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0694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今天在北考场考的,最大的失误就是verbal最后两题居然空着!!!! 平时做模考都能余个两三分钟,所以可能实战的时候疏忽大意了,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pace实在太重要了呀~~~所以最后看到750这个成绩我还是松了口气,以为没做完会有severe punishment。。。。无论如何,对于只复习了不到两周且连OG都没有做完的我,考成这样可以说rp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就不打算重考了,接下来的时间还是努力投入找实习刷绩点吧~~~ 感谢cd,最后几天鸡精帮了我大忙,所以趁着记忆还热乎着出来放个狗,回报cd~~~~
坐稳: AA:某公司因为以前集中化赚钱多,所以建议现在也把搞集中化。北美范文里前十篇的某一篇,我之所以记得是因为只看了前10篇范文(汗。。),我用的理由是同时性不代表有联系、现在好不代表以前好、集中化有好也有不好这三条理由,高手们可以再自由发挥一下~ AI:政府是否应该check公民的librarian records和internet activity records 月度: 鸡精太重要了!我考到的4篇全部都出现在了鸡精里!!其实看过鸡精对做题帮助不大,但是一发现是鸡精里的题就心里有底,心态瞬间就会变好一些。 考到了促进低碳的那篇,几个小时前考的,能记得挺多,我尽量都复述出来: 第一段,现在低碳排放已经成为全很重要的议题。有些专家在研究一个题目,内容是对碳排放收取一定税能否改善企业的排碳量。这个过程里他们发现即使不对排碳收税,如果公司采用某些节能措施后,本身就可以为这些公司省钱。比如用某个荧光灯,虽然要花一点钱,但一年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但是这些公司仍然不采用节能措施。 第二段,专家就是认为这些公司的决定是由于他们的不理性,公司根本没有认真的计算采用节能措施能省多少钱。 第三段,国家如果建立控制排碳的标准,似乎是有用的。但大部分政治家都懒得干涉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本身比谁都清楚怎样提高自身效率。最后一句是,但是国家还是应该干涉,因为这不仅concern了private什么什么,还concern了public good。 然后问题里有一个问public good是指什么(我选得是减少引起全球变暖的排碳量,不知道对不对) 问到了第三段的内容(或者功能,记不清了),我选得是说明有必要重视减低企业的排碳量(似乎是) 考到了批发商和零售商那篇:(文章很绕,很专,满难的) 第一段说,为了避免overstock,零售商的存货通常比生产厂家要少。生产厂家为了避免这种趋势,一般采取两个方法。一个是 return policy,就是允许零售商把多余的货物返回给厂家。还有一个是mark up?就是在批货给零售商的时候便宜一点,即允许零售商在囤货时把货物打折卖出去的空间而不亏损。这两个方法都减少了零售商进货的成本。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很赞同return policy的方法,认为这样提高了厂家和零售商之间channel的效率。但是这种赞同基于两个假设,第一是忽视了associated with返还货物的费用,第二是默认各方在liquidate(清楚/偿付/将。。。转化为钱,这个词当时不认识,于是很费劲)囤货的损失能力方面相同 第二段否定了第一个假设,就是说在返还货物的时候可能有很高的costs。举了个例子就是某cosmetics公司,返还一个产品有相关费用3.4cents,对这个产品本身来说是nontrival的。 第三段否定了第二个假设,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这种return policy中榨取最多价值的是retailer,因为retailer可以直接接触客户。但是一些情况下(忘了什么情况,跟原料有关),manufacturer更有优势。 问题问到了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我选得有时retailer有优势,有时manufacturer有优势,但总之两方的liquidate efficiency是不同的》(有个迷惑选项是说总是retailer更有优势,这个肯定不对) 有主旨题,还问了第一段提到的两种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选项我不记得了。 考到了办公室修缮成village的那篇,鸡精里很详细,而且我也不记得太多,就不多说了 考到了珊瑚礁那篇: 先说到人类的活动对reef有损害(注意!!确实有damage,这个点考到了),但是无法解释珊瑚为什么在受到破坏以后完全没有恢复的迹象,而且似乎被alter之后的状态有自身的稳定性,也不能解释为什么珊瑚病的蔓延、造成珊瑚的死亡,甚至蔓延到了人类活动难以影响的地方。有种解释是从亚洲非洲飘向美国的一种dust越来越多,里面有某种物质使珊瑚致病。但是又有人跳出来说这种物质是不溶于水的,结构稳定,不可能是珊瑚病的原因。然后前一拨人跑出来解释,这个物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加上受辐射照射发生了改变,所以就变得能溶于水了,因此可以解释珊瑚病。 文章前面有点绕,后面很简单,问题里有“哪一项能weaken这种dust里的物质是珊瑚病的原因”,我选得是“dust里这种物质在几个世纪以来急剧减少”
