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请问大家, 中欧和美国50名左右的MBA比哪个更好? [打印本页]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14:18
标题: 请问大家, 中欧和美国50名左右的MBA比哪个更好?
大家好,请教几个问题啊。
中欧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声誉非常响亮,可是这两年排名连年下滑,已经被港科大远远超过。 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去掉那些PPI之类的因素,中欧的排名是不是实际得排到一百名之后了呢?
问了些中欧的校友,对学校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性价比很高,有的觉得上下来很失望。 如果比大学的话,中欧是不是要比Owen这样的依靠美国传统大学的学校还不如啊?
在国内比的话,中欧和长江,高金比又如何呢? 长江创新很强,高金政府背景很强,那中欧的优势在哪里呢?
希望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越办越好,早日走向世界!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14:29
哎,好像都在说中欧的不好。其实我没有任何偏见, 我知道中欧也有很多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说最近请了LBS的原校长来做副校长,有很多客座教授也很好,而且学费也挺不错的。可是还是想听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样也有助于很多像我这样的同志选择学校。
请中欧的筒子们见谅啊:)
作者: azhuo 时间: 2011-3-12 14:36
中欧您至少还看过排名和问过此校友的感受了,其它学校您做过哪些调查?
另外请问楼主,什么叫创新?这个比较有意思。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15:02
咳,"您"不敢当。。。
其实这几所学校我做的research都还不是非常深入,所以才来这里咨询一些问题啊。
我很想找一些国内几大商学院在师资,生源,就业情况等指标方面的对比数据,可是很难。从学校官方网站上一般看到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不光中欧,长江,UST等也都是这么做的。我用的最原始的google关键字,也就搜出个这么个帖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7117.shtml
里面也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长江我知道有KKR的中国老大在里面带学院的,中欧有有名的ementor program,而且好几个EMBA我都认识,UST则是在金融方面有很强的声誉,这个就很难比较了,所以想问问业内人士的意见。
高金我只知道是上海市政府为了打造未来的金融中心而做的战略规划的一步,应该也很不错。
中欧从排名上看是国内最好的。不过中欧现在排名连年下滑,不知道是为啥? 而且它和美国TOP50左右的学校比的话,到底强在哪里呢?
作者: 5min 时间: 2011-3-12 16:12
"不过中欧排名连年下滑"
连年此话怎讲?
中欧最近排名不是从22到17么?
美国top50还"左右"的话, 那应该都不一定要gmat分数了吧?
作者: luouo 时间: 2011-3-12 17:06
只是凭感觉
到了排名50多的MBA,那么和100多的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除非你是打算去美国本土过日子
如果事业圈在国内或者亚太,我认为北清复交比北美的任何非名校(top20以后的)都要好的多,而且不会比top20中的二流的差
作者: 5min 时间: 2011-3-12 19:28
而且lz 说得是美国前50不是世界前50。 谁有时间查查估计世界100开外了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20:33
"不过中欧排名连年下滑"
连年此话怎讲?
中欧最近排名不是从22到17么?
美国top50还"左右"的话, 那应该都不一定要gmat分数了吧?
-- by 会员 5min (2011/3/12 16:12:51)
啊,最新已经到17了吗?那是我记错了,我还以为22是最新的排名。 但是这个排名我实在是有点看不懂。 按这样算的话,中欧和HKUST的排名比伯克利,Tuck这样的学校都高? 这个有些太幽默了。
美国TOP50左右的学校还是要GMAT成绩的啊。 比如说Boston University,今年招的中国学生都是740,750,760这样的分数,都是很出色的人呢。 排第50的是Boston College, BC, 也是很好的学校啊。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20:39
只是凭感觉
到了排名50多的MBA,那么和100多的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除非你是打算去美国本土过日子
如果事业圈在国内或者亚太,我认为北清复交比北美的任何非名校(top20以后的)都要好的多,而且不会比top20中的二流的差
-- by 会员 luouo (2011/3/12 17:06:54)
恩,我同意,的确是这样的吧。毕竟祖国在发展,我们自己的商学院在中国还是有优势的。如果在美国的话可能就不行了。哪天等咱跑到Boston去找工作,对人说我是CEIBS的,人家能WOO~~一下,那就说明咱中国的商学院,咱祖国是真的起来了,现在去的话,估计会把人搞得一头雾水。
有时候这些排名挺容易误导人的。这就是经济学里的信息不对等情况。在大部分人没法对美国TOP 50左右的学校有一个直观认识时,只能参照排名。而排名又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所以希望坛子里的朋友们也能畅所欲言,聊聊自己对国内商学院的看法和认识。也算为后来申请的同胞们做点小贡献吧
作者: dearsissi 时间: 2011-3-12 20:45
本人最烦这种拿学校比来比去的帖子, 请大家自己去直接正面了解每一个学校,,如果你不了解,就请先去答疑贴里问一下ok?不要在"我没有做research都还不是非常深入"之前先说一堆道听途说的"好像都在说中欧的不好"
恶性竞争是一个行业可怕覆灭的开始,选择适合你职业发展的学校并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而不是打击其他学校或者同学,才可能“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越办越好,早日走向世界!”
