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Columbia MBA:大家陆续都有不错的offer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非诚勿扰2    时间: 2013-1-25 02:38
标题: Columbia MBA:大家陆续都有不错的offer了。
我是Columbia MBA一年级。现在北美/香港投行,咨询暑期实习招聘已经接近尾声。
报一下中国同学的offer:
纽约美林,香港美林,北京高盛,香港morgan stanley,香港德意志银行,欧洲德意志银行等。还有几名同学拿到了国内顶级私募的offer。Equity research, Consulting也陆续有人找到了。还有几个拿到了美国的Top Corporate (比如西雅图Amazon总部,Wal-mart总部等).
好几个韩国,泰国同学也拿到了亚洲高盛和Morgan stanley的offer. 香港morgan stanley至少给了Columbia 4个offer. Columbia在金融界地位还是非常强悍的。
虽然市场不好,但是学校,校友也都很给力,帮助了很多。 大家都很团结,有人拿到了offer,就把后面的Citi, Barclays, JP Morgan等super day cancel掉,给其他同学更多机会。
大家加油,接下来还会有更好的offer。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02:56
感谢分享,对投行感兴趣的同学要做好奋斗的心理准备。
作者: ballackahn    时间: 2013-1-25 02:59
Yale表示也很惨淡,投行
作者: zhj1988428    时间: 2013-1-25 03:01
不知道找工作怎么样,但是在hsbc,citi nyc IB的朋友,都是各种比以前苦比
作者: deardee    时间: 2013-1-25 03:02
感谢楼上们的分享,想知道除了投行方向,其他行业的情况,比如咨询,公司,ngo, buy-side, 多谢!

也想知道其他金融强校比如芝加哥,纽约大学的情况
作者: deardee    时间: 2013-1-25 03:04
另外请问造成今年找投行工作困难的原因大概是什么
作者: 非诚勿扰2    时间: 2013-1-25 03:12
另外请问造成今年找投行工作困难的原因大概是什么
-- by 会员 deardee (2013/1/25 3:04:26)





纽约投行:一直也不是中国人的天下。每年能进去的都是凤毛麟角,以女生为主。而且这些人都是工作1,2年要求公司转到香港 (chasedream携隐就是如此)。长此下来,华尔街已经不愿意雇中国人了。再加上投行是People business, 中国人语言文化都没有优势。

香港投行:香港是中国人的投行大本营,香港一旦失守,中国人读MBA就完了。2010年香港IPO接近70billion美金 (大陆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都是那会上市的)。2012年只有11billion美金!!! 2010年忙不过来,雇了好多人。哥大中国MBA是个人都拿投行multiple offer。现在中国经济一下慢了下来,该上市的也都上市了,大的deal已经没有了。香港投行也是over-staffed. 所以都在裁员。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03:17
LS说的很有理,如果香港情况不好,中国人做IB就难了。

还是和金融不景气的大势相关。
作者: deardee    时间: 2013-1-25 03:21
另外请问造成今年找投行工作困难的原因大概是什么
-- by 会员 deardee (2013/1/25 3:04:26)






纽约投行:一直也不是中国人的天下。每年能进去的都是凤毛麟角,以女生为主。而且这些人都是工作1,2年要求公司转到香港 (chasedream携隐就是如此)。长此下来,华尔街已经不愿意雇中国人了。再加上投行是People business, 中国人语言文化都没有优势。

香港投行:香港是中国人的投行大本营,香港一旦失守,中国人读MBA就完了。2010年香港IPO接近70billion美金 (大陆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都是那会上市的)。2012年只有11billion美金!!! 2010年忙不过来,雇了好多人。哥大中国MBA是个人都拿投行multiple offer。现在中国经济一下慢了下来,该上市的也都上市了,大的deal已经没有了。香港投行也是over-staffed. 所以都在裁员。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3:12:35)


那是一个多么黄金的时代啊
作者: ccaids    时间: 2013-1-25 03:31
你们都瞄着bulge bracket吧,我看middle market很多招人,当然进不进的去是看个人了,IPO市场不好,m&a很活跃,middle market我知道去年交易量很大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作者: 非诚勿扰2    时间: 2013-1-25 03:33
香港中小 银行不了解,也没听说谁来北美招人。纽约的boutique也不招中国人。大家也都申了。

你们都瞄着bulge bracket吧,我看middle market很多招人,当然进不进的去是看个人了,IPO市场不好,m&a很活跃,middle market我知道去年交易量很大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 by 会员 ccaids (2013/1/25 3:31:00)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5 03:38
香港要自己network lbs情况貌似比这个好
作者: eledancer    时间: 2013-1-25 03:43
情况不妙啊
作者: ccaids    时间: 2013-1-25 03:49
至少我就知道一个中国人刚进了芝加哥的一家boutique,干嘛只瞄纽约,middle market的industrial 都在芝加哥
香港中小 银行不了解,也没听说谁来北美招人。纽约的boutique也不招中国人。大家也都申了。

你们都瞄着bulge bracket吧,我看middle market很多招人,当然进不进的去是看个人了,IPO市场不好,m&a很活跃,middle market我知道去年交易量很大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 by 会员 ccaids (2013/1/25 3:31:00)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3:33:17)


作者: deardee    时间: 2013-1-25 03:53
投行之外的就业如何?
作者: 非诚勿扰2    时间: 2013-1-25 04:04
投行之外的就业如何?
-- by 会员 deardee (2013/1/25 3:53:45)



