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MBA这一年(连载完结,开放答疑)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14
标题: MBA这一年(连载完结,开放答疑)
2013年4月25日,我正式踏上美帝的土地,开始在Emory University为期一年的MBA学习生涯。作为一个多年的文学青年和4年工作经验的男公关,我打算用博客写下这一年来的见闻所感,既是对这份独特人生经历的记录和思考,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近距离观察美国社会和MBA学习、求职的窗口。到2014年5月30日为止,在学业和求职的巨大压力下,这个连载成功延续了一年,也算是对这段人生旅程的一份完美记录。
Update by May 30: 其实楼主5月12号就毕业了,之后就沦陷在了各种自然醒、饭局、出游、小说、电影、高尔夫、钓鱼......的无耻包围中,因此说好的更新又跳票了。今天的更新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post MBA的内容楼主会在入职后于个人博客中发布。
本系列图文版合集继续收录在:www.carlhuicheng.com
MBA这一年(1)车轮上的国家
从空中俯瞰芝加哥,主要的地面元素是大片的树林、纵横交错的路网、规模惊人的停车场,以及一小撮一小撮零散点缀其间的建筑物群。
“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这个别称,成为我入境后对这片土地最深刻的印象。从芝加哥机场出海关,老美一下子消失得一干二净,驾着各式各样的车风驰电掣地赶向下一程;机场快线上,零星站坐着的几个人里一半是同胞,另一半倒是我们的邻居印度人,只偶尔有一两位黑人兄弟同行。
到了亚特兰大,这样的感觉更加强烈。与接机的同学会和后,她驾车带我经市区前往学校,一路看来,美国的建筑物颇有我国回民分布“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每两个主要建筑群之间的步行距离往往在20-30分钟左右,途中只有公路、树木和零散的住宅接驳,靠11路可以把腿走断。与此同时,每个建筑群的功能相对单一,往往是几个饭馆凑成一堆,或是一两个便利店带几个商店就算一片“繁华地段”,大型的购物中心、特定的服务机构或是更细化的消费场所如中国超市等,则数目有限且坐落偏远,没有车确实极难抵达。
建筑距离远的另一面是公共交通的相对孱弱。相比于许多真正的“美国就是个大农村”那样的小城镇,亚特兰大这样的大型城市有地铁有公交而且路线还算丰富,已是谢天谢地。不过公交线路也相对有限,且班次远不及我国密集,许多地方都还覆盖不了,出行先用百度查查公交接驳方案这样的事就只能YY一下了。和许多美国大学一样,Emory有自己的公交系统,可以免费搭乘,覆盖了周边的主要住宅区,也能抵达一些大型超市(对不起,沃尔玛宜家TARGET这类还到不了…...)和购物中心(只有周六可以)。初时心说这公共交通还可以嘛,回头一想学校自行提供公交服务,也恰恰是城市公交系统不发达的又一体现吧。
事实上,也正由于公交系统的便利性不足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公交本身的硬件建设与搭乘情况也与国内差别较大。这里的公交车看着还是很不错的,但普遍比国内小了一号,学校的校车更是显得身材苗条;公交站往往也没有详细的时刻表和站名,许多地方只孤零零地戳着一块公交标志,是哪趟车?这是哪一站?此车去向哪里?什么时候到站?只有靠自己事先去公交网站查询,或是上了车再向司机、乘客现问了。此外,也许是因为亚特兰大的黑人比例高达60%,又或是搭乘公交确实反映了经济实力,公交乘客大多以黑人为主,剩下的就是我们这样初来乍到的“老外”了。
在国内常看到留学生说“没有车生活很局限”,彼时很不以为然,之前更有一位表姐在迈阿密读书,软硬兼施地终于说动家人买了车,此后还有过小事故和若干额外开销,被长辈们叹为小姑娘任性瞎折腾。现在,到了这里转了两天包括采购和置办家具,才强烈感觉到车对于美国生活的重要性——在美国没有车,就好像中国人吃饭没带筷子。早晨黄昏出去溜达,不能免俗要看看洋房花木松鼠喜鹊,一路上难得碰到行人,只有身边的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前后无边宛若长龙。更有意思的 是,有些财大气粗的餐馆会雇人站在路边,身上挂着巨大的招牌,有的还抱了吉他,冲着车龙又喊又唱又比划地揽客。一开始我心说何不弄个灯箱省钱省力又闪亮? 后来一想,得嘞,马路上看到灯箱不稀奇,看到大活人才稀奇呐…...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17
MBA这一年(2)开学之前
作为Emory一年制MBA的学生,确实有种时间紧迫的感觉,所以自己也老是东看看西看看唯恐浪费光阴。没想到学校对“时光如白驹过隙”这句话的认识更加充分,在正式开学前就安排了一堆任务,既有学业准备的,也有求职相关。
MBAmath.com。一年制学生要把两年制学生用一年学完的基础课程在三个月的夏季学期里搞定,也因此要在开学前就对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通过MBAmath这个网站自学几门基础课程。MBAmath提供多门数理类课程,包括财务、会计、统计、经济学和Excel,有视频有练习有学习材料,全部都由网站创办人自编自导自演,讲解深入浅出,也可谓是目前最火的MOOC概念的具体实践。
CareerLeader测试。CareerLeader由哈佛商学院的两位Dr.设计,自1998年起通过在线形式提供一系列关于职业倾向、动机和商业技能的测试,在完成几百道的测试题后会给出详尽的职业倾向报告,包括你最适合的若干种职业、你的主要成功动力分析,以及你现有的商业技能的优势和弱势。当然,CMC的同志们也会依据这份报告和你有更加具体的讨论。此外,CareerLeader还提供了大约20余种主要职业类别的概要介绍,算得上是探索不同职业选择的入门指南。
Birkman测试。Birkman(伯乐门)测试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在过去50年中官方应用于个人职业性向的测试与分析。通过数百道选择题,这个测试可以较为精准地判断你的职业偏好和个人风格等。不过相比于前面的Carerrleader测试,Birkman更为复杂(或者是自动化程度差一些?),测试者并不能直接看到结果,而是由学校的一位教授在稍后的专门时间为我们进行解析。
Resume。简历可谓是所有MBA的毕业成绩单,好与不好,能不能搞定满意的工作,就看简历是否到位、出彩,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商学院都有大量的精力和工作人员扑到了简历上的缘故。Emory的CMC在新一批学生刚刚录取的时候就已经主动出击,发来了学校的专用简历模板和简历指南,让大家依样画葫芦交个初稿。到了新生orientation的时候,CMC则开放时间,让学生与就业顾问做一对一的简历修改,而这样的修改与讨论还会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Pre-Assignment。在正式开课前,一年制的学生要突击两周的foundation课程,算是将MBAmath的自学内容再次梳理、检验,同时也是为开学后的各门课程做好准备。因此,每门foundation课程的老师也就纷纷开出自己的作业单,譬如数学课是一堆看图计算和统计推理,而管理课的题则以信息检索和分析为主。
Business Card。用英文说顿时就感觉高级了许多,其实就是个名片嘛。不过老美确实有种天然的喜好,就是能底气十足地把许多我们看着稀松平常的东西夸大、拔高,搞出煞有介事的唬人模样——按照CMC的说法,名片是“进行自我营销的重要求职工具”,因此要求我们提前提交信息以便制作。你看,一个小物件,三两句就包装成了产品、工具和服务,只差做做路演上市去卖啦。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1
MBA这一年(3)Orientation
从上周五开始,陆续进入了Orientation的阶段。作为国际生来说,我们参与的Orientation内容,既包括国际学生办公室关于签证和身份的相关培训,美国文化和风俗的介绍,国际生见面,校友分享,教职工聚餐活动,还包括教务部、就业中心、图书馆、IT部门、医疗部门等各个学业资源相关部门的见面活动。
今年的一年制班共有约50名学生,其中包括了12名国际生,共计韩国3,巴西1,哥伦比亚2,哥斯达黎加1,俄罗斯1,中国1(嗯,就是我了),台湾省1,印度1,泰国1。不过国际生很快就淹没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汪洋大海之中了——此后加入我们的所谓“国内学生”,包括了许多移民自土耳其、秘鲁、墨西哥、印度、台湾的学生,同样操着南腔北调的英文和迥异的生活哲学,差别只是多了一张绿卡和若干年的生活经验。
在美国文化和风俗介绍方面,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譬如,和我们想象的一样,美国人确实直来直去,但大多数美国人更喜欢的是“对别人直言不讳,别人对自己 委婉相待”;又譬如,在美国,孩子会得到比在其他国家更多的重视,被以完全同等于成人的方式对待和交流。这里还包括了一些美国南北方的差异,例如在南方地 区,人们非常喜欢在排队等候或其他一些公共场合与陌生人攀谈,而在北方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除了教务部门和就业中心这样的重头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商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相比于北大图书馆凶悍烦躁以二线部门自居的大妈们,Goizueta图书馆无论是小姑娘还是白发老太太,无一不透出热情似火的年轻心态,而且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个沉闷的部门,异常积极主动。在整个Orientation期间,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几乎全员出动,参与了N次见面,不但热情与新生攀谈,更手舞足蹈地show出她们的丰富资源,包括各类商业数据库、商业书刊、就业指南和就业统计数据等,而且这些资源并不按信息本身分类,而是按照用途分类,聚焦行业研究、求职、就业等几大方向并分别制作了专题。
随着国内学生的加入,原来针对国际生的Orientation进一步延展。在下周,我们还将进行更多与学业相关的入门介绍活动,包括case method的介绍和模拟,Birkman职业爱好测试的解读,以及为期两天的户外团队拓展,作为正式开课前的最后准备。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2
MBA这一年(4)“屎一样的”Birkman测验
“有多少人觉得这个测验就是坨屎?”
