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98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BA联考的逻辑基础辅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MBA联考的逻辑基础辅导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是国内MBA大联考的逻辑解析分册,里面的逻辑基础概念解析对做CR还是有些作用的,就贴过来了

前言


  不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没有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要想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地领导一个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一个判断的失误, 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屡见 不鲜的。有鉴于此,在专为培养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设立的工商管理硕 士学位的入学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简称 GRK)中,有了逻辑这 一学科。
  正像没有经过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仍然可以流利他说话,可 以写出通顺的文章一样,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仍可具有 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也可以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逻辑的思维水平 和判断能力,更多地与人们先天的反应能力和后天的经验积累相关。正因为 如此,GRK 逻辑考试不要求考生预先具备系统的逻辑知识,在试题中一般也 不出现专门的逻辑术语。
  但由此就得出结论,学习逻辑的基本知识和接受必要的思维训练,对提 高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对提高 GRK 逻辑考试的成绩是无关紧要的,那就失之 偏颇了。正像经过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后,人们就能更自觉地避免 语法错误,使自己的表达更恰如其分一样,经过系统的逻辑知识的学习,接 受必要的思维训练,就能使自己的思维从不自觉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状态, 对各种问题就能作出更合乎逻辑的判断和处理。对 GRK 逻辑考试来说,掌握 了逻辑的基本知识,又经过了必要的习题练习,那么在考场上解答试题时, 就能够对症下药,得心应手。许多参加过 GRK 逻辑考试的考生都有这样的一 个共同体会。“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 GRK 逻辑考试辅导书。全书分为如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章,我们分析了 GRK 逻辑试题的总体要求和一般特点,划分了试题 的类型,并给出了一般的解题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对 GRK 逻辑考试有 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致由于陌生,感到无从人手。
第二章,我们介绍了逻辑的必要知识,内容简明扼要,并限于 GRK 逻辑
试题所涉及的范围。考生在阅读这一章时,切不可以为逻辑的知识仅此而已。 其实,作为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逻辑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在第一、第二章,为了加深考生的理解,我们选用了大量的例题。例题
基本上选自为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而编写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 一书。
  第三章,我们根据 GRK 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出了六套模拟试题,每套 50 题,并选出一套具有代表性。难度略大的试题进行解析,目的是为了使考生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试能力。另附的五套试题,是给考生自测使用 的,除个别试题外,其难度与实际的考试相当。每套试题的后面都附有答案。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已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实现以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对 GRK 考试的 考生有所帮助,进而有益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我们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限于时间和自身的水平,书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们诚恳地希望读
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在此,对书中所参考的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 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 作办公室的领导下,从 1988 年 12 月开始探讨设置中国式的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位的可行性。1991 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大学经授 权,率先在校园内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半。1993 年,国 务院学位办又批准了 17 所高等院校进行试点。到 1997 年,学位办共批准了
56 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试点。 随着试点单位的扩大,近几年来,全国报名申请入学的人数也大幅度地
增加。1997 年,全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 10000 余人。与此同 时,全国计划招生的人数也在以每年 15%的速度增加。各校招生的实际人数 又大大地超过了这一比例。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最初只招收了 37 名学生,
1997 年则招收了 149 名学生。加上企业管理人员在职申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的人数,全国每年培养的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将会超过 5000 人。
  为了把好人学质量这一关,国家教委委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 员会组织命题,并在全国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中进行联考,企 业管理人员在职申请 MBA 学位也采取这种入学考试(简称 GRK)。
《’98MBA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MBA 入学考试重在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汉语和英语的阅读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基本运 算能力,以及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由此 可见,MBA 作为培养实务型综合管理人才的教育基地,其选拔考试与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不同,它更注重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不考 或少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为了帮助应考人员更好地准备入学考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聘请有关
专家编写了《MBA 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辅导》丛书。这些作者既是各专业 专家,同时又是参加我校’97 联考考前辅导的教师,在把握各科内容上有较 强的针对性,能够充分地照顾各种专业背景的应考人员,特别是非经济专业 的考生。
本套丛书紧扣复习大纲,分为逻辑、语文、数学、英语、管理五个分册,
全面地介绍各专业中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且在注重考生理解要点的 基础上,训练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套丛书不仅分析了’97 联 考的试题,还附有全真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以便应考人员能够自我训练。 因此,这套丛书可以作为应考人员的自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各校教师的辅导 参考教材。
  最后,真诚地感谢我们的编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其文教 授,对外经贸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马春光教授,北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培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前院长韩伯棠教授,以及我们的各位作 者,感谢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所花费的心血,感谢他们为我们的应考人员 所作出的奉献。
徐二明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997 年 6 月 8 日

MBA 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辅导逻辑分册

第一章 GRK 逻辑试题的一般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的考试都是测试考生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这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与其他的考试 有所区别的是,GRK 逻辑考试更侧重于能力的测试,即通过对逻辑分析和判 断能力的测试,来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尽管这门考试不涉及逻辑的基 础知识,一般也不出现专门的逻辑术语,但仍然能够测试出考生的逻辑思维 水平,乃是因为它的试题有其独具的特点,并且解答此类试题需要一定的逻 辑方法和逻辑技巧。因此,对考生来说,在掌握必要的逻辑知识之前,先了
解 GRK 逻辑试题的总体要求和一般特点,分清 GRK 逻辑试题的不同类型,掌
握 GRK 逻辑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一节 GRK 逻辑试题的总体要求和一般特点


  GRK 逻辑试题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涉及的领域甚为宽泛,远远超出了逻 辑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所有领 域,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考试都无法相比的。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因为逻辑 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规律和推理的科学,而任何领域无论其理论体系的建 立或具体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逻辑科学的运用,都能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 维水平。
  尽管 GRK 逻辑试题所涉及的领域很宽,但对每题题意的理解并不困难, 这是因为它对所涉及的领域的知识要求仅仅限于常识的范围,而无需任何专 业的和预备的知识。例如下面两道试题:
  (1)许多研究人员推测,大脑细胞中的 RNK 是记忆的生化基础,即 RNK 的存在使我们能够记忆。已知某一化学物质可抑制体内 RNK 的合成,研究人 员将 RNK 抑制物注射到已经训练过跳火目的狗的体内,然后,检验对所学反 应的记忆,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他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以下哪一种实验结果能最有力地推翻研究人员的推测?
(A) 注射了 RNK 抑制物后,许多反应(包括跳火圈反应)均受影响。
  (B) 注射了 RNK 抑制物后,许多没学会跳火圈的狗竟能很熟练地跳火 圈。
(C)注射了 RNK 抑制物后,一些狗将学会的跳火圈的全部技巧忘掉了,
其他的只忘掉了一部分。
  (D)当只注射少量的 RNK 抑制物时,对狗的影响不大,但注射大量抑制 物时,狗对跳火圈的记忆明显受损。
(E)注射了 RNK 抑制物后,狗再也无法学习新的技巧。
  (2)SKV 公司的领导发现,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该公司产品的总成 本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因而在市场上只能以偏高的价格出售,导致竞争力较 弱。通过研究,公司决定降低工人工资,使之和同行业企业差不多。
以下哪项如果成立,则该公司要大大地降低成本的做法见效不大?
(A)工人工资总金额只占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
(B)SKV 公司的销售费用比其他公司大。
(C)SKV 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其他公司相比,相差无几。
(D) SKV 公司的设备比较先进。
  (E)SKV 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为 20%,为市场的追随者(排第二)。虽 然例(1)涉及生物学领域,例(2)涉及经济学中企业管理的领域,但不具 备这两个领域的专门知识,仍然可以清楚明白地理解题干、问题和选项的意 义。显然,这些领域的知识只是提供一堆材料,出题者用这些材料巧妙地构 造成只有用逻辑的钥匙才能打开的建筑。因此,不管试题涉及的是哪一个领 域,也不管试题构造使用的是何种材料,只要具备相当的逻辑分析和判断能 力,都可以找到打开每座建筑的逻辑的钥匙,得心应手地给出正确的答案。 稍加分析和判断,不难看出,例(1)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例(2)的正 确答案应该是(A)。
  全部试题都采用选择式,每道选择试题给出五个选择答案,让考生从中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这是 GRK 逻辑试题的第二个特点。选择式的试题似乎具 有一定的偶然性,似乎给考生一个碰运气的机会,因为这种考试确实存在一
  
个概率问题,即使用抛硬币的办法,也可能遇上正确答案。但如果只是抱着 碰运气的心理去参加 GRK 逻辑考试,那是没有不失败的。这是因为,概率问 题实际上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反映。例如:
  (3)如果电动剃刀中的电池用完了,剃刀就不能工作。我的剃刀不能工 作,因此,电池一定是用完了。
以下哪句与以上论证相似?
  (A)如果马拉多纳上场,阿根廷队就一定会赢。阿根廷队输了,所以马 拉多纳一定没上场。
  (B) 所有的证据都可被接受除非它被破坏。这个证据不能被接受,因 此它被破坏了。
  (C)如果某甲犯罪了,他的指印可以在现场找到。某甲的指印在现场被 找到了,所以,某甲犯罪了。
(D)老葛是我的叔叔,小菲是老葛的侄女。因此,小菲是我的姐姐。
  (E)阿森将戴太阳眼镜,如果海岸可被清楚地看见,海岸可被清楚地看 见,因此,阿森将戴太阳眼镜。这道试题的五个选择答案,乍看上去,似乎 个个成立,极易混淆,没有一定的逻辑知识作基础,要想选择正确答案(C), 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反之,了解了思维形式结构的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就能 有把握地找出正确答案。
试题的难度不大,量却较大,要求考主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作出自己
的选择,这是 GRK 逻辑试题的第三个特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考 50 道试题, 每道试题的解题时间平均不到之分钟。考生在阅读完题目后,苦恩冥想自然 是不可能的,就是稍加思索的时间余地也是不大的,几乎就是立即作出选择。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而且平时须注重思维的训练, 锻炼自己的逻辑反应能力。例如:
(4)一家珠宝店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个人所
为。审讯中,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丙说:”乙是 罪犯。”了说:“我不是罪犯。”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下列哪个判断为真?
(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
(B)乙说的是真话,丁是罪犯。
(C)丙说的是真话,乙是罪犯。
(D)丁说的是假话,丁的确是罪犯。
  (E)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丙才是罪犯。对于这道试题,如果我们具备 逻辑中关于对当关系和矛盾律的知识,又受过必要的思维训练,就可以轻而 易举地选择正确答案(A)。反之,就犹入迷宫,犹坠云雾,不知从何下手。 当然,只要时间宽裕,譬如说一个小时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具有正常智力的 人是完全有可能正确地解答这道试题的,但那已不是考试的问题了。
  由此可见,GRK 逻辑考试是选取各个领域中具有逻辑意义的问题,构造 成选择式的试题,以较大的题量,来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逻辑判断能 力。尽管它不要求考生具备各个领域包括逻辑领域的专门的和预备的知识, 但由于它毕竟是逻辑学科的考试,因此,熟悉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逻辑的 基本方法,注重思维的训练,对于迅速而准确地解答此类试题,是确有助益 的。
  
第二节 GRK 逻揖试题的类型


  虽然 GRK 逻辑试题都是选择式的,但根据题意和要求的不同,仍可对它 们进行一定的分类。把试题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为了考生掌握其各自的 特点,针对不同的类型,尽快地理出思路,找到正确的答案。由于 GRK 逻辑 试题的涉及面很广,变化的幅度较大,因此对它们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即这种分类既难以涵盖全部试题又不可避免类型之间的相互交叉,因此,在 对待试题类型问题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应是考生的正确态度,切 不可胶柱鼓瑟,生硬地对号人座。

一、形式结构比较型


  这种类型的 GRK 逻辑试题的特点是在题干中构造一种思维的形式结构, 五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也各自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让考生加以比较,确定选 择答案中哪一个具有和题于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例如:
(1)凡物质是可塑的,树木是可塑的,所以树木是物质。 试分析下述推理的结构哪个与上述最为相近?
(A)凡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进化论是经过实践
检验的。
(B) 凡恒星是自身发光的,金星不是恒星,所以金星自身不发光。
(C)凡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我们是公民,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法律。
(D)所有的坏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坏人。
  (E) 凡鲸一定用肺呼吸,海豹可能是鲸,所以海豹可能用肺呼吸。此 类试题主要测试的是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即能否从具体的。有内容的思维 过程中抽象出其形式结构。对于此类试题,可以不考虑其前提和结论是否真 实,也元须考虑其推理形式是否有效,如例(1)题干中的推理,前提“树木 是可塑的”就不是真实的,其推理形式也不是有效的,但这都元关紧要,关 键是要弄清其形式结构。题于和答案的形式结构弄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在形式逻辑中,通常使用常项和变项的手段来刻划思维的形式结构,如
例(1)题干的思维过程就具有以下的形式结构:
(2)所有的 P 是 M, 所有的 S 是 M;
所以,所有的 S 是 P。
其中的 P 代表“物质”,M 代表“可塑的”,S 代表“树木”。在以后的逻辑 内容的学习中,我们会明白这是一个无效的三段论的推理式。但现在我们要 解决的不是推理形式是否有效的问题,而是五个选择答案中,哪个答案也具 有这种形式结构。对答案(A)来说,用 P 代表“经过实践检验的”,M 代表 “真理”,S 代表“进化论”,则可把其形式结构刻画如下:
(3)所有的 M 是 P, 所有的 S 是 M;
所以,所有的 S 是 P
把上面的形式结构和(2)比较一下,我们就发现前提中 S、M、P 的位置不同, 因此答案(A)的形式结构与题干的不同,亦即可以排除答案(A)。用这种 方法刻画答案(B)、(C)、(E)的形式结构,同样可以发现它们的形式结

构都不与题于的相同,也都可以排除。对于答案(D),如果我们用 P 代表“坏 人”,M 代表“攻击我”,S 代表“你”,那么很明显,它的形式结构和题干 的相同,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尽管答案(D)的具体内容和表达 方式与题于是多么的不同。
  当然,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不必像上面那样把题于和答案的形式结构 用常项和变项的符号刻画出来加以比较。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具体思维过程的 形式结构,毫不费力地找出正确答案,那是经过一定的思维训练,达到熟能 生巧的结果。

