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92 到90, 再到53, 再到22, 中欧的确进步了很多。让我们为中国的MBA教育加油把!
详情http://rankings.ft.com/rankings/mba/rankings.html
向中欧祝贺,向中国MBA教育祝贺
God!太强了,有没有人知道是那一点特别强啊!…在这么短的时间爬这么高不容易啊!
薪水提高幅度权重很大,中欧好像是191%,这项应该能拿不少分
从历史数据来看是值得高兴与借鉴的,但由于采用的是2001的数据,可用性并不太高。薪水情况应是考虑了物价因素。
这种情况就像中欧所宣传的那样:平均薪水*****。这种数据提供的参考意义并不太!如果提供80%的薪水范围情况就更有指导意义些。个人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rry, sorry, sorry! I am more sorry than I can say. I am later.
What a GORGEOUS NEWS !!!
Guys, how about having a drink?
As a would-be student of CEIBS this intake year, no response to such great news, I suppose, shall not be labeled as overreacting. I do not you jeered at me from which perspective, if you are MBA student of oversea BS, then my question for you is: It was oversea students, not the graduates of CEIBS, who frequently bragged in public and,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were not as good as they claimed, particularly for recent years.
If you are not a MBA student of top BS, then my question is simply this: don't you think it is ridiculous for you to point your blame finger at CEIBS?
I am a person of pragmatism. the ranking will not be my instrument for me to substantiate my capability. I can tell you truth, if it is not for my family, I would have been a student of top 10 one year before.
you are right.
那个收入应该是用BIG MIC折算过来的吧?或者是用PPN还是啥的。
我觉得中欧的真实水平应该是在40到50之间,毕竟才10年。如果中欧能在10年内能连续好几次在50多名以内,这才能说明真正水平。
再过10年,中欧会进入TOP10的,呵呵,现在报中欧的收益将是无法估计的!
恭喜!恭喜!只是FT排名主要看三年前毕业生目前的平均薪水,所以这主要反映3年前学生的水平,在加上中国经济的大背景。据说,中欧的01以后可是一年比一年好,所以相信未来的3-4年只要经济环境不变,排名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只是从2005年扩招后开始,不容乐观啊!偶也在想什么时候投资,不要再最高峰投资,然后就一路下跌。况且据说当时创业的那帮人,现在是各奔东西了,现在的这帮人素质是不太行。有点可惜!
恭喜!恭喜!只是FT排名主要看三年前毕业生目前的平均薪水,所以这主要反映3年前学生的水平,在加上中国经济的大背景。据说,中欧的01以后可是一年比一年好,所以相信未来的3-4年只要经济环境不变,排名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只是从2005年扩招后开始,不容乐观啊!偶也在想什么时候投资,不要再最高峰投资,然后就一路下跌。况且据说当时创业的那帮人,现在是各奔东西了,现在的这帮人素质是不太行。有点可惜!
那个收入应该是用BIG MIC折算过来的吧?或者是用PPN还是啥的。
我觉得中欧的真实水平应该是在40到50之间,毕竟才10年。如果中欧能在10年内能连续好几次在50多名以内,这才能说明真正水平。
非常同意。我问过我在中欧工作的同学,他跟我说就是折算的。
我想这里有很多朋友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的,应该对这种折算方式更了解,我就先拿一点我知道的皮毛来抛砖引玉:
1、如果只按20~25万人民币来算的话,中欧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挤进Top100呢,而且总所周知,25000USD在美国生活和在中国生活完全是天壤之别。所以只用实际数据参加排名对中欧以及其他生活水平比美国低得多的国家的学校是不公平的。
2、因为上面一条,所以FT的排名中对学生年薪进行了折算,这也就是为什么FT老是要毕马威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道理。折算的具体公式俺肯定不知道,但肯定是参照了这个学校所在国家的生活水平、通胀率等等经济因素。所以才会得出像去年的60000多USD,今年的近10万USD。
3、但是这种方式其实有个很大的不合理处(好像主要就是在中国才会出现不合理),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面积大、人有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你如果是20万年薪的话,在昆明、西安、兰州可以过得很阔,买别墅、买车......基本上可以过上一个比较奢华的生活了。然而,中欧毕业后,在这些城市其实你并不太可能(当然有个别例外)找到20年薪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职位基本上都在京沪粤三地的MNC里。就拿上海来讲,年薪20万当然很好了,但是只能说是可以过一个舒适、富足的生活,为什么?消费高呗!市区的房子均价已经快2万了(在此痛斥炒房团),一套看的上眼的房子就要200多万;在上海买车也是全国独一无二,拍照要4万,比一辆QQ车还贵。所以用全中国的经济指数来折算中欧毕业生的薪金肯定会虚高。
其实大家可以去查查过去几年中欧排名的具体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年薪相关的数据外,其他没有太大的变动。中欧是个好学校,不好俺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里挤,但是是否一定要用那么高的排名的标榜自己呢?我更希望中欧以及中国其他商学院能把22这个排名作为努力方向,也希望已经进中欧和在中欧在读的XDJM能奋发努力,能给中国的MBA继续争气(不要像俺现在的总经理,还中欧的EMBA呢,都快把我们这个连年盈利的公司搞破产了)。以后哪怕不参加排名,人家只要提到中欧都会肃然起敬。
请看下贴!
