)还问了一题,定位最后一句,说因为翻译的需要,英语词汇不够,直接引入了latin
6)还有一except题,问下面哪个不是latin多的原因,选项记不清了
※ 考场阅读备注:
1)本篇文章内容简单注意好题目;
2)文章应该多记主旨结构,第一段中产阶级的细节问题;
作者: TimothyYu 时间: 2013-5-18 20:21
顶顶顶!!!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0:22
24. 物理学与CHAOS
※ 主题思路:
CHAOS的发展(以时间为主线的介绍)
CHAOS的起源(fluid 的movement的不确定性)→ CHAOS的发展和进步(M的工作)→ CHAOS至今的情况(很多不同的方程在chaos 中有相同的相位)→展望了未来
※ 段落大意:
第一段:CHAOS的起源
先说chaos起源,用的是nonlinear 公式,这个是研究physical是说物体的存在形态之类的吧,chaos指的是,一个东东一会很稳定(fluctuate)一会 disorder,想研究为啥这样,这样就和后面说transition里面液态气态fluid transition联系起来了。说宇宙之间物质不同形态之间的transition,提到了临界温度,后来引到了物质怎么样到混沌状态的讨论。同时科学家也在努力用数学公式证明他们的猜测。
第二段:CHAOS的发展和进步(M的工作)
有一个诺贝尔获得者M研究出的一个什么数学公式,说Transition--大概意思是液体气体到某个温度就没差异了,这个人是central of 数学公式证明阶段,可以应用到chaos的研究中,然后带来了chaos研究的新进步。我理解的是M代表了用数学公式证明物质转化到chaos这个阶段的最高成就。(记得有一题的一个选项说“在M之前是没有人用数学公式来 证明的”,应该是错的)。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怎么证明的过程,挺多术语。(这里有个细节题,但很容易找到),段末说这个transition的理论可能对解释chaos有关。
第三段:CHAOS现在的情况:科学家有又用了其他的方法证明CHAOS有一些形式。
是结合这个transition研究chaos,讲chaos有几种状态,从一种阶段进入另外一种阶段(比如气态到液态)的临界点还没有研究出来,发现需要寻找新的factor,但是都没有,很多equation 的变量都一样,,科学家又用了其他的方法 (可能和数学的方法并用吧,不太肯定)证明了chaos有a few forms。最后说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这个问题,但是目前研究出的东西还远远未达到科学家们的预期(现在对这个chaos的研究都是theory阶段,还没有apply到practical这样子)
※ 注意:
1. M的工作还有现在CHAOS的发展和未来
2. CHAOS的原理是什么
※ 题目:
1. 文章主旨
有chronic一项,chaos一时间为主线至今的介绍,确定
介绍一东西然后说其现在研究状态
2. 第二题问作者最suggest什么的
我选了可以让chaos到practical 的阶段
3. Fluid的movement的不确定性。
4. 下面哪个是对的
A是nonlinear的那一项(但是很纠结)。
B是 the model use
作者: frankiepn 时间: 2013-5-18 20:28
谢谢元元`!!!!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0:29
16. 海蛇
※ 主题思想:
神秘学家说大蛇丸是存在的(几个例子) → 科学家实验(其实就尼玛是条鲸鱼)→作者舒了口气,但是仍感到有点郁闷(大家都喜欢神秘物,都是重口味)
※ 段落大意:
第一段:大蛇丸是存在的(书和案例)
有没有水怪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定论,然后说有个作家的书里面说有(这里有题,会问为什么引用这个话,我选择说明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去研究海怪传说的真实性.)。 过去的神秘文学作品里也提到这些东西。 然后说很多地方有残骸washed ashore.2001年的例子,2003年的例子,还有提到1988年的例子,(是智利的一个海岸?)说前一次在1988年,后来还有残骸出现.(后面这个有题)还有人把它们描述得像“lobster” 最后说这些文学作品里的描述对科学家有allude(间接)提及。
第二段:科学家实验海怪,尼玛就是条鲸鱼
说P这个科学家带领一些研究人员想要研究这种怪物(对Chile Blob的各种研究)。发现和一种鲸鱼spern whale很相似,某些样本没法进行DNA分析,但是biochemical 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了它们和Chile那里的还是相似的。有两人证明某块神秘的东西其实那是鲸鱼身上的子宫- -。他们想更进一步用DNA检验,但是遗骸腐败严重没有提取到足够的DNA比对。
第三段:解决了科学谜团但是解决不了群众心中的那个结,大家喜欢这个
说这种发现解决了一大科学之迷,但是由于writers写的都是读者喜欢看的mystery,所以要让公众接受这个科学发现还需要几年时间。(有题)作者感叹终于这东西被揭穿面纱了。但认为读者不会那么简单就不相信大海蛇的不存在了的。
※ 注意:
1)把握作者对海怪,文学书,和这个谜团的态度
2)科学实验的作用
※ 题目: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the author most likely to agree regarding the travel guide?
The travel guide shares the same attitude with some writers on this topic.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the author most likely to agree regarding the organisms recovered from the ocean?
They are huge and have no skeletons or distinctive shapes (八神妄语:其实,考的是amorphous无固定的)
3)说第二段科学家的结论可以infer什么
选A refute the skeptism in the first sentence
4)best suggest选机经的答案
第一段guide book和其他书籍share similar opinion
5)作者观点:
两个选项:一个是和其他很多writers 的描述一致,另一个说in agreement with scientist P...and his colleagues (注意作者提到这些文学作品时表示态度的词
6)为什么引用那个人的话;
JJ作者选:说明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去研究海怪传说的真实性。
7)1988年例子之后那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作者: 萌兔子喝下午茶 时间: 2013-5-18 20:29
这是刚开么
作者: 仰望星空的石子 时间: 2013-5-18 20:32
元叔给个word的吧
作者: 仰望星空的石子 时间: 2013-5-18 20:34
这样看实在别扭啊,膜拜大神啦!
作者: TimothyYu 时间: 2013-5-18 20:39
+1能给个word吗?谢谢元元!
作者: popup 时间: 2013-5-18 20:58
谢谢元叔,请问下这个贴和阅读JJ里的“五月机经整理稿.doc"有什么区别吗?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1:01
35. 小海龟到底有木有听觉
※ 主题:
小海龟到底有木有听觉:
旧观点:乌龟听不见,是通过皮肤的触觉感应;
新实验:乌龟通过骨头传声音的;
解释:为什么乌龟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 段落大意:
第一段:乌龟耳朵不好使,听不见 (theme)
supporting details:有K的试验,乌龟在桌子上,铃响,乌龟的反应是认为是桌上的铃在响而不是离的远的另一桌的铃在响。但后来发现不是听到了,而是皮肤感觉到了。(这里有题,因为是旧观点。)。
第二段:乌龟是通过骨头传声音;
supporting detail:又有个人,叫做B。B的研究也发现不是听到,是乌龟皮肤感觉到了,但是B没有就此为止,B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是通过骨头传的。以前用铃,这回用别的。然后还用frequency一样的两种东西刺激乌龟,乌龟能分辨其中一个。得出结论是 bone transmission 而非 air vibration, 驳斥了由皮肤传导的说法。(Question 1。说明2个实验结论的区别,新观点)
第三段:说了乌龟的耳鼓和人耳的区别
乌龟的耳鼓厚(evidence)。因为乌龟的耳膜比较floppy而造成其听不到的。supporting detail:什么样的声音能直接到达乌龟的inner or middle without hit the eardrum。。。实际上乌龟是通过骨头来感觉的,(好象这里还举了个例子说你要是在他的龟壳上发声,他就动静很大;要是在他的腿上接触的面上制造震动,他仍然不太搭理)。然后说人的耳朵的骨膜比较薄,适合感受空气中的震动;但是乌龟的很厚,根本听不到,所以当发声时,乌龟实际上更容易通过他的龟壳传进去而且比通过鼓膜传进去要先到达(Question 2)。
※ 题目:
1)如果K试验里乌龟的反应相反(反驳旧观点,确认新观点),会得出什么结论?