二、加强前提型


  这种类型的 GRK 逻辑试题的特点是在题干中给出一个论证并注明其结 论,但或者由于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 论据不够全面,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需要在选择的答案中补充其前提或 论据。例如:
(4)如果王晶是学生会成员,她一定是二年级学生。 上述判断是基于以下哪个前提作出的?
(A)只有王晶才能被选入学生会。
(B) 只有二年级学生才有资格被选入学生会。
(C)入选学生会成员中必须有二年级学生。
(D)二年级学生也可能不被选入学生会。
  (E)玉晶没有拒绝加入学生会。 解决这道试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推理知识,弄清题于中的推理属于何种类 型的推理,然后根据所属类型推理的结构和要求,选取合适的答案补充为前 提,使推理得以成立。
推理必须是严谨的。一个正确推理的基本条件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
论一定真,决不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依据推理方面的知识,不难 确定例(4)题干中使用的是假言推理,其形式为
(5)只有 P,才 q;
所以,如果 q,则 p
才可以成立。推理形式(5)实际上是反映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关系,其
中 q 代表“王晶是学生会成员”,p 代表“王晶是二年级学生”。对五个选 择答案进行分析,只有答案(B)符合前提“只有 P,才 q”的要求。把答案
(B)列为前提,稍加整理,整个推理便成为 只有王晶是二年级学生,她才能是学生会成员,
所以,如果王晶是学生会成员,那么她是二年级学生。
这就说明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在强化前提的类型中,有的试题的题干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推理,而是一
个说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反映的不是推理中的前提和结论的关系,而是事 物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例如:
           (6)在成功的招聘活动中,面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面试,如果 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将不再被考虑。 以上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假设的基础上的?
(A)如果招聘活动中含面试,就会成功。

(B)对于成功的招聘活动来说,面试比制定职务说明更为重要。
(C)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那些个性适合工作要求的应聘者。
(D)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评估应聘者的个性是否适合工作要求。
  (E)在制定聘用决策时,应聘者的个性是否符合要求曾经是最重要的决 定因素。对于这道试题来说,任一个选择答案加到题干中去,都构不成严谨 的推理。在这里,是因果关系制约着题干和答案的联系。
  因果关系也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有一定的原因,就必然产生一 定的结果;而一定的结果,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产生的。既没有无因之果, 也没有无果之因。但对因果关系的确定。不存在一种固定的。形式化的方法, 而主要地依赖经验以及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分析。在例(6)中,要解决的问题 是:为什么面试可以决定应聘者是否适合待聘工作的要求。在选择的答案中, 如果哪个答案恰当他说明了这个原因,它就是正确的答案。依据经验和必要 的分析就会知道,面试能否成功,取决于面试主持者的素质。显然,如果面 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那些个性适合工作要求的应聘者,那么面试就是 成功的,而面试不合格的应聘者将不再被考虑。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

三、弱化结论型


  这种类型的 GRK 逻辑试题的特点是题干中通过论证所得出的结论不能成 立,需要削弱乃至否定这个结论。弱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选择的答案 中选取一个恰当的条件,加到前提中去,使得题干中的论证不能成立,由于 得出结论的论证不能成立,自然就削弱了结论的真实性;另一种是肯定选择 答案中与题干的结论不相容的某一个答案,既然与题于的结论不相容的命题 被确定为真实的,那么题于的结论的真实性就必然被削弱乃至被否定。
先看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例子:
  (7)近来美元的贬值是由于对未来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但著非由于美 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这个预测不会对美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阻 止货币贬值必须减少赤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尝试减少财政赤字。
(B)财政赤字没有造成经济增长缓慢。
(C)在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的前一年,美元已多次贬值。
  (D)在出现巨额赤字以前,有关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已多次造成美元贬 值。
  (E)巨额赤字的出现,除了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以外还有其他事件造成 美元贬值。这道试题的题干是一个论证,结论是”为了阻止货币的贬值必须 减少赤字”,而这个结论是从论据“由于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使得对未来 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造成美元的贬值”得出的。显然,如果这一论据不能成 立,那么结论就成了无本之木,其真实性将大大削弱。在题干的论据中,“美 国的巨额财政赤字”成为“对未来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造成美元的贬值”的 前提条件。如果这一条件关系不成立,论据也就不成立了。在所列的选择答 案中,答案(D)“在出现巨额赤字以前,有关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已多次造 成美元贬值”恰恰表明“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与“有关经济增长缓慢的预测 造成美元贬值”之间并没有条件上的关系,因此,只要答案(D)为真,题千
  
中所使用的论据就不能成立,从而达到了弱化结论的目的。 再看属于第二种情况的例子:
  (8)一种对许多传染病非常有效的药物,目前只能从一种叫 ibora 的树 的皮中提取,而这种树在自然界很稀少,5000 棵树的皮才能提取 1 公斤药物。 因此,不断生产这种药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该种植物的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把从 ibora 树皮上提取的药物通过一个权威机构发放给医生。
(B)从 ibera 树皮提取药物生产成本很高。
(C)ibora 的叶子在多种医学制品中都使用。
(D)ibora 可以通过插枝繁衍或在人工培育下生长。
  (E)ibora 主要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对于这种试题,可以不考虑题 干中的论证过程,只需从所列的选择答案中找出与题于的结论不相容的命题 即可。如果答案中有与题干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那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该答 案,因为肯定了具有矛盾关系的一个命题,就可以直接否定另一个命题;如 果答案中没有与题干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那就须通过比较,选取最不能与 题干的结论相容的命题。在这道试题中,题于的结论是“不断生产这种药物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该种植物的灭绝”,其关键是“该种植物将会灭绝”。对 答案(A)、(B)、(C)、(E)来说,只要它们成立,都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延缓该种植物的灭绝,但都阻止不了该种植物的灭绝。只有答案(D)“ibora 可以通过插枝繁衍或在人工培育下生长”成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种植物 的灭绝问题。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四、语义分析型 逻辑和语言表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语言表达中,不仅存在着
逻辑思维的过程,而且有时直接表现为逻辑的问题。逻辑问题在语言表达中
的反映,又通常与语义相关。因此,在 GRK 逻辑试题中有语义分析这一类型, 就不足为怪了。
每句话都存在一个语义问题。对同一句话,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以及受
话人的文化层次。所持立场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在一个特定 的语言环境下,一句话的含义应该是确定的。在需要确定一句话的含义时, 进行语义分析是必要的。例如:
(9)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一切”。
从这个观点可以推出下面哪个结论?
(A)有些东西,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不能买到,如友谊、健康、爱情等。
(B) 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什么也买不到。
(C)有一件我买不到的东西,便说明我没有足够的钱。
(D)有钱要比役钱好。
  (E)没有足够多的钱,也可以买到一切东西。在这道试题中,就需要对 题干的“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一切”这句话进行语义分析。而在语 义分析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使用逻辑的方法。首先,该句话使用的联接 饲“只要”表示的是一种假设情况,实际上是说明一种条件关系。即“有足 够的钱”是“买到一切东西”的充分条件。用 p 代表“有足够的钱”,q 代 表“买到一切东西”,则其形式结构为
  
(10)如果 P,则 q
其特征除了表现为“有 p,就一定有 q”外,还表现为“无 q,就一定元 P”, 所以(10)式与下面的公式
(11)如果非 q,则非 p
是等值的。对于非 P 来说,它表示“没有足够的钱”;对于非 q 来说,由于
q 命题涉及“一切东西”即全称的范围,而否定一个全称范围的命题,只能 得到一个涉及特称范围的命题,即非 q 为“至少有一件东西买不到”。这样 一来,题于的语句与“如果至少有一件东西买不到,那么就是没有足够的钱” 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答案(C)正是具有这种意义的语句,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
  涉及一段话或者一段对话,语义的分析就要复杂一些,因为这既要考虑 到语言本身,又要考虑说话者的立场和意图。例如:
  (12)“新总统上任不久,失业人数下降。所以,新总统由于增加了人 民的就业机会,应该得到人们的信任。”
这段话如果成立,下面哪项必须是真实的?
(A)新总统做了大量工作。
(B)新总统对失业情况应当负责。
(C)失业人数下降是因为新总统执政的结果。
(D)新总统应当被信任,否则失业人数将再度上升。
  (E)没有什么断言。首先,我们看到,答案(B)和(E)不属正确答案, 因为这二个选项成立,总统就不应该得到人们的信任。其次,我们看到,选 项(A)只是说总统做了大量的工作,至于这些工作与失业人数的下降的关系 却没有作出说明,即该选项为真,并不能得出总统应当得到人们的信任的结 论。选项(D)是一个条件假设,其意思是,如果新总统得不到人们的信任, 失业人数将再度上升,它构不成真实的前提。选项(C)说明,失业人数下降 是因为新总统执政的结果,既然如此,新总统就理所应当地得到人们信任; 而如果答案(C)不成立,题干的议论也就失去了依据。所以,正确的答案应 该是(C)。 此类的 GRK 逻辑试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推理和运算能力,其 中,有的试题还带有智力测验或侦破推理的色彩。这种试题通常在题干中给 出若干条件,这些条件有着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要考生从这些条件中合乎 逻辑地推出某种结论或对某些对错问题作出判断。
对于此类试题,重要的是要弄清题干中所给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
关系,从某一条件出发,一地进行推理,其中,每一步推理都增加了 新的条件,直至用完题干中的所有条件,推出所需的结论。例如:
  (13)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一 个出生在武汉。他们中一个是学国际金融专业的,一个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 一个是学外语专业的。其中:
甲不是学国际金融的,乙不是学外语的。
学国际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
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
乙不出生在武汉。 请根据已知的条件,判断甲的专业:
(A)国际金融。
(B)工商管理。

(C)外语。
(D)三种专业都可能。
  (E)三种专业都不可能。显然,要正确地解答这道试题,就必须根据题 干所给的条件,确定甲、乙、丙三人各学何种专业以及各出生在哪个城市。 根据条件“学外语的出生在北京”和条件“学国际金融的不出生在上海” 即“出生在上海的学生是学工商管理专业或外语专业的”,即可得出:出 生在上海的学生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由条件可知:乙出生在北京或上海; 再结合条件和;即可得出:乙是学工商管理专业或外语专业的。把 和条件中“乙不是学外语的“结合起来,就可得出:乙是学工商管理专 业的。把和条件中“甲不是学国际金融的’”即“甲是学工商管理专业 或外语专业的”结合起来,就可得出:甲是学外语专业的。剩下丙,自然就 是学国际金融专业的。根据所学专业,不难确定甲出生在北京,乙出生在上 海,丙出生在武汉。由此,可确定正确答案是(C)。
  解决此类试题,思路必须清晰,条件必须运用充分,推理过程必须严谨, 稍有疏忽,就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又例如:
  (14)如果佣人出现,他将被发现;如果他被发现,他就会受到询问; 他如果受到询问,他将回答问题,他的声音可以被听到。如果未看到佣人也 未听到他的声音,他一定在工作;如果他在工作,他一定会出现,但没有人 听到佣人的声音。
结合上文,以下哪一项能够成立?
(A)佣人被问。
(B)佣人不被问。
(C)未看见佣人。
(D)看到佣人。
  (E)以上全不是。这道试题乍看上去,似乎无从下手,因为题干所说明 的过程是自相矛盾的。我们由题干中第二句话中的“没有人听到佣人的声音” 出发,根据所给的条件可以推出“他在工作”;由“他在工作”可以推出“佣 人出现”。但根据题于中第一句活,从“佣人出现”出发,可以推出“他被 发现”;由“他被发现”可以推出“他受到询问”;由“他受到询问”;可 以推出“他的声音被听到”。这样,从“没有人听到佣人的声音”出发,经 过逻辑运算,得出了“佣人的声音被听到”的结论,一个逻辑矛盾!逻辑矛 盾表明,题千中所给的条件不可能成立,即不论“佣人被问”还是“佣人不 被问”,不论“看到佣人”还是“未看到佣人”,都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 的是答案(E)“以上全不是”,因为逻辑矛盾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以上所作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考生提供 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有一些 GRK 逻辑试题难以归人上面划分的五 种类型,特别是当试题涉及某些具体的领域,需要某些具体的知识的时候。 例如:
  (15)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望能建立起一个企业全局的集 成化的信息模型,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信息情况,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 建立起的这个信息模型要求能反映出企业运营中的各种信息流,各个层次上 信息对象之间的信息联系,并具有存储、检索、修改所有这些信息的数据库 功能。建立此信息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工作。
以下哪项中的一系列步骤是建立企业全局信息模型的最佳途径?

