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079|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心经] 非牛人的在职复习攻略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560-660-740之路 历程篇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4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560-660-740之路
历程篇

本文的广告词:每周复习15小时,只要你读写相关的工作足够忙,你就能三个月内考到700!

前言:做完了,觉得好难。跟上次考660不一样,好多题做的直冒冷汗(后来知道这是传说的高分题库吧,阅读都看不见细节题,一色的散弹问法和推断),但是所有题目都毅然决然的选了。剩下7分钟交了卷子,想到可能是最后一次考,不看看成绩也太亏了250的学费了。
然后看到了740的成绩,Verbal38。这几个月我难得的笑了。
回想着坐在公交车上对这一张纸傻笑,在周围观众乘客的目光中一定很诡异吧。

虽然同考场一群760750等等的大神牛懊悔怎么没发挥好,我已经知足得不得了了。所以在这里:

概要:给在职的人写的攻略,另外也希望各位不要重蹈覆辙。

背景:外企Top500,通讯业研发项目管理,4-5年工作经验。英语学习非常不正统,从来不学语法(Prep笔记我到今天也没看过),只有CET4的优秀与CET6的及格。上班是外企所以使用英语对话和写信,但是一直没有认真学过英语本身。最大的弱点是天平座的超纠结DecisionMaking看着两个选项哪个都不想扔。

复习经历:工作时间紧张,自我计划安排混乱,完全没有固定的复习时间。先把编年史列在这里如下:
- 20099月中旬思考了职业发展道路,决定走MBA之路。淘宝上购买OG12,参加巡展买了本50元的Acethe GMAT,开始了考G之路。
- 20099月底被通知即将出差,急急忙忙开始准备黄金周备考
- 200910月七天复习冲刺看完OG109日考试惨败560M48 V18
- 200910月报考国内联考MBA
- 200910-12出差亡命中
- 200912月圣诞归来,开始复习联考突击作战
- 20101月第一周联考结束,感觉很差,回归GMAT
- 20102月春节,工作,复习,etc
- 20103月准备B线成绩并参加北京Top2MBA的面试复试
- 20104月初收到北京Top2MBA的预录取通知
- 20104月清明节假期准备二战GMAT
- 201048日假期后参加第二次GMAT考试,败于660(M50 V28)
- 20104月很烦,开始休假玩到五一结束
- 201054日开始第三轮复习冲刺
- 2010517日三战GMAT,结束与740 (M51 V38)
够乱的吧,忙的时候根本连着好几天不会看GMAT。复习日程已经按照周来计算了,更甭提春节期间和4-5月中间一直在休息,下班什么都不看。真正的应试复习时间应该在200小时以内(已经屈指可数用小时算了)。

复习感悟
但是,我不是牛人。我的英语能力真的开始很普通,现在也不敢说好到哪去。对我来说,缺少时间,就意味着方法和策略变成了第一重要的东西,提高能力就比适应考试要重要得多。

OK,先说我承认自己心不够坚定,而且太贪。同时上着班,准备跳槽,还想着考联考和GMAT,精力分配和时间安排全盘混乱,最后一个也没舍得扔掉,走了很多弯路。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定要考虑清楚!要考GMAT,就专心的考!不要脚踩两条船!否则我这样拖了一年晚上一年没任何好处。(好处是2012都毕不了业,全over了债务就不用还了

大多数人都是凡人,就那么多精力。但人的精力都是很充沛的,如果不是用在了学习上,总是有地方用的。我工作了,所以我必然很多精力被工作消耗了。
我也苦恼没时间。考试应试复习,其实每一次都是只看了不到2周时间考试的。每天下班吃晚饭坐下已经20点,怎么也看不进去,一周能到15小时就是奇迹了。
但漫长的战线让我发现了GMAT并不一定是要和工作割裂开的。直到有一天办公室写一封英文信,突然写出了一句很有GMAT风格的长句子,然后突然醒悟,这SC完全就是写作指导啊。

于是,经过仔细考虑以及找到一个GWD亲传徒弟(whoXX上过课,非广告帖)的洗脑,我制定了一个很独特的计划。其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把GMAT应用到工作中去,用工作去训练GMAT的各种Verbal能力。从而用素质练习,或者叫工作技能练习,大量压缩GMAT的应试复习时间。

而到了今天写这个总结时候醒悟到的事情,是GMAT的思想甚至不是非要用英文学习的!中文也照样可以体会到SCCRRC的应用,只要后来英语能力练到了,就完全没问题。或者说,那就是传说的英语式思维洗脑吧?下面会具体写到。

所以,立志要考GMAT的同事同学,其实并不一定要一天多少小时的去看GMAT。能力达到了,适应考试很容易,只需要一两周。于是很多神出现了,他们说20天就考了800。于是老外出现了,他们就看了一天OG就考了700多。我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拖了半年都拷过去了,放弃了那么多的你,还不行吗?