只有投行招聘基本结束了。其他还在继续或是还没有开始。哥大找consulting的不多。equity research有几个。
作者: LBSMIF    时间: 2013-1-25 04:41
Barclays 昨天宣布裁2000个投行的员工。UBS 几乎把Fix Income 的部门裁了大半。
年景不好啊。。。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5 05:43
事实如此
作者: 胖胖熊    时间: 2013-1-25 06:36
这就是我所担心的。。
作者: happyweiwei    时间: 2013-1-25 07:36
四个人找到也不错啊。还有那么多consulting和corporate呢!
作者: pigman007    时间: 2013-1-25 07:52
那么多中国人竞争为数不多的几个位置,想不惨不忍睹都难
作者: spear2345    时间: 2013-1-25 07:58
今年Darden有个女生拿了6个华尔街BB的offer,纯大陆背景。
作者: 笑声响亮    时间: 2013-1-25 08:02
这11个找投行的占中国同学人数的三分之一?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08:37
今年Darden有个女生拿了6个华尔街BB的offer,纯大陆背景。
-- by 会员 spear2345 (2013/1/25 7:58:16)



恩,还是和本人关系最大
作者: 38383388    时间: 2013-1-25 08:51
4个人都拿的投行什么工种?

IBD确实没什么前景了。
作者: acerjeff    时间: 2013-1-25 08:57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作者: morgen82    时间: 2013-1-25 09:16
据我所知,其他学校,也不乐观,一定要准备plan B。
作者: happyweiwei    时间: 2013-1-25 09:17
是不是最坏情况不好说。
反正美国的就业形势其实不是最糟糕,最起码看就业率是如此。
最坏情况下,美国的失业率应该会突破20%,就像现在的Detroit,满目苍夷。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09:19
美国除了金融外,其他都还可以。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5 10:17
你这话说的,好像哥大的同学去MBA之前都没有工作似的。。。


四个人找到也不错啊。还有那么多consulting和corporate呢!
-- by 会员 happyweiwei (2013/1/25 7:36:16)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5 10:26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5 10:33
既然找到了也很可能丢 你现在的工作不读书就不会丢?投行不行 企业咨询都在狂招人 只见贼挨打?
作者: pigman007    时间: 2013-1-25 10:34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26:22)



这倒真是,08年金融危机,很多教授都说基本2010年开始会好转,结果不也是萎靡不振
作者: 考古专家    时间: 2013-1-25 10:38
今年美国BB IB的Summer Associate offer 和往年比大度下降,低了30-40%,JPM, Goldman除外。明年new headcount下降,NYC的office一般想保持Intern-to-full time的yield,所以不想hire一堆Intern之后不能给offer。
作者: okokap    时间: 2013-1-25 11:00
mark~
作者: 笑声响亮    时间: 2013-1-25 11:04
今年美国BB IB的Summer Associate offer 和往年比大度下降,低了30-40%,JPM, Goldman除外。明年new headcount下降,NYC的office一般想保持Intern-to-full time的yield,所以不想hire一堆Intern之后不能给offer。
-- by 会员 考古专家 (2013/1/25 10:38:28)

JPM和Goldman除外,是为什么?这两家手上deal资源多?
作者: happyweiwei    时间: 2013-1-25 11:38
老兄申请的如何了?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26:22)


作者: 考古专家    时间: 2013-1-25 11:41
我不是这两家的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个人认为,纽约BB Investment Bank作MBA recruiting最怕的是在target school有bad reputation,某一家银行出了点坏事(bad bonus, layoff)马上会传遍天下。Low yield是一个很大的reputation risk,所以大家宁可一开始少招一些人也不愿给少的return offer。(听说去年有过这问题,campus反映很差)JPM 和 Goldman可以说是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所以他们是最不在乎的campus的想法。Goldman尤其是,但是,就是他们某一年给了零return offer,第二年照样有无数人哭喊要进。

当然,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franchise很牛,不需要少招人。
作者: bspace    时间: 2013-1-25 12:28


感谢分享这样的帖子 很有帮助!

[/quote]

纽约投行:一直也不是中国人的天下。每年能进去的都是凤毛麟角,以女生为主。而且这些人都是工作1,2年要求公司转到香港 (chasedream携隐就是如此)。长此下来,华尔街已经不愿意雇中国人了。再加上投行是People business, 中国人语言文化都没有优势。

香港投行:香港是中国人的投行大本营,香港一旦失守,中国人读MBA就完了。2010年香港IPO接近70billion美金 (大陆的大型银行,保险公司都是那会上市的)。2012年只有11billion美金!!! 2010年忙不过来,雇了好多人。哥大中国MBA是个人都拿投行multiple offer。现在中国经济一下慢了下来,该上市的也都上市了,大的deal已经没有了。香港投行也是over-staffed. 所以都在裁员。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3:12:35)

[/quote]
作者: viennawong    时间: 2013-1-25 12:42
什么middle market? M&a和 ipo不都是ibd传统业务,属于front desk吗? Middle desk不都是数据分析吗?