(A) 建立数据库一描述信息流一描述信息对象。
(B)明确所有信息对象一建立数据库一集成为信息模型。
  (C)对企业进行功能分解一针对分解后的各分析域建立信息模型一对各 子信息模型进行集成。
  (D)存储企业中各种信息流一针对各信息对象建立数据库一集成为全局 的信息模型。
  (E)描述出企业的信息流程情况一划分成若干层次进行更下层的描述一 针对信息流中各对象描述信息联系。这道试题与其说是一道逻辑试题,倒不 如说是一道计算机常识的试题,因为确定这道试题的正确答案(C)将更多地 依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尽管其中也多少带有一点逻辑的色彩。诸如此类试 题,是无法进行归类的。而要正确地解答此类试题,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宽的 知识面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 GRK 逻辑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对 GRK 逻辑试题来说,除了每道试题有其特殊的解题方法外,还有其共 同的、一般的解题方法。所谓的一般的解题方法,主要是就解题的程序和步 骤而言的。这种程序和步骤基本上适应各类试题的要求。了解解题的程序和 步骤,可以使考生免走弯路,减少失误,尽可能地按照试题的要求,给出正 确的答案。
  GRK 逻辑试题都分为三个部分:题干、问题和选项。在一般情况下,题 于是试题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问题;根据问题,选择答案。
  作为解题的第一个步骤,必须审清题干的内容和意义。题干通常由一段 叙述组成。这段叙述说明了哪些事实,包括了哪些内容,给出了哪些条件, 这都是审题时要搞清楚的。如果这段叙述是一个论证,那就要弄清何为前提, 何为结论,以及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有的试题的答案就直接存在于题干之中, 只要题干的意义弄明白了,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例如:
  (1)请看一则广告:您曾因为失眠而在长夜里辗转反侧吗?请用调牌片 剂。您将可以获得恬静、舒适的睡眠,醒来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没有眼 药反应。请记住 X 牌!
以下哪项在广告中没有反映?
(A)良好的睡眠。
(B) 快速入睡。
(C)增加精力。
(D)舒适休息。
  (E)无副作用。由于题干没有包括快速人睡的内容,因此,在明确题干 内容后,就很容易地选择答案(B)。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个论证的前提并不在题干中明确出现,而是隐含
在论证之中。对于这种隐含的前提,必须通过逻辑的或语义的分析,使之显 现出来。尤其当一个论证表面上看来十分合理,却得到一个不可能或十分荒 谬的结论时,那就很可能存在隐含的前提。例如:
(2)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妻进行财产登记,即说明各自婚前财产情况,以
备将来一旦离婚,不致为财产分配产生纠纷,耗时费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加强上述论点?
(A)并非每一婚姻的解除都以痛苦结束。
(B)离婚的人被阻止争论婚前协议的公平性。
(C)超过 1/6 的婚姻以离婚结束。
(D)配偶婚后可以积累相当数量的共同财产。
  (E)婚前协议产生的感情影响,可能阻止一些人结婚。显然,题干的结 论说明,婚前财产协议具有避免产生离婚纠纷的优点。在此,题干隐含了一 个重要的前提:婚前的财产协议是双方自愿接受的,他们对协议的内容没有 争议。因此,选择答案(B)可以使婚前协议的这个优点得到加强,这是因为, 不争论婚前协议的公平性,也就不会涉及婚前财产的重新分配问题,离婚就 不必那么耗时费力了。
  解题的第二个步骤是弄清问题的意义。对同一题干的内容,由于提问的 角度和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试题的不同类型,主要是依据问题的 不同性质而划分的。
  
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针对题干的结论提出 诸如。
“以下哪项最能支持上述的观点?”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的论点?” “如果上述论断成立,则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如果上述建议成立,则以下哪项必定不能被采纳?”等等都属于此类 情况。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弄清题干中哪句话是结论,哪句或哪些话是前提 或条件。通常,可以借助联接词来加以明确。凡在“因为”、“假如”、“既 然”、“由于”之后的语句,都是表示原因、条件和前提的;凡在”因此”、” 那么”、“这表明”、“从而得出”之后的语句都是表示结果和结论的。即 使没有明确的联接词,根据各语句之间的条件和因果关系的分析,也是不难 找出其结论的。
2.针对题干的形式结构提出 诸如:
“以下哪项与题干的论证方式相同?” “以下哪项的推理结构与上述的最为相近?” “以下哪项犯了与题于相同的错误?” “下面哪一事实在结构上与上文最相似?”等等都属于此类情况。解决
此类问题,可以不管题干中的论证所使用的条件或前提是否真实,也可以不
管论证是否有效,关键是要把握题干具有何种结构以及使用的是何种论证方 式。这里,需要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能从具体的思维过程中抽象出其 形式结构。熟悉逻辑常项和变项的使用方法,对于解决此类问题,是十分有 益的。
3.针对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提出
  此类问题的特点是题干只是给出一些条件或前提,而没有得出结论,结 论存在于选项之中,让考生依据推理的有关知识,确定选项中哪一个是从题 干的条件和前提中必然推出的。例如:
(3)只有小陈参加,小王和小张才会一起吃饭;而小陈只到她家附近的
酒店吃饭,那里距市中心几里路远;只有小王去,小宋才会去酒店吃饭。 如果上面的资料是对的,下面哪一条也一定对?
(A)小宋不与小陈在酒店一起吃饭。
(B) 小张不与小宋、小陈一起在酒店吃饭。
(C)小王、小宋和小张不在酒店一起吃饭。
(D)小宋不在市中心的酒店吃饭。
  (E)小王与小张不会一起在市中心吃饭。这道试题用到演绎推理的知 识。从“只有小陈参加,小王和小张才会一起吃饭”这一条件,依据必要条 件的关系,可以确定“如果小陈不参加,小王和小张就不会在一起吃饭”。 再从“小陈只到她家附近的酒店吃饭,那里距市中心几里路远”,作一下语 句变换,即可得出“小陈不到市中心吃饭”。把“如果小陈不参加,小王和 小张就不会一起吃饭”和“小陈不到市中心吃饭”结合起来,即可得出“小 王和小张不会一起在市中心吃饭”,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E)。
  根据问题的类型和要求,对选项进行选择,尽力找到正确答案,这是解 题的第三个步骤。
  
  虽然每道 GRK 逻辑试题都有五个选项,但在很多情况下,真正需要考生 加以比较和选择的只有二至三个选项。另外的二至三个选项,或者与题意无 关,或者与题意相悻,属于“案外案”。因此,排除案外案,缩小选择范围, 是解题的常用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弄清题意即可。例如:
  (4)人们一直认为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然而,一流的棋手却输给了 计算机。这表明,“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这一传统观念是不正确的。
以下答案若均属实,哪一个能够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观点?
(A)许多人认为逻辑思维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
(B)计算机“棋手”是按人类编制的程序下棋的。
(C)许多人的下棋的水平都很低。
(D)人类除了下棋以外还可以从事许多其他活动。
  (E)计算机可以在许多方面超过人类,并帮助人类。在这道试题的选项 中,答案(A))和(E)明显与题意相悖,答案(C)明显与题意无关,均属 案外案,可立即予以排除。剩下的二个答案(B)和(D),在加以分析和比 较后,不难确定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相对来说,排除案外案是容易的,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就比 较复杂了。一个标准的试题,其正确的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如果答案不具唯 一性,那就是试题的问题了。因此,只有在确定除了某一答案外,其他的答 案都是不正确的和不合适的,才算正确地解答了试题。在排除了案外案后, 对剩下的选项可以按照从题干到选项和从选项到题干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思 考。
凡属于从题干到选项的试题,其问题都是根据题干设计出来的,通常以
如下的形式提出问题: “如果该论点为真,那么下面哪一个结论也为真?” “如果该论述成立,下面哪项不可能为真?” “下面哪一个结论可以从题干中推论得出?” “题于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下面哪项是题干的议论所要说明的观点?”
“下面哪一个推论是由题干支持的?”对于此类问题,选择出来的答案,
必须与题干有逻辑上的推论关系,即以题干为前提,一定能够推出所选的答 案。换句话说,如果所选的答案不成立,那么题干也一定不成立。这也是检 验所选答案是否正确的一个方法。例如:
(5)有人认为当前的大学教育在传授基本技能上是失败的。他们对若干
大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新上岗的工作人员 中都没有很好掌握基本的写作、数学和逻辑技能。
如果上述论点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也为真?
(A)现在的大学里没有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了。
(B)新上岗人员中极少有大学生。
(C)写作、数学、逻辑方面的基本技能对胜任工作很重要。
(D)大公司的新上岗人员基本上代表了当前的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E)过去的大学生比现在的大学生接受了更多的基本技能教育。 我们先对题干作一些分析。题干的论点是“当前的大学教育在传授基本技能 上是失败的”,这个论点是依据对若干大公司的调查得出的。再看一下问题: “如果上述论点为真”在本意上是指题干中的论点和依据都是成立的;“那
  
么以下哪项也为真”则是要考生找出某一个选项,该选项与题干中的论点和 依据的关系必须满足:如果题干中的论点和依据成立,那么该选项一定成立, 而决不会出现该选项假而论点和依据仍然真的情况。很显然,答案(B)和(C) 属于案外案,因为它们说的与题意元关。答案(A)和(E)说的是大学里关 于基本技能教育的问题,没有涉及对若干大公司的调查问题,即使否定它们, 也不会妨碍题干中的论点和依据依然成立,所以,可以排除这二个选项。至 于答案(D),如果否定它,就会得出“大公司的新上岗人员基本上不代表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水平”,由此,对大公司的调查就与大学的基本技能教育 无关,题干中的论点也随之不能成立;所以,要论点成立,答案(D)必须为 真,这正是题意所要求的。
  凡从选项到题干的试题,其问题都是根据题干中所没有的。额外的资料 设计的,通常以如下的形式提出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 “以下除哪一项外,都能支持上述论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作用最小?”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的错误之处?”对于此类试题,所选择的答案或
者加入到题干中去,作为一个前提条件,按照题意的要求作出推论;或者直
接与题干的结论(论点、观点、论断、建议、意见)发生联系,按照题意的 要求进行推论。例如:
(6)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各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可能仅仅是一种
幻想。大量这样的化学物质已经生产出来,并且以成千上万台冰箱的冷却剂 的形式而存在。当这些化学物质到达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时,其作用不可能停 止。因此,没有任何方式可以阻止这类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臭氧层。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能最严重地削弱以上论证?
  (A)不可能精确地测量冰箱里冷却剂这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量是 多少。
(B)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避免不卫生的和潜在的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
食物的冷藏是必要的。
  (C)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替代品还未开发出来,并且替代品可能会比冰箱 目前使用的冷却剂昂贵。
(D)即使人们放弃使用冷藏设备,已经存在的冰箱里的冷却剂也是对大
气臭氧层的一个威胁。
  (E)当冰箱的使用寿命结束时,冰箱里的冷却剂可完全回收并且重新利 用。这道试题是把选项加入到题干的条件中去,使原先的论证不能成立,这 样,结论也就受到了削弱。题干的结论为“没有任何方式可阻止这类化学物 质进一步地破坏臭氧层”。选项中的(A)、(B)、(C)是与题意无关的案 外案。答案(D)是支持题干的结论的,与题意相悖。把答案(E)加到题干 中去,由于冰箱里的冷却剂可以回收并且重新利用,而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化 学物质主要以冰箱冷却剂的形式存在,这样,我们就有办法阻止这种化学物 质进一步地破坏臭氧层,这也就表明,题干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正确 的答案应该是(E)。
GRK 逻辑试题的题意和要求是变化多端的,并不存在一种固定的、一成

不变的解题程序和方法。由题干到问题再到选项,这是一种自然的、常用的 程序和步骤,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些特殊的试题中,也可以先从问题人手。先 略读问题,再读题干,可以尽快地明确试题的类型,针对试题的不同类型, 去理解和把握题干的内容和意义。在有的情况下,题干过于冗长,而问题又 仅仅是针对题干的结论提出的,这时为了节约时间,甚至可以不阅读题干中 关于结论的全部的论证过程,直接找出其结论即可。例如:
  (7)某保险公司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 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 25%。评价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包括 承办案件数和案件的复杂性。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 生产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率高的员 工要少。
(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生产率高的员工通常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为酬劳。
(D)生产率高的员工不会比生产率低的员工工作时间长。
  (E)在拥挤。不舒适的环境中,同事的压力妨碍员工的工作。这道试题 可先从问题入手,因为问题是仅仅针对题干的结论提出的。甚至不需要阅读 题干的全部文字,就可明确其结论为“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 生产率”。在结论中,“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是原因,“提高工人的生产 率”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由原因产生结果。在选项中,答案(A) 和(D)属于案外案,因为它们与题意无关。答案(B)和(E)是加强和支持 题干的结论的,与所提出的问题相悖,可以排除。答案(C)把“员工的生产 率高”作为原因,“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为结果,而生产率低的员工得 不到舒适的工作环境,这就与题干的结论中的因果关系正好相反,因此,肯 定答案(C)就最能削弱题干的结论。
由此可见,只要考生掌握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又接受必要的思维训练,
加之了解 GRK 逻辑试题的类型。要求以及解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而又能举 一反三,灵活运用,那么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不是奢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7 11:55:46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GRK 逻辑试题的相关基础知识


  GRK 逻辑考试,尽管它的部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 非考核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尽管它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 综合、推理和类比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但并不考核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这
是 GRK 逻辑考试的总体要求。 尽管如此,熟悉逻辑学的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考生迅速地、准确地
理解试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尤其那些对逻辑的基础知识十分陌生的考生, 学习该章的内容还是必要的。

第一节 思维的形式结构
一、思维的内容和形式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科学。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
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 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思维也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维的内
容就是指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或关系;思维形式则是指思维对特 定对象及其属性或关系的反映方式,主要指概念(词项)、命题(判断)和 推理等。思维的内容与哲学。各门具体科学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相联系,而思 维的形式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对于具体的思维来说,尽管其内容可以是 各不相同的,却可以有着相同的形式。舍弃思维的具体内容,从中抽象出具 有一般意义的思维形式而加以研究,就构成了逻辑学这门科学。请看下面的 例子:
(1)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2)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
  (3)所有的偶数都是能被 2 整除的。从内容上看,例(1)属于政治经 济学范畴,例(2)属于物理学范畴,例(3)属于数学范畴。尽管具体的内 容不同,但很显然,它们有着共同的形式,即
所有??都是??
如果我们用“S”和“P”分别替换前后两个“??”,或者说,让它们代表 那些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所有的 S 都是 P
这就是上述三个例子的共同的思维形式。 再看下面两个例题:
(4)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湿。
  (5)如果他患肺炎,那么他发烧。 从内容上看,例(4)说的是自然现象,例(5)说的是病理现象。但不难看 出,它们也有着共同的形式,即
如果??,那么??
如果我们用“P”和“q”分别替换前后两个“??”,那么就可以得到如下 的公式:
如果 P,那么 q
这就是上述两个例子的共同的思维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p 和 q 是代 表那些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命题的,与“所有 S 都是 P”中的 S 和 P 的用法 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论述中再予以分析。
  不仅简单的思维是如此,对于复杂的思维我们也可以从中抽象出其逻辑 形式。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6)所有的偶数都是能被 2 整除的,
8 是偶数;
所以,8 是能被 2 整除的。
(7)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 铜是金属;
所以,铜是导电的。

