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20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ART 4:低分者的M7路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1:5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基本信息与基本原则
1.   关于我
2.   报考结果
3.   整体形象
4.   写什么
5.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
6.   不写什么
7.   适用人群
8.   我的信息源
9.   核心观点
10. MBA申请的特性
11. 十二条基本原则

二)策略
1.   架构一:两条逻辑线建立一个论证
2.   架构二:有策略的个人定位
3.   架构三:对申请工具的平衡使用

三)执行
1.   选校
2.   GMAT
3.   申请文书
====以上部分是本篇内容====
4.   推荐信
5.   履历
6.   申请表和附加文书
7.   面试
8.   讲故事与话术的深度
9.   对助考咨询师的看法
10. 对信息来源的看法
11. 英文语言能力
12. 软实力的培养

====以上部分还没编出来====


3. 申请文书

3.1 目的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有一个很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元素,就是明确目的。你经常会发现有些人(包括你我)做事情做得很好很久很精炼,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做这件事情。这个现象在很多写文书的朋友身上也经常被体现出来。文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也不是为了罗列自己的事迹,更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写文书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让招生办的AO看懂且相信你的故事,想和你聊聊,确认一下你真的是你写的这样(面试),然后把你收进去。仅此而已。

那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不100%的确认这个目的,写文书就容易把精力花在错误的地方,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容易写的散。举个例子什么叫做错误的地方。有一些经历很丰富的同学,写文书的时候会经常费力的把一些自己引以为傲的故事/项目/事迹强加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我的这次升职很快我想写进去”,“我的这个项目很厉害必须写进去”,“我从清华北大毕业怎么可能不写进去”。当然这些事迹都可以是很厉害的,也可能很值得考虑写入。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些不服务你的核心论证和故事线,那不仅仅是对(极端)有限的字数的浪费,更有伤害的是这种行为会让人觉得你讲故事不连贯,不够精炼,没有感染力。

MBA培养的就是会讲故事,说话有感染力,行为有影响力的人。你在这几个月挣扎中唯一目的,就是进你想去的学校。就像我最近跟一些在报考的朋友聊的,你完整的成绩和事迹进去学校之后跟教授/校友/同学吹去,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几个短短的故事讲好。

明确了这个目的之后,请让我瞎扯以下怎么计划和执行自己的文书。

3.2 计划

其实最早的计划应该在你动笔之前画在纸上。我说画在纸上,是因为我作为一个视觉动物习惯了把逻辑关系用图形表现出来。不管你画还是不画,你的计划都配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分配足够的时间。

其实多数学校(除了GSB的深挖内心和HBS的你随便写),主题文书的的题目都差不多。八成都是“你的近期/长期事业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需要MBA学位?你为什么要来我校?”。GSB/HBS之所以不问的这么“俗气”,是因为他们只想要厉害的人,你想不想来不需要给AO跪舔(这是我听这些学校校友说的)。可是不管题目是什么,学校让你写文书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想看你对你的事业梦想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有多么的强大。这个我在之前几篇瞎扯的时候有提到:这个世界是充满复杂性的,成功不是一个点A到B到C的简单过程。在这复杂性的世界中成功是一个必然需要经历失败的过程。驱动力足够强大,那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一点。对于学校来说,你的驱动力和“有一天你回来捐个楼”的可能性,是有直接关联关系的。

那在表明驱动力+题目固定的这两个前提之下,你需要计划的逻辑链并不复杂。这个我在之前写的第二篇中有详细的框架(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47748-1-1.html),总结下来,你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大概下面几个,如图:

  • 你的核心形象是什么(一个可以用十秒钟,五七个词讲清楚的形象塑造)
  • 你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定位(四个象限下,每个里面挑一个重点)

    3. 你的二合一的逻辑线是怎么搭建的



3.2 执行

做完一个可行且完整的设计之后,就要动手去执行了。那“执行”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文章限定的字数之内 - 有效,精炼,且可信的把逻辑线写出来(第三点),通过这写作来表现自己的定位(第二点),最终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一个你的核心印象(第一点)。

