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8397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1-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level: 1.25 T 97(S20 W22)
3.25 G 620(v23)
4.12 T 99(S22 W25)
二战T的时候知道前边没答好,结果又颓了十多天,终于不能忍受自己的拖延和倦怠了。开贴自励。
准备二战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个问题,这一次做会和上一次有哪些不同。
一战G之后
知道自己RC弱, subvocalization严重,也没有active reading的习惯,take notes 的能力渣渣。(连错)
知道自己CR弱, 理解题目慢,逻辑链识别慢,还容易误选 out of scope 的选项。(超时)
SC当时还马虎, 现在应该忘得差不多了。
单词渣,无力吐槽
time management, 碰到不会的题目,要么果断放弃,要么educated guess,连错才影响分数(CAT的特性)。
真正的认识G还是baby姐的帖子,可惜一战的时候直到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个也说明商业意识欠缺,行业认识渣。
前天看Manhattan上Stacey的blog,说整个GMAT就是一个 decision-making 的过程,深深认同。忽然想起报名的时候那个99刀的psy套餐。
GAME RULE 已经变了,不是teenage school boy考试看对了多少题,现在看对的题目处在哪个level了。 大牛也错, 主要差别是犯错的层次不同。
丢了时间还错。 business disaster!
今天主要看的是 FOV 的 CR 的 flaw pattern。因为自己始终无法完整理解 strengthen, weaken...这种按问法分类的解题思路。
然后据此看题目80-100许多是 correlation&caution背景的,100题之后基本都和analogy有关。 这只是一种理解的尝试。
依据在OG第一条建议 read the set of statements on which a question is based。
我猜如同足球有 防反,撞墙 等等战术思想(pattern),球员(statements)一定是绕着这个转的。
结果还是好理解的:美国公司喜欢例证,analogy容易出问题,而同一个事物推导,correlation到causation也容易犯错。
单词背了8页FOV
阅读小分队
希望能每天坚持总结,防止偷懒,第一天啰嗦,欢迎朋友们监督,质疑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