至少我就知道一个中国人刚进了芝加哥的一家boutique,干嘛只瞄纽约,middle market的industrial 都在芝加哥
香港中小 银行不了解,也没听说谁来北美招人。纽约的boutique也不招中国人。大家也都申了。

你们都瞄着bulge bracket吧,我看middle market很多招人,当然进不进的去是看个人了,IPO市场不好,m&a很活跃,middle market我知道去年交易量很大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 by 会员 ccaids (2013/1/25 3:31:00)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3:33:17)


-- by 会员 ccaids (2013/1/25 3:49:45)


作者: Frued    时间: 2013-1-25 12:48
middle market和middle office都分不清么。。。
作者: yunyingling    时间: 2013-1-25 12:52
现在投行人已经从精英沦为屌丝了,时代变了,中国人做金融的太多了
作者: pigman007    时间: 2013-1-25 13:00
middle desk主要是指Operation这一块
作者: viennawong    时间: 2013-1-25 13:01
middle market和middle office都分不清么。。。
-- by 会员 Frued (2013/1/25 12:48:59)



哦不好意思,我对ibd是不清楚的,我的意思就是ibd里面并不分ipo或m&a的吧,要裁一起裁的吧?
作者: 鱼winwin    时间: 2013-1-25 13:12
国内现在工作也是很难找
3000块钱去校园招聘都能挤爆门
作者: 38383388    时间: 2013-1-25 13:16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08年就这么说,一直说到现在。
作者: 鱼winwin    时间: 2013-1-25 13:25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08年就这么说,一直说到现在。
-- by 会员 38383388 (2013/1/25 13:16:00)





还有就是现在学生太多了
以前研究生没这么多
现在国内国外都疯狂的印文凭
我周围是人不是人的都搞个硕士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5 13:36
国内现在工作也是很难找
3000块钱去校园招聘都能挤爆门
-- by 会员 鱼winwin (2013/1/25 13:12:11)



不是说民工现在月起薪3000么,那么大学生还不如民工啦。。。
作者: Frued    时间: 2013-1-25 13:36
middle market和middle office都分不清么。。。
-- by 会员 Frued (2013/1/25 12:48:59)




哦不好意思,我对ibd是不清楚的,我的意思就是ibd里面并不分ipo或m&a的吧,要裁一起裁的吧?
-- by 会员 viennawong (2013/1/25 13:01:24)



很明显你是知道middle office是什么的。。middle market指的是做的deal size小一点的firm,不过这个概念常见于美国,一般指Piper Jaffray,Jefferies这样的firm
作者: 鱼winwin    时间: 2013-1-25 13:41
国内现在工作也是很难找
3000块钱去校园招聘都能挤爆门
-- by 会员 鱼winwin (2013/1/25 13:12:11)




不是说民工现在月起薪3000么,那么大学生还不如民工啦。。。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3:36:24)



国内就这个形势,我10年毕业时候找工作的真实体验,那时候本科1800,硕士2100起薪的盈嘉地产来南大招聘,就业指导中心的门都差点给挤烂了,不得不说就业真是难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5 13:52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这绝对不是最坏情况,从前年开始,行业内的人都感觉到行业不行,慢慢开始撤了,大行业周期到了,死个4,5年是十分正常的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5 13:53
是不是最坏情况不好说。
反正美国的就业形势其实不是最糟糕,最起码看就业率是如此。
最坏情况下,美国的失业率应该会突破20%,就像现在的Detroit,满目苍夷。
-- by 会员 happyweiwei (2013/1/25 9:17:22)



失业率可以装饰,同时这次crisis,年轻人和年老人的失业率情况相差十分之大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5 13:55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26:22)



这是大实话,可是有多少人会认清现实,做现实主义者呢?哎,类似的观点,这几年,其实已经说了不少了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5 13:57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08年就这么说,一直说到现在。
-- by 会员 38383388 (2013/1/25 13:16:00)






还有就是现在学生太多了
以前研究生没这么多
现在国内国外都疯狂的印文凭
我周围是人不是人的都搞个硕士
-- by 会员 鱼winwin (2013/1/25 13:25:48)



学位泡沫是从70年代开始的,海外学位泡沫是从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反正等着各种泡沫破掉
作者: 鱼winwin    时间: 2013-1-25 14:24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08年就这么说,一直说到现在。
-- by 会员 38383388 (2013/1/25 13:16:00)







还有就是现在学生太多了
以前研究生没这么多
现在国内国外都疯狂的印文凭
我周围是人不是人的都搞个硕士
-- by 会员 鱼winwin (2013/1/25 13:25:48)




学位泡沫是从70年代开始的,海外学位泡沫是从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反正等着各种泡沫破掉
-- by 会员 qwer3200 (2013/1/25 13:57:23)





所以我现在一直坚定的认为花太多钱读书是极为不合算的。。。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5 14:34
原文引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去年12月的)。貌似不会是短期的。

在已有的裁员基础之上,投行在未来几年内还将裁员至少4万人,并且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行将放弃他们全球化的目标。

近年疲软的交易和高昂的资本金要求使得投行收益不佳,在股东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削减成本。

根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的数据,自从2011年中以来投行部门已经在50万左右员工中裁员1.5万人,而目前已经宣布了2.5万人的进一步裁员计划。

UBS上周表示,它将裁员六分之一,并将投资银行部门转变为资产管理部门的支持系统。

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目前面临着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削减中的交易行为、更高额的筹资成本和走低的利率环境。在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更加严重,使得某些业务显得更加不经济。

罗兰贝格合伙人Markus Böhme表示,如果投行想要达到他们的利润目标,他们需要裁员更多。罗兰贝格预测,投行今年平均ROE将会达到11%。但是如果考虑未来的资本监管条例,这一数字将降至8%,这远低于多数投行12%-15%的目标。

报告写道:“要保持持续盈利,银行主管们需要在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重建企业金融和投资银行业务。”