预发似乎考到了prep的原题~~~但是具体有什么真是没印象了 有两个小心得就是,如果一道题里考了很多语法点,比如引导词啊,介词短语或连词啊,动词形式什么的,那么对的选项肯定在每一个部分上都是最优的表达,所以抓住你最确定的语法点去把握~~~ 还有就是进了考场就不要去想那些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了,相信自己的积累和语感,最后只留一条原则,就是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选择最漂亮简洁表达方式。
数学有几道比较麻烦的,这些还有印象:
DS:xyz为数,问z在数轴上是否位于x和y之间。定义max{a,b}为a和b中较大的那个,min{a,b}为较小的那个 (1)z为max{xy}max{yz} max{zx}中较小的 (2)z为min{xy}min{xz}min{yz}中较大的 我选得D,思路是这样:三组比较所得的最大值,为三个数中最大的和中间的数,若z为这两者中较小的,则应该是中间数。第二个条件也是这个思路,所以两个都充分
DS: 什么数的x%为y? (1)x=10y (2)xy=某数 选A,不多说了
还考到了x、y被5整除余3,被7整除余4,且x>y,问一下哪个一定是x-y的公约数。我好像选的35~~~
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之后再补充哈~~~~
补充一点罗技的鸡精: museum特别展览的那道考了,lz最后时间不多也没仔细看选项,就直接选得特别展览收钱少且可以免去general门票
有一道题是说四年里房产的accessed value持续下降,但是access value里收为property tax的部分没有变化,为这个最能support以下哪个选项。我选的是property tax的amount比四年前要少,忘了是哪里的题了
还有三道大概是这样: 某花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其中一种只被bb鸟授粉,另外一种只被hb鸟授粉,专家把某基因改变之后,发现原来被bb鸟授粉的那类居然被hb鸟授粉了,结论是这种基因的存在让某花变得更diverse,si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的是,不同的授粉方式让两种花很难interbreed,从而增加了diversity(感觉很牵强,但其他选项都没提到diverse啊)
某automobile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对研发的投资一只是领先的,blah blah,因此可以断定该公司有市面上最technologically advanced的车,问evalute。我选得是,需要知道automobile和其他公司相比,把研发应用到车上的程度。
专家们发现一群生活态度乐观的人比一群生活态度悲观的人,heart attack的risk少了30%,因此乐观向上对保持健康很有必要。问这个论述的弱点是什么。 我选得是把一个casual relationship当作是necessarily correlated 这个题我想了很久,有两个其他选项我也觉得有点儿道理,一个是把一个multiple factors的问题看的太简单的处理,还有一个是认为heart risk程度就标志着健康这个设想太过牵强。这个非常不确定,求讨论
最后补充几个考前几天的小tips
lz20多天前报名的时候连GMAT是神马都不知道,当时就是想打个酱油考一考。大三的专业课很多,lz用于复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基本上lz的全部复习是考试前3周开始的,也完全没上过XDF:
第一周:做XDF的输血黄皮书,三天做完了(数学嘛),然后预发黄皮书,4天内做了大概80%,主要把讲解都看了,为了保证均衡复习,就没有继续做了。 第二周:做XDF的罗技黄皮书,同期开始看北美范文(精看AA和AI大概各10篇),但第二周好吃懒做,所以罗技做了大概三分之一而以。 第三周:开始专心做OG,除了最后罗技剩几十道题没看过,其他都做完了。 最后三天的第一天:模考了一次,760,总结了OG上的错题(做了个剪贴簿) 最后三天的第二天:开始看寂静,输血太多了大概看了一半,月度和罗技认真看了,预发和坐稳没看(个人觉得寂静就是留给最后几天看的,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带着印象) 最后一天:模考了一次,770,下了作文的两个模版,开始背(一直到考前最后半小时我还在哇啦哇啦地背模版) 关于单词: 三周内唯一的单词书就是张红岩的词以类记,当时觉得似乎比红宝好背而且后面连线题挺好玩的,三周里一共过了三遍,一天能过7、8个list,但都非常不仔细,主要我确实觉得没必要太全面地掌握单词的意思,有些你甚至知道感情色彩是好是坏就够了,月度还不就是这点要求么。每一遍过的时候把记住的划掉,到最后一遍其实很快就能背完(3天) 关于pace:lz做题每一次都是掐时间做的,每一次喔!!!!这样就不用单独训练速度啦 关于苦读与否:lz基本上每天带着gmat去上专业课,然后晚上回来该玩儿就玩儿,每天一定要睡够才能学习,所以平均一天花在G上的时间少于5个小时!但是lz一直觉得!学习不在于花时间,而在于提高有限时间内的效率!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总结错题!各位不要对自己时间少而耿耿于怀了,方法比较重要! 关于作文模版: 这个我觉得非常有用!!!就是在开考后instruction的时间不要跳过!!!在发的草稿纸上面写模版!!!作文的开头段、结尾段和衔接词先默写在草稿纸上!!!因为在读完题之后大脑可能会先空白一下(尤其周围都是噼里啪啦的打字声)!!!先写好模版就不会浪费时间!!!不然一紧张很可能想不起来模版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