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各位对长江金融MBA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8 16:31
标题: 各位对长江金融MBA怎么看?
各位CDer, 对于长江金融MBA怎么看?以及长江未来10年的前景?
作者: prayer    时间: 2011-4-8 21:46
有在职mba的学校都会不断稀释学校的牌子,北美的M7里只有Kellogg有在职,因为它有在职,关于他的排名经常会有争议,其他6家都曾鄙视过它。

话说回来,长江作为体制外的学校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课程可以灵活多变,不必受限于教育部的这个文那个文的要求。
长江的教授还是有不少很牛的人,认真做下去应该会在金融这一块做得很好,不过高金也来抢金融这块蛋糕,未来难免会分流一部分好的学生资源。

另外我认为长江的面试方式很好,以前中欧也采用这种面试,有case 讨论,有个人面试,还有presentation,可以综合评价申请人的水平。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8 22:36
感谢!比较有道理!看了很多的筒子的贴都说FMBA是介于MBA与EMBA之间的,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另外,对于CK的前景,有什么有见解的看法吗?
作者: Joyihi    时间: 2011-4-8 22:57
贵就一个字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8 23:34
贵不能作为特点的。如果仅仅是靠贵,很难支撑长期的发展。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4-9 13:16
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做成一个门槛最高的项目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1-4-9 14:36
从两方面看,一是学生,一是教授。
招生对象是介于MBA和EMBA之间的,不少素质比全职MBA的强,比如一些知名投行和PE的在全职MBA中很少看到;部分可以去读EMBA。这部分人可能辞职读机会成本太高,这个项目还是满足一批非常优秀人的需求。从数量上开始一年招一个班,后来效果不错,一年招四个班。
教授方面最近一年招了不少金融方面教授,从其他帖子看到哥伦比亚讲座教授、金融及经济系的主任,王能,要加盟,可能开始是访问教授,不知会不会如很多教授一样成为常驻教授,这个势头不错。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9 15:34
嗯,教授个人觉得是完全没有可争议的,都是大牛。
作者: dgbutcher    时间: 2011-4-9 16:34
观望!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4-9 17:12
从两方面看,一是学生,一是教授。
招生对象是介于MBA和EMBA之间的,不少素质比全职MBA的强,比如一些知名投行和PE的在全职MBA中很少看到;部分可以去读EMBA。这部分人可能辞职读机会成本太高,这个项目还是满足一批非常优秀人的需求。从数量上开始一年招一个班,后来效果不错,一年招四个班。
教授方面最近一年招了不少金融方面教授,从其他帖子看到哥伦比亚讲座教授、金融及经济系的主任,王能,要加盟,可能开始是访问教授,不知会不会如很多教授一样成为常驻教授,这个势头不错。
-- by 会员 foever (2011/4/9 14:36:00)

这么说它只适合知名投行和PE里的准EMBA?难怪课程罗列跟高金一样多课时却少很多。
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1-4-9 20:40
看是不是合适你自己的规划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1 22:18
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看好长江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1-4-12 09:01
我前边的帖子可能有误导,大多还是30岁左右与MBA相仿的,估计有10人左右是接近EMBA层次,也有很年轻的,下面链接,30岁以下的超过一半:
http://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1094&ArticleId=8606
这个链接也可以参考一下,当然估计是相对比较优秀的部分
http://ckgsb.com/column/1017.aspx?all=yes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2 12:56
呵呵,学员童鞋们果然很NB。外企的少点,这个我觉得是和中欧风格上很大的区别。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1-4-12 16:19
长江全职MBA也是以外企的为主,侧重点有所区别。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2 17:12
有耳闻FOREVER兄对国内商学院非常了解。风格什么的我觉得其实不是重点,不过学生选择学校同时也很看重其将来的发展。不知道对于CK的未来,您有什么见解?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1-4-13 09:32
我对国内商学院了解不是很多,只不过是长江的毕业生,对自己学校关注多些,其他学校我几乎不发表看法。入学也早些,那时参与过与院长的座谈,给负责的教授提过些建议(比如金融MBA,因为我在这个领域;建议开设人文课程因为我学过哲学受益较大),长江这几年发展的确按照院长当初的设想在运行,比如现在也在伦敦、纽约开设机构,说出设想能基本实现,真的很难得。长江金融师资强,EMBA、EDP高端做的好,这是优势。

我不想误导大家,因为我是长江毕业的说长江如何好,我大多信息也是从转过来的或自己比较了解的。如果申请者问我,我都会建议去各学校都看看,多和校友聊聊,我只是一家之言,如同找对象,选择适合自己的,当然我也会说出我理解的长江。对于其他学校我很少发表看法,我不了解(因为看到以前有朋友对长江有误解估计我发表意见也会如此,虽然多少也知道些),而且容易引起争议。我建议过朋友读长江,也建议过两个朋友去读清华PE班或MBA,清华毕业生在金融领域还是满认可的,觉得适合她们。高金性价比非常好,我前两天也对一个朋友说高金是很好的选择;中欧目前MBA也有优势。选择学校因人而异。
作者: chuanqiang    时间: 2011-4-13 10:18
看好长江,看好在职金融MBA
作者: glaxosmith    时间: 2011-4-13 10:23
长江在南方的力量如何 ?
现在深圳金融大搞建设 , 可是深圳的商学院的 master / MBA 比上海北京少很多 , 似乎在其他城市读完了再过去的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3 12:22
我对国内商学院了解不是很多,只不过是长江的毕业生,对自己学校关注多些,其他学校我几乎不发表看法。入学也早些,那时参与过与院长的座谈,给负责的教授提过些建议(比如金融MBA,因为我在这个领域;建议开设人文课程因为我学过哲学受益较大),长江这几年发展的确按照院长当初的设想在运行,比如现在也在伦敦、纽约开设机构,说出设想能基本实现,真的很难得。长江金融师资强,EMBA、EDP高端做的好,这是优势。