Böhme表示,投资银行需要思考重构措施,比如将员工分散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或者减少高级员工的人数。“高级员工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正比,我们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换掉他们。”

罗兰贝格还预测目前14个全球性投行中至少有5个将退化为地区内银行或者将业务缩小集中在某些领域。“在三到五年内,我们预期全球性投行将减小到不满10个,而业务可以覆盖各地区和各领域的可能只有5个。”

除了UBS之外,RBS也将退出其证券交易和兼并咨询业务领域。野村证券也在削减证券和兼并业务。
作者: rmbaos    时间: 2013-1-25 14:55
原文引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去年12月的)。貌似不会是短期的。

在已有的裁员基础之上,投行在未来几年内还将裁员至少4万人,并且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行将放弃他们全球化的目标。

近年疲软的交易和高昂的资本金要求使得投行收益不佳,在股东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削减成本。

根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的数据,自从2011年中以来投行部门已经在50万左右员工中裁员1.5万人,而目前已经宣布了2.5万人的进一步裁员计划。

UBS上周表示,它将裁员六分之一,并将投资银行部门转变为资产管理部门的支持系统。

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目前面临着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削减中的交易行为、更高额的筹资成本和走低的利率环境。在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更加严重,使得某些业务显得更加不经济。

罗兰贝格合伙人Markus Böhme表示,如果投行想要达到他们的利润目标,他们需要裁员更多。罗兰贝格预测,投行今年平均ROE将会达到11%。但是如果考虑未来的资本监管条例,这一数字将降至8%,这远低于多数投行12%-15%的目标。

报告写道:“要保持持续盈利,银行主管们需要在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重建企业金融和投资银行业务。”

Böhme表示,投资银行需要思考重构措施,比如将员工分散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或者减少高级员工的人数。“高级员工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正比,我们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换掉他们。”

罗兰贝格还预测目前14个全球性投行中至少有5个将退化为地区内银行或者将业务缩小集中在某些领域。“在三到五年内,我们预期全球性投行将减小到不满10个,而业务可以覆盖各地区和各领域的可能只有5个。”

除了UBS之外,RBS也将退出其证券交易和兼并咨询业务领域。野村证券也在削减证券和兼并业务。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5 14:34:35)



业务收缩和裁员确实一至有,不过拿RB的研究做引用就太幼稚了。全世界consulting的数据有几个是真的,逻辑有几个是通的,特别是文中这家。
作者: wordance    时间: 2013-1-25 15:03
据我所知还有个找到GS的。
2012届被裁的有个在MS的韩国人被裁。中国人目前都很安全。
作者: worldendday    时间: 2013-1-25 15:47
国内的券商\PE即将开始第三波裁员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5 15:52
consulting的报告虚是虚,不过好像偶做过的3家欧美大公司的中国总部或者亚太总部还一直买,买一份也都不便宜,好几百万一份,一年还要买好几份。可能老大们也都比较害怕自己容易被自己主观的JUDGEMENT所一叶障目吧,比方说看到自己周围的人还没被裁就认为这件事就只是个别现象是特例。

原文引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去年12月的)。貌似不会是短期的。

在已有的裁员基础之上,投行在未来几年内还将裁员至少4万人,并且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行将放弃他们全球化的目标。

近年疲软的交易和高昂的资本金要求使得投行收益不佳,在股东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削减成本。

根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的数据,自从2011年中以来投行部门已经在50万左右员工中裁员1.5万人,而目前已经宣布了2.5万人的进一步裁员计划。

UBS上周表示,它将裁员六分之一,并将投资银行部门转变为资产管理部门的支持系统。

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目前面临着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削减中的交易行为、更高额的筹资成本和走低的利率环境。在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更加严重,使得某些业务显得更加不经济。

罗兰贝格合伙人Markus Böhme表示,如果投行想要达到他们的利润目标,他们需要裁员更多。罗兰贝格预测,投行今年平均ROE将会达到11%。但是如果考虑未来的资本监管条例,这一数字将降至8%,这远低于多数投行12%-15%的目标。

报告写道:“要保持持续盈利,银行主管们需要在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重建企业金融和投资银行业务。”

Böhme表示,投资银行需要思考重构措施,比如将员工分散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或者减少高级员工的人数。“高级员工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正比,我们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换掉他们。”

罗兰贝格还预测目前14个全球性投行中至少有5个将退化为地区内银行或者将业务缩小集中在某些领域。“在三到五年内,我们预期全球性投行将减小到不满10个,而业务可以覆盖各地区和各领域的可能只有5个。”

除了UBS之外,RBS也将退出其证券交易和兼并咨询业务领域。野村证券也在削减证券和兼并业务。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5 14:34:35)





业务收缩和裁员确实一至有,不过拿RB的研究做引用就太幼稚了。全世界consulting的数据有几个是真的,逻辑有几个是通的,特别是文中这家。
-- by 会员 rmbaos (2013/1/25 14:55:04)



作者: 笑声响亮    时间: 2013-1-25 19:00
我不是这两家的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个人认为,纽约BB Investment Bank作MBA recruiting最怕的是在target school有bad reputation,某一家银行出了点坏事(bad bonus, layoff)马上会传遍天下。Low yield是一个很大的reputation risk,所以大家宁可一开始少招一些人也不愿给少的return offer。(听说去年有过这问题,campus反映很差)JPM 和 Goldman可以说是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所以他们是最不在乎的campus的想法。Goldman尤其是,但是,就是他们某一年给了零return offer,第二年照样有无数人哭喊要进。