美国的商学院整体水平诚然是世界一流的,商业环境和教学水平都无可厚非,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从性价比,从将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学校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21:13
LS的朋友,你别这么激动啊,动不动就烦,对身体不好,你要控制情绪啊。 而且你从哪里看出来恶性竞争了。。。 打击同学和学校了。。。 我对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有偏颇,难道说用TOP50 US MBA比一下就是打击啦?
我猜你是中欧的同学吧? 其实我不觉得用US TOP 50比中欧会有什么打击. 就拿BU, BC来说, BU是建立于1839年的百年名校,BC是有名的贵族学校,都是挺好的学校啊,中欧才建立了20年,用中欧和这两所学校对比一下也没什么的吧?
答疑贴我认真的看过了啊。 hang13同学非常热情认真,怒赞。从hang13同学的回帖中可以感觉出他对MBA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比如说第14,15,51,87贴,都很可观的讲述了学校的长处和短处。我相信hang13这样的同学不管从哪个商学院毕业都会成功,MBA对他来说只是一个tool和path而已。
但是问题就是答疑贴里很多同学问的都是多少分啊,上哪个学校好啊之类的,可见有很多人也是很希望知道一些学校之间的比较信息的。那我们就在这里客观的分析探讨一下不是挺好的吗?
比如说你的最后一段,讲的不就挺不错。
作者: flyeoc 时间: 2011-3-12 21:29
本来你的这个比较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想在中国发展,美国top10的有些学校都不如中欧混得开;
如果想在美国发展,对于中国学生,除了top10,其他能留下的机会都很少,中欧还有机会到wharton去做交换。
BU、BC好像还没掉到50名左右吧,一直徘徊在40左右,偶尔冲到30几的。可是离开大boston区,这两个学校也没什么用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不如去读一个60名以后的thunderibird。
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2 21:56
请问LS的朋友,“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个结论是怎么下出来的啊?
而且TOP30的中国学生基本都能留在美国,没你说的那么难。你是说TOP30之外的美国商学院毕业生,回中国后毕业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比中欧的学生差一个档次吗? 能举几个例子不? 以前跟几个中欧EMBA的前辈聊,中欧的MBA毕业后的package应该是从20W到60W不等。拿60W的一般是家里背景很好的,老百姓的孩子努力点social点WE好点一般是3,40万左右。如果TOP30选择回国的话,不会连这个数字都拿不到吧。。。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很tricky, 在美国,Notre Dame排名低吧?但人校友混的比MIT好的多的是。刚确认了一下,BC排名的确是50.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rankings/
作者: 哈宁 时间: 2011-3-12 23:23
best我支持你
每个人的立场确实不一样,但也希望能SHARE真实的状况.
打个比方我们听说中欧是个美女,所以我就想知道她大概美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回答说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所以问题是白费,那就不好。
如果能告诉说她美在腿啊,脖子啊,这样的 就更好
作者: 太阳狮子 时间: 2011-3-13 00:05
如果真的对自己负责,想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请仔细查询各个学校网站的各种信息,请尽量利用各个学校的学生大使进行全方位咨询,请亲自到各个学校看一眼实际情况,听个课,跟招生办的人聊个天.请不要说到各个学校看一眼这事儿有多少限制,关乎到一生,犹如婚姻,难道不看看另一半长什么样么?
