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33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始] 3.26 北美750(Q50,V41)(记性不好别打我)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0: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
Citrus price那道题,上月寂静有。

数学:
基本失忆。。。
有一个DS题好像是说一个点(r,-s),然后给了另一个点的条件,问两点连成的斜率是不是负的。条件2是点(<r,>-s),条件1失忆。。。
有一个DS题考到mode(众数)的慨念,我不知道mode是啥意思回来查了才知道好弱。。。大家注意一下。
DS:某人从学校到家,分first and second half, 给了总距离,first half完成时间是11:30,问到家几点。条件1失忆好像不充分,条件2给了second half的平均速度,充分。

阅读:
Car dealer那个,好像有人发过了。说决定顾客回头率的是service,而现在训练technician的方法其实不好等等。
另外一篇讲美国公司60-70年代的merger, 有个假设是antitrust hypothesis, 说是当时美国不允许同行业大公司并购,所以diversification merger多。但跟其他国家地区的情况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个假设不成立。这篇很短。
还有一篇很长的讲进化的,freshwater vs marine的,鱼的化石作为证据,然后讲了淡水咸水环境的不同。记得题目还挺简单的。
还有一个讲用beetle的化石来研究climate change的,说是beetle这么多年来生理变化比较少,所以对环境要求应该也差不多,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用beetle fossil来研究climate chang。

