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转变 1---GMAT(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思维转变 1---GMAT(转载)

      在同学的日志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写这个的,真是个牛人!po过来了,喜欢的要顶啊

  

英语之道

 

 

今天我听了GWD的课,可以说对我的影响极大。

 

他的想法解决了我思维中很大的一个疑问和黑暗。

 

刹那间,我的黑暗全部都亮了。

 

充分性和必要性。

 

英语其实是一门理科。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原来,语文就是数学,数学就是语文。越精确的文字,是极其美丽的表达。而越厉害的科学家,都是精通艺术的。

 

因为,感性思维需要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需要感性思维。

 

人类的所有的秘密,都在于脑桥。

 

当左脑可以无限的通向右脑,右脑可以无限的通向左脑的时候。大脑的思维是最厉害的。

 

语言是怎么产生的?语言到底是什么?我不禁回想着这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原来,语言就是一种符号,为了表达用的。

 

如果,人和人之间可以心心相通,或者像外星人一样,用脑电波直接交流,又或者可以像电脑一样直接拷来拷去,那么,人就不需要语言来表达了。

 

桌子这个名词的存在,是因为,有人想通过定义“桌子”这个名词,来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

 

当“桌子”这个名词精确的指向那个木头做的(通常来说),而且是有四条腿的(通常来说),上面可以放东西的(通常来说),那个泊拉图所说的理想的“桌子”。让这个名词,使另外一个人理解的时候,大大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

 

用加拿大来表达美国北部一块区域,并且以某种制度运行的一堆玩意,我们把它成为加拿大。

 

用工厂表示那个房子里的很多机器很多人在生产的状态等玩意儿,我们把它称为工厂。

 

用生产表示很多人在劳动的概念,我们把它称为生产。

 

于是,我们说,桌子是来自加拿大的工厂生产的。

 

如果,没有语言和词语,世想想看,你要如何表达,用影像,用图画,用我带你去一次加拿大吗?

 

要我带你去森林理解一下什么木头吗?

 

有了词语,我们就可以讲“桌子是来自加拿大的工厂生产的”。

 

这就是语言的作用。

 

这就是词语的作用。

 

但是,语言在使用它的功能的同时,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语言有一个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导致我们无法正确的理解物体本身。

 

比如,桌子,一般来说,它代表“木头”“四条腿”“可以放东西”

 

如果,我把它做成纸的,可以吗?

 

如果,我把它变成100条腿,可以吗?

 

如果,它上面不可以放东西,可以吗?

 

其实,就算是不放东西,也行。我们想,如果它是铁条做的桌面,只能放体积比较大的东西,也是可以的

 

都可以,只要它是一张桌子。那个拨拉图所说的理想的“桌子”。

 

只要它符合“桌子”的概念。

 

加拿大一定要是在美国的北方吗?

 

生产一定是生产物体吗?生产思想不是生产吗?生产音乐不是产品吗?

 

不同的语言,带来交流的问题。

 

语言让一大群人可以自如的交流,同时又让很多人无法交流。

 

假如MARK和汪涵和穆罕默德 阿里 萨伊德,他们的个性其实很相近,他们都很喜欢研究昆虫的习性,很喜欢游泳,但是他们一个用的是广东话,一个用的是阿拉伯语,还有一个用的是德语,他们能很自如的交流吗?

 

同样的语言,因为不同的语言能力,带来的交流问题。

 

比如爸爸想跟女儿说,要学会省点钱过日子,他怎么表达他的意思,因为爸爸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女儿是大学博士。这个爸爸一定会说“闺女儿,你不能这样,钱不能乱花儿~~”女儿未必能明白。但是如果他爸爸先跟女儿举个例子,然后再阐述,然后在驳斥一下奢侈的习性,然后再总结,再归纳,女儿也许能明白。但是如果他爸爸用非常感性,非常生动,非常幽默的语言,跟他女儿讲节俭持家的道理,女儿就也许会明白,不是吗?

 

其实,没有语言,人类也可以交流,用画画也行,用眼神也行,用心灵感应,也行。只是,语言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工具,他比其他任何方式都便于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可以用语言表达一副画,一个电影,表达一种眼神,表达心灵的感觉,但是语言能不能取代画,取代电影,取代眼神,取代心灵呢?不行。

 

语言能不能取代“桌子”,能不能取代“工厂”,能不能取代“生产”,能不能取代“加拿大”?不行。

 

因为,假设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一个少数民族的土著,他了解到地球上存在一样东西,叫做“桌子”但是他从未看到过这个玩意儿,从来没有用过,你说他能懂得什么叫“桌子”吗?

 

你,从小在桌子上吃饭,你知道桌子是怎么回事儿,你是理解什么是“桌子”的。但是对于一个少数民族的土著,他能知道什么是桌子吗?

 

你一定会笑这个土著很土吧,你会觉得他什么都不懂吧,你有可能觉得他好傻吧。

你知道一种叫“马士拉季”的鱼味道极其的鲜美吗,而且,这种鱼是每到秋天的时候,在伊斯拉河涨起潮的时候,就会特别多,很容易钓到。只不过,体积大于5斤以上的这种鱼会含有毒素,吃了会导致人的死亡。但是他的体积小于1斤以下,吃了可以让妇女怀上小孩。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吃1斤以下的马士拉季鱼而死亡的,所以你能放心的享用马士拉季鱼。

 

这个土著深深的知道这一点,而且他经常吃,他的老婆生了9个小孩,这种鱼对于他的智力也有好处,所以他非常的聪明。只不过他不知道“桌子”。

 

他同样的,会觉得你很土,觉得你很傻,觉得你好像什么也不懂。因为你连他妈的马士拉季鱼都不知道,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干嘛呀你?