当然,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franchise很牛,不需要少招人。
-- by 会员 考古专家 (2013/1/25 11:41:13)



有道理,哭喊着要进
作者: 花花公子    时间: 2013-1-25 19:36
意料之中嘛
作者: IUalex    时间: 2013-1-25 21:22
其他行业就业形势怎么样,如果不特别介意收入,留下工作的机会大吗?
作者: 非诚勿扰2    时间: 2013-1-25 21:37
据我所知还有个找到GS的。
2012届被裁的有个在MS的韩国人被裁。中国人目前都很安全。
-- by 会员 wordance (2013/1/25 15:03:57)



是的。按人头说是4人找到投行. 其中一人拿到multiple offers. 他之前就在香港做投行.
作者: DMIDMI    时间: 2013-1-25 22:39
的确。
早就不是这个年代了。

只有毕业前工作还比较有竞争力的人 毕业后才能找到工作

MBA其实也就是让你读两年书而已,我去读MBA就是图个响当当的名校牌子,找工作这种事情上有多大加分是从不指望的。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23:04
你这话说的,好像哥大的同学去MBA之前都没有工作似的。。。


四个人找到也不错啊。还有那么多consulting和corporate呢!
-- by 会员 happyweiwei (2013/1/25 7:36:16)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17:45)



哪个mba读前没工作?还是说除了投行,其他offer都配不上哥大MBA?麦肯锡和Google笑而不语。
作者: bigjoe    时间: 2013-1-25 23:09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作者: LBSMIF    时间: 2013-1-25 23:41
欧洲主权债务和美国的财政悬崖一样阴晴不定,步步惊心。加上无休止的政治博弈,欧洲经济在未来五到十年不会有起色。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将在欧洲重演。

美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两大开支对其财政的重压也是长期。

要说找工作的话,现在整个世界都难;不过要是做事业的话,中国还是首选的明星国家。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00:03
真没看出明星在哪
作者: LBSMIF    时间: 2013-1-26 00:05
明星是比较的来得嘛!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6 00:23
即使中国只有美国的一半好,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尤其是男人,也绝对是中国比美国要明星的多。。。第一代移民在美国活的太压抑了,所谓的公平撑死也就是移民之间的公平,移民和美国本国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公平可言的。。。除非是中国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种吃二两肉都要凭票供应的岁月,那么为了吃到便宜的鸡腿,还可以考虑一下移民美国。。。

明星是比较的来得嘛!
-- by 会员 LBSMIF (2013/1/26 0:05:12)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6 00:26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作者: lilroundface    时间: 2013-1-26 00:43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0:26:08)



赞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作者: gina2012    时间: 2013-1-26 00:44
即使中国只有美国的一半好,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尤其是男人,也绝对是中国比美国要明星的多。。。第一代移民在美国活的太压抑了,所谓的公平撑死也就是移民之间的公平,移民和美国本国人之间是不可能有公平可言的。。。除非是中国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种吃二两肉都要凭票供应的岁月,那么为了吃到便宜的鸡腿,还可以考虑一下移民美国。。。

明星是比较的来得嘛!
-- by 会员 LBSMIF (2013/1/26 0:05:12)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6 0:23:14)



I do not comment imigration or not.

But first generation, hard hard hard.

It is hard for men and women.

Usually we can not compete tall curvy blonde or hot spicy flirty mediterranean.

Anyway, very sad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6 00:57
Gina, why do you when saying "very sad"??

If I am very sad, I will not , but ...

Do you often when very sad...
作者: gina2012    时间: 2013-1-26 01:04
You see, u got to be postive.

when u r old and always crying, u become an old sad bitch.

at least, u smile, u r an old smiley person.

Anyway, u always talk to me, i am really flattered. u r kind of celebrity here.

maybe i wlll ask u sign ur name on my t shirt.
作者: gina2012    时间: 2013-1-26 01:06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0:26:08)



Where do u work?

Basically, people come in at 10 am in our company will not have a career although we are very old fat industry.

it is not about what you really did. it is a perception thing.

I think u r gonan to lose that if you go to b school.
作者: balabalabo    时间: 2013-1-26 01:25
Gina, I talk to you because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Your English, good good good.

I am not a celebrity... Every one here knows I am just a funny underprivileged loser... 555... who has only 100 rmb to buy your pic...

You see, u got to be postive.

when u r old and always crying, u become an old sad bitch.

at least, u smile, u r an old smiley person.

Anyway, u always talk to me, i am really flattered. u r kind of celebrity here.

maybe i wlll ask u sign ur name on my t shirt.
-- by 会员 gina2012 (2013/1/26 1:04:42)


作者: superman23    时间: 2013-1-26 02:25
trading / quant / research are not investment banking......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0:26:08)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02:32
很多公司劳动强度都不比投行小很多的
天天混日子的公司职位招你干什么 特别是美国
金融行业绝对好过普通行业在于其行业待遇的绝对优势以及行业内众多的相关子行业可供发展 特别在发现中国家机会大把 实业则既不具备这种横向职业潜力 也不具备快速纵深 因为实业没啥人走 坑就是坑。。金融你三年不跳槽人家都会奇怪 实业行么?
去企业 你想跳槽很多行业都没几个能跳的 被裁员了都不知道去哪
金融只要入门了 就进系统了 难得是入门
还有就是金融换公司不换岗位的话基本立刻就能适应 因为市场不变 就是换个地方发工资 实业你如果换公司同行业的 都要适应半天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02:35
比如以前总行的同事现在出来的 去哪的都有
租赁 证券 基金 信托 pe 地产信托  实业做融资 债券
全部同业相关
作者: happyweiwei    时间: 2013-1-26 03:23
听说joe进google了?恭喜一把先。