这是负责解读Birkman测验的教授开课的第一句话。同学们不分国籍和文化背景,居然90%都十分配合地举起了手:“真的是坨屎唉…...”美国人对各种数量统计工具真是十分热爱,Birkman测试不过是我到校报到后做过的若干个测试之一。不过这个测试的问题相对简单,又在数百道题之间重复选择,因此大家颇为不屑,这也是我们将之视若粪土的原因。
不过这个测试的确有两把刷子。创立于1952年的Birkman测试主要用于测算人的动机、兴趣和外部行为特征,目前已经有200万人使用过这个测试工具,并且每年都保有不断更新的75万人的数据,用于锚定你个人在整个商业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Birkman测试主要从三个角度描述和解读每个人的内心与行为,分别是兴趣、需要和压力,并通过诸如权威、挑战、同理心、自由等11个方面来囊括人在社会中的主要行为和需求。兴趣反映了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就是你对他人的行为模式;需要反应的是你对他人的期待,而压力则反应了你的需要未被满足的时候的反应。
每个参与测试的人都拿到了一本厚厚的分析手册,令人惊奇的是,当初那些看似简单单调的问题,居然十分精准地把许多深层次的性格和行为逻辑描述了出来,并给出了每个人在各个测试领域值得规避的问题,直看得大家两眼放光。事实上,这个测试不仅仅被用于MBA,整个Emory的教职工都使用了这个测试,用来分析团队内各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和内心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沟通和团队管理方式。
但精准揭示测试者的性格还不是最神奇之处。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教授对测试结果的解读。教授要求大家按照测试结果中“沟通中对人直截了当”的程度排成一排。结果与美国人的平均水平相近,差不多70%的同学都习惯于对人对事直来直去。但当按照“需求”(在沟通中希望别人对自己直截了当)的程度再次排序时,只有大约30%的同学希望别人对他们直言不讳。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咧咧的老美们整齐划一地羞赧地笑了。
事实上,整个解析最后都归结为两个逻辑。一是没有所谓的“最佳行为”,每一种行为偏好都有其优缺点,独裁者可以是大救星,天才也可能是控制狂。二是人的行为模式,与他希望别人对待他的方式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譬如许多人特别喜欢独处,但其实内心又十分期盼收到团体的认可;一些人很喜欢制定各种计划并严格执行,但恰恰不喜欢别人给他们定好计划跟着走。
一个让人颇有当头棒喝之感的例子是,在讨论“权威”(懂得让他人按自己指令办事)和“结构”(懂得给他人正确的指令)两个指标时,班上的不少同学在两个指标上都得了高分——既清楚详尽地知道要让下属做什么,又知道如何让下属严格按自己的指示执行,可谓是天生的好领导。教授问有多少人希望在这两项得到高分?100%的同学举起了手。教授突然追问,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领导在这两项上得到高分?大家面面相觑,居然没有一个人举手——是啊,谁会希望自己的领导想的又细又全,管的又深又宽呢?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3
MBA这一年(5)Foundation课程
正式上课一周了,真可谓人仰马翻,直熬到这个点才有功夫更新一下。暂且算是倒叙,把正式开课前的情况再回忆一下。
一年制的课程时间紧迫,因此学校要求在MBAmath.com上自学了统计、经济和会计课程。到了学校之后,又专门安排一周的Foundation课程,请各科的老师用一两天的时间再捋一边,一是巩固知识点,二是与学校的课程相连,做好正式开课的过渡。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美国的教育模式,十分新奇。虽然和正式开课后受到的冲击一比,这还都是小意思。会计科的老师手无教材,来了就大谈他小时候在某个小镇上骑着自行车送报纸的故事。从送报纸开始,讨论每天的收入和支出,能否按期收到报酬,收到了怎么记录,没收到的又怎样计算,一步步把会计里最重要的balance sheet的概念讲个通透;第二天的课程,这老师“心血来潮”打算在亚特兰大开个奶酪店,进货、买机器、租房子、买保险、建网站、请老师、做培训、卖耗材、向亲戚借款、股东自己抽现金…...一个小小的奶酪店,把income statement、cash flow、T-account等核心概念也一一展现,而且有实例有讲解,通俗易懂,到手能用。
Foundation期间也是各科老师纷纷亮相的时刻,大家纷纷展示肌肉,以期在第一时间将自我感觉颇佳的MBA们震个七荤八素服服帖帖。譬如,Management Practice的老师一来就大摆身世,耶鲁大学毕业后做了一阵子专业音乐人和激进的环保干将,此后回耶鲁读完MBA又杀进麦肯锡做了多年咨询顾问;从麦肯锡出来又奔赴哈佛读博并留校任教,期间还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十分成功,顺利卖掉。而今年已经是他在Emory的第20年了。另一位负责Operation Management的老师语速惊人,像速射炮一样将各种考核、规定、期望统统打出来,吓得同学们摇摇欲坠,然后又亮出case让大家立地上手。后来也证明,这位老师的确是在正式课程中给人压力最大的。
Foundation的最后是一天半的户外团队拓展。大队人马拉到学校的Oxford校区,请了个专业拓展公司来做培训。Oxford校区是Emory的发源地,是个方圆不大但宁静美丽的古典式校园,Emory得了可口可乐三代CEO的巨额捐助后,才搬到如今“幅员辽阔”的新校区,又搞起各种壮丽的意大利式建筑。一天半的团队拓展到底能带来多少改变,按下不表,不过最主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不妨说social),在此后的学习中也一再一再地被创造出来。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4
MBA这一年(6)咨询——MBA的全民情人
上本科那会一度对咨询很有兴趣,一是工作有趣又有高度,二是待遇确实不错。不过在09年的危机大潮下终于断了这个念想,此后对咨询的印象就仅限于偶然聊天时拿来对比对比自己行业的薪酬福利——“啊,楼下那家某CG,每月饭补就有8000!”。
不过本科那会大家对咨询的热情,和MBA们对咨询的狂热一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格格巫见甘道夫。来美国之前,无论是MBA们自己讨论的,还是各种留学论坛求职论坛上的帖子,投行和咨询都是最大热门,其中又以咨询的开口更广,工作压力相比投行也略显宜室宜家…...一点点,因此备受青睐。但这样的热潮来了美国、进了商学院才能体会得真切。大致上和同学们一聊,10个有9个都会很郑重地表示,自己对咨询很有兴趣,咨询是自己的求职方向云云。
考虑到学生强大的求职意愿,以及咨询offer实在是光鲜的招牌,学校本身也卯足了劲煽风点火。到了学校还没几天就收到咨询协会的邮件,开篇大标题就是“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想进咨询,你们比2年制的同学已经晚了1年,比兼职MBA的同学已经晚了2年。到咨询协会办的case workshop时,全班更是80%的同学倾巢出动,火热程度的确远超其他方向。在workshop上,除了咨询行业和企业的基本介绍,能力和技能要求,以及大概的case讲解外,最受关注的自然是薪酬部分。Emory的MBA毕业薪酬大约在年均10-11万美元,作为top20的学校来说已经很是前茅,但和咨询一比——不谈麦肯锡BCG之类顶级咨询,仅仅是二线咨询公司的年薪就13万起步,表现不错的则有望达到20万美元。对于大部分美帝鸟不拉屎的“大农村”来说,20万美元按某美国同学的原话,“不得活的老奢侈了啊”。
学校的CMC自然也有专门的consulting track,每次大小活动都有针对咨询的专题,常常把其他方向的学生吸引得一干二净。我去参加marketing的track,偌大的教室里连我就坐了两个学生,后来成了我俩一起安慰那个就业顾问“他们一会就来了,一会就来了…...”但这话就像苏联常鼓吹的“共产主义马上就实现了,马上就事先了”,结果说到最后也没实现……
学校甚至还有一门课,称之为Management Practice,按我的看法简直就是一门咨询顾问培训课——教材清一色的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思维和金字塔原则,作业用的表格是埃森哲的,老师本人是麦肯锡出来的,课上讲的也都是如何服务客户、分析case、制定和讲解方案云云,最后还会一起为一个真实的商业客户做一个case。这么一门课自然挑战无限——第一次上课就让各个小组上去讲解某case的方案,第一个组声情并茂演绎了PPT,却被老师扮的“客户”问得七荤八素;第二组上去忽然被告知“投影坏了不能放PPT,用老式幻灯将就吧”,一通手忙脚乱;第三组更惨,上去正想操作幻灯,“客户”直接来了句“我在车上呢,你们就con-call给我讲吧”,得,改朝天放炮的电话会议了。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5
MBA这一年(7)谁是最可爱的人【上】
记得刚来美国那会,有一次和一桌老美吃饭,偏偏还都是女的。聊到运动,说亚特兰大的棒球队braves值得一看,问我会不会喜欢。我说我还没啥概念啊,不知道唉。结果一桌子人(想象一下在国内,一群OL质问说你居然不看欧冠?!)大呼小叫,说你怎么能不喜欢呢?“就是装也得装的喜欢啊!”
