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年转帖]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盛世初期还是真的病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2-10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新年转帖]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盛世初期还是真的病了

<B>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正处于盛世初期还是真的病了<br /><br /><!----></B><br />(一) <br /><br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盛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br /><br />(二) <br /><br />很多人不满美国强大的同时,却不思考美国何以强大,付出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努力。从华盛顿建国到林肯解放黑奴,美国国力虽小,野心已经彰然。从“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门罗主义,到购买路易斯安那、阿拉斯加,美国花了100年走完了中国2000年的扩张路;从日不落帝国下独立到与海上霸主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美国基本上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强国之路。然后的历史大家都熟悉了,美国19世纪后半期搭上工业革命的快车道,在汽车工业、现代农业等各方面执世界之牛耳,在二战之后步入所谓“帝国盛世”,迄今已有50多年了。 <br /><br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美国扩张成形后经过70多年的经济建设,终于在1945年树立世界权威。中国历史上汉唐两大盛世,也是经过70年左右的苦心经营,在经济上、文化上、科技上、军事上取得全面领先后,才开始百年盛世的。 <br /><br />(三) <br /><br />中国目前的情形与汉初、唐初有惊人的相似,而不是如许多人而言,与清末有更多的雷同。 <br /><br />汉唐作为两个大朝代,都有两个小朝代作过渡。从很大程度上,汉唐属于free-rider,也就是说,汉朝借了秦朝的光,唐朝借了隋朝的光。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是秦皇隋帝,振兴中华、名扬天下的却是汉武唐宗。同样,赶走皇帝、打败日寇的是ROC,盛世再现、民族复兴的却是PRC,或者是以后的UC(United China)!历史是如此的重复。“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击,结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东的白登被冒顿围困了七天七夜,派人向冒顿的妻子送了厚礼后才突出重围。汉朝缺乏对付匈奴的实力,只得采取“和亲”政策,即把皇族女子冒充公主嫁给单于,但匈奴的侵扰并没有停止。” 以刘邦之诡计多端,尚且难胜匈奴,无他,实力使然。汉朝成立68年后,“建元三年(前138),东瓯受到闽越围攻,向朝廷求援,武帝立即派出军队迫使闽越解围,并就此将东瓯人全部迁至江淮之间,取消了东瓯国。”汉朝从此走上了帝国扩张的道路。“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汉军向匈奴连续发动进攻。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汉军从云中(今内蒙古默特川一带)和陇西(今甘肃东部)两路出击,驱逐了匈奴的楼烦、白羊王,收复了“河南地”,使边界恢复到了阴山山脉一线。”“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军主力在霍去病的指挥下从西路出击,攻入河西走廊。在汉军的接连打击下,匈奴的浑邪王杀了休屠王,率四万人投降。汉朝的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军分四路越过南岭,次年冬攻下南越的都城番禺(今广州),灭南越。南越的旧地被分为九个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珠崖和儋耳二郡在今海南岛上。灭南越的汉军又在第二(元封元年)灭了闽越。”“经过了多次战争,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均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所辖的国有五十余个。”“这一疆域比秦朝扩大了很多,东北由朝鲜湾沿岸一角扩大到今江华一线以北部分,南方延伸到了北纬十三度,西北增加了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很多人津津乐道于汉王朝的武功,就象不少人痛恨二战后美国的霸权。值得指出的是,汉王朝70年的扩张史(前138-前60年)是建立在70年的建设史上(前206-前138)。以此类推,美国70年的霸权史,如果从介入朝鲜战争算起,恐怕还要再持续20年。这对许多民族主义者来说恐怕不是个什么好消息,然而考虑到美国二战以前70年的耕耘期,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br /><br />(四) <br /><br />汉朝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在于武功盖世,唐朝的成就却更在于经济与文化。而今日之中国或许更接近于唐初。 <br /><br />唐朝的扩张是隋朝的续曲,基本上是在唐初完成的。“隋开皇八年(588年)发动了灭陈之战,第二年就攻克陈都建康,当年自江南至岭南全部平定,南北分裂的局面至此结束。”