我不想误导大家,因为我是长江毕业的说长江如何好,我大多信息也是从转过来的或自己比较了解的。如果申请者问我,我都会建议去各学校都看看,多和校友聊聊,我只是一家之言,如同找对象,选择适合自己的,当然我也会说出我理解的长江。对于其他学校我很少发表看法,我不了解(因为看到以前有朋友对长江有误解估计我发表意见也会如此,虽然多少也知道些),而且容易引起争议。我建议过朋友读长江,也建议过两个朋友去读清华PE班或MBA,清华毕业生在金融领域还是满认可的,觉得适合她们。高金性价比非常好,我前两天也对一个朋友说高金是很好的选择;中欧目前MBA也有优势。选择学校因人而异。
-- by 会员 foever (2011/4/13 9:32:20)





中肯,CD里面缺的就是中肯
作者: bull113    时间: 2011-4-14 15:02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4 16:34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 by 会员 bull113 (2011/4/14 15:02:21)





祝你早日拿到OFFER.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4-14 20:13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 by 会员 bull113 (2011/4/14 15:02:21)



申请人情况貌似有40%以上都是30岁的,比一般mba要高么不是。。。
作者: chuanqiang    时间: 2011-4-15 10:09
官方数据,在职金融MBA平均年龄30.6岁,男女比例4:1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5 14:56
官方数据,在职金融MBA平均年龄30.6岁,男女比例4:1
-- by 会员 chuanqiang (2011/4/15 10:09:13)



果然可以理解成定位高于FT MBA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19 13:01
从两方面看,一是学生,一是教授。
招生对象是介于MBA和EMBA之间的,不少素质比全职MBA的强,比如一些知名投行和PE的在全职MBA中很少看到;部分可以去读EMBA。这部分人可能辞职读机会成本太高,这个项目还是满足一批非常优秀人的需求。从数量上开始一年招一个班,后来效果不错,一年招四个班。
教授方面最近一年招了不少金融方面教授,从其他帖子看到哥伦比亚讲座教授、金融及经济系的主任,王能,要加盟,可能开始是访问教授,不知会不会如很多教授一样成为常驻教授,这个势头不错。
-- by 会员 foever (2011/4/9 14:36:00)


这么说它只适合知名投行和PE里的准EMBA?难怪课程罗列跟高金一样多课时却少很多。
-- by 会员 xs98765 (2011/4/9 17:12:12)



PE/IBC, 是不是在国内已经火过CONSULTING了?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4-24 00:41
这个项目是在职项目中的门槛来说算什么程度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4 08:01
这个项目是在职项目中的门槛来说算什么程度
-- by 会员 yinvestment (2011/4/24 0:41:46)



肯定是最高之一。
个人认为,在职项目更看重背景,不同于国内普通高校的在职项目,以赚钱为主,这样的一线项目,应该是设计给对职业或者工作比较定向,不是真需要MBA来让自己有颠覆性变化的,确实有一点和EMBA类似,但是确实会学更多实际的东西,这是我的看法。所以,对理论(比如GMAT,GPA)有要求的同时,应该对背景的强调是和FT MBA的差异所在。至于金融,仁者见仁啦,MBA就是MBA,就应该CROSS OVER,如果真那么强调一个领域,也就不是MBA了,所以可以看成一种特色吧,比如特色火锅,它还是火锅,不是特色,哈哈,通俗了。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4-24 12:53
标题: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就是学费贵.
问了一个刚考上的朋友,说考上的人大多是投行\基金\券商\银行\上市公司\律所的人,背景都不错.
如果在金融行业内发展,人脉挺重要.长江的金融学教授还是挺牛的.
如果想借在职金融MBA转行到金融业,因为是PT,感觉比较困难.除非你有路子.认识一些行业内的同学不等于你就能进入这个圈子.

听了朋友介绍后,我和几个朋友去上海校区听了讲座.感觉教授挺牛,工作人员态度友善,唯一让我们都感到失望之处,在于上海校区没有固定的校园,租在龙柏宾馆的感觉是在培训公司上课,不像一所正式的学院.和中欧大气美丽的校园大相径庭. 有校园会给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家的感觉,吸引申请人的号召力会强很多.虽然长江介绍说北京将来会有校园,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长期以来没有自己固定的校园,难道是缺钱吗?这一点和立志成为世界10强商学院的宏伟目标相差甚远. 诚恳建议长江在大力发展北京总部的同时,不要忽视上海这一商学院兵家必争之地.好的商学院,软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就像中欧一样.

工作原因,还是希望申请在职MBA,机会成本小一些.总体感觉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明年打算去申请,同时考虑交大高金.交大的校园环境不错啊,给工作多年的我有了一种重回校园的感觉.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4 14:16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就是学费贵.
问了一个刚考上的朋友,说考上的人大多是投行\基金\券商\银行\上市公司\律所的人,背景都不错.
如果在金融行业内发展,人脉挺重要.长江的金融学教授还是挺牛的.
如果想借在职金融MBA转行到金融业,因为是PT,感觉比较困难.除非你有路子.认识一些行业内的同学不等于你就能进入这个圈子.

听了朋友介绍后,我和几个朋友去上海校区听了讲座.感觉教授挺牛,工作人员态度友善,唯一让我们都感到失望之处,在于上海校区没有固定的校园,租在龙柏宾馆的感觉是在培训公司上课,不像一所正式的学院.和中欧大气美丽的校园大相径庭. 有校园会给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家的感觉,吸引申请人的号召力会强很多.虽然长江介绍说北京将来会有校园,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长期以来没有自己固定的校园,难道是缺钱吗?这一点和立志成为世界10强商学院的宏伟目标相差甚远. 诚恳建议长江在大力发展北京总部的同时,不要忽视上海这一商学院兵家必争之地.好的商学院,软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就像中欧一样.