其他都失忆了。。。对不起。。。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6-3-27 10:47:5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16-3-27 11:00:39 | 只看该作者
兄弟真厉害,库头都这么高~感谢分享哈
地板
发表于 2016-3-27 11:28: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构筑
5#
发表于 2016-3-27 15:03: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6#
发表于 2016-3-27 20:55:54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放狗辛苦~我是阅读君~第二篇阅读考古求确认:
V1
一个是人们认为antitrust ---diversification  作者的意思是 他不认为这个common belief是对的
还有是标记黄色的 说将western economic的例子是啥意思
答案应该是,dicersification 适合于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   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不是antitrust 导致diversification  因为别的国家没有antitrust
还有一个考试题目,diversification merger即跨行业并购是不受公司大小限制都可以进行的~~ 因为这不是antitrust的管辖范围
V2:
Antitrust policy has long been suspected of playing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iversification movement (Posner, 1974; Shleifer and Vishny, 1991; Matsusaka, 1996). Tough antitrust enforcement in the 1950s, 1960s, and 1970s, may have made it difficult for large firms to acquire other firms in their own industries. Acquirers with an “urge to merge” had to seek partners in unrelated businesses, resulting in diversification. In the 1980s,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relaxed antitrust policy, allowing firms to merge horizontally. Firms could then return to horizontal expansion, which they preferred, and diversification fell from favor. Existing diversified firms were acquired and busted up, their assets redeployed into related industries 很像
V3:
美国在某段时间的diversification M&A(解释说,不同industry 的 M&A,为 了expand吧)特别多,提出了一个“antitrust” hypothesis。 说这段时间美国除了 个什么regulation,禁止同行业M&A,防止monopoly, 就是希望同行业竞争。说虽 然有个法令,但是那段时间的 M&A还是特别多,就提出说为什么呢。说merger 对象的size不是重点,许多merger with large company.
举例说其他欧洲国家这段时间也是特别多. 特别加拿大也是类似policy, 但是enforcement不强
V4 Antitrust Law -----------新老观点对比  
【P1老观点】一个理论认为美国在1960-1970中设立了antitrust的法案act , 这个法案阻止企业怎么怎么样什么their core industry。这个法案避免企业走向monopoly,其特点就是限制一个企业在单个领域里的规模而不限制它各个领域的规模(具体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想收购一个跟自己业务相同的企业,那么这个收购将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为了反垄断;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想收购一个跟自己业务不同的企业,那么收购多大的公司都行,法律没有约束,因为这样的收购不会产生一个更大的垄断者)。因此这个法案有效促进(还是迫使)企业想出通过diversification(多元化)来扩大企业规模而不是通过horizontal merger(横向并购)。这种现象发生在大规模的企业的几率会比发生在小企业上更多一些的。  AL阻碍了大笠祄onopoly,减少了horizon merger合并 (AL是引起Diversification的原因)。 
【P2反驳】公司进行多元化收购,而不是horizontal 的收购和AL无关。Diversification发生在大企业的几率会比发生在小企业上要更大。但是数据结果表明普遍程度是一样的。在其他西方国家,虽然没有AL,但是diversification发生的频率和美国差不多。 
【P3举例】举例加拿大,虽然政府出台措施鼓励horizontal merger, 但是diversification还是更流行。英国也是如此(AL不是引起Diversification的原因)
【问题】
Q1. 主旨题:批判一个被接受了很久的理论 ----- [新观点否定了老观点,并购和AL没关系]
Q2. Infer:作者认为AL不是Diversification在60-70年代盛行的原因
Q3. Infer----老观点的支持者认为为什么会出现Diversification:AL阻碍了公司的垄断(monopoly)----
Q4. 举加拿大这个国家的例子想说明什么 -----(显示垂直式整合vertical merger, 即diversification已成为西方经济的共同特色)  
Q5. 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有一个衔接词还是句,问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Q6. 以前人们人为diversification是由什么引起的: 因为AL的结果
Q7. 关于加拿大的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在加拿大虽然也有AL,但执行得非常松散, 而加拿大也是主要采用diversified merger的形式  