虽然这两个思维过程涉及的领域不同,其中,例(6)属于数学领域,例(7) 属于物理学领域,但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都包含三个命题,三个命题 中又包含着三个概念,其中,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如果我们用“M”、“P” 和“S”分别代表这三个内容各不相同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公式:
所有的 M 是 P,
s 是 M; 所以,S 是 P
这就是上面两个思维过程所共同具有的逻辑形式。
  由此可见,能够从具体的思维中抽象出其思维形式,这既是逻辑学的基 本方法,也是对学习逻辑学的基本要求。一旦从具体的思维中抽象出其思维 形式,我们就可以暂时不考虑其特定的内容,而仅仅从形式上研究和把握其 结构,作出逻辑上的判定。
  为了说明区分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在解题中的作用,我们举一个 GRK 逻辑 试题为例:
  (8)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都不超过 6 小时。因此,如果一名选 手每天跑步超过 6 小时,他就不是一名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以下哪项与上文推理方法相同?
  (A)跳远运动员每天早晨跑步。如果早晨有人跑步,则他不是跳远运动 员。
(B)如果每日只睡 4 小时,对身体不利。研究表明,最有价值的睡眠都
发生在入睡后的第 5 小时。
(C)家长和小孩作游戏时,小孩更高兴。因此,家长应该多作游戏。
  (D)如果某汽车早晨能起动,则晚上也可能起动。我们的车早晨通常能 起动,同样,它晚上通常也能起动。
(E)油漆三小时之内部不会干。如果某涂料在三小时内干了,则不是油
漆。 可以把题干分析为:
如果他是一名世界级的选手,那么他每天跑步不超过 6 小时。因此,如
果他每天跑步超过 6 小时,那么他就不是一名世界级的选手。用“P”表示“他 是一名世界级的选手”,“q”表示“他每天跑步不超过 6 小时”,则“他不 是一名世界级的选手”可以表示为“非 P”,“他每天跑步超过 6 小时”可 以表示为“非 q”,这样,题于就具有如下的逻辑形式:
如果 p,那么 q;所以,如果非 q,那么非 p
再分析试题中给出的五个答案,其中(A)、(B)、(C)显然与题目要求无 关,属于案外案;(D)具有以下的形式:
  如果 P,那么 q。所以,如果 p,那么 q。 与题干的逻辑形式不同;而(E)可以分析为:
  如果某涂料是油漆,那么它三小时之内不会干。因此,如果某涂料三小 时之内干了,那么它不是油漆。显然,答案(E)具有“如果 P,那么 q;所 以,如果非 q,那么非 P”的逻辑形式,与题干的逻辑形式完全相同,所以,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E)。这种从逻辑形式上分析和把握问题的方法,可以使 我们十分准确地寻找到正确答案。

二、思维的形式结构


既然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形式结构,那么就需要有办法刻画它们。而要刻
画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有助于 理解常项和变项的意义,我们不妨先看一个数学的例子。数学为了表示加法 满足交换律,通常使用下面一个公式:
  a+b=b+a 其中,“a”和“b”就是变项,它们可以表示任一数字或公式,可用任一数 字或公式对它们作代人,显然,变项的使用使这一公式具有了一般的意义。 其中的“+”和”=”就是常项,它们有着固定的数学意义,用以表示公式的 结构和变项之间的数学关系。借助常项和变项,数学就可以清晰地。准确地 刻画和表述各种数学上的规律。
  和数学中的常项和变项的意义及用法相类似,逻辑常项是指思维形式中 不变的部分,它表示一种确定的逻辑关系,依据它们,我们可以把思维形式 区分为不同的类型。逻辑变项则是指思维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它们可以在某 一特定领域内,表示思维的任一具体内容,当我们用任一具体内容对它们作 代人时,都不会改变其逻辑结构。从例(1)、例(2)、例(3)中,我们抽 象出的共同的思维形式
所有的 s 都是 P
其中,“S”和“P”就是变项,它们代表任一概念(词项)。无论用什么具 体的概念对 s 和 P 作代人,我们都可以得到具有相同形式的命题。例如,用 “马克思主义者”和“元神论者”分别代人 s 和 P,则得到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对于思维形式“所有的 S 都是 P”来说,除了具有变项 s 和 P 以外,还具有 表示确定的逻辑关系的部分,即
所有??都是??
这就是逻辑常项。逻辑常项既可以用自然语言来表示,也可以用特定的符号 来表示,而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会更精确,更少歧义性。形式逻辑通常用 “A”来表示上面这种固定的逻辑关系,因此,“所有 S 都是 P”又可表示为
SAP
这样,借助常项 A 和变项 S 和 P,我们就把这类命题的结构,形式地刻画出 来了。
由于所研究的领域和对象不同,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种类也不同。在
普通形式逻辑中,常项主要分为词项逻辑的常项和命题逻辑的常项。在每个 研究领域中,对其所使用的逻辑常项都有着严格的定义,以表示一种确切的 逻辑关系。与逻辑常项的不同种类相联系,逻辑变项也主要地分为两类即词 项(概念)变项和命题变项。上面所列的变项 S 和 P,就是词项变项。而对 于例(4)和例(5)所具有的逻辑形式
如果 P,那么 q
其中的小写的字母 p 和 q,就是命题变项。它们可以代表任一命题,可用任 一命题对它们作代人。例如用“该数能被 4 整除”和“该数能被 2 整除”分 别代入 p 和 q,则得到
  如果该数能被 4 整除,那么该数能被 2 整除。 对思维形式“如果 P,那么 q”中具有的确定的逻辑关系,即
如果??,那么??

则称之为命题逻辑的常项。这个逻辑常项既可以用自然语言表示,也可以用 特定的符号表示,而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更为精确,更少歧义性。在命题 逻辑中,通常用箭头号“→”来表示它。于是,“如果 P,那么 q”又可以表 示为
p→q
  有了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对于某一思维过程,我们就可以通过逻辑的 分析,把其中的思维形式精确地刻画出来,并通过对思维形式的考察,确定 该思维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有效性。有的思维过程,仅从内容上看,似乎是 正确的;但思维形式上的考察,却否定了其正确性。例如:
所有的宗教徒都是唯心主义者,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宗教徒;
所以,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
  该推理的前提真,结论也真,似乎是正确的。当我们使用逻辑常项和逻 辑变项把该思维的形式刻画为
所有的 M 都是 p, 所有的 S 都不是 M;
所以,所有的 S 不是 P
再用有关的规则加以判定(这方面的知识将在后面的章节加以论述),就会 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推理式,因此,原思维过程是不合逻辑的。
熟练地掌握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对于 GRK 逻辑试题的解答是十分有用
的。例如:
  (9)19 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 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使是国家给 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下列选项哪个与该错误相类似?
(A)天下雨,地上湿。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上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
(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E)你说谎,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 可把该题题干分析为:
如果一个农夫是勤劳的,那么他拥有两头牛;所以,如果一 个农夫拥有
两头牛,那么他是勤劳的。进而使用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把上面的思维过程 刻画为
  如果 P,那么 q;所以,如果 q,那么 p 首先,用命题逻辑的规则,可以判定这个推理是无效的(这方面的知识我们 在以后的章节加以论述)。然后,对所给出的答案进行分析,可以一眼看出, 答案(B)和答案(C)与题意元关,属于案外案,答案(E)说的是因果关系 而不是条件关系,可以排除;答案(A)具有下面的形式
如果 p,那么 q;所以,如果非 P,那么非 q
与题干的逻辑形式不同,也可以予以排除;至于答案(D),可以把它分析为 如果他病了,那么他躺在床上;所以,如果他躺在床上,那么他病了。 显然,上面的思维过程具有与题干相同的逻辑形式即“如果 P,那么 q;所以,
如果 q,那么 P”,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需要说明的是,初学者必须花些功夫才能掌握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并 能熟练地用它们刻画一个思维过程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逻辑的基本规律


  要正确地运用思维形式,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每一种思维形式,都 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要求。而每一条逻辑的规则,都必须受逻辑规律的制约。 违背了逻辑规律,人们的思维就不可能是正确的。普通逻辑所研究的基本规 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其中,前三条规律保证 人们的思维具有确定性,后一条规律保证人们的思维具有论证性。
            一、同一律 在一个思维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概念时而是这种含义,时而是另一种
含义;所使用的判断时而是这种意义,时而是另一种意义,那么思想就不可
避免地要发生混乱。同一律正是为了防止和克服这种情况,以保证人们的思 维具有确定性。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同一律?简要他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反映同一个对象的思想 必须是确定的,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
同一律的公式是:A 是 A。
  公式“A 是 A”,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而是表明一个思想必须与 自身保持同一。这里的“A”表示任一思想(概念或判断),无论 A 在同一个 思维过程中的什么地方出现,它的含义或意义都必须是确定的、同一的。
在概念方面,同一律要求一个概念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而不
能时而反映这类对象,时而反映另一类对象;一个概念反映什么属性就反映 什么属性,而不能时而反映这个属性,时而反映另一个属性。例如,“人” 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就是“会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类对象。 只要我们在思维过程中使用“人”这个概念,那么它就是指这类特定的对象。 在判断(命题)方面,同一律要求一个判断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否定 什么就否定什么。同时,如果一个判断是真的,那么就是真的;如果一个判 断是假的,那么就是假的。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一判断肯定了月 球的这一性质,只要我们使用这一判断,那么它就是肯定了月球的这一性质。
再者,如果“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一判断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
(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看似简单,但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违背同一律的情况还是时有 发生的。违背同一律的错误的发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不自觉 的,即由于缺少必要的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而导致的逻辑错误:另一种情况 是自觉的,即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违反逻辑规律。
  在概念方面,把不自觉地违背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称为“混淆概念”,其 特征是由于不注意某个概念的确切的含义,以至在后面使用这一概念时改变 了原有的含义。例如:
  (1)某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我看了电影(园丁之歌》,很受感 动。我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园丁,为绿化祖国作贡献。”《园丁之歌》这部电 影是赞美人民教师的,这里的“园丁”指的就是教师。而这个学生在作文中 却把“园丁”混同于“绿化工人”,使“园丁”这个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未能保持自身的同一,以致闹出了笑话。
  
  对于在概念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的要求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 之为“偷换概念”,其特征是有意地不明确某个概念的含义,进而对这个概 念塞进新的含义。以古希腊有名的“有角者”诡辩为例:
  (2)凡是你没有失去的就是你所有的,你没有失去头上的角,所以你有 角。显然,前一个“没有失去的”概念是指原来就有而没有失去的东西,而 后一个“没有失去的”概念则是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正由于诡辩者偷换了 “没有失去的”这概念,才导致了从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了荒谬的结论。
  在判断方面,把不自觉地违背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称为“转移论题”,其 特征是在说话或论述中,把所要说明或论证的问题无意识地变成了另外的问 题。例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茅台酒的来历》,但通篇谈的都是茅台镇 的演变历史,这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
  对于在判断上有意识地违背同一律而出现的逻辑错误,逻辑上称之为“偷 换论题”,其特征是有意地把某个命题所断定的内容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 予以改变,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元政府主义者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采用了偷 换论题的手法,把这一科学论断歪曲为“吃饭决定思想体系”,然后再大肆 进行攻击。这种故意违反同一律的手法,是相当卑劣的。
            二、矛盾律 人们在思维时必须做到首尾一贯,而不能前后矛盾,出尔反尔,否则人
们既不可能正确地思维,也不可能清晰地表述,当然也就谈不上客观地认识
外部世界了。矛盾律的作用正是为了保证思维的首尾一贯,避免自相矛盾。 也正因为如此,矛盾律又被称为不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 都是真的;或者说,对同一个对象不能有互相矛盾的思想。
矛盾律的公式是:A 不是非 A。
  公式中的 A 表示任一思想(通常用判断来表示),非 A 表示与 A 互相否 定的思想。“A 不是非 A”,是说,A 和非 A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不可能都是 真的。显然,如果 A 是真的,那么非 A 就是假的;反之,如果非 A 是真的, 那么 A 就是假的;总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例如下列几对判断:
(3)“这个人是大学生”与“这个人不是大学生”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与“有的金属不是固体” “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价值的”与“所有的商品都不是有价值的” “价廉并且物美”与“价不廉或者物不美”在这四对判断中,尽管具体
的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每对中的判断所表达的思想都是互相否 定的,而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如果“这个人是大学生”是真 的,那么“这个人不是大学生”就一定是假的;反之,如果“这个人不是大 学生”是真的,那么“这个人是大学生”就一定是假的。另外三对判断的情 况与此相同。
  至于互相否定的思想,到底哪个为真,哪个为假,这是由哲学、各门具 体科学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逻辑解决不了实际上的真假问题,矛盾 律只是要求对同一个对象不能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
  