“在北方,于仁寿二年(602年)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在西北,从突厥人手中夺取了今新疆哈密地区;又趁吐谷浑被铁勒打败之机,出兵灭了吐谷浑,把正式行政区的范围扩大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兴O囟?淮?T谀?方的海南岛重新设立了珠崖、儋耳、临振三郡,从此大陆政权对海南岛的行政管辖再也没有中断过。”“唐太宗即位不久,唐朝就转入攻势,收复并开拓了疆域。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大破颉利可汗于阴山,东突厥灭亡,唐朝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设置正式行政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六百里”,超出了今国界。到贞观十四年灭高昌,政区扩大到今新疆东部。”“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抵咸海之滨,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至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在北纬十八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实际上,“这并不是说唐朝的统一范围一直有那么大,因为它从来没有同时达到过这样的范围,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后来的蒙古帝国、满清帝国甚至达到过更大的疆域。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在其经济、文化的自由和璀璨。 <br /><br />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从某种程度上,苏联帝国是与蒙古帝国、满清帝国一脉相承的。我这里并非刻意地歧视亚寒带气候下的铁骑民族---他们也是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这些铁血帝国或许可以创造盖世的武功,乃至有惊人的破坏力。他们在经济上总是缺乏创新,在文化上则匮乏魅力。我们当然可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比好莱坞大片逊色,满清旗服并不比霓裳羽衣来得低俗。然而唐诗中的浪漫,星条旗下的自由,却是一本正经的满大人、热血沸腾的武士道所永远难以企及的。 <br /><br />(四) <br /><br />今日的中国是前2世纪的汉朝,6世纪的唐朝,19世纪末的美国。 <br /><br />汉王朝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动荡、秦帝国的残暴、楚汉间的内战,吕后专政、七国之乱、文景之治,终于积70年建设之功叱咤70年,击败匈奴,成汉室之武功;唐王朝经历了十六国的分裂,南北朝的分立,隋唐间的内战,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氏专权,终于积70年武功击溃东突,成唐朝之辉煌;美帝国经历了十三州的联合,奴隶制的不平,南北间的内战,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两次大战,终于积70年建设之功称霸70年,打赢冷战,成世界之独超;现代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耻辱,日本人的入侵,国共间的内战,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必将积70年建设之功重新崛起! <br /><br /><br />------------------------------------------------------------------------------------------------ <br /><a href="http://forum.chasedream.com/mailtlaoyao2008[在] yahoo.com.cn" target="_blank" >laoyao2008[在] yahoo.com.cn</A>2002年3月27日,于美国 <br />附:文中汉唐的扩张史(引号部分)引用复旦大学葛剑雄91年所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其中的引言部分一直令我感动,拷贝如下,希望葛兄不要见怪。 <br /><br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葛剑雄引言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并不是最古老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国也不是领土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却在世界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br /><br />翻开世界史,我们可以发现,埃及人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就有了历法,这时中国正是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500年有了楔形文字的雏形,埃及人在此时有了最初的图形文字,并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开始了第一王朝,腓尼基人在公元前3200年形成了城邦,第一乌尔王朝于公元前三知年在幼发拉底河入海处出现,基什王于公元前2870年裁定两河流域两邦间的疆界争执并树界石,埃及的第三王朝(公元前2780--2680年)开始建造金字塔。而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般认为存在于公元前2550年前后。