所以等班上的老美同学组织去看比赛的时候(这至少比纯粹端个酒站着瞎聊的social有趣点嘛),我半是好奇半是“装”地立马就报名了。比赛晚上7点开始,outlook里邮件乱飞,大家纷纷表示下午1、2点就到,不见不散。我纳闷7点的比赛1点去干什么,到了才知道原来还有tail-gate,就是各自带着酒啊吃的啊还有各种小游戏的道具,在停车场吃喝玩乐等比赛开始。
话说来美国一段时间后,逐渐感觉到大农村生活的无聊,以至于大家很有自得其乐的天赋和需求,这也是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的东东在美国能生根发芽的温床。之前在oxford小区,晚上校办的俩大妈对着一个ipad游戏前仰后合地玩了一晚,还吸引了大批人围观(并且不少人试用后还真的付钱买了,我立刻意识到付费apps原来是需要市场环境的);每周的KEGS活动,一堆人喝酒闲聊的同时,也总有人带来各种看似简单实则确实有点意思的游戏道具,顶着大日光玩的不亦乐乎,这种东东在美国还真是很合时宜。
老美对体育的热情真是掩饰不住。各色人等都出现了,既有小萝莉,又有高大壮汉,有拖家带口的,有一身铁链子铁钉子的机车党,纷纷都来看比赛,球场附近堵得水泄不通,停车场一位难求,连平时看不见的警察都出现了。当日是亚特兰大对加州的队伍,偏偏班上有俩加州来的同学要死不死还穿了客队的衣服,被经过的主队球迷各种挑衅调笑(倒是都属于开玩笑性质)。等进了球场,大家又不急着去看台,都四散开去买吃买喝,其实整个比赛过程中,看球的倒也是少数,倒是吃喝闲聊的是多数,说来说去看比赛更像是social的一个方式。
当然,老美可能对比赛不太关注,但对运动员还是重视且热爱的,不少同学对每个球员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一个做金融的同学甚至还搞了一个模型,记录各个投手的参数,分析推算投球的表现。事实上,在大学里,最显眼的建筑物也无非是体育馆和图书馆,而又以体育馆更受欢迎(到了周末,图书馆里满满的亚洲同学,体育馆里以黑白为主,ABC也不少)。每次看到体育馆里满墙的运动员肖像和布满整个长廊的锦旗牌匾,老美对运动员的喜爱简直喷薄而出。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8
MBA这一年(8)谁是最可爱的人【下】
要说运动员是美国“最可爱的人”,还不算全面。在美国,军人的地位和受到的尊重几乎与运动员相当。在球赛时,主持人会安排一些抽奖活动,而每次邀请的基本都是在场的军人。此外,现场大屏幕在比赛间隙,总是特地将镜头对准身穿军装的观众,而他们一旦发现自己上了大屏幕,往往立刻来个帅气的军礼,或是把胳膊上的美国国旗臂章拽起来,这往往又掀起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比赛中最重头的是“家乡原味英雄”(请原谅我翻的这么喜感)的出场——一辆敞篷轿车,坐着几个参加过战斗的老汉,身前身后还摩托护卫,美女摇旗,全场起立共唱某热血澎湃的纪念歌曲。末了英雄们往往被授予点什么特殊福利,比如全年的票啥的,羡煞众人。
说起来,美国对军人的重视和热爱,不仅仅体现在面子上,也体现在里子上。班上有一位从海军退伍的同学,说到军队,也是一脸幸福。他在各地驻扎时,有军队负责承担租房的费用,在加州是实报实销(所以租了个风景极佳的海景房),在伦敦是按上限4600英镑补贴,如果租的便宜了还能捞一笔,说得连老美同学都直流口水。他说很多军人在部队时可以提前选择未来退伍后的可能用到的工作技能,比如车辆或者装备维修,出来立马能就业。他自己选了后勤采购,退伍后顺理成章去了一家专门负责向中东出售重型武器的公司,干的也是差不多的老本行;另外如果军人求职,市场上有大把的退伍军人开办的企业会优先录用,更不必说咨询投行这样的企业都哭着喊着想招募退伍军人了。对了,而且人家退伍军人对学费一点概念都没有呢,虽然没有奖学金,但多半是政府给出了吧…...
所以,美国军人和国内我们对大头兵瘦瘦高高穿解放鞋的印象完全不同(当然,也和军牌外加挡风玻璃里“警备纠察”的各种凶悍SUV不同),一般都是粗粗壮壮,气势傲人,说起军队经历自豪感十足。至于美国对军人的推崇和尊重,建议大家看看《晓说》,里面刚好有一集也是讲这个的。
这种尊重军人的风气在商学院也一直都有,不过今年到了新高度。开学的时候,招办的人在介绍完女生比例、国际生比例和GMAT均分这些闪光数据后,一脸激动地表示今年我校有了个新记录,就是有6位新生都曾为他们的国家服役(不限于美国),请他们站起来并让大家鼓掌致敬!于是美军站起来了,俄军也站起来了,土耳其帝国的骑兵也站起来了,哦,还有海对面的“国 军”也站起来了^_^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8 11:29
感谢独立日,我终于从繁重的学业中抽出时间来又更新了两帖!不过下一次更新......就没准儿了
作者: heyifeifei 时间: 2013-7-8 11:45
我前来声援, 文学青年都是好样滴~~~加油写哦, 不过作业第一作业第一.
作者: ferila 时间: 2013-7-8 15:25
赞!!!期待下文
作者: ylz_shg 时间: 2013-7-8 21:12
赞,楼主写得相当好
作者: doudouwcx 时间: 2013-7-8 22:09
赞 非常引人入胜
作者: leyang678 时间: 2013-7-9 13:22
生情并茂,楼主不愧文学青年的称号,还屡屡不忘调侃一番,
作者: kylelewis 时间: 2013-7-9 14:04
赞一个 楼主的经历引人入胜 坐等更新!
作者: babybearmm 时间: 2013-7-9 16:00
好文笔~~赞!期待下文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7-10 00:58
文艺青年啊
作者: tonyqs 时间: 2013-7-10 04:27
好帖!!!
作者: Pythagoras 时间: 2013-7-10 09:12
捧场!
作者: drahe518 时间: 2013-7-10 10:40
今年申请,看过了收益真的很大!尤其是测验的部分因为我学过心理方面的东西,准备申请的时候也考虑相关的发展方向
作者: acerjeff 时间: 2013-7-10 15:13
楼主哪里人啊,呵呵,咋感觉行文有地方口音。哈哈
作者: vinalx 时间: 2013-7-10 20:49
楼主写的好,继续写哈
作者: canyv 时间: 2013-7-11 10:37
O(∩_∩)O~,乐观的人呦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7-27 10:08
MBA这一年(9)自信的美国人
过去在国内上班的时候同事里也有不少老外,因此多少对他们的“习性”有所了解。不过真正对老美的许多性格、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还是来读MBA之后。毕竟每日朝夕相处,又有大量的小组讨论等等,彼此都能看个通透。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老美们自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第一次有这感觉是做经济学的小组作业。作为一个纯文科背景的经济学小白,我看着题目一头雾水,正所谓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这时候组里做财务多年的老美十分热情地对我表示了关切,又是讲解又是在白板上各种演算,讲得深入浅出气势万千,直说得顽石点头(好吧,其实是我点头)。组里其他几个老美也对大神高山仰止,对他的思路和答案表示一致拥护。我心里窃喜说还好组里有高手,这次俺算是做了回不折不扣的free rider了。
没想到一周后作业批改回来,4、5个小问的作业居然遍体鳞伤,被助教改了个底儿掉。不过奇怪的是,老美们毫不在意,仿佛大家一起失忆,都不记得当初挥斥方遒的情景,十分轻松地表示damn错了啊这回。于是我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下次要审慎对待老美的自信,且得留个心眼啊。
不过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从来不长记性。过了两周做数据分析的小组作业,要用分析软件进行4步操作,从1到4难度逐步提升。我一通研究后对1-3步成竹在胸,对第4步则稍有疑虑,于是一开始就跳出来说第4步洒家一点头绪也没有(亚洲人就是爱谦虚...),不知道你们有啥看法?两个老美同学立刻拔刀相助,跳出来各抒己见,乒乒乓乓互博了几十个回合,最后十分笃定地告诉我这个第4步啊应该这般这般操作…...搞得我满心崇敬。于是大家表示各自演练一下第4步分析,之后对对结果。过了10来分钟我正算得起劲呢,一个方才自信满溢的老美忽然扭过头来一脸无奈地问我:“你能告诉我第1步要怎么操作么…...”