(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既然矛盾律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 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那么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即同 时肯定两个柑互否定的思想,那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或者说有 了逻辑矛盾。如果一个人的话语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那就无异于自己 否定自己;如果一个理论体系中存在着逻辑矛盾,那这个理论就是不能自圆 其说的,因而也就是不科学的。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4)深夜,远远望去,整栋大楼漆黑一团,只有东南角还亮着一盏灯。
  (5)我既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也 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例(4)中,“整栋大楼漆黑一团”表明了楼内一盏灯 也不亮,而“东南角还亮着一盏灯”就表明整栋楼并不是漆黑一团,在同一 个思维过程中,对“整栋大楼漆黑一团”和“东南角还亮着一盏灯”这两个 互相否定的思想都予以肯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在例(5)中,既然已 经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是说除了社会实践外,其他的 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后又说“马克思主义也是检验真理 的标准”,那就表明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根据矛盾律,我们只要在论辩中揭露对方的言论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那就等于驳倒了对方;只要在某个理论中发现存在逻辑矛盾,那就等于宣告 了这个理论的破产。在 GRK 逻辑试题中,有一类试题要求从几个答案中选出 最能削弱、推翻或反驳题干中给出的论点的答案。解答此类试题,往往用到 矛盾律,即我们只要找出与题干的论点互相否定的答案,就可以正确地解出
该题。例如:
  (6)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求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竞争, 因此,在一个法制尚不健全的国度内,是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市场经济并非是法制经济。
  (B)市场经济要求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但并非有完备的法律、 法规就是市场经济。
(C)不是所有的市场经济都有完备的法律规范。
(D)健全的法规体系能有效地保障竞争的平等性。
  (E)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过程,因此,伴随这一过程,法律、法 规体系也将逐步完善。
对题干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结论是“法制不健全的国度是不能建立市
场经济体制的”,要点是“能不能建立”。在五个答案中,答案(A)、答案
(B)、答案(D)与题干中的结论关系不大,可以作为案外案予以排除;答 案(C)避开了“能不能建立”的问题,不能与题干的结论直接构成互相否定 的关系,也可以排除;答案(E)实际上是说“法制不健全的国度也能建立市 场经济体制”,这与题干的结论恰好构成了互相否定的关系,因此肯定了答 案(E),就最能削弱题干的结论。
            三、排中律 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须鲜明地承认其中
一个是真的,而不能含糊其词,游移不定,骑墙居中,让人无从捉摸。排中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律要求人们在没有第三种可能的情况下,必须对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作出明 确的选择。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排中律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真,不 能都假。
  上面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主要是指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所 谓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判断既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其中必有一 真,必有一假。例如:
(7)“所有的人都是科学家”与“有的人不是科学家” “存在外星人”与“不存在外星人” “所有的脊推动物都不是胎生的”与“有的脊椎动物是胎生的” “小王是足球队员或者是篮球队员”与“小王既不是足球队员也不是篮
球队员” “如果天上出现彗星,那么世间就有灾变”与“天上出现了彗星,世间
也没有灾变”上面任何一对判断,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如“存在外星 人”为真,则“不存在外星人”为假;反之,如“不存在外星人”为真,则 “存在外星人”为假,其他几对判断的情况与此相同。
排中律的公式是:A 或者非 A。
  公式中的 A 代表任一思想,非 A 则代表与 A 相矛盾的思想。在 A 和非 A 这两个思想中,必有一个是真的。因此,必须在 A 和非 A 中肯定一个,不肯
定 A,就要肯定非 A;不肯定非 A,就要肯定 A。
  和矛盾律的情况一样,至于 A 和非人之中,到底哪个为真,这不是逻辑 所能解决的。排中律只是要求,对具有矛盾关系的 A 和非 A,必须承认其中 一个为真。
(二)违反诽中律的逻辑错误
  既然排中律要求我们在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承认其 中的一个是真的,那么违背了这一要求,在互相矛盾的思想面前,含含混混, 吞吞吐吐,既不承认这个,又不承认那个,那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 误。由于这种逻辑错误的特征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都予以否定,因此, 又有人把这种错误称为“模棱两不可”。例如:
(8)说有鬼这当然不对,但说没有鬼又太武断了。
(9)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 在例(8),“有鬼”与“没有鬼”是互相矛盾的思想,根据排中律,必
须肯定其中的一个,而对有鬼与没有鬼都予以否定,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 错误。在例(9)中,无论哪一种观点,要么属于唯物主义,要么属于唯心主 义,两者必居其一,而对这两种情况都不予以肯定,就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 违反排中律的情况,不仅可能出现在一段话语或论述中,也可能出现在 一些比较复杂的场合下。例如,某甲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有所 担心,在会议开始时不肯明确他说出来,这时某乙就批评他说“有意隐瞒自 己的观点”;而当某甲接受某乙的批评,在会上明确说出自己的观点时,某 乙却又说某甲是“有意散布自己的观点”。在某乙看来,无论某甲在会上说 出自己的观点还是某甲不在会上说出自己的观点,都是不对的,这样,某乙
就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在运用排中律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认识的复杂性。当人们对某一个问题

尚未深入了解,对某件事的是非还没有弄清楚,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才能作 出决定或回答时,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允许人们不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 能说违反了排中律。
  排中律只能在不存在第三种可能的情况下运用。如果存在第三种可能的 情况,就不能简单地使用排中律。例如,某人下完一盘象棋后说“这盘棋我 没有赢”,又说“这盘棋我也没有输”,这并不违反排中律,因为象棋比赛 中还存在和棋的可能性。
在 GRK 逻辑试题中,也有用到排中律的地方。例如:
  (10)有一天,某一珠宝店一块贵重的钻石被盗走了。经侦破,查明作 案人肯定在甲、乙、丙、丁之中。于是,对这四个重大嫌疑人进行审讯。审 讯所得到的口供如下:
甲:我没有作案。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经查实,这四个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以下哪项才是正确 的破案结果?
(A)甲作案。
(B)乙作案。
(C)丙作案。
(D)丁作案。
  (E)甲、乙、丙、丁共同作案。 在四个人的口供中,我们注意到乙和丁的口供是互相矛盾的,即“丁是罪犯” 和“丁不是罪犯”具有矛盾关系,因此,这两个口供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这也就是说,唯一的假口供就在这两个口供之中。那么,剩下的两个口供即 甲的口供和丙的口供都是真的。根据丙的口供,可以确定乙是罪犯。这样, 四个口供中,甲、丙和丁的口供是真的,乙的口供是假的。所以,正确的答 案应该是(B)。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要求来保证人们
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三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形 象他说明这三者的关系,便于初学者掌握它们,我们以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作 比喻。我们知道,在交通指挥中,绿灯表示通行,当绿灯亮时,车辆和行人 通行;红灯表示禁止通行,当红灯亮时,车辆和行人停下。同一律对红绿灯 的要求是:绿灯表示通行就表示通行,红灯表示禁止通行就表示禁止通行, 而不能任意地改变绿灯和红灯的意义,否则交通必然发生混乱。矛盾律对红 绿灯的要求是:绿灯和红灯不能同时亮,因为绿灯和红灯是两个互相否定的 信号,显然,如果绿灯和红灯同时亮,车辆和行人将不知道是该通行还是该 停下。排中律对红绿灯的要求是:在正常的交通时间内,不管是亮绿灯还是 亮红灯,总得亮一个灯,不能一个灯也不亮,因为对于绿灯和红灯这两个互 相矛盾的信号,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如果绿灯和红灯一个也不亮,那么车 辆和行人还是不知道应该通行还是应该停下。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看到, 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于人们的思想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四、充足理由律


人们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想具有说服力,使人心悦诚眼,就必须具
有论证性,所谓“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充足理 由律从逻辑的角度,对思维的论证性提出了要求。
(一)充足哩由律的基本内容
  所谓充足理由律,就是指:在论证过程中,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总是 有充足理由的。
  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A 真,因为日真并且日能推出 A。上面公式中的” A”代表在论证中被确定为真的判断(观点、论点、论题等通常都是使用判断 表达的),我们把它称为推断;“B”代表用来确定 A 真的判断(它可以是一 个判断,也可以是一组判断),我们把它称为理由。在论证过程中,推断 A 所以能够确定为真,一定还存在着另一个(或另一组)判断 B,并且从日真 可以推出 A 真。如果日真并且从 B 可以推出 A,那么我们称 B 是 A 的充足理 由。
  根据充足理由律,在论证过程中,如果一个推断被确定为真,那么这个 论证一定为这个推断提供了充足理由;反之,如果一个论证没有为它的推断 提供充足理由,那么这个推断的真实性是没有保证的,也是别人难以接受的。 例如:
(11)地面湿。因为天下雨;并且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湿。
  (12)物体加热后体积膨胀。因为,如果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物体加 热后分子之间的距离会加大;而分子的距离加大时物体体积会膨胀。在例
(11)中,推断 A 是“地面湿”,而“天下雨”真,并且从“天下雨”可以
推出“地面湿”,因此,“天下雨”就是“地面湿”的充足理由民在例(12) 中,推断 A 是“物体加热后体积膨胀”,而“物体加热后分子的距离会加大” 和“分子距离加大时物体体积会膨胀”这两个判断构成充足理由 B,因为这 两个判断真,并且从这两个判断出发可以逻辑地推出 A。
和其他的逻辑规律一样,对于充足理由日到底是否为真,充足理由律是
保证不了的,这是哲学、各门具体科学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 的。这条规律只是从逻辑的角度提出要求,加以规范,而不能具体地确定哪 个理由为真,哪个理由为假。
(二)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根据充足理由律,我们在论证过程中,要确定某一推断(观点、论断、 论题等)的真实性,必须做到:第一,要有理由;第二,理由是真实的;第 三,理由与推断之间有逻辑的联系,即从理由可以逻辑地推出推断。违背了 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就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毫无理由”。这种错误的特征是对自己所持的论点不作任何论证,不 给任何解释,甚至蛮不讲理,信口雌黄。例如,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 秦桧陷害,抗金名将韩世忠质问秦桧:“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秦桧竟回 答说“莫须有。”秦桧的这种回答是典型的“毫无理由”,难怪韩世忠大怒 他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虚假理由”。这种错误的特征是,给出了论证的理由,但理由却是虚 假的。例如:
  (13)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因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 东西在时间上是一定有开端的。在这个论证中,作为推断“宇宙在时间上是
  
有开端的”的理由,“字宙是上帝创造的”这一判断是虚假的,因此,整个 论证是不能成立的。
  “推不出”。这种错误的特征是,尽管所给出的理由是真实的,但理由 与推断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即从理由出发不能逻辑地推出推断。例如:
  (14)他学习不用功。因为,只有学习用功,才能考上大学;而他没有 考上大学。
  在这个论证中,尽管对“他学习不用功”这个推断给出了理由,并且理 由也是真实的,但理由和推断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即从“只有学 习用功,才能考上大学”和“他没有考上大学”出发,推不出“他学习不用 功”的结论。
  在有的论证中,也会出现由于理由不够或论据不足而推不出推断的情 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补充论据以强化理由,使之成为充足理由。在 GRK 逻辑试题中,凡要求从答案中选出最能支持题干的观点、意见、结论或
推断的,都属于此类情况。例如:
  (15)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都想获得 MBA 学位。周峰想攻读 MBA,因此, 周峰一定想从事商业生涯。
下述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所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都想从事商业生涯。
(B)有些生意人获得 MBA 学位。
(C)只有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才攻读 MBA。
(D)所有生意人都有 MBA 学位。
  (E)只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才有资格从事商业生涯。题干中的推论是“周 峰想从事商业生涯”,理由是“想从事商业生涯的人都想获得 MBA 学位”和 “周峰想攻读 MBA”,从逻辑上分析,题干所给出的理由是推不出它的推论 的,要想论证这个推论,必须补充理由。在五个答案中,只有答案(A)补充 进去,才能构成题干的推论的充足理由,因为
所有获得 MBA 学位的人都想从事商业生涯,
周峰想获得 MBA 学位; 所以,周峰想从事商业生涯。
是一个有效的推理。

第三节 命题的基本知识


  命题,普通形式逻辑称之为判断,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在人们的思 维过程中,通常由概念(词项)组成命题,由命题构成推理,从而使认识由 浅入深,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一、命题的特征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通过语句来思维和表达的。对于具有真假意义的语
句,逻辑称之为命题。例如下列语句: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2)铜不是金属。
(3)小张是工人吗?
  (4)存在外星人。对于语句(1)、(2)、(4)来说,由于它们具有 真假意义而成为命题。一般说来,陈述句大都表示为命题。语句(3)是一个 疑问句,本身元真假可言,因而不是命题。但有一类特殊的疑问句即反问句, 如:
(5)难道物质是不运动的吗?
却是命题,因为这类语句在形式上是疑问句,实质上是强调的陈述句。 命题的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即一个命题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二者必居其一。如何确定一个命题的真假呢?归根结底取决于该命题所反映
的情况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如果一个命题如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它就 是一个真命题,否则它就是一个假命题。根据这样的标准,上面例举的命题
(1)和(5)是真命题,命题(2)是一个假命题。至于命题(4),尽管目
前人们还无法断定它的真假,但就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 言,它确实具有真假的意义。从人类的无限的认识能力来看,任何一个命题 的真假最终都是可以确定的。
命题逻辑舍弃一个命题的具体内容,而仅仅研究命题的真假问题。它除
了要求命题必须具有真假意义外,不再有其他的要求。因此,真和假就成了 命题仅有的两种可能。我们把真和假统称为命题的真值。真值包含两个值: 真和假。不能把命题的真值仅仅理解为真,假也是命题的真值。鉴于命题逻 辑以真和假为基础,因此它又被称为二值逻辑。
上面例举的命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不包含其他的命题作为自
身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这些命题都不能从自身中分解出和自身不同的命 题。这样的命题,我们称之为简单命题或原子命题。命题逻辑不再把简单命 题进一步分析为非命题成分,只是把它们作为自己研究的最小单位。
  确定简单命题的真假,一般说来,这是哲学。各门具体科学和人们的社 会实践的任务,而不属于逻辑学研究的范围,因为逻辑的原理解决不了它们 的真假问题。例如,我们是依据社会经济学确定命题(1)为真,依据哲学的 基本原理确定命题(5)为真,依据物理学确定命题(2)为假的,将来会依 据天文学和生物学确定命题(4)的真假。命题逻辑主要研究的是由命题联接 词构成的复合命题。

二、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是这样一类命题:第一,它们可以从自身中分解出和自身不同
的命题,即复合命题是由其他的命题、最终是由简单命题组成的;组成复合 命题的命题,称为支命题;支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第 二,复合命题是由支命题借助一定的联接词而构成的,联接词在复合命题中 具有决定的意义,通过联接词,复合命题和组成它的支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 逻辑关系,并可以依据联接词的性质把复合命题划分为几种基本的种类。
(一)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对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加以断定的复合命题。例如:
(6)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7)虽然情有可原,但法无可恕。例(6)同时断定了“我们要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两种情况,例(7)同时断定了“情 有可原”和“法无可恕”两种情况,所以它们都是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的一般形式是:
p 并且 q
其中,p 和 q 是命题变项,可以代表任一命题,可用任一命题对它们作代入, 我们把它们称为联言支;联接词“并且”是逻辑常项,它表示复合命题和支 命题 P、q 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在命题逻辑中表现为真假关系。
既然“并且”是一个逻辑常项,其逻辑意义是确定的,那么我们可以用
一个特定的符号“人”来表示它,这样,联言命题的一般形式又可表示为
p∧q
“∧”称为“合取”,“p∧q”读作“p 合取 q”,也可把此类命题称为“合 取命题”。
联言命题“P 并且 q”与联言支 p、q 的逻辑关系是:只有当 p、q 都真的
情况下,“P 并且 q”才是真的;或者说,只要联言支 p、q 中有一个是假的, 那么“p 并且 q”就是假的。
可以通过如下一张图表,来反映联言命题和联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


p q p ∧ q 真 真真真 假假假 真假假 假假


这样的图表,称为真值表。在上面的真值表中,左边二列给出命题变项的各
种真假的组合情况,对每个命题变项来说,都有真假二种情况,二个命题就 共有四种不同的真假组合情况。根据支命题的每一种真假组合情况和所使用 的联接词的性质,最后一列给出复合命题的真值。借助真值表,我们不仅可 以对每一个联接词给出严格的定义,而且可以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计算 出复合命题的真值。
  依据联接词“并且”的意义,对以下几个联言命题我们就能够确定其真 假情况:
(8)我们能够感知世界,但我们不能认识世界。