我们平时所说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指从黄帝时代以来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约数,并不是正好有五千年。但是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早已找不到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基什人的国家,也不会发现第一乌尔王朝的的踪影。埃及作为国家的名字虽然还存在,但早已不是当年的主人了。从公元前1680年开始,西克索人、利比亚人、库施人、亚述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先后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原来的埃及人早已消失在众多的外来人中,就连从公元前3000年起就长期使用的埃及语也早成了消亡的语言。其他文明古国,如巴比伦、印度、罗马等无不如此。而中国至迟在商代(商代以前的夏代的传说是否确实,学术界沿无一致意见,姑且不论)已经建立了国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尽管也出现过内乱、分裂、民族战争和改朝换代,但是以汉族(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实体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在18世纪中叶形成了中国的极盛疆域。 <br /><br />原苏联的领土是224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领土的两倍多,但是如果拿这个国家疆域变化的历史与中国相比,那就与现实的数字完全不同了。10世纪后半期,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初年,东斯拉夫人中的一支基辅罗斯兴起,扩大的领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到12世纪中叶,罗斯就分裂为许多小公国,1223年又被蒙古军队占有,成为金账汗国的一部分,汗国通过俄罗斯王公进行统治,建立俄罗斯帝国。16世纪后半期,俄罗斯的疆域扩大到伏尔加河地区;1667年,吞并东乌我兰和基辅的事实得到了波兰的承认;1775年取得黑海北岸地区,1783年夺取克里米亚。17世纪俄国扩张到亚洲,18世纪进入了远东和中亚,19世纪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于原苏联的领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最终形成。领土面积略超过中国的加拿大和仅次于中国的美国,它们的历史都只有二百多年,而它们的领土定形的时间就更短了。 <br /><br />因此,在今天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几个国家中,中国是唯一拥有历史悠久的稳定疆域的国家。回顾历史,中国还有很多以同一性和延续性闻名于世界的纪录:汉族的前身华夏族,至迟在春秋时期(前722--前481年)已经成为中国的主干民族,秦汉以后汉族作为中国的主干民族一直持续到今天。即使在其他民族成为统治者时,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 <br /><br />世袭的君主制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夏朝,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的制度更已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自从秦始皇确定皇帝的称号直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沿用了二千一百年。 <br /><br />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的夏历(农历),虽然不时修订,但一直使用了几千年,至今仍在民间使用。自汉武帝开始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方法,比公元纪年早一百多年,一年不缺地排到宣统三年(1911年)。 <br /><br />仓颉造字的传说虽不一定可靠,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却证实了汉字至少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汉字已经成为中原政权和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字。秦以后,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扩展,汉字的作用越来越广。汉字的基本体系从未发生变化,在楷书出现以后,字形也基本未再改变。 <br /><br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足以说明我们拥有一项举世无比的遗产--统一,历史悠久的统一: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文字、统一的纪年、甚至统一的思想。这是一项多少人曾经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为之讴歌、为之自豪的伟大事业,也是现代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并且不得不接受的遗产。如果我们再深入地观察一下历史,还可以发现,在我们祖先的眼中,这样的统一并不限于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民族,而是应该包容整个世界;之所以没有做到,并不是不可能,而是没有必要,因为在统一范围之外的已经不是文明社会。