非常同意。我问过我在中欧工作的同学,他跟我说就是折算的。
我想这里有很多朋友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的,应该对这种折算方式更了解,我就先拿一点我知道的皮毛来抛砖引玉:
1、如果只按20~25万人民币来算的话,中欧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挤进Top100呢,而且总所周知,25000USD在美国生活和在中国生活完全是天壤之别。所以只用实际数据参加排名对中欧以及其他生活水平比美国低得多的国家的学校是不公平的。
2、因为上面一条,所以FT的排名中对学生年薪进行了折算,这也就是为什么FT老是要毕马威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道理。折算的具体公式俺肯定不知道,但肯定是参照了这个学校所在国家的生活水平、通胀率等等经济因素。所以才会得出像去年的60000多USD,今年的近10万USD。
3、但是这种方式其实有个很大的不合理处(好像主要就是在中国才会出现不合理),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面积大、人有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你如果是20万年薪的话,在昆明、西安、兰州可以过得很阔,买别墅、买车......基本上可以过上一个比较奢华的生活了。然而,中欧毕业后,在这些城市其实你并不太可能(当然有个别例外)找到20年薪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职位基本上都在京沪粤三地的MNC里。就拿上海来讲,年薪20万当然很好了,但是只能说是可以过一个舒适、富足的生活,为什么?消费高呗!市区的房子均价已经快2万了(在此痛斥炒房团),一套看的上眼的房子就要200多万;在上海买车也是全国独一无二,拍照要4万,比一辆QQ车还贵。所以用全中国的经济指数来折算中欧毕业生的薪金肯定会虚高。
其实大家可以去查查过去几年中欧排名的具体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年薪相关的数据外,其他没有太大的变动。中欧是个好学校,不好俺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里挤,但是是否一定要用那么高的排名的标榜自己呢?我更希望中欧以及中国其他商学院能把22这个排名作为努力方向,也希望已经进中欧和在中欧在读的XDJM能奋发努力,能给中国的MBA继续争气(不要像俺现在的总经理,还中欧的EMBA呢,都快把我们这个连年盈利的公司搞破产了)。以后哪怕不参加排名,人家只要提到中欧都会肃然起敬。
看了大家的议论,我对这位仁兄的话比较欣赏。中欧排名全球22位,作为一名中欧在读学生,我当然非常高兴。但是,FT的排名也就是FT一家之言,大家热闹一把,热闹完之后,还是要回到一些更加实际和长远的问题上来。
中欧的确是一所好学校,虽然还有些不足(比如核心教授太少,且有名的少),但考虑到中欧才十年的历史,对目前取得的成绩,还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而且,我个人的体会是,中欧的学生素质非常高(这要感谢MBA招生办工作人员的尽职工作),这也是为什么用人单位愿意为中欧毕业生支付比其他学校MBA学生更高溢价的原因。这里透露一个数字,我们上届学生平均收入超过了25万,再创历史新高。(该数字仅供参考,以官方公布数字为准。)而且中欧也在不断改进其教学模式和体系,朝着更加国际化方向发展。2005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就是重要的一步。
我在这里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最近中欧的一些人事变化。我仅以学生的身份了解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中欧执行院长刘吉因为年龄原因退休了,但还将以顾问的身份参加中欧的一些公共活动。新任中方院长是张国华,也是中欧的“老人”,从中欧创办开始就在了,先前一直担任副院长工作。外方院长因为合同到期,也换了。但是新任外方院长也是“老人”,他担任过中欧首任外方院长,现在又回来再度带领中欧,可以说他对中欧非常有感情。另外,现在的中方教务长王建铆教授,也是以前做过中欧教务长的,曾经带过中欧的99届学生(2000年毕业),在MBA教育管理方面有独到经验。我们感受下来,还是非常满意的。所以,我对于有人说“中欧创业的那帮人,各奔东西”这种话,非常不以为然。
回到排名的问题上来,我觉得关键还是中欧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还需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需要时间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中欧,认同中欧。不过我相信,中欧的明天将更美好!