(9)中国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的国家。
  (10)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并且分子是役有内部结构的。在复合命 题(8)中,尽管一个联言支“我们能够感知世界”为真,但由于另一个联言 支“我们不能认识世界”为假,因此,整个联言命题为假。对复合命题(9) 来说,由于二个联言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 的国家”都为真,因此,整个联言命题为真。复合命题(10),由于二个联 言支“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和“分子是没有内部结构的”都为假,因此, 整个联言命题为假。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然语言中,除“并且”可以表示联言 命题外.还有其他的联接词,例如,“既是??,又是??”,“不但??, 而且??”,“虽然??,但是??”,“尽管??,然而??”,“一方 面??,又一方面??”等也可用来表示联言命题。尽管这些联接词在语词 意义上不尽相同,但在同时断定所联接的二个语句上却是相同的。
(二)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在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复合命 题。例如:
(11)现在老梁在西安,或者在兰州。
  (12)小常是诗人,或者是画家。在复合命题(11)中,对“老梁在西 安”和“老梁在兰州”这两种事物情况,断定了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是存在 的;同样,在复合命题(12)中,对“小常是诗人”和“小常是画家”这两 种事物情况,断定了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是存在的,因此,它们都是选言命 题。
根据复合命题与支命题的真假情况不同,选言命题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
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
1.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但也可
以都存在的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形式是:
p 或者 q
公式中的 p 和 q 是命题变项,称之为选言支;逻辑常项是“或者”,可用一 个特定的符号“∨”表示,并把它称为”析取”。这样,上面的选言命题公 式又可表示为
p∨q
该公式读为“p 析取 q”,此类的复合命题又称为“析取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P 或者 q”与选言支 p、q 具有这样的真假关系:只要 p、
q 中有一个是真的,则“p 或者 q”就是真的;换句话说,只有在 p、q 都假 的情况下,“p 或者 q”才是假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即在 p 真 q 真、p 真
q 假、p 假 q 真的情况下,“p 或者 q”都是真的。 用真值表的方法把相容选言命题和它的选言支之间的真假关系刻画如
下:


P q p ∨ q 真 真真真 假真假 真真假 假假


依据联接词“或者”的逻辑性质,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选言命题的真
假情况:
(13)存在外垦人,或者不存在外星人。
(14)4 是素数,或者 5 是素数。
  (15)日本位于欧洲,或者日本位于非洲。对例(13)来说,无论“存 在外星人”为真,还是”不存在外星人”为真,二者之中必有一个是真的, 因此,整个选言命题为真。在例(14)中,由于一个选言支“5 是素数”是 真的,尽管另一个选言支“4 是素数”是假的,整个选言命题还是真的。在 例(15)中,由于二个选言支“日本位于欧洲”和“日本位于非洲”都是假 的,因此,整个选言命题便是假的。
2.不相容选言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有并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 选言命题。例如:
(16)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或者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对上面的选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它的两个选言支有并且只有一个是真的时, 整个命题才为真。
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可以
表达相容的选言命题,另一种可以表达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为了区别这两种 不同的用法,我们用“要么??,要么??”来表示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于 是,可以把例(16)表示为
要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么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依据不相容选言
命题的性质,例(16)是真的,因为它的一个选言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真的,而另一选言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假的。下面也是两个不相 容选言命题的例子:
(17)对于抗日战争来说,要么速胜,要么亡国。
  (18)小王要么是足球协会会员,要么是围棋协会会员。例(17)是假 的,因为它的二个选言支“抗日战争速胜”和“中国亡国”都是假的。对例
(18)来说,如果小王既不是足球协会的会员也不是围棋协会会员,二个选 言支都是假的,整个命题当然也就是假的;而如果小王既是足球协会的会员 又是围棋协会的会员,即二个选言支都是真的,整个命题也是假的;只有当 小王是足球协会会员而不是围棋协会会员,或者小王是围棋协会会员而不是 足球协会会员时,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才是真的。
可以使用真值表刻画不相容选言命题与其选言支的真假关系如下:


p q 要么 p ,要么 q 真 真假真 假真假 真真假 假假


从真值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 p、q 都真,或者 P、q 都假的情况下,
“要么 P,要么 q”为假;在 p 真 q 假,或者 p 假 q 真的情况下,“要么 p, 要么 q”为真。
(三)假言命题
  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条件关系,即有一定的条件,就会有一定的结果。 例如,“天下雨”与“地面湿”,“刻苦学习”与“攀登科学高峰”,就有 着条件关系。反映事物条件关系的复合命题,就叫做“假言命题”,也叫做 “条件命题”。依据所反映的条件关系不同,假言命题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 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如果两个事物情况 p 和 q 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有 p 就一定有 q,那
么 p 就是 q 的充分条件。例如,“天下雨”和“地面湿”就具有这样的关系, 所以,“天下雨”就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反映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命 题,称之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我们用“如果??,那么??”来表示充分 条件的关系,于是有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湿。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如下: 如果 p,那么 q
我们把假言命题的前面的支命题称为前件,后面的支命题称为后件,上面的
公式表明有前件 P,就一定有后件 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是表明有前件 p 就一定有后件 q,而如果没有前件 P,会不会有后件 q 呢?这里并没有作任何断定,也就是说,在前件 p 不存在 的情况下,后件 q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以把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 件和后件的这种逻辑关系概括为两句话: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我们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如果 p,那么 q”中的逻辑常项“如
果??,那么??”,并称“→”为“蕴涵”,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 式又可表示为
p→q
上式读作“p 蕴涵 q”,此一类的公式被称为蕴涵式。 使用真值表的方法,可以清晰地刻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它的支命题之
间的真假关系:


p q p → q 真 真真真 假假假 真真假 假真


上面的真值表表明,在前件 p 假的情况下,“如果 p,那么 q”就总是真的;
在后件真的情况下,“如果 P,那么 q”也总是真的;只有在前件真而后件假
即 p 真 q 假的情况下,“如果 p,那么 q”才为假。这也就是说,除了前件真 后件假的情况外,在其他的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假言命题并不分别地去确定前件和后 件的真假,而只是确定前件和后件之间有无一定的条件关系。根据充分条件 假言命题的性质,可以对下列几个命题的真假情况作出分析:
(19)如果物体摩擦,则物体会生热。
(20)如果 7 能被 4 整除,那么 5 能被 2 整除。
(21)如果地球不围绕太阳转动,那么地球依然存在。
  (22)如果买奖券,那么就中奖。例(19)显然是真的,因为只要存在 前件“物体摩擦”,那就一定存在后件“物体生热”,概莫例外。例(20) 的前件“7 能被 4 整除”和例(21)的前件“地球不围绕太阳转动”都是假 的,因此,这两个复合命题都是真的,尽管例(20)的后件“5 能被 2 整除” 为假而例(21)的后件“地球存在”为真。在例(22)中,由于存在有人买 了奖券但没有中奖的情况,即存在前件真而后件假的情况,所以该充分条件 假言命题为假。
在自然语言中,除“如果??,那么??”和“如果??,则??”外,
“若??,则??”,“只要??,就??”,“既然??,那就??”等 联接词也可用来表示充分条件的关系。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如果两个事物情况 p 和 q 之间存在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无 p 就一定无 q, 那么 P 就是 q 的必要条件。例如,”年满十八岁”和“有选举权”就具有这 样的关系,所以,”年满十八岁”就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反映必要 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称之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我们用“只有??,才??” 来表示必要条件关系,于是有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为
只有 p,才 q
上式的逻辑意义是,没有前件 P,就一定没有后件 q。至于有了前件 P,会不 会有后件 q 呢?该式没有作任何断定,也就是说,有了前件 p,可能有后件 q, 也可能没有后件小可以把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这种前件和后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概括为两句话: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逻辑上没有制定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中的逻辑常项“只 有??,才??”,因为它可以通过其他的逻辑常项来表示,这一点我们在 后面就会看到。用真值表来刻画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其支命题之间的真假关
  
系:


p q 只有 p ,才 q 真 真真真 假真假 真假假 假真


从上面的真值表看出,在前件 p 真的情况下,“只有 p,才 q”就总是真的;
在后件 q 假的情况下,“只有 p,才 q”也总是真的;只有在前件假而后件真
即 p 假 q 真的情况下,“只有 p,才 q”为假。这也就是说,除了前件假后件 真的情况外,在其他的情况下,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都是真的。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可以对以下几个命题的真假情况作出分 析:
(23)只有一个数能被 2 整除,它才能被 4 整除。
  (24)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行市场经济。对例(23)来说,由于 不可能出现一个数不能被 2 整除而能被 4 整除的情况,即不可能出现前件假 而后件真的情况,所以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在例(24)中,由于出现 了前件假而后件真的情况,例如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也能实行市场经 济,所以,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假。
在自然语言中,还常用“除非??,否则??”和“不??,不??”
来表示必要条件的关系。例如:
(25)除非工人阶级领导,否则中国革命不会胜利。
  (2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例(25)是说,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就 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因此“工人阶级的领导”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 必要条件。例(26)是说,没有人虎穴的条件,就没有得虎子的结果,因此 “入虎穴”就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
可以对例(25)和例(26)作进一步的分析,因为这二个复合命题与下
面的二个复合命题
(27)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那么中国革命就不会胜利。
  (28)如果不入虎穴,那么就不得虎子。在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也就可以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形式来表达。于是,我们 得到下面一个关系式:
“只有 p,才 q”等同于“如果非 p,那么非 q”。 此外,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还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转化关系是:如果
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如果前件是后件的 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例如,在例(23)中,“能被 2 整除”是“能被 4 整除”的必要条件,那么“能被 4 整除”就是“能被 2 整 除”的充分条件,因此,该假言命题与下面的假言命题是等同的:
(29)如果一个数能被 4 整除,那么它就能被 2 整除。 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下面二个关系式: “如果 p,那么 q”等同于“只有 q,才 p”
“只有 p,才 q”等同于“如果 q,那么 p”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如果两个事物情况 p 和 p 既是 q 的充分条件,即有 p 就有 q,又是 q 的 必要条件,即无 p 就无 q,那么 p 就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一个数 是偶数”与“该数能被 2 整除”就具有这样的关系,所以,“一个数是偶数” 就是“该数能被 2 整除”的充分必要条件。反映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复合命 题,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当且仅当 p,才 q
上面形式中的“当且仅当??,才??”,在自然语言中是很少出现的。自 然语言表示充分必要条件大都使用表示充分条件的联接词。例如:
(30)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么它能被 2 整除。 从语词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但稍加分析,就可以看
出,这实质上表达的是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对自然语言所不可避免的歧义 性,我们要注意加以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相互转化的关系,p 是 q 的充分必要条件,q 也就是 p 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因为,p 是 q 的充分条件,则 q 就是 p 的必 要条件;p 是 q 的必要条件,则 q 就是 p 的充分条件。
用特定的符号“←→”来代表“当且仅当??,才??”,并称之为“等
值”,因此,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 p,才 q”又可表示为
p←→q
上式读作“p 等值 q”,此类的公式称为“等值式”。 使用真值表的方法来刻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它的支命题之间的真
假关系:


p q p ←→ q 真 真真真 假假假 真假假 假真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二个支命题 p 和 q 都真或 p 和 q 都假的情况下,“当
且仅当 p,才 q”为真;而在 p 真 q 假或 p 假 q 真的情况下,“当且仅当 P,
才 q”为假。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可以对以下复合命题的真假情况作
出分析:
(31)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角的,它才是等边的。
  (32)当且仅当一个物体是金属时,它才能导电。例(31)是真的,因 为一个三角形是等角的就一定是等边的;反过来,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就一 定是等角的,“等角”和“等边”互为充分必要条件。例(32)是假的,因 为存在着不是金属而能导电的物体,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支命题真而另一 支命题假的情况。
4.负命题 当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时,就会得到一个负命题。例如,对“所有的人

都是科学家”进行否定,就得到“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科学家”,这就是一个 负命题。
负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并非 p
上式中的 p,就是所要否定的命题。由于对命题 p 作了否定,因此,非 p 与 p
的真值就完全相反:p 真,则非 p 假;P 假,则非 p 真。例如:
(33)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科学家。
  (34)并非有的金属是导电的。 在例(33)中,由于“所有的人都是科学家”为假,所以,该负命题为真。 在例(34)中,由于“有的金属是导电的”为真,所以,该负命题为假。
  用一个特定的符号“~”来代表负命题中的逻辑常项“并非??”,负 命题又可表示为
~p
上式读作“非 p”。 用真值表的方法来刻画负命题和它的支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p ~q
真 假
假 真