老美的自信当然是西方世界文化、政治与传媒环境以及教育模式的产物,从小到大都被培养和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数理类问题除外吧)。这种态度根深蒂固之后,好的一面是意气风发信心十足,坏的一面则是面对全球其他市场时,有时会演化成固执、自大或傲慢。不过总体而言,老美的自信确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因为有助于更好地在工作中表达和推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让我们在商场上面对老美时,不会输了气势被人看低,明明知道正确答案却被“自以为知道答案”的人牵着走。
作者: 猫咪团团 时间: 2013-7-27 10:48
哇,是H耶,支持一记~
作者: tonyqs 时间: 2013-8-3 12:09
顶楼主,像楼主学习啊
作者: bfsukiller 时间: 2013-8-18 20:45
有意思 顶一个
作者: 兔子小二 时间: 2013-8-21 14:42
好帖怎么沉了呢
作者: zimeewang 时间: 2013-8-22 12:11
mark一下,跟楼主是同行哦。
作者: saraanan 时间: 2013-8-22 18:54
今年最有价值帖~~~~~~~~~~~~~~ 还是继续关心你得到多少米的支援。。。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8-25 10:56
MBA这一年(10)在美国考试
刚来学校的时候,CMC的老爹叮嘱说你们这些国际学生——咳咳特别是某些亚洲国家的学生——对学业的重视程度太高了,特别是太在意成绩和考试。所以最初的日子一直提醒自己,MBA嘛,social和找工作才是正事,学业过得去就行了。当然,等到正式投入课业中去,根深蒂固的习惯依旧“沉渣泛滥”,时不时就有点学霸倾向,考试更是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不过平心而论,美国的考试并不算难,和国内相比,既不刁钻,也不太考记忆力,主要还是考察概念、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当然也有个别老师考试靠记忆力的,于是被美国学生们“问候”了一个学期)。我遥记当年在国内学统计学、经济学,最后考试都是拿着个计算器去,一堆公式都得靠死记硬背,考完都是一身冷汗。在美国,老师一般会在考试前给一张公式表,所有主要的公式和一些重要概念都给你列出来,只看你会不会用;还有一些老师则是允许你带一张A4纸,你爱写什么写什么,公式、概念、定义都可以,正反面密密麻麻的小抄,光明正大。
除了课堂上的闭卷考试,老师一般还会搞点别的花样调剂调剂。有的课程期末考试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上现考,另一部分是带回家慢慢做。有的课程将考试拆开,分成几次放在网上限时完成,最后统一计算。也有的课程压根没有集中考试,给一个project限定一周时间,到期交到dropbox去。即使是闭卷考试,也不会死气沉沉剑拔弩张,比如会计课的考卷,考到一半赫然出现整版的漫画,教授说“怕你们考闷了…...”;领导力的课则有加分题:你觉得本课的经历 A. 很有收获 B. 好似一轮狂野的party C. 比经济学课强,想了想教授的风格,我果断选了个B。
当然,我们中国人一般对这种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我们只关注最后的分数嘛。在分数出来前,亚洲人和老美对自己考试表现的预测是截然不同的。亚洲人基本是眉头紧锁,说好难好难,考的一般;老美都是满脸带笑,说这次考的不错,问30个得有25个说自己有信心弄个前10。等到分数出来,倒是大家都差不多,亚洲人虽然语言上困难点,考的还都不错;老美虽有主场优势并且信心十足,但预测精度颇显不足。好在MBA,不论是考试的我们还是改卷的TA,大家都有点心照不宣,或者按照高露洁的广告词就是——“我们的目标是——没有挂科!”
但因为用了高露洁就认为可以彻底消灭蛀牙,这多半是童话。据说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同学因为多门挂科而退学,今年班上也有同学在答疑阶段反复追问教授是否会把答疑材料发出来,这样对考试草木皆兵的美国同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课后就有传言,说依已然挂了两科,学业岌岌可危啊。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8-25 11:45
MBA这一年(11)在美国argue
来美国之前就听不少人说过,美国是一个argue的社会,什么事你都可以argue一下(也是,要不英语考试干嘛老考argue呢?)结果到学校没多久就让我赶上了一次。
从BOA打学费给学校,需要在学校的系统里提交自己的银行账号和routing number。问题在于routing number有转入和转出两个,一旦填错学校就收不到钱,而按照学校规定收不到钱得罚你个25刀以儆效尤。我收到学校邮件通知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忽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我不但学费填了错误的routing number,之后的三笔其他费用也用了相同的错误number,这一连串罚下来可就有点冤。
要不要和学校argue一下呢?说实话还真是踌躇了好一阵子(也可能因为我是天秤座?嗨!)。按照当年在P大上学那会的经历来说,教务、财务、后勤,哪个部门的教工都不好惹,都是没事尽量少打交道的主儿,路上看到恨不得绕着走。尤记教务部负责办毕业手续的一个老师,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确实出了名的态度差,每年都能训哭几个女生,BBS上一到毕业季必有学生声讨于是学校勒令道歉,然而到下一年毕业季照样再训哭再申讨再道歉……
但是到了美国看各处办事人员的态度都还不错,教授啊dean啊business leader啊也都能穿个大裤衩和学生站在一起勾肩搭背喝啤酒扯淡,顿时受到了鼓舞。几个电话一打,学校财务部的人非常客气,说那麻烦你到财务部来一趟单独聊聊。到了财务部,一个高高大大的女士出来把我迎进去,听我手舞足蹈把事由一讲,很爽快地说我们对国际友人虽不如贵国优待,但还是体谅你们初来乍到人境不熟,第一笔的罚款已经生成我也无能为力,但后面三笔的罚款就给你消了,回去重新提交一下就成。出了财务部一看表,5分钟,不仅挽回了75刀的经济损失,最重要的是忽然对美国的argue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对等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按照公知的逻辑,什么都得怪体制。我觉得这事和体制有一些关系,不过更多的是和中美两国的建国基础和这么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以及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是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权,整个文化也强调对威权和层级的敬服,上对下是管着的,下对上是求着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倾向于让大家遵守纪律,服从管理。美国以移民起家,各类机构的建立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包括政府和商业机构在内,都以契约关系为原则,说穿了是对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再加上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人和人之间并不存在太多的心理优势(比如,坐办公室的白领未必比餐馆的waiter多拿多少,自然也不会颐指气使)。美国的教育也是从小让大家talk来talk去,而且没有统一答案,走的是谁都对的路子,这大概是老美们自信自大和敢讲敢说的一个源头。
初战告捷自然愈战愈勇,后来遇到点事都爱argue一下,还基本都能有满意的结果。比如某日忽然发现BOA莫名其妙扣了笔管理费,打电话去客服询问,对面的三哥操着一口地道美音说因为ebanking是不能使用柜台服务的嘛,你开了个支票用了柜台服务,当然要收你管理费啦。我也很勇猛地反问开支票的时候柜台还收了我支票的手续费呢,合着你们这是一层地皮刮两次啊?三哥立刻安抚说少侠英明,那就给你免了吧…...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8-25 13:19
比如会计课的考卷,考到一半赫然出现整版的漫画,教授说“怕你们考闷了…...”
这个好,我们当年咋米有。
作者: 猫咪团团 时间: 2013-9-3 03:17
我表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真的很容易陷入academic中不能自拔
作者: xjtuxb 时间: 2013-9-10 07:57
猫咪团团 发表于 2013-9-3 03:17
我表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真的很容易陷入academic中不能自拔
表示严重同意
还是要慢慢改
学习差不多能过去就行了
MBA么,强调的也不是学习
作者: xjtuxb 时间: 2013-9-10 08:01
顶CH的帖子
熬过了就好了
我们正在接受煎熬,努力努力
作者: marjoriema 时间: 2013-9-10 20:14
谢谢lz的分享,期待更多的文!!!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9-20 09:23
MBA这一年(12)National Black归来
飞机在休斯敦刚刚降落,一股湿热的空气就扑面而来,满飞机的人开始躁动起来,因为他们大多有着相同的背景(MBA或商科学生),又去向同一个目的地——National Black。
从入学开始就不断听到大家在讲National Black,说的是美国黑人MBA协会每年举办的一个招聘会。这本是为了照顾黑人兄弟在职场中的传统弱势,但因为来的企业大多乐于照顾弱势和少数族裔,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西语族群、ABC和其他非传统白人群体都纷纷加入。从CMC的口径来看,National Black已经是国际学生找工作的一个重头戏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National Black名气之大,已经到了连俺娘都要跨越重洋打来电话,特别指示说“有一个很大的招聘会在德州,一定要去啊”的地步……
National Black每年换地儿,今年刚好轮到了休斯敦。德州不愧是牛仔故里、能源大省,从机场打车,拦下的第一辆taxi就是台超大型SUV,一问车费居然和其他小车型一样;司机也是个高大魁梧的德州土著,一头长发,以及含混不清的憨厚范儿英文,透出浓郁的“德州农民”气息。上车后直奔downtown,下榻在高楼之间的某古色古香酒店,距离会场步行10分钟。酒店档次不低,但房间里不出所料的毛也没有,好处是和同住的美国同学把所有日常用品的词过了一遍(对话模式是:这房间里有XX么?没有。那有XXX么?也没有。那么给XX呢?还是没有…...)。于是感叹还是天朝的酒店好,同等档次的不但物品齐全,服务人员恨不得三五步一个。
招聘会开幕那天的阵势…...就好像1万人在两个足球场里游行。来的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大的各类银行、汽车、FMCG、医药和IT企业,小的听都没听过连老美看了都发愣,职位也是千奇百怪,档次各异。总体而言,招intern的因为不涉及签证问题,几率似乎还大点,而找全职工作的因为需要公司办H1B而大多数公司并没这个兴致,因此选择不多。9月上旬的招聘会,在8月份就可以在系统内网申,所以不少人来之前已经拿到了面试通知;更多的人音信全无,则指望着在周四的上午能够打动HR的芳心,在所剩无几的机动名额里抢到一个位置(招聘会共周四周五两天,但到了周四下午,各家公司的机动名额就基本用光了)。
和大家聊了一下,不少同学都有点趁兴而来,失望而归的意思,毕竟在偌大的会场里一刻不停地走了两天,简历发了无数,嘴皮子都快磨破,结果到了大会结束还是一无所获,只能安慰自己算是练了两天的elevator pitch。不过也有不少同学斩获丰富,拿到1、2个面试,还有多者一个人就拿到了11个面试。更有同学在大会结束时,已然拿到了不错的offer。此外在会场转转往往也有意外收获。我去之前已经拿了美国航空的面试,到了会场偶遇礼来从中国来的HR,聊了一下也拿了个面试,之后又在3M那发现一个不错的回国项目,算是值回票价——这就是很多校友说的,机会是少,不过也不能因为机会少就压根不去尝试。
此外,周四的晚上各家公司还会邀请“看得顺眼”的candidate参加闭门party,这也是大家争取二次表现以及套取内情的机会。一些同学拿了多家公司的邀请,晚上马不停蹄地赶场;大多数人也总能斩获一两个邀请,算是解决了晚上吃饭的问题。至于到了周五的下午,无论是招聘人员还是求职者都人困马乏,主要任务就是肆无忌惮地游走于各个booth疯狂搜刮各种纪念品、免费小吃外加各类电脑和数码产品抽奖(出发前上一届的同学一再交代,别第一天就去抢纪念品,周五下午才是大扫荡的最佳时机啊)。
PS 顺便说下对德州的印象。休斯敦当地的西语裔人口比重明显比亚特兰大高,这就使得黑人的比例相对下降(当然也可能是downtown商业中心的缘故),看上去治安略好,连老美都直呼diverse。再就是德州人民看着是比佐治亚更五大三粗、民风彪悍一些,不过以貌取人也未必准确:坐BUS的时候碰到一个身材壮硕满是纹身金属链短打装扮的暴走风格白人老太,我心中不免惴惴,不料到站她起来帮对面一个坐轮椅的西语裔残疾人下车,又回来把固定轮椅的区域的座椅放回原位还擦了擦,再和司机极客气地道别。这时候才看到她t-shirt后面的字样,赫然是某NGO的志愿者。然老太已护着残疾人在夕阳下渐行渐远,深藏功与名…...