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前十位。
这个派名荒唐可笑。
昨天在北京参加了中欧了信息发布会,见到了王教授。
其人思路清晰,善长言辞表达,有远见,够坦诚,很平易近人。
但也有一些学者的特色。
在谈及排名时,王教授一方面很高兴,也很详细地了解了为什么中欧会被排那么前,另一方面,也谦虚地说明在这个排名中中欧恰恰是占据了一些有利的因素。
。。。
从言谈之中,我也感到,他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一句话,中欧中国最好的商学院当然应该在世界上有一定的排名。。
作为世界潜在的最强的经济体中的一所顶级商学院在世界上排名达前30名,应该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中欧的学生和老师们努力啊。包括长江的,况且中国只有这么两所还不够,还有更多上档次的商学院。。。。
"应该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
真的吗???
给各位大脑发热得泼点凉水!
各位要知道针对大陆或相关的某些商学院例如Ceibs薪水是乘上一个系数4来进行排名的,而薪水占40%的比重,因为FT考虑到购买力,所以要想想清楚奥。当然Ceibs是很牛的。
1、根据购买力理论进行换算,中国现在的GDP是四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这个结果看起来很好笑,但并不是没有道理。从美国一流商学院毕业年薪十万美元VS中欧毕业年薪二十万人民币,谁的生活质量更高些?我想还是在中国的生活质量高些吧。因为8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绝对强于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2、用类似于市盈率的思路比较一下投资回报率,测算一下学费/年薪的比率,中欧的投资回报率还是不错的。3、如果从美国商学院毕业,但是要回到中国工作,除了花旗、高盛等少数支付global pay的公司外,谁能付得起10万美元以上的起薪给一个刚毕业的MBA?如果这样计算学费/年薪的比率,美国一流商学院比中国高出很多,当然,高出的这部分是针对一流商学院的声誉所支付的溢价。4、在中国,美国一流商学院MBA学位能为你打开的公司大门,中欧一样能为你打开。5ps:如果美国一流商学院和中欧同时录取我,我会去美国,那是因为我这个人虚荣,HBS,stanford等名校的头衔比起那几万美元要重要的多。因此,我是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中欧。
赞同楼上的观点
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我不知道所谓全面衡量是如何做出的,如果是主观感觉,想来没什么问题。我们在努力,绝对不要妄自菲薄,但过分的溢美或者不切实际的评价,多半没什么益处。所谓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仅此而已。
NewJerry说得很现实:)同意cranberry的观点
CEIBS去年在FT的排名薪水确实是乘了系数4,不知道今年系数多少。Ceibs毕业3年的薪水应该是〉20万的,特别提醒FT薪水调查都是一毕业3年的。
Is it not the right time for us to reexanimate our mindset?
Several weeks ago, guys published the ranking of business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by Wall Street Journal. Among the top 10 listed the HEC, which, according to particular compliment, is addressed “Black Horse”. In the subsequent comments, we witnessed approvals besides approvals, almost exclusively no suspicions, the suspicion for absurd and ridiculous ranking by such authoritative media as Wall Street Journal.
