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76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生活] 【CC原创】美国F1硕士(Engineering)找实习经历 和 留美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 12:5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陈晨 CC的日志



【CC原创】美国F1硕士找实习经历 和 留美体会
------仅以此贴献给支持我关心我的所有人

最近又不少同学问我是怎么找到实习的,我就在此说点东西,分享一下。其实周围有不少同学也都找到了实习,我的经历也很一般。但还是想写点什么,主要说些自己找实习的亲身经历,希望对于在美国留学的童鞋们有点帮助,更有信心找到满意的实习或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想小结一下将近一年半的留学体会,也是攒攒RP,希望在实习中能有好的表现。
Note: 帖子较长,估计是我写的最长的一篇文章了,高中语文快挂科的水平。。。时间紧迫的同学看看有色字体就行了,红色是我认为的精华,蓝色也是些重要的地方和时间线。
=======================================
背景介绍
找实习过程 + 电话面试准备 + tips
对美国留学的看法
个人留美经历小结
美国的苦逼生活
感谢
总结
======================================
背景介绍
和广大飞友们一样,本人经过GRE,托福历练之后,于2010年8月2日来到米国,完成飞跃。在Clemson University就读Automotive Engineering专业,地处South Carolina,完全的穷乡僻壤,和理想中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专业又和主校区是分开的,离主校区开车大约45分钟,叫做Clems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 (CU-ICAR), 后文以ICAR简称。来之前就听说ICAR和BMW有合作,而且BMW X系列生产线离这里不过二十分钟车程,让我们充满了期待,以为努力学习混到学位之后,就可以在美国的BMW上班了!这也是我当初为神马放弃了UC Davis,直奔ICAR的原因。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来了之后便得知,BMW只招美国人,德国人和有绿卡的人,其他的一律免谈。尼玛,坑爹啊,这里一堆国际学生,让我们情何以堪啊!我们这里的Master是两年的Non-thesis Degree. 课程在一年半内修完,最后以6个月的实习结束。更坑爹的是学校不会帮你联系实习,如果自己找不到,只能苦逼的继续留在ICAR做一个大的Project。问题是如果在做这个project,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就更少了,相对而言,如果在其他公司找到了实习,对于毕业之后找工作还是很有好处的,这不就是大多数来美国留学的童鞋们的目的嘛?真正为了学术来到米国的人除外。。。

(Clemson University 和这只橙色的大老虎伴我走过了这一年半的留学生活,并会在我以后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Go! Tigers!)


(这就是让我们又爱又恨,已经待了快一年半的ICAR,建筑还是现代的)