工作原因,还是希望申请在职MBA,机会成本小一些.总体感觉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明年打算去申请,同时考虑交大高金.交大的校园环境不错啊,给工作多年的我有了一种重回校园的感觉.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4/24 12:53:09)



我的看法是这样,不知是否正确。
CK无法,也不可能是公立学校,靠领导一批,几千万上亿的钱就来了,拿地,修楼。既然私立,虽然是NON-PROFIT,但可能不是硬件-招生-软件这样的中国公立发展逻辑,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高校都被批是开发商。扯远了,不过我觉得,CK顶着这么高的学费,把钱花在值的地方,我们作为关注者,是不会去指责的。

不过同时,上海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一个正式一点的授课点,我也同感,如果有个正式的校区,那些忐忑的申请人,以及曾经的校友会对CK的未来有更强的信心去支持,去“顶”。毕竟CK出发点是世界级的BS,即使不要世界级的校区,如CEIBS还请贝先生设计等等,但确实在上海,此要地确需要更正式的校区。

不过,纯看硬件去念书的人,还是比较适合咱们的211,985,各位说,不是吗,呵呵。
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1-4-24 21:09
很难理解中国的商学院是non profit的,都是在商务运作。如果这样,CK就应该把学费降下来。

那么高的学费,不能把硬件环境搞好是说不过去的。没有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个市场没有承诺。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4 21:58
很难理解中国的商学院是non profit的,都是在商务运作。如果这样,CK就应该把学费降下来。

那么高的学费,不能把硬件环境搞好是说不过去的。没有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个市场没有承诺。
-- by 会员 星星点灯2010 (2011/4/24 21:09:03)



关于NON-PROFIT,我认为看怎么理解了。
但我认为,正确的理解即此学校非profit-oriented,也就是不一定要看到类似EBIDA之类的要曲线上升,或者多少多少的MARGIN,可学费来缓解财务的压力,保证该学校的财力合理化这个是允许的。正如说CK是私立的,他没有纳税人的钱可以花,只能靠李先生,那学费“自力更生”无可厚非。

不论怎么样,我认为这样看它的学费比较理性。至于是不是营销手段,这个也只有见仁见智。


校园方面,同意应该有更正式的"据点",在上海。
作者: boweiivan    时间: 2011-4-24 22:00
其实, 算算就知道, 中欧不知道, CK还真不一定赚钱。 每届最多60人, 每个人虽然学费30万, 但实际上扣除奖学金什么的部分, 平均估计就是20万;20x60=1200万;

那么多教授, 网页上写了21个全职教授, 每个给40万不算过分吧(给某些MBA毕业生一样。。估计要高很多的)这里就去了800万; 那么其他访问教授, 其他工作人员, 房屋租金, 闲杂费用, 各种访问,交流, 竞赛的费用。。。。因此1200万还真不一定够, 所以说CK不赚钱, 我觉得可信。

另外, 其实大家都知道MBA本来就不赚钱, 中欧和长江都是EMBA在赚钱, 国外的没有EMBA的学校靠的是校友捐赠。 所以。。。呵呵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5 11:00
其实, 算算就知道, 中欧不知道, CK还真不一定赚钱。 每届最多60人, 每个人虽然学费30万, 但实际上扣除奖学金什么的部分, 平均估计就是20万;20x60=1200万;

那么多教授, 网页上写了21个全职教授, 每个给40万不算过分吧(给某些MBA毕业生一样。。估计要高很多的)这里就去了800万; 那么其他访问教授, 其他工作人员, 房屋租金, 闲杂费用, 各种访问,交流, 竞赛的费用。。。。因此1200万还真不一定够, 所以说CK不赚钱, 我觉得可信。

另外, 其实大家都知道MBA本来就不赚钱, 中欧和长江都是EMBA在赚钱, 国外的没有EMBA的学校靠的是校友捐赠。 所以。。。呵呵
-- by 会员 boweiivan (2011/4/24 22:00:01)



没错,100%。
说到赚钱,或者盈利程度,也同样是CEIBS会好于CK,不过CEIBS也说MBA产品亏钱。之前看的信息,EMBA和EDP这两家都可以自负盈亏或者盈利。不过CK在支持教授做研究这块的投入会更大,that's why它是non-profit。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6 13:02
对于PT MBA,我觉得有意义多说一句。
如果不是为捞钱的PROGRAM,PT 就只是在实习环节和FULL TIME有真正区别。
另外有同志蒙我,我去STDUY了就知道 M7里面很多都有PT,非EMBA,例如BOOTH,是很清楚的有MBA, PT MBA(EVENING & WEEKEND), EMBA.
以正视听。
作者: alexdu    时间: 2011-4-26 13:25
对于PT MBA,我觉得有意义多说一句。
如果不是为捞钱的PROGRAM,PT 就只是在实习环节和FULL TIME有真正区别。
另外有同志蒙我,我去STDUY了就知道 M7里面很多都有PT,非EMBA,例如BOOTH,是很清楚的有MBA, PT MBA(EVENING & WEEKEND), EMBA.
以正视听。
-- by 会员 leon53 (2011/4/26 13:02:54)


学长,那么pt有没有可能转行啊?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6 13:47
对于PT MBA,我觉得有意义多说一句。
如果不是为捞钱的PROGRAM,PT 就只是在实习环节和FULL TIME有真正区别。
另外有同志蒙我,我去STDUY了就知道 M7里面很多都有PT,非EMBA,例如BOOTH,是很清楚的有MBA, PT MBA(EVENING & WEEKEND), EMBA.
以正视听。
-- by 会员 leon53 (2011/4/26 13:02:54)



学长,那么pt有没有可能转行啊?
-- by 会员 alexdu (2011/4/26 13:25:18)



个人看法。
FT转行容易的重要原因是你可以在相对应,当然基本也是学校提供的实习公司实习,如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对于此前非此行业的人确实是一个极佳的平台。换句话说,这就已经让你有了新行业的工作经验。PT的就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其他我觉得不会有质的区别。

总体上来说,转行我觉得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转行的待遇与职位是否能满足你的期望。MBA转咨询,VC,通常都从最基本的associate开始,并很多的BASE是低于此前的BASE,这个是我看到的,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

Anyway,求学路上祝你好运!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4-29 09:04
我觉得这个pt项目应该会成为一个国内pt项目中最受瞩目的一个,门槛高,相信之后的校友网会很不错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1-4-29 14:12
我觉得这个pt项目应该会成为一个国内pt项目中最受瞩目的一个,门槛高,相信之后的校友网会很不错
-- by 会员 yinvestment (2011/4/29 9:04:20)

