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打算再说什么申请学校的事情了~想着完了就完了~但是有点事情不太爽,在这里写出来,以后准备申请学校的同学们,尤其是幻想着找中介的,都进来看一下。 我是去年这个时候开始查看学校和相关项目的信息的,九月份开始申请的学校~最开始DIY申请了MIT,Columbia,Rochester,Washington U in St. Loui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之后又想试一试英国的学校,于是准备申请LSE,Cambridge,和Oxford。 申请了几所美国的学校之后,一个一起申请学校的同学给我推荐了一个留学中介,具体中介和顾问的名字我就不说了。那个顾问是负责英国留学申请的,我和他说我英国只能接受LSE,剑桥和牛津。他说我这个条件不可能申请到剑桥和牛津,于是就只给我申请了LSE,而且口口声声的说肯定没问题。 于是我又自己DIY申请了牛津、剑桥、Princeton和warwick。 然后是Oxford的面试和Rochester的面试。 之后我收到了Cambridge的拒信、LSE的拒信、和warwick的拒信。 然后去年12月份收到了Oxford MFE的offer 之后是华盛顿圣路易斯的拒信、MIT的拒信、princeton的拒信 然后今年3月份收到了哥伦比亚MAFN的Offer 最后是两个无关紧要的拒信:NUS和Rochester 一共申请了10所学校,只有LSE是中介帮我申请的,其他的全是DIY。结果LSE的申请挂了 两个Offer全是DIY的结果。 然后高潮来了
本来故事应该到这里就结束了的。我也本来希望故事就到此为止的。问题是今天又发生了一点小故事。 一个去这个留学中介咨询的同学给我留言:“XX(顾问名字略去)把你的事例当做经典案例来讲,你从心理系转到了oxford的金融,对吧?你觉得DIY也能做到吗?” 我真是无语了。Oxford也好,哥大也罢,都是老子自己努力、一遍遍改文书、日以继夜的准备面试的结果,这些跟你们中介都没有关系 真想吐。这个顾问还一直要我把Oxford发的Offer的扫描件给他发过去,我一直没有发。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一些留学中介网站上会有所谓学生的“Offer展示”,里面都是offer的扫描件,才意识到原来这些扫描件是这么来的。这不是赤果果的欺骗么~~ 一年一度的申请季要到了,我在这里对准备申请学校的同学们说:相信自己,没有人会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申请,中介神马的全是浮云。一直喜欢一句话:“God saves those who save themselves”,这句话提到了你自己,但是好像没有提到中介一类的物体。所以,自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