基本情况就是这些,下面进入正题,怎么找到实习
=========================================================
2011年4月26日收到学校的邮件有Job opportunity到2011年11月收到确认offer,总共经历了将近7个月的过程,加上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更长了。所以说实习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只要有心,还是可以找到的。实习单位在靠近汽车城底特律的地方,离安娜堡比较近,做有关汽车安全系统的东西,不是大公司。
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确实对于我们国际生有很大影响,就业机会肯定优先考虑美国人,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别人雇佣你。所以说我们必须格外努力才能做到这些。当然,用力需要恰到好处,否则事倍功半是常见的。
至于ICAR的生活有多么苦逼,我就不详说了,3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是4门课,12个学分,每个在米国的留学生应该都知道强度有多大,作业,project之类就能把时间耗死了,而且这里的强度还格外大。最近网上有一些展示留学如何苦的照片,确实如此。来之前听说在这的PhD一天睡4,5个小时是很正常的。确实,凌晨1,2点还在学校看书写作业都是家常便饭,周末还是当平时过,一个懒觉都算是奢侈的。第一个学期基本就是这么过来的。但是 我们必须要记住的是 这种学习并不是我们来这的目的,我想说的是Find your interest and develop your interest. 在忙碌的第一学期,我抽空去看了次世界著名的车展,当然我的兴趣就是汽车,专业也是这个,我还是蛮幸运的。在车展上,豪车自然见了不少,但目的并不只是这些。其实的student program是给你机会develop your contact network. 这个真的很重要,无论在国内国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刚到美国,还没怎么适应,就到了这种地方,的确有点胆怯,但陌生了反而不怕什么了,遇到什么人就随便说说。Ken Block, Tanner Foust居然都见到了 而且也都聊了几句,(其实就是美国数一数二的赛车手)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成了我的目标。一些Seminar也很有意义。有一个DUB Magazine的founder的Presentation非常Inspiring,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希望在此分享给大家,”Connect the dots, never settle”. The point is 平时需要留意身边的很多东西,刻意或不刻意的去做些什么,时间长了,这些dots自然会联系起来,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不要羡慕别人怎么一帆风顺,什么好事都有,只是别人努力的时候,我们都在打发时间,刷校内。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也很好,一直记得。“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你必须加倍努力”
熬过了第一学期真的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对于美国研究生的评分制度还不是很熟悉,GPA以3.5结束,还算是比较满意了。寒假小放松了一下。第二学期稍微轻松了点,但必须明确你要什么。如果说第四学期就要开始实习,而大部分实习都会提前至少3个月到半年开始招人,加上拿到offer之后的准备工作,我们至少需要在这个第二学期结束之前就要有所行动了。准备找实习的第一步必然就是制作简历。不要以为这个简历很容易,虽然我们在申请学校时确实写了不错的简历,但我尝试之后发现,自己DIY的简直弱爆了。。。美国的大学里面一般都会有career center,里面的老师都会免费教你写简历,帮你改简历,甚至之后的面试准备,他们都非常有经验,很nice,那里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要浪费了。第二学期刚开始我就去 找了他们如何写自己的简历。其实准备简历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有时我们想写简历,却发现没什么可写的,无从下笔。其实不是我们没有经历,只是没有想到写哪些。如果哪天突然想到自己做过什么,就记下来,不管大小,都先写下来,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一个长长的list,然后再从中筛选重要的。而在准备简历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欠缺,如果发现的早的话,还有时间刻意去提高这些方面的。具体的细节在career center都会得到指导。
得益于ICAR和工业界的关系比较密切,经常会有一些公司发邮件到ICAR招生之类的。虽然面向的是要毕业的学生,我们作为第一年的学生没什么希望,但我觉得是个机会,试试简历做的如何,还有什么地方有待提高。所以我也就回信并附了简历。不知道是因为只要回信都有机会,还是简历确实起到了作用,还真的拿到了两次电话面试的机会。就在第二学期的3,4月份。在美国找实习或工作,如果简历通过了,一般都会有电话面试,HR会给好多人发电话面试的机会,然后和我们约时间,看什么时候available,说是那个时候打电话过来,一般都是很准时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规定时间,找一个电话信号好的,周围相对安静的地方等着就行了,手机要保证足够的电量,一般会有二十到三十分钟的电话面试。