另外,同问"创新"
作者: ssunstorm 时间: 2011-3-13 00:11
本来你的这个比较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想在中国发展,美国top10的有些学校都不如中欧混得开;
如果想在美国发展,对于中国学生,除了top10,其他能留下的机会都很少,中欧还有机会到wharton去做交换。
BU、BC好像还没掉到50名左右吧,一直徘徊在40左右,偶尔冲到30几的。可是离开大boston区,这两个学校也没什么用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不如去读一个60名以后的thunderibird。
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 by 会员 flyeoc (2011/3/12 21:29:06)
我严重怀疑lz是否上过mba,是否上过国内比较好的mba,对mba是否真的了解?美国top10的在中国都不如中欧混得开?这话也太假了吧?难道你真的是中欧的马甲??能上top10的人怎么会去上中欧呢?不是一个档次啊。就如同给你一个常青藤的offer,你却选择去一所国内大学,这不是脑子短路了吗?top10的毕业生,如果想回来,绝对不会比任何一所国内学校的学生混的差。人家学校的牌子在那摆着呢,外企绝对是大大地欢迎。至于去哪个学校交换,这个和你是否能在当地就业是两码事,而且从实际来看,这个交换对在当地就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帮助,对那些缺少国际交流经验、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学生来说,它只是丰富你视野的一个途径而已。你以为去沃顿交流了一个月,你就和沃顿学生一个水平了啊??太天真了。
作者: t3y_chenzhan 时间: 2011-3-13 00:25
有条件去美国去美国,去不了美国再考虑中欧。中欧最大优势和最大不足都在于它在中国。
作者: hang13 时间: 2011-3-13 02:21
大家好,请教几个问题啊。
中欧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声誉非常响亮,可是这两年排名连年下滑,已经被港科大远远超过。 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去掉那些PPI之类的因素,中欧的排名是不是实际得排到一百名之后了呢?
问了些中欧的校友,对学校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性价比很高,有的觉得上下来很失望。 如果比大学的话,中欧是不是要比Owen这样的依靠美国传统大学的学校还不如啊?
在国内比的话,中欧和长江,高金比又如何呢? 长江创新很强,高金政府背景很强,那中欧的优势在哪里呢?
希望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越办越好,早日走向世界!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14:18:27)
1、对于想在中国发展的同学中欧好,对于想在美国发展的同学美国50名左右的MBA好。
2、中欧的排名今年有所回升。 但FT的排名所采用的指标的确是对中欧比较利好,所以会被中欧经常引用。如果从综合水平比起欧美那些百年老店,中欧是要排到100多名之外了。
所以如果楼主是排名控呢,建议选美国50名左右的MBA好。
3、中欧没有大学,所以如果比大学的话,是比Owen这样的依靠美国传统大学的学校还不如了。中欧没有博士点对于排名的确是有不少影响的。
所以如果楼主目标中国发展又想背靠大学呢,北大清华的MBA是个不错的选择
4、在国内呢,碰巧中欧参与排名,而长江和高金目前没有排名,所以中欧的的排名比另外两家要好很多。
所以如果楼主目标在中国发展又是排名控呢,建议选中欧。
作者: 卓如 时间: 2011-3-13 10:34
请问LS的朋友,“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个结论是怎么下出来的啊?
而且TOP30的中国学生基本都能留在美国,没你说的那么难。你是说TOP30之外的美国商学院毕业生,回中国后毕业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比中欧的学生差一个档次吗? 能举几个例子不? 以前跟几个中欧EMBA的前辈聊,中欧的MBA毕业后的package应该是从20W到60W不等。拿60W的一般是家里背景很好的,老百姓的孩子努力点social点WE好点一般是3,40万左右。如果TOP30选择回国的话,不会连这个数字都拿不到吧。。。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很tricky, 在美国,Notre Dame排名低吧?但人校友混的比MIT好的多的是。刚确认了一下,BC排名的确是50.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rankings/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21:56:17)
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这位朋友,我现在工作的单位去年招过Stanford,Insead, Tuck 这些学校的学生, 待遇和中欧的学生完全一样。
并且从我所认识的10年毕业的Havard,MIT, Chicago,Tuck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学生回大陆就业情况来说,仅仅在进入像Bain,Booz这样的美资咨询公司方面相对中欧有点优势,去企业同工同酬的是越来越普遍的情况。另外现在中欧毕业生中拿到50+/Y以上的学生数量大于任何一所美国学校中国学生的总数(当然要排除像Duck这种招很多中国人的学校) 。你所听说的EMBA学生掌握的数据很可能是3年以前,或者一小部分样本。3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让一个海龟的MBA再也拿不到以前他学长毕业时的package。历经金融危机,让国内的HR看着那么些“青涩”的海龟继续给高薪吗?why?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3 12:00
如果真的对自己负责,想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请仔细查询各个学校网站的各种信息,请尽量利用各个学校的学生大使进行全方位咨询,请亲自到各个学校看一眼实际情况,听个课,跟招生办的人聊个天.请不要说到各个学校看一眼这事儿有多少限制,关乎到一生,犹如婚姻,难道不看看另一半长什么样么?