备选答案:Bone transmission 而非 air vibration, 驳斥了由皮肤传导的说法.(说明2个实验结论的区别)
2)关于乌龟耳膜的特征,定位在第3段。
备选答案:乌龟实际上更容易通过他的龟壳传进去而且比通过鼓膜传进去要先到达
3)待牛牛补充,我估计肯定有作者观点题目,因为基金作者说到的都是supporting details。
4)这段有题,问假如K发现乌龟还能听到air-bell时会得出何种结论,
我选的是则乌龟能听见声音,E项是断定乌龟不是靠桌子上的震动来感知的。
5)问如果K试验里乌龟的反应相反,会得出什么结论。
6)有一题好像说到乌龟鼓膜的特点
答案就是声音直接进入inner without hit the eardrum,有一个比较干扰的是inner without hit the middle.好像是这样说的。
7)一个是如果做实验时乌龟听到了空气中的声音那么可以得道什么结论
8)第二个是 文章suggest 乌龟耳朵构造哪个是正确的 在最后一段定位。
※ 备注:
1)熟悉文章的第三段细节;
2)乌龟是如何通过骨头传播声音的;
作者: 吃吃白 时间: 2013-5-18 21:07
顶!!!元叔辛苦啦!!!
作者: occur 时间: 2013-5-18 21:09
感谢楼主分享,谢谢你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1:16
33. 美国的ROI ※ 主题思路:
两种衡量公司绩效evaluate company’s performance 的指标:
(1) ROI;(2) Market Share(作者赞成后者)
※段落大意:
P1: 提出旧理论:
衡量公司performance 的指标,总说ROI(投资收益率)比较好,就是说现在美国很多公司还是用ROI 来衡量公司的表现,只图短期利益的。文章还说了在什么什么时候ROI确实带来了利益..但是..现在一些企业在他们本来占优势的市场丢失份额。现在的企业比较重视报酬率,美国很多企业用投资回报率来衡量投资的收益,并决定是否要投资。但是这个标准忽略了在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等起初高投入收益低,只有长期投入才会有很好收益的项目,那么导致过于重视在短期的表现,而不重视研发、长期投资及人才培养(manager focus on short term performance, do not invest in new technology)。因此,使得社会没有进步的动力,并且很多采取ROI 的公司利润都下降,因为ROI 的标准是能捞一笔捞一笔,追求短期利益,于是发现这个指标太短视,因此失去market share。
P2: 提出新理论:
但作者认为在高度商业化(high economic growth)社会,建议公司更关注最大化股价。要用提出另个策略以股价的长期走势为目的才行,公司不应该光追求短期利益,市场份额market share 更重要。在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更有优势。作者观点很明确,赞成后者。作者认为企业要重视的应是市占率,市占率的变动可以真实反映市场需求了解顾客想法,利于企业作长期规划。不重视市占率,即使有优势,也会渐渐被对手超过。因此,现在提倡用另外一个measure 来衡量,新的方法更重视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不会使得企业因为只是追求短期的投入而失去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题目:
1) 主旨题
V1 evaluate两种方法,并提出其分别适用的situation(因为文章没太反驳ROI,而且前面好像说刚成立的公司是需要它的,后来会慢慢失去market share)
V2分析两个strategy优缺点那个项,好像是C
V3 criticize one and recommend an alternative... V4 我觉得没有批评推荐...只是单纯的介绍...所以选了因为介绍了两种方法以及他们使用场合
前三的答案意思一样,注意表达
2)用 ROI 来衡量企业performance 的话, 有什么缺点.
用 ROI 的企业不会投钱去研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细节推断题(定位点是经济增长时期,market share 比ROI的衡量标准更好)
有一个,说哪个正确,选项里面有一个是market share的方法运用在low-growth company比high-growth company好
4)还有一题是with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will the author agree.
V1我选了用market share来assess的公司比较会有long run的benefit.
V2问以market share作为评定标准怎么么怎么样..定位第二段(没记错的话,有一句很明显的句子让你定位)...选了一个long-term有关的选项
5)下列分析中 哪个符合ROI
6)还有个文章类型题
7)还有道题是说market share 的,忘了是啥了,
反正选项里不是说它不好就是把它和short-term联系在一起了,就一个选项说好,还只说了long-term(小编怀疑是Q4)
8)问作者最同意ROI的什么?
选将ROI和market share结合是最好的
※ Background:GWD-18-Q35-Q37(不是原题)
To compete effectively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a nation’s businesses must sustain investment in intangible as well as physical assets. Although an enormous pool of investment capital ex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untry’s capital investment practices put United States companies at a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United States capital investment practices, shaped by sporadic and unpredictable changes in tax policy and high federal budget deficits, encourage both underinvestment and overinvestment. For example, United States companies invest at a low rate in internal development projects, such as improving supplier relations, that do not offer immediate profit, and systematically invest at a high rate in external projects, such as corporate takeovers, that yield immediate profit. Also, United States companies make too few linkages among different forms of investments. Such linkages are important because physical assets, such as factories, may not reach their potential level of productivity unless companies make parallel investments in intangible assets such as employee training and product redesign. In general, unlike Japanese and German investment practices, which focus on companies’ long-term interests, United States investment practices favor those forms of investment for which financial returns are most readily available. By making minimal investments in intangible assets, United States companies reduce their chances for future competitiveness.
※ 备注:
1)一段,接近一屏半
2)和JJ一致 可以直接看题目
3)V40 大神建议:ROI JJ把主要信息都交代了。只是文章比我想象的短。只有一段的样子。而且有一些逻辑关系……不是JJ里说的那么明显。建议大家扫一下文章再选。
作者: alicechen624 时间: 2013-5-18 21:25
谢谢啦!!!!!!!11
作者: angelyoya 时间: 2013-5-18 21:33
太好啦!!!
作者: monkeygmat 时间: 2013-5-18 21:35
元叔威武,期待整理稿~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1:57
14. 新西兰老鼠
※ 主题:
提出观点1(老鼠来新西兰不早)→ 反驳观点 1(老鼠两千年前就被人带来了) → 反驳反驳观点1(人和老鼠都没有那么早来) → 证明观点1 (生物的灭绝情况是700年前开始而不是2K年前)
※ 段落大意:
P1. 争论纽西兰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
一开始有科学家从老鼠的骨骼化验中(用carbon dating技术 追溯到那么久)推出在公元前200年就有人把老鼠带到了纽西兰。但是由于后一种说法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考古发现(errors added in the lab),所以受到反对者的批判。/然后说因为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可以表明XX人arrive so early, 所以这个数据的得出一定是实验中出了问题。
P2. 人和老鼠都是700年前来的;
Recently, 某team/科学家O用更好的carbon dating技术去研究the rat bone found in the same site of 1996 (同一地点,但不是同一个sample,此处有选项),但结果发现是从12世纪末才有人到纽西兰,所以说明了之前那个实验的确有问题。In addition, 他们还发现了the oldest site有一些种子是4000年前的,但是那些有一些有老鼠咬痕的咬痕都是1280年的。然后接下来又说因为证据表明XX人没那么早出现,所以他们引起的什么森林退化啊物种灭绝啊也没那么早开始。
P3. 一些气候和生态变化表明人和老鼠都是后边来的;
最后一段说气候和生态变化的罪魁祸首要重新判定。反驳之前有人说人类在AD300去了之后导致了鸟和frog的灭绝。实验很重要,确定了关于人类和老鼠的出现所造成的破坏(破坏森林,而且老鼠还导致了几种鸟类的灭亡)的时间应该是十三世纪之后 / 这个结果devastate在新西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deforesting…并没有那么早开始…Deforestation 不是在2000年前开始的,而是在600年前才开始的。
※ 题目:
1)主旨题
V1 我选的是证明说人类最早出现在BC200的那个(from考古)
V2说明了一个研究,并且用这个研究去反对前面研究的结果 (from考古)
V3 provide evidence that....