这种观念统治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的人民长达二千余年,至今还存在于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引起一些人的追忆,令一些人陶醉。 <br /><br />但是这样的统一观在另一些人的思想中早已发生动摇,尤其是在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以后;有人又进一步对我们这项遗产价值提出了疑问。到了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面对日新月异又风云莫测的世界,有些人又感到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包袱,认为可以痛痛快快地扔掉。这历史悠久的统一,究竟是我们宝贵的遗产,还是我们必须卸去的包袱?都是,还是都不是? <br /><br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恐怕应该是对历史的回顾--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分裂和分治,全面认识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今天的影响。作为20世纪的中国人,我们无意寻求昔日的天下,无论如何这已经是历史;但今天的中国是昔日的天下的产物,无论你视为遗产还是包袱,都不能不接受。 <br /><br />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必须放眼未来的天下,在21世纪的世界上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再认识一下昔日的天下的目的--让自己知道什么应继承,什么该抛弃。 <br /><br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真的病了吗? <br /><br />文/林洛 摘自中青在线 <br /><br />1.引子 <br /><br />李敖说,台湾是中国的睾丸。那么,就今天的台湾危机来看,中国可算是患了睾丸癌了。 <br /><br />然而,接下来我所说的,未必是你想听的。 <br /><br />2.中华之病 <br /><br />我曾经大言不惭的评价过史可法。 <br /><br />也许是是因为“扬州十日”过分的惨烈,也许是因为对满清的指责太多,已经不够新鲜,也许是因为现在流行指责受害者的过分顽强。 <br /><br />但是我固执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仍然坚持认为史可法不如自杀献城,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扬州七十万的百姓。 <br /><br />可是当我想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张巡时,不由得汗湿重衣。 <br /><br />我突然觉得自己对史可法的把握,已经没有过去那么自信了,对自己判断历史的基本观点,也开始动摇。 <br /><br />新唐书写安史之乱时,睢阳被围中提到:〔张〕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瘦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飧,坐者皆泣。巡疆令食之。[许]远亦杀奴僮以哺卒,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br /><br />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 <br /><br />一座三万人口的睢阳城,人吃人,吃到最后,只剩下四百来人。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恐怖和阴森,更是怎样的惨绝人寰。 <br /><br />睢阳对唐朝却如此的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的王夫之说,“守孤城,绝外援,粮尽而馁,君子于此,惟一死而志事毕矣,过此者,则愆尤之府矣,适以贼仁戕义而已矣,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他得出的结论是:“其食人也,不谓之不仁也不可”。但是王夫之也不得不承认张巡“捐生殉国,血战以保障江、淮”的功绩,“出颜杲卿、李澄之上”。 <br /><br />张巡坚守睢阳,直至城破被俘,不屈而死,其英名千古长存,其气节青史留芳,那是毫无疑问的。更重要的是,张巡坚守睢阳,打乱了安禄山的战略部署,保全了唐王朝的实力,使唐王朝有了喘息的机会,为唐王朝的积蓄实力和东山再起作了重要的贡献,之后郭子仪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能够复兴,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张巡的坚守睢阳。 <br /><br />我开始犹豫,为什么我可以轻易的给史可法下结论,却不敢面对张巡。难道是成王败寇的观念在作祟? <br /><br />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做出一定的牺牲是否是必要的呢? <br /><br />日本侵华的时候,南京大屠杀,30万百姓。那是何等的血腥和惨烈。然而,我们难道应该为了不遭遇这样的劫难而放弃努力,难道我们要因为打不过日本而丝毫不抵抗,难道我们要因为害怕屠城的报复而让敌人长驱直入? <br /><br />难道只是因为我们的最终胜利,牺牲就变得有价值,难道那些失败的牺牲,就毫无价值,并且要受人唾弃? <br /><br />就算知道历史,如果我是史可法,或者又是张巡,我会坚守吗? <br /><br />到这个时候,我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史可法。