当然,如果有机会拿到电话面试,你一定要在电话面试之前做好充分的homework,所以我在选择电话面试时间时,一般会给自己3到4天的准备时间。
Homework包含的东西可以很多很多。我的准备是这样的,不一定好,仅供参考。首先对这个公司一定要有大概的了解,一般主页上都会有介绍,浏览一下,主要做什么产品,有什么特色,优势,地址在哪,海外有没有办事处之类。这个不是重点,但有些东西记在心里比较好,毕竟你想进入别人公司,如果一点不了解,怎么让别人知道你想入职的决心有多大。而且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些和自己的经历比较match的地方,在电话面试中也可以作为谈论的资本。第二部分就是直接进入核心了,别人为什么要招你。首先可以从job description入手,一般的实习poster都会写需要这个职位的要求,平时负责什么样的工作,应征者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的建议是一条一条的和自己的情况比对,挑出自己的优势,对于薄弱的地方但重要的地方也可以稍微做点准备,做做功课,所有点都必须 涉及到,哪怕自己一点不会,也要做到能说点东西出来,扯点东西到自己 擅长的地方,稍微夸张一点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毕竟是电话面试,不会当时考你什么,如果电话面试过了,我们还是有时间精力去准备自己欠缺的地方的。比如实习是关于柴油机的,你至少要对柴油机的系统有所了解,上网百度,维基一些知识点,说实话,还是中文的东西看起来更快,效率更高。。。别人不一定要求你如何如何精通这个领域,只要你多少明白一点,很多东西都是之后可以学习的,而且作为intern,他对你的期望值也不会特别高,入职后也都需要培训的。所以别人更在乎的是你的经历,你做过什么,你有没有能力或潜力胜任这个职位。第三部分就是关于我们的经历,而这些都在那1-2页纸的简历上面。电话面试官手里一般都会有我们的简历,而这也是他们能了解我们 ,向我们提问的唯一渠道。我的经验是,简历上写的任何一点都会成为他们提问的重点,我们无法预测他们的兴趣所在,也许他们对那些和职位更match的点更感兴趣。所以在写简历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要夸大太多,他们虽然不会做调查,这些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如果在电话面试中问到了,你却支支吾吾,没答上来,还是很不好的。所以说,简历上的所有 东西,我们都要能说 出一些。尤其是engineering专业的,有很多project。面试官很喜欢问,你在这个project里面做了什么,leadership方面有什么表现,这些也都要事先准备一下。我要说的第四点就是在你额外也要准备一些可以聊的话题,可以 想办法往这些话题上面靠,或者转移到简历中自己擅长的地方,总之这个是电话面试,不是那么的正式,可以尽可能的把面试官对你的兴趣调动起来,有时候一个话题可能延伸到很远很远,甚至和工作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面试官对你的印象好了,很有可能给你第二次电话面试或者face to face的机会。我在简历里有写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摄影赛车桌球魔术,这些都可能引起面试官的兴趣,如果正好match上了那就最好了。有一次电话面试,面试官就对Autocross比较感兴趣,实际上就是美国很普遍的基本的赛车运动,他稍微提了一句,我就开始和他扯起这个,喜欢赛车,开的什么车之类的,虽然后来因为其他客观原因,没有给第二次机会,但我觉得这些都对电话面试有好处的。当然这个Autocross的话题对于我最后拿到这个internship的offer也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个intern的工作有可能和test driving有点关系,需要advanced driving skill,而这个正好match上了。虽然之前我真的没想过,但我想说的还是connect the dots,一些小事,你不在意的事真的有可能串联在一起,给你惊喜。
有几点关于电话面试的tips.礼貌问题就不用说了,面试中不要说自己哪个方面不行,不要扯到自己薄弱的环节上,学会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有充分准备的领域,如果面试前知道面试官是谁,可以在网上大致查一下这个人,知己知彼更能应付自如。当然最最重要的肯定是口语,听力。这个也是我觉得来美国最应该培养的一点,肯定要多和美国人交流,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去说,去练。我个人的听力和口语,说实话还是比较弱的,只是在谈到汽车的时候,还不错,能有一些扯的东西,但还是非常需要加强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从人人上一些经验贴上看到的,就是校友的力量,Alumni!之前看到别人的帖子真的不以为然,认识夸大的校友的作用,其实美国人的校友情怀,我个人认识还是很强大的。因为我的这个internship就是因为一个Alumni美国人的帮忙。校友可以在LinkedIn上面找,这个上面的资源真的很多很好。