我相信每周复习考试本身的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49:38 | 只看该作者
数学& AWA略。这部分我没有研究。考过联考的数学,GMAT要是还错那绝对是题目没读懂……AWA基本大家都靠模版,我这种历来无模版写作风格的也不值得推广了……


Verbal复习心得
1. 总纲阅读英语的能力是全部GMAT的最基本最重要最终极的能力!三战以来,我唯一感觉最明显的是提高的只有读英语的能力。
解释:一定要适应如何读长句子,而且这些长句子要理解得精确+精炼+速度!
- SC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语法!因为语法虽然是活的,意思却是明确的。就好像说中文,我可以随便换顺序先说主语或者宾语,但是换个顺序,意思还是能说的。比如SC,有些句子就是完全没语法错误,但是那个意思可能扭曲了。
- CR要读懂句子,就要理解句子真正在说什么。只要能读懂选项和问题,绝大多数选项都能瞬间排除掉。一个句子想说的并不只是主谓宾,明白作者想说的意图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不妨用我们国家联考(which抄了好多GMAT/LSAT题)里面有些GMAT风格的题目自己去体会一下比较好,想想中文怎么做,就全明白了。
- RC要主动阅读,并加快速度。明白到底作者是怎么想的比作者说了什么细节更重要。RC文章的组织结构,读顺了之后是非常能理解作者的意思的。据说GWD教授的是砍刀式的阅读法,经常一段砍的什么都不剩就去找中心句,中心句也好像不用懂只要知道动词。也许是这位理解的不够吧,如果真是这样这一点我很不认同。因为很多文章是没有主线的非议论文,或者纠结于事物比较这样的杂乱对比,这时候怎么砍也没法砍,只能全看。所以我是推荐全都读懂再做题的。所以,速度非常重要。


2.SC:的精华在于明白句子本身的意思【理解力,精准度】
解释GMAT最难的莫过于SC,因为其要求辨析句子的精确度最高。比如平行结构不仅仅是语法的平行,更是句子意思的平行,明白这个就躲过了相当多的陷阱。OG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性质,所以SC一定要研究透OG。当然GWD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不能深究,因为毕竟没有官方解释。

思路:虽然我一直GWD做得并不好(SC能错1/3~1/2),但是感觉真正考试并没有GWD难。错多错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整理好思路。最开始作为作者,思考作者想些什么;然后再作为读者,去思考这个选项哪里写的令我更好接受,哪里更容易产生歧义。对于那种顺序错乱的题两遍刷下来,一般也就是两个选项了。剩下的竖着比对,看看哪个更准确,更不容易被误解,比较一下什么老套的被动语态啊、being啊、动词和名词使用哪个啊,也就OK了。

素质练习方法写作。没错,练习Verbal我最好的办法是写作。每天要写很多英文信件,我不时的回想起SC的感觉。一句话,我经常会想起n多种写法,哪一种能让客户明白我的意思没有歧义,哪句话并列关系能写明白?那句话不会被客户揪着我攻击?怎么写的滴水不漏?就算你没有客户帮忙review,拿自己的作文也是能练的。多写复杂的各种句型,可以仿照着SC写,然后用你审判SC的方法自我审判。

应试练习方法:当你自己都能写出来长句子,再去看SC的题目,就会很多时候恍然大悟一般。“哦!我是要这么写!”
重点推荐的是OG,因为解题思路清晰,而且很像真题(废话……)。不要刻意总结语法点和总结出题思路,自己去读去做,去攻击每一个选项的读者理解上的漏洞和不足。然后拿出GWD练几套,去验证效果——因为没有答案,而且大家的讨论太深奥的语法知识我看得头疼记不住,所以我GWD只练了很少。
简而言之,就是OG:看什么表达方式(注意,不是语法)GMAC觉得不好;GWD:自我检验目前的应试方法。


3.RC的精华在于读懂文章的脉络【记忆力,逻辑归纳力】
解释RC对我来说,无论是GMAT还是IBT,我都抱着一种看小说和上课的心情看的。变态的是,我觉得它写的挺有意思的,引起很多共鸣which做题时候绝对要禁止,因为后来发现细节题绝对不能有主观意识)。读的与其说是细节和中心句,不如说是读懂文章真正要传达的东西。

