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573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零、前言·背景及经历 211本科,文科,大一过四级,后英语荒废,从未考过6级,毕业后工作n年。
孤陋寡闻的楼主,在大学期间从未听过GMAT的大名,以致不能及早展开有效准备,这点请在校人士引以为戒,及早绸缪。今年2.14,本人突发奇想,有志到B School充电,retool一下,于是正式开始准备G。轻敌大意的楼主,原以为4个月的话,准备时间应该够充分了吧,好家伙,6.16一战610,差点没faint;7.28再战,换库日,于是华丽跌倒,640。二战后,痛定思痛,反省自身不足,从头再来,从最基础做起。3战在10.16,3次都是在广州。考前曾梦见这次自己取得720的成绩,想不到竟然梦想成真。最初目标其实是只要上7,G成绩不成为申请时的短板就好,720(Q50,V37)算完成任务。
以下,楼主将把在这8个月的所见、所思、所得毫无保留地全部分享,虽未能保证是事实或事实全部,但将尽力以中立、客观角度分析和解读,以回馈chasedream,也一并感谢令本人受益匪浅的所有分享经验、教训、JJ的朋友。本文特别适合英语基础一般或中等的朋友;至于大牛、巨牛、牛王,尚希帮忙指点,不妨挑选下文某些部分浏览,批判并不吝赐教一番。
由于本人嗜爱下棋,故打算用围棋中对一盘棋的划分——布局、序盘、中盘、官子——来介绍GMAT考试及组织本文结构。那么,here we go! 一、布局·准备与订座 1、准备 一盘围棋,平均大约二百多手,布局是指前几手。虽然布局手数占一盘的总手数很少,但准备GMAT的时间通常占整个考试的大部分。围棋可以选用的布局不少,GMAT可选用的材料则更多。关于材料,很多前辈都已作了很好的推荐和介绍,CD导航里也有不错的指引,这里就不多花笔墨了。我说些其他的吧。在阁下打算考G之前,我建议大家先找一本读读,这本书名做《12小时MBA——工商管理硕士简明教程》,是美国一位管理学教育家及高级管理顾问为配合其倡导的“简明MBA培训计划”所著的教材。这本书不厚,很快便可读完。我相信读者在看过此书后,会对MBA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清楚究竟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个MBA学位,同时明白到机考中的AWA部分为何那么偏好某一类型命题。再推荐一本书,叫做《Time单挑1000》。该书是台湾英语教学专家所编,对1990-1997年间《时代》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分门别类进行解释、归纳,配以翻译、背景知识。本书主要词汇1000余,加其他生词合共约2000个。按照本人观察,比现在市面针对GMAT考试的单词书更靠谱。更着调的是,该书很多句子非常适合在AWA中套用。既然说到单词,楼主就顺带说一下,虽然相比GRE、Tofel,GMAT对单词的要求没那么高;但水准以上的词汇量,对于在机考中脱颖而出,还是具有很大作用。楼主认为自身在1、2战的败北,与基础——尤其是单词量不足——有很大关系;道理很简单,题目都读不准,就算技巧再多,在遍布陷阱的选项中找到正确答案的几率并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二战后把刚才提到的《Time单挑1000》背了一遍,论坛上可找到的GMAT词汇再过一遍,3战时发现基本没题目读不明白。
2、订座 虽然笔者二战错误地把考试日schedule在换库日7.28,但还是有些经验教训可分享一下。据笔者观察,历史上早于20日(含20日)就换库的比例不多。少于14日的寂静,则分享和整理出来的题目,还不十分充足,也不十分完善。晚于20日的寂静,则换库的风险与日俱增,心理压力很大,易使人寝食难安;同时由于内容太多,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和消化也是疑问。这个思路早在本人一战前就已形成,只是二战(上次换库后的第20日),忽略了加试期除以2作为换库分界线这点,才黯然败退。In short,最理想的考试日,应该是能预约在上一次换库日后的15至19日。 二、序盘·作文 围棋中的序盘,大约指双方的前几十手。序盘通常不致影响一盘棋的胜负,但序盘发挥良好的话,帮助和正面影响很大。序盘之于GMAT,大概就是AWA(分析性写作评价)。跟围棋序盘的性质很相似,GMAT的AWA,并不会对之后的Q和V部分造成实质影响,但5分以上的成绩,还是会使GMAT成绩以及整个申请材料更亮眼。大家应该知道,Tofel 100+和G 700+的分数是比较般配的;那么,同样可以认为700+和AWA 5+的成绩是比较般配的。无论如何,最好能使得AWA的成绩在4.5以上。否则,考个740、750,到头来发现作文只有4、3.5,你会十分头痛究竟要不要重考。在所有类型的JJ中,我认为作文寂静是唯一可“提前”使用的。意思是,就算你下个月或下下个月考,那么你先看这个月的作文寂静也无不可。因为高频作文的重复率非常高,当月作文题库和上月及下月的作文题库拟合度非常高;据笔者持续数月的观察,拟合度最起码在80%以上。如果阁下有心把AWA练熟手,建议可提早准备。其实也不用花多少时间,用作文模拟软件,每天练1篇AA或1篇AI就差不多了,顺便当作练练打字。模板的话,最好博采众家之长,慎勿只取一瓢饮;同时,提早拟好,有时间就背诵,务必烂熟于心。窃以为,在AWA中,字数为王,逻辑次之,语法再次。 三、中盘·数学 中盘影响棋局走向,数学影响分数高低。虽然中国人在Q部分的分数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奉劝那些数学系和理科高手,千万不要轻视数学,不要以为身为中国人,自少受数学方面长期高强度培训,就能在GMAT中取Q首级有如探囊取物。