具体来说,今年4月份,一个Clemson的校友给我们ICAR发邮件,说是要立即招一个毕业生,当然是正式的Job offer. 我刚来这里不到一年,还有一年多才毕业,肯定没有机会,但是仔细看了Job description之后,真的很吃惊,很难找到如此match自己ideal job的机会,其实就是汽车安全系统ABS,ESP的设计和汽车试驾。我真的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因为这样理想的职位真的太少了,我们找工作虽说不应该挑三拣四,但做一件真正喜欢做的工作真是 人生一大幸事。所以我就斗胆给这位校友回了封邮件,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对这个职位的渴望之类的,还建议说是否有机会明年毕业时候申请这个工作,或有没有实习的机会。我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当时的激动,令我意外的是,这个校友还真的给我回email了,说是可以约个时间打个电话聊聊,其实就是电话面试的。。。能有这样的结果真的相当意外,于是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大致和上文说的那些差不多。有了前两次电话面试的经验之后,这次明显沉着了很多,还是那句话,connect the dots. 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你真的不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件事会对你的以后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倘若没有之前的那两次面试,这第一次电话面试一定会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应付,更没有什么自信心了。这一次的电话面试,对方居然是两个人,着实有点怕怕,但我知道我已经走到这步了,是骡子是马都拿出来溜溜吧,做到最好的自己就行了。整个过程都算是比较融洽的,电话那头的两个人也都比较满意,最后说保持联系。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就算没下文,我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知道了还有这样的职位的存在,在以后的job search中更多了一个选项,也更能应付之后的面试了。
不过此后也没什么消息了,大概2个月后才收到这个校友的email,说是经过他们的努力可能有一个intern的机会,收到email的时候我已经放暑假在国内了,这个意外的邮件着实让我开心了好几天,但在没收到正式offer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也只能继续等着,只是把这个有实习的可能性告诉我爸爸妈妈,让他们看到点希望,一起高兴高兴,其实我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暑假在国内的2个多月真的超级超级happy,最后差点就不想回来了。回来之后还有1个多月才开学。这段时间真的是闲的蛋疼。。。不过我决定去一趟底特律,因为我觉得当面见一次的话肯定可以增加不少成功的几率,顺便看看这个公司怎么样,而且开学之后就真的没时间了。。。订飞机之前肯定是要先和那里负责找你的supervisor联系下的,他并没有反对,我就开始计划这次旅行了。正好一个同学在Toledo,离Detroit并不远,作为一个落脚点,多谢v0同学!在约定的时间去了公司,supervisor非常热情,带我参观了公司,见了那个department的boss,随意的聊了一些东西,其实也算是一个小面试,但我真的没有expect这个,有点措手不及,不过还好hold住了。中午还一起吃了个饭,聊的挺愉快,虽然整个行程只有2,3个小时,但我觉得给对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当然,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后面会拿到offer,我相信,这次拜访确实增加了成功的几率。去了这个公司后,一个人开了7个小时的车到了芝加哥,边走边拍,见到了老余,周佳,陈硕,玩的很不错。再后来开学又是各种忙碌,各种苦逼。其实到10月中旬还是没消息,真的有点失望,但也不好发邮件去问,只能又开始准备简历,计划开始找新的实习机会。Finally,还是给我消息了。之后有一些medical test和background check之类的。medical test居然是剪了点头发下来,寄到专门的实验室化验。。。background check还需要本科的毕业证学位证,填了不少东西,关于哈工大和哈工大(威海)的关系我又纠结了一些。。。
现在正准备CPT的东西,Curriculum Practical Training,作为F1学生,如果想intern,coop之类的话必须申请这个。这个不同于OPT,CPT是在你毕业之前,从事和专业相关的training的一个身份,理论上不会影响你进出美国。而OPT,照我的理解就是在你毕业之后,F1身份失效,到找到工作,拿到H1B身份之间的过度期,美国允许你在OPT时间内在这里找工作,如果在OPT时间到了之后还没找到工作,就只能回中国,或在美国申请大学,转成学生的身份,而且,最最重要的是,OPT期间如果回国的话,好像再回美国就比较难了,但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很大风险的。CPT的申请不难,只要有工作单位的offer letter,去international office,很快就能搞定了。如果以后经历过OPT,或幸运点,转成H1B,我会继续分享我的经历的。Good Luck to me.
=================================================