思路:要读懂就要时间,节省时间的办法看你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结论,看结论。看懂结论了,一段都能跳过;看不懂结论或没结论,就看解释,看不懂解释,就看例子,再看不懂例子……那就记个大概继续读吧……知道说了什么也罢了。出题再回来看吧。
总之一点是不要逆着作者思路,他不想开头写结论,总有原因。你不能看一句骂一句,“你怎么不写结论!你怎么还不写结论啊!”然后全跳过去。其实他写够前面的“废话”了,十有八九就会开始说了。这时候你要看不懂结论,可就没时间回去看前面了。

这里面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是记住关键句子核心意思。这个我基础能力低下,真的记不住三行的句子。方法是复述训练,读完了之后复述意思,中英文无所谓,记住就行。然后精炼这个复述的句意,找到核心的价值所在。
第二个是脉络。这个我记性也不好,所以最开始是靠画自己创作的一种简图(三角方块的按照顺序立体排列)。后来简化成画一条一条的虚线曲线直线(为了加速)。几天后来变成了根本不需要图也能记住逻辑结构了。这个大家要找自己的方法。

知道了这两点,就基本读懂文章了。主旨就好说了。依附于主旨,细节也看过了,知道去哪找了。推论题和作者观点题,你要是明白了全部的作者意思,也就OK了。
GWD的跳读只能解决一些细节题和主旨题,对于推断题和散弹模式的“以下哪个没说过”这样的题目问题就大了。
我觉得练到最高的境界是,读完这文章就跟你写的似的,作者写的每一句话时候怎么想的都能猜测到。我记得我最后考试740时候,做阅读除了细节题和位置指名道姓的回头看了,其他的都没回头看就选。

素质练习方法看新闻评论和工作文档邮件,中英文不限,报纸网络媒介不限OK,无论上学还是工作,甚至回家看报纸,你有没有碰上上千字的大文章?比如打开sina新闻的评论主页,你看到一条中文的,一屏幕字,你打算怎么看?我也不知道你怎么看,但是你要是能3-5分钟把它看完,你就OK了。如果不是懒得看的那种人,这里面就有方法。
也许能力够了可以像GWD弟子那样砍掉一切example,而句子里面除了动词什么都没记住都行。但每人方法都不一样,因为思维方式不同。什么时候你能3-5分钟看完了,你也就知道自己的方法了。看完的目标是:复述作者的想法和观点(30字以内),以及举了什么例子(只用说一个词那种精炼成都)。
中文练完了就去练英文的。一定要追求——怎么看中文的文章就怎么看英文的!
工作文档信件同理(会看到措辞背面想表达的意思吧)。
方法什么都可以,横过来倒着看或者先看开头结尾都无所谓,只要能保证速度,读懂逻辑脉络、文章的大意范围以及作者的观点就行。

应试练习方法:阅读我一直觉得是没法应试的,完全是素质性能力的问题。OG,足够了。那么多篇,还有什么不行的,都是用来检验中英文训练出来的阅读方法的。里面题目全都有了,解释的也清楚。同样,用GWD去检测很好,想撞上原题的话……那基本不可能吧。考前看看霜钩,熟悉一下阅读的主题和可能的题目(答案就最好别被主导了……)。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SC其实就是指导写作用的。同时,去和客户negotiation时候,哪些因素有关无关,立刻也就明白了,因为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并且去和客户阐释,突然发现CR也就练到了。


4.CR的精华在于抓住句子的重点【逻辑关联,核心归纳力】
解释&思路CR长点的话就像阅读文了。Evidenceconclusion其实谁都能找到。但是找到后要记住这篇文章的侧重点讨论方向。比如说的是成本如何如何,问增强削弱的,后面选项里跟成本没直接关系的,就能排除好多。其实感觉CR的阅读方法才是减法,把核心抽出来,剩下的都看淡了。

素质练习方法:思考社会问题&辩论。这年代和谐的事情很多,很多XX门事件很多,各种传闻也不绝于耳,哪些有关哪些无关?自己去判断吧。房价到底是涨了还是如同统计局一般呢?经济学家给出了无数的解释,从国际货币市场冲击到丈母娘理论不绝于耳,哪些有关哪些无关,大家都举了什么样的例子证明房价会下跌房价会继续涨?为什么这些听起来让人觉得正确?OK,其实CR貌似就是从这里面摘出最合适的那个选项的办法。丈母娘本身不会推高房价,是丈母娘强迫小伙抢着买房才推高了房价,前者不是答案而后者是。
说了半天,其实最根本的是,到底这些选项说的是什么,得看懂。有关还是无关的选项,不是自己猜着解释出来的。
应试练习方法:题目都很简答。我建议那些错误率极高的同学,去我国MBA联考的网站找点这类演绎类的中文题目试试。如果你全对了,那就是英文的问题。如果你还是错的惨……那你肯定是思维的问题了,试着别加主观臆断去想怎么错的吧。
然后,还是首推OG,足够了。体会完了基本也就可以了。同样,用GWD去检测思路很好用。

