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ChaseDream Career 2015年5月刊文章推荐》--互联网教育之道 ——王磊谈无边界的互联网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Career
时间:
2015-5-5 11:27
标题:
《ChaseDream Career 2015年5月刊文章推荐》--互联网教育之道 ——王磊谈无边界的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之道
——王磊谈无边界的互联网教育
文/ Susan
现如今,不少传统的教育机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等都在向互联网教育转型,很多新兴互联网公司也
都在教育领域投资、收购并购、战略规划,互联网教育顺势火热。
王磊是安永咨询的总监,一直从事教育行业和TMT 行业的管理咨询、融
资并购等工作,对行业有很多的思考。他很早就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母校北大创业联合会做教育专委会的负责人,组织北大互联网教育的创业者
们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现在组织的微信群中有将近200 名互联网教育的
创业者,每天大家共同讨论一些问题。他慢慢积累了很多对行业的认识和了
解,因为至今未有人对整个行业梳理,因此决定总结出来写成一本书。
王磊还发现,行业中的创业者有很多的困惑:互联网教育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管理上应该注意什么?行
业会怎样发展?他把这些问题写在书中,书名暂定为 《无边界:互联网教育之道》,预计于今年7 月底由中信
出版社出版。
何为“无边界”?王磊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边界:打破时间的边界——随时去学习,打
破地域的边界——随地学习,打破年龄的边界——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学习,还有打破线上和线下的边界,
将来甚至可以打破现实和虚拟的边界。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近两年火爆的词,
但它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对于现在的青
年——85 后、90 后,一直在接触移动互
联网。真正应该关注互联网思维的是传统企
业,因为传统行业一直做线下,而今必须要
做线上的转型。王磊认为,互联网思维之于
传统行业并非简单的颠覆,恰恰相反,是人
性本源的回归。互联网精神其实是公正、平
等、公开。对任何人平等,讲求公开的精神,
同时也能达到公正的效果,在互联网精神的感召下,体现的是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精神——这是互联网
精神的内核。
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具体的体现,比如以用户为核心。用户需求决定产品,以前取决于企业想卖什么
产品,现在更多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互联网精神还包括大数据的思维,在互联网应用中包含了海量数据,
客户的行为习惯如何,客户的信息怎样去挖掘等等,要利用数据的思维去做商业。平台思维也是互联网精神
的体现,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亚马逊、谷歌,都是平台型的企业,做成一个生态圈,给很多商家用户搭载一
个网上交易的场所,比如马云的理想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互联网企业最终走向的都是平台化、
生态化的过程。简单化、用户化、数据化、平台化可以概括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
互联网思维对在线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教育本质也是一种电商。教育也
是一种产品,因此一切互联网思维都适用于
互联网教育。与普通的电商相比,差别在于
普通电商交易产品是实物,而教育是人与人
的对话,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接。做教育讲
求良心、质量、价值,对接受教育的人要负
责,和出售一件质量差一点的产品不同,教育的效果是不可逆的。因此,王磊认为互联网教育存在一个“道”,
一半是指做互联网教育的方向,一半是中国意义的“道”,即讲求价值观。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互联网思维
的方式——要做流量、数据,要做平台、用户、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内核、即自己的“道”——
那就是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这就是区别。
有互联网之后与传统教育有何分别
传统教育一般为线下教育,互联网教育
是在线上,两者之间其实不是彼此替代、颠
覆的关系,它们有各自的不可替代性。传统
教育的最大好处是有学习氛围,试想若干学
生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更主
要的是彼此之间形成学习的氛围。回想整个
学习的过程,同学对你的影响甚至可能比老
师更大。假如哈佛大学提供在线教育,通过
学习在线课程可以获得哈佛的证书,但是如果有机会在哈佛校园中学习,你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
这样你才能感受到那里的教授、学生、文化,这些对你的成长是不可替代的。线上教育同样有些是线下做不
到的,线下老师可以和学生互动,但一对多的形式使得很难提供实时的个性化辅导,很难实时了解学生对于
教学过程和教育本身的理解程度,这些数据几乎无法统计,也就不知道怎么去改进。在线教育可以通过大数
据等技术的手段,识别学生习题错误率更高的地方,分析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些是线下教育做不到的。
互联网教育的最大好处是在技术的改进上,可以给孩子很多成长的帮助。两者之间是一种补充。
互联网教育适合哪些人群?