金融从业者、富二代、美女的组合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29 14:40
我觉得这个pt项目应该会成为一个国内pt项目中最受瞩目的一个,门槛高,相信之后的校友网会很不错
-- by 会员 yinvestment (2011/4/29 9:04:20)


金融从业者、富二代、美女的组合
-- by 会员 bestone (2011/4/29 14:12:35)




似乎很了解,呵呵。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4-30 08:27
标题: 楼上说的不错
CK金融MBA是集教授大牛,学员美女,富二代公子哥小姐,创业者,公司中层,少许公司高层,再辅以绿叶--金融从业者的特色精品菜.一些人很有钱.
因为CK金融MBA项目推行时间不长,到底PT项目的效果口碑如何,还有待观察,有待CK是否用心去烹饪.招收学员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4-30 10:40
不错,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来说明的。
作者: luwan    时间: 2011-5-4 16:01
长江在南方的力量如何 ?
现在深圳金融大搞建设 , 可是深圳的商学院的 master / MBA 比上海北京少很多 , 似乎在其他城市读完了再过去的
-- by 会员 glaxosmith (2011/4/13 10:23:19)


深圳长住人口相比北京和上海要少,教育资源也少些。

不过,长江最近把华南根据地从广州移到深圳了,新校区在东海大厦。首期深圳在职金融MBA班今年10月开学,完成全国布局。
作者: lrai524    时间: 2011-5-17 21:50
有在职mba的学校都会不断稀释学校的牌子,北美的M7里只有Kellogg有在职,因为它有在职,关于他的排名经常会有争议,其他6家都曾鄙视过它。

话说回来,长江作为体制外的学校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课程可以灵活多变,不必受限于教育部的这个文那个文的要求。
长江的教授还是有不少很牛的人,认真做下去应该会在金融这一块做得很好,不过高金也来抢金融这块蛋糕,未来难免会分流一部分好的学生资源。

另外我认为长江的面试方式很好,以前中欧也采用这种面试,有case 讨论,有个人面试,还有presentation,可以综合评价申请人的水平。
-- by 会员 prayer (2011/4/8 21:46:10)



芝加哥也有part time MBA,难道芝加哥不是M7之一?
作者: tttl111    时间: 2011-5-17 23:13
嗨 我不知道你的身份如何。
但是,我觉得,你这样归纳或者介绍一个商学院的项目是不合适的。
商学院的本质仍应是教书育人,而不仅是为有钱人搭台唱戏卖门票。

CK金融MBA是集教授大牛,学员美女,富二代公子哥小姐,创业者,公司中层,少许公司高层,再辅以绿叶--金融从业者的特色精品菜.一些人很有钱.
因为CK金融MBA项目推行时间不长,到底PT项目的效果口碑如何,还有待观察,有待CK是否用心去烹饪.招收学员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4/30 8:27:28)







作者: chuanqiang    时间: 2011-5-19 09:30
估计明年学费还会涨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19 12:48
标题: 明年中欧将开PT项目,长江将面临严峻挑战。
明年中欧将开PT项目,长江将面临严峻挑战。
我觉得长江应该把FMBA这道特色菜做精细了,然后再考虑涨学费的事情。
不然每年都涨学费没道理,也说不过去。
交大高金发展也很快,明年中欧再加入,竞争激烈啊。
相信很多人都想去中欧了,毕竟中欧牌子硬。长江得动动心思,怎样做才不会被中欧一枪挑落下马。
总之,希望长江、中欧、交大高金的项目越做越好,有竞争才有进步。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1-5-19 12:54
明年中欧将开PT项目,长江将面临严峻挑战。
我觉得长江应该把FMBA这道特色菜做精细了,然后再考虑涨学费的事情。
不然每年都涨学费没道理,也说不过去。
交大高金发展也很快,明年中欧再加入,竞争激烈啊。
相信很多人都想去中欧了,毕竟中欧牌子硬。长江得动动心思,怎样做才不会被中欧一枪挑落下马。
总之,希望长江、中欧、交大高金的项目越做越好,有竞争才有进步。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5/19 12:48:44)

长江自创办至今,和中欧一直是差异化竞争。中国的商业教育市场规模足够大,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19 12:59
标题: 中欧开PT项目,势必会吸走大批优秀生源
中欧开PT项目,势必会吸走大批原本准备报长江FMBA项目的优秀生源,不是吗?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5-19 13:20
明年中欧将开PT项目,长江将面临严峻挑战。
我觉得长江应该把FMBA这道特色菜做精细了,然后再考虑涨学费的事情。
不然每年都涨学费没道理,也说不过去。
交大高金发展也很快,明年中欧再加入,竞争激烈啊。
相信很多人都想去中欧了,毕竟中欧牌子硬。长江得动动心思,怎样做才不会被中欧一枪挑落下马。
总之,希望长江、中欧、交大高金的项目越做越好,有竞争才有进步。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5/19 12:48:44)




请问TONY TX,ceibs开PT这个是哪里的消息?真实性如何?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1-5-19 13:49
中欧开PT项目,势必会吸走大批原本准备报长江FMBA项目的优秀生源,不是吗?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5/19 12:59:55)

所谓的“势必”是你的想当然,等开出来后再看实际情况吧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5-19 14:03
Ceibs lack quality professors in fina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Huang Ming. Ceibs is no concern for ckgsb pt.

The only challenge in china for ckgsb is SAIF.

Saif also has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1. Not many non-finance faculties, so it is not well balanced. 2, facing constraint as a school under control of jiaoda. 3. Relatively new and limited alumni network.4 it needs to work out itsvrelatioship with antai.

Point 2,3 are easier to address. Point 1,4 will be hard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5-19 14:10
SAIF教授是不错,但是年轻,意味着风险。
CEIBS的校友现在号称3万以上了,真是多。
CK的教授实力,无须辩驳,无论FINANCE 还是WHATEVER。
BTW,谁确认下CEIBS的PT项目明年会开,比较关心这个。
作者: luwan    时间: 2011-5-19 15:42
博弈中国股市
——长江教授讲座暨在职金融MBA深圳招生咨询会(5月20日)

中国股票市场真的疯了?!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大势和股票投资回报率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在过去的150年中,美国股票的年回报率从未超过60%。但是在不到20年的中国股票交易历史上,中国股市如同坐上了过山车,屡屡经历着超过100%的回报率。
某专家学者说,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超过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所以尽管中国股市频频被质疑有泡沫,仍然应该投资中国的股票而不是美国的。
某投资达人说,现在到处高唱是高科技和新能源时代,所以把钱投资这些行业,而不是别的行业才是明智的。

这些观点是锦囊还是毒药? 中国股市的合理预期回报率到底是多少?