关于Pace&心态:很重要。
速度就不说了,用prep虐几次就能熟悉了,但最大的问题还是读句子的速度。
如果每句话都能一遍的顺利的读过去,pace就不再是大问题了,因为肯定会做完的。
我第一次考试很着急,复习短心里没底,心中老想着pace卡时间点,中间好多题自己都没想清楚就选了答案,最后居然还是早了十多分钟交卷。
题目的难度感觉是深不可测,SC这些的完全觉得ABCDE好像全对,阅读看了一遍又一遍,逻辑也非要读个好几遍。看到V18的结果觉得可以安心的去公司干活不用考虑了……

第二次考试,因为已经有了一个offer(就算国内也算是MBA对吧),所以心态好多了,但心理纠结是不是要这么认了,斗志全无,加之家庭矛盾那几天比较激化,工作也乱,考试时候变成了心不在焉。时而清醒时而甚至突然就走神了,点完最后一题,居然还是差10分钟。
但是题目明显感觉就像隔着一层纱布,总是在二选一之中游离。而且当时心态很草率烦躁,很多时候都没有细想就已经点下去了。而且还发生过好几次改答案……(传说扣分?)
最后没想到成绩还可以,V28-660。这才开始觉得有了感悟和门道,也发现这些素质练习其实是起作用的。

第三次考试,已经按照自己的方法素质训练了又一阵子(在这里很敬佩GMAC定的一个月只能考一次的规矩,确实,提高是需要时间的),居然发现通读长句毫不费力了。这时候才开始准备重过第二遍OG。突然觉得效果齐佳。想了想,该做一个了结了,要不然就没有机会了。考虑以前的速度,放弃了一切的pace观念,基本不看表,自信上场,往椅背上一靠,腿一翘,右手拿鼠标就跟平常在家上网一样,就差左手一杯茶了。前一天临阵磨枪的数学和阅读霜钩也让心里镇定了不少。做的感觉因人而异就不参考了,但是题目比以前两次感觉都难,而且GWD的倾向更严重了,估计GWD体现了GMAT的高分题库的特点。


自信很重要,不要觉得非要做了几遍OG,做完了Prep,GWD错5个以内再考试。真做了好几遍,那个题目已经没有练习意义了。我OG不好意思只看了2遍,Prep只用来练Pace,GWD只有5套,但是我相信自己的方法可行,这就够了。大家也要相信自己的方法,磨出一把剑,行走江湖心不虚。


还一个重要的是平常心,考试和练习如果能做到完全没区别的心情,那就能正常发挥,这一点我很相信,但是没什么好建议。

(经提醒,本段已去除CD敏感词)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5:50:21 | 只看该作者
后记,关于题海和时间付出
也许这么说完觉得好像我是蒙上去的,也许吧。因为所谓的素质训练替代了做prep/GWD之类的工作,所以我一共只看了OG和GWD的五套题,我也不知道题目会怎么出有什么套路。不过我一直觉得GMAT这种东西不是和工作脱离的,至少我确实发现依照这一套方法,我工作英语的写作和阅读提高了不少。如果GMAT真的脱离于商学院所需要的能力之外,为啥它还被当做录取标准呢?难道真的要考的是那本厚厚的prep笔记吗?

看到很多同学同事用了大把的时间泡在总结题目、总结选项、总结出题思路、做OG、做Prep做GWD、做Kaplan,每天7点起床12点睡觉的学所谓的GMAT,我真的觉得大家太辛苦了,甚至有人为了GMAT工作都不要了,请假,甚至辞职。我真的觉得大家已经为了这个考试付出的太多没必要的东西了。
我感觉其实这和语言考试是一样的,学会用它,比学会对付试题重要多了。GWD的指导思想很对,这一点我很敬佩。SC是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测试,RC是寻找信息理解作者意图能力的测试,CR是在纷杂的事件中寻找联系相关性和方向性的能力测试。这些对我这个时间不够的人,不可能靠总结题目完成的。