V3狗主解释:大意就是说之前的那个说法有问题,但是重点在解释evidence上,所以我选了这个
2)有一题考的是第三段中的research说明一下哪个是对的
3)有一题目是说最后一段(第三段)的作用
我选的是这个研究结果对其他领域研究的影响
4)还有题说怎样能使某team的说法不成立
我选的是那些种子上的咬痕是别的动物的…(不确定)
5)还有题问哪个是正确的
A 某team research 很surprise地发现是1280年的(错,因为和之前research 相符)
B 某team 的sample和96年的是一致的
C 96年的research 没看到4000年的种子作为证据…(有可能是另外题里的…)
6)有道推断题
我选的是生态系统改变是人类活动和其它因素(本月V31狗主)
狗主解释:因为题目中有说rat使很多物种灭绝
还有个选项是defrostation是几种鸟类的灭绝导致的
7)从老鼠咬痕证明新西兰人是AD1200年以后出现的,而不是BC200.考题。/文章最后一段是说,人类最早出现在AD1200-1300的证据说明deforest一系列生态现象的发生不是2000年前,而是600年前,这句话有考题 /第二段说谁在哪儿发现了rat的骨头还是化石好像,总之最后说那个地方有人类有生物被污染是近600年的事(这是到考题)
8)好像是说第一段里面说这个实验有问题的人持什么观点。
有一个选项说他的结论是基于O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因为O的研究是recently的,而那个观点好像之前就出现了所以我没选。这题每个选项都很陷阱,要推敲一下。
9)疑似Q5的选项之一: 某team用更好carbon dating的技术去研究the rat bone found in the same site of 1996 (同一地点,但不是同一个sample,此处有选项)
10)还有一到是根据文章 可以推断以下那项是对的
就是根据文章细节 具体选项我忘了,但是有什么 humans beings 2000 years ago
※ 备注
文章不难,一会儿就能看完,题目也还好
作者: lianyujiayou 时间: 2013-5-18 22:08
非常感谢,求word
作者: whr5817 时间: 2013-5-18 22:09
大神!!!非常感谢!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8 22:50
26. 广告:
※ 主题:
什么样的广告有吸引力;
观点1:家庭温馨的(缺点:没满足多元化需求)
观点2:美国式幽默(嘲讽价值观说服客户,说明事实)
※ 段落大意:
P1:使用广告一,效果不好;元素单一;
讲一些针对西语地区的广告公司以前对西语族群设计的广告主要是强调该族群的传统价值以及家庭关系纽带什么的。典型的广告就是一个什么老奶奶在家里怎么怎么样,这样的广告被称为A...广告。这些广告公司向那些想在西语族群地区推销商品的公司推荐这种广告(这种广告的风险小),但是那些公司害怕这样的广告缺乏幽默感,不容易被人接受,客户类型也狭窄。然后那些广告公司就坚持他们的看法,认为这种宣传传统价值的广告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P2:应该使用广告二,富有幽默感;
但是实际的市场反应表现不佳。于是有些广告公司就尝试冒险开发新的广告。那些广告是以幽默来讽刺一些陈腐的价值观。广告用了个什么很有名的西语喜剧演员。然后这些广告公司就向他们的客户推荐这种新型广告。然后这些转变就说明了在新一代的西语族群里,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ALABALA......
※ 题目:
1)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些广告公司怎么样怎么样?
选项里有至少有些广告公司relunctant 抛弃了原有的策略,采用了带有humour的内容。(好像是的,希望不要误导你们)
2)主旨题;说能infer有一些customer(第二段中提到的customer)存在什么情况?
我选的是他们不喜欢edge fun的广告。(喜欢就不用persuade了)
3)问从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INFER什么?有两个选项比较纠结:一个是说有广告公司冒险挑战传统(大概这个意思)
4)还有一个是说至少有一些广告公司的客户是还在使用老式广告。;
※ 阅读机经备注:
1)熟悉文章的基本概念点,广告一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2)对两则广告细节的描写和出题思路要引起关注;
作者: lianyujiayou 时间: 2013-5-19 00:06
跪求word,真的非常焦急...感谢感谢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00:08
37.sanction system
※主题:
企业用某sanction system监督员工,某两学者认为这不利于员工的合作和道德行为决策
传统观点好:实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ethic。
反驳观点: 在没有monitor的情况下, 员工的表现会更出色, 有monitor时某方面的表现更差;
1)一是该制度会影响员工的cooperative;
2)一是会影响员工的decision making frame;ethic
※ 段落大意:
第一段:传统观点说这个系统好;
Sanction system and productivity (T and M's finding) 著名的T monitor, 就是有日本人那个:一种叫T什么什么的monitor的方法,因为企业需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里问到“全面质量管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所以这种方法被很多企业采用。第1段结尾的时候,提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方法能提高员工的。
第二段:其他观点表明这个系统不好;
第2段则通过两个家伙的实验驳斥了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实验内容大概是有两种观点,一种是cooperative的,是从集体的利益角度出发的,另一种是bad的,是即使会牺牲集体的利益也要从个人工作完成量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采用这种monitor方法的公司的员工更多选择了后一种bad的,而没采用的公司的员工则更多的选择了cooperative的,所以得出结论这种 monitor方法会影响员工的decision pattern。
※ 题目:
1)main idea
答:旧观点不对;
2)另一题是关于监督不利于合作的。
3)还有一题是ethicXXX了,指向的是第二个原因。
4)问关于对decision making frame什么的说法,作者最同意哪一个。
5)问作者同意哪种说法:
我选的是:some workers in companies without sanctioning system will be cooperative什么什么的。
6)问关于对decision making frame什么的说法,作者最同意哪一个
7)题目比较搞,问你比如34行的话和27行的话的关系,是不是又支持第8行
※ 备注:
1)第二段的细节问题要明晰和思路框架要明确;
2)传统观点和现在观点两种观点对比;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00:56
17. 女性地位 (高分题)
※ 主题:
1300-1700女性地位的问题,大部分没啥变化。小部分变差了。
思路:大环境变差了(3个change) → 没有(3点) → 大环境还是没变,但是小部分变差了;
※ 段意:
第一段:观点讨论妇女的政治地位没有变差。
一个人有一个理论,说某个年代妇女的政治地位什么的经历了从golden 到de...(不好)的一个change。虽然这个理论不是完全没有被challenge,但是它对人们理解妇女在该段时间地位变化的理解影响很大。但是其实这个理论不完全对的,它夸大了change的效果。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有三个change的存在(变差的):
1)一些妇女以前从事的工作现在不从事了
2)一些妇女的工资低了;
3)时间变化;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这三个change的影响范围:
第一持续时间不长;
第二只在部分人当中有这个change;
第三这种change要放在长期的环境下综合各方面因素;
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大体妇女地位没有变化。小部分变差了。
后说,与男人相比,妇女的一些条件确实不如男人什么的,妇女还是受到了忽视。然后说但是也不能以此说明妇女地位确实不如从前了。。。只是维持原样,部分变差。
※ 题目:
1)主题题
我选solve an ambiguity(不确定,不过之前提到:虽然…不过这个theory还是unchanged,总感觉有这么个ambiguity在…)
2)问author对这个时期妇女权益的变化是什么态度
3)谈到Short duration高亮,说明什么:
我选:were not significant。
4)其中一个题目,说提到持续时间不长的作用是?
选了说明这些change的是insignificant的。
5)作者认为妇女权益在这个时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大部分没啥变化小部分变差了(760)
6)问题:文章第二句话的作用
7)以下哪个是学者最可能赞同的
作者: maryyutian27 时间: 2013-5-19 00:58
呀呀,我居然才找到这个帖子~~~泪奔~~~元蜀黍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01:04
49. Art劳动者
※ 主题:
1)在娱乐圈投入和效率不成比例关系:
大部分行业随着科技进步之后成本都会下降,但艺术活动却不是如此,a认为艺术活动的revenue扣掉cost 后还没有办法cover inflation rate。
2)质疑A观点,b说近年来艺术活动的收入其实有增加;
3)举例表明cost disease存在,但是艺术活动的收入可能越来越高;
※ 段意:
第一段:在娱乐圈投入和效率不成比例关系;
讲某人的理论定义了一个disease, 影响performance industry的production cost高于inflation rate. 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不怎么存在,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 其他产业的PRODUCTIVITY很高, 而PERFORMANCE INDUSTRY, 主要的人工劳力成本很高,而且PRODUCTIVITY没什么变化。
第二段:质疑第一段观点;
但是呢有另外一个学者提出这个说法不太对吧,艺术圈的performance也不是完全不上升,比如赞助费大大的增高了呀,举办一场音乐会的出场费也大大增加了呀。并且人们的收入高了,投入到艺术上面的,比如买音乐会门票也增加了呀。
第三段:出场费增高了,艺术活动的收入还是增加了;
其实因为agency和经理使得一些star出场费非常非常高,也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成本增加,使得这一项商业成为一种什么和什么的混合体,大意好像是市场竞争和个人什么…
※ 题目:
1)这一段第一个学者也举了个例子。 这里出题了
我选的是这个例子说明了productivity并没有上升到足以抵消inflation影响的程度。
2)逻辑类比,哪项更像cost disease 描述的
我选了A,不是很确定,但是BCDE,尤其是cde差的太远了。
3)下列哪项是对的?有两个选项很混淆,(另外3个明显错)
一个说,stars 要的钱越来越多了
另一个说,agent要的钱越来越多了
我考虑了挺久选了stars。因为我觉得agent 是帮助star 得到更多的钱,但是没说agent本身能的更多的钱。
4)音乐的费用会降下来,如果下列哪项假设成立?
