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我观察到的最近两三年的中国人申请美国MBA的趋势 [打印本页]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0 07:55
标题: 我观察到的最近两三年的中国人申请美国MBA的趋势
我每年都和很多申请和在读的中国MBA聊,以下是一些定性的观察,没有什么数据分析。

1. 留美倾向大为增加。在大约2008年前,留美和回国的倾向(且不论结果)差不多是一半一半,回国冲着咨询投行、企业领导力项目等高薪发展机会,留美的期待积累海外工作经验,也有一部分人摇摆不定。2009-2011届属于经济危机,留美极度困难,所以不管倾向如何,最终回国的人相当多。2012年毕业生开始,直到今年入学的2016届,留美倾向和过去相比大为提高,我自己目测大概80%的申请人倾向于留美,10%摇摆,10%倾向于回国。
2. 在读的中国MBA的压力加大,这个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第一条,因为留美的难度大大高于回国的难度。2012年后,美国经济从危机中走出,加上强烈的留美预期,很多人过于乐观的、没有做好足够准备来到美国。虽然不排除有找工作特别顺利的大牛,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的MBA在留美就业过程中遭遇了很大的挫折,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压力山大"的一段时间。
3. 回国就业变得相对更容易。因为许多人不打算回国,也就不投回国项目,或者只投最顶尖的比如麦肯锡等,一些回国项目招人和以前比反而还不太容易。很多人也拿着回国的offer保底,找美国的,找到了就锯掉中国的offer。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属于少数的坚定要回国的同学,那么好消息是,竞争会比以前小了。一个在版面上有人提到过的比较著名的例子是某顶尖医药公司中国区去某M7招管理培训生的实习生,30+中国人结果只有4个人投了这职位。
4. 申请难度加大,但是申请人对于学校的要求有所放宽。早期的申请,经常有人辩论“Top16以后值不值得读”的问题,大量的人抱着“不去Top10也就不去读了”的观念。当时M7或Top16集中了极其大量的中国申请人,但是后面的学校中国人申请数量相对大幅较少。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人申请的更多了,而且背景更强。不管是Top16还是其他,申请的难度都比以前大,GMAT分数更是每年水涨船高。但是人们不再只考虑Top16或M7,排名后面的一些学校越来越火,比如Rice,Foster,ND,Carlson,MSU等。这些学校的中国学生质量越来越好。

所以,基于以上的观察,我的理解是随着留美倾向的增加,未来几年留美工作的中国MBA和过去相比,会是更为优秀的一群人,而且会更多。他们不仅在申请以前就有很强的背景,而且在激烈的留美求职竞争中战胜了美国人印度人拉美人等获得了一个席位。同时,也会有失落的一群人,怀着留美的理想,但是在比过往更激烈的竞争中最终没有如愿。

作者: Pythagoras    时间: 2014-3-10 09:22
赞总结!

中国人留美决心不如印度人坚决,印度人回国不存在global pay的可能性,所以印度人全是一口咬定死也不回去的,所以都很拼命

作者: rafaelymz    时间: 2014-3-10 09:27
感谢分享!未来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作者: eason824    时间: 2014-3-10 09:33
Lz分析的挺到位,我也是准备今年出去MBA,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啊
作者: eason824    时间: 2014-3-10 09:35
Pythagoras 发表于 2014-3-10 09:22
赞总结!

中国人留美决心不如印度人坚决,印度人回国不存在global pay的可能性,所以印度人全是一口咬定死 ...

让我想到了Big Bang 里的 Raj,
作者: GYJole    时间: 2014-3-10 10:41
赞分析!!!
作者: richtung    时间: 2014-3-10 10:44
谢谢版大!
一定要拼命呢!
作者: xiaoyongnao    时间: 2014-3-10 11:04
very good,
作者: naoyixue    时间: 2014-3-10 11:22
在看,谢谢个人分享。谢谢
作者: yinyulinzll    时间: 2014-3-10 11:27
谢谢版大,同时作为决心留美的80%中的一员,表示"压力山大"
作者: 巴吉寻梦2013    时间: 2014-3-10 11:33
个人认为这个情况与国内房价疯涨有一定关系
作者: hennoyoga    时间: 2014-3-10 12:20
谢谢LZ的insight!

