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10.13首战 V163,Q170考场,机经,经验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普渡哥 时间: 2013-10-15 02:03
标题: 10.13首战 V163,Q170考场,机经,经验分享
基本情况:LZ大三工科男DS,四级640,六级590,英语基础感觉还行。出于个人兴趣,平时读的课外书比较多是英文的。这可能是阅读的基础。不过说实话平时做阅读不算太好,36套后18套平均用18min,正确率在60%上下,难得一见80%的。
看到一站就这个分数,有些人可能会有点惊讶。所以我先讲讲考试当时的情况。Issue是我最近写过的(因为最后两个星期几乎每天写一篇高频),technology的吧。Argument是分析company work shift的,也有点印象。不过打字很颤抖,现场声音很嘈杂,对我一个考生来说就是很恐怖,很紧张,然后issue词穷,差点写不完
,argument打打改改,也不太顺。所以现场如果有隔音耳机,可以带上试试是否有用。
然后说第一个V~ 非常正常的medium难度,2+2+2+6+4+4。做完填空前六题也算顺,剩22-23min的样子,前两篇都是一题,然后我看到了一篇长阅读。第一反应是我的妈呀怎么一上来就是长的!!(对长阅读还是略有敬畏)定睛一看原来是机经的那篇Landowska。那叫一个兴奋啊。。。
因为机经没有原题,还是要现场做题的,只是省下一点读题时间。事实证明这篇长阅读还是花了我5分钟以上(难以想象它如果不是原文要做多久)。。。然后的SE波澜不惊,(mark了一题不确定)。然后,然后。。。又是机经!云与气候变化3道原题,秒选,省下5min~ 这时已经无法淡定。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深呼吸!我当时活动了筋骨,深呼吸三下,然后定下心继续检查
继续上面的话题。所谓RP,或运气,其实对你的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下个section -- Q更多需要心静而不是什么技巧。在section之间,要迅速转换,如果不行,绝对不要贸然点continue。比如做完第一个V,我的脑海里面还是那两篇机经,完全集中不到任何数学问题上。此时建议,根据状态,控制下个section的开始时间。(tip:你可以停在那个Verbal Reasoning的页面不动,然后休息一下。)我是各种拍脑门让自己清醒(汗),然后从右脑模式彻底切换到左脑,才开了Q的。当然这种策略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你会比别人晚点休息。Q的话,没有什么好讲。我也不算在最佳状态,也有很简单的题目做的很傻x的,但是最后都做出来了。只能说我感觉在VQ之间的切换做得比较好。所以大家不妨在模考时一试,如果好用就用。
这次是VQVQV,所以更是一个挑战。谢天谢地最后一个V应该是加试,因为我做到最后已经无力了。19,20题猜都不想猜。。。
关于加试,也是现场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总会不可避免的去猜:这个是不是加试?对于我来说,第一个V做的比较有把握,第二个进了hard,我就把它当做了计分section了。对于大多数不是很顺的同学,建议不要逼自己去忘掉加试的事情,而是在做的时候对自己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加试,但不能放松,如果是计分section,分神就亏大了。
Princeton推荐的PoE对个别难题可采用,但不建议题题用,比较费时。每个section开始前,最好把选项都写好在纸上,再点continue。
关于考场,还有一点要说的,最好有认识路的朋友或同学领你进考场。我本人是在广州仲恺考点参加的考试。考场很赞,隔板,卫生间,检查都是干净利索,考官态度也不错。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有个同学亲自到公交站接我,一路带到考场。这种“服务”会让你心情大好,而心境的微妙变化,我觉得在考试当天极其重要。绝非夸大其词,我q模考从未有过满分,也能从侧面说明问题。状态不可能是完美,但是你要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心态,大脑兴奋度接近最佳。因此我非常感谢我同学的贴心!