Our Chinese offer our heartfelt admiration to a foreign business school, embodying our forgiveness, tolerance and respect than endowed with our 5000-year profound culture.
Ironically, however, the exact same thing recurred in the following weeks. CEIBS was ranked as No. 22 by FT. this time we saw an entirely different story in which our conventional virtue of tolerance and forgiveness and respect seemed gone in a flash as though they had never been possessed by us as inherited spirit assets.
Here arises a question for me. What criterion the hell we adopt when make our judgment. We frequently reproach
有些人在谈到排名的时候总是要有中欧的学生质量不能和国际一流院校相媲美的言论。对这一点,我很有些不同意见。今年来中欧交换的创纪录的60人中,top ten 中的5所学校中来的大约有18人。 就现在的上课效果来看中欧的学生一点都不比那些一流院校的差。对这一点,那些外国同学也是很认同的。“客观的来讲,在一些方面中欧的学生比那些一流的学校来的还要好些“(老师私下的评价)。当然,中欧也有一些问题。但又有哪些学校没有问题呢?如果没有问题那还要学校管理部门做什么,还要这些排名做什么,不就是促进解决问题吗?对于中欧可以代表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见而不是贬低。其实,说来也很滑稽,中欧学生在这件事上的热情远远要比外界小的多,虽然我们对这一排名也很高兴。当你进入MBA学习中的时候就会知道MBA能给你的是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一个光环(无论这个学校有多好)。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内容的支持光环始终是要破裂的。所以,我们这些对MBA有热情的同学们还是多花些时间在讨论MBA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上来吧!
1、根据购买力理论进行换算,中国现在的GDP是四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这个结果看起来很好笑,但并不是没有道理。从美国一流商学院毕业年薪十万美元VS中欧毕业年薪二十万人民币,谁的生活质量更高些?我想还是在中国的生活质量高些吧。因为8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绝对强于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2、用类似于市盈率的思路比较一下投资回报率,测算一下学费/年薪的比率,中欧的投资回报率还是不错的。3、如果从美国商学院毕业,但是要回到中国工作,除了花旗、高盛等少数支付global pay的公司外,谁能付得起10万美元以上的起薪给一个刚毕业的MBA?如果这样计算学费/年薪的比率,美国一流商学院比中国高出很多,当然,高出的这部分是针对一流商学院的声誉所支付的溢价。4、在中国,美国一流商学院MBA学位能为你打开的公司大门,中欧一样能为你打开。5ps:如果美国一流商学院和中欧同时录取我,我会去美国,那是因为我这个人虚荣,HBS,stanford等名校的头衔比起那几万美元要重要的多。因此,我是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中欧。
长江也一样能为你打开!
中欧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 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作为中国人, 我感到高兴!
大家可以这样来想一想, 北大清华(本科教育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排名(如果参与排名的话,可能是在几百位), 在国际上根本就拿不出手, 而这两所学校是中国大陆最顶尖的学校了. 这样一对比, 大家都很清楚中欧的22位是多么了不起了.
呵呵,很高兴,还是有不少CDer是比较理智的,偶个人觉得这也是职业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
不自欺欺人,不妄自菲薄。客观的态度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做决定,对我们自己是有好处的,无论是CEIBS自己,准备去CEIBS的学生,还是准备去其它学校的学生。
同时,有时候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去讨论谁好谁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比较的标准。没有人能算计清楚的。
同时,偶也同意前面一位CDer的话,如果是LBS和Berkeley同时录取了我,我宁愿去Berkeley,因为只要投资回报差别不大,还是喜欢名校的头衔的。不过,这点是见仁见智的选择了。
北大清华(本科教育领域)可不只几百名那么夸张。 绝对前五十名之内的。
清华北大有全世界最好的生源,每个系也至少有3-4个院士,清华北大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横向来看也是顶级的。
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校在世界上扬名立万,也希望中欧能不断进步,不要被拍名迷住了眼睛
毕竟就象富豪榜的拍名一样,仅供参考
Congrats for the achievement done by CEIBS.
Wish it a sustainable growth!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