在这个执行的过程中,你需要明确阐述的是第三点中的逻辑线,你可以点明的是第二点中的竞争力定位,你最好别说让别人自己感受的是第三点的核心印象。原因很简单,你要是社交的时候遇到一个人,他自称是“互联网运营领域的专家”(他自设的核心印象),那你一定觉得这人SB多与NB。一个人的优秀是别人看出来的,自己去说,不管怎样都会消减可信度。在一个三分钟读完的小文章中,你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向别人解释你为什么直言声称自己是互联网专家/私募基金弄潮儿/NGO大佬。用你优秀的事迹,真诚且可推敲的展现的自己故事,你是什么形象读者自己会去总结。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

  • 要有故事性:什么叫有故事性呢?我举个例子。Steve Jobs和Tim Cook都在斯坦福的毕业典礼上做过演讲,一般的人基本都看过Jobs那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演讲。但是我建议大家把两个演讲都去看看。你看Jobs的演讲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结构很简单,行云流水,然后会通过他的故事记得他要讲的重点论点。而Cook今年的演讲,你全篇听下来,就是觉得他很想念Jobs,具体记得什么呢,我是没记住。故事性就是一个你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会一直看着你的眼睛去尝试抓住每一个细节的叙述行为。你写完之后可以讲给别人听听,你要是看到别人的眼神游离了,那估计你就写成了流水账了。具体操作起来因人而异,我觉得有故事性的行文大概都有那么几个基础特点:有简单的结构,有主线,有不过度复杂的用词,有不过多的复句,表意精简,有让人产生共鸣的例子,有个人感情。还有几个高级特点:幽默感,吊胃口,有人生价值和哲学的总结,在主线外暗藏一条副线(层次感)。
  • 时刻注意字数:有的人写文章想把自己的想法先写出来,然后再去缩减。所以写出一个两千词的长文,然后删掉75%。这“先写再改”看上去符合常理,但是其实是一个很反智的行为。因为你长篇大论的写,那很容易有两个结果,要么就是写的很好很完整,要么就是写的很散。前者的问题在于,你删减的过程会很痛苦,因为你的完整性来自于大量的叙述,如果你真写得好,那怎么删减都会动筋骨。而后者的问题在于,你要从散漫的行文中第二次去寻找你的逻辑线,这有反“先计划在执行”的初衷;而且在脑袋中搭建链条是一个思考过程(formation),在写出来的东西上重新搭建,是一个编辑的过程(editorial),编辑时去做创造性的思考,这会很慢,不信你就试试看。
  • 要有自我剖析的深度:“我想做医疗行业改革是因为我十五岁的时候看了一个很感人的纪录片。” 这是一个合理但是糊弄傻子的逻辑。一个纪录片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方向,这听上去多少有些扯淡,但真的有人靠这个进了哈佛。我们的每个人生方向上的决定,都是有很多原因慢慢塑造的。你没有字数把你每个少年时世界观形成的细节都说出来,但是你多少要写清楚塑造你的想法的那三两个最重要的诱因。否则你在这个“梦想”上搭建的所有东西都有一个可信度上的疑点。
  • 不要吹嘘自己:我总说这个,是因为我被人打了好多次脸。回到之前提到的一个观点上,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管你做了什么事情你都很难做到极致到惊艳那些每天看全世界飞来的《我很优秀》的AO们。不管你是投资了两个亿,还是手下有200员工,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事情看上去高大上,都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平台带来的。你离开了那个平台,在这个年纪是很难做成厉害的事情的。AO想看的不仅仅是你年轻的时候能够走到这个平台上,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优秀的潜力和谦虚的态度去在MBA这个新的平台上互相学习和大展拳脚。只要你吹嘘了自己,那你就要尽力在某个角落去表现自己的虚心学习的能力来平衡自己吹出去的NB。这是一个浪费字数的行为。
  • 用例子:这个很简单。正常人看不进去理论性文章的原因是那些文章跟自己没什么关系(not relate-able),而一些科普文章写的很诱人的原因就是作者用了很多类比/举例/对比让读者能有共鸣。在文书这个环境下,你让AO想看你的东西的主要手段就是用真实的例子来填充你的“我很优秀”的论点。再就是实际的例子可以搭建可信度。
  • 用负面的例子:这件事情在AO口中叫做be vulnerable。你失败过什么,受过什么挫折,被生活怎样的打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两个原因:1. 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多数不只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喜欢对这个世界作出试验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回馈。那试验多了肯定要有失败的,重要的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而是你有失败后学习的能力。2. 负面的例子有助于你变成一个真实的人。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他明确且无法战胜的缺点,没有缺点的一般都是编造出来的圣人,你觉得你是圣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 敢于放弃:这又回到在有限的字数内怎么使用你的所有亮点的问题上来了。我的答案就是不可能。策略的定义就是“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你的故事中承载不了你在欧洲交流过半年这件事情,那就别说了。时刻记得,你的目的是讲故事让AO接受你的形象,牛可以进了学校之后再吹。
我本来想总结一下每一种文章怎么写(Career Goals, Failures, Leadership, Why MBA, Why xxx School, etc.),但是又觉得我其实自己写过的种类也不多,说多了就是真的瞎扯。我觉得原则有了,然后个案分析吧。

