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9393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3-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基本属于裸考,本人背景:国内top5工科本科,美国top30管理硕,曾经还当过GRE鸡精群主,现在回国的工作三年环境也是全英文,所以自以为随便考考就能上700,结果680遗憾收场。。。IR7 Q51 Verbal很低令人发指。。。。在考场遇到一个跟我同一天生日的好巧
我来贡献一个详细的作文狗吧:
一家地产公司(Rental Unit Company)的CEO给CFO写的信:
本市的出租房(Rental Unit)总数量在过去10年都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且occupancy rate一直都保持在92%,这可以说明本市在未来会经济更加繁荣,而且对于new residence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会更高。因此我决定明年要启动建造两栋新的appartment building来出租,这两栋building能cover增长的那4%的份额,因此一定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profit
思路比较容易找啦:
1. 过去10年的数据is limited whthin the time range in the past, 不能说明未来还会持续
2. 经济繁荣以及对新居民的吸引力要看很多的因素,只通过租房数据来判断显然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3. 新盖两栋房子把那4%的growth都占了,意味着一旦其他公司也新建,市场竞争就会很激烈,不一定能赚钱
4. profit的老生常谈啦,要看revenue-cost的具体数字
阅读:
1. 考古,已经很详细了,不细讲了:海藻会减少CO2,只要往海里加些铁元素这些海藻就能长很多,有人研究冰川里的气泡,推断冰河时期空气干燥,含铁的dust被吹到海里,海里就会长海藻来吸收CO2
2. JJ里出现过的:70年代女性reenter labor market,一些社会学家说是因为Change in marriage status/ past working experience/ 等等, 但一个学者的最近一项研究证明社会看法的改变是更重要的因素。研究中,同一批女人,前后两个时间段,其他因素都一样的情况下明显去工作的人多了,所以是因为社会上对于女性去工作的看法改变,大家逐渐觉得这很正常了
3. 历史上一个很confusing的事情,就是虽然二战时社会上大肆宣传女性参加工作是为国增光,但战后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因为二战时的这些宣传而提升。一个学者找来战时的两本很popular的杂志来研究,一本的读者群体是中产,一本的读者群体是劳动人民,这两本杂志都承担了为国家宣传呼吁女性出来工作的任务。接下来这个学者详细对比了这两本杂志中对于女性工作者形象描绘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此处是最关键信息,有两道题分别问了两本杂志描绘的女性形象的相同点是啥,不同点是啥,但我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有如下片段:一本杂志里的女性形象更加self-confident,while另一本杂志中的女性形象更加Self-??? 这个词我不认识,应该是有点负面的无奈的感觉吧,因为说到描绘的女性形象很矛盾,由于出去工作了会影响婚姻终身大事什么什么)
先写这些,要是想起什么来我再来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