Q8. 一个考试题目,选不论大小公司diversification都不被限制  美国有两种并购,一种叫horizontal merger即同行业并购,另一种叫diversification merger即跨行业并购.1960年以后,前者受美国法律限制(会遭到垄断调查),变的比较少了,而后者成为主流.一般认为, 政府调查horizontal merger的动机是antitrust law(还是反垄断),并认为成功通过阻止horizontal merger保护了市场的whole interest.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960-1970,跨行业并购成为了全球并购的主流,即便是在没有过多审查的欧洲和澳洲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加拿大的当局甚至鼓励同行业并购,但该国的并购依然以跨行业并购为主.文章没结论就结束了
Q9. 哪项关于1960-1970年美国的diversification merger的叙述是正确的:是不被禁止的,且无关与公司的大小(regardless of)
Q10. western economy高亮,问作用:我这题犹豫在A C中犹豫了一下  C是:restricted the type of the economy. A 是assert什么什么东西。。
答案应该是,适合于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国家   有特别问题问说为什么特别指出欧洲的例子   还有问中心思想的问题
7#
发表于 2016-3-27 21:06: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考古求确认
※ 主题:
某种动物(例如无脊椎动物这种专业词汇)的 origin 到底是在 marine 还是 freshwater 还是在 xxx(咸水淡水混合物的术语)
※ 段意:
第一段:尽管大家都认同 R 的观点起源于 marine,但是演化后的似乎更适合在 freshwater
某种动物的 origin 在哪里呢?有两个方法可以研究,一个是从鱼的某个特征上研究 (这是一个术语,但是意思应该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一个就是 fossils (好像也 bla 一些重要内容但是记不住了 )。一个砖家说 origin 是严格的 marine. Although 化石表明脊椎动物是从海里进化而来的(另一版本:大家都认同 R 的观点起源于marine),(定位 1)但不能解释为何现代脊椎动物有肾等排盐器官(定位 2);认为“起源于 marine”这个说法有问题,脊椎动物可能是从咸淡混合水区域进化而来(作者观点:从 sea 到 fresh water 的,演化后的似乎更适合在
freshwater),即他们认为,最早有一些 pre 脊椎鱼跑到了淡水区,在淡水区,混水区,还有海水区之间乱转,然后慢慢进化。结尾引出观点:sea 到 fresh water 不能解释 fish 的一些适应陆生的特征,什么血压啦之类的~
第二段:生水的两个好处 1,提供食物 2.该环境竞争少,天敌少然而,很多年前,fresh water 环境相比现在 sterile(这里提到了 coastal sea 资源更丰富什么的),脊椎动物不可
能一开始就生活在淡水里,更像是从海水逐渐跑到淡水里去的。淡水产卵,长大了游回大海,这样既避免了海水里天敌的侵扰,获得了淡水情况下稳定的生长环境。解释从 sea 到 fresh water 来 reproduction,然后还有fresh water 中的鱼晚熟和晚育证明淡水环境有其优势~~长大后又可以游回大海获得丰富的资源吧,然后说现在某些地区的某些生物仍然保持了这种习性,所以某生物先在咸淡混合水区域生活,后来才滚到淡水(有题)。
第三段:修正第二段的观点:1. 生水的食物不足以 fish 吃,除非它们在 marine 长到足够大再去适应生水环境2. 同意第二段的第二个理由,众所周知淡水的营养比海水差,过去的淡水比现在的好些,可是也比海水差。However,pre 脊椎鱼选择到淡水区和混水区除了看中了这里养分也还有一些,最重要是因为淡水区没有食物,所以没有那么多天敌(这里考到了,说为什么选择淡水)。但是也因为淡水养分少,所以很多鱼都是选择在淡水繁殖和养育后代,成年后再回到海水中。这也就是现在还有的回游特性,比如 salmon
第四段:文章的结论段;
最后的结论就是这种动物在 marine, 海水淡水混合物, freshwater 里面都度过过。但是好像还是有一个前后顺序的……(忘了)
※ 题目:
1)主旨题
反对旧观点,好像是 refute 问题
E:分析 all sort of evidence that support the author's hypothesis
2)According to 作者,下列有关某 M 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
定位 2,某 M 不能解释为何现代脊椎动物有肾等排盐器官。(本月 V37 狗主确认)
3)第二段某句提到食物丰富,说明什么(原文高亮显示,不需要定位)
证明食物丰富使脊椎动物先生活咸淡混合水区域,后来才进淡水,答案中有 after
4)第三段前半段提到淡水在 P 世纪没有食物,是为什么? /说为什么选择淡水?
有关脊椎动物早期把淡水作为繁殖和幼苗成长地点,但我不确定,几个答案都不可爱,又长,就狠心选了有关繁殖和幼苗成长的答案。
5)第一段有个 although 的转折句有考到,说虽然最老的脊椎鱼化石是在海里发现的,但是现在的有刺鱼大部分都是适应淡水风格的,为什么/有什么关系?
说明之前说的那个理论不能解释这个现象 (本月狗主答案)
6) 高亮第二段首句”以前 fresh water 比现在更 sterile,所以鱼更不会从 sea 到 fresh water”作用是什么?
选项:一个是解释为什么鱼不会 sea--fresh;
另一个刚好相反,是 indicate 为什么它们会;
狗主 1 解释:狗主犹豫两个 indicate 选项,后面一句就是 however 来解释会的原因了,所以糊涂了。。。
狗主 2(V36)解释:我选的好像是为什么不会吧。。。。因为后面紧跟着就是 however, 来解释为什么会,这道
题却是很纠结,两个选项其实怎么看都对。。。。
狗主 3 解释:我选的是说为什么表明为什么脊椎鱼长大后会在淡水区,感觉这个更符合那段想表达的意思
7)那种鱼从海水到淡水后怎么了?
改变了习性,去适应淡水的环境。 (本月 V37、V36 狗主均确认)
因为原文提到,淡水的 productivity 非常低, 但是还有些鱼改到淡水定居,是因为淡水的没有太多竞争,然后到了淡水后,哪些鱼开始形成了适应淡水的习性
8#
发表于 2016-3-27 21:13:13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9#
发表于 2016-3-27 21:41: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考古求确认~~感谢!!
V1
P1讲通过1.5million years的一个数据得出当时beetles君所生存的环境remain constant for along time。再加上beetles是cold-blooded,所以是一个很好的climate indicator。
P2 讲了几类不同的beetles和它们赖以生存的宿主,一些植物的关系。Herbivore这种词也跑出来了由于是最后一篇没时间了我也没完全读懂是在讲啥。考古君祝好运…
P3…天呐居然还有P3,我P2都不记得了…

