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的时候我正式开始准备申请工作。我咨询了一些学长学姐,也跑了几家中介。由于本科非北清复交, 没有拿过一等奖学金,实习上也有短板,大多数中介对我的定位是美国40名左右的学校。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的中介很不靠谱,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流水线模式,最初的提供咨询和后来的做文书材料都不是同一个人负责。加上我们系上一届申美国金融的结果都不太好,我决定退而求其次申英国的学校,印象中英校要比美帝申请难度小一些,这也是我为什么考了雅思的原因。正当我各种徘徊不定迷茫焦虑的时候,我通过一个学姐认识了一个全程一对一的咨询老师,听说带的学生85%都拿到了MIT面试,而且申不到有退款保证,就决定咨询一下。不知为什么,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以老师和朋友的身份与我交流,而非留学机构向我推销。深入接触之后,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后来我直接喊她姐姐。插句题外话,佛法讲因缘,与人结善缘,对此我深信不疑。尽管也受到CD上的很多大牛非大牛们支持DIY抵触中介的影响,尽管在我自己与留学机构的接触中也产生了失望的情绪,但是在与姐姐接触了一两次后还是决定信任她,到最后获得很多她的帮助,这冥冥之中想必也是一种因缘。话说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眼光。她一方面鼓励我一切都不晚,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做到就放弃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指出我目前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说我还有提升的空间,实习的短板也是可以弥补的。在她的建议下,我决定申请MIT,UTA,UR,LSE和Warwick的MSF,Duke和U Michigan的Econ。我申请的学校不多,但是差异很明显,每一所学校的特点和录取偏好都各不相同,我相信总有一所学校会看中我身上的某一个闪光点。
暑假的时候,我一边开始大学里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实习,在一家国有银行实习了两个月,一边补修了她推荐的美国学校看重的课程,以增强自己的数理背景。开学后,在简单的处理完一些工作,比如注销成绩不高的选修课程、找老师写推荐信和打印成绩单之后,我开始在一家咨询公司实习,一边继续刷T。十月,我开始准备申请的重中之重——文书。之前我对文书的理解是要内容丰富并且以情动人,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长篇,自己都被感动了,结果发现完全无法缩减为各个学校PS或者essay的字数上限。看了我的长篇大论后,姐姐告诉我PS的内容不是the more, the better. 关键是我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不是包含学校想要寻找的要素。如果我写出来的PS包含一半精华,一半糟粕,录取委员会的人会认为我是仅仅一半优秀的学生。如果我PS只有1/3的内容,但是这1/3都是精华,录取委员会的人会认为你是100%优秀的学生。我记得她还告诉我不要以为我本科是金融专业,在申请金融硕士会占绝对优势。在申请人中金融本科的比例很大,如何在这么多本科成绩比我优秀,实习比我牛的申请人中脱颖而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PS最终是回答录取委员会一个问题:Why we should choose you? 于是她帮助我重新架构整篇文章,同时只保留了最有效的信息点,用我最独特和重要的经历作为论据证明我正是学校寻求的那种学生,具备学校寻找的学生的所有素质。果然修改后的文书要有说服力的多。
在忙碌于实习和申请的时候,时间似乎过得尤其的快,转眼到了新年,申请材料交了一大半,但是除了拿到了华威finance的offer和LSE的waitlist之外,别的申请都没有任何音讯,我的邮箱沉默的已经让我没有兴趣早起刷它。在收到Rochester拒信的那天,我和姐姐说我不准备申请MIT了,不想浪费申请费,我已经做好去英国的准备了。她回复给我的邮件让我至今印象深刻:“There is always hope unless you give up. I'll work with you hand in hand. It is worth to try. ”我第二轮截至日期递交的MIT,同时还在忙着期末考试。直到接近一月底的时候居然刷到了MIT的六天后在上海的interview的通知。一天之后, UTA面试接踵而来。幸福总是来得太突然,懒散了多天的我又燃起了斗志,每天7点起,12点睡,一刻不停的搜面经、写答案、请姐姐改、和她做模拟面试。面试的前一晚,我又紧张地失眠了,窝在床上睡不着,不敢乱动怕惊醒妈妈的感觉又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考T的前一晚。这一次我仍然告诉自己,睡不着没关系,我可以坚持下去。第二天,在上海新天地,之前的紧张情绪居然在我看见面试官Dawna对我微笑的那一刹那瞬间消散。我突然从心底里觉得她就像我的老朋友一样坐在我的对面,希望和我聊聊天。因为放松,我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与Dawna聊得非常愉快。一般的面试时间是20至30分钟,但是Dawna与我聊了有四十多分钟,甚至谈到了我的家乡我的父母。在一起下电梯的时候,她还跟我说着她这次做面试官的感受。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都是我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最后送给后来之人三条建议:
1. Never too early to begin.
对于留学申请,我的经验是越早开始准备越好,无论是语言考试还是找实习。我大一下开始背单词,由于开始准备的早,因此能有效地准备并留有刷分的余地。我的失误在于没有早开始实习。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对实习没有概念,认为到了大三大四再实习也可以。但是很多学校不仅看实习的质,也看重量,多多益善。并且,企业都爱有工作经历的实习生。如果大三想找到fortune500的实习,那么最好大二就有好的实习经历,如果大二想有好的实习经历,那么最好大一就开始找实习。因此,多早开始准备都不嫌早。
2. Never too late to improve.
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放弃提升自己背景的机会。即使到了大三结束,我仍然可以通过重修、注销和选修高级课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术背景、提高GPA。即使申请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仍然继续刷T,继续找新的实习弥补实习上的短板。
3. Never give up your dream.
申请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你以为唾手可得的可能失之交臂。你认为毫无可能的或许是Mr. Right。人生只有一次,只有尝试了才不会后悔。只要我不放弃,就还有机会。回头看看申请之路,正是每一个细节的努力与坚持才成就了最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