(这就是我的第一辆车 PT Cruiser,开了半年还赚了100刀。。。)

(感恩节 凌晨2点就开始排长队了)

(在LasVegas遇到了美国漂移王神一般的人物KenBlock 有幸合影签名了)

(一次就拿到两张tickets,之后就上庭了。。。)
===================================================
我对美国留学的看法
总的来说我找实习的经历就是这些,我觉得到美国来留学就是来体验不同的生活的,毕竟这里的机会真的非常多,很自由,人们都很互相尊重,而且不吝惜对别人的赞美。我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如果还是过着国内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只是换个地方?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虽然我也不是很清楚的额。。。但至少找个一个感兴趣的东西真的很重要,并为之奋斗,在去年的SEMA车展的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分享下。”It’s exciting to get paid to do what I love on a daily basis. My worst day at work is better than most people’s best day at work. I really don’t work, I just get paid to play.” 这真的是种境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之前的努力付出也是必须的,我只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也真心希望每个朋友都能做到!”Do something you love and you will never spend a single day at work.” 我觉得这就是每个人的梦想所在。说实话,我们所处的时代真的是一个梦想被扼杀的时代,如果你不是各种二代,美好的梦想早就被残酷的现实捏死在摇篮里了。房价,车价,等等我就不用举例了。我觉得我很幸运,梦想还尚存这。我不是崇尚美国有多好,但至少在这点上,美国的孩子和我们比是幸运的,他们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并有条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更有机会去选择,甚至去重新选择他们的生活,就像那期American Idol上说的那样。还有什么比实现梦想更让人开心的呢。当然追梦的过程肯定比实现梦想的瞬间更令人难忘,在你追梦的时候,你是充满Passion的,只有这份Passion能给你十足的动力去前进,去努力,去拼搏。对于Passion的理解,我在上周的SEMA车展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上周有个Vehicle Technology Forum about off-road racing, 请了十位在越野赛车领域的有所成就的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公司,但其中几位的经历真的很相似。小时候酷爱赛车,长大后继续从事,但发现需要资金,开始combine motorsport and business,最终可以用别人的钱玩车,成立车队,做social media之类,等等。。。当听到他们的这些经历时,心中真的有共鸣,也是自己渴望做到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我们都是可以做到这些的,只是我们必须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牺牲更多更多的东西,这真的值得嘛?但现实仍旧是现实,他们是有那个实力创业的,家里可能也是有business的背景。之前也有遇到过一个私人车队,纯粹是老爸在年轻时创业,办车队,为儿子做准备,现在儿子既是车手,也是车队经理,令人羡慕。Anyway,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想想我们最初的梦想每天花上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学点相关的东西,久而久之,必定会有收获的。
“再不去闯,梦想永远只会是梦想!”,“我就是我自己的神!”,“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咸鱼也要有有梦,有一天有我的天空!”,“最后没成功,也做过最美的梦!”
在这个section结束的时候再送大家一句话。”You may have to step outside of your comfort zone, but take a deep breath, relax, and make the most of this incredible opportunity that is before you.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and everything to gain!
====================================================

(在芝加哥的Willis Tower上,美国最高楼,Skydeck,设计的特别)

(芝加哥的标志建筑之一,千禧公园的Cloud Gate?)

(和美国,印度同学一起玩亚特兰大,这是在艺术博物馆照的)

(Las Vegas 的埃菲尔铁塔,在塔上面可以把整个赌城尽收眼底,空中看音乐喷泉的感觉也很棒)

(在赌城还和邓肯擦肩而过。。。)

(两次SEMA车展把各种豪车都看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我相册)

