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中到9月底,我的选校和essay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10月初,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去了趟美国,用不到两周的时间西海岸东海岸跑了一圈,看了十几所商学院。这趟疯狂的行程给我带来很大的收获,我开始领悟商学院的某些精神。我是个比较shy的人,平时不大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觉得很多事犯不着和别人争论,把工作做好就OK了。我的美国老板常说我不善于present myself,和一些美国商学院的学生have lunch之后,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看到这些商学院的学生们自信地谈论着自己的经历和梦想,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让我注意他们并倾向于信任他们的能力,我想在Business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Stanford的课堂上,教授没有提问,却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往往少说多做,在中国文化来说这是可贵的品质,但在申商学院的过程中,这会变成我们的失分项。我后来在面试中采用的策略就是尽量多说,即使面试官不High,我也要保持我的兴奋度。对方问完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我尽量从上学,工作经历,事业目标,为什么要读MBA,为什么现在读一口气说完,反正这也是面试要问的问题,不是很challenging的面试官一般不会打断我,这样也有利于保持讲话的思路和逻辑。
书归正题。从美国回来后已经是10月中,选好了想要申请的学校,就开始和essay拼命了。真正开始写essay了,就觉得GT都是浮云。GT是个学习的过程,但essay是个创作的过程,更加难搞……和很多人的思路一样,最重要的一步是想清楚自己有哪些事是值得写的,以小见大地反映了自己什么样的素质和品质,然后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按各个学校essay的问题排进去。开始很难,写了几篇自己都不愿意读。好不容易写出来一稿自己觉得还算可以,请前辈读,得到的回馈很婉约:you know, you could do much better than this……后来读了哈佛65篇成功申请短文中的一部分,更好地体会了美国人以小见大的精神,对我很有帮助。举个例子说,记得其中有一篇说的是申请人从小到大怎么克服自己磕巴的问题,当时就觉得:我倒,这也能当essay topic写啊!!!但是多读几篇,就体会到了一些美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从很细微很真实的事情中发现令人感动或令人兴奋的东西。建议写essay找不到感觉的同学好好读读这个65篇。当我们想清楚哪些事是自己想展示给学校的,essay就基本上不愁了。我在1月4号deadline提交了Wharton, Chicago, Duke之后才开始动笔写UCLA的两篇,素材已经有了,写好之后只是以修改语言为主,然后赶在1月11号deadline之前提交了UCLA。
1.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2.Have you sought for other colleague’s help during your job transfer 3.Some details on the company I worked for 4.Describe a project that your worked on and some follow up questions 5.Why UCLA 6.What other schools have you applied for 7.A failure experience
Wharton MBA面经:
1.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2.Why MBA 3.An experience of managing someone senior than you 4.A failure experience 5.A time that you participate in a negotiation 6.Why Wharton作者: kobes 时间: 2012-4-2 09:58
恭喜啊。。。沙发?作者: wangVincent 时间: 2012-4-2 10:01
present yourself !恭喜!作者: spoiledchild 时间: 2012-4-2 10:29
学习,牛人自有牛的道理!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4-2 10:33
恭喜!喜欢那张照片及照片背后的故事作者: Pythagoras 时间: 2012-4-2 11:12
谢谢分享,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2-4-2 11:58
很用心的贴。恭喜,谢谢分享。作者: bonnierong2010 时间: 2012-4-2 12:54
很懂,很感动,一起继续加油!作者: Hehan 时间: 2012-4-2 13:04
在我被Chicago和Duke拒了之后,以及我被Wharton录取了之后,我的mentor对我说了两次同样的话: The reputations and "brand name" of business schools are important, but people put way too much weight on them. Its what you learn, what you know, how prepared you are and how hard you work that really matters. 录取只是一个starting point, 所以我们真的要一起继续努力!!!作者: Atir 时间: 2012-4-2 14:16
好贴一定要顶啊~~作者: lesezeichen 时间: 2012-4-2 14:22
我喜欢LZ呈现的温和气质。作者: maggie1121 时间: 2012-4-2 16:24
附图很有fu~作者: deardee 时间: 2012-4-2 22:44
感觉lz气质和wharton很match...作者: ohxiami 时间: 2012-4-2 23:41
赞一个作者: WINSTONCD 时间: 2012-4-3 01:37 楼主加油作者: Shine61 时间: 2012-4-3 12:31
真的很像海啊。。。作者: shumo 时间: 2012-4-3 23:42
“从去年3月初决定申MBA,到今年3月9号收到第一个offer,整整一年,没有节日,没有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