另外,同问"创新"
-- by 会员 太阳狮子 (2011/3/13 0:05:21)
狮子啊,你说的这些渠道我都查过了。网站我看了很多,大使同学我也聊过的,中欧的校园上次去看朋友时也瞄过一眼。网站,大使,招生办一般都只会介绍中欧的优势。当然我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对吧? 作为中欧人,总归是热爱自己学校,希望得到更多认可的。可是这里的问题就是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学校。所以我才想请大家畅所欲言,听听不同的声音,帮助更多后来的CDer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中欧来比较正是因为它是国内声誉最好的学校,发现LS很多的同志对我提到的长江商学院的创新很敏感,其实大可不必。 我对两个学校没啥偏颇,纠结在这一点上反而会让人觉得气度不够大了。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3 12:01
本来你的这个比较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想在中国发展,美国top10的有些学校都不如中欧混得开;
如果想在美国发展,对于中国学生,除了top10,其他能留下的机会都很少,中欧还有机会到wharton去做交换。
BU、BC好像还没掉到50名左右吧,一直徘徊在40左右,偶尔冲到30几的。可是离开大boston区,这两个学校也没什么用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不如去读一个60名以后的thunderibird。
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 by 会员 flyeoc (2011/3/12 21:29:06)
我严重怀疑lz是否上过mba,是否上过国内比较好的mba,对mba是否真的了解?美国top10的在中国都不如中欧混得开?这话也太假了吧?难道你真的是中欧的马甲??能上top10的人怎么会去上中欧呢?不是一个档次啊。就如同给你一个常青藤的offer,你却选择去一所国内大学,这不是脑子短路了吗?top10的毕业生,如果想回来,绝对不会比任何一所国内学校的学生混的差。人家学校的牌子在那摆着呢,外企绝对是大大地欢迎。至于去哪个学校交换,这个和你是否能在当地就业是两码事,而且从实际来看,这个交换对在当地就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帮助,对那些缺少国际交流经验、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学生来说,它只是丰富你视野的一个途径而已。你以为去沃顿交流了一个月,你就和沃顿学生一个水平了啊??太天真了。
-- by 会员 ssunstorm (2011/3/13 0:11:16)
ssunstorm别激动,那段话不是LZ说的,是fly同学说的...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3 12:13
谢谢大家的支持或者反驳。其实大家目的都一样,帮助后来者做出更好的选择。欣赏Hang13, 说话客观冷静,有风度。其实我也不是排名控啦,哈哈。
也谢谢卓如的分享。其实我以前看过你分享过的另外一篇帖子,也是希望大家多考虑中欧的一篇文章 。我挺喜欢你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的,比如说中国越来越好,选择留学要冷静等等。虽然你的这篇帖子里赞同你意见的人很少,但我觉得其实很多事情你说的都有些道理。
http://forum.chasedream.com/North_American_MBA/thread-359675-1-1.html?SearchText=
你说到Stanford和CEIBS的同学在你们单位拿的薪资是一样的,我相信也有可能。想必你们单位非常不错,能进入的人都是很优秀的同志,这时候学校的牌子也许就是一个敲门砖,也有可能这些同志压根就不care薪资,而是追求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你能否share一下你的单位是哪家呢?
