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5064|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读长江有感,写给在长江读书的2012年的自己(一)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2: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长江有感,写给在长江读书的2012年的自己(一)

申请MBA是个漫长的过程,回想起前年的自己,也有过迷茫和不安,然后惊奇地发现有CD这个地方,有GMAT这个考试。我之前是技术背景,高考考得极差,结果进了一家很一般的学校,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毕业的时候靠自己努力去了一家让同学羡慕,父母骄傲的 SOE企业工作了5年,工作3年后决定找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在SOE企业做技术的前途是很明显的,用王石在《道路和梦想》里面的那句话说,就是看到对面的那个人,就知道自己30年后的样子。我想很多人有这个感觉,但是总是用各种话来麻痹自己,比如很稳定,或者收入尚可,或者我喜欢安逸的生活,总之都不能正视内心的自我,其实稳定一点都不好,越稳定越意味着前途渺茫,间接意味着收入少,生活质量差,因为可以想象,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就业市场里面,稳定且高收入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置于收入,我想5年后的MBA的收入应该是远高于大多数平凡的打工者的吧,即便是毕业的起薪,我想也是大多数泛泛众生追求的目标。改变是痛苦的,不在于过程,而在于起航。大家都经过国内的垃圾大学本科的教育,不管哪个学校,我几乎都敢肯定,你们都上过XXX和XXX课,都在4年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游戏、考研、以及和时代脱节的课程中。回想起来,真是国内教育的悲剧。所以工作3年,发觉原来和大学学的东西没啥关系,都得靠工作的第一年来学习,想来很荒谬,过去的那么多年的积累,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都是浪费自己的生命,更别提什么奥数,二元一次方程组,高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手边的一个CASIO 991MS计算器全部能解决!更别提什么MATHLAB。

总之,工作3年后,总结了1句话,做技术没前途。

既然如此必须要改变,首先想到的是出去读书,第一考虑美国,其次欧洲,再次亚太,所读的专业还是和自己本专业相关。但是深入考虑下,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出去读书,结果还是搞技术,为什么还要出去呢?其次如果出去肯定不会回来了,但是美欧又很难移民,而且就算拿绿卡,把父母接过去,估计他们永远也无法适应,其实人过了25岁,再移民基本都适应不了,很难真正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于是转而考虑新加坡的学校,看了几所NUS,NTU,但是觉得做技术还是不行;因为我哥一直在国内金融领域工作,不过他的学历不高,只是入行早,我过去一直相信,知识能变成财富,我能够超越他,结果我错了, 工作3年后,有一个月,我偶尔得知他的收入差不多是我的20倍。当时真的很崩溃,我觉得我做了一辈子,就算做到200岁(你没看错,当时我觉得可能按当时的收入工作200年差不多和他现在的收入现值一样),可能和他今天的财富的现值差不多,当时特别没信心,就一心想改变,想来想去,还是得做管理或者做金融,进入一个更高的职业发展,说白了就是或者多赚钱点钱且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多赚钱钱做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再或者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多赚钱,但是很难,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做的是我们不喜欢且钱不多的工作,主要原因是社会人才错配所致。

其实每个人的生存环境里面,免不了这样声音:“混混么不错了”,“你已经很不错了”,“你知道你离开这家公司以后再也回不去”,“人生本来就是如此”,“工作吗,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这就是命”;或者是另一种声音“听到你要换工作,我真的很担心你,我昨天一夜没睡着”,或者还有种,“什么叫MBA,他们说都是混关系的”,“这年头还有人读MBA?”,“XXX,你是不是钱太多了?”。。。此时,请坚信自己的梦想。只要相信路是对的,要知道,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能成功,其他99个人终究是凡人。俞敏洪曾经这样说过,他当时最大的梦想是考上县上的一个师范学校的大专,这样就能拿到县里面的户口了,以后还能在县里面工作,是他那时最大的梦想。可惜当年他们那个破庙学校,只有1个学生考上了城里面的大学,大家唏嘘羡慕了一番后,各自回到了各自家里,、继续了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生命中我们常常看到非常厉害的同学,非常成功的生命,特别是那些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往往也是唏嘘一番后,将这作为自己茶钱饭后的谈资,在自己的朋友,家人的聚会上会说起,但可曾想过,怎么做我能成为那个人,成为大家茶钱饭后的谈资,成为大家敬仰和羡慕的对象?也许过去没有想过,那么请从今天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吧。我一直坚信,是高考的XX模式扭曲了社会的选择,所以我才会去一所很小破的学校,如果正常的模式筛选人才,我绝对能去中国最好的大学,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恨透了体制,一定要读体制外的学校,但是想想出国可能性也不大(主要基于费用和语言),或者另一说,国内的机会更多吧。于是考虑了下毕业后3年能考虑的也只有MBA了,我肯定不会再去考体制内的考试,再次被蹂躏的。于是鼓起勇气考GMAT,在SOE公司,没几个人知道这个考试的。。。同时也努力工作,争取职业上的发展,虽然SOE公司人员冗余,关系复杂,但是依然还是有机会的,后来2年职业发展终于顺利起来,也做到了自己想做的职位,现在看来,还是对于梦想的坚持,在最黑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其实光明就在前方,切记。而且要慢慢学会喜欢现在的工作,虽然很难,但是我做到了,认真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我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确实是真的。工作5年后,我觉得自己的职业积累已经足够,读MBA的MONEY也已经够了(这里要说明的是,我父母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并没有财力支付我去负担MBA的高昂学费和生活费,全部靠我个人的收入积蓄,所以我这5年过得比较苦,既没有MM(一说,没时间,因为都放在事业上了,自己也比较弱,不是板上的大牛,背景强,年轻,帅,另一说,因为觉得自己在变化的过程中,没什么能做保证,实话说我都不知道自己过2年在哪个国家),也比较宅,都选在研究统计和考CFA,看看行业,还得兼顾公司很多业务知识),和对于商学院(亚太)的了解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层度,于是决定开始申请,其实在工作的第四年,基本就已经决定要去哪个学校了——长江商学院。