你看,我在吊你胃口了。

没,我真的总结不出来。



3.3 改稿

你写完第一稿,踌躇满志趾高气昂的甩给你的女友/爸妈/好朋友/狗去读,他们看了一下冷冷甩回你的脸上。恭喜你,你的文书写作最有意义的改稿过程就开始了。

关于文书修改和寻求帮助这个我有几点想法:

  • 高质量的人,大量的修改:什么叫高质量的人呢,其实就是你身边那那些很有想法,且能够有效宣讲布道的朋友们。我觉得一个人的阅历和思考是一个人有没有深度的主要驱动,你需要找这样的人来帮你修改。当然了,你也可以找一些思维上的傻白甜,读后表扬你来给你鼓鼓劲,但是你要知道真正有效的是撕碎重来的打磨。至于什么是大量的修改,我认识的很多人跟我说他们最想去的学校他们都改了15-25稿。我觉得这个次数还是可行的。当然了,你的第一间学校做出来就有了一个可行的模板,其他的学校会依次递减修改的需求。
  • 对回馈进行有效的思考,不要进入误区,被修改意见左右:这是跟上一个相反的观点,到最后这个申请还是你的,所以在听到回馈的时候一定不要慌,要进行自己的思考,然后过滤什么是精华/糟粕。一定一定不要进入被别人观点左右的误区。因为你最后那一关的面试是要自己上的,你写的东西脱离了自己的想法,就很容易出现文书与面试断层的现象。这有损你的可信度。
  • 策略上的修改和行文/用词上的修改:我认为修改有两种,一种就是别人对你策略上的评价:逻辑可行不可行,定位合理不合理,形象真实不真实,等等。而另一种则是行文用词上的评价和修改,哪个复句用的不对,哪个词缺乏力度,哪个段落没说清楚,等等。我个人的建议是把这两个分开来看,最好是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咨询师来帮你。即便是相同的人,也要在之前说清,这次是修改策略还是修改行文。两者同时来一般都搞不好。
  • 有纪律的保留每一个版本:这个的主要原因是写文书是一个长达两三个月的漫长过程,如果你在这期间经历了200个文档的话,那你到最后很可能不记得第五稿写的有什么不同了。而在这期间,有如果可以回头看一看,可能一些之前觉得不可行的东西,之后就可以用了。所以有纪律的编码保留每一个文档,是很有意义的。
3.4 截稿

写吐为止。开玩笑的。吐是肯定的,但是吐了也不一定合格。

我觉得这有两种衡量的方式。

第一就是针对于那些深挖内心的题目,我觉得写到了你不太想给三五个人之外的人看,那说明你就写得很深很私人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尺告诉你差不多了。

第二就针对哪个相对直接简单的题目,我觉得这个你应该找一个没读过你这篇文章的人,如果他/她读了之后觉得,写的很清晰,有读故事的感觉,有逻辑,而且最重要的,感觉这个写的就是你。那差不多就可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48 收藏收藏48
沙发
发表于 2019-7-13 11:09:5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板凳
发表于 2019-7-14 20:46:1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地板
发表于 2019-7-14 22:18:0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1-4篇,觉得很受用,谢谢楼主在没有太多正面反馈的情况下默默分享了这么多!蛮同意作者理念地
5#
发表于 2019-7-15 11:40:54 | 只看该作者
追到第四篇,非常受用,感谢楼主分享!
6#
发表于 2019-7-16 10:42: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7#
发表于 2019-7-16 18:4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好~!感谢分享~
8#
发表于 2019-7-17 13:00: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9#
发表于 2019-7-19 23:48:1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追到了第4稿,楼主水平很高
10#
发表于 2019-7-21 11:40:45 | 只看该作者
追完了,感谢了楼主的分享和鼓励,痛苦改稿中,深刻感觉句句扎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25 18:0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