他们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结果都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却还在犹豫。 <br /><br />我想起了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他所面对的秦军明明势不可挡,他几乎是靠自己天才的战术能力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而赵国国内,清清楚楚就是昏君、奸臣当道,不但不能帮忙,反而还在拖后腿。李牧到底在坚持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斗?他为什么不选择率众投降?以他的军事能力,为什么不选择谋反叛乱,反而最后还要任人宰割,死于自己拼命维护的国家之手? <br /><br />宋朝时期,后唐的“十四万军齐解甲”,只是被历史讥笑为“更无一个是男儿”,没有一个人给予“善”的评价。 <br /><br />我想起了岳飞、袁崇焕,他们为什么要为那么无能的君主效命,他们难道不知道敌国的君主更有器量吗?他们都很愚蠢吗?他们都是愚忠吗? <br /><br />康乾盛世的表面繁华下,掩藏了多少“文字狱”的血腥和杀戮,这些还会有谁能记得。 <br /><br />但是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义烈不屈,却使朱棣永远逃不了一个“篡”字,他这样做值得吗? <br /><br />难道中华千年的文明传承的英雄都是傻子吗? <br /><br />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br /><br />到底是谁错了? <br /><br />我不明白。 <br /><br />难道是我们中国病了吗? <br /><br />我们的中华精神、我们的民族魂魄,为什么总是要置于这样尴尬的畏难局面。 <br /><br />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能够一直做到象强汉、盛唐一样,傲视天下,凛然不可侵犯。 <br /><br />我们中国偏偏还不能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反而热衷于自相残杀,自溃长城,屡屡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这样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 <br /><br />单说清朝末年,饱受欺凌。好不容易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以为祸根没了,中国却迫不及待的进入了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原来各派势力推翻清朝也是没安好心,也不过是图私利罢了。 <br /><br />这种做法自然是引狼入室,自取其辱。 <br /><br />很快,日本人就开始让中国明白这种短视、愚蠢的后果。 <br /><br />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主义不能够做到强国于前,御敌于后,却总是做这些徒劳、近乎自杀的绝望行为呢? <br /><br />中国的确是有病。 <br /><br />那么,中国的病出在哪里呢? <br /><br />战国时期的赵国,赵武灵王曾经胡服骑射,改革兵制,从此骑兵代替了战车正式登上中国军事史的舞台,赵国也强盛一时。赵国更是名将、名臣辈出,廉颇、赵奢、李牧,这些都是天下名将,文臣也有蔺相如。 <br /><br />赵国为什么强盛,就是因为危机感,有忧患意识。 <br /><br />赵国之强,在于接壤外族,与匈奴对峙多年,深受其害,所以能够学习敌人的长处,正是因为长期的与外敌对抗,所以赵国能够成长起自己的名将。若是一味惧之退让,岂能有此成就? <br /><br />战国七雄的时候,都是春秋时期淘汰了几十个国家的最后幸存者,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根本就无法生存下来。 <br /><br />但是当秦国强大的时候,六国却发生了变化。 <br /><br />六国胜秦之计,唯有联横。 <br /><br />“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就是胜过秦国的唯一机会。连同所有弱小势力,合力讨之。可是六国最终选择了“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以及“争割地而赂秦”,为避免失败,为避免实力损失,为了求得表面上的和平和安宁,不思进取,只求苟安,这就是六国失败的原因。 <br /><br />如果赵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且认识到非李牧不能克制强秦,不能敌强秦则赵?赝觯?br&gt;岂能不用名将而自取灭亡?事实上赵国的灭亡,对赵国的君臣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br /><br />当一个国家意识到只有民主和科学能强国,甚至说,只有民主和科学能不亡国,这个国家就自然会倾向民主和科学的努力。 <br /><br />我们不变的宗旨是:我们希望中国强盛如美国,却绝对不愿中国变成美国一个州。<br /><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0 12:46:55编辑过]</font></div>
沙发
发表于 2005-2-11 05:35:00 | 只看该作者