不过我觉得你称海归为青涩有些不太合适吧。独自去美国读书的人承受的压力和经过的历练应该是远远大于在自己家门口读两年书的同学,你这样说有些偏颇了。
作者: iamdennis 时间: 2011-3-13 13:25
lz可以在北美版那边开个贴,将内容复制过去或弄个超链接过来,让那边的人也发表一下看法。
作者: flyeoc 时间: 2011-3-13 20:11
本来你的这个比较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想在中国发展,美国top10的有些学校都不如中欧混得开;
如果想在美国发展,对于中国学生,除了top10,其他能留下的机会都很少,中欧还有机会到wharton去做交换。
BU、BC好像还没掉到50名左右吧,一直徘徊在40左右,偶尔冲到30几的。可是离开大boston区,这两个学校也没什么用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不如去读一个60名以后的thunderibird。
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 by 会员 flyeoc (2011/3/12 21:29:06)
我严重怀疑lz是否上过mba,是否上过国内比较好的mba,对mba是否真的了解?美国top10的在中国都不如中欧混得开?这话也太假了吧?难道你真的是中欧的马甲??能上top10的人怎么会去上中欧呢?不是一个档次啊。就如同给你一个常青藤的offer,你却选择去一所国内大学,这不是脑子短路了吗?top10的毕业生,如果想回来,绝对不会比任何一所国内学校的学生混的差。人家学校的牌子在那摆着呢,外企绝对是大大地欢迎。至于去哪个学校交换,这个和你是否能在当地就业是两码事,而且从实际来看,这个交换对在当地就业根本就没有任何帮助,对那些缺少国际交流经验、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学生来说,它只是丰富你视野的一个途径而已。你以为去沃顿交流了一个月,你就和沃顿学生一个水平了啊??太天真了。
-- by 会员 ssunstorm (2011/3/13 0:11:16)
ssunstorm别激动,那段话不是LZ说的,是fly同学说的...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3 12:01:35)
恩,是我说的,我还没读MBA。
但是有些数据也是在北美区和亚太区比较得出来的。就像卓如说的那些数据,听过好多次。我的workshop群里里牛人还是很多的,对于毕业薪资啥的还是有可以比较的数据。
不说了,拿到啥offer再比较,如果实力强,那个top10的offer也不会去考虑这档子事
作者: 三零年代 时间: 2011-3-13 20:33
如果真的对自己负责,想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请仔细查询各个学校网站的各种信息,请尽量利用各个学校的学生大使进行全方位咨询,请亲自到各个学校看一眼实际情况,听个课,跟招生办的人聊个天.请不要说到各个学校看一眼这事儿有多少限制,关乎到一生,犹如婚姻,难道不看看另一半长什么样么?
另外,同问"创新"
-- by 会员 太阳狮子 (2011/3/13 0:05:21)
狮子啊,你说的这些渠道我都查过了。网站我看了很多,大使同学我也聊过的,中欧的校园上次去看朋友时也瞄过一眼。网站,大使,招生办一般都只会介绍中欧的优势。当然我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对吧? 作为中欧人,总归是热爱自己学校,希望得到更多认可的。可是这里的问题就是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学校。所以我才想请大家畅所欲言,听听不同的声音,帮助更多后来的CDer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中欧来比较正是因为它是国内声誉最好的学校,发现LS很多的同志对我提到的长江商学院的创新很敏感,其实大可不必。 我对两个学校没啥偏颇,纠结在这一点上反而会让人觉得气度不够大了。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3 12:00:45)
呵呵,因为你的原帖中challenge中欧。然后又提到另外几个学校的优势,一般人都会
1. 维护自己的学校,给出建议,直接回答问题。
2. 或者challenge你的说法
这一点上hang13表现不错,评论也很中肯。
但是现实状况是是在这里说说大家都很敏感,比如CK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师资力量,family culture,导师制度等等。其他学校的就会马上跳出来说我们也有..云云,然后拿出一堆数据,最后搞到和吵架一样。其实前几天刚有一个,这又出来一个,一盖楼就是好高,吵来吵去意义真不大。
我建议你单独找校友或者学生大使了解一下,要么干脆搜搜帖子,该有的评论也都有了。要么私信给我,交换下MSN,又或者我刚好也认识几个中欧的intake,推荐给你。要申请,各个学校都一样 --- 越早优势越大。
作者: cheunglin 时间: 2011-3-14 07:10
请问LS的朋友,“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个结论是怎么下出来的啊?