以我对某M7的认识是,倾向归倾向,不过最后回去的还是不少,当然这个指的是整个Greater China+Singapore.
作者: snew27    时间: 2014-3-10 12:27
Mark!有用的好文章, 感谢分享!
作者: hitominono    时间: 2014-3-10 13:18
顶Joe大,同感,以后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作者: 好吃的草莓    时间: 2014-3-10 13:49
拼命留美,压力山大痛苦一时;选择回国,烦恼是长期的:房价、户口、子女教育……

又:不知道Joe大的这个观察有没有区别男女的版本?据说留美的女生多,回国的男生多
作者: shuijingyuyu    时间: 2014-3-10 13:57
赞BigJoe, 不管是排名多少的学校,要留美还是需要非常非常努力
作者: onani66    时间: 2014-3-10 14:00
其实留美的里面又分决定长期留美定居的和现在美国积累经验等机会回国的两种。
我就是后面那种 。。房价涨又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些现在还在喊房价飞涨的真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吗 = =
作者: wsxqaz659    时间: 2014-3-10 14:21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结论也会不一样一点。

貌似从M7或M16被迫回来的苦逼也不少,以男diao丝居多。当然他们属于高级丝,回来谋份职位也不是太大问题,但相比投入产出,还是挺受伤的。M16+以上的留美概率更低。放眼望去留美的长远也没有太好的发展前景,任何作为一代移民,普遍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读商科的,伤不起伤得起的都会伤着:

如果是顶尖级人才,将会错过国内的巨大机会,长期留美的机会成本最大;普通人才,如能有份不错的工资收入,长期看是不错的,也能为下一代铺个路,下一代奋斗起来会好很多。最大的机会成本是,中国的日益强大,再来一个三十年的发展,社会也能稳定的前进的情况下,这批人也亏了,错过了发展红利。毕竟在异国他乡的奋斗要困难很多。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作者: jackjack2015    时间: 2014-3-10 14:31
中国的日益强大,再来一个三十年的发展, 笑而不语。 全世界都在看空中国就你还日益强大 新闻联播看多了把。
老龄化,资产泡沫,单一经济结构,资本回流发达国家。你还发展30年。目前不错的办法就是去对冲基金做空中国
作者: danta_tongtong    时间: 2014-3-10 14:52
MBA去hedge fund难度不小,去long-only或者sell-side好一点

至于中国的发展,太长,不确定性又太多。真正英雄在哪都是英雄,回国的没见过有太牛逼的,有一些98-05间回来的只不过运气而以,他们的peers其实在美国也不差,呵呵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0 15:39
好吃的草莓 发表于 2014-3-10 13:49
拼命留美,压力山大痛苦一时;选择回国,烦恼是长期的:房价、户口、子女教育……

又:不知道Joe大的这个 ...

以前是像你说的那样, 现在男女都差不多
作者: nikitism    时间: 2014-3-10 18:59
Big Joe讲得好!

但我觉得现在国内真正能offer海归MBA的机会没有那么多(指global pay), 而随着整体中国申请人的增加带来中国top MBA graduate在增加, 感觉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读书期间变得更加迷茫, 到底是留美还是回来~~~
早做决定留美还是回国, 各有千秋, 但认准了就走下去,都有不错的回报, 但一犹豫,没准两边好机会都错过了

另外问问Big Joe,你感觉以前流行的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来的这个策略在现在的环境下还适用么? 或者是某些行业OK某些行业不行? 我个人是觉得金融业的大多数职位似乎不太对口, 也就是美国的工作经验不太被国内市场认可(不包括HK!)

作者: 00cld00    时间: 2014-3-10 22:09
赞同楼主观点,其实这几年虽然申请MBA的总人数不断增加,但是top20MBA招人总数基本保持不变,在更多人倾向留美的情况下,回国应该会变得容易一些(至少对于Top20的MBA来说)。对于申请难度的增加,我之前做过一个关于GMAT分数的分析,也可以验证这一点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95365-1-1.html
作者: pumpkin    时间: 2014-3-10 22:47
好吃的草莓 发表于 2014-3-10 13:49
拼命留美,压力山大痛苦一时;选择回国,烦恼是长期的:房价、户口、子女教育……

又:不知道Joe大的这个 ...