<>After 1966-1976, can we get any worse? So, we must be experiecing the beginning of a prosperous era...</P>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2-11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 >2005/02/11 05:02&nbsp; &nbsp;稿件来源: 倍可亲网讯<p></p></P><br />< ><br />央视的春节晚会节目单带着几分“神秘”与炫耀,在新浪网新浪娱乐上“隆重推出”了,没有多少悬念,还是一帮老嘴老脸稳坐交椅,犹如一家盛名老店的例汤例饭,不愁没人光顾,也不怕有人弃之,那英的把中国字的咬字发音故意憋在鼻腔里的造作,赵本山板着猪腰子脸甩出的一大堆颠三倒四的低俗,彭丽媛一脸不知来由的矜持与辉煌,孙悦大龄“少女”舞出的不知就里的儿童手势…已经不出所料,老调子尚未唱完,“你是疯儿我是傻”。<br /><br />可能是刻意中的刻意,编导们在一头一尾安排了两个节目,头曰开场歌舞《盛世大联欢》,尾曰歌曲《盛世钟声》,头尾呼应,煞是热闹,看着两个“盛世”,草民颇有感触,不由得想起一次会议上一位将军直率的发言,此次座谈会草民有幸坐听,轮到一位将军发言的时候,不禁耳目一震,第一句就是“现在的媒体上‘盛世’太多,哪来的这么多盛世?为什么不关注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然,与会诸公大多坦然而对,而草民却不胜敬佩,不愧是解放军。<br /><br />诚然,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要呼应“发展”、“祥和”、“喜庆”的“主旋律”,但是,草民觉得,更要贴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图景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客观现实。春节晚会是什么,不应该是少数文化艺术精英挥洒把玩的试验场,不应该是大腕小腕争风露脸的名利圈,也不应该是粉饰政绩的演讲台,更不应该是显豪露富的财富庭。<br /><br />在春节晚会浩大的照明工程,数以若干万瓦计的各种五光十的灯光背后是什么?是电力的动力源泉媒的故事,是全国每年6千余名矿工兄弟在矿难中灭去的生命之光,是温家宝总理在陕西陈家山矿难牺牲的工程师遗孤面前悲痛的泪水。在春节晚会温暖的会场对面的北京西客站是什么,是西客站及全国各火车站广场上凛冽的寒风中等待回家的民工们,是他们在日夜奋力建起了无数高楼豪宅,因年关临近却急于离开这个从骨子里不属于他们的家园的焦急心态,还有因讨薪不成被打断肋骨、腿脚躺在医院呻吟的工友。<br /><br />在过去的一个年头,岁月已经无情地见证,贪官污吏愈发猖獗的腐败与贪婪,百万计、千万计乃至亿万计,大都在“揭露”之时早已逃亡到西方“自由世界”。奸商富豪的巧取豪夺也不遑相让,诈骗,偷漏国税,贿赂,也是一朝得手,一走了之。被一次“学术”讨论所引发的国有资产大流失内幕的些许展露,痛入人民群众心扉,得手者和乏走苟们却在央视的经济论坛上傲视“群氓”。<br /><br />贫富差距未见GDP的高昂的头颅而随之缩小,反而日渐放大,尽管中央从开年到年尾,措施频出,为农民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可是,农民的人均2000元左右的年收入还是在城镇居民万元以上的人均收入面前相形见拙,西部地区更是只有500元左右。全国40%的患病人群近20亿人有病熬着不去医院,而大城市大医院的医生们已经步入高收入的队列。在一些名教授年收入动辄数以十万计、经济学泰斗们甚至在学商勾结中跻身富豪的后面,是高校30%左右的贫困学生,有拣拾同学剩饭充饥者,有因贫困加心理扭曲而手刃同窗沦为罪犯者。从高官商贾到境外豪赌,到贩夫走卒掏出血汗钱投给六合彩庄头,数千亿赌资的外流。从贤达富豪的三妻四妾五奶,到街边发廊的流莺暗娼,从国家足球队员、娱乐明星大腕磕药到街头吸毒者共用的针头,这一切的等等等等,并未展示出一个“盛世”所具备的平等、宽容、健康、向上。<br /><br />而中华民族的心头大患,莫过于台独势力的坐大与猖獗,台独动作日盛一日的诡秘与进逼,一步步令“底线”的缓冲带消弭。美日最近通过的“安保条约”中对台海局势的公然武装干涉的叫嚣,发出的更是无法回避的信号。<br /><br />外有日益尖锐的资源控制、争夺的“软战争”,中国的资源经济触角伸到哪里,日本就跟到哪里,美国更是一手遮天,凡是于中国的资源实力、国防实力有关系的国际交往,美国的胡萝卜与大棒必然飞到那里,“只许美日放火,不许中国点灯“,韬光养晦讲了一千遍不予理会,和平崛起说了无数次还是不予理会。利益是根本,台湾是工具, “人权、民主、自由”是“把柄”。<br /><br />诚然,内忧外患,并非一台晚会能够承载,晚会的目的,就是娱乐大众,但是,娱乐的形式与内涵却有区别,我们记得当年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激越,也记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式的颓废,我们还记得列宁格勒战役中纳粹已经突入中心区,作曲家肖斯塔戈维奇在现场作曲、现场指挥演奏,通过战场电话传达到战壕的《第七交响曲》在血与火的搏杀中给苏联将士的精神支持。<br /><br />纵观近来的春晚,粉饰与娇柔多了,媚俗与造作繁了,鞭笞与呐喊没了,警醒与战斗缺了,别的不说,就拿令最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在最善于此道的相声与小品中几乎绝迹,反而充满了对底层小人物的嘲笑与把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br /><br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据说已经“过时”,但世事的丰富与时代的张力,绝非是廉价的所谓“盛世”所能够包含的。我还是赞同那位将军的诘问“哪里来的这么多‘盛世’?”。<p></p></P>
地板
发表于 2005-2-1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eremy</I>在2005-2-11 8:26:00的发言:</B><br /><br /><>2005/02/11 05:02&nbsp; &nbsp;稿件来源: 倍可亲网讯<br /><br /><br /><p><br /><>纵观近来的春晚,粉饰与娇柔多了,媚俗与造作繁了,鞭笞与呐喊没了,警醒与战斗缺了,别的不说,就拿令最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在最善于此道的相声与小品中几乎绝迹,反而充满了对底层小人物的嘲笑与把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P></DIV><br /><>中宣部换个部长就会有改变了. 一套老班子只会唱老调子.</P>