(万圣节的赌城 充满了各种造型 小丑 蝙蝠侠 超级马里奥 恐龙战队 吸血鬼 等等等等)
======================================================
我的经历
我之前说过,来美国就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青春真的只有一次。我的经历虽然不是很特别,但我觉得也算是比较丰富的了。其实我对米国的向往真的是从电影速度与激情开始的,而来这之后也在努力往那种生活靠近,虽然没有做到,但还是比较接近的,真的有种满足感。刚来美国的时候是PhD, 国内小本毕业,PhD缺没funding,自费,又是坑爹啊,经历过PhD的Qualify exam,在ICAR所有professor面前做过Presentation,不是pass也不是fail,是Marginal,之后自愿转成Master。没有正式驾照,只有permit的情况下违法驾驶了半年,被Pull Over一次,因为超速两张ticket上庭,上庭啊!在来美国半年的时候去了法庭,我知足了!现在已经有师弟超越了我。。。希望大家以此为鉴... 不要有这种经历... 后来考驾照路考一次通过,对于12岁就开手动挡的我来说,确实是小case。。。只要熟悉当地的交通法规就OK了。 刚来美国时利用PhD身份拿到SSN,5年有效期的驾照。买到了心仪的改装车,感受了turbo和supercharger。也在半路坏过车,找路边修车店修车,还因此交了几个朋友。参加了美国普遍的赛车运动Autocross,开车上山道和朋友跑过,做了不少自己的视频,很有成就感。因为开车过猛,曲轴油封坏了,花了将近1个月大修过车子。在一个真正的赛车队里帮过忙。去真正的试车场经历过试驾。和玩车界的Superstar交流,合影过,与NBA球星邓肯擦肩而过。。。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汽车设计师之一的BMW前设计总监Chris Bangle来给我们做过Presentation。。。在芝加哥过过圣诞,在亚特兰大的酒吧里跨国年,去过全美最高的楼两次。拉斯维加斯是我在美国待的天数第二多的城市(因为两次车展)。在赌桌上玩过Blackjack(二十一点)。和很好很好的朋友在芝加哥聚过,在佐治亚聚过。凌晨两点去BestBuy排过队,感受了感恩节的Blackfriday。也有好几次熬夜写作业到天亮,准备presentation到天亮。为了省时间看书,省钱玩车,经常买麦当劳的dollar meal,去中国餐馆找过黑工的活,虽然最后没要我。。。也有非常Crazy的室友,刚买了一把手枪,子弹买了,装满弹夹了。。。等等。。。
最近柏涛学长一直在着手,想去玩玩base jump,看的我也跃跃欲试了,摄影器材就够了,就差那份冲动了。可能有人没听过什么是 base jump,这有一个视频,大家可以看看,不是一般的刺激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4MzI0NjQ4.html
其实车子这东西在美国真的是便宜,我的理解是车子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必需的,早买晚买都是买,而且保值性很高,早买早用早享受,以后卖掉也不会亏太多。我虽然买过两次车子,但总共加起来也没有许多同学买一辆车花的多。第一辆车,PT Cruiser 2400刀买的,开了半年2500刀卖的,多亏了柏涛学长!这东西还是一个巧不巧的问题。第二辆车看上去确实比较特别,真正的改装车,很少见的车型,但因为年代比较久远,价格也不高,4000刀,性价比算是比较高的。对于喜欢车子的朋友,美国真的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用很少的钱感受很多不同的车子,这就足够了。而且还有一点是国内玩车的人多数都是神马二代的,真正懂车的并不多,而这里,我觉得每个玩车的都是专家,去国内都可以独当一面了,所以能有不少共同话题,都是志同道合的人,那种感觉真的比较棒,而我也逐渐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太少了。。。和这里的普通的汽车爱好者比起来我实在是弱爆了。。。也逐渐明白了,有些美国人为什么至少要一辆daily drive和一辆track car… 我也有这样的冲动了,养一辆车专门跑赛道用的,毕竟这种车平时在路上开的话舒适性会差很多的,没几个女生愿意做。。。
这有几个视频 是我自己开Autocross和卡丁车的 几乎所有摄影 照片 剪辑 音效 后期制作 都是我自己做的 很有成就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3Njc4NDU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xODI1ODIw.html

关于PhD转Master,貌似真的不多,但我觉得读PhD真的要看人的,我觉得我不适合读PhD,至少现在还不适合。读PhD还是需要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的,这里的不少美国人都有小孩了,还在读PhD,因为他们工作过,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个方向上加强。而大多数的我们纯粹是Professor有什么项目,我们就做什么项目。我个人觉得花4,5年的时间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是没必要的,当然也可能做着做着就感兴趣了。网上那个吴彦祖的视频我看了很多遍,印象最深的是 “The problem with being in the same place always in the same time is your world becomes smaller” “Try to experience something I’d never experience in my home”. 如果真要在一个地方读5年的PhD,确实需要点勇气,maybe I am not ready… 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多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认识新人,长长见识,尤其是趁着年轻。这次去密歇根实习,对我来说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自己可以做到
============================================================