趁着更新,也给我校的分享会打个广告。除了博主叨逼叨叨逼叨的这些“一言堂”,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分享会,和更多在读同学及校友交流,全面了解关于Emory MBA的各种见闻感受。
Emory MBA校友及在读学生分享会 – 在线(9/29)
日期:2013年9月29日 (周日)
时间:21:00 - 23:00 (BJT)
地点:ChaseDream聊天室
报名:http://rsvp.chasedream.com/emory/
作者: 森苡 时间: 2013-9-20 09:54
Look forward to the sharing session!
作者: huaguahuagua 时间: 2013-9-20 13:09
chinach 发表于 2013-7-8 11:21
MBA这一年(3)Orientation
从上周五开始,陆续进入了Orientation的阶段。作为国际生来说,我们参与的Orie ...
thanks!!!!!!!!!!!!!!!!!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9-23 03:44
national black写得好
抓住这些面试的机会 offer就在前方
作者: majove 时间: 2013-9-23 18:27
好贴啊。希望多写写找工作的经历。
作者: tonyqs 时间: 2013-10-7 12:27
好文,,,,顶起
作者: rachel4890 时间: 2013-10-7 13:20
我是在楼主博客上看到,又在这里看到了这篇连载,有浓浓的北方幽默口吻,写的真好!
作者: moontrekker 时间: 2013-10-7 14:11
楼主以前是PR?我也是PR,不过是in-house的~~~
作者: vicydy 时间: 2013-10-7 22:56
好文好帖子。mark一记,期待更新
作者: sing4u 时间: 2013-10-8 09:36
中部人实在啊,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Consulting、Finance和Marketing差不多人
作者: ahshanben 时间: 2013-10-8 15:32
谢谢楼主分享经历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10-17 23:53
最近忙于准备面试和应对期中报告所以一直没有更新。昨天连面3场,总算告一小段落,下面会慢慢补起来,主要聚焦在美求职的情况,请大家继续支持!
MBA这一年(15)美国求职三障碍
从八月底正式开始投简历算起,在美求职的路到现在已经走了快俩月,一路风景…...暂时还没看到,荆棘坎坷倒是不少。
对国际学生来说,除了少部分拿了绿卡或者来自个别特殊国家的同学,在美求职的最大障碍是身份问题。不论是参加career fair还是在学校CMC自己的系统里看职业机会,都是满眼的work authorization required。据我自己的不完全统计,不限制身份的工作大概占到总的工作机会的10%,具体到不同方向和行业又略有不同,例如FMCG(美国这边叫CPG)基本是重灾区,几乎没有国际生的份儿;high-tech普遍比较宽松,特别是互联网类公司;咨询和金融类也是sponsor H1B的巨头,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大批国际生扎堆猛攻咨询投行的原因。从职能来说,supply chain和corporate finance是传统上给国际生机会比较多的方向,strategy和market research以及HR也有一些机会,而branding基本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感觉了。
在美求职的第二个障碍是英文,这就是无数次大家说的“要是是用中文面,老子肯定…...”。说到英文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自己能不能在面试的时候用英文很顺畅地表达和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看面试官的英文是否容易理解。从面试者的角度来说,按套路来问的behavior question最容易,case难度比较高,其次是各类突发问题也比较考验应答水平。不过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非咨询公司也开始采用case甚至小组面试,这个难度好像有加大的趋势。从面官的角度看,白人面官字正腔圆难度较小,怕就怕碰到语速超快语调嘻哈的黑人面官,或是本是同根生但口音千奇百怪的往届国际生(特别是天朝隔壁的那个国家,大家懂的)。不过国际生也不都是口音困难户,我碰到过的几个拉美和印度的面官有的从小来美国上学,或者是在本国受教育水平很好,英文发音都很标准,如果他们不说你几乎想不到他们也不是纯正老美。
文化差异是在美求职的第三个障碍。这个差异既有内容上的,也有表现形式上的。内容方面其实国际生还算好,毕竟全世界人民都对美国社会密切关注,在某些层面上我们对美国的了解比美国人自己还多;不过在很多与生活具体相关的方面,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对方聊到体育、娱乐、日常生活用品等等,不论是small talk还是marketing方向的讨论,对于生活圈子相对局限的国际生毕竟还是个重大打击。除了内容上的差异,其实形式上的差异也许更重要。作为一个公关人,入行时常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一个好的报告,内容只占30%,卖相倒占了70%。老美的表达风格在我们看来更直接露骨,自信甚至于自大,他们一说起自己的业绩都好不吝啬,而且绝不忌讳用“我”来占尽功劳。所以CMC的人常常提醒国际生不要那么谦虚,不要那么集体主义,别一说到业绩都是“我们”“我们”的。
障碍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但障碍也是个可以克服的东西。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生在美工作,包括面试时也碰到很多往年毕业的进了很牛X公司的国际生,可见障碍到底有多凶猛,也取决于你的个人实力和努力程度。我自己反思自己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分夸大了障碍,自信和准备不足,一开始求职时总是觉得“XX企业这么牛,肯定不会让我过简历关”或是“XX企业一贯不招国际生,不用投”,后来发现照样还是有牛企乐呵呵地发面试邀请,也有过去一贯不招国际生的今年突然改弦易张,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早早准备又或是信心不足,到手的机会却白白跑了,真是悔之晚矣,也愿大家能吸取我的教训吧。
作者: heyifeifei 时间: 2013-10-18 00:43
找工作加油!
作者: 舞动光影 时间: 2013-10-18 07:48
赞楼主!
作者: ahshanben 时间: 2013-10-18 16:56
楼主加油留在美帝吧
作者: dekisugi 时间: 2013-10-18 17:08
希望CD多一些像楼主这样的帖子 我自己就做不到 天天只会吐槽 发点闲言碎语。。楼主加油
作者: 捉妖 时间: 2013-10-18 17:39
赞一个,从头看了,楼主的文笔比你的经历让我更羡慕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3-11-13 11:10
MBA这一年(16)抱团与融入
来美国之前看了不少其他MBA的经验之谈,都说来了之后不要总和同胞混在一起,应该努力多融入老美的圈子。刚来这会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课间没事就和人搭搭讪,一看到站一圈的一定挤进去扯几句,各种social活动一个不拉,三不五时还要参与点在我们国人看来相当费时又无聊的美式娱乐,明明心里不以为然,还要一脸的认同和热切。
不过既然大多数人连每天早起都很难做到,在异国他乡要融入别人的小圈子这种高难度动作,就更难坚持了。勉力维持了三个月,热度就渐渐降下来了,主要是有“四座大山”爬的甚为艰辛,写出来让大家参考,也可早作准备。
第一还是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问题。一对一的时候或者人数不多的小组,并且讨论课业或求职相关话题的时候,因为背景熟悉所以问题不大。但是一旦人更多而且属于闲扯瞎聊的时候,听力、语速、表达和理解的难度立刻像高血压病人吃了红烧肉一样飙升。后来观察了一下,能和老美打成一片的,确实得英文爆好;又或者至少你语速够快又特爱插话,也可补语言水平之不足。
第二个原因在于大部分老美的确对其他国家的情况并不关心。到了美帝一看,果然是全世界人民紧盯美帝,美帝人民…也只紧盯美帝。相比于我们这些国际生来说,其实老美给人的感觉反而在观念意识上更局限些,更不国际化。只有少数在国外工作过的或是天然充满好奇心的老美,才会对其他国家颇有兴趣,而老美自己对这样的人的看法是——某很喜欢和国际生在一起活动的美国同学问我:“你有没有觉得XXX是个怪人——他也喜欢和国际生在一起活动哎。”
第三个原因,或许在于不少老美并不觉得国际生对他们的职业提升有什么价值,所以面对有限的时间和social机会,大概不愿意浪费在你身上。从文化角度来说,盎格鲁撒克逊本来也是看眼前、看实际,更何况大部分老美的潜意识里,大约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扎根美国和你打不上什么交道。我估计在国内的MBA项目里只怕大家看到老外也会很愿意去聊聊,一是我们对国外形势更有兴趣,二来亚洲的文化在于看长远,鬼知道这点关系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第四个原因是,虽然我们常常诟病老中爱扎堆抱团,不够积极不够融入,其实老美自己也爱抱团。有时候小组没办法,必须得搭伙;人少的时候没的选,也能混在一起聊。但是只要有可能,各种团就出现了,各色白人爱聚在一起,黑人爱聚在一起,西班牙裔爱聚在一起,亚裔的也爱聚在一起,而其中尤以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团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前者语速快而嘻哈,后者压根直接切换到西语频道了……
作者: moontrekker 时间: 2013-11-13 12:30
我要去和西班牙裔抱團提高西語,哈哈哈
作者: ftdonnaf 时间: 2013-11-17 13:49
楼主打算毕业后留下来么
作者: babylone 时间: 2013-11-17 22:08
写得真好,赞一个。
作者: Chuck_Bass 时间: 2013-11-18 16:15
支持一下,希望你早日找到工作!