5#
发表于 2005-2-13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浮夸马屁之风最盛之时是六七十年代. 现在的浮夸马屁虽然多, 但未必能超过当年. </P><>中国何时解决了台湾问题, 便算手术成功, 刀口缝合, 静待痊愈.<br />何时解决了内地十几个省的经济问题, 便算行了冠礼, 入了成年.</P><>盛世的标志之一是八方来朝, 唐时长安, 有各国人士留驻, 繁衍子孙. 今日美国, 有偷渡有留学有经商有政治庇护, 黑白黄褐各族人种通过各种渠道留驻, 繁衍子孙. </P><>何日来华之移民如长江之水, 连绵不绝, 何日中国便入了盛世. 今日之中国, 手术尚未开刀, 头脑仍然懵懂, 刚刚生理发育成熟而已. </P>
6#
发表于 2005-2-17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1. 文明没有消亡,使秦汉文明没有消亡,还是宋朱理学没有消亡?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么?我们思考的方式,使用的语言语法词汇,讨论的内容和我们的祖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我们穿的衣服,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庆祝节日的方式,又有哪些继承于我们的祖先?</P><>2. 民族没有消亡。商入主中原的时候,商是一个外族,有说来自土火伦,有说是东夷,总之如当时的中原民族极为不同。周灭商的时候周也是西部的一个半开化的蛮族部落。之后分封诸侯,诸侯之间散布着戎夷狄蛮百越,这些少数民族甚至连肤色都不一样,不时地互相消长。那个时代得不少名人都有许多拗口的名字,因为他们都是外族。诸侯国之间甚至内部也是差异颇大,最大的诸侯国楚国更是被其他如此。看看流传至今的老子、孔子造像,如果同样的人出现在当代,你会觉着他们是我族类么?之后的大王朝,除了汉朝、宋朝、明朝时没有争议的汉族政权外,其他的都有可以甚至确凿的证据是外族的政权。五胡乱华、五代十国、金辽蒙古,更是使北方(长江以北)人口的血缘多元混杂。南方更是如此,诸多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来不断地进行民族融合。很多人至今带有明显的马来人特征。北方人口至少在y染色体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而南方汉人却没有这个特征。汉族不是一个血缘意义上的民族早就是学术界的定论。</P>
7#
发表于 2005-2-18 17:41: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无聊,也来喷一喷</P><br /><>首先声明没有看楼主的长文,偶太懒</P><br /><>仅从辩论的角度对6楼的观点一玩</P><br /><>1:首先你对“文明”的定义是什么,然后你再去展开分析。</P><br /><>中华文明从未消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定义,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童年成为回忆不等于你就没有人生,童年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P><br /><>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宋朱理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部分,有其历史历史性。宋朱理学已经融入中华文明中,水里加糖变成糖水,糖还在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P><br /><><FONT color=#3cc43c>“我们思考的方式,使用的语言语法词汇,讨论的内容和我们的祖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我们穿的衣服,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庆祝节日的方式,又有哪些继承于我们的祖先?”</FONT></P><br /><>反问的一点力量都没有,比如生理课上一个同学问老师他怎么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呢?哪里于精子和卵子相同?继承于精子和卵子什么?</P><br /><>请用发展辨正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人类的思考方式,语言,吃穿,价值观念等等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可能相同吗?看问题看到实质。。。</P><br /><>2:请用发展的眼光去定义中华民族。</P><br /><P>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是各种糖不断加入到糖水的过程。中华民族不等于汉族。</P><br /><P>别给我扣帽子,只是玩玩。</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8 17:48:52编辑过]</font></div>
8#
发表于 2005-2-21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在China具有冒险和富有梦想的女子应有千千万万.........</P><>Why徐霞客能成旅行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小分队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21 01:1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