秉承“取势、明道、优术”的长江校训,陈龙博士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畅谈中国股市,以颠覆式的思维诠释和传授股市中的势道术。

本讲座免费入场。座位有限,敬请点击此处注册报名!

欢迎有志报考在职金融MBA的青年才俊踊跃参加!教授讲座完毕后,将有在职金融MBA招生团队现场介绍和解答项目申请等相关问题。?

重要提示: 参加5月21日面试并获得录取的申请者均可享受RMB30000的“先期录取奖学金”。

日程安排:

日 期: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时 间: 14:00-16:30 (13:30签到)
演讲人: 陈龙教授
演讲题目: 博弈中国股市
地 点: 深圳校区
(深圳市深南大道7888号东海国际中心A座31层)


教授简介:

陈龙教授2001年于多伦多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金融学副(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资产定价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
资产定价实证及资产定价应用理论,投资,和价格波动,企业金融和红利分配决定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21 09:42
标题: 听中欧里面的人讲,中欧忍不住了,明年要开PT项目
听中欧里面的人讲,中欧忍不住了,
再不开PT(FMBA)项目,不能眼看这块大蛋糕给长江和高金长期分食。
明年要开PT项目,这是中欧的一位职员告诉我的,号称要招十几位全球一流的金融学教授。
估计一部分还得从长江挖。长江的大牌金融学教授黄明被他们挖去,就是为了筹备此项目。

以前中欧从来不把长江当对手看,这几年长江发展较快,中欧其实开始重视CK了。
尽管中欧的人谈起CK,骨子里还是很不把CK当会事的感觉,说CK和中欧不好比,对长江冠以培训机构或营销机构的称谓,
中欧的人认为CK一直连正式的校园都没有,租几间办公室就号称商学院了,很不规范。还号称要进入全球十强。
这也是中欧长期对CK不屑一顾的原因。

不过CK估计意识到了自己在硬件方面的落后,北京通州主校区准备建设了。但中欧依旧领先,已经准备在北京开建新校区了,其官网上的北京校区效果图
很有气势。同时上海主校区大规模扩建。让人看了很有期待感和信心。

搞不懂CK有李嘉诚基金会支持,应该不差钱,李嘉诚又是房地产事业大亨,在校园建设方面怎么这么落后?这一点,CK院长项兵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都承认落后。上海的教学点还是寄居在龙柏宾馆,给人很不正规的感觉。

当然CK目前的金融教学实力比中欧强。但软件和硬件都要抓。听刚参加完长江EMBA开学典礼的朋友说,项兵在开学典礼上豪言,
要兼并收购一家欧洲顶级商学院。说明CK真得不差钱。这一点很让人期待。期待我们中国商学院CK也能像中欧一样走向世界。

总之,CK和中欧如都有PT项目,我们考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会促使两家商学院通过竞争促发展。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5-21 10:22
精辟,精辟!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5-21 11:19
Ceibs lost Chang chun to Saif. In addition, Huang ming never taught  MBA in ceibs. He did so in ckgsb.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5-21 11:22
Ckgsb was slow in campus construction  due to internal debate between bj and sh.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everal sites and many changes. Now it's settled and li ka shing will come to the opening of new campus next year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5-21 11:36
说到硬件,我觉得不是必要条件,但是也是需要的。看看我们国内的大学,确实是以“建设”一流大学为己任。
黄明在不教MBA?纯研究?OMG。
作者: 慕容复    时间: 2011-5-21 19:27
其实, 算算就知道, 中欧不知道, CK还真不一定赚钱。 每届最多60人, 每个人虽然学费30万, 但实际上扣除奖学金什么的部分, 平均估计就是20万;20x60=1200万;

那么多教授, 网页上写了21个全职教授, 每个给40万不算过分吧(给某些MBA毕业生一样。。估计要高很多的)这里就去了800万; 那么其他访问教授, 其他工作人员, 房屋租金, 闲杂费用, 各种访问,交流, 竞赛的费用。。。。因此1200万还真不一定够, 所以说CK不赚钱, 我觉得可信。

另外, 其实大家都知道MBA本来就不赚钱, 中欧和长江都是EMBA在赚钱, 国外的没有EMBA的学校靠的是校友捐赠。 所以。。。呵呵
-- by 会员 boweiivan (2011/4/24 22:00:01)



我虽然不了解CK,也无意评论CK,不过看到这样算帐,还是按耐不住冲动 ......
就像一家企业,生产了N个产品,你却把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都核算到了其中某一个产品头上,然后得出结论,这个产品不赚钱。
如果一个教授是40万请的,至少也要根据他给MBA, FMBA, EMBA, EDP等项目上课的课时来分摊成本,呵呵,赚不赚钱,独立思考。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22 09:31
标题: 长江整体还是盈利的
长江整体还是盈利的,主要是靠EMBA,其EMBA规模和影响力也是国内最大的,超过中欧。
MBA规模很小,一年60人,是赔钱产品,入学标准较高,大多数人能拿奖学金。它比中欧一年近200人的规模小多了。
FMBA开不久,不好判断。
希望长江将来能像中欧发展的这么好。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11-5-22 09:55
长江整体还是盈利的,主要是靠EMBA,其EMBA规模和影响力也是国内最大的,超过中欧。
MBA规模很小,一年60人,是赔钱产品,入学标准较高,大多数人能拿奖学金。它比中欧一年近200人的规模小多了。
FMBA开不久,不好判断。
希望长江将来能像中欧发展的这么好。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5/22 9:31:49)

