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到换库的消息真是不淡定了,思忖半天要不要转考,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最后710(数学48,v39) 之前几次成绩620(数学50 v25)-650(数学51 v27)-650(数学49 v29),这次再战又时隔一个月,终于还算够用了==
我觉得从v29-->v39最大的心得是直面惨淡的自我哈哈,错了的题要多看,以前做过就是过了,根本没回去分析错因,对的题也是直接就pass了,也许是蒙对的。这样的学习方法真的是最糟糕最走弯路的。这一个月虽然我实际复习时间可能只有10整天左右中间还穿插了春节,但是我觉得这段复习是高效的,不再像以前那样题海,每天可能仅有20道sc 20道cr 4篇阅读的分量,把每道题弄懂,每个选项都心中分析一下。曼哈顿语法我刷了4遍,总结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之后看一遍可能就半个小时,但是超级有用!
另外一个心得是:写出来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这次做阅读我没有做笔记,以前感觉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写上面,浪费了自己看选项的时间,后来我做了很多阅读之后发现,我很多时候做不对题并不是文章没看懂,而是选项没看懂或者是凭自己主观臆断就选了没有回原文找原话。还有之前自己看cr的时候,一道一道地写逻辑链,但是不见提高,其实这种无用功真的只是感动了自己,逻辑链自己心里就可以快速看一遍了,反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类比一类题的做题方法更有效果~ 比如a,however b这类,做的多了直接就能看出正确答案要么解释了其他原因,要么就是给出a和b其他联系会导致这种结果得。assuption题自己发现gap选了选项之后,可以把选项取非看看能不能weaken到结论等等~
好了下面是狗狗~
作文是为了缓解交通堵塞,提出了two-part strategy,然后有一方面是improvement of commuter station street to increase ridership:82nd station花了30million 只增加了15%, 102nd花了很少的钱,增加了30%。认为资金分配不均匀。 结论是增加102nd的钱,减少82nd的fund。(大概这意思把)
数学(状态真的很不好,我再看看能想起啥) 1.印象很深的一道题是求1234这四个数混乱顺序的和(不包括1123这种) 当时我一一例举的,觉得自己方法太傻了!其实用千相加就大概能算出结果来……答案我记得是66000 2. 7/8 的人是a ,2/3又是a 又是s,是s的必须是a 好像是这个意思?求不是s的,我可能理解有点问题,没算出答案来 答案我记得有7/12,11/12,7/24,23/24,17/24, 阅读: 第一篇很简单我失忆了==要是想到我回头补回来 第二篇:Acorn 我之前查了这个词好像是橡子的意思,跟寂静那位回忆得差不多,先说有这么一个东西,但是AD2000的人不会吃它因为它有毒,要用复杂的处理工序,但是又有人发现其实那个时代的人已经掌握了这个工序。 否定了第一段提到得,之后有学者提出假设说是因为那个年代人口不多,在AD800人口增长了,食物不够了,然后他们就不得不吃橡子了 第三段就是肯定了这个假说,还说这个假说就解释了为啥ad2000的人会处理橡子但是不吃它。 第三篇,巨长,看到huikuan我还以为是讲支票的那篇呢,结果发现自己太天真了!……还连考了5到rc题…实在是没看进去 有个叫huikuan之类的组织,先说了它是由一些什么人建立的,然后说是个服务chinese American的组织,会帮自己huikuan组织里面的人解决雇佣问题,还给他们贷款,还帮他们跟其他huikuan组织的人沟通(有道题问他们的职能不包括哪个) 后面两段很长,有点失忆了。 第四篇就是产业集中的那篇,跟之前构筑说的差不多,关键词是colocation,我还不认识== 考了高亮的intrinsic value
有问题欢迎留言==也许我能再憋出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