选最后一个E,说free market的。确定。最后一段明确说了现在不是free market.
5)记得一题是说a和b的观点在那个方面相同
选项看了半天,好像哪个都不对,但最后还是选了一个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01:07
49.热带雨林的多样性
※ 主题:
多样性的3个理论和解释 → 驳斥第一个和第二个,然后第三个无法反对保留意见
※ 段意:
第一段:多样性的三个理论和解释原因;
1)为了抵制食草动物所以猛长
原因:因为食草动物给植物物种带来的生存压力导致物竞天择,为了防止被eater吃了,所以要不断的变化发展,产生新的种类以保护自己,从而导致植物产生新的变化,互相的作用(interact)使它们变化多样;(负态度)(Natural Selection)
2)ice age什么的,是原来的森林分割成独立的几个,各自发展成不同的了;
原因:因为冰河时期地质的变迁导致孤立的小范围物种群的形成,冰河时期,降雨减少,地球被分成一块一块,这块地就是refugee(避难地),物种繁荣,后来演变成为热带雨林群,讲是最近的那一次北半球的ice age,使得雨林diminish了,然后arid area使得跟多的物种被merge到雨林里了;(负态度)(Ice Age)
3)不同的地理位置造成自然条件也不一样;
原因:因为地震地质运动,火山等导致。作者对前两个找到反驳观点,第三点没有,则最可能是原因。(不负不正态度)(地震)
第二段:作者反对1和2解释,对第三点持保留建议;
最后作者指出对于1和2解释,都有相应的证据或原因给出反对,而第三种由于暂时没有反对的证据出现,而被植物学家所接受。其中前两者已有证据削弱,而最后一个因为尚无可以削弱的证据而显得plausible。
※ 题目:
1)问在某个理论的支持者倾向于支持选项中的哪个观点
2)Red Queen理论的理解和对refugee(避难地)的理解(解释二定位).
3)问的第一种theory说产生plant diversity的原因。(Natural Selection)
因为animal eaters were evolved to counter the self-protecting mechanism of plant, 所以plant也得进化。
4)还有一题问第2个理论
我选的是不同的refuge plant是不同的
5)问主题
是介绍不同的理论about ecosystem phenomena, 不时理论in dealing with ecosystem situation
6)问你第二个解释indicate什么,
有一个选项很迷惑,说是原来很多森林merge into 一个森林,应该是ETS故意的,第三的解释是什么忘了。最后分别对前两条解释说了一句反驳,只有第3个解释可信
7)第二个解释有题,问哪个WEAKEN这个理论
作者: yuan_sarah 时间: 2013-5-19 01:27
元叔辛苦了 求个word吧。爱你么么哒。
作者: emilu 时间: 2013-5-19 08:39
谢谢元叔!有救了!
作者: runhongkim 时间: 2013-5-19 08:46
赞啊元叔~~~~~~~~~!!!!!!!!!!!!!!!!!!!!!!!!!!!!!!!!!!!!!!!!!!!!!!
作者: 孙晶1992 时间: 2013-5-19 08:57
超级感谢楼主。。。
作者: sishi 时间: 2013-5-19 09:23
谢谢!!!!!!!!!!!!!!!!辛苦元元了~~~~~~~~
作者: Estaban 时间: 2013-5-19 09:44
求置顶求word版啊...这样没法打印看着效率很低的说...元叔辛苦,好人有好报!
作者: Effyue 时间: 2013-5-19 10:15
无敌好男淫!!
作者: acihhoz 时间: 2013-5-19 12:31
thx very much
作者: lianyujiayou 时间: 2013-5-19 13:07
请问,全部整理稿以后都发在这里了吗?目前有的是只有这些吗,还是要去加五月群,群里面会有额外的...跪谢跪谢
作者: Elfy 时间: 2013-5-19 16:51
顶上来!
作者: emilu 时间: 2013-5-19 18:03
求元叔继续更新~
作者: melody小姐 时间: 2013-5-19 18:06
元叔刚把得!!!!
作者: TimothyYu 时间: 2013-5-19 21:46
大家顶起来!!多好的帖子!!
作者: vivixiao2013 时间: 2013-5-19 22:09
元叔继续啊,做的很好!!!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22:37
20. 大脑神经
※ 主题思想:
大脑的结构分开影响人类思维,语言,运动的,还是一个整体共同的影响
1)两个观点对立(大脑是整体:控制肢体;大脑是分区:控制局部对应的特定功能)
2)在老观点上提出新观点(大脑是一部分控制人的语言功能,不是一个整体控制)
3)提出最新观点(作者观点):大脑不同的区域影响不同的身体部分
※ 段落大意:
第一段:两个对立观点:大脑的结构分开印象人类思维和运动的,还是一个整体共同的影响
传统的研究人大脑有两派/两个神经解剖学的学派,一派认为大脑是个整体,控制人的肢体活动;另一Gall说人的脑分块管理不同的身体部位,局部对应特定的功能。
第二段:后面的两人支持GALL的说法
某人boca提出脑的部分控制人的语言功能。又一个W也同意脑的某部分控制人的语言,两位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病例认为Gall的理论有实践意义。到了1884年,做成功的一个脑肿瘤分离手术,更推动了这一说法。大脑如果一部分受到损伤,控制语言的能力就没了。
第三段:新观点证明大脑不同的区域印象不同身体部分
上来说20到50年到有人就对上述大脑separate的理论质疑 (这里有题目,问20-50年代的科学家有什么共同观点),然后最后又来了一位新的科学家E感觉这个人的理论是作者最认同的,算是一个折中的理论,因为他的主要观点是大脑的各个部分是相同的,之间存在很多association.),这段对第二段里的两种建议进行了改进。Although很多人不同意BG和W的观点,E说了另外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二段研究结果。最后作者还是同意大脑不同的区域影响不同的身体部分。(具体细节记不清啦,大概就是这个顺序,反正N多人名,大家要注意记录谁支持哪个观点,考题多)
※ 注意:
1)五个神经学家的观点作用相互影响
A. 大脑是整体 B. 大脑是分区 C 支持B观点 D在C的理论上加以支持
大多数反对BCD的观点 然后E来加强 作者同意E观点
2) 五位神经学家观点的具体体现
※ 题目:
1)类比题
2)主旨题
3)关于科学家E的题目
4)问20-50年代的科学家有什么共同观点(第三段开始)
5) 考到了两个科学家观点支持还是被支持
(有题,问局部学派的理论可以support下列什么实践)
6)关于W的观点(第二段最后)
应该是后面那个在前面那个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7) 第2段the localization operation in 1884的目的在于,
第2段支持大脑局部学派的W的观点和b的观点的关系
作者: TimothyYu 时间: 2013-5-19 23:35
又更新了!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19 23:42
36.神奇的因纽特人和鲸鱼
※ 主题思路:
观点:因纽特人对保护环境有特殊的经验;
支持:距离说明因纽特人在环境保护上很厉害;他们可以猎杀鲸鱼;
※ 段落大意:
第一段:因纽特人对保护环境有特殊的经验;
因纽特人在北极的环境问题中有独特的知识,由八个国家组成的北极联合会(arctic council)在处理环境问题上也要参考因纽特人的知识。
第二段:具体证明因纽特人很强悍;
举例说明,北极联合会如何参考因纽特人的知识处理环境问题。有一种鲸鱼,科学家估计,已经只有800头,趋于灭绝,而因纽特人认为有7000头。科学家是假设这种鲸鱼不能长时间在冰盖下游泳,而得出的800头的结论。而因纽特人根据自己在北极生活的经验,这种鲸鱼实际上是可以在冰盖下游泳的。最终,因纽特人的经验被理论证实了,科学家在鲸鱼身上装无线电设备,确定它们可以在冰盖下游泳。因此,因纽特人也不用受保护这种鲸鱼的法律所限制对该鲸鱼的猎捕(7000头,已经不是濒危物种了)
※ 考试注意事项:
1)文章第二段细节问题要去考虑;
2)注意逻辑题目的考试方式;
※ 题目:
1)最后一题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对WHALE 的数量CONCERN,
选因为他们这样就可以不受打猎条款的限制了,也就是说如果WHALE不是快灭绝了,就不用限制打猎了,
2)有问主旨题
选啥不记得了
3)有道题问的就是这段是如何组织的(在举具体事例前有一句概括的话)。
4)有道题问为什么专家少算了,还有道题题干忘了,但考点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5)以下哪项表明捕杀北极熊的,选了找到专门用来捕杀北极熊的工具那一项
6)问题2、提到了whale什么,选
科学家mistaken了whale的某个aspect/选的它是Inuit很好的食物
