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能去美国的人了不起。
也许不一定是因为美国的教学质量就会比英国好很多, 也许只是因为它不容易,也许只是因为那条路程艰辛,也许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有那份毅力可以坚持下来。
要想去美国,必定要经历GRE或是GMAT或是LSAT的炼狱般的洗礼及考验。只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人才可以顺利到达美国的彼岸。 在其中,有太多的人受不了苦,还没有等到考试就放弃了。在其中,也有太多的人考了一次不理想就彻底放弃了去美国。 但是,最后,总有一些人坚持了下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无论是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一年。他们坚持下来了,于是他们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錄取率的迷思‧ 要被頂尖的MBA Schools 錄取有多難?不錯,非常難。若是不難,就不用稱它們為『頂尖』了。不過,你也別聽信一大堆的道聽塗說:一年比一年難、經濟不景氣大家都回學校唸書所以更難、學校錄取的名額愈來愈少但人口壓力愈來愈大所以難上加難 .... 等等,別聽這些負面的消息,而把自己嚇得勇氣蕩存!看看事實再說。 九0年以來的這一波不景氣,的確對某些名校造成影響。但隨著景氣的復甦,錄取率也跟著下降。西北的Kellogg在一九九一年只有3,100個申請者,到了一九九四年回升到4,400。華頓學院在一九九三年收到4,390份申請文件,一九九四年則增加到5,019件。假若每年錄取的名額不變,那麼景氣愈好、申請者愈多、錄取率就愈低、對你也就愈不利。 另外,在一九八五年時,維吉尼亞達頓學院的錄取率是43%,十年後(一九九五年)錄取率則降到28%。一九八六年時公爵大學Fuqua School的錄取率是67%,十年後(一九九五年)則降到26%。十年前,全球各地的經濟都在起飛,市場一片大好,十年後,經濟蕭條的陰影還在,全球各地的景氣正努力從谷底爬升。從這一個觀點來看,似乎又與前一個觀點互相矛盾。 假如我們拿哈佛與史丹佛為例,你又能得到另一種結論。最近十年,這兩所超級B-Schools的錄取率一直徘徊在10-12%之間。無論經濟榮枯、景氣好壞,都未受影響。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對於這一類的學校,一般稱作recession-proof(就像你手上的錶被稱做water-proof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你瞭解到高等教育其實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無論景氣的好歹、市場的榮枯,人都要吃飯喝茶(滿足生理層面),也都想受最好的教育(滿足精神層面,或稱為”自我實現”)。當你發現人人都住華廈,沒人願意再屈就茅屋時,那是時代進步了。所以當人人都想擁有名校MBA頭銜,不願再屈就『大學畢業』的學歷,你也可以坦然面對這樣的競爭,以平常心將它納入你的『生涯規劃』中。 假若你不健忘,應該還記得五年前在美國頂尖的B-Schools中,亞裔學生只佔了百分之五。『亞裔』這兩個字包括所有國籍的亞洲人,只要祖先來自亞洲,即使後來歸化入美國籍,美國人還是叫你『亞裔』。一言以敝之,它指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亞洲人,而台灣只是其中一個彈丸之地罷了!若是以華頓學院的七百五十個名額來看,亞裔學生只佔不到四十個名額,這四十個名額開放給全世界的亞洲人來競爭(其中,日本人又佔了絕對的優勢),你還能有多少機會? 所以,這個窄門絕對可以媲美台灣的大專聯考。唯一不同的是,在這一場入學申請的競賽中,並沒有程度不好的陪賽者,每位申請者都來勢洶洶,誓在必得!你何德何能,可以擠進這道窄門? 這得回到老生常談。在校成績(GPA:Grade Point Average)、GMAT、TOEFL、領導能力、特殊才能、人格特質、求學動機、工作經驗、人生目標 .... 等。GPA、GMAT、TOEFL反應在數字上,直截了當。除了三個數字,其他的因素則只有從申請文件上做判斷。這些文件包括了你自己寫的散文(essays)、別人幫你寫的(或只是簽名而以)推薦信、和其他零碎的證件或書信。 無論你正在唸大四、還是早已從學校畢業,你的GPA都是『往者已矣』,別再傷心(或得意)了。放眼未來,你還有 GMAT、TOEFL、工作經驗、散文寫作、和申請過程是『來者可追』!悲傷過去不如努力向前,因此,我們來看看你還能做些什麼努力。 