你这话说的,好像哥大的同学去MBA之前都没有工作似的。。。


四个人找到也不错啊。还有那么多consulting和corporate呢!
-- by 会员 happyweiwei (2013/1/25 7:36:16)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17:45)




哪个mba读前没工作?还是说除了投行,其他offer都配不上哥大MBA?麦肯锡和Google笑而不语。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4:25)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04:14
恭喜bigjoe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6 08:33
Oh, Really? I am so surprised to hear that. My brain never works before 10am so normally I work between 10am-7pm rather than the normal 9am-6pm. Neither my previous boss nor my current boss has mentioned that during m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o I never thought it is a problem. Maybe because both of them are Europeans. My previous employer Unilever even allows people to work one day from home every week since 2010 if they have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commute.
Anyway, thanks for reminding, I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at.
We are lucky here in China as big bosses cannot treat senior managers too mean - they get coldcalls from headhunters almost every day.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0:26:08)




Where do u work?

Basically, people come in at 10 am in our company will not have a career although we are very old fat industry.

it is not about what you really did. it is a perception thing.

I think u r gonan to lose that if you go to b school.
-- by 会员 gina2012 (2013/1/26 1:06:30)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6 08:40
我就是个外行,瞎说一个, 主要是公司里好几个SENIOR MANAGER以前是搞投行的, 都是米国TOP 20的MBA, 吃午饭时随便侃侃,那些人PRE-MBA之前都有5-8年的很好的中国大陆的CORPORATE背景,所以被裁掉后才能再回到CORPORATE里头来, 据他们自己说投行和咨询比出来之后的路要窄很多.
比如以前总行的同事现在出来的 去哪的都有
租赁 证券 基金 信托 pe 地产信托  实业做融资 债券
全部同业相关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5:13)



作者: 38383388    时间: 2013-1-26 09:51
看来男女都怕入错行啊。

还是老话说的好,干一行爱一行,就没那么多纠结了
作者: rain110119    时间: 2013-1-26 10:02
码农表示无虑。。。
作者: 考古专家    时间: 2013-1-26 11:34
我对经济大环境一些不同的看法,金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以这点来讲,金融的确不适合大多数人。入了finance,you have to get used to financial crisis。Recession一直就是8-10年一次,想干下去,碰到recession是早晚的事,能不能接受这点要好好想清楚。再说大家看08年到现在,市场的确很烂,但是08的烂和现在的烂十分不一样。拿纽约来说,总deal flow已经大度恢复,m&a还是不多,但equity和debt capital raises十分的高。IBD的revenue也一直上升。今年的pay总体来说还是ok的。别看现在负面新闻怎么多,其实大多数都是哄人的。2012低,Citi说要裁11000人,其实到了IBD front office头上,也就几百而已,而且听说这几百还包括整个2012走的。S&T那边可能多一点,但是绝大多数是ops和commercial bank。Citi随便关一个branch,就省了一两百个人头,你说这有多大的水分。Barcap 的 Investment Bank说要裁2000,重头在亚洲和London,在Asia front office一共才走了70人。70是不少,但和2000比那?UBS。。。ok,这因该是真的。。。就算有UBS,RBS这几家快玩完的投行,也有RBC,Jeffries这种上升型的投行。前一段时间回以前学校招聘,看到了Wells Fargo在招投行的人,大吃一惊。


还是请想入行的人不要太悲观,要谨慎,但不要悲观。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26:22)




这是大实话,可是有多少人会认清现实,做现实主义者呢?哎,类似的观点,这几年,其实已经说了不少了
-- by 会员 qwer3200 (2013/1/25 13:55:06)


作者: 兔子小二    时间: 2013-1-26 11:42
LS的信息好营养,顶起!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11:57
看总体趋势 职业上升容易度 pay上
金融绝对第一

好的行业实业比咨询强 咨询比吊死行业强

什么企业不需要融资?发展了的企业都会考虑并购 上市 都需要人 大把的in house机会 反过来呢?
我对经济大环境一些不同的看法,金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以这点来讲,金融的确不适合大多数人。入了finance,you have to get used to financial crisis。Recession一直就是8-10年一次,想干下去,碰到recession是早晚的事,能不能接受这点要好好想清楚。再说大家看08年到现在,市场的确很烂,但是08的烂和现在的烂十分不一样。拿纽约来说,总deal flow已经大度恢复,m&a还是不多,但equity和debt capital raises十分的高。IBD的revenue也一直上升。今年的pay总体来说还是ok的。别看现在负面新闻怎么多,其实大多数都是哄人的。2012低,Citi说要裁11000人,其实到了IBD front office头上,也就几百而已,而且听说这几百还包括整个2012走的。S&T那边可能多一点,但是绝大多数是ops和commercial bank。Citi随便关一个branch,就省了一两百个人头,你说这有多大的水分。Barcap 的 Investment Bank说要裁2000,重头在亚洲和London,在Asia front office一共才走了70人。70是不少,但和2000比那?UBS。。。ok,这因该是真的。。。就算有UBS,RBS这几家快玩完的投行,也有RBC,Jeffries这种上升型的投行。前一段时间回以前学校招聘,看到了Wells Fargo在招投行的人,大吃一惊。