长江现在发展的也不错:EMBA规模未必是国内最大,但影响力有目共睹。MBA、金融MBA和EDP的发展也可以这么做。不必样样都和其他商学院比较,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到极致即可。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24 09:12
标题: Huang MIng must teach MBA in CEBIS
Ceibs lost Chang chun to Saif. In addition, Huang ming never taught  MBA in ceibs. He did so in ckgsb.
-- by 会员 grossman (2011/5/21 11:19:36)



Huang MIng must teach MBA in CEBIS.
Last week, on behalf of CEBIS professor, Huang Ming made a speech in Lujiazhui Froum.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5-24 11:07
CEIBS也是陆家嘴论坛的合作机构之一。果然在尝试扩大金融领域的影响力。高金在论坛上也有不少戏份。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5-30 13:00
长江其发展重点已放在北京。MBA从上海全部搬到北京,EMBA大部在北京,上海只留小部分FMBA和EMBA。
明年长江北京通州主校区竣工,听说请的是鸟巢设计师亲自设计。

在上海,长江竞争不过中欧。干脆调整策略,避其锋芒,到北京发展。

长江是不是要放弃上海了呢?
去咨询时,感觉其教学设施比较简陋,教室就一间平房屋子。人员比较少。
根本感觉不到要进入十强商学院的雄心和信心。感觉不到要大力发展的样子?
作者: luwan    时间: 2011-6-1 15:08
没有一家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机构会放弃上海吧?再多分支机构,也只有一个总部。

不断加盟的大牛教授就是要进入十强商学院的信心保障。长江不打算做房地产业,手中的钱首先拿出来请一流的教授,而不是做面子工程,更显教育诚意。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6-2 13:02
标题: 回楼上的话
没有一家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机构会放弃上海吧?再多分支机构,也只有一个总部。

不断加盟的大牛教授就是要进入十强商学院的信心保障。长江不打算做房地产业,手中的钱首先拿出来请一流的教授,而不是做面子工程,更显教育诚意。
-- by 会员 luwan (2011/6/1 15:08:34)




我们申请人也从来没要求长江变成房地产开发商。但作为一家有志于全球前10的商学院,最起码的门面应该有。
否则让不了解长江的人第一印象就要打个问号。就像是一座庙请来了念经的大和尚,但庙很破,然后挂个匾称我是何方神圣。
要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进庙烧香是有难度的。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谁知道哪天大和尚走了,这座破庙给曾经天天上香
的善男信女们能留下什么?至少有个像样的门面,让进庙烧香许愿的人有个信任感,而不是来忽悠我香火钱的。长江又不是出不起这个钱?不是吗?难道李嘉诚基金会对长江商学院的支持力度变弱了吗?
作者: culturedesert    时间: 2011-6-2 16:49
大家继续徜徉在那猜测的海洋中吧,我也非常喜欢长江造新校区,上课可以不用付停车费,哦耶
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1-6-2 17:03
每一个商学院都是盈利机构,为了赚钱而生,不要相信任何一个商学院非盈利的忽悠。

而且如果商学院自己的盈利模式都不行,那如何教学生? 教mba学生吃素念佛?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6-2 20:25
是不是盈利机构要看这个机构是不是有股东。有股东,该机构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让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帮股东赚钱。但是如果没有股东的话,该机构就可以称作非盈利组织,因为其营运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但是非盈利机构并不是说就不能盈利。这是两个概念。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6-2 21:11
是不是盈利机构要看这个机构是不是有股东。有股东,该机构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让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帮股东赚钱。但是如果没有股东的话,该机构就可以称作非盈利组织,因为其营运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但是非盈利机构并不是说就不能盈利。这是两个概念。
-- by 会员 yinvestment (2011/6/2 20:25:53)

如果长江不是盈利机构,难道它是慈善机构?中欧做个标杆看,长江投入小赚钱猛。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6-2 23:33
1.盈利机构和慈善机构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是对应的。长江属于非盈利机构,即不以盈利为目的;

2.如果真的可以“投入小赚钱猛”(这个假设不知道是否成立,希望有内部知情人出来指出),那说明长江的确实是成功的。因为已经做到了靠软产品---品牌赚钱;如果假设成立,又拿中欧做标杆,那中欧比不上长江。

3.赚钱不是错,不择手段赚钱才是错。心态要摆正。
作者: luwan    时间: 2011-6-8 16:22
后危机时代中国投行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长江教授讲座暨在职金融MBA深圳招生咨询会(6月18日)

2008金融危机,美国顶级投行五个倒下三个。时过3年,华尔街十大投行股价依然没有恢复到危机以前水平。

投资银行到底是点石成金的天使,还是敲骨吸髓的魔鬼?年初当当网CEO李国庆和大摩女微博凌空舌战,中资投行业内人感慨道,如果更多的中国投行走向国际融资市场,中国企业的选择性更多,双赢的可能性也许更高。

国际强敌困顿,中国企业跃跃欲试国际市场。借着中国企业风风火火全球化的势头,中资投行有机会崛起国际吗?

欢迎大家来到长江讲座!和翘楚学界与业界的何华博士一起回顾美日投行史的成和败,并一起展望中国投行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本讲座免费入场。座位有限,敬请点击此处注册报名!

欢迎有志报考在职金融MBA的青年才俊踊跃参加!教授讲座完毕后,将有在职金融MBA招生团队现场介绍和解答项目申请等相关问题。?

日程安排:

日 期: 2011年6月18日(周六)
时 间: 14:00-16:30 (13:30签到)
演讲人: 何华教授
演讲题目: 后危机时代中国投行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地 点: 深圳校区
(深圳市深南大道7888号东海国际中心A座31层,地铁一号线车公庙站)


教授简介:

何华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实践教授,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区股票业务主管及亚洲债券研究部主管。2010年5月之前,他曾任亚洲地区股票研究部的主管。

在2008年加入野村国际之前,何华博士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了八年,并于2001年至2008年担任亚太地区固定收益研究主管,2005年至2008年担任亚太地区股票研究部主管。何华博士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耶鲁大学的金融学终身教职。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1-6-8 16:41
何华最近从野村退休了,接下来可能会加入国内的大投行,帮助中国投资银行走向国际资本市场。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1-6-9 16:53
网址链接:http://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1009&ArticleId=979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1级上海金融MBA迎新晚会华丽举行 作者: 支维墉(2011金融上海班学员) 日期:2011-06-08