 

话题又回到桌子,你每天在“桌子”上吃饭,你每天都会碰到“桌子”,可是你以为你懂得桌子,可是你真的懂桌子吗?

 

你不懂。

 

你只是懂得桌子的一点点粗浅的知识。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很多的知识在里面的。

 

你知道中国明朝的桌子是怎么样的吗?为什么明朝的桌子古朴简洁的线条能反映出明朝人对生活的审美观念吗?为什么越南的红木要比西双版纳来的红木质量要好,更容易做一张结实的桌子?你知道,什么样的桌子是专门吃泰国咖喱的吗?你知道,高度多少的桌子才最符合人体工程学吗?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我敢打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菲利普 斯达克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师,他设计了8656个很特别的桌子,真正表达了他对桌子功能的理解。在他面前,你敢说你理解桌子吗?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包含知识,同样的,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也都包涵着道理。

 

比如,每一个人,每天都要碰到水,一个新疆维吾尔族老太太她懂得什么是上善若水吗?

 

她知道“水善万物而不争,为而弗争”吗?

 

这是水的道理。

 

“男人是泥土做的,女人是水做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

 

“似水流年”

 

这也是水的道理。

 

如果,她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教育和文化的启蒙,她能看到或听过这些道理吗?

 

很难吧。

 

可是,知识重要吗?

 

不重要。

 

道理重要吗?

 

不重要。

 

什么比知识和道理更重要?

 

多得是。

 

我如果三天不喝水行吗?不行。

我如果三天不知道知识可以吗?可以。

 

我如果一辈子不吃饭行吗?不行。

我如果一辈子不懂得道理行吗?行。

 

知识和道理比冬天穿衣服保暖重要吗?没有。

 

知识和道理比妇女给小孩喂奶重要吗?没有。

 

桌子的知识,我不知道行吗?没问题。反正,我每天可以拿它吃饭。

 

“上算若水”我不知道行吗?没问题,反正我对人好就行。

 

 

知识和道理,与语言有什么关系?

 

知识和道理,往往以语言为载体出现。

 

我看书,我看到知识。我看书,我看到道理。

 

但是,你记住知识了吗?你懂得道理了吗?未必。

 

不是说,语言表达很厉害,就代表他懂道理。

 

语言表达很厉害,往往让人误解为,他很能做,很懂道理,甚至,什么都行。

 

所以语言,只是知识和道理的载体,它不是知识和道理。

 

 

说了一大圈,

 

我再回到GMAT上面,毕竟,我还是要考GMAT考试。

 

GMAT考的是什么?

 

考的是英语。

 

考的是英语表达的能力。

 

它考的是知识吗?不是。

 

它考的是道理吗?不是。

 

它考的是语法吗?不全是。因为语法根本就不存在。语法,只是为了让你理解这个语言而存在的。

 

语言比语法灵活得多。

 

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法啊?语言。

 

美国文盲他不懂语法的条条框框,你说他不懂美国话吗?不能。他比你说得地道的多。

 

你懂得语法,但是你懂语言吗?不懂。

 

所以语法有用吗?有用,但是用处不大。尤其是,语法,它不能就代替了语言。

 

我们教英语的一大误区,就是不教语言,只教语法。而且是老式英语的语法。

 

我们教英语的一大误区,就是把语法当作了语言。

 

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掌握的知识,懂得的道理一样吗?不一样。

 

所以GMAT不能考你来自希腊的人生哲学或者对于生煎馒头是怎么做的的问题,它不能考知识和道理。

 

GMAT能考的,只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于英语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了保证公平性,他会出现你保证不知道的知识,他不会考你熟悉的知识和道理,因为,对你公平了,对其他人就不公平了。

 

还记得,道德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意思?

 

那东西可以说,但是说的并非是那么回事儿。

 

那东西是什么?道理。说的是什么,道的是什么,语言。

 

也就是,道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语言不一定能反应道理。

 

用充分性和必要性来说,道理是语言的充分性,语言是道理的必要性。

 

这个道理,就是道德经里的道。用道理来解释道,大家容易懂,但是道是道理吗?不是。这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或者说,这样更准确一点,道是语言的充分性,语言是道的必要性。

 

什么意思,没有语言,道还是存在的,语言是通向道的一个条件;没有道,语言就不存在,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道,语言的道决定了语言。

 

所以我们学习GMAT的学生,要掌握英语,应该掌握的是这门语言的道,而不是僵化的语法,而不是其他的联想,这些联想都是不同文化的人们,用他们掌握的知识和道理产生出来的,这些,和英语的道是无关的。

 

我们考GMAT就是,要领悟英语的道。

 

一通,就百通。百通就万通,无所不通。

 

因为,一个字。一个让很多人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英语的东西。

 

道。

沙发
发表于 2008-5-30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提出问题。。问题并没有解决。。

怎么领悟道呢?

板凳
发表于 2008-5-30 22:56: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建议楼主把其他贴的链接放到第一贴中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顶一下吧
5#
发表于 2008-5-31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GWD的讲座。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应该有所启发。

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yQQ_3cKb20/

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p3opP8SWjg/

6#
发表于 2008-5-31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2 13: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