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5169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9-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考到一篇蠻長的文章,分段不是很確定了,但依照內容出現的先後分享如下:
1960年代computer manufacturer 的銷售模式出現與過去非常不同的轉變,加入了軟體的部分....
以往的軟體只是一個幫助operation或者簡易的協助工具,後來有它的主體性之類~~~
1950年以前,software enterprise都是比較偏向客製化的軟題,後來就變得走向general為主
computer manufacturer推出了買電腦就免費提供軟體的優惠,使得軟體商的市場被壓縮了,
因此開始重視軟體的一般性和銷售量,總之就發展一些策略還是軟體,是消費者需要的,
中間段落還有講到軟體商想跟recorded music業者合作,因為覺得兩者的cost increment類似,
後來因為軟體不算是一個end product,而是一個協助生產或提供服務的capital product,
軟體商意識到銷量很重要,做客製的小眾軟體不如發展人人可用的軟體,帶來大量的銷量,
開始發展出屬於軟體的市場區塊,然後computer manufacturer就"unbundling" [考點]
取消了免費贈送軟體,結論在講說要增加軟體的訓練和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