留美的话,烦恼也是长期的。。。H1B,绿卡,文化,特别是绿卡会折腾很久
作者: huster    时间: 2014-3-10 23:43
个人最希望 留美几年再派回国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1 00:59
nikitism 发表于 2014-3-10 18:59
Big Joe讲得好!

但我觉得现在国内真正能offer海归MBA的机会没有那么多(指global pay), 而随着整体中国申 ...

早点回国占坑比较好, 以后未必有那么好的坑了
作者: NYUdream    时间: 2014-3-11 03:50
jackjack2015 发表于 2014-3-10 14:31
中国的日益强大,再来一个三十年的发展, 笑而不语。 全世界都在看空中国就你还日益强大 新闻联播看多了把 ...

love your idea
作者: NYUdream    时间: 2014-3-11 04:00
顶Bigjoe!!!
其实我觉得去越TOP的学校压力越大。稍微好一点的背景, 去一个S16或者排名稍微不那么靠前的项目,哪个半奖全奖什么的,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不像去M7什么的,除非你背景特别好,基本上没奖,而且学费还贵得要命。2年读下来差不多15万美金。 为了还债,必须留在米国挣美元,现在绿卡和H1B也不好拿。这才叫压力山大。
上周收到学校发来的cost estimation,我当场惊呆了。第一次觉得压力这么大。
作者: dingxiang    时间: 2014-3-11 04:44
作为当年留美大军的一员 (没有挑top MBA,而去了local),我来贡献下我的看法, to bigjoe's points -
1. 留美倾向大为增加 - 国内各种环境差,如果不是土豪,留学然后留美当然是最佳甚至唯一途径。许多MBA是拖家带口过来,或者是在这边生孩子。就算是一门心思要毕业回国的MBA, 有不少也是在美国生了孩子的。
2. 在读的中国MBA的压力加大,留美难度大。 且不说在美国找工作要受各种歧视,MBA 又不是什么热门专业,就算找到工作,还有H1B这个坎要过。2013年是H1B抽签第一年,今年估计形势也不乐观。大公司H1B抽签没问题的, 竞争激烈。老美不去的小公司呢,又有一些鉴于去年的抽签,已经终止之前sponsor政策,不再面试国际学生。更别提排队等绿卡,一等等十年的辛酸泪了。对中国MBA学生最友好的行业, 除了加州的IT, 应该就是management consulting了,但这又非人人适合的行业。 ---所以,各位申请人,在你申请的时候,必须先好好思考职业规划,然后选择学校,而非本末倒置。
4. regional MBA 申请难度加大。 鉴于留美难度加大, banking/consulting hiring 有限,大部分国际学生毕业还是去了corporate。Corporate用人完全不像banking/consulting,什么背景都招。corporate非常务实,大多要求申请人有过硬的work experience, 以前的career和未来雇主match,另外稍微大点儿的公司都有targe school list,都会倾向于招当地的毕业生, 所以咯, 各种面向local industry的regional MBA 开始吃香,比方Rice,在能源界就是头牌,由能源而衍生出的资源丰富。再说location本来就是top 10 以外MBA的重要因素,所以可以预见在经济繁荣地区的local MBA只会越来越竞争激烈。从Rice的例子看, 之前几年中国学生都有客观的奖学金,但最近开始,貌似给的越来越少。



作者: dingxiang    时间: 2014-3-11 04:54
再补充一点,关于留美工作几年再回国的。我个人觉得之前十年的大繁荣已经结束,外企对中国不再是香馍馍,反之亦如此。如今,资本大多回流美国,而中国市场,最终还是土鳖和央企的天下。他们如何value美国的MBA, that's a whole another story.