(去年过年的时候和朋友们喝过五粮液,在美国)

(我现在的爱车,90年的大众Corrado,改装了很多,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开的很有趣)

(参加了几次Autocross的比赛,也和朋友上山道一起玩过)
======================================================
美国的苦逼
虽然说了这么多,感觉一切都很好,但实际上美国生活也真的相当苦逼。经常被问到,“在美国一定很爽,很滋润吧,东西又便宜,尤其是车,看你传的那些照片,太happy了”诸如此类。。。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这里肯定有不少优于国内的物质条件,但毕竟还没有挣美元,有奖学金的除外,大多数没有奖的童鞋们还都是用着父母在国内挣的血汗钱,汇率一再跌,但还是要乘以个6.3,学费依旧占大头,之前说了,只要不是神马二代,留学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数留学生也都很勤俭节约,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的也不少,半夜还在实验室学习的中国人一片一片的,困了直接在桌上睡,这些都是真实的,不是杜撰出来的。我是个有懒觉必须要睡的人,如果上午没课,那基本就中午起床了,所以这一年半我选的课里,都有早上9点开始上的课,周一到周四,这样就能少浪费点时间了。
当然真正的苦逼不只是这些,精神上的痛苦还是最难受的。我个人觉得,简而言之,在美国留学真的没有任何归属感。我们都是在天朝长大的,在那个环境里待了二十年,来这里无非是为了求学,想融入这个环境真的太难太难。首先口语就很一般,就算口语听力牛逼一点的人,想在这交当地的美国朋友也不容易,知心的那种难上加难。如果老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朋友肯定能交到,但英语还是没提高,想融入这里肯定要先从交美国朋友开始,了解他们的想法,生活,think in English.这点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难的,不过真正的牛人肯定可以做到,这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和大牛的区别。。。也有人会问,“待这么久了 习惯了吧 不想家了吧” 额。。。不想家。。。怎么可能呢?只是我们学会了藏在心里的某个地方,无数的夜晚,都会想家,想着如果在家该是如何如何的好。。。尤其是在无聊寂寞的时候,或者在读paper,想着”what’s the f*ck I’m reading!” 的时候,真 恨不得就在家里待着。。。但一切都只是想想,既然来了,就还是做些自己该做的事吧,想想最初的梦想,不要让父母失望,让以后的自己后悔。当前的事情就是拿到学位,以后在那落脚以后再说,是否回国也不是你现在就能决定的,人的想法在不停的变,机会也会不经意的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到最好的自己。当然每个人的志向是不一样的,我个人的话,还是偏向于毕业后在美国找到工作先,积累2,3年的经验,再回国发展,也许有不少的留学生也是这么想的。我现在还没打算要在美国留下来,而且为了下一代,还是希望在一个传统的中国文化下长大,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还是希望可以用南京话和孩子交流,不想让他连 “代笔啊 带毛笔啊”都听不懂。。。最近有认识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本科女生,父母都是台湾人,现在居然还学校里学习中文。。。和一群对中文感兴趣的美国人一起。。。我觉得她和小明肯定是交流不了的。。。我觉得是种悲哀。。。我之前也说了,要实现梦想,肯定要牺牲很多,这也是一个tradeoff的问题,到底值不值呢?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我的理想也没那么伟大,父母健康,能有一份工作,让父母和另一半过上好日子就够了。
=====================================================

(苦逼的生活都是在这张Cubicle里度过的。。。各种熬夜。。。好像这是在刷校内。。)

(目前好像也就只去过这些地方,LasVega,芝加哥,底特律,学校Clemson,休斯顿只是路过而已,计划还要去纽约,LA,加拿大貌似也是不错的选择。)

BMW德国总部的前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Chris Bangle 来给我们做Presentation,One of Top Designer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zNjgzNzY4.html
这个视频有介绍08年BMW就有的一个概念,确实很前卫。。。)
================================================
感谢
最后我发现我真的有很多人需要感谢,正好也要到感恩节了。最要感谢的肯定是爸爸妈妈,不但是经济上的支持,从小到大,一切都很民主,都让我自己决定我想做的事,专业选择,毕业去向,真的很庆幸有你们这样的爸爸妈妈。朋友们更是各种精神上的支持,呆呆贝,汤总,欣仔,靳宇,黄胧,包子,訾老板,龚小花,涛哥,老余,vo姐,雷总,周佳,成立,福龙,沈威等等等等。老余要特别感谢!在大一下的时候带我走到了出国的路上!