7)why the survey of whale is a concern of Inuit(大致这个意思,不确定,选了捕猎是被limited...不过问中没找到。
我觉得应该是选发现inuit的很多家用东西都是用whale的骨头做成的吧)此答案有待商量
8)问incorporation
选sustained development Sravan说:这个题目..要点是, 文章要看的快一些, 因为行文很简单, 有点长, 但是句子难度低, 题目比文章难, 绕, 需要推敲一下。
9)第二段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第二段就是前面讲一些铺垫,后面就讲因纽特人计算鲸鱼数量的这个事
10)作者sugges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因纽特人如此积极的参与鲸鱼这个事
11)我选的 因纽特人主要为了修改那个捕鱼的规定
作者: sweetyecho 时间: 2013-5-20 00:15
元叔辛苦了〜
作者: daisydoris 时间: 2013-5-20 00:32
辛苦了辛苦了!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00:43
29. 二手书拍卖
※ 主题思路:
为什么会有二手书拍卖的原因:
1)没有guild的存在;
2)bookseller自身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
3)没有其他法案;
※ 段落大意:
第一段:二手书拍卖是没有guild的存在;
17世纪荷兰历史上第一次二手书拍卖会只在Leiden[【有题问关于这个镇子哪个正确,答第一次办二手书拍卖会,原JJ答案肯定是错的】,举办过,有史学家认为是因为没有guild(商贸协会)的regulation關係。因为guild这种组织对于bookseller有着限制。接下来叙述了一下L城的情况和guild的基本职能(没有题)。
第二段:归纳到是一个人的原因;
反对第一段观点,说该拍卖会应该源于一个特定历史人物EL的贡献。当时政府和guild反对二手书拍卖(despite the strong opposi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guild),所以一个商人没有向政府申请,而是向audit office申请举办, 这个audit同意了[【有问题问为什么政府和guild反对二手书拍卖还能举办,选因为举办地点归law office】,因为举办的地点是属于一个law office(意思是不归政府管)[(有考题,问E是怎么样使此次二手书拍卖成功的,楼主选避开了与local government的正面交锋)
第三段:其他法案导致拍卖二手书的方向出现;
然后最后一段说在这个城市出台有关的regulation之前,有一个关于movable goods的法案,但是该法案并不是完全应用于书本买卖的,否则的话, 进行auction就是一项政府行为,而不是那个进行拍卖的bookseller的个人的原因了。
※ 备注:
1)本文思路清晰三点三个段;
2)对每段的细节要具体看,可能是考试考点;
※ 题目:
1)第一题问以下哪个观点成立可以加强第一个观点。
2)还有关于16世纪末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3)问这个文章主要在discuss什么:
楼主选的“哪些原因contributed to 这个城市的unauthorized拍卖会”
4)另一个是问这篇文章那段“despite the opposition of…”imply了什么
楼主选了“说明那个auditoffice在某些权力上可以越过local government(770答案)
5)问为什么这个拍卖选择了/会发生在L城?
6)问我们可以推测audit office在那个城市是怎样的?
7)问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City E我选的是它trump其他城市
8)(v40)主旨题:
答案选:讨论导致出现一个历史现象(historical phenomenon)的factor
9)有一道是问那个人为啥能成功举办
我选了个意思是“他利用了政府架构如何如何”大概就是表示那几个政府机构管辖领域不同,所以那个书商利用了这一点。
作者: prakashliu 时间: 2013-5-20 01:13
元叔,请参考我找到的2篇整理稿,一篇是17.妇女地位,一篇是13.美国农业经济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45236-1-1.html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45237-1-1.html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01:26
prakashliu 发表于 2013-5-20 01:13
元叔,请参考我找到的2篇整理稿,一篇是17.妇女地位,一篇是13.美国农业经济
http://forum.chasedream.com/ ...
顶!!!谢谢!!!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01:29
45. 澳大利亚的人们
※ 主题:
澳大利亚人弄的MOUND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旧观点(防止洪水) → 反驳旧观点 (收到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
※ 段落大意:
第一段:这种东西是用来防止洪水的;
第一段中讲到一个地方盛产一种shell,一个专有名词,a打头的,然后起初有一个人认为那边的人建shell mounds是为了dry campsites in late wet season吧,而且为close to camps for their resources。
第二段:这种东西不能用来防止洪水的;
第二段是对这个观点表示怀疑,反驳说shell受环境,温度 etc.的影响,shell会因为季节的变化会变地方,因此mounds是不是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呢?或者每个mounds的shell是不是不同类的呢?还有一个因素是同一个mounds的内部环境也不同,同一个mounds里面应该也有不同的shell。结果显示shell的分布不是这样,题目不太记得了。。。最后一篇做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可能不一定看得很懂。
※ 备注:
1)文章如何介绍这个东西是不能防止洪水的;
※ 题目:
1)问以前对mound什么观点
我选择B建立mound为了自然灾害时reserve food,反正是有food的那一项
2)一道题问的是下列关于A地区那个是对的,
有选项是经常受seasonal floods 袭击
3)有一题是问文中所说的某个地区的人的特点是什麽,
我选的是那些人喜欢还是盛产一种shell
※ 考古 (未确认)by gavensc
Old Boundaries and New Horizons: The Weipa Shell Mounds Reconsidered.
Based on Bailey's research it is clear that the mounds are commonly composed of over 90% of the cockle shell, Anadara granosa, a claim that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my own recent fieldwork on mound groups on the north Mission River (Morrison 2001. See Figure 1). Mounds have been noted to occur in a variety of locations including within mangrove forests, on exposed sand dunes and beach ridges, but more commonly on the fringes of Eucalyptus tetradonta woodlands and on open samphire plains and saltpans. In terms of their physical nature, the mounds range from as low as 0.20 m in height through to massive, almost monumental ridges of shell several hundred metres long and up to 13 metres high. More commonly mounds are around 2-6 metres in height, and occur as parts of clusters containing up to 15 other mounds.
