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810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5-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
<p><font size="3">Forget Or Forgive(十一)慕容本纪<br/>斗数(十一)慕容本纪</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慕容氏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font></p><p><font size="3">慕容本姓“若洛”,鲜卑语中意为“富有、繁荣”,初为部落大人尊称,后来成为姓氏。一般认为“慕容”来自“步摇”的讹读,也有说法是因为部落首领慕容护跋(亦作若洛护跋、莫护跋)仰慕汉文化,听从汉族幕僚建议,以“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为根据改姓。 </font></p><p><font size="3">“慕容氏本黄帝后裔,公元前206年秦汉之际因匈奴所逼而退居鲜卑山(大兴安岭山脉,今内蒙古境内), 公元220—226由先祖莫护跋率部入居辽西, 公元238年从魏司马懿伐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建国于辽西棘城(今辽宁兴义县), 经慕容木延, 慕容涉归渐向辽东发展,至公元285年先祖慕容廆继位, 感慕容氏久处荒远之地,与中原隔绝,政治经济文化落后,遂发奋图强,顺应潮流, 锐意改革进取,重农桑、兴儒学,向中原学习先进政治文化,汉化改革早于北魏孝文帝一百七十年,建立了突出的历史功绩,为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br/> <br/>此后慕容氏英杰辈出,逐鹿中原, 先后建立起前燕、后燕、西燕、南燕 . </font></p><p><font size="3">慕容皝于337年在龙城(辽宁朝阳)称王,建立前燕。</font></p><p><font size="3">公元352年慕容俊于蓟城(北京西南)称帝,后迁都于邺城(河北临漳北)。</font></p><p><font size="3">前燕因内部分裂导致国力削弱以至亡国, 其后公元386年廆侄孙慕容永于山西长子称帝建立西燕。</font></p><p><font size="3">384年皝之五子慕容垂复国建立后燕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称帝,尽复前燕疆土并灭西燕,后燕亡于鲜卑拓跋部的北魏。</font></p><p><font size="3">公元400年皝之少子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建立南燕,后迁于山东广固(今山东青州益都西北),亡于东晋刘裕。</font></p><p><font size="3">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光慕容一姓的就俘获斩首了3000多,慕容氏主干基本覆灭。</font></p><p><font size="3">历史特点:“五胡乱华”期间,区别于其他大部分西域入侵政权的种族屠杀政策,鲜(卑)族慕容氏主张民族融合,以汉儒家文化为制国之道。崇尚儒雅。</font></p><p><font size="3">正史记载慕容家族俊美者众,素养较高,颇具魏晋时的风雅。《晋书》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font></p><p><font size="3">“慕容俊女清河公主,有殊色。” <br/>“慕容冲,有龙阳之姿。” <br/>“慕容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姿器魁杰,有类于德。” <br/>“慕容德女平原公主:姿容婉丽。” <br/>“慕容策,年少美姿貌。” </font></p><p><font size="3">历史成绩:</font></p><p><font size="3">在“五胡乱华”一次汉族反灭族战争中,石闵作为胡人首领收养的孙子造反屠杀几十万胡人,掀起把胡人斩尽杀绝的报复行动。汉人其余各部势力觉得石闵虽为汉人,以灭族之法剿灭外族却不是中华应有的文化,遂汉人其余部不支持。石闵北进到前燕今北京密云,被慕容恪生擒后献与国主慕容俊,言不和,杀之,天象不祥,慕容俊感此人虽杀戮却也英武,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font></p><p><font size="3">历史研究人员把这两族演化分别称为“石闵胡化”和“慕容汉化”。倘若石闵能用屠杀之道统一全中华疆域,那么华夏也就不是有容乃大的华夏了。</font></p><p><font size="3">顺便提及的是,历史上如果在燕国慕容和大辽萧家存在所谓“燕云十八骑”的话,那会是慕容氏部属,以少胜多,在燕京密云阻击“杀胡令”的慕容恪部将,此人一生征战颇多,未尝一败。燕云十六州也本指慕容族的属地。</font></p><p><font size="3">北魏孝文帝加速了鲜卑族汉化,拓拔(罗伯特)改姓潘,如后人潘安;吒李(查理)改姓李,李家宗室大旺。</font></p><p><font size="3">到隋唐时期,鲜卑皇家与汉族皇家融合,自此华夏皇家成为了典型的融合型血统。各类鲜卑复姓融合在华夏汉姓中。</font></p><p><font size="3">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br/>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鲜卑人。<br/>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鲜卑人。</font></p><p><br/><font size="3">南朝刘裕北伐后,慕容残余家族改汉姓逃亡,改姓慕、容、穆、莫、牟(川音通“慕”)。</font></p><p><font size="3">文中一男主人公名慕茗,与枫茗两家世交。</font></p><p><font size="3">文中江雪冬笔名慕容楠生,取于1997年冬纪念往事。</font></p><p></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4 18:16:39编辑过]</font></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