(好想念这些朋友啊~~~ 暑假回国在浙西大峡谷漂流的)
其实在国内留学,每个人都非常非常不容易,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忙碌的事情,你不可能总指望有人会来帮你,别人没这个义务,如果有人愿意帮助你,只能说你很幸运。我觉得我真的是比较幸运的,也这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帮了我不少忙,真的的感谢!ICAR的兄弟姐妹们更是给予了很多很多的帮助,一起度过了苦逼的一年半的时间,柏涛学长在买车玩车上的指点迷津真的非常感谢,骁哥,杰哥,智臻,西瓜,廖总,Crazy,SQ,天佺,大肖等等,大家都超级不容易,但总算快熬到头了,祝你们都能找到适合满意的出路!这学期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冯潇禹,刘晗,谢爽爽,陈洁,侯劲宇,王澍等等等等!希望ICAR的学弟们的苦逼指数比我们低一点!还要感谢即将为我安排旅游行程的水蜜桃童鞋和朱大仙!还有在UMich的学弟陈铎!真的有太多人要感谢的了,可能暂时没想到你们的名字,但我都记得的
================================================
总结
如果要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总结一些的话,无非是Find your interest and develop your interest, 练好口语和听力,connect the dots, never settle. 建立自己的contact network,做足homework,充分利用校友的关系,抓紧体验不同的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and everything to gain. 别忘了最初的梦想!一切都要趁早准备!
======================================================
对于找到实习,我真的很开心很开心,不是要炫耀什么,只是那种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的喜悦,而且终于不用花父母的钱了,生活费可以自己解决了。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离开南卡,北上去密歇根了,真的舍不得这里,这里的一切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熟悉了,有时候真想在这读个5年的PhD算了。南卡真的也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而底特律那里明显会乱很多,希望everything there will be fine!我在在试着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 最近又要开始烦找房子,搬家之类的事情了,不过看了王小贱帮黄小仙搬家的过程后,发现好像是件很容易很容易的事情。。。实习的公司离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比较近,我的dream school,虽然不能被那录取,但现在也算很近了!Make my own luck!
==========================================================
这里有一些我在人人上分享的有关找实习及励志的一些文章 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ZZ给北美硕士同学的找工作建议
(转载)CS菜鸟找小公司software engineer工作记Quant 实习申请总结在路上-CMU觅实习记 (欢迎转载,拍砖,投票。。。嘿嘿)接到面试通知后你必须做的14项准备OPTH1B (转自MITBBS
[转载]美国大学GPA之外的九大职前准备
不要以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俞敏洪6月2号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累了的时候读读
吴彦祖

再送一个汽车漂移的视频给大家,就是照片中和我合影的Ken Block,称得上是美国的漂移王了。我拍的当天他在车展上的表演,youku上已有7万多的播放了,可以看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4NjM3NzA4.html
另外一个视频是DC公司自己做的宣传视频 灰常牛逼 神一般的人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3MjQ2NTM2.html
==============================================================

如果这篇日志对童鞋们有点用处的话 就分享一下吧!谢谢支持!
I hope it helps!
微博: CC---晨 weibo.com/ccdrift
优酷空间:CCnfs http://u.youku.com/CCnfs

==============================================================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分享!=========================
==============================================================
收藏收藏4 收藏收藏4
沙发
发表于 2012-1-20 21:04:5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板凳
发表于 2012-2-12 20:03:2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支持啊!!!
地板
发表于 2012-2-23 17:10:40 |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一下
5#
发表于 2012-8-7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6-12-5 18:27: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27 05:3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