还是请想入行的人不要太悲观,要谨慎,但不要悲观。



这种自欺欺人不负责任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所有输掉老婆孩子自己性命的赌徒,都是执着地相信否极泰来,才会孤注一掷的。。。两三年后就业没好起来,你会上这里来表演剖腹给大家看么???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重复经济已到谷底,就业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调调。。。结果呢,无非是帮商学院多忽悠了些学费而已。。。这次和以往三十年我们任何一次遇到的经济危机都不一样,没有好起来的希望的,别说出来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再丢也是大概率事件来的。。。我懒得不断重复了,省得大家又认为我是来捣乱的。。。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好好工作,不要成天做不用干活去全职读个书出来也能升职加薪的美梦,早就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


不怕不怕,短期周期拐点现在来,代表现在申请的人在未来2-3年毕业时情况只会更好。要发展的看,希望这已经是最坏情况了。否极泰来。
-- by 会员 acerjeff (2013/1/25 8:57:31)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26:22)





这是大实话,可是有多少人会认清现实,做现实主义者呢?哎,类似的观点,这几年,其实已经说了不少了
-- by 会员 qwer3200 (2013/1/25 13:55:06)


-- by 会员 考古专家 (2013/1/26 11:34:08)


作者: nlarthur    时间: 2013-1-26 12:28
刚微博上看到一个darden的拿了6个投行的intern offer,很强大呀
作者: juliewang417    时间: 2013-1-26 12:44
你说的没错, CORPORATE就是要占坑抢坑,我们公司那些被投行裁下来的75后的哥哥姐姐们,当年如果不去米国读书,读书出来不去做投行,这些百万年薪带个千军万马部队不用做一点琐碎的工作一年到头海外培训机会不断每周工作不超过50个小时的DIRECTOR的坑都是他们的,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另外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TOP MBA + 顶级投行的路, 后来再回国回到CORPORATE里来这些坑已经都没有了, 有的人还算聪明, 0809年以后立刻回到实业, 有的还不甘心去大大小小的PE又兜了一圈,去年国内PE死了一大片的时候又2次失业.
我经常一起吃饭的那个DUKE的姐姐够强的了吧, 当年拿着DUKE大把的奖学金读的书,毕业后去的香港的摩根斯坦利, 我和她吃饭我还没有动筷子她的碗已经见底了. 还有斜对面那个STERN的姐姐也是复旦名校本科当年就职于华尔街BEAR STERN. SO WHAT? 现在她们的同学中那些背景远不如他们好,能力远不如他们强的人像老黄牛一样在外企里埋头苦干现在都在公司里做他们的上司,而且占着的那个坑屁股都不会动一下.

生活是很残酷的,不会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年轻的时候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要想清楚, 一招败棋, 满盘皆输. 尤其是读书之前已经在CORPORATE里积累了很好经验的人, 你是否还要跟很多比你年轻好多的小孩们去拼体力,你是否能够拼得过他们.

很多公司劳动强度都不比投行小很多的
天天混日子的公司职位招你干什么 特别是美国
金融行业绝对好过普通行业在于其行业待遇的绝对优势以及行业内众多的相关子行业可供发展 特别在发现中国家机会大把 实业则既不具备这种横向职业潜力 也不具备快速纵深 因为实业没啥人走 坑就是坑。。金融你三年不跳槽人家都会奇怪 实业行么?
去企业 你想跳槽很多行业都没几个能跳的 被裁员了都不知道去哪
金融只要入门了 就进系统了 难得是入门
还有就是金融换公司不换岗位的话基本立刻就能适应 因为市场不变 就是换个地方发工资 实业你如果换公司同行业的 都要适应半天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2:17)



作者: 爱神    时间: 2013-1-26 12:51
人生贵在折腾。
作者: qwer3200    时间: 2013-1-26 12:52
你说的没错, CORPORATE就是要占坑抢坑,我们公司那些被投行裁下来的75后的哥哥姐姐们,当年如果不去米国读书,读书出来不去做投行,这些百万年薪带个千军万马部队不用做一点琐碎的工作一年到头海外培训机会不断每周工作不超过50个小时的DIRECTOR的坑都是他们的,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另外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TOP MBA + 顶级投行的路, 后来再回国回到CORPORATE里来这些坑已经都没有了, 有的人还算聪明, 0809年以后立刻回到实业, 有的还不甘心去大大小小的PE又兜了一圈,去年国内PE死了一大片的时候又2次失业.
我经常一起吃饭的那个DUKE的姐姐够强的了吧, 当年拿着DUKE大把的奖学金读的书,毕业后去的香港的摩根斯坦利, 我和她吃饭我还没有动筷子她的碗已经见底了. 还有斜对面那个STERN的姐姐也是复旦名校本科当年就职于华尔街BEAR STERN. SO WHAT? 现在她们的同学中那些背景远不如他们好,能力远不如他们强的人像老黄牛一样在外企里埋头苦干现在都在公司里做他们的上司,而且占着的那个坑屁股都不会动一下.

生活是很残酷的,不会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年轻的时候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要想清楚, 一招败棋, 满盘皆输. 尤其是读书之前已经在CORPORATE里积累了很好经验的人, 你是否还要跟很多比你年轻好多的小孩们去拼体力,你是否能够拼得过他们.

