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0, V:42, Total:760 感觉考试整体上比自己平常练习题目要难一些。我的数学部分比prep整体上要难,题干都比较长;语文中的CR也比较难,有一种题型对我来说是新的,就是论述一大段之后问你: The argument is most vulnerable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riticisms?供选择的选项都是一些 reasoning faults, 比如“ 作者把某件事情的原因与这件事情的结果混为一谈” 等。我做过prep,Gwd,Og ,但印象中这样的题很少。考试大概有三、四道这样的题。考的分数比自己想象的高一些,除了数学没考满分有点遗憾之外。昨天回来整理了以前用过的草稿纸,整理出厚厚的一叠上面全是ABCD, 才发现自己其实是花了一些时间和功夫准备的。。。 昨天一直在想考过什么题,除了作文和一篇阅读记得比较清楚之外,其他的内容都比较模糊了,真是对不起大家啊。。 作文: AI: Since the physical work environment affects employeeproductivity and morale, the employees themselve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decide how their workplace is designed. AA: 去年全国的mining technology都状态低迷,而做Renewableenergy的公司有不少都挺成功(列举了一些能源),因此Blastcom公司认为通过转变策略,devotingresearch to renewable engergy来盈利并升高公司股价是一定会成功. 因为26号换了题库,所以除了这两道作文我从以前的狗狗里见过之外,数学和语文几乎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题。。 语文: 有一篇阅读理解大意是:美国废奴之后通过了一个法案,Planter们支持这个法案,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法案保持废奴之前的状态,即他们可以从商人贷取资金和其他供给,同时可以雇佣没有土地的被解放的奴隶,从而保持他们经济上的优势。而实际的结果是商人也愿意把资金贷给被解放的奴隶们,从而这些被解放的奴隶更宁愿选择自己雇佣自己,而非被planter们剥削。因此这个法案的作用大大出乎planter们的意料。 生词很少,问题基本上都比较简单。 另一篇是论述为什么西欧的教育在二十世纪迅猛发展,两端论述两个原因。考题中含有逻辑题,就是问以下选项,if true, most support 文中作者的某个观点。 有一道CR: 大意是有一个记载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文件,其中没有记载马可波罗对中国长城的的任何描述。而实际上中国长城在马可波罗到中国的必经之路上,他如果来过中国一定会经过长城,而且一定会有关于长城的描述。所以可以得出马可波罗实际上没有去过中国。问那个选项削弱作者的论述。 句子改错考的题型跟prep和og还比较接近,把og的语法好好理解一下应该都能做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