此前,楼主自恃小、中学曾参加数竟、数学高考140+,便暗忖Q51应是手到拿来。怎料从prep到三战,竟一次也未尝51。料想可能工作后手生,数学思维呈灾难性减退之故。楼主大学期间专业属文科;毕业后、考G前接触过最复杂的数学问题,也就是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而且还是通过excel(╮(╯-╰)╭)。总之,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如果备考时间实在紧张,或想节约在Q上的备考时间,建议最起码也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熟悉数学概念的英文表达,尤其高频的斜率、截距、垂直、菱形、五边形等;第二,重视DS题,尤其是数论形式的数据充分性题。数学难题在DS,DS难题在数论。第三,当月数学寂静最起码认真做一遍,摘录难题或错题,在复习的最后把摘录的这部分再过一遍。不要背答案,除非你能把所有变体的答案都背熟。寂静的精髓在题目意思及解题思路,读明白题目,有解题思路,在考试现场,时间完全足够。 四、官子·语言 官子好坏,攸关一盘棋的胜负。同样,V部分的表现,也事关整个成绩的高低,尤其对于大部分母语非英语的中国人而言。楼主自认英语底子一般,大学期间更是荒废不少(深感罪过);工作后,不要说接触英语,接触的第三外语、第四外语的时间可能比接触母语的时间还多,也这可能对现在重拾英语存在一些影响。 关于V,笔者分不高,没多少发言权,就挑些节骨眼的说说吧—— (1)听一下老管对如何备考和复习GMAT所作的分析的录音。楼主听后表示收获不少。摘录其中一个,楼主认为最重要的观点:考试时不是选哪个更像对的,而是选哪个更不像错的。原讲座时间有数小时,其他观点囿于篇幅,恕不一一收录了,感兴趣的可找来听听。 (2)逻辑虽然题少,但一般分值不低,请好好准备。虽然前两次楼主的确没遇上BF题,而第三次的确遇上BF题,但楼主绝不相信什么男朋友题是高分标志。首先,我认为BF题几乎是逻辑所有题型中最简单的;其次,考试时若常常惦念什么BF题、长划线语法题、连续两篇长阅读文章等所谓高分标志,只会导致不能集中精神,有百害而无一利。 (3)语法为王。语法的重要性在于几乎所有应考者所遇到的第一题都是语法题,第一题的重要性不用赘言。此外,前几题语法的高正确率,是通往JJ区和高分通道的重要保证。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在整个V部分,语法题目数量最多,所以语法少错的话,不但分数不会太低,更重要的是防止连错所带来的严厉惩罚。 (4)阅读应该是V部分难度最低的,最容易通过练习找到感觉,最好拿分的。GMAT的阅读文章取材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但不外乎那几种行文结构。练习多了以后,自然融会贯通。在复习后期,应努力做到能拨开语言,直取结构,洞明中心。至此,在GMAT乃至其他语言考试的阅读中,方能游刃有余。 五、步调·pace 在围棋中,好的步调,始终能引领棋局,牵着对手的鼻子走。在GMAT中,好的pace,对成绩绝对有加成作用。说实话,楼主的pace并不是十分好,尤其在二战,Q部分(由于在换题日)几乎是压着时间做完,V部分连最后一题也来不着点。三战由于准备较充分,加上遇上不少寂静,所以数学提前1分多钟做完,V也没有陷入没有做完题目的尴尬。pace不用一定非得参照某牛或所谓传统推荐,大家可自行反复校验和调整,形成自己的步调,只要感觉合适,而又不致做不完题目就好。最理想的话,花在每道题的时间都不要超过2分钟。
特别提醒,实际考试时前晚不要看到寂静或疑似寂静就马上看选项,直奔所谓“正确答案”;要通读题目,确定所问,防止变体,同时防止因为作答太快以致计算机判定作弊、从而不给该题分数。其次,尽量不要连错;连错4道或以上,罚分严重,整体分数线据老管所说下降150;如果出现两次4(或更多)连错,就算其他题目全对,分数也绝不可能高。
另外,补充一点个人看法:在超过所谓15秒或20秒等的“最低要求时间”后,花在每道题的时间越低越好。说的是,如果一道题,你能用1分59秒完成的话,不要用2分钟。我这套看法的理论的assumption是,两个人,他们做的AWA和Q和V完全一样,遇到题目的顺序完全一样,正确的题目和错误的题目完全一样,如果其中一人做题的平均时间较少(而又不致少到被认为作弊的话),那么他的分数可能会比另一人高。如果大家接受这个假设的话,那么就尽量不要在Q部分的最后,当眼看还拥有不少剩余时间,就打算在最后一题,歇一下、回回神什么的,除非你前一晚没睡好。另外,要么不点选某个选项;点选了某个选项后,就马上按confirm,不要有丝毫犹豫,除非你真的有把握改动的另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六、复盘·考后感 楼主认为,3战所取得这次成绩虽然有很大部分是运气的因素;但想所的是,为这个考试,楼主确实付出不少——真金白银$750+不在话下,基本无闲暇(上网杀几盘、down几集美剧下来看看感觉也很奢侈),聚会什么的能推就推(大学女同学想介绍女同事给我认识,尼玛,空窗的楼主竟也推了)。但我始终坚信,you will be the man you want to be。我想说的是,总之对于考G,努力,尽力就好,不要有太多想法,更不要有思想报复。收获虽然未必与付出等价,但付出一定有收获,共勉! 虽然马上就要搭火车到天津面试,但终于还是把这篇文章码出来了。 最后,祝各位考试顺利,早日进入dream school! 与诸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