除了考试日,其实很多考前的习惯已经为考试埋下伏笔。我做过一次pp2模考,作息和考试日基本重合。起床看一点单词,吃简单而有营养的早餐,到图书馆上机,10点准时开考,12点准时休息,然后10min时间只吃一个香蕉+一块黑巧克力(highly recommended by 陈虎平老师),足矣。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有一个好的发挥。请大家切记,平时就要养成。
What I did for my review
学着Gter的双满分大神Crazyrobin搞了个装x的副标题,只为引起大家重视。若有不妥求别喷~
前后算起来我复习用了三个月,之前有背红宝四分之三实在背不下,从上学期结束大概七月初到10月三个月,满打满算是用了一个半月,每天6-7h。后期非常集中复习,可能>10h/day。所以加起来300h是有的。我目标很高(330),虽然充满不确定,但还是坚守。
好进入正题。
我用building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新G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逻辑这么简单。它需要你理解句意,把握词汇的nuance(希望这个词你们都记得,新G热词来的)。这不是靠你一遍遍刷3000的中文释义能解决的。所以MW大辞典才会受到追捧。
What I used for vocabulary building
1. Red Bible(初期刷印象和熟悉感,后期notrecommended)
2. 再要你命3000(must have)不用多说。
3. 手机App词汇控与3000同步进行,辅助效果显著。
4. 新3000精简版,微缩成30页左右的list,非常便携,熟悉3000的70%后随身使用。
5. Verbal_Workout_for_the_New_GRE_4nd_Edition记住大多核心词后,用这个里面的hit parade 把重点再巩固一下。同时用这个作为TC和SE的入门,它的strategy非常有用。(不过也因人而异)
6. 切记切记,做题要和背单词同步进行,才有巩固效果
What I used for my RC building
基本上是Crazyrobin的复习资料。我是在考前一个月开始看Manhattan的东西,用了4天看完,然后感觉阅读并没有明显提高(汗)。果然大神的复习方法不能全用。
基本上,有以下几个:
1. 陈虎平RC 36套。入门级材料,也是值得反复推敲的好题,虽然有很多关于它的题目和难度的争议和反对意见,但是我始终觉得36套做起来有feel。
2. Manhattan RC Guide for GRE &Manhattan RC guide for LSAT 作为方法论指引和思路形成非常有用,我也由此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3. 2003 爱一个美女好难 这篇神文是考前的法宝。我在最后三天吸收了其中一点方法,确实有成效。不过不建议作为主要指导。偶尔浏览,尝试使用其方法分析题目,足矣。
4. GMAT GRE LSAT全部2772阅读真题 其中的LSAT 我练过一段时间,虽然阅读速度有所提升,但它跟GRE思路相差较大,有余力可以读下,不建议作为复习资料。推荐其中NO题,非常清晰的答案,甚至有解析。
5. 吴中东——决胜机考版GRE阅读理解分为4 part,作为理科生,我觉得弱项在人文类,所以把人文的题目全做了一遍,细看解答思考。
What I used for AW
对于作文,因为分数还没出,我也木有话语权。只能说我的方法与人不同。虽然读了一些材料,范文什么的。但是我个人不喜欢参考范文,最后自己认真写写改改,半个多月,感到思路有点打开,虽然文采就没法练成啦,细节雕琢也不够,但是应付逻辑考试是足够的。
觉得这几篇帖子对我帮助很大:
1. Issue十大破题方法
2. Argument各类错误攻击法
3. Euanlu分析——Argument破题方法及难题大剖析【版本20101223】
另外,对于有时间的同学,还是踏踏实实写一下作文,写完一篇回顾,思考,总结自己的模板。(注意不是抄模板)
不要质疑ETS考官的火眼金睛, 老老实实的分析思路,就算没啥文采也有个差不多的分数,但全抄模板就很难说了。
大二上学期萌生出国的念头,大二下开始认真考虑,同时初步复习G,到了上学期尾声,终于下定决心。先G后T,我还有一座大山要跨越,呵呵,继续拼命。。。DS的好处就是木有GF要养着。。。
不得不说我的复习道路是充满诱惑与困惑的,尤其在最后十几天,我无数次质疑过自己的潜能和目标:到底能不能突破模考成绩,达到定下的330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也不时会分神,厌倦枯燥的背单词生活,打点游戏。可能我的不同是,这时我收得回来,还能定心。(打机的负罪感逼我提高复习效率,and我的家人给我很大支持)
我知道在众多凭实力考出高分的大神面前,我这样充满运气成分的帖子是班门弄斧。我将自己的经验汇总与大家分享,并非希望这篇帖子能给大家什么特别实质性的帮助,只想作为一篇茶余饭后,备考间隙的励志文章,给众多G友一点精神鼓励,就满足了。个人感觉我的复习方法也不算非常有用,大家参考一下。
最后的最后,还没考的,还有打算再战的各位加油!祝都能考中机经!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