作者: marjoriema 时间: 2013-11-30 20:26
lz加油!大赞一个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2-10 11:01
MBA这一年(17)MBA值不值
说好的连载却N久没更新,按照文学城的说法是莫非要“太监”了?其实概因凶残的期末紧接着马放南山的寒假,又有开学后一波interview掀起的丧心病狂的求职小高潮,实在没得空。
不过这么一段停笔的日子,也让人在密集的MBA生活中得以喘息和思考。特别是经历了一整个求职季的结束、一个横跨东西的旅行以及春季求职的再度起步,对MBA的意义和价值又多了一些认识。一个最主要的,也是最近论坛上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是:MBA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在我来美国之前、来美国一个月后、刚开始求职时、各种受挫后、寒假四处旅行、春季回来接着求职......的时候,各有不同的答案。没错,我和很多人一样,对这个问题困惑彷徨过,甚至于直到今天,我也不能确定我现在的想法是不是我的最终答案。就像当年面试我进公司的HR,离职时候请他亲手招进来的小伙伴们吃饭,说你们坚持了这么久可见都是对PR这行爱得深沉的了。大家纷纷点头只有我面露犹疑。他非常惊诧地说,你干了4年还干的这么好,居然还不确定你喜不喜欢这工作?!
是的,我不确定。不过这不妨碍我认真努力地干好这工作,不妨碍我从中收获能力、经验和人脉,也不妨碍我用这份经历走得更远,比如,以这种不太主流的背景申TOP50的MBA并且8投7中啥的......但是对于一个性格深沉思维绵密的人来说,我确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我永远不知道会不会过了几年,PR行业终于像在美国一样做个VP也可以拿到100万美元的年薪;又或是在40岁的某一天,我意识到多年前如果选择了另一个行业另一个职位,我可以挣到更多?
MBA也一样,值不值这个话题是个很复杂的设定。我第一次被人面对面的问“值不值”,还不是论坛上吵得不可开交的同胞,而是两个美国同学。他们在了解了一圈自己可以申请到的职位后觉得即使自己不读MBA也可以跳槽到那样的公司那样的级别那样的薪水,顿时觉得“浪费”一年时间和大把学费及机会成本太不值(嘿,你们让2年制的同学情何以堪)。但是寒假回来的时候丫们居然变了嘴脸,原来是得了offer,一个从中型公司去了超大型公司,一个从科技公司去了咨询公司,职位、待遇超出预期,答案顿时又变成了“MBA,真值!”
考量MBA值不值,首先是个标准选择的问题,然后是标准定多高的问题。很多人和那两个美国同学一样,是用ROI来计算的。我投入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金钱,能不能赚回来?能不能比我不读MBA赚的更多、更快?这个问题的确见仁见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答案自然也不一样,比如本来就挣得多的,本来就投行咨询的,也许就真的不值或不太值;原本是小公司低薪水的,换了大公司、高薪水,那就真的挺值的。当然这和预期与背景的契合也有关系。比如你去了HBS,预期进某投行,或是你去了个TOP300的项目,也预期去某投行,最后的结果多半不一样,关于值不值的答案肯定也不一样。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给了你值回票价的机会,你有没有抓住?每年都有同一个学校相似背景的同学,有人去了投行咨询,有人去了大公司,有人去了中小公司,还有人待业在家。找到好工作的就说值,没找到就说不值,这又怎么算?
此外,MBA值不值,不仅仅是个ROI问题。比如,有人想换公司,有人想换行业,有人想换职能,有人想换工作地点,这就不仅仅是ROI体现的金钱能够回答的了的了。有人通过MBA从制造业去了高科技或是金融,也有人留在了美国或是移民了加拿大,又或是找到了一个能做事业而不用在养老企业里混吃等死的机会,哪怕工资没变甚至降低了一些,他们也会觉得值。毕竟工作的事情,越往后越不会仅仅是钱的问题,虽然钱可能永远是个主要问题。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拿出一到两年时间,花出几十乃至上百万人民币,更多的还是从投资、职业的角度来看MBA。在许多人看来,MBA就是一个职业升级工具,能不能换来真金白银是决定“值不值”这个答案的关键。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不过除此之外,有一个机会学习一下商业知识、锻炼一下商业技能、扩大一点人际圈子、深入体验一下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文化的生活,看看老印是不是真的那么如鱼得水,米犹是不是那么贪婪狡诈,乃至于学期间隙看看美帝同样拥有的大好河山之类,都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和收获。这些东西,很难用“值不值”来量化和回答。我倾向于把MBA看成一个比较独特的海外master,读书+求职+体验文化+游山玩水+......而不单单是1块钱进去2块钱出来的老虎机。
还有一点是,说某个东西值不值,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还是时间上的。就像某次碰到一个印度同学,说自己不读MBA,跳槽也能进某某企业做某某职位,但是——若干年后要提拔一个经理的时候,是提拔一个有MBA的,还是一个没MBA的?最近看了很多MITBBS关于老中老印PK的讨论,说老中普遍埋头研究技术做码工,老印晚上抽空去读MBA,假以时日就拉开了差距,若干年后老中还是资深码工而老印已经当上了经理。当然,时间维度的东西变数太多,譬如若干年后,老印因为有MBA而当上了总监,也或许有MBA却一样没干上总监;以论坛里退学创业的哥们来说,如果不退学,没准做VC的同学牵线来了一大笔风投,退学,也可能因为抓住了时机创业一举成功。MBA是个长线投资,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年开出什么花,谁也不知道,这正是“值不值”的问题为什么如此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MBA就有一千个值不值的答案。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预期、衡量标准、衡量维度、执行力和运气,在不同的时候问,都会带来不同的答案。今天你问我值不值,我会告诉你我觉得很值;但如果你追问我是否确定,我会告诉你,我,不确定......
作者: moontrekker 时间: 2014-2-10 12:30
写的真好!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2-10 13:53
好啊 终于等到了更新
作者: yinneer 时间: 2014-2-10 15:32
bigjoe 发表于 2014-2-10 13:53
好啊 终于等到了更新
不愧是做PR,这水平真的,风趣幽默,一针见血。
作者: hitominono 时间: 2014-2-10 16:50
很赞的帖子!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marjoriema 时间: 2014-2-10 20:48
持续追文 ing
作者: daniellacdp 时间: 2014-2-10 21:32
多谢楼主分享,严重同意楼主观点,就一段经历而已,没必要加入太多期望,平常心,平常心
作者: snew27 时间: 2014-2-11 01:57
好文!同意楼主,前几天有个朋友从S16回来认为不值,他觉得ROI太低了留美工作比想像的难找太多
所以有人透过MBA投资自己转换到了想要的工作,有人花了大把的钞票读了一个学位却还是认为不值,值不值有太多的面向可以思考。
至少楼主到目前都认为很值!
作者: maonamaozi 时间: 2014-2-11 21:39
给LZ一个大大大大大大的赞!持续关注ing
作者: orzking 时间: 2014-2-11 22:06
非常的真实和贴近这边的生活,赞一个!