Bailey has consistently argued that shell mounds were the result of small groups of people exploiting the local environment on a yearly basis during the late wet season He suggested that these groups deposited shell in moun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mselves with dry campsites that were above the waterlogged or flooded ground common in coastal areas during the late wet season. He believed that mound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desire of people to camp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resources they were using. However, it was the way these groups adapted to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influenced precisely where they would camp. For example, he hypothesised that if the weather was windy and stormy people would retreat to shell mounds that were slightly more inland, on the fringes of the Eucalyptus tetradonta woodlands. Conversely, during fine weather these groups would move out onto the saltpans and coastal plains, occupying mounds closer to the resources they were exploiting.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01:48
31. 企业雇员的满意度
※ 主题思路:
加薪和发奖金到底哪个更能提高企业雇员的满意度;作者得出是发奖金;
加薪没什么用 → 加薪不如发奖金好 → 解释原因为什么发奖金好 → 相关研究发现加薪不如发奖金;
※ 段落大意:
第一段:加薪无用;
开篇说公司通过加工资或发奖金激励员工。一个研究发现,如果员工底薪低于市场平均工资,则加薪根本起不到提高员工performance的作用。但作者随即对此持怀疑态度,说早就有研究发现,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不在于工资高低,而在于和周围同事相比,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这块地方牵涉到考题中的某个选项)
第二段:比较发奖金和加薪的关系。得出发奖金更好;
比较加薪和奖金这两种方式,说前者的效果没有后者好。Averege raise(我觉得是指不看个体表现的差异,普涨工资吧)更是一点都起不到提高performance的作用(这儿有考题)。
第三段:解释原因
对雇主来说,加薪是长期成本,发奖金是一次行为,后者更有利。对员工来说,虽然前者更好,但是加薪的激励作用并没有发奖金的激励作用大。相关研究解释说对员工来说,奖金更像是一笔额外收入、意外之财,促使他们take risk(该处有考题)。
第四段:研究表明加薪不如发奖金;
接着讲相关研究,运用一系列的百分数做了一系列的对比。加薪多少会提高员工多少的performance,奖金发多少会提高多少,工资(这里对加的工资有一些限定词,与考题有关)和奖金都加又会提高多少(这个数据当然是最高的,也即效果最好)。
※ 考试备注:
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的问题里的选项,很多是文章原文,但是段无关或层无关,建议大家先读第1段,然后最第1题,然后读比较2者的那2段,做2,3题
※ 题目:
1)infer题:问作者infer了什么
我选的是infer了:如果心情好,那么工作效率会提高,比较确定。
1)下面哪个选项是公司在决定给bonus而不是提高工资的考虑:
我选了bonus是短期的,涨工资是长期的。
2)什么时候提高工资对于员工的激励是inefficient的:
我选了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比其它同类公司低的时候
作者: nizhememei 时间: 2013-5-20 09:15
元叔辛苦啦!!做到这么晚
作者: zhangfn07 时间: 2013-5-20 11:19
我觉得新西兰老鼠的那题可能是通过这篇文章改写的http://www.landcareresearch.co.nz/science/plants-animals-fungi/ecosystems/prehistoric-settlement/human-arrival
作者: outsider0214 时间: 2013-5-20 11:23
dingdingding
作者: Tourbillongmat 时间: 2013-5-20 11:52
感谢元叔!!!!!!!!!!!!!!
作者: vivixiao2013 时间: 2013-5-20 12:24
谢谢元叔,元叔辛苦啦,好东东!!
作者: 泡泡是只狗 时间: 2013-5-20 13:09
这个月的名报的真是好啊!好负责任的元元啊!!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14:14
顶!!!!!!!
作者: 7ever 时间: 2013-5-20 15:20
楼主,实在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 tzhou7 时间: 2013-5-20 15:57
坐等更新~~~~~~~~~
作者: frankiepn 时间: 2013-5-20 17:13
顶!!!
作者: change17251 时间: 2013-5-20 17:14
偶在之前的机经里面找到介个了 应该是跟这个月出现的一样的吧、、、、
9. 抵押贷款(post collateral)
1. 文章主旨:
解释出现post collateral的原因。
2. 段落大意:
P1. 说银行贷款时往往碰到两类公司,Low-cost company和High-cost company。说了下Low-cost company公司风险低,借了钱还的概率比较高。但是在实际中,外表上看银行是区分不了这两类公司的。economist 有一个 hypothetical model, 内容主要说: when firms apply for a bank loan,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operating costs,但是operating cost会被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还需要向bank 申请evaluation, bank要对他们进行investigation.
P2. High-cost firms不容易被approved, while Low-cost firm更容易被approved。对于High-cost company,一旦失败了,损失会非常严重。所以他们的风险相对高所以不倾向于是用post collateral,所以如果有公司敢用post collateral, 对于银行就是一个signal: 我们是low cost的公司(其实隐含的就是说low cost也相对low risk)。Low-cost公司实际上不必要审查,由于银行不审查区别不了才这么做。因为银行evaluate的时候他两边都得evaluate,那些人力费啊什么的肯定要有人埋单,但他又只对approved的收费,所以Low-cost companies就间接的付了那些没有approved的high cost companies' evaluation expenses。这实际上相当于Low-cost公司补贴High-costfirms。(括号解释:银行只对批准了贷款的公司收费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银行对所有的公司收费,但是其实没有对所有的公司进行审查,就直接告诉一部分公司他们是因为审查没有通过才没能拍比准贷款。)于是为了躲避审查,给抵押就是一个好办法。从而low cost firms公司都愿意给抵押,而high-cost公司大多不愿意。
P3. 开始讲抵押。因此,to distinguish from the high cost firm, Low-cost companies will 跟银行弄一个collateral。collateral 的风险成本很大,所以high cost firm基本上不会collateral, 因为high-cost company项目失败可能性高,自己都没信心所以不愿意给抵押(这句话逻辑有点乱)。而low cost firm 因为本身low cost,不特别在乎其带来的风险. 所以到后来,就只有low cost firm 弄collateral(质押),而且他们只要弄了collateral银行就基本上不会对他们进行eveluation.但low cost公司给抵押也要一定程度的,至少抵押多到high cost firm不愿给的程度。用这个方法其实是个signal,就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的project会成功,这样就不需要evaluation,也不需要交钱了。
3. 题目:
Q1. 银行为什么做作风险评估(evaluation)?
答案有 银行分不出贷款风险高低 其他的印象不深了
Q2. 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答案全是围绕两种类型公司写的,容易排除掉三个,剩下两个纠结了一会。时间不多了 点了一个就过了。
Q3. low cost 公司为什么要给抵押? (可以秒选)
躲避对higher cost firms公司的变相补贴 (本月V40狗主确认)(v39再确认)
Q4. 问了下列哪个说法正确?(争议题)
A. higher cost firms公司比low cost firm更有可能进行欺骗性的抵押(本月700+狗主选择)(本月720 V36狗主)
B. low cost 比 highcost对他们的工程更确信 (本月V40狗主选择,不确定)
C. low cost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on risky projects
狗主反应:就是绕来绕去的选项,题目好长,很纠结,雪菲求补充~!
V1有一道,我认为可以秒选了,就是infer的,high cost company is more likely to collateral deceitfully than low cost company。基本就是这样的一个选项,高风险公司比低风险的更容易欺诈性抵押以获取贷款。(本月720 V36狗主)
V2 Q4我选了b,仅供参考!(本月750狗主)
V3 higher cost firms公司比low cost firm更有可能进行欺骗性的抵押 选项中有skeptical 好像 确认 (本月狗主V39 Q49 720)
Jacob注:此题牛牛之间有争议,大家考试时仔细阅读,欢迎更多喷油们来补充!!但是总体来看倾向选A
Q5. 银行只对批准贷款的公司作风险评估,为什么?
请参阅括号紫色部分
银行只对决定放款的收charge 为什么 防止bank收完钱后不调查(本月狗主V39 Q49 720)
Q6. high cost firms 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做质押?
Q7. 问bank charge fee的考括号里imply什么? (可以秒选)
好像是说bank charge fee 的时候要charge company approved不然bank 可以通过charge fee赚钱而且不用真的去evaluation。(本月两位V40狗主确认)
原文表述:大致意思是如果银行对于所有的investigation都charge的话,那么银行就可以什么样的公司也不去做调查,只等着charge fee了 (本月750 V40狗主补充)
Q8. 银行关注抵押贷款的什么?
我选了有 operation cost 第一段中说了银行要对operation cost investigate
(本月狗主V39 Q49 720)
4. 备注:
后面的题目不难,找准定位即可。
5.finance逻辑链:
此逻辑链让讨厌国际金融的雪菲森森滴爱上了finance~ o(* ̄▽ ̄*)o
感谢reallyfly童鞋原创:欲看原帖(~ ̄▽ ̄)→))* ̄▽ ̄*)o [手指戳戳]
http://forum.chasedream.com/GMAT_Math/thread-794279-1-1.html
Topic: Explain how the firm avoids the fee by posting collateral
Style: Explain
Author attitude: none
1. Evaluation cost when applying the loan
1. Two types of firm: low operating cost firm(LCF) and high operating cost firm(HCF)
2. The firm know if project is likely success or not -> The firm knows itself as LCF or HCF when applying loan
3. The Bank still cannot tell because of other factors. All firms look identical to bank
4. Bank needs investigation/evaluation -> cost of investigation
2. Who pays the cost
1. Bank needs to evaluate both types of firm
2. Bank only charges the fee when the loan is approved
3. HCF->less likely to get loan -> bank did not recoup the fee
4. LCF->more likely to get loan -> LCF pays the fee to the bank
5. LCF subsidizes the HCF
3. How to avoid the fee
1. LCF distinguish themselves by offering to post collateral
2. Posting collateral is costly to the firm =>
1. only LCF is willing to take such risk
2. HCF will not because high risk of losing the collateral
3. => only LCF posts collateral, HCF does not
4. => bank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firms =>
1. willing to post collateral -> LCF -> not need for investigation -> LCF avoidthe fee
2. not willing to post collateral -> HCF ->need evaluation -> HCF pay the fee
Collateral - Generally, the term collateral refers to assets pledged by a borrower to secure a loan. The lender can seize these assets if the borrower does not make the agreed-upon payments on the loan, so the lender has some protection if the borrower defaults. Therefore, the use of collateral can make it easier for firms to obtain loans to finance their investments.