V2
by eta920514 7102 beetles化石用来判断气候状况(因为是最后一篇阅读没什么时间了所以读的不是很认真。。有些细节可能读错。。)
第一段: 昆虫化石表明当时的昆虫和物理结构这么长时间来没怎么变化,再加上昆虫是冷血的,所以用昆虫化石来判断当时的气候状况是可靠的(中间是怎么推理的我没去读。。因为没时间了。)
第二段: 昆虫化石判断气候要比花粉化石判断气候的适用性广(好像是划分飘不远还是怎么了,反正跟飘有关)
第三段: 这一段是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

V3  
讲beetle的,以前貌似没见过啊~~三段,四分之三频~~
第一段讲这个beetle还是他的fossil神马的用来研究气候?还是什么,反正很有用。作者整篇文章一直在吹嘘他,偏爱之情溢于言表啊~~
第二段把这个beetle还是他的fossil根其它的神马pollen(?)不是花粉吗?反正把这两个东东的作用比较了一下,最后当然还是那个beetle有用
第三段讲科学家用这个beetle进行神马实验,然后得出了具有用的数据。又是在赞他~~
题目我记得不难~~回原文定位一下吧~~

V4
第一篇:将的是B动物的化石对人们了解古代温度的变化有帮助。
第一段上来就将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B来了解古代的温度。
第二段将B化石比较其他方法的优点,能够很快的反应出气候的变化并且不会因host受限。最后一句比较其与植物pollen的优点:p很容易受到污染(此处有题)
第三段将科学家如何通过b测定气候变化
考题有主旨、与pollen比较、第三段的作用

V5
说beetle(甲虫)的化石可以用来判断过去1.5 Milliom year的气候变化。主要说到了beetle化石为啥是判断气候变化的好标准,还说道了食肉beetle和食草beetle用作判断气候变化的标准时候的不同,主要是食肉beetle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更加直接。最后一段说怎么用beetle化石来判断气候变化。最后一段的作用有个题目。
最后一段有题,我实在看不懂,好像跟一个H打头的什么beetle比较的。 1.5 Milliom year那里也有题,就在头两句话,不过我实在没看懂,题也是蒙的。

V6  
Fossilized Beetle(FB)作为Climate的indicator. 只用现存品种作为indicator.
第一段解释为什么可以用FB 来做indicator,注重说的是FB自身的特点 e.g.冷血。
第二段说为什么不用plant/pollen 来做indicator, 却只用FB. 因为FB适应比较rapid.
第三段说 Scientist具体如何用FB来测气候变化一些方法。
【问题】
Q1) 为什么fossil要比plant来得好:
JJ作者:fossil比plant好 是因为 plant或者pollen 在short term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反映climate change. 而beetle 的反应比较快。文中关键字 rapidly。 Sissizh 710:文中关键字 quickly (狗狗上讲rapidly,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
Q2) 问最后一段里提fossil为了什么?
Q3) 最后一个paragraph的作用
JJ作者:应该是Scientists 具体如何用beetle来测climate change.
Q4)主旨题
Q5)第一段中,得出remained constant的assumption是什么。我觉得第一段有两个结论,第一个是某数据推出constant,然后constant+cold blooded推出beetles是climate indicator,所以这题不要选cold blooded那个选项。你问我究竟选什么?我也忘记了…

10#
发表于 2016-3-28 08:26: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棒棒哒~给出这么多阅读很棒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20 23:3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