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这里念了9个月的书了,自己想做个总结,同时也回馈一下CD。 1/个人背景 楼主本人是国内top3大学转专业申请匹大会计项目的,当初出国读会计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男朋友要在CMU读至少五年的博士,于是一咬牙就选了这个所谓“好就业”的专业出来了,打算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几年,等男朋友毕业再做打算。 说实话当初申请做得太晚,又是转专业,会计的先修都没有修过几门,连行业去向都不了解,一流的项目都妥妥地拒绝了我,看匹大的项目时间和课程先修的要求灵活度比较高,看看往年贴,每届也有人进四大,于是就直接来了男朋友的城市。入学时间,2015年秋。 2/学习经历 至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起国内的一般大学确实是好了很多,毕竟学费的差异摆在那里。但是老师也是不同老师不同水平,也有挺差的老师,那就只能自己课后去看书。好老师的课,大家都是抢着去选。 大概是,上个学期,初到根本没有经验,让小秘帮选的四门课。三门课的老师是教的比较多的,可以感到老师课后认真钻研过教学。其中两门讲得很好,对学生来说,上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效果,课后作业也很合理,帮助温习知识,同时锻炼实践能力。有一门课,老师布置了巨多的作业,他非常负责地帮助每一个同学完成作业,不过我个人觉得,实在是设计不合理,基本上我们忙着做那些并不合适的作业,都没有空好好学那门课了。还有一门,老师是part-time教书,上课基本是读ppt,布置的作业也和那门课的主题没什么关系,讲得挺烂,考得挺水。
这学期我各方面搜集信息,12学分五门课(四门3学分的必修课,两门是1.5学分的选修课),都选上了比较口碑比较好的老师。不过我的有些同学就比较惨,因为某些课要求的先修没有修,所以可供选择的课就少了,然后好老师被抢光,那就只能有一两门课上比较糟的老师。遇上讲得不好的老师,也不是什么也学不到。频繁的考试和小测,会逼着你上自习的。这是和国内不一样的地方。 这学期也快结束了,评价一下我选的四门课,有两门是讲得好,但讲得少,老师对学生要求低的,属于比较轻松能学到一些但是收获不大的课;有两门门讲得很好,同时布置的项目非常锻炼实践能力;还有一门是business ethics的课程,是选修课,和MBA一起上,讲的东西对工作没什么用,但是楼主感兴趣选的。 总的说来,Macc项目的会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讲得还行或者挺好的水平(dependson你上谁的课),但是对于考CPA,还是相当不够的,必须自己回家撸一遍Becker的书和讲义,自己再补充学习很多知识点。6学分选修课的设计,可以有很大的选择范围,在MBA的课程里选或者是在MAcc的课程里选,可水可虐,可以就去参加个游学项目,也可以去学学finance或者marketing的入门课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