很多公司劳动强度都不比投行小很多的
天天混日子的公司职位招你干什么 特别是美国
金融行业绝对好过普通行业在于其行业待遇的绝对优势以及行业内众多的相关子行业可供发展 特别在发现中国家机会大把 实业则既不具备这种横向职业潜力 也不具备快速纵深 因为实业没啥人走 坑就是坑。。金融你三年不跳槽人家都会奇怪 实业行么?
去企业 你想跳槽很多行业都没几个能跳的 被裁员了都不知道去哪
金融只要入门了 就进系统了 难得是入门
还有就是金融换公司不换岗位的话基本立刻就能适应 因为市场不变 就是换个地方发工资 实业你如果换公司同行业的 都要适应半天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2:17)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12:44:12)



写的好
作者: Matrixrl    时间: 2013-1-26 13:23
读书也不可能一下子飞黄腾达的,总要有个积累过程,我感觉有些读top mba的同学,对它期望太高了,可能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如愿一点,年景差的时候,肯定不如意的。不如好好准备,努力积极点找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作者: acerjeff    时间: 2013-1-26 13:47
投行工作被严重高估和误读了。刚毕业身体好的未婚小朋友值得搏一把,赚几年高薪,大部分工作对个人根本没有长期commitment,严重掏空个人潜力。
作者: 笑声响亮    时间: 2013-1-26 13:52
你说的没错, CORPORATE就是要占坑抢坑,我们公司那些被投行裁下来的75后的哥哥姐姐们,当年如果不去米国读书,读书出来不去做投行,这些百万年薪带个千军万马部队不用做一点琐碎的工作一年到头海外培训机会不断每周工作不超过50个小时的DIRECTOR的坑都是他们的,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另外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TOP MBA + 顶级投行的路, 后来再回国回到CORPORATE里来这些坑已经都没有了, 有的人还算聪明, 0809年以后立刻回到实业, 有的还不甘心去大大小小的PE又兜了一圈,去年国内PE死了一大片的时候又2次失业.
我经常一起吃饭的那个DUKE的姐姐够强的了吧, 当年拿着DUKE大把的奖学金读的书,毕业后去的香港的摩根斯坦利, 我和她吃饭我还没有动筷子她的碗已经见底了. 还有斜对面那个STERN的姐姐也是复旦名校本科当年就职于华尔街BEAR STERN. SO WHAT? 现在她们的同学中那些背景远不如他们好,能力远不如他们强的人像老黄牛一样在外企里埋头苦干现在都在公司里做他们的上司,而且占着的那个坑屁股都不会动一下.

生活是很残酷的,不会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年轻的时候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要想清楚, 一招败棋, 满盘皆输. 尤其是读书之前已经在CORPORATE里积累了很好经验的人, 你是否还要跟很多比你年轻好多的小孩们去拼体力,你是否能够拼得过他们.

很多公司劳动强度都不比投行小很多的
天天混日子的公司职位招你干什么 特别是美国
金融行业绝对好过普通行业在于其行业待遇的绝对优势以及行业内众多的相关子行业可供发展 特别在发现中国家机会大把 实业则既不具备这种横向职业潜力 也不具备快速纵深 因为实业没啥人走 坑就是坑。。金融你三年不跳槽人家都会奇怪 实业行么?
去企业 你想跳槽很多行业都没几个能跳的 被裁员了都不知道去哪
金融只要入门了 就进系统了 难得是入门
还有就是金融换公司不换岗位的话基本立刻就能适应 因为市场不变 就是换个地方发工资 实业你如果换公司同行业的 都要适应半天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2:17)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12:44:12)



那你现在在cd是准备申请?还是不申就看看?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3-1-26 14:10
你这话说的,好像哥大的同学去MBA之前都没有工作似的。。。


四个人找到也不错啊。还有那么多consulting和corporate呢!
-- by 会员 happyweiwei (2013/1/25 7:36:16)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3/1/25 10:17:45)




哪个mba读前没工作?还是说除了投行,其他offer都配不上哥大MBA?麦肯锡和Google笑而不语。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4:25)



这么看,你是进了GOOGLE了。。。
作者: oleoh    时间: 2013-1-26 14:16
投行被裁员的都被ls那位认识了
怎么我同学这么多做金融的 银行的转行的有
投行 基金 信托的 pe 就没见一个混得悲惨的转去吊死实业的

真是什么人碰什么人?

08 09 10都是中国金融大跃进年 尽管危机 从11年才出现下滑 08金融危机 但那年我记得下属基金公司的人头校招数量是创新高。09大放水都忙不过来

哪行都有loser 真没意思 你们爱去不去金融 金融也不是只有投行
但想几个 loser就觉得这行不行就好比看见几个清水衙门苦比加班两天的公务员就觉得公务员这行不行一样

踩金融吹实业。。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3-1-26 14:20
投行被裁员的都被ls那位认识了
怎么我同学这么多做金融的 银行的转行的有
投行 基金 信托的 pe 就没见一个混得悲惨的转去吊死实业的

真是什么人碰什么人?

08 09 10都是中国金融大跃进年 尽管危机 从11年才出现下滑 08金融危机 但那年我记得下属基金公司的人头校招数量是创新高。09大放水都忙不过来

哪行都有loser 真没意思 你们爱去不去金融 金融也不是只有投行
但想几个 loser就觉得这行不行就好比看见几个清水衙门苦比加班两天的公务员就觉得公务员这行不行一样

踩金融吹实业。。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14:16:55)




有同学在金融行业,那你应该知道今年金融确实不好吧?
吊丝实业。。。
其实不能这么分,不如按照甲乙方分比较合适,投行的算是金融金领行业吧?照样围着国企主任科员转,还得给对方孩子解决职位。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