5月29日夜晚的龙柏饭店,欢声笑语,莺歌燕舞。一场名为“投资未来,青春同路”的宴会正在华丽丽地上演。这是2010级金融MBA上海班学员为2011级的师弟师妹专门准备的迎新晚会,晚会穿插着才艺表演和游戏,其乐融融。新生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长江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金融MBA集体的才华。每个人的心中都跳动着一团火苗,涌动着一股热忱——年轻的长江金融MBA项目必将星火相传,终成燎原之势。

晚会上,新生们表演的“三句半”令人捧腹,载歌载舞的《姐姐妹妹站起来》热闹逗趣,一曲独舞表演沉静唯美。2010年的师兄们也很给力,蒙面出演的《咸蛋超人舞》引爆全场,将气氛引向高潮。而全场晚会的最亮点,莫过于同学们将长江在职金融MBA项目助理主任钱琳霖老师和王丽娟老师装扮成“加勒比海盗”——其间寓意或许是将二位老师视为带领上海FMBA乘风破浪的船长,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水手们凝聚起来。最后,2010级学员为老师们送上全体学员签名的祝福贺卡,感谢她们一年多以来的倾心付出和无私支持。


2011级春季金融MBA上海班共招生52名,其中男生约占61%,女生约占39%,平均年龄30岁,平均工作年数6年,22%的学员拥有硕士研究生学位,57%的学员从事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金融MBA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大家带着自己的梦想汇入长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汲取知识、拓展视野,静候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时刻。

钱琳霖老师在晚会上坦言,2010级招生时候就像“黑夜里赶路”、“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蓦然回首,金融MBA上海班已然拥有两届共100多名学员,影响力和美誉度亦正在日益扩大。她始终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金融MBA这个团体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对于所有金融MBA学员来说,我们必将与金融MBA项目共呼吸同成长,一起强大茁壮起来。这正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意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6-9 22:53
顶一下三句半节目哈。。。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6-13 21:38
标题: 请教长江和高金的特点
各位长江的兄弟姐妹,想问下长江金融mba 上学的感受?我今年准备申请长江和高金。想比较下两所学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主要考虑学费,教授上课质量,课程设置,学习氛围。
作者: yinvestment    时间: 2011-6-14 11:44
性价比性价比
作者: denny3kuo    时间: 2011-6-19 16:50
为什么长江full-time MBA以北京为基地,但08年全职学生就业报告中,工作地点上海占了55%,而北京只有25%?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6-29 12:29
标题: 因为09年CKMBA项目搬到北京了。
为什么长江full-time MBA以北京为基地,但08年全职学生就业报告中,工作地点上海占了55%,而北京只有25%?
-- by 会员 denny3kuo (2011/6/19 16:50:09)



因为09年CKMBA项目搬到北京了。准备考虑申请长江在职金融MBA,那边的教授挺牛的。
作者: finmba    时间: 2011-7-4 10:26
为什么不考虑下清华-香港中大金融财务MBA?已经10余年办学历史了。
作者: glaxosmith    时间: 2011-7-4 10:41
长江的帖子已经占了半个版面 ... 火成这样 ?
作者: tristan_weng    时间: 2011-7-4 11:03
对学校来说,FMBA还是盈利的。MBA的问题就是工作经验差距过大,都没法交流,估计中欧好些,年纪都小。当然学校也就难处,年纪轻的GMAT考分高。读一年书,想清楚些自己的事,期间如果能够结识一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足够了。
作者: matrixsu    时间: 2011-7-5 22:18
我觉得CK 还会涨价~
作者: TonyLucy2010    时间: 2011-7-9 10:07
标题: 长江学费在国内一直是最高的,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江和汕头大学

代码 复制 - 运行


李嘉诚先生对长江投入不多,但长江很争气,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快速发展。对汕大投了几十亿,也没见起色。一个聪明儿子,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作者: 18674863    时间: 2011-7-11 14:57
据我所知,长江FMBA今年北京只招到45人,而且生源质量远没宣传那样好,招生录取工作做的也都不够专业严肃,长江的EMBA很牛是真的呵呵。长江FMBA还有一个问题是,以以往的经验来看,相当比例的学生拿不到学位,原因是长江是体制外办学,拿学位要通过国家考试,好多人都无法通过。有个哥们读了和想象的有点差距非常后悔。长江宣传推广做的不错,但社会认可度还有待考验,长江的教授还是非常棒的哈!
作者: luwan    时间: 2011-7-13 15:13
“借箭”对冲基金
——长江教授讲座暨在职金融MBA深圳招生咨询会(7月23日)

对冲基金离我们有多远?有业内人士说:“对冲是中国基金业尚未开发的一片蓝海。”2010年初,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两个极其重要功能:对冲和杠杆。今年4月11日,易方达采取对冲套利策略的专户开始运行,一个月净值增长了2%,而同期市场下跌了6.72%。

不管是否可以将2010年看作是中国对冲基金的元年,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脚步已经在中国悄然兴起,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么?对冲基金在美国六十多年风雨发展的历史能为中国未来的对冲时代带来多少启示?从设计到战略,它山之石可攻玉否?

本期长江金融学教授讲座将讲解对冲基金的历史与策略,探讨关于统计套利、长/短仓持股、风险套利、以及在信用违约交换市场的套利策略那些事。

欢迎来到长江在职金融MBA教授系列讲座,对话享誉学界的李海涛教授,分享他多年在金融衍生品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讲座免费入场。座位有限,敬请点击此处注册报名!