作者: lunluoren    时间: 2014-3-11 08:59
作为一个在读学生,也谈谈我所观察到的几点,有些观点可能和版主略有不同:
1. 关于留美倾向,我觉得对于要从事corporate的同学而言,基本上一直都是美国>回国,能在美国找到工作的基本都不会回去,这个背后的道理很简单,第一国内未必是global pay,第二就算回国也是global pay,留在米国总部做几年,就算要再transfer回去经验也是很认可的,还有人等着将来排绿卡,不管怎么说先呆在米国总是给自己留了个option。 但是对于倾向于做consulting/IB/PE/VC的同学来说,基本上还是回国的consulting/IB/PE/VC > 美国的corp (极个别在米国找到IB/Consulting的除外),当然这两年香港的金融职位也大幅缩招,所以回去的人也就少了。

2. 关于申请来美读TOP16的人数,我觉得近两年是一个高峰,甚至可以说很快会有下降的趋势。我们学校adcom说20年前的日本就类似于现在的中国,大批的人来美国读书,但后来随着日本的发展,他们本国的学生需要的来美国镀金的越来越少了。而中国现在也有类似的情况,以前MBA的global pay你用国内的收入来比较,似乎是很高的收入了,而现在一个10w USD的pay在北京/上海这种城市里已经很平常了,一个985高校的毕业从事券商/信托/股份制银行里工作三四年基本都能接近于这个数字,包括现在的互联网热使得大量的IT从业人员收入也大幅提高,这可能也是MBA不愿意回国的原因之一吧,一个所谓的顶尖医药公司MBA管培,其实回去根本没有收入上的优势。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以提升自己的事业为目的的出国会越来越少(移民的除外),而且是对于移民目地而言,MBA这个学位也并不是最佳选择。

我觉得总而言之,读MBA还是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MBA能不能帮自己实现自己要的东西,back up plan是什么,这些都要想清楚。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1 09:29
lunluoren 发表于 2014-3-11 08:59
作为一个在读学生,也谈谈我所观察到的几点,有些观点可能和版主略有不同:
1. 关于留美倾向,我觉得对于要 ...

感谢分享~
作者: wangtao1988    时间: 2014-3-11 09:31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作者: kky2014    时间: 2014-3-11 09:57
NYUdream 发表于 2014-3-11 04:00
顶Bigjoe!!!
其实我觉得去越TOP的学校压力越大。稍微好一点的背景, 去一个S16或者排名稍微不那么靠前的 ...

Totally agree with you!!! $+ S16 >>> M7
作者: 距离拥抱被    时间: 2014-3-11 11:06
版主发起的帖子果然有营养!这个帖子也因为更多前辈和在读的宝贵分享带来更多信息,赞一个!
另外,说道海归,早回早有坑这个是一定的,时势造英雄,越晚越竞争激烈;
如果是一心留美的话,还是要好好研究下身份事宜,来做合理的选择,尤其是理工科的,出路多的不一定非要来挤商学院的独木桥,要知道商科比STEM专业拿到绿卡的难度大的不是一点儿半点,从拿到H1B到申请绿卡提交485过程时间之长,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而且即使在corporate非核心部门被裁员以及被裁员后可以找到新工作来续H1B的可能性……
作者: poyollll    时间: 2014-3-15 11:32
请问版主,您帖子的第三点提到某顶级医药公司中国区去某M7招管理培训生,我想问一下通常会招回国的管理培训生/leadership rotation program的是哪些公司/行业?或者介绍一下从哪些渠道可以去搜集相关的信息?
谢谢版主!
作者: danta_tongtong    时间: 2014-3-15 15:51
大的Pharmacy企业,J&J,P&G等等招的人都不少,加起来一年能有30+人吧
作者: wstmk    时间: 2014-3-15 16:12
感谢bigjoe,你的帖子总是那么helpful,好人啊!赞!
确实每个人不一样啊,很想跟你们这些前辈请教这种问题,我在国内有10年工作经历,这次出去前,公司也给保留了职位,只是停发薪水,最终是可以去其他地方工作,也可以选择回原公司。
我个人比较倾向的是离开金融业进个coporate的管理培训生项目,能够被派回中国区当然很好,我毕竟国内企业出身,适应国内的环境,留美锻炼也不错。这类的机会多吗?或者从金融业转到corporate的管理培训生,你见过先例吗?(我去的是kelley)
作者: perfectends    时间: 2014-3-15 16:38
好贴看过要帮顶~
作者: 永夜    时间: 2014-3-15 18:06
新加入申请大军的在职申请者,基本同意上述所有的观点,但有一些想法:

1、lunluoren 提到的申请人在未来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觉得并不是这样。现在的MBA申请潮增大可以追溯至2003年前的大学扩招潮,很多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都是在这一期间获得了本科学位(4年)或者研究生学位(3年)同时工作了3-5年,并且不看好国内前景才加入去美的申请大军,申请者的数量会随着大学扩招潮的路线一路增加。至于新增的应届申请者基本都是90后了,他们的家庭条件相较80年代生人来说更加能够支持来美的学习,所以也没有理由认为应届的申请者会下降。

2、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唱好唱坏的人都有就不细说了,但个人认为中国现阶段或者未来10年内还无法达到日本或者台湾、香港的标准。即使经济总量够高,但由于人口基数的原因中国在短期内无法完成从向技术输出型国家的转型任务。可以想见中国未来10-20年的经济着陆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在这种情况下,正如Bigjoe所说,必须占到一个好的坑才能体验得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现在立意留美的人群中,在国内也难占坑的应该大有人在吧.....
作者: zxzxy1988    时间: 2014-3-15 19:37
谢谢楼主分析!
作者: sisu555    时间: 2014-3-15 20:09
好贴,谢谢分享
作者: clover0421    时间: 2014-3-15 21:30
谢谢joe的分享!如果想要留美的话,至少毕业后想在美国工作一阵的话,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作者: dekisugi    时间: 2014-3-16 00:08
31楼同学说的第二条不甚赞同。拿日本举例中国不太准确,日本一直以来也没有太看重美式的商学教育(更不要说硕士了),而看推崇本国的经营学等等,应该说从来也没有达到过中印这种前赴后继奔赴US读书的申请潮。中国还是比较认同美国的商科的,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实操,这点可以从很多大学商科选择的课本就能看出。我倒是感觉,至少现在还未达到中国申请US MBA的高峰,往后几年这个数字还是要持续攀升的,毕竟MBA是一个相对容易申请,门槛较低的学位,不存在过大申请难度,那么各个梯度申请人都会不同程度上涨,所以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申请的同学要抓紧了。从印度惨痛的厮杀情况就可以推断中国未来几年的申请形势,至于何时会出现下降,我认为下结论在实在为时尚早,中国除了前几名学校的授课质量有保障,后面的.....
作者: lunluoren    时间: 2014-3-17 00:47
永夜 发表于 2014-3-15 18:06
新加入申请大军的在职申请者,基本同意上述所有的观点,但有一些想法:

1、lunluoren 提到的申请人在未来 ...

其实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未来也有不同的判断,乃至包括中国好还是美国好,中国10年后能否达到台湾香港的水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这种不同也就导致了大家不同的选择。

对于申请的人数,其实我是看到过两个学校(都是t15)这两年中国申请人的数据的,总体而言确实是下降的,当然原因也可能是前两年美国经济不景气造成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另外,前两天看到的一个新闻,说清华大学应届生今年出国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学校也是说因为国内收入的增加,其实出国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从前了。我有三个好朋友都在金融圈的,之前一直在跟我讨论申请mba的事情,后来都放弃了,其实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申请前的收入都已经超过post-mba level了,毕竟也许有人会因为美国生存环境好等等的因素想移民,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收入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考虑因素。特别是不能把中国平均水平去和美国比较,觉得还是和美国有差距,就作为要出国的理由,毕竟绝大多数MBA candidates都是来自上海/北京的,至于北京/上海和美国相比哪里更好,仁者见仁吧。
作者: lunluoren    时间: 2014-3-17 01:12
dekisugi 发表于 2014-3-16 00:08
31楼同学说的第二条不甚赞同。拿日本举例中国不太准确,日本一直以来也没有太看重美式的商学教育(更不要说 ...

日本和中国确实不能说很可比,日本是一个不太注重高学历的国家,这一点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但中国其实value的也并不是mba这张学历,更多的是某个名校的牌子,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本身就更看重学术硕士,mba的价值只是在某些圈子比如外资金融咨询/某些F500里面会被认可。前段时间去拜访某个在国内外资PE做的校友,他还提到MBA回国最好能找一个value mba的地方相对来说会比较有价值。

至于印度,这个完全没有可比性,你去看读mba的印度人就知道了,他们是绝对绝对不会回国的,印度人真的都是拼了命的出国,然后留在美国,他们回印度和中国人回大陆的情况是不可比的,光他们回国的薪水就是global pay腰斩的水平。