在一切努力開始以前,請先記住兩句俗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和『狡兔多窟』。通常頂尖的B-Schools設下許多截止日期,可能從十二月一日一直到四月十五。假設某校的最後一個申請截止日期是四月十五,但你在在一月初就完成申請,那麼你被接受入學的機會肯定增加許多。例如:公爵大學的 Fuqua School雖然名列top 20,但仍然採用rolling admission的方式,也就是入學評審委員從前一年的十二月一日開始挑學生,一直挑到額滿為止。 這表示一月進來的申請文件(GMAT 620/TOEFL 603 /GPA 2.9/兩年工作經驗)在三月初獲得admission,但三月底才到達的申請文件(GMAT 700/TOEFL 677/GPA 3.9/四年工作經驗)卻要等到前面這位仁兄決定放棄Fuqua去唸Stern之後,才能接到Fuqua的admission。所以,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對台灣的學生來說,狡兔八窟、十窟是很自然的事。有時候被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拒絕的學生,卻被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接受。前者只是最佳區域性(40-60),後者卻是top 10。成功的理由永遠只有一個:『你很優秀。』失敗的理由卻成千上萬。所以,狡兔三窟 is the best strategy。 回前面 
‧GMAT‧ 所有B-Schools名校中,只有哈佛不看GMAT成績。除此之外,這四個小時的考試,多多少少注定了你可以進入怎樣的學校。 若是你在這個考試中不偏不倚考了個最低兩百分最高八百分的中間值四百九十五分,老實說,你和top 20不但沒有前世,也不會有今生。六百分(也就是考到所有同次考生的89%)是進入top 20的入場券。五百八是進入明日之星的護身符。至於最佳區域性,你好歹也得有五百五。例外?前面已經說過了,那將比一場註定沒有結局的戀愛還要驚心動魄。 當然你還是會驚喜地發現華頓學院中也有人GMAT520、密西根大學裡還有人 GMAT 450,在不知道他們的來頭之前,你最好不要『有為者亦若是』。數字是不會騙人的、但數字有時候也會騙人!你應該相信的是一九九五年入學華頓的GMAT平均650,密西根則為GMAT 630。 有的學校並不光看GMAT總分,他們還分開看每個部份。耶魯SOM要求申請者的 Verbal 部份在94%以上,這對外籍學生是個天文數字!所以對外籍學生,耶魯SOM的例外是可以忍受到70%以上,但你的定量得有98-99%才行。耶魯SOM是一個排名不高、卻偏愛飆高入學GMAT平均的特例。 GMAT 500表示你在同次考試中贏過60%的人,但是GMAT 600表示你能贏過將近90%的人。只要多考一百分,你就站在金字塔的最頂端,等著top 20的青睬,所以,何樂而不為? ETS 在寄發你 GMAT 成績時,你過去所有考過的成績都會顯示出來。因此,除非真有不得已的苦衷,千萬別將 GMAT 考試當成模擬考來考著玩。最好是能一鼓做氣考他個六百以上,一勞永逸,永除後患。 一九九四年十月份開始,GMAT考試加考作文,也就是分析寫作(AWA: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關於這一部份,『生涯叢書21英文寫作技巧』這本書中有深入完整的說明,並且附有考題與建議的寫作範例,你可以參考這本書,得到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這裡就不再重覆。 回前面 
散文寫作(MBA Essay) 散文的寫作是一流的 B Schools 選擇學生的重要依據。GMAT / TOELF / 600只是入場券,進了狄斯耐樂園,你還得買一本護照才能開始真正的『遊樂』。散文就是那一本護照,而且,是和入場券分開來賣的。 在這一部份,教授看到的不是數字、、不是別人眼中的你(介紹信)、而是你自己眼中的你。所以,這個你應該是個『真正的你』!對自己的『歌功頌德』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不但要讓教授知道你有多棒,還應該讓他們知道你多麼『與眾不同』。若是棒得跟大家都一樣,那麼你憑哪一點脫穎而出? 別當變色龍。若是你同時申請了哈佛、M.I.T.和耶魯SOM,你注定要當變色龍。哈佛的文化造就大企業總裁,M.I.T.是數學高手的天堂,耶魯SOM卻充斥著高級公務員和社工!除非你同時具備這三項特質,又可以同時過這三種生涯,否則最好先做個割捨。這對你在下筆寫 essays 時有很多好處。 在真正進入 essays 的題型及討論寫作的技巧前,我們先訪問幾個入學評審委員,了解一下他們所希望看到的 essays是個什麼模樣: 回前面 