作者: ruruhs 时间: 2014-3-17 13:33
好文,追看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3-29 23:05
MBA这一年(18)Internship与Networking
每次大家说到一年制MBA和两年制MBA的差别时,都必然会提到这么一句:“一年制的没实习。”这似乎决定了一年制在转行、换职能乃至获得留美工作机会方面的天生残疾。
但作为一个地道的一年制MBA,我确实拿到过3个internship的机会(这就叫“野百合也有春天”)。
第一个是刚来学校没多久,加了high-tech的club后收到一封邮件,说是某startup公司想找个做市场分析和客户调研的intern。一看要求和我的背景契合,第一时间发了个简历过去,对方也很神速地在5分钟后打了个电话简单聊了聊,然后就拍板说你来吧。
第二个是秋天的时候参加Emory的career event,我寻思要是能有个internship的经历,想来会对找全职有不少帮助,于是每次在HR说完“我们不sponsor”之后都会问一句那你们招intern么?问了一圈之后一家本地的科技公司表示他们的marketing部门正在找人,立刻约了第二天面谈,三轮面试后顺利拿下。
第三个也是我现在在做的这个。入学那会儿CMC请了两个marketing方向的alumni来介绍经验,其中一个提到他曾在春季学期拿到某公司的实习并转正留了下来。会后我跟进了邮件并拿到了那个公司的联系方式,居然也是本校EMBA的alumni,顺便问了点转行、技能准备方面的问题。几个月之后那家公司忽然又开始招intern,于而面试时的大boss正是该校友本人。
internship对于求职、培养工作技能或者熟悉美国职场文化的作用不必多说,我倒是想到三个相关的话题。
一个是入学起就不断被灌输的“MBA要应对ambiguity”。我自己的理解是这里面既包含了“一切皆有可能”,又包含了“人算不如天算”这两重意思。比如大家都说一年制的没实习机会,但事实是我拿到了3个实习机会,而上一届一年制的中国同学同样也拿到了internship,这就是在意愿和努力作用下对所谓现实的改变。不过说到我的3个实习,前两个都没去成,第一个是因为工作时间对不上公司的要求,第二个则是美国规定不满一学年不能做带薪实习,尽管跑了各种部门做了诺干努力想了许多擦边球的方案最终也没得逞。我有时候想,如果这两个实习都真的去做了,也许后来找全职的时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不过生活如此,我尽力去试了,对这样的结果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一笑了之。
第二个是大家特别喜欢讨论的networking。这个话题其实很复杂,我想到的大概有这样几点:
一是什么行业、什么工作需要networking?普遍的看法是consulting和IB需要大量的networking,从拿到offer的同学的反馈来说,networking投入方面的差异,似乎确实是能否成功进入这俩行业的一个重要指标。相对来说,其他行业和公司的招聘流程比较统一和流程化,投简历或者通过CMC转达一下和networking的效果可能差别不大。当然有networking的话肯定也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不过ROI就很难说了。
二是networking的效果。从拿实习的情况来看,三个internship其实都是network的结果。第一个创业企业的CEO是Emory的校友,第二家公司marketing的VP也是校友,具体用人部门的大boss同样是校友,第三家公司的部门的一二把手也都是校友。从拿面试和通过面试的几个关键点来看,他们都起到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
三是network的有效范围。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大多数学校可能都是地头蛇。在亚特兰大,几乎每一个公司都可以碰到一堆Emory的校友,部门里的同事大概1/3来自Emory,而部门的老板或大老板则有非常大的几率是MBA的alumni。根据我找intern和全职的经历,在亚特兰大地区最后一面的大boss几乎99%都是这样一种人:身高1米8至1米9,白人男性,消瘦,秃头(呃?),Emory的MBA或EMBA。而在其他地区,你碰到Alumni的几率当然大大降低,到了中部和西岸,大多数人会一脸狐疑地问“什么E?什么ry?能拼一下吗?”
四是network的间接、长期影响。network既可以临时抱佛脚,也可以细水长流。前者能突击提供一些信息,后者则更多地可以带来工作机会。比如我的第三个实习,从第一次接触到最后面试,大概相隔了半年。另外有一个alumni因为行业背景相近聊的不错,从夏天到现在一直帮我推荐各种工作机会或是引荐猎头。
最后一个话题是有关学校的地点。像前面说到的那样,学校所在的地区经济越繁荣、越靠近大型城市,工作机会就越多。特别是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无论是实习还是全职,一旦在系统性的各种MBA program里没有收获,就必须立刻转向intime hiring,而这时候学校地理位置的影响就非常大,并且你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像很多朋友说的“村里的学校”,如果不是企业趋之若鹜的大牛校,在这方面多少就会有些劣势。还有一个就是个人背景与当地经济结构的关系。比如后来发现还是科技类企业更愿意给我机会,如果确实打定主意要找high-tech的职位,或许西岸的学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亚特兰大的科技企业也不少,并且创业氛围浓厚,算是歪打正着。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30 03:44
好啊 最新的Update怎么还不写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3-30 03:52
这一点说的特别对,亚特兰大的Emory的圈子实在太强了,任何你想得出来的在那的大公司(可口可乐,Delta航空,家德宝,LexisNexis Risk Solution等),或者创业公司或咨询公司,全是一整票Emory的校友。类似情况恐怕应用于Rice对于休斯顿,UW对于西雅图,UMN对于明尼阿波利斯。
作者: 森苡 时间: 2014-3-30 12:59
LZ终于又更新啦~ 找实习找全职真的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努力!加油~
作者: onani66 时间: 2014-4-11 16:27
赞lz文章有建设性!
很好奇非S16的一年期项目的非典型纯文科生在MBA后会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也算给自己以后做个参考~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4-26 05:07
MBA这一年(19)最后一课
过去在公关公司的时候,老板说一看某文案里描述时间飞逝用的是“白驹过隙”就知道是你写的。我为什么爱用这个词已经不考(其实我一直想用一用“白云苍狗”,无奈认识这词的人太少总没机会),但常常令我感叹的是,人渐渐长大了,这样的时刻就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工作周年、升职、同事别离、申请学校、辞职、结婚周年、MBA毕业……
真是白驹过隙。时间眨眨眼就过去了。我仿佛还清楚地嗅到刚到芝加哥机场时奇异的“美国的味道”(我总觉得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气味,当年在德国和印度,也似乎都有不同的气味),还能感到初到住所“家徒四壁”时席地而睡的冰冷,以及夏季学期空荡荡校园里让人忍不住发呆的静寂。一两周前匆匆去往商学院的路上碰到夏天一个组的同学,他打了招呼走过去又回头叫住我,说“你能相信么,还有30天了。”彼时阳光正照在他孩子般笑容的脸上,嘿,有那么一刻我几乎忘了同组奋战时的种种争斗、不爽、吐槽和腹诽……
就在这种难以言状的五味杂陈中,我迎来了自己MBA生涯的最后一课。不,准确地说,是两课。
周三的第一节课是渠道管理。之前通过一个叫做FunCRM的线上模拟系统,大家分组扮演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角色共同完成一个4轮的生意,今天算是wrap-up。教授让供应商和分销商捉对上前分享,不想一下子成了斗争大会——供应商指责分销商打压价格挤压利润,分销商痛诉供应商见利忘义临时取消订单,而有相同经历的可怜蛋们则在场下纷纷声援、唇枪舌剑,女士们则情绪激动地争辩、反驳。所以其实生意场上大概就是这样,开张前大家都嚷嚷着“要relationship不要transactional”“要合作伙伴不要血汗工厂”,走着走着就偏了,最后都搞得一肚子苦水、满满的都是泪。这也是我对本科和MBA商科教育差异的一个感触。本科时常去蹭听光华的课程,彼时并没有关于工作和生意的“上高度”的感触,只是听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信什么。现在有了几年摸爬滚打,而同学间的分享、对老师的提问也更多经验之谈和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吊诡,感性的认识就大过了理性的认知,对规律的探求刺透了对宣教的盲从。如今常常最有收获的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多是一些感触 ,类似于我们有时挂在嘴边的“人生就是这样”。
第二节课是倍受欢迎每年选课选得要打起来的entrepreneurship。在最后一组同学做完final presentation后,平时傲娇辛辣的教授居然深情分享了他年少时因为阅读障碍而遭遇的困境和立下的志向(想创业,又想当老师)。当然从他的现状来看,他的志向不但都实现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他创办了9家公司卖掉了N个(根据各种蛛丝马迹推测应该赚了一大笔),当了Emory的教授,教的是他毕生所爱的创业。最后他赤裸裸地祝愿所有毕业生工作好,挣钱多,想着点学校:-)
于是我当学生、混课堂的日子就此结束了。再搞定两个期末的exam,把手头的实习做完,我就真的该滚蛋了。当年本科毕业时大家都还有些懵懂无措,有同学在BBS里戏言说“不是我上了北大,而是北大上了我,四年过去他提提裤子说,留下你的青春,滚蛋吧。”然MBA这一年却并没有这样的感受。这大概是因为工作几年对于“我要什么”的理解深刻了许多,而MBA正是精准计算后的选择;再就是作为一个离30一步之遥的人,大概也没有什么青春可被占有了吧……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4-26 05:25
chinach 发表于 2014-4-26 05:07
MBA这一年(19)最后一课
过去在公关公司的时候,老板说一看某文案里描述时间飞逝用的是“白驹过隙”就知 ...
恭喜毕业 这是最后一课,但不是你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吧?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4-26 21:17
bigjoe 发表于 2014-4-26 05:25
恭喜毕业 这是最后一课,但不是你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吧?
估计还有几篇,也可能接着写写工作的事~
作者: snew27 时间: 2014-4-26 22:44
写的太好了!
作者: ada加油 时间: 2014-4-27 14:39
关注
作者: 舞动光影 时间: 2014-4-28 07:35
lz 最后会留下来找工作吗?期待分享。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4-28 23:09
chinach 发表于 2014-4-26 21:17
估计还有几篇,也可能接着写写工作的事~
好啊 期待
作者: 猫咪团团 时间: 2014-4-29 11:28
舞动光影 发表于 2014-4-28 07:35
lz 最后会留下来找工作吗?期待分享。
楼主已经找好工作啦。至于到底找了神马工作,就把悬念留给楼主来解答吧
作者: 宝宝娃娃 时间: 2014-4-30 10:33
马克,卤煮好赞!