板上所有关于CK的帖子,我当时基本都看过,做了很多笔记,我也看了很多其他学校的,也做了很多笔记,最后到我能猜到考官问题的顺序,而且我对于每个问题做了N个版本的回答,N个小case来支持,而且我练得极其熟练,极其自然,因为我口语不好,只能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体制内的学校我也申请了,就是大家知道的哪所录取分最高的。后来我也参加联考了。我觉得我对于商学院真的认识很深了,最后申请的时候,板上大家熟悉的几所,基本都拿了OFFER,包括体制内的那家(我想应该能拿到的,因为我过线了,但是复试的时候我在海南旅游,学校还是很温馨地给我发来了短信,提醒我面试啥的,还是有点小小感动的,很多人说这所学校是体制内的洋务运动,不管如何,我看到了改变,希望他越走越好,我也认识很多朋友在这所学校,我在北京的时候也会常常想起他们,也会想起和他们一起面试,想起他们录取后我们吃饭庆祝的场景,我想一类人,在哪里都可以心连心的,和学校无关,而且他们现在都过得不错,:))。置于后来为什么去CK,有很多原因,奖学金当然是一个问题,更多的是想认识一群优秀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一辈子一起的朋友,也想学点过硬的知识。都说CK校友感情深,这点我非常认同,不单单是一届的同学;过去几届的同学都很照应后来的小师弟小师妹。确实有种家庭的感觉,比如说,我刚刚拿到OFFER的时候,就被招去参加一次校友的聚会,见了各届的校友;说实话,申请MBA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有些人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因为考过Gmat,痛苦过,挣扎过,这种感情别人是无法替代的;但是校友给了很多指导,后来也介绍了很多我感兴趣的工作方向的校友给我认识,我可以这么说,我打过的那么多电话,几乎每个校友都是非常热情地回答你的问题,帮你想办法,出主意的,大多数甚至都没有见过,我觉得突然有了很多人在职业上知道和帮助你,感觉确实不同的。读MBA学知识是其次,我觉得能和一群非常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交一群一辈子的优秀的朋友,是非常值得的。我想起了3年前参加长江组织的一次,梁信军的讲座,走进他们的辉煌人生,我记得他曾经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告诫,年轻人需要做3件事情,1.认识资本 2.交一些一辈子的朋友 3.不要在乎开始收人的钱多钱少,工作第11年的收入是过去10年的总和,这些年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并且努力去做到。(也许有人会说,他只是说说的,那么好吧,恭喜你,你已经走掉了)。当时也考虑过其他几所,有些学校有很传统的名声,但是在一家SOE工作工作过,我知道名气这个东西和我无关,关键是我能得到什么。或者H的学校,但是好像教授不是很好。其他的或者太年轻,缺少校友的帮助,或者是体制内,个人无法接受。当然更多的是很多人问我一所C开头的学校,我为什么没去。我常常回答,哪所学校我家来回6个小时,我北京都到了。不如去北京算了。对于我个人,那所学校我没有申请,这也是真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不能老窝在一个地方,我已经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在一个地方呆着了,再呆下去我就废了。另一说,就是我研究商学院比较深,(至少我自以为),我觉得一个班级不要在乎人都多少,关键是最后有多少人能和你玩到一起,我觉得很重要,大学的时候我们4各班级,160多个人,可是5年来,能联系的人不是个位数,不超过5个,这个感觉大家都有,所以我来CK的期待就是认识10-15个吧,我觉得如果能认识这么些,真的很幸福了,当然多认识点姑娘为佳,当然如果能顺便转入金融行业更佳。2所学校各有所长,CK在EMBA比较强,我相信这些资源现在用不了,但是10年后,也许才会发挥作用。我对自己有信心,所以先布一个长远的局,2所学校总体资源相差无几,人数少,集中度更高。当然长江的同学感情更深,虽然别家的情况不知道,但是确实让我感受到了CK的温暖,昨天访问刚刚去过苏创投,校友很热情地分析很久的行业,今天中午和一个做研究员的校友聊得很开心,学到了很多关于券商和基金的东西。CK很愿意校友之间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其他几所不敢说,但是我有知道,有不让同一届同学在开学前提前联系的,有不让不同届校友联系的,确实也是我亲身经历的。
开学前,我建了一个qq群,把录取的人一点点加进来,而且没有通过学校,对我来说,这是2011年最有意义的工程之一,每一轮结束,都能看到几个新的申请人,然后大家一番拷问,看着人从开始的3个变到最后的61个,非常有成就感,最后我们把老外也拉进来一起聊qq,太HIGH了,唯一可惜的就是我们这届是未婚的女同学太少。据说CXXX学校有40人未婚,羡慕无比。大家在开学前就比较熟悉,一起出去吃饭,见见面,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后来到了北京后,北京的同学组织的接机,让我么外地赶过去的同学很是感动。我想着就是长江精神,很难言喻,只能意会。

