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7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高锟夺诺贝尔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早人10
            
出钱出力扶掖后辈

(明报)2009107
            
星期三 05:05

【明报专讯】「发明一项技术,往往是三四个人差不多时间一起发现,但他(高锟)发现光纤,较贝尔实验室和康宁玻璃工厂还早10年,所以全球行内都公认他是发现光纤的第一人。
            
」形容自己是高锟徒弟的应科院行政总裁张念坤忆述,高锟除主动鼓励后辈,更组成公司资助华籍科研人员创业,「他对我说,从事科研要创新,要看得远,要想下两三代的技术需要」。

「科研要想下两三代需要」

「他是我的老师之一。」研究光纤逾30年的应科院行政总裁张念坤笑说自己于1976年「入行」时,已很佩服「老师」的科研成就,「当时我出席OFC(国际光纤会议),他已是首席发言人……所有行家(从事光纤研究)都看过他的论文,参加过他主持的国际会议」。

高锟与Hockham1966年发表的论文,结合其光纤理论与实验成果,约10年后,美国    贝尔实验室与康宁玻璃工厂(Corning Glass Work)开始研究光纤,「他的研究早人家10年,赢了几个马位」,他形容当时甚少中国人研究光纤,「更是来自香港的中国人,觉得很自豪」。

1984年出任贝尔通讯研究公司(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先进光波技术区域经理的张念坤表示,高锟曾于1988年出任该公司顾问,张忆述高锟为人随和,经常主动鼓励后辈,更于1996年成立香港高科桥有限公司,资助华籍科研人员创业。

被问及香港有否优势发展科研,还会有「多少个高锟教授」,张念坤指香港现时有8所大学参与科研,数目和研究规模远较高锟研究时的年代完善,相信香港陆续会有科研人才被发掘。

但谈到要把研究成果发展成产品,张念坤坦言,自1970年至今,私人机构对发展高科技研究的支持一直不足,较美国、日本    和中国少。

明报记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高锟成就超越科学领域

(星岛)2009107
            
星期三 06:30

(综合报道)

「光纤之父」高锟与另外两位发明家共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港人与有荣焉,希望他的获奖可鼓励本港开放科研风气。

  三位获奖科学家皆已退休,诺贝尔奖    委员会官方网页列出他们的任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出现在高锟栏下,是本港高等学府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官方对得奖者身分的介绍。

  与另一位曾经在香港接受中学教育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相比,高锟较为港人熟悉,原因是他曾经任教中大,在临近回归前担任了九年的中大校长,退休后继续在港办教育,担任创新科技委员等公职。

  严格来说,中大与高锟获奖没有直接关系。高锟早在来港任教前,已经在一九六六年发表了他今次获奖的主要论文。当时他在英国    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属下的标准通讯实验室做研究,发现可以用廉宜又坚固的石英玻璃纤维作为长距离传输讯息的材料,突破了传统用铜线等物料传递讯息的瓶颈,为今天的互联网信息传输铺下坦途,有关专利至今仍然属于ITT

  前瞻思维 威力靠时间发酵

  另外两位美籍得奖者博伊尔和史密斯,则在一九六九年发明以电子讯号取代菲林感光,开启今天数码映像的先河。这些四十年前的发明成就,到今天才获诺奖确认,原因是一些初面世的创新思维和发明,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显示其庞大威力。

  诺奖向来偏重基础研究,因应用研究而得奖者较少。今次三位科学家以应用研究获奖,显示诺奖委员会肯定他们的发明,对现代科技发展到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今天,年轻一代已经难以想象没有信息科技革命的生活,还有人权组织酝酿把上网列为基本人权。

  高锟曾经说过,他觉得重要的不是发明东西,而是如何利用这些发明来改进生活。这很值得本港发展知识型经济参考。

  应用科研 靠开放多发奇想

  知识型经济注重科研和创意,需要一个宽松环境供大家多发奇想。高锟自幼在宽松的环境下成长,以至少年时代竟自制泥土爆炸品,幸而没有伤人。受到这种自由气氛熏陶,高锟把促进自由交流试验的作风,贯彻在他对中大的管理,以及他绝不咄咄逼人的待人处世态度。

  本港为高锟获奖欣喜之余,也可以参考他的理念,顾及本港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为强的传统,加大力度促进企业与学术机构的应用科研配合,把研究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和社会创富,也不断为改善人类生活作出贡献。

  在商业社会,部分人会用财富衡量人的成就,高锟发明的光纤,为人类生活形式和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千亿元计,其中只要有千分之一由个人所得,已是天文数字的财产,但他没有斤斤计较这些好处。作为一个科研人员,高锟的成就早已从今天全球互联网的普及得到肯定,诺奖荣誉是对他科研成就的确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对促进人类进步的贡献和胸襟,同样值得尊重和赞许。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贝尔实验室祝贺高锟获奖

(明报)2009107
            
星期三 08:05

美国    贝尔实验室总裁金钟勋,对高锟获诺贝尔奖    表示祝贺,指他在光纤领域的成果为通信工业做出了持久贡献。

美国科学家乌伊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与高锟分享今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尔实验室表示,对两位科学家获奖感到「非常自豪」,同时也对高锟获奖表示祝贺。

贝尔实验室至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达到13人。金钟勋表示,他期待将来有更多来自该实验室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贝尔实验室从1925年起正式运作至今,其研究人员共获得3万多项专利,一直担当全球先进电信技术的龙头角色。

贝尔实验室的发明创造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现代社会家庭使用的电子产品中至少有20多种源于贝尔,它们包括电话、电视、遥控器、录像机、无线电收音机、立体声、激光唱机和计算机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7 17:4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