总之,出国读mba无非就是几个理由:1)移民,2)改行(这点特别适用于要做咨询和投行的同学),3)快速的提升一下自己的收入水平(这点特别适用于之前在corp的同学),第一点永远会存在,米国还是有很多好于国内的地方,但对于第二第三点为目的同学来说,随着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实mba的吸引力是下降的,哪怕拿corp的同学来说,我mba的同学有些读书之前就有3,40w一年的,现在也是在回想自己两年不工作+1m学费换来一个20w左右的增幅,这是不是值呢? 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作这样的考虑,也许有些人会考虑什么长远发展之类的,但大多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会立足于眼前的,比较乐于安逸的人还是多于喜欢改变的人。
作者: Pythagoras    时间: 2014-3-17 03:26
lunluoren 发表于 2014-3-17 01:12
日本和中国确实不能说很可比,日本是一个不太注重高学历的国家,这一点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但中国其实value ...

嗯,说的是实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杨绛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7 08:28
clover0421 发表于 2014-3-15 21:30
谢谢joe的分享!如果想要留美的话,至少毕业后想在美国工作一阵的话,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

如果还在申请,则要选择适合的学校,特别是location和雇主关系特别重要

如果已经决定了去某校但还木入学,既然学校已经不能更改,那么未来做两件事情:
1. 提高背景和个人技能。比如做premba实习,比如去了学校后在学校里面做各种leader,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比如什么fellow啊,管理一些什么投资啊等。总之充实自己的简历和能力。
2.  提高求职能力,包括选择追哪些机会,简历如何自我包装,如何发现职位,招聘会和宣讲会如何让自己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如何networking找内推,如何准备面试等。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7 08:29
poyollll 发表于 2014-3-15 11:32
请问版主,您帖子的第三点提到某顶级医药公司中国区去某M7招管理培训生,我想问一下通常会招回国的管理培训 ...

参见这个帖子
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572747-1-1.html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17 08:34
wstmk 发表于 2014-3-15 16:12
感谢bigjoe,你的帖子总是那么helpful,好人啊!赞!
确实每个人不一样啊,很想跟你们这些前辈请教这种问题 ...

Lilly跟你们学校关系就还不错嘛,毕竟是老巢。
作者: onani66    时间: 2014-3-17 13:06
lunluoren 发表于 2014-3-17 01:12
日本和中国确实不能说很可比,日本是一个不太注重高学历的国家,这一点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但中国其实value ...

谢谢大大提供的信息非常helpful~有理有据。
个人也认为是否选择读MBA以及是否留美并不像大家口中讲的那么由主观主导,虽然今后topMBA申请的到底会继续升温还是降温我也不敢断言,但非常赞成不应把中国的平均水准以及静态的发展前景和美国比的观点。
作者: rafaelymz    时间: 2014-3-18 10:48
00cld00 发表于 2014-3-10 22:09
赞同楼主观点,其实这几年虽然申请MBA的总人数不断增加,但是top20MBA招人总数基本保持不变,在更多人倾向 ...

狂赞!~~~非常好的分析
作者: hongyahan    时间: 2014-3-19 00:24
哎,看完各位大神的回复后,就想对留美女童鞋说一句话…能嫁就嫁了吧……我好肤浅好肤浅哇
作者: Agl27    时间: 2014-3-19 11:55
Pythagoras 发表于 2014-3-17 03:26
嗯,说的是实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谢谢版大!
非常中肯的评价

关于pre MBA, 在GMAT Club上也见到很多人推荐,苦于不知道有什么类型的资源?
作者: xtf1985    时间: 2014-3-19 12:56
文章分析很到位啊,现在留美的难度降低了,只要想留,愿意付出努力,基本都能留
作者: j_cherry    时间: 2014-4-7 13:12
围观好帖~请了解情况的大牛们继续讨论~~
作者: xiaoyongnao    时间: 2014-4-7 16:50
Japan and Korea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China.
As far as I know, the companies all have very strict hierarchy. If you want to be promoted, you have to work very hard as business executive for 3-5 years and then as a junior manager if possible. Fast promotion is rare in Japanese companies.  
Last time I even heard tha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has a 10 to 12 years engineer education plan before a person becomes a senior engineer.
They are also very detail driven. The boss would judge even every single typo error in your emails. And he would be happy to see a staff works till mid night and appear at 8 am in next morning.
Even in science, they are more conservative. They have Japanese journals and some researchers refused English journals. We know Japan won a lot of Nobel Prize and many of them were totally educated inside Japan.
作者: GeniusQueen    时间: 2014-4-7 21:22
Agl27 发表于 2014-3-19 11:55
谢谢版大!
非常中肯的评价

关于pre MBA, 在GMAT Club上也见到很多人推荐,苦于不知道有什么类型的资源?