开学的拓展让大家加深了了解,也做了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我们小组有个女同学在爬高的时候哭了,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完成了规定的高空跳跃动作,战胜了自己,时至今日,我依然对于那天记忆犹新。

开学后的课程非常繁忙,由于我自己还要考CFA,其实爬长城,游北京等很多活动,我都没有参加,现在想来真是非常可惜,错过了和大家很多欢乐的时光,那天在图书馆,我一人默默复习的时候真的很郁闷,但是我告诉自己,我有我的使命和自己的责任,I HAVE TO BALANCE。
第一/二模块,我在CASE和GROUP作业中糊里糊涂的度过了,当然也参加了一些PARTY,有了些美好的回忆和收获。我想若干年后,我会忘记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线性回归,什么事债券的DURATION,什么是投资组合收益,但是无法忘记大家一起去吃北京最好吃的麻辣香锅,无法忘记X同学为大家煮的牛排和羊腿,无法忘记X同学烤焦的山东煎饼和大X水饺,无法忘记韩国同学因故回国时那天我们到别的话语,无法忘记在北京蓝蛙的一场桌球,无法忘记吃了一个晚上的烧烤,也无法忘记晚上3点北京的寒冷,路灯的安静,无法忘记被微波炉烤裂的盘子和冒着浓烟的花卷,无法忘记洗衣机工作时候的剧烈轰鸣,无法忘记每次蹭的一顿顿早饭,更无法忘记每一次大家一起的YY,无法忘记北京地铁的拥挤,无法忘记上衣领口打领带前的让我产生窒息,当然也不会忘记那天借来的领带,无法忘记我见到某同学咖啡机时候的惊讶,也无法忘记她们的泪水和哽咽,或是感伤,或者忧愁,但是更无法忘记的是在记忆里的一张张笑脸;很幸运,我活在当下,每天都在谱写记忆,和大家在一起是我最快乐的事情。我想着就是MBA的收获,至少在CK,我收获颇丰。在职业上也获得很多学校CMC老师和校友的无私指导,耽误了大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们,只能为他们默默祝福。我记得非常清晰的一句师姐说的话:“没什么,每届都这么过来的”,我想等我以后成为师兄,我也会这么做。这就是长江精神,我想。

其他:
至于校园:没校园挤地铁确实比较辛苦,但是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每天和上班人群一起上班,晚上一起回来,我常常和同学说,我们是投行的生活,每天2-3点睡。但是校园在市区确实有很多好处,中午可以请很多校友或者其他机构来做下校园访问,时间可以很好利用起来。
至于姑娘:女生每年都比较少,靠自己。
至于转行:凡事均有可能,早做准备。
至于学费:多看面经,多准备材料,早申请,多拿奖学金。
至于住宿:住在公寓,都是不同层楼同一件房间,很方便,常串门。
至于学业:目前巨重。
至于XXX的可能性:XXX皆有可能,做了就知道了,太多的意外无法把握
收藏收藏7 收藏收藏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2:33:45 | 只看该作者

这楼写-前传

占楼。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2:33:57 | 只看该作者

等到5月份的时候,这楼写(二)

占楼。+
地板
发表于 2012-1-19 22:34:51 | 只看该作者
顶~
5#
发表于 2012-1-19 22:52:28 | 只看该作者
顶~~和LZ有很多同感,虽然并不是在SOE,但周围也鲜有志同道合者。希望LZ能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吧~
6#
发表于 2012-1-19 22:59:24 | 只看该作者
顶!!!不错,CK的牛人
7#
发表于 2012-1-19 23:18:30 | 只看该作者
八段,加油,你可以的。不需要和任何人比,做自己的英雄就是真正的成功。
8#
发表于 2012-1-19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不少同感
9#
发表于 2012-1-19 23:54:12 | 只看该作者
Your words really impressed me and recalled me a lot of memory. Cherish the rest of time, you will gain even more. Amazing starts!
10#
发表于 2012-1-19 23:54:45 | 只看该作者
ps:经济学不能忘,这个是好东西,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对你的生活有重要的帮助。
刚花了三周结束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益匪浅,现在已经开始排计划再看一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23 11:1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