负命题的联接词“并非”不仅可以置于简单命题的前面,也可以置于复
合命题的前面。例如:
(35)并非(如果买奖券,那么就中奖)
  (36)并非(当且仅当一个数是偶数,它才能被 2 整除)对例(35)来 说,由于否定的是一个假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所以该负命题为真。对例(36) 来说,由于否定的是一个真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以该负命题为假。 一般来说,否定一个复合命题,可以得到一个前面没有否定号而又与其
真假情况完全相同的命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的章节将加以说明。
(四)一般的复合命题
  上面所讲的都是各个联接词单独使用所构成的复合命题,因而都是特殊 类型的复合命题。实际上,可以综合地使用各种联接词,构成更为复杂的复 合命题。例如:
(37)如果小王来,那么小张和小李也来。
  (38)或者这个数是偶数,那么它能被 2 整除;或者这个数不是偶数, 那么它不能被 2 整除。例(37)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但 它的后件又是一个联言命题,其逻辑形式应是
  如果 p,那么 q 并且 r 例(38)从整体上看,是一个选言命题,但它的每一个选言支又都是一个充 分条件假言命题,而且还包含了负命题,其逻辑形式应是
如果 P,那么 q;或者如果非 p,那么非 q
  无论一个复合命题是如何构成的,也无论它涉及多少个命题变项和逻辑 联接词,都只有一个真值,即在真假二个值中必居其一。使用真值表的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从命题变项出发,根据支命题的每一种真假组合情况和每一层
  
次所使用的逻辑联接词的性质,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计算出整个复合命 题的真值。
  有了命题变项和逻辑联接词,我们就可以对许多的思维过程,通过逻辑 的分析,抽象出它的形式结构。例如:
  (39)如果王某和李某是盗窃犯,那么张某也一定参与了盗窃;现在查 明,张某没有参与盗窃,而王某确实是盗窃犯,可以推断李某不是盗窃犯。
  用 p 表示“王某是盗窃犯”,q 表示“李某是盗窃犯”,r 表示“张某参 与盗窃”,则非 q 表示”李某不是盗窃犯”,非 r 表示“张某没有参与盗窃”。 这样,上面的思维过程就成为
  如果 p 并且 q,那么 r;所以,如果非 r 并且非 q,那么 p 当然还可以把上面的过程进一步形式化,但在一般的分析中,到这一步也就 可以了。然后再根据推理的有关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以后的章节加 以论述),判定这个思维过程是否有效。
  掌握并熟练地运用逻辑变项和逻辑联接词,把一个思维过程中的命题结 构抽象出来,对解答 GRK 逻辑试题大有裨益。例如:
  (40)阿拉伯人攻陷亚历山大德府的时候,烧掉了那里的图书馆。他们 的理论是:如果那些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古兰经》相同,则已有《古兰经), 就无需保留了;倘若不同,则是异端,亦不该留。
下述哪项论证的结构与上述最为相近?
(A)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韧也,黄白杂则坚且韧,良剑也。
  (B)白所以为不韧也,黄所以为不坚也,黄白杂则不坚且不韧也。不柔 则锩,坚且折,剑折且锩,焉得为利剑?
(C)如果抗战能够胜利,那么就是速胜;如果抗战不能胜利,那么中国
会亡。抗战或者能够胜利,或者不能胜利,所以,或者速胜,或者中国会亡。
  (D)如果欧氏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照合同,他应付我一半学费。如果 欧氏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法庭判决,他也应付我一半学费。所以,他总应 付我一半学费。
(E)白马非马也。
可以把题干的思维过程分析为: 如果因书馆的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古兰经》相同,那么不应保留图书馆;
如果图书馆的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古兰经》不同,那么,也不应保留图书馆。
总之,不应保留图书馆。让 p 表示“图书馆的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古兰经》 相同”,则非 p 就表示“图书馆的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古兰经》不同”,让
q 表示“不保留图书馆(即阿拉伯人烧掉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样,题干 的思维过程的形式结构便刻画为
    如果 p,那么 q;如果非 p,那么 q。p 或者非 p,所以 q 给出的答案中, 答案(A)、(B)和(C)显然与题干无关,属于案外案,可予以排除。答案
(C)看似与题干的思维结构相同,但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两者是有区 别的,因为答案(C)具有以下的结构:
如果 p,那么 q;如果非 p,那么 r。p 或者非 p,所以 q 或者 r
其中,p 表示“抗战能够胜利”,非 p 表示“抗战不能够胜利”,q 表示“抗 战速胜”,r 表示“中国会亡”。而答案(D)的结构恰好与题干的相同,因 为它也具有如下的结构:
如果 P,那么 q;如果非 p,那么 q。p 或者非 p,所以 q 其中,p 表示

“欧氏打胜这次官司”,非 p 表示“欧氏打不胜这次官司”,q 表示“他应 付我一半学费”。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五)重言式
  在复合命题中,存在这样一种类型的命题:不论其中的支命题的真假情 况如何,复合命题总是真的。例如:
(41)存在外星人,或者不存在外星人。
  (42)并非(存在外星人并且不存在外星人)。不管例(41)中的支命 题“存在外星人”实际上是真还是假,这种复合命题都是真的。对例(42) 来说,由于支命题(存在外星人并且不存在外星人)总是假的,所以整个复 合命题总是真的。由此类命题抽象出来的形式结构,如
(43)p∨~p
  (44)~(p∧~P)不论其中的命题变项取何种真值,复合命题总是真 的。对于这种类型的复合命题,我们称之为重言式,又叫做永真命题。
  重言式的常真性质,使之成为命题逻辑的主要的研究对象。逻辑真理。 逻辑规律、有效的推理式都表现为重言式。重言式(43)和(44)实际上分 别表达了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是通过
(45)p→p
来表达的;充足理由律是通过
(46)p∧(p→q)→q
来表达的。不妨用真值表的方法来验证一下重言式(46)


p q p → q p ∧(p → q) p ∧(p → q)→ q 真真 真真真真假 假假真假真 真假真假假 真假真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不论命题变项 p、q 取何种真假的组合,在最后
一列,复合命题都是真的。 下面是一些最普通、经常用到的重言式:
(47)p→p∨q
q→p∨q
(48)p∧q→p p∧q→q
(49)(P→q)→(~q→~p)
(50)(p∨q)∧r←→(p∧r)∨(q∧r)
  (51)(p∧q)∨r←→(p∨r)∧(q∨r) 重言式(47)称为析取律,(48)称为合取律,(49)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和 必要条件的关系,(50)和(51)表达的是析取和合取相互满足结合律。
  否定一个重言式,将得到一个矛盾式。重言式永真,矛盾式永假。例如, 对重言式(44)作否定,则得到
(52)p∧~p
不论其中的命题变项 p 的真假情况如何,上式的真值总是假的。矛盾式是人

们思维混乱的典型表现,排除矛盾式就成为逻辑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四节 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


  否定一个复合命题,可以得到一个与其相等值的命题。所谓等值,就是 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接词“当且仅当??,才??”或“←→”所 联接的二个命题,无论对应于它们的命题变项何种真假的组合,它们的真值 都是相同的,要真则同真,要假则同假。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的特征是否 定号不再置于整个复合命题之前,而只是置于各个命题变项之前或通过双重 否定加以消除。例如,对复合命题“非 p”进行否定,则得到
非非 p
消除双重否定“非非”,可得到 p,p 就是非非 p 的等值命题,即 当且仅当非非 p,才 p
可以通过真值表的方法,加以验证:


p ~ p ~~ p 真 假假假 真假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命题变项 p 取真还是取假,非非 p 与 p 的真值都
是一样的。


一、负联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对这种复合命题进
行否定,就是说这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
否定联言命题“p 并且 q”就得到 非 p 或者非 q
上式表示“p 不存在,或者 q 不存在”。可以用特定的符号表示这种等值关
系如下:
~(p∧q)←→p∨~q
可以使用真值表←→的方法来验证它们确实是等值的:


p q ~ p ~ q ~ p ∧ q ~ p ∨~ q 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假真真假真真假真真假假真假真真


根据上面的等值式,我们对下面的负命题
  (1)并非该商店的商品价廉并且物美 给出如下的等值命题:
(2)该商店的商品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我们不仅可以对由二个命题变项所构成的联言命题进行这样的否定,得
到一个相应的等值命题,对于三个或更多的命题变项所构成的联言命题也可

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否定。例如, 并非(p 并且 q 并且 r)
等值于
非 p 或者非 q 或者非 r
用符号公式把它们的等值关系表示为
~(p∧q∧r)←→~p∨~q∨~r
根据上面的等值式,我们分析下面的复合命题:
  (3)某学校对录取考生的要求是:语文优秀并且数学优秀并且体育优 秀;某考生没有被录取。这个考生没有被录取,就说明在三个条件“语文优 秀”、“数学优秀”和“体育优秀”中,他至少有一个条件不满足,也可能 所有条件都不满足,这也就是说
(4)该考生或者语文不优秀或者数学不优秀或者体育不优秀。
二、负选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因此,负选言命题的等
值命题也相应地分为两类。
(一)负相容选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和负联言命题的等值命题是相容选言命题相对应,负相容选言命题的等 值命题是联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p 或者 q”断定在 p、q 二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
情况是存在的,那么,否定这一相容选言命题,就等于说,p、q 这二种事物 情况都不存在。于是有
“并非(p 或者 q)”等值于“非 p 并且非 q”
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则为
~(p∨q)←→~P∧~q
例如:“并非小王是足球协会会员或者是围棋协会会员”,等值于 小王不是足球协会会员并且不是围棋协会会员。
可以用真值表的方法验证如下:


p q ~ p ~ q p ∨ q ~ p ∨ q ~ p ∧~ q 真真假假真假假真假假真真假假假真真假真假假假假真真假真真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命题变项、取什么样的真假组合,“~(p∨q)”与“~
p∧~q”的真值都是相同的。 当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支是三个或更多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例
如:
  (5)某学校对录取考生的要求是:语文优秀或者数学优秀或者体育优 秀;某考生没有被录取。这个考生没有被录取,就说明三个条件”语文优秀”、 “数学优秀”和“体育优秀”中,他一个也不具备,即
  
(6)该考生语文不优秀并且数学不优秀并且体育不优秀。
(二)负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 p,要么 q”断定 P、q 二种事物情况中有并且只有 一种事物情况是存在的,即 p、q 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否定这个 不相容选言命题,就等于说,p、q 同真或者 p、q 同假。于是有下面的等值 关系:
“并非(要么 p,要么 q)”等值于“(p 并且 q)或者(非 p 并且非 q)” 例如:
  (7)并非(日本要么位于欧洲,要么位于非洲) 与下面的说法是相同的:
  (8)日本位于欧洲并且位于非洲,或者日本既不位于欧洲也不位于非 洲。
三、负假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假言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
言命题,前面二个负命题的等值命题对应于联言命题,后一个负命题的等值
命题对应于选言命题。
(一)负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p,那么 q”断定 p 真则 q 真,即除了 p 真而 q 假的情况外,在其他的情况下,它都是真的。因此,否定“如果 p,那么 q”, 就等于断定 p 真而 q 假。于是,有下面的等值关系:
“并非(如果 p,那么 q)”等值于“p 并且非 q”
用特定的符号可表示为
~(p→q)←→(P∧~q) 用真值表的方法验证如下:


p q ~ q p → q ~(p → q) p ∧~ q 真真假真假假真假真假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假真真假假


例如:
  (9)并非(如果天上出现誊星,那么人世就有灾变)。 与下面的说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10)天上出现了彗星,但人世并没有灾变。
(二)负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p,才 q ”断定 p 假则 q 假,即除了 p 假而 q 真的情况外,在其他的情况下它都是真的。因此,否定“只有 p,才 q ”, 那就等于断定 p 假而 q 真。于是,有下面的等值关系:
“并非(只有 p,才 q)”等值于“非 p 并且 q” 例如:

  并非(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行市场经济)。 与下面的说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实行市场经济。
(三)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等值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 p,才 q”断定 p、q 同真或者 p、q 同假,它排除二种情况即 p 真 q 假或 p 假 q 真,因此,否定“当且仅当 p,才 q”,那就等于断定 p 真 q 假或 P 假 q 真。于是,有下面的等值关系:
  “并非(当且仅当 p,才 q)”等值于“P 并且非 q,或者非 p 并且 q” 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为
~(p←→q)←→(P∧~q)∨(~p∧q) 例如:
  (11)并非(当且仅当一个数被 4 整除,它才是偶数) 与下面的说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12)一个数不能被 4 整除但是偶数,或者一个数被 4 整除但不是偶数。

四、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的方法的运用


  在 GRK 逻辑试题的题干中,常常出现以复合命题形式表达的结论、观点、 论题或论断,而要应试者从给出的选择答案中找出最能推翻其结论、观点、 论题或论断的答案,这就用到负复合命题的等值命题的方法。例如:
(12)有人向某市政府提议应该在所有新建的房屋内安装一种起火时会
      自动激发的洒水器。但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既然 90%的房屋着火都是 被家庭成员扑灭,所以安装室内自动洒水器对灭火意义不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房地产开发商的观点?
(A)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灭火技能的正规训练。
  (B)既然新建房屋在城市现有房屋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这项提议的 适用范围是很小的。
(C)在住宅内安装烟雾探测器比安装洒水器要便宜得多。
(D)该市消防队奔赴火场的时间要比全国平均时间短。
(E)住宅着火导致的大部分财产损失是因为起火时家人都不在家。 对题干中房地产开发商的观点可以作如下的分析: 如果房屋起火,那么就会被家庭成员所扑灭,因此不会造成财产的损失,
因此无需在新住宅安装自动洒水器。其中的关键是“如果房屋起火,那么就
会被家庭成员所扑灭”,这是房地产开发商立论的依据,其形式是一个充分 条件假言命题
如果 P,那么 q
p 表示“房屋起火”,q 表示“家庭成员扑灭火”。显然,如果驳倒了上面的 命题,那就推翻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观点。试题中所列的几个答案,答案(B)、
(C)和(D)是支持开发商的观点的,当然可以排除;答案(A)与题意无关, 也可以排除;答案(E)实际上是说,发生了火情,由于家庭成员不在场而无 法扑灭,因此造成财产的损失。再作一下逻辑的抽象,答案(E)就成为
  房屋起火但不能被家庭成员所扑灭。 上面命题的形式为
p 并且非 q

该命题恰好是“并非(如果 P,那么 q)”的等值命题,因此,正确的答案应 该是(E)。
  由此可见,在 GRK 逻辑考试涉及此类试题时,善于从题干和答案中抽象 出其逻辑形式,再用负命题的等值命题的知识加以判定,就可以准确地找出 正确的答案,而不致犹豫困惑,无从下手。
  