入學評審委員所希望看到的 essays是個什麼模樣: ‧MBA入學申請的essays寫作和申請一般的研究所有什麼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作者如何表現自己(self presentation)。基本上,我們經由作者的眼光來看他的世界,以及在他周圍的世界。若是這個眼光夠水準,表示這個作者也夠水準。我們希望看到的不光是專業或學術的能力(其他的研究所可能會將這一項當做重點),我們還希望知道他的價質觀(personal value)、做人處事的方式(professional value)和臨危變通的能力(ability to handle crisis)。我們通常面對的是坐二望三或坐三望四之年的成熟個體,他們或多或少都已經有過社會的歷練,知道工商社會的真實面,所以我們會期望看到他們在社會中成長的軌跡,而不僅僅是爭名奪利的過程。 ‧你希望看到的只是對成就的描述,還是對一個個人成長過程的描述?‧── 除了歌功頌德,我們更需要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一個 IBM 的地區銷售經理當然會有一些豐功偉業,但光是對這些豐功偉業做例行性的歌功頌德,那是 IBM 高階主管和低階職員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是去瞭解這個地區銷售經理如何(how)使年度的區域性銷售提升三十個百分點?為什麼(why)他會想到這個點子?他如何(how to)實現這些方案?甚至他怎麼擺平辦公室戀情(Oh, God!)? 我們最喜歡看到的東西是可以讓我們點頭說:『哦!這個傢伙幹了這件事,有意思!』『天啊!居然還有這一招,酷斃了!』 沒錯,我們在找有創意的新新人類。
‧是否需要避免陳腔濫調? ‧── 若你把我們當一群人,而非一群機器,就請不要寫些陳腔濫調。 所謂的陳腔濫調是了無新意的照本宣科、浮誇的語調和不著邊際的亂打高空。加一點敏銳的觀察力和機智的幽默感,會使你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請記住『新意』指的不是出怪招;『幽默感』指的不是插詼打科,在避免陳腔濫調的同時,你還得注意不要失了分寸。 ‧在拜讀了上萬個千篇一律的散文後 你是否希望來點兒清涼有勁的? ‧── 首先,我們鄭重說明『出奇招』是沒用的。前幾年,我們看到有人讓五歲的小男生亂開黃腔,還說那是『天真爛漫、童心無邪』。假若你的創意是『蠟筆小新』的程度,抱歉,我們並不覺得清涼有勁。但是假若你想試試本校的美術設計系或兒童心理系,或許會有入學的機會。 基本上,我們覺得『蠟筆小新』的經紀人比『小新』本人清涼有勁。沒錯,我們找的是比較世故成熟的大人。這種人能讓人信賴,所以才能造就『蠟筆小新』的銷售成績,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反過來說,除非你才華洋溢,直追莫札特或愛因斯坦,否則我們很難包容你那種『五歲男童』的幼稚不成熟。 就像做行銷一樣,光是引起注意是沒有用的,你還得讓人買它。老實說,唯有產品本身的品質能做到這一點。可愛的 essays 本身無罪,一、兩句機智的話也頗能讓人驚豔,但若是沒有內涵,你很難引起共鳴。所以,我們建議你用成熟的態度,將你個人特殊的人格特質融入 essays 寫作中,並且,別怕說出真話。『成熟、嚴肅』和『機智、幽默』並不是反義字,它們通常聯手營造出一篇成功的 essay! ‧來點兒不同的(Off-Beat)?‧── 在下最後的決定之前,我們當然已經癱在千篇一律的『I am ... 』『I feel ...』『I think ... 』前,兩眼昏花、四肢無力了。 若是光為了來點兒不同的,我們大可以放棄一千個來自華爾街號子裡機伶的小夥子,選一個在愛荷華開農場的楞小子。 我們要的不同不是毫無章法的不同,而是一種特質,這種特質讓我們聞出成功、振奮的氣味,它能挑起我們的心弦,使我們想起自己小時候,或是讓我們想到某一個成功的人的小時候。 你若是愛因斯坦物理課堂上的學生,偶然間看到教授在實驗室的陽台上拉起了維瓦第的四季,你很難不會動容。我們要的就是這種『不同』。 ‧英文文法和寫作風格 ‧── 我們在找有潛力的企業家,不是普利茲獎得主。我們要的風格來自作者的人格,而不是他的寫作技巧。當然,若是他同時是個企業家和偉大的作家,我們求之不得。但也請記住,在你領袖氣質的魅力下,我們永遠不可能發現一個不顯眼的文法小錯誤!所以請放心,你在文法上或是寫作風格上的小瑕疵我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錯得離了譜,否則沒有人會介意。
‧你們到底要的是什麼?‧── 我們要誠實、生動、有內容、又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不要普立茲獎得主,也不是在找best seller的作家,我們要的是真實的、不同的一個『你』,just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