作者: kongwaic 时间: 2013-5-20 17:45
顶各位牛牛,希望能尽快出word版!
作者: 粉嘟嘟的驴 时间: 2013-5-20 19:10
word版本出来木有哦~~~
作者: jien_88 时间: 2013-5-20 19:11
元叔v5!!!不过ROI 那篇跟我选的版本ms不是同一个。。。
作者: monkeygmat 时间: 2013-5-20 19:25
顶!顶!
作者: Jessie1500 时间: 2013-5-20 19:44
顶!!!!!!!!!!!!
作者: 拉姆舟舟 时间: 2013-5-20 20:06
!!!!!!!!!!!!!!!!!!!!!!!!!!!!!!!!!!!!!!!!!!!!!!!!!!!!!!!!!!!!!!!!!!!!!!!!!!!!!!!!!!!!!!!!!!!!!!!!
作者: ann4u 时间: 2013-5-20 21:11
顶~~~~~~~
作者: YangCyini 时间: 2013-5-20 21:15
求word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21:26
19. 月亮和金星
※ 主题思路:
旧观点:金星的坑和月亮一样 → 反驳:四点不同 → 新观点:和地球上的一样;
※ 段落大意:
第一段:金星和月球的故事;
星上的運河(canali)跟月球上的月溪(lunar rilles)的形成機制是一樣的。後來發現其實並不一樣[馬上被反駁。金星上的「運河」是由金星上的兩種岩漿(lava)噴發在地表逕流所形成。金星上的岩漿黏度(viscosity)比較低,且形成的流道不太會蜿蜒(less meandering)。因此一旦噴發,岩漿就會很快地溢出來。
第二段:解释他们为什么不同;
然而,[解釋仍不足,這裡繼續加強這兩種岩漿若要噴出像所見運河那麼長的軌道,需要一段時間,因為金星上的岩漿流動很慢,所以岩漿裡的成份會冷卻沈澱(deposit)而不會繼續流動形成那麼長的軌道。且這兩種岩漿要噴出如此長的軌道,需要相當大的噴發量,而這樣的噴發量是金星軌道運轉所不能負荷的。最後,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有一種碳化岩漿(carbonized lava)能夠同時解答以上兩種質疑,因此這有可能就是金星岩漿的真正成分。
※ 备注:
1)为什么他们的构成不同,几点细节是什么?
※ 题目:
1)还有一道是那个vernus 表面crater的题
2)有道题问那个probe的探索到的结果哪一点不是科学家们所预期的
貌似应该是面积大的crater的数量与其他星球像moon表面上相比还是很少
3)还有问道文章的主旨的,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what...
4)有一题问M东西观察到的情况可以推出什么,
虽然文章可以知道意思是坑比想象的少,但是选项作了点变动
5)只记得有一道问地球上那个carbonized lava 有什么特点?
就定位最后两句话,说那个C的low 【】,然后这个low【】和地球上那个是一样的,就选这个low 【】。具体单词不记得了。
6)最后一句话高亮了,就是它moving slowly什么的,问作用。
我选的是“来解释为什么会有东西deposit下来”
7)有考题,说某种岩石只有地球上有,是加强题,
我选的是那岩石里也有地球上岩石的物质。
8)还有就是有一个理论不成立是因为岩浆的量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即使达到了,也不可能,
因为这样会覆盖在另一层之上,我们就不可能发现那一层
9)还有第一题,我选的是canali在venus比在lunar上要充足。。。其它的看看都不对嘛。。。
作者: cani在路上 时间: 2013-5-20 21:28
期待!!!!!!!!!!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21:29
11 美国游艇(三段式)
套路(提出前提——提出问题——提出方法)
P1 1970年的时候,某个景区只有50几艘船,但是到了1985年左右,数量就到了200多艘,这些包括recreational的private boat和chartered boat。其中私人游艇增加了2倍以上。当地的旅游管理局还是什么的相关人士,在游船增加的初期对此问题表示了关注,怕过多的游船会导致当地僻静的景区收益什么的受到影响。但是调查发现,人们的perception of crowdedness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有题考)。分析认为,是人们的norm,expectation等因素变化了。最后提出游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970年初期,政府出台了一项税收政策,对那些购买游艇的人,可以减免税收。
P2第二段开始具体分析为什么游船增加了,但是游客的perception觉得less congested呢?熟悉这个景区宁静氛围的游客们都离开了,新来的游客对这里的expectation又不同(可能来景区之前就觉得会很多人,但是实际到了这里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perception就给出了没有那么congested的错觉)。同时sailing school招徕了不少新手学员,大家对游玩的路线什么的也不熟悉,可能反而觉得人多可以互相帮助。(但自始至终没有提到一个conclusive的原因,主旨题考到,又干扰选项)。(解释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游客们并没有预期景点会非常的拥挤。说船变多了,很多人以前没来过,现在想来了 (即菜鸟). 菜鸟们考虑的都是安全阿,谨慎之类的. 有时候乐意去人多的地方,以便出了事好求救。后面讲湖越来越拥挤。)
P3进一步推测没有预期的原因是景点有许多培训boater的生意不错,noviceboater来因为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也没有足够的准备和技能,所以大家容易在相似的地点抛锚啊什么的,这里有一个考点,问你novice boater为啥没有预期到拥挤,我选的答案就是他们没有被告知应该去什么地方划船,怎么划等具体信息。
题目:
Q1问第三段的作用,
选elaborate an explanation suggesting a phenomena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Q2还有一道主旨题,
我选分析一个unexpected phenomena的原因
Q31975年和1985年的情况相比,Boater认为?
(应该选认为不那么挤了那项)
Q4 1980年前后情况不一样,所以第一问题就问“1970年的法律”暗示什么?
我选的是80-85年的情况和75-80年的情况出现不同)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21:33
12 除臭氧新技术(三段式)
套路(提出前提——提出问题——提出方法)
说汽车尾气污染环境但是安装了clean engine就能减少50%的污染,其实最影响环境的是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现在有两种方法治理工厂污染:1用一种过滤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缺陷,因为它只能过滤少量气体,气体量太大就saturated了。2燃烧,但是这种方法的排放物还是会污染环境等等,H气体和C气体。反正作者把第一段的都给否了。然后第二段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如何如何的原理,说一家企业运用新方法:高技术分离。。。。虽然这种方法也会有少量污染物H气体排出,但是它对臭氧层的破坏短期内看不出来。最后是作者对这种方法的评价。
P1 ozone遭到破坏。因为汽车尾气排放;但工厂的废气也很厉害。主要说工厂生产中产生很多HC。
P2工厂有几种方法如何解决减少HC释放。Traditional方法是在工厂放一个什么filter过滤排出的有害气体(如八神所料包括carbon monoxide),但这个方法有缺点==只能处理少量气体多了就not effective(有题问传统方法符合下面哪一个答的是只能小范围用出现了small scale)
后来又有一种方法是把这些一有害气体燃烧掉再排放,这个方法会有by-product,且这个方法可能燃烧不充分需要加入HC助燃。
P3最后提出一个新的方法,但是虽然还是会产生by-product但是优点大于缺点
(具体忘了)作者支持这一种。
Q1第二段,先说工厂以前排放物质的传统做法,并说明这种做法的原理(这里有题)
Q2有一题问传统做法与新做法的区别。
Q3文章的结构
Q4文章主旨
Q5 过滤法的缺点?不能大规模应用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21:48
13 农产品价格(两段式)
套路(提出方法1——提出方法2)
P1 第一段说原来美国试图通过在农户间建立小型cartel,控制供给来提高价格,可是失败,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强制,农户都不肯减少供给。
P2第二段说美国政府还有其他选择,比如通过购买多余的(有问到多余的含义,狗主选了足以使价格降到很低的数量)供给来减少市场上流通的,从而提高市场价格。因为农业联盟的反对,美国政府不再采取第一段的策略(有问到为什么不采取该策略了)。
Q1问到多余的含义?选了足以使价格降到很低的数量(v 42)
Q2为什么不采取第一段的策略了?农业联盟反对?
