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来惭愧啊。我只用了Barron和Kplan,挑着做的。临考前一天我做了套OG的模拟。因为复习时间太少,再加上时常加班,所以我觉得我阅读和写作基本就是趁着刚考完GMAT,还没生疏。至于口语,一开始因为自己对口语比较有信心,所以在做前两个task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太短,自己说的虎头蛇尾。后来发现其实真的不在于说得有多好,要点有多多,只要45秒内别有太多空就行了。一上来回答的时候重复一下他的问题其实能占去很多时间,所以没必要太在意自己说的内容。中间两个task,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点要说全,其实我也只是记下一个大概的内容,然后自己发挥了。最后两个就难了点,我的策略是只说自己确切听懂的部分,尽量说多,说得慢一点都不要紧,我个人认为说少总比说错好。最后的成绩是Good,Good,Fair.我其实口语题目都没准备过,只是用模考软件练习了一下时间的掌握,可能那天的口语题简单吧。呵呵,我记得当时我是我们考场第一个说口语的,那时候就想豁出去了,管它说得好说不好呢。其实口语这东西还是平时得多练,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美剧,像Friends, Sex and the City都是很好的练习口语的电视,因为语言丰富而且是最地道的。我一般喜欢一边看着台词,一边跟着连续剧念,后来friends的一些台词我都背出来了。然后一个人没事的时候自己跟自己说,可能有点奇怪,但是如果你喜欢的话,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次主要是没想到听力分数这么低,虽然这四项里听力是我的弱项,但是我还是觉得挺冤的。托福的题目现在出得越来越模棱两可,而且加试听力搞得我最后头疼死了呵呵。反正也不打算再考了,听力分数就凑合看吧。我认为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这一点我从考GMAT和TOEFL上深有体会。在职看书让我面临很多压力,来自自己的,来自老板的,来自同事的。除了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计划,还要安排好工作,哪怕加班到很晚,也要把睡觉时间拿出来看书。同事们之间的Team Building也要在这段时间内舍去,哪怕有的时候老板叫你出去,你也要说不。总之,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的,我想这也是所有CDer相信并且遵循的:)
说到去香港考试,其实当时也是无奈之举。我是7月底才决定要申请出国的,所以当时报G,T除了香港都没有考场了。报名的话直接在ETS上register online,然后location选HK,注册一个自己的帐号,就可以开始order the test了,很容易的,最后用信用卡付钱,但是招行的卡好像不行,我当时用的是我朋友的汇丰信用卡结的。所以这点可能麻烦点。香港报名的好处就是基本上什么时候都有空位,而且我个人认为那的考场很好,监考人员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