也想问同样的问题~
作者: sssicaj    时间: 2016-4-21 09:13
mark 强势关注大joe
作者: Racso    时间: 2016-4-21 13:32
Pythagoras 发表于 2014-3-10 09:22
赞总结!

中国人留美决心不如印度人坚决,印度人回国不存在global pay的可能性,所以印度人全是一口咬定死 ...

印度是个很大的国家,印度人也分很多类型

很多印度人也是很有魄力的辞职回印度去做事业,这部分人在2010年之后尤其多
作者: changhugo    时间: 2016-5-21 12:44
Racso 发表于 2016-4-21 13:32
印度是个很大的国家,印度人也分很多类型

很多印度人也是很有魄力的辞职回印度去做事业,这部分人在2010 ...

嗯,我在印度生活過
有一群人,覺得印度政府體制太腐敗,覺得國家以後不會有發展,一定要去美國
還有一群人在創業,我覺得過5 到10年會出現像中國的BAT
作者: ddz6789    时间: 2017-2-22 20:33
dingxiang 发表于 2014-3-11 04:44
作为当年留美大军的一员 (没有挑top MBA,而去了local),我来贡献下我的看法, to bigjoe's points -
1. 留 ...

同意!               
作者: jing0123    时间: 2019-1-31 10:15
好贴顶起~
作者: ElsieHuang55    时间: 2019-2-25 07:22
发表于 2014-03-10 07:55:46
我每年都和很多申请和在读的中国MBA聊,以下是一些定性的观察,没有什么数据分析。

1. 留美倾...

Mark一下
作者: ElsieHuang55    时间: 2019-2-25 07:29
发表于 2014-03-17 01:12:55
引用:dekisugi 发表于 2014-3-16 00:08
31楼同学说的第二条不甚赞同。拿...

Mark一下
作者: WaterClear    时间: 2019-3-8 10:11
发表于 2014-03-10 14:21:44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结论也会不一样一点。

貌似从M7或M16被迫回来的苦逼也不少,以男diao丝...

看一下
作者: chzhaoy    时间: 2019-3-8 11:38
同意!
作者: realdong    时间: 2019-3-9 16:25
jackjack2015 发表于 2014-3-10 14:31
中国的日益强大,再来一个三十年的发展, 笑而不语。 全世界都在看空中国就你还日益强大 新闻联播看多了把 ...

五年过去了,貌似国内经济还是在增长
作者: Kalynn    时间: 2019-3-10 15:08
永夜 发表于 2014-3-15 18:06
新加入申请大军的在职申请者,基本同意上述所有的观点,但有一些想法:

1、lunluoren 提到的申请人在未来 ...

同意! 补充一句:国家目前在经济硬着陆向软着陆转型,其中不少行业都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阵痛,就短期而言从习大大这届政府2014年开始,阵痛就持续至今。虽然目前经济总体指标还未到很差的地步(懂的,国家经常报喜不报忧),但是市场反馈很多行业地区职位需求开始缩减,裁员。经济下滑指标显著。另外,作为曾经在外企工作过的一份子,个人觉得外企在中国最辉煌的时刻基本结束,转型阵痛期能够坚挺阵地还属那些国企和中小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这种海外背景的学生反而不如本地或者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来得适应,经验又没有他们丰富,来美国学习或者工作一段时间镀一层经,对回去就业帮助并不大,相较优越性来看,回国优势不再明显。

作者: Kalynn    时间: 2019-3-10 15:26
realdong 发表于 2019-3-9 16:25
五年过去了,貌似国内经济还是在增长

要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这届政府还是挺智慧的,长远看中国的发展潜力远超美国。经济仍旧可以保持增长。
作者: 云中翔    时间: 2019-3-18 10:24
工作背景在申请MBA时到底有多大用?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