第五节 直言命题及对当关系


  直言命题是一种最为普遍使用的命题,普通形式逻辑称之为直言判断或 性质判断。与复合命题相对立,直言命题是简单命题,即从直言命题自身中 不能分解出与自身不同的命题,或者说,只能从直言命题中分解出非命题的 成分。当然,直言命题作为简单命题,可以通过逻辑联接词构成各种复合命 题。
一、直言命题的结构和种类 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
(1)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
  (2)有的人不是科学家。例(1)肯定了所有的金属都具有金属的性质; 例(2)否定了一些人具有科学家的性质,即不具有科学家的性质,因此它们 都是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结构 直言命题由几个非命题成分组成: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主项是直言命题中被断定的对象的概念,如例(1)中的“金属”、例(2)
中的“人”。逻辑学通常用“S”来代表主项。
  谓项是直言命题中用以表示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如例(1) 中的“导电的”、例(2)中的“科学家”。逻辑学通常用“P”来代表谓项。 主项和谓项又被统称为词项,代表词项的符号如上面使用的 S、P 相应地 称为词项变项,关于直言命题的逻辑又被称为词项逻辑。变项 S 和 P 代表主 项和谓项是相对的,在一个直言命题中,S、P 等变项到底代表什么,要依据
它在命题中所处的位置而定。
  联项是联接主项和谓项的概念,如例(1)中的“是”、例(2)中的“不 是”。联项可分为肯定联词和否定联词二种。通常“是”表示肯定联词,它 表明主项和谓项相联系;通常“不是”表示否定联词,它表明主项和谓项相 排斥。
量项是直言命题中表示主项外延情况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量项可分为三种:一是全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 的全部外延都作出了断定,如例(1)中的“所有”,此外“一切”、“每一 个”也表示全称量词。二是特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的全部外延 并没有作出断定,或者说,仅仅断定了主项的部分外延,如例(2)中的“有 的”,此外“有些”、”某些”、“至少有一个”也表示特称量词。三是单 称量词,它表示一个命题对其主项外延的某个特定对象作出了断定,例如:
(3)这架飞机是国产的。
  (4)常昊是少年棋手。由于单称量词也是断定了某个特定对象的全部外 延,因此逻辑把它列入全称量词加以研究。
(二)直言命题的种类
  根据命题所使用的联项和量项的不同,直言命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 类型:
全称肯定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

特称肯定命题; 特称否定命题。
  全称肯定命题是断定某类的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的直言命题,其 联项是肯定联词,其量项是全称量词,例(1)就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该类 命题的一般逻辑形式为
  所有的 S 都是 P 可用特定的符号“A”来表示这种类型的命题中不变的部分“所有??都 是??”,上式就成为
SAP 全称否定命题是断定某类的每一个对象都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直言命题,
其联项是否定联词,其量项是全称量词,例如:
(5)所有的行星都不是发光体。该类命题的一般逻辑形式为 所有的 S 都不是 P
可用特定的符号“E”来表示这种类型的命题中不变的部分“所有??都不 是”,上式就成为
SEP 特称肯定命题是断定某类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直言命题,其联项
是肯定联词,其量项是特称量词,例如:
  (6)有的物体是固体。 该类命题的一般逻辑形式为
有的 S 是 P
可用特定的符号“I”来表示这种类型的命题中不变的部分“有的?? 是??”,上式就成为
SIP
  特称否定命题是断定某类的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直言命题,其联 项是否定联词,其量项是特称量词,例(2)就是一个特称否定命题。该类命 题的一般逻辑形式为
有的 S 不是 P
  可用特定的符号“O”来表示这种类型的命题中不变的部分“有的??不 是??”,上式就成为
SOP
  A、E、I、O 这四个符号由于表示的是直言命题中不变的部分,代表一种 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称它们为逻辑常项。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以表示一 种类型的命题;也可以和词项变项结合使用,以表示一个命题的结构。A、E、 I、O 四种命题是直言命题的基本类型,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 系。无论我们研究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还是研究由直言命题所构成的 推理,都是以这四种类型命题为基础的。
         二、宜言命题的对当关系 凡主项和谓项相同,只是联词和量词不同的宣言命题,我们称之为同素
材的命题。所谓对当关系,是指同素材的 A、E、I、O 四种命题之间的一种真
假关系,即从其中一个命题的真假情况,可以得知其他命题的真假情况。直 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为以下四种:

(一)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二个全称命题 A 命题和 E 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A 命题和 E 命题在逻辑上的真假关系为:不可同真,可以同假。
  A 命题和 E 命题不可同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如果“所有 S 都是 P”与 “所有 S 都不是 P”同时为真,则说明每一个 S 都既是 P 又不是 P,这是违反 矛盾律的。例如:
(7)我班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 我班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团员。这一个命题如果同时为真,那就表明我班
的每一个学生部既是团员又不是团员,这是不可能的。
  A 命题和 E 命题是可以同假的。在 S 的一部分对象是 P,而另一部分对象 不是 P 的时候就是这样。例如:
(8)所有的人都是医生。 所有的人都不是医生。 这二个全称命题就都是假的。
  既然 A 命题和 E 命题不可同真,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其中的一个为真推出 另一个必定为假;而由于 A 命题和 E 命题可以同假,我们就不能从其中的一 个为假推出另一个的真假情况。
(二)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 A 命题与 O 命题、E 命题与 I 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这两 对命题在逻辑上的真假关系为: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必有 一假。
A 命题与 O 命题、E 命题与 I 命题不可同真。我们对前一对命题的这种关
系作出说明,后一对命题的关系与其相同。如果“所有的 S 都是 P”为真, 则表明了 S 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 P 的性质,那就不可能存在 S 的某些对象不 具有 P 的性质,亦即“有的 S 不是 P”一定为假。反之,如果“有的 S 不是 P” 为真,则表明 S 中某些对象不具有 P 的性质,那就不可能 S 的所有对象都具
有 P 的性质,亦即“所有的 S 都是 P”一定为假。总之,二者不可同时为真。
例如:
(9)这批彩电中每一台都是国产的。 这批彩电中有的不是国产的。
如上面二个命题同时为真,那就会出现某些彩电既是国产的又不是国产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A 命题与 O 命题、E 命题与 I 命题也不可同假。我们对后一对命题的这种 关系作出说明,前一对命题的关系与其相同。如果“所有的 S 都不是 P”为 假,则表明了并不是 S 中的每一个对象都不具有 P 的性质,这也就是说 S 中 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 P 的性质,亦即“有的 S 是 P”一定为真。反之,如果 “有的 S 是 P”为假,则表明 S 中没有一个对象具有 P 的性质,这就是说 S 中所有的对象都不具有 P 的性质,亦即“所有的 S 都不是 P”一定为真。例 如:
(10)这个球队每一个队员的身高都不是 2 米以上的。 这个球队有的队员的身高是 2 米以上的。
如上面二个命题同时为假,那就会出现有的球队队员的身高既高于 2 米又不
满 2 米,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A 命题与 O 命题、E 命题与 I 命题不可同真,不可同假,那么其中必有一

真,必有一假。因此,从其中的一个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必假;反之,从 其中的一个为假就可以推出另一个必真。
(三)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是指 A 命题与 I 命题、E 命题与 O 命题之间的关系。由于 A 命 题与 I 命题、E 命题与 O 命题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全称命题,一个是特 称命题,因此又可把差等关系看为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差等关 系表现为两种,第一种:如果全称命题为真,那么特称命题一定为真;第二 种:如果特称命题为假,那么全称命题一定为假。
  我们以 A 命题与 I 命题为例对第一种关系作出说明,E 和 O 命题的关系 与此相同。既然“所有的 S 都是 P”为真,那就表明 S 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具
有 P 的性质,因此,说 S 中的某些对象具有 P 的性质就一定成立,亦即“有
的 S 是 P”必定为真。例如:
(11)这批产品都是合格的。 这批产品有的是合格的。
  “有的产品”已包含在“所有的产品”之中,既然所有的产品都具有合 格的性质,那么,其中的某些产品当然也就具有合格的性质。这里需要说明 的是,逻辑上的特称量词的用法与自然语言中的用法略有区别,“有的 S 是 P”,并不包含有的 S 不是 P 的意思,因此与“所有的 S 都是 P”是相容的。 我们以 E 命题和 O 命题为例对第二种关系作出说明,A 和 I 命题的关系 与此相同。既然 O 命题“有的 S 不是 P”为假,根据矛盾关系,A 命题“所有
的 S 都是 P”就一定为真;又根据反对关系,A 命题为真,则 E 命题即“所有
的 S 都不是 P”一定为假。例如:
(12)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围棋爱好者。 我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围棋爱好者。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围棋爱好者”既然为假,那就表明我班所有的同学都是
围棋爱好者,这就表明“我班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围棋爱好者”一定为假。 根据第一种逻辑关系,我们从 A 命题为真,就可以推出 I 命题一定为真;
从 E 命题为真,就可以推出 O 命题一定为真。根据第二种逻辑关系,我们从
I 命题为假,就可以推出 A 命题一定为假;从 O 命题为假,就可以推出 E 命 题一定为假。
在全称命题为假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特称命题的真假情况,也就是
说,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可能假,也可能真。例如 E 命题“我班所有的同 学都不是围棋爱好者”为假,O 命题“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围棋爱好者”可能 为真,也可能为假。
  在特称命题为真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定全称命题的真假,也就是说, 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可能真,也可能假。例如 I 命题“这批产品有的是合 格的”为真,A 命题“这批产品所有的都是全格的”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四)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是指二个特称命题 I 命题和 O 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这一对 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为:不可同假,可以同真。
I 命题和 O 命题不可同假,可以这样证明:如果 I 命题假,则其矛盾命
题 E 命题真;如果 O 命题假,则其矛盾命题 A 命题真;因此,如果 I 命题和
O 命题同假,则 A 命题和 E 命题同真,而这是违反反对关系的,所以 I 命题
和 O 命题不可同假。例如:

(13)这群鸟有的是白色的。 这群鸟有的不是白色的。
如果“这群鸟有的是白色的”为假,则表明这群鸟所有的都不是白色的,因 此,“这群鸟有的不是白色的”就一定是真的。反之,如果“这群鸟有的不 是白色的”为假,则表明这群鸟所有的都是白色的,因此,“这群鸟有的是 白色的”就一定是真的。
  I 命题和 O 命题可以同真,这是不难理解的。在 S 类中,当然可以有一 部分对象具有 P 的性质,也可以有一部分对象不具有 P 的性质。例如:
  (14)有的人是科学家。 有的人不是科学家 这二个特称命题就都是真的。
  同素材的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又 称该图形为逻辑方阵。
  在论述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时,传统逻辑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 项所指称的对象都是存在的。如果主项所指称的对象是不存在的,那么对当 关系就不能成立。例如:
(15)所有的神都是美丽的。 有的神是美丽的。
我们就不能从其中一个命题假,根据矛盾关系推出另一个命题为真,因为,
命题的主项“神”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的知识在 GRK 逻辑应试中时有运用。例如:
(16)某人说“我家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在广州出生的”。 如果他所说的话事实上是错的,则下面的哪一条是对的?
(A)他家没一个成员出生在广州。
(B)他家至少有一个成员出生在广州。
(C)他不是出生在广州。
(D)他家至少有一个成员不是出生在广州。
  (E)如果他出生于广州,现在他仅是个儿童。显然,题于是一个全称肯 定命题,其形式是 A 命题“所有的 S 都是 P”,其中,S 表示“家庭成员”,
P 表示“在广州出生的”。答案中,(E)与题意无关,属于案外案;答案(B)
的形式是 I 命题“有的 S 是 P”,是可以从题干的 A 命题中推出的,并不否 定题干的含义,可以排除;答案(A)的形式是 E 命题“所有的 S 都不是 P”, 它与题干的 A 命题是反对关系,从 A 命题的假推不出 E 命题的真,也可以排 除;答案(D)的形式是 O 命题“有的 S 不是 P”,与题干的 A 命题构成矛盾 关系,从 A 命题为假,就可以推出 O 命题一定为真,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 是(D);至于答案(C),这是一个单称命题,说的是一个具体的对象“他”, 但从“有的 S 不是 P”是推不出“这个 S 不是 P”的,所以可以排除这个答案。
       三、直言命题的词项的周延性问题 词项的周延性问题是指在直言命题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
况。如果在一个直言命题中,对某个词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作了
断定,那么,这个词项在该命题中就是周延的;如果未对一个词项的全部外 延作断定,那么,这个词项在该命题中就是不周延的。例如:

  (17)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在这个命题中,主项:“等边三角形”的全部外延通过全称量词“所有”而 得到了断定,因此,它在该命题中就是周延的;谓项“等腰三角形”的全部 外延在命题中并没有得到断定,因此,它在该命题中就是不周延的。
直言命题的词项的周延性问题由以下两个原则确定: 第一,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特称命题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第二,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第一个
原则是不难理解的,这是由量项的性质所决定的。对第二个原则来说,在否 定命题中,谓项是以它的全部外延与主项相排斥,例如:
  (18)所有的圆都不是矩形。 命题中的谓项“矩形”不是以它的部分外延(这类或那类矩形)而是以它的 全部外延与主项“圆”相排斥,即只要是矩形,就不会是圆,因此,谓项“矩 形”在该否定命题中就是周延的。在肯定命题中,谓项只是以它的部分外延 而不是以它的全部外延与主项相联系,在例(17)中,谓项“等腰三角形” 只是以它的部分外延(等腰三角形中的等边三角形)与主项“等边三角形” 相联系,而那些不是等边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并不与主项相联系,因此,谓 项”等腰三角形”在该肯定命题中不是周延的。
根据这两个原则,A、E、I、O 四种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下
表:


命题的种类 主项谓项 A 命题 周延不周延 E 命题 周延周延 I 命题 不周延不周延 O 命题 不周延周延

地板
发表于 2023-1-17 00:00:19 | 只看该作者
wayhas 发表于 2009-4-17 11:35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是国内MBA大联考的逻辑解析分册,里面的逻辑基础概念解析对做CR还是有些作用的,就贴过 ...

Mark一下!               
5#
发表于 2023-1-17 00:01:58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宝藏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29 01:3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