Q3第二段全部高亮问作用?指出一段方法的不好,提出新的方法。(v 42)
Q4 主旨题: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to(750)
Q5有问作者主张的题目,我选了作者推荐用goverment sponsered 的方法替代supply quota来降低物价。(710)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0 21:50
办公工作空间的变化
※ 主题思路:
办公室工作空间的变化不能提高效率。
※ 段落大意:
第一段:改变工作空间并没有提高效率;
1994年(不确定)吧,一家科技类公司对办公室空间work space的安排变化。第一段是讲了这种变化:一开始公司高层觉得现有的办公布局对公司内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交流和customers之间的沟通有阻碍,于是搞得更自由了貌似,结果新计划执行5年后,公司没有更productive,高层决定reorganize一个新的plan.
第二段:分析原因
作者认为传统的公司等级还是有必要的,彻底自由化是不利于公司的。
※ 备注:
1)注意对文章细节的考量;
※ 题目:
1)题目有问哪个选项作者更赞同的,大体是几种公司的organization,
我选的更hierarchy的。
2)有问划线句子说明什么的,
第一段最后一句,大体意思是:5年后,公司的productive没有提高,高层决定reorganize the work space.
作者: JennyF 时间: 2013-5-20 22:02
up up, 谢谢,辛苦了!!
作者: lvfeiying 时间: 2013-5-20 22:04
元叔么么哒~~~复制下来的格式太惨了
作者: luzyliu 时间: 2013-5-20 22:28
明天考,求抱抱
作者: huojunhua5 时间: 2013-5-20 22:30
luzyliu 发表于 2013-5-20 22:28
明天考,求抱抱
加油同学!!!!!!! 祝你能遇到很多会的寂静
作者: luzyliu 时间: 2013-5-20 22:36
huojunhua5 发表于 2013-5-20 22:30
加油同学!!!!!!! 祝你能遇到很多会的寂静
谢谢亲,也祝你考出理想的好成绩
作者: sxckiko 时间: 2013-5-20 22:38
ding !!!!!!!!!!!!!!!!!!!11
作者: 留学新干线 时间: 2013-5-20 23:42
楼主太伟大了,感谢感谢!
作者: 特强薄荷 时间: 2013-5-21 00:28
元叔题目的答案标注红色的是正确答案么?可以秒选的吗?
作者: 502LJ 时间: 2013-5-21 00:38
谢谢!非常感谢!!!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1 01:25
安置家业:
※ 主题思路:
政府通过税收刺激吸引企业安家到本地的方法不可取;
问题:
1) 不能减少失业率;
2) 引起交通拥堵
解决方法:签署协议,但方法并不好
※ 段落大意:
第一段: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繁荣引入外企到本地;
文章第一段说很多municipalities都为了促进经济繁荣,都会通过tax incentive吸引一些企业relocate到本地。
第二段:这个政策并不能改善效果;
说这个relocation incentive不能减少该地区所有municipalities的overall失业率。因为一般能出台relocation incentive的municipalities都是经济不错的,所以才有钱用于incentive。所以很多企业来到当地,却根本不能带来更多的效益。而周边其他失业率高的城市的人还必须通过long transportation来到这个地方工作,从而引起交通拥堵。
第三段:签署协议,方法不好;
第三段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上边要求各个municipalities签署一个协议,叫什么antiprivacy,避免这种relocation incentive。但是说很多municipalities都实际上不好好执行。
※ 题目:
1)第一段的作用
我选:一个practise, which后面段落对其讨论
2)作者认为relocation incentive的负面作用是什么?有一个选项是引起交通拥堵
3)一个城市要推出一个incentive吸引另外城市企业的时候要怎样才会成功:
我选那个企业所在的城市没有马上反应制定出相应的incentive
4)在地方政府这种行为下谁是受益者
5)问题还有一个是问,哪个选项最类似这些地方政府们的行为,
选项有一个是art dealers wishing to sell expesnsive articrafts in an auction 还有什么参加有entrance fee和一定奖金的比赛的运动员 楼主瞎蒙的这题,大家总结下怎么做这类题吧~~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1 01:42
drug treatment
※ 主题思路:
OMEGA-6的不好 → 使用OMEGA3 → 但仍发现问题;提出通常方法:
※ 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omega-6有什么用处,但是也有副作用;
omega-6和用来治疗一些免疫系统疾病的类固醇药物一起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并发症。
第二段:OMEGA3效果好;
说某地的海鲜中富含欧米茄3这种物质,对这些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举例说了个什么fatty fish之类的食物含有欧米茄3。
第三段:OMEGA3也有问题,一般情况解决办法;
是说omega3也有副总用什么什么,最好的方法还是从食物中获取大概等于omega6的量的omega3。大体就是这个意思,考古吧。。。
※ 题目:
有主旨题:
support one solution rather than drug treatmentto解决O6摄入过多
※ 备注:
这篇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隐晦词;
【背景知识】by bbcxd
Omega 3 – Omega 6 Balance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at involve fats prematurely kill over two thirds of the people currently living in affluen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68% of people die from just three conditions that involve fatty degener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43.8%), Cancer (22.4%), and Diabetes (1.8%). These deaths are the result of eating habits based on ignorance and misconceptions. Since we are natural biological organisms, we must attain, maintain and regain good health through natural approaches - through foods and lifestyles in keeping with the biological needs that nature genetically built into us. If we get the right kind of fats in the right amounts and balances, and prepare them using the right methods, they build our health and keep us healthy.
Throughout human history mankind has ingested an approximate equal proportion (1/1 ratio) of Omega 6 to Omega 3 fatty acids. The Omega 6 and 3 are two of the forty-nine know essential nutrients. As essential nutrients they cannot be synthesized by the body, but must be ingested directly in foods or in the form of dietary supplements. The relationship of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Omegas is critical because they self – check each o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 to regulate thousands of metabolic functions through prostaglandin pathways. Nearly every biologic function is somehow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Omega 6 and Omega 3. Omega 3’s are intimately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inflammati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myelin sheath development, allergic reactivity, immune
response, hormone modulation, IQ, and behavior. A seemingly minor, yet major change in Omega balance dictated by dietary ingestion has absolute deleterious health effects. The rapid change in dietary fat ingestion within only the last 50 - 100 years has bewildered human biophysiology created to function optimally on equal proportions of dietary omegas.
Diets that provide Omega 6 oils at the expense of omega 3 stimulate pro-inflammatory pathways in the body. While Omega 3’s on the other hand stimulates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s. As a result Omega 6 has been coined as “bad” and Omega 3’s as “good”. In fact both are essential for human health and its balance of the two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that is important. Dominant Omega 6 in the body can create a situation that promotes chronic inflammation, propagation of cancer, heart disease, stroke, diabetes, arthritis, and auto immunity. The body’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intimately regulated by Omega 3’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as created to respond to acute injury or microbial attack. However, i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needlessly provoked, damage to tissue and organs of the body occurs. The reduction of Omega 3 in the diet of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 has created a situation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these people. In this case, the symptom of inflammation precedes the disease. However, as inflammation leads to disease a vicious circle of inflammation of disease is formed.
作者: Msmoon 时间: 2013-5-21 06:26
元叔你是好给力的大叔,真感谢你!么啊 么啊!
作者: baiye036 时间: 2013-5-21 07:01
xieeeeeeeeeeee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作者: piglet9218 时间: 2013-5-21 09:20
元叔给力!!!!
作者: runhongkim 时间: 2013-5-21 09:24
谢谢元叔~~~~~~~~
作者: ieoj 时间: 2013-5-21 10:54
急切等待word啊~~
作者: sg_taojing 时间: 2013-5-21 12:13
元叔是个大好人!我终于有了好看的阅读机经了!谢谢元叔
作者: 蓉蓉毛 时间: 2013-5-21 12:20
楼主辛苦
作者: 蓉蓉毛 时间: 2013-5-21 12:22
太感谢你们了
作者: wsywsywsy 时间: 2013-5-21 12:59
ding!!!!!!!!!!!!!!
作者: 372913565 时间: 2013-5-21 13:23
顶!''''''''''''''''''''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