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也是长江在职金融MBA的课程之一。欢迎有志报考在职金融MBA的青年才俊踊跃参加!教授讲座完毕后,将有在职金融MBA招生团队现场介绍和解答项目申请等相关问题。

日程安排:

日 期: 2011年7月23日(周六)
时 间: 14:00-16:30 (13:30签到)
演讲人: 李海涛教授  
演讲题目: “借箭”对冲基金  
地 点: 深圳校区
(深圳市深南大道7888号东海国际中心A座31层,地铁一号线车公庙站)


教授简介:

李海涛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访问教授,他同时是密歇根大学Stephen M. Ross School of Business以及Jack D.Sparks Whirlpool Corporation 金融学讲席教授。李海涛博士曾在康奈尔大学约汉逊管理学院任教。

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资产定价,信用风险,期权定价,金融经济学,对冲基金。并在该领域多次荣获殊荣。
作者: jose198500    时间: 2011-7-22 13:39
我想回复一下楼上的 我是长江FMBA2011的学生 我们班只有45个人这个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招不上来,面试毙掉近50%;关于生源质量,我敢说我们班生源很好,大部分四大,外企,国有 外资银行,投行,自主创业;毕业院校3分之一从英国 澳洲 美国回来,还有两个是美国排名前十的学校的博士,国内院校基本上也集中在211,最多来自北大 清华  人大 复旦。所以我敢保证长江的生源绝对很棒
作者: jerryjay    时间: 2011-7-22 14:47
我想回复一下楼上的 我是长江FMBA2011的学生 我们班只有45个人这个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招不上来,面试毙掉近50%;关于生源质量,我敢说我们班生源很好,大部分四大,外企,国有 外资银行,投行,自主创业;毕业院校3分之一从英国 澳洲 美国回来,还有两个是美国排名前十的学校的博士,国内院校基本上也集中在211,最多来自北大 清华  人大 复旦。所以我敢保证长江的生源绝对很棒
-- by 会员 jose198500 (2011/7/22 13:39:44)



顶一下亲身说法,有的时候黑嘴就要这要被揭穿。。。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7-22 15:24
据我所知,长江FMBA今年北京只招到45人,而且生源质量远没宣传那样好,招生录取工作做的也都不够专业严肃,长江的EMBA很牛是真的呵呵。长江FMBA还有一个问题是,以以往的经验来看,相当比例的学生拿不到学位,原因是长江是体制外办学,拿学位要通过国家考试,好多人都无法通过。有个哥们读了和想象的有点差距非常后悔。长江宣传推广做的不错,但社会认可度还有待考验,长江的教授还是非常棒的哈!
-- by 会员 18674863 (2011/7/11 14:57:49)

有百分之多少拿不到学位呢?
作者: andrew2001    时间: 2011-7-22 18:35
GRK 要考过180就可以了
作者: andrew2001    时间: 2011-7-22 18:46
教育部学位需要GRK成绩及格(180/300)并通过论文答辩.
长江商学院毕业证书则不需要GRK成绩或论文但需要做一综合项目。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7-22 19:09
长期发展建议长江以后淡化教育部学位, 像中欧一样,只发自己的毕业证书。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7-22 21:49
长期发展建议长江以后淡化教育部学位, 像中欧一样,只发自己的毕业证书。
-- by 会员 grossman (2011/7/22 19:09:04)

误导人了吧,中欧是欧洲管理基金会参与的中外合作办学有资格直接颁发学位。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7-22 22:52
长期发展建议长江以后淡化教育部学位, 像中欧一样,只发自己的毕业证书。
-- by 会员 grossman (2011/7/22 19:09:04)


误导人了吧,中欧是欧洲管理基金会参与的中外合作办学有资格直接颁发学位。
-- by 会员 xs98765 (2011/7/22 21:49:56)



LS,Grossman并无误导,但是确实没有说全。他指的,是体制内的证书。CEIBS,和CK都有资格自授学位,不过不同的是,CK并没有放弃体制内的文凭,并且应该还在向教育部要求这样的名额。如果说放弃这个,基本上就除了办学资格意外,完全不受制于教育部(这个本来也是中国特色),但是可能国企的学生,或者希望进国企的学生不会乐意,毕竟国企貌似还是认体制内的文凭,各位有心可以了解一下。

支持这两个学校都走学位自由化路线,包括高金。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7-23 09:43
长期发展建议长江以后淡化教育部学位, 像中欧一样,只发自己的毕业证书。
-- by 会员 grossman (2011/7/22 19:09:04)



误导人了吧,中欧是欧洲管理基金会参与的中外合作办学有资格直接颁发学位。
-- by 会员 xs98765 (2011/7/22 21:49:56)




LS,Grossman并无误导,但是确实没有说全。他指的,是体制内的证书。CEIBS,和CK都有资格自授学位,不过不同的是,CK并没有放弃体制内的文凭,并且应该还在向教育部要求这样的名额。如果说放弃这个,基本上就除了办学资格意外,完全不受制于教育部(这个本来也是中国特色),但是可能国企的学生,或者希望进国企的学生不会乐意,毕竟国企貌似还是认体制内的文凭,各位有心可以了解一下。

支持这两个学校都走学位自由化路线,包括高金。
-- by 会员 leon53 (2011/7/22 22:52:44)

只要在中国大陆办学的都要由国务院学位办授权后,才能颁发学位!
中欧是中外合作办学直接得到颁发权,长江是李嘉诚办学中国籍学生MBA毕业前必须通过GRK联考才能拿到学位,高金是通过GRK联考的录取分数线才能入读。这是选校时从这三家招办得到的答复!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7-23 10:19
欧洲管理基金会是什么东东? 它不是学术技构为什么可以发学位?除了中欧以外它还给谁发学位?所以中欧发的是欧洲管理基金会的学位, 这是啥意思?国务院学位办从来未授权欧洲管理基金会发学位。中欧自己发自己的。

长江也是中外合作单位,为何不能直接发学位?另外国外从来没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两证之说。长江要发教育部的学位才需要学生考GRK。发自己的MBA degree diploma则不需要考GRK。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1-7-23 11:01
学位办对中欧的学位即未承认也未授权, 只能说是默认。
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1-7-23 18:19
大家何必那么激动
作者: leon53    时间: 2011-7-23 22:03
作为群众,确实需要尽量多了解信息,尽量做到信息对称。
所以,了解EMFD仅需登陆其网站,它的性质作用就一目了然。
体制内学位和体制外学位,上教育部可以一查之。这样,我们的任何讨论,就不会因为概念的错误,浪费大家的关注了。

从长远来看,自授文凭对于BS来说是,我认为是个趋势,对于普通大学,尤其是完全体质内的大学,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