我做过架构工程师,从专业角度给大家一个思路找自己的方法。
GMAT准备,任何一个考试准备,都像是编程序一样,因为人记不下来全部的东西的。去写一个策略解决程序,有很多种写法。
第一种:Data Base。你准备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里面存了排列组合全部的输入可能性,然后选择选项。问题是谁记得住这个数据库。
第二种:Pattern Base。你准备一个pattern库,比如一些特例存起来,每次去比对,然后选择最像的选项。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个pattern怎么办。
第三种:Fault Collection。你选择一个自学习适应数据库,每次错的选项和失败的原因记下来,然后以后避免。问题是下次碰上新的还是做不对。
第四种:Exclusion Method。你准备一个流程,从题目、原文和答案入手,每次排除肯定不正确的pattern,再在剩下的比对。GWD证明了很多人这么得了700+。
第五种:Function Call。你调用别的你已经有的更高级的复杂程序。你把这个程序调用你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别的程序的一部分功能,在生活中去实践GMAT需要的能力,然后再回来应用于GMAT。这是我使用。其实就是在别的日常生活中写了可调用的函数库了;)
当然方法不局限,这几个也可以同时使用。而无论哪一条,为了保证其输入正确,你得先保证你读得懂,读得快。所以我最开始一条写的是,一定要提高阅读能力。

我是靠以上这些方法自己练习取代GMAT那些题海的,你呢?你打算怎么办呢?

其他的问题:
Q: 什么时候可以去考了?
A: 对于我这个过目就忘的人甚至一些过目不忘的人,GMAT很有趣的一个问题就是做了之后过几天忘了再做,OK我记得题目,但是做完了照错。这就是说,思路有问题。思路正过来就能去考了。用GWD去验证思路,用OG去练习思路。Prep我模拟没上过700,但是我觉得自己思路很清晰就上了。

Q:考试的难度?
A: 据我自己的经验(只是我的经验)。我觉得真题比OG、Prep以及GWD容易。因为真题有简单题,不是一味的难题。GWD我平均错8-15个,中位数13(这已经不叫平均了)。最后也能考到。大家比我辛苦得多,而且可能错的更少,只要不是背答案或者见过,我觉得如果一套GWD新题第一次能到错10这个水平就能去考了,而且肯定能上700。超过10个我觉得也不是没希望,比如我吧

Q:如果我没考到740,下一步打算怎么复习?
A: 用OG再过一遍。珍藏的Prep拿出来,验证思路的正确性。GWD继续,但是绝对不追求做完,也不追求答案怎么答对,专找怎么出错的——因为GWD的题就是那么选出来的。

Q:如果再考一次,能考更高吗?
A: 打死我也不考了!



感谢D,感谢郭嘉,感谢各位CD的牛人前辈的经验,感谢GWD的思路方向以及其经典试卷,感谢08年关注CD到现在曾经帮助过我以及讨论过问题的同学们。

祝各位高分!祝各位成功!祝大家申请上想上的学校!
over
地板
发表于 2010-5-18 16:13:1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楼主,我明天考,粘粘喜气。呵呵,楼主够强,我今年跟楼主一样,参加了MBA联考,也是申TOP2。无奈成绩不高,B线进的面试,还是被刷。欣赏楼主的计划性,有空聊聊,可以站短我,留个Q或M什么的。
5#
发表于 2010-5-18 16:18: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恭喜楼主!同样在职复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6:50:54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楼主,我明天考,粘粘喜气。呵呵,楼主够强,我今年跟楼主一样,参加了MBA联考,也是申TOP2。无奈成绩不高,B线进的面试,还是被刷。欣赏楼主的计划性,有空聊聊,可以站短我,留个Q或M什么的。
-- by 会员 tony25444 (2010/5/18 16:13:10)



我也是B线进去的。加油
无论哪个考试,都是个开始而已。仅仅是个入场券,竞争都在后面吧。
7#
发表于 2010-5-18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很厉害...偶像...
唉,我在校,时间比较多,但是真的最近特别迷茫...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6:53:23 | 只看该作者
很厉害...偶像...
唉,我在校,时间比较多,但是真的最近特别迷茫...
-- by 会员 洛洛洛洛 (2010/5/18 16:51:17)



不敢当啊
时间比较多可以好好发展啊,很多时候考试并不是一切,也不能成为一切。
人总是面临很多选择和不确定性,谁都一样。GMAT,也只不过是选择里面做选择吧。
9#
发表于 2010-5-18 17:10:35 | 只看该作者
从中学习了~~~
10#
发表于 2010-5-18 17:55: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ing。。。同沾喜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22 07: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