作者: m1a2i3l 时间: 2014-5-1 19:33
绝对饱含insights的好文啊,等LZ更新!!!emory看来也不错啊
作者: rafa83 时间: 2014-5-1 21:38
非常不错的文章。
作者: bogere 时间: 2014-5-4 09:15
喜欢楼主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的讲述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5-9 04:34
MBA这一年(20)MBA与comfortable zone
下午3点半,整个MBA生涯的最后一门课成绩出来,学业部分就此画上句号。我顺手把一年来各门课的单子拉出来扫一遍,很有意思的是,自己感觉很好、内容很熟悉很老本行的课,成绩往往中游;自感十分陌生、每每觉得力不能逮考试必挂的,最后分数都不错。怪哉。
这大概和comfortable zone有点关系。
在国内上班那会常看职场达人的鸡汤文,总说要走出comfortable zone。看完了鸡血一下,每天强迫自己这个那个,过了半月就偃旗息鼓了,直到下次再看到类似的鸡汤文,周而复始。我想人的惰性终归是这样的,什么练英文,练沟通,练hard skill,都敌不过手头工作的轻车熟路、日常生活的循规蹈矩来得妥帖舒适。没有魔鬼教练,没有生计问题,comfortable zone这玩意儿还真就跳不出去。
等到了美国读MBA,既有魔鬼教练,又有了生计问题,人一下就像屁股上扎了针,天天被逼着往zone外面跑。本科时候学的都是人文社科,看到数字就头疼,虽然MBA的财务、会计课应该是水的,还是让我头疼不已,上课如听天书作业连蒙带猜,只好每天下课额外花时间复习,甚至找了四大的朋友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讲解。战略类的课程,老师都牛X哄哄,而且和我做PR时的扯(da)淡(hu)式(you)分析不同,走的都是数据和模型的路子,每次我的word一交上去,教授的解答excel一打开,顿时就对“鸡同鸭讲”有了新的理解,没法子只有先依样画葫芦、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从模仿做起。还有老师属于激情四射型,每堂课上来就机关枪语速问满75分钟走人,全场高强度的讲课和cold call连老美都说“听不懂”,偏偏课堂参与分还占了大半。于是每天回来花双倍时间看他的case和资料,像过筛子一样把所有要点不计大小通通罗列,这才勉强答得出他的问题。这些都是我考完深感必挂无疑的课,一心想着“MBA,你懂的”应能给个及格,没想到最后的评分倒是远高出预期。
恰恰相反,那些和我的工作背景相近的、自感轻车熟路的课,反而重视不够付出不足,再加上这类课程的老师往往也是闲云野鹤风格,大多是考的时候自我感觉不错,分数出来就只能眨眨眼,念叨几句“随缘给分”了。
除了学业,其他逼着你走出comfortable zone的事还有很多,什么和老美陶瓷扯淡啊,什么面试时候学印度人吹的天花乱坠啊,小组讨论时胸无成竹但讲得自信十足啊,这都是大家能YY到的。我自己感触很深的却是开车。我在国内不开车也不会开,来了美国考虑到也就一年时间,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远,所以从来没想过车的问题。后来一看面试、陶瓷、社交活动的范围甚远,老蹭别人的车也不是回事,终于下定决心学车、开车。无奈运动细胞又比较差,再加上美帝天地广阔大家都开得风驰电掣,作为新手每每上路就开始心中惴惴。当时我请了个老美教练,总是天不亮直接拉上高速,在车流里逼着一个对30迈都有点不习惯的新手开到75,还各种痛斥我不看这个镜不瞄那个表,实在精疲力竭不堪重负,有几次几乎想要撒手让车飞出去算了。那时候我的想法是,这世界上一定有天生能学会和天生学不会的,而我一定是后者。至于考驾照什么的,就根本不抱希望了。
现在呢?车开了快一年,总也算四平八稳;从优胜美地下来,在最陡峭的盘山路上连续转急弯个把小时也可以脸不红心不跳了(虽然转得有点想吐吧……)。我有时忍不住会想,如果我没有出国,大概还会惬意地住在我那个离公司步行5分钟路程的房子里,周末出去挤个地铁打个车什么的,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想着学车开车了,也更不会上下国家公园、奔走1号公路啥的了。然而这样的转变,或是突进式的生活体验,在这一年里还有许多。
也大概因为这些体会,过去看论坛里每每讨论“拿了北美top30和中欧,该去哪个?”,我总是很认真地条分缕析,觉得确实是个大费思量的问题。现在看到这样的问题,虽然也承认每个个案都要具体分析,但第一时间多半会脱口而出:“去北美吧。”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5-9 08:00
chinach 发表于 2014-5-9 04:34
MBA这一年(20)MBA与comfortable zone
下午3点半,整个MBA生涯的最后一门课成绩出来,学业部分就此画上句 ...
什么时候来了加州啊
作者: luluh 时间: 2014-5-9 18:27
非常不错, 谢谢分享!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5-9 22:23
bigjoe 发表于 2014-5-9 08:00
什么时候来了加州啊
冬天的时候,从vegas长途奔袭过去,还顺道在旧金山面了个公司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5-10 06:55
chinach 发表于 2014-5-9 22:23
冬天的时候,从vegas长途奔袭过去,还顺道在旧金山面了个公司
强啊~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5-30 21:43
MBA这一年(21)毕业•大结局
我不太清楚老美以及其他国际生的感受,但我能真切地体会到国人在看待MBA时的态度,大体是这样的:
“我上了XXX课、XXX课,学了XXXX,掌握了XXXX,提升了XXXX……”
“你去哪里工作了?“
“我结交了XXX,XXXXXX,XXXX,和XXX与XXXXX打成一片……”
“你去哪里工作了?”
“我游历了XXXXX,XXXX,XXX还有XXXX……”
“你去哪里工作了?”
“我觉得这一年XXXXXXXXX,我感觉这段历程XXXXXXX,我感悟到XXXXXXXXX”
“你去哪里工作了?”
我充分理解这样的思路,毕竟我们中国人素来重结果不重过程,而出国读MBA无论你能赋予多少额外的意义,归根结底也是职业投资,所以大家最关心的就只有毕业后的去向,找到的工作,拿到的薪水。其实我自己虽然此前常常探究读MBA过程中那些求职以外的价值,但这样的思路也已然根深蒂固——毕业典礼那天碰到夏天时同组的老美,一个高大帅的金融白男,结果一问丫说自己工作“还在看呢,不着急”,我就惊得差点连下巴都掉了。
不过无论如何,我毕业了。说实话,作为在国内毕业过一次的人,本以为不会有什么激动的感觉,但真到了穿上学位服在亚特兰大的大太阳底下坐看校长白话和接受密密麻麻的亲友鼓掌欢呼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激荡的。Emory今年的毕业致辞嘉宾是个国会议员、黑人民权斗士、马丁路德金的追随者(“嘿,我见过马丁路德金!”),一张口也和国内官员一样无数排比句倾泻而出,居然能把鼓动黑人斗争和激励青年学生结合在一起,让下面的学生各取所需——同样的话说出来,黑人觉得是鼓舞他们争取种族平等,白人觉得是激励他们力争上游,国际生觉得是支持他们和官僚的移民制度斗争,排除万难一定要留在美帝……
说起来国外的学校对学生个体的尊重还是做的不错的。毕业前日校长的大宅子对外开放,学生和亲友们都排着队去参观,校长携夫人在宅子外与来宾挨个握手、合影。惭愧的是本人来校一年也就见了校长这么一次,隔日毕业典礼看到台上一个穿学位服的白发老爹(校长)侃侃而谈,还心说这是哪位教授在致辞,校长啥时候出场(嘿,我是MBA……)?毕业时虽然校长并没有挨个发毕业证书,但各自分回学院后,商学院的dean还是挨个握手、办法证书,据说一天下来握了800多个,手都肿了。
Emory作为一个……有着独特传统的学校,毕业典礼的压轴居然是几个学生上来,用各大宗教的语言给全体毕业生祝福,打头的就是某某“丹增”。想起在校长的别墅参观时也是,餐厅里的大圆桌上还留着某大和尚的用餐名牌,后厨里还有校长陪同大和尚亲切接见厨子的照片,校长更表示我校有大和尚加持,必然前景向好云云......
作为最后的最后,考虑到大家都很关注,同时也是为本校做点宣传,影响后来人,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就业情况总结一下:
- 老美我们就不说了,显然是一片春意盎然。国际生虽然没有老美那么顺风顺水,但大体也不错,中国人和印度人全数搞定了工作,印度人应该是全数留美了。拉美裔也还可以,而日韩的99%回国升官去了(你们懂的)。
- 而说到大家很好奇的一年制,和我一起入学的一年制国际生共计11人,截至5月12日毕业时已经搞定工作的有6人。
- 今年毕业的中国学生共8人,其中一年制1人,二年制7人,截至5月12日毕业时全数搞定了工作。其中留美5人,均是声名在外的大型企业;回国3人,都是包括1年海外轮岗的leadership program。
所以,如果大家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敬请于今年的申请季与Emory积极勾搭。本次连载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楼主本人post MBA的后续经历,以及和MBA相关的其他文章,会继续发在个人博客www.carlhuicheng.com中。如果大家有对Emory、MBA特别是一年制的更多问题,可以在这个帖子里随时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予以回复。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 坞城路少年 时间: 2014-5-31 08:43
chinach 发表于 2014-5-30 21:43
MBA这一年(21)毕业•大结局
我不太清楚老美以及其他国际生的感受,但我能真切地体会到国人在看待MBA时的 ...
感谢楼主诚意分享,善始善终,心悦诚服。
作者: 距离拥抱被 时间: 2014-5-31 21:42
同是比较小众的一年制,楼主分享带来太多启发了!
追看到结束,获益良多。也愿你一切顺利!
作者: hahashuo 时间: 2014-6-1 09:30
写的真好,感谢楼主!
作者: Aviva130 时间: 2014-6-2 16:14
太棒的记录,楼主是不是A型血特质?总之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4-6-3 00:10
忠实粉丝来点个赞
出书吧
作者: chinach 时间: 2014-6-5 22:39
Aviva130 发表于 2014-6-2 16:14
太棒的记录,楼主是不是A型血特质?总之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楼主是O型血,hmmmmmmmmm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