如果把教育阶段按年龄分可以大体分
成四个阶段:幼儿阶段, 即学前;K-12
(kindergarten to 12 grade);大学阶段;
大学之后的Career Development。低龄
的孩子的特征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让
他上在线课程或许效果并不好,在这个阶段
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做法,比如低龄阶段的
应用,用娱乐化的方式教孩子识字,孩子在
娱乐中就把知识学会了。K-12 阶段,也有娱乐化倾向,互联网教育会把游戏通关的手段应用其中,做对一
道题得到一个金币,孩子通常会得到激励,在同学中的炫耀资本化为学习的动力。K-12 阶段还有考学的任务,
中考高考的备考需求,互联网教育可以设计一些题库。至于如何摆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尽量不用录
播的课程,而选用真人在线的,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动。整体来说,互联网教育比较适合自
觉学习的学习者,可能直到真正工作的人群才有真正主动学习的动机。
目前美国最顶尖的公开课MOOC 平台,真正完成课程的通过率(不足4%)。学习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把一门课坚持下来,其实需要很强的动力和自觉性。
在未来,技术方面的改进可能会多起来。这样的技术目前已经出现了,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
比如类似Google glass 这样的设备,带上后可以成像、拍照,这样的技术带到教育中来有很多应用场景。
行业的未来展望
2014 年,互联网教育吸收投资大约在
50 亿,资本市场非常看好这个市场,据统
计平均每天有2.6 家互联网教育公司诞生,
行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与互联网医疗的
未来可以类比。传统的教育行业还没有完全
被互联网教育取代。相信未来没有单一的线
下教育,教育的形式一定是二者相结合的。
美国有一个很前卫的教育项目叫The
Minerva project,它是由美国财政部长、
哈佛大学校长等共同创立的项目,是线上和
线下教育完美的结合。从线下来讲,运用了
互联网思维,一个完全开放的教学平台,放之于世界不同的城市中,学生可以去到这些城市中体验文化、使
用图书馆,而上课为在线形式,多人同时在线,在虚拟的教室中,教授同时跟多人实时交流互动,课程结束
后通过录像分析,用大数据的手段给予反馈,然后改进。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像这样将线下资源和线上教育的
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
Altschool 是前Google 的一位员工所创立,他在学校中发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传统的授课,另一种
倡导个性化教学,他索性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个项目与传统学校最大的分别是学生是混龄的,对学生有
大数据分析,每个人的特长,根据学生对知识不同的掌握程度分成不同的group,同个group 是可以是在
某个学科达到相同level 的人,这样一来教学比较有针对性,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授。线下体验
也有很多创新:教室的装修是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如同Minerva Project(密
涅瓦计划),让教学与项目式管理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和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可以参加很多公益活动,这些
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两个最有创意的项目,不是简单地把课程搬到线上,而是体现了互联网的创新精神。
给业内的人一些建议
做互联网教育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用纯
粹的互联网玩法做互联网教育,根据一个概
念圈钱烧钱套现,一类是以教育的思路做互
联网教育,传递一个有价值的东西,由小做
大,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用户再生存发展下
去。互联网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教育,是对
接受教育的人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情。因此王
磊想给行内人最大的建议是,想清楚所做的
事情可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清晰化了这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王磊谈起与创业者接触,是另一种生活状态。他们生活在很前沿的状态,接受到的知识是最新鲜的。“创
业者永生”是指他们永远有活力、生命力和激情的状态。王磊深受这种状态的感染,觉得从创业者身上得到
的最大启示并非行业内的前沿知识,而是这种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执着。
“如果要总结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有何可以提取的,那就是你要坚持‘道’,即价值观正确的东西,
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用怕。马云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带着十多个人过关斩将做成商业的帝国。是什么支持了他?
就是他的价值观。他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反之,很多创业者做不到马云的程度,很多都是没有坚持,
成功做起一个互联网企业,卖给了BAT,成为了一桩交易。”
“什么能让你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唯理想与信念,价值观。达到这个地步,创业才有动力。”王磊十分
坚信。
《基业常青》在分析过去上百年历史的企业总结出成功的共通点。这些企业出自不同的行业,企业的领
导者不同,产品不同,经历的困难也不同,但这类企业同样有超越个人价值的情怀,所做的事情并非为谋求
个人私利的小目标,而是有更大的目标。比如Apple 说,我要改变世界。IBM 说,带动人类每一步进步。
这才是有情怀的企业。只有有情怀的企业才能穿越历史。
互联网企业的类型
互联网企业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种,大而全,第二种,
垂直型。不做那么大,做得很深;第三种,小而美,只做一
个点,把它做到很精致。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大半都是专
注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成为阿里巴
巴,我们常常说要将企业做大,其实做得长久更难。真正强
大的企业是可以穿越历史的。
(王磊的公众号:王磊聊管理 v5wanglei)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