而且TOP30的中国学生基本都能留在美国,没你说的那么难。你是说TOP30之外的美国商学院毕业生,回中国后毕业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比中欧的学生差一个档次吗? 能举几个例子不? 以前跟几个中欧EMBA的前辈聊,中欧的MBA毕业后的package应该是从20W到60W不等。拿60W的一般是家里背景很好的,老百姓的孩子努力点social点WE好点一般是3,40万左右。如果TOP30选择回国的话,不会连这个数字都拿不到吧。。。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很tricky, 在美国,Notre Dame排名低吧?但人校友混的比MIT好的多的是。刚确认了一下,BC排名的确是50.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rankings/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21:56:17)
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这位朋友,我现在工作的单位去年招过Stanford,Insead, Tuck 这些学校的学生, 待遇和中欧的学生完全一样。
并且从我所认识的10年毕业的Havard,MIT, Chicago,Tuck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学生回大陆就业情况来说,仅仅在进入像Bain,Booz这样的美资咨询公司方面相对中欧有点优势,去企业同工同酬的是越来越普遍的情况。另外现在中欧毕业生中拿到50+/Y以上的学生数量大于任何一所美国学校中国学生的总数(当然要排除像Duck这种招很多中国人的学校) 。你所听说的EMBA学生掌握的数据很可能是3年以前,或者一小部分样本。3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让一个海龟的MBA再也拿不到以前他学长毕业时的package。历经金融危机,让国内的HR看着那么些“青涩”的海龟继续给高薪吗?why?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3 10:34:53)
呵呵,不知道说什么了。。。Stanford的MBA不如中欧的。。。可以去看看入学前的背景和毕业之后现在做什么,可以只看中国人的,就知道TOP10和中欧谁强谁弱了,也许楼主是SOHU的你们VP是Stanford毕业的MBA,现在做了优酷,或许你是GOOGLE的你们VP现在在搞外贸B2C,也或许你还是GOOGLE的你的VP现在和李开复是合伙人,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不想争论,去TOP10的很多人可以直接读中欧的EMBA的,和我们需要靠这个改变人生的轨迹的,差距显然意见。
作者: cheunglin 时间: 2011-3-14 07:17
请问LS的朋友,“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个结论是怎么下出来的啊?
而且TOP30的中国学生基本都能留在美国,没你说的那么难。你是说TOP30之外的美国商学院毕业生,回中国后毕业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比中欧的学生差一个档次吗? 能举几个例子不? 以前跟几个中欧EMBA的前辈聊,中欧的MBA毕业后的package应该是从20W到60W不等。拿60W的一般是家里背景很好的,老百姓的孩子努力点social点WE好点一般是3,40万左右。如果TOP30选择回国的话,不会连这个数字都拿不到吧。。。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很tricky, 在美国,Notre Dame排名低吧?但人校友混的比MIT好的多的是。刚确认了一下,BC排名的确是50.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rankings/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21:56:17)
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这位朋友,我现在工作的单位去年招过Stanford,Insead, Tuck 这些学校的学生, 待遇和中欧的学生完全一样。
并且从我所认识的10年毕业的Havard,MIT, Chicago,Tuck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学生回大陆就业情况来说,仅仅在进入像Bain,Booz这样的美资咨询公司方面相对中欧有点优势,去企业同工同酬的是越来越普遍的情况。另外现在中欧毕业生中拿到50+/Y以上的学生数量大于任何一所美国学校中国学生的总数(当然要排除像Duck这种招很多中国人的学校) 。你所听说的EMBA学生掌握的数据很可能是3年以前,或者一小部分样本。3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让一个海龟的MBA再也拿不到以前他学长毕业时的package。历经金融危机,让国内的HR看着那么些“青涩”的海龟继续给高薪吗?why?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3 10:34:53)
呵呵,不知道说什么了。。。Stanford的MBA不如中欧的。。。可以去看看入学前的背景和毕业之后现在做什么,可以只看中国人的,就知道TOP10和中欧谁强谁弱了,也许楼主是SOHU的你们VP是Stanford毕业的MBA,现在做了优酷,或许你是GOOGLE的你们VP现在在搞外贸B2C,也或许你还是GOOGLE的你的VP现在和李开复是合伙人,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不想争论,去TOP10的很多人可以直接读中欧的EMBA的,和我们需要靠这个改变人生的轨迹的,差距显然意见。
-- by 会员 cheunglin (2011/3/14 7:10:06)
还有同工同酬的这个问题,我不了解咨询行业和金融行业,但是我了解IBM/HP/MICROSOFT等IT美企,老板对于同工的定价范围极其大,如果你有好的谈判技巧,可以是别人的2倍工资,你同事一年40万,你80万是常有的事情,不要说工资是保密的,问问老员工谁不清楚别人的工资是多少?不管怎么样都考自己。
个例中欧也许和TOP10没差距,但是普遍上看,TOP10在美企是强有力的敲门砖,企业靠TOP10学生去撑门面也是常有的事情,在美国也是同样,不然就不会有名校的产生了。
作者: prayer 时间: 2011-3-14 09:09
请问LS的朋友,“要么你选北美top10,要么在top30和中欧里选,后面还是别跟中欧比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从毕业收入还是职业发展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个结论是怎么下出来的啊?
而且TOP30的中国学生基本都能留在美国,没你说的那么难。你是说TOP30之外的美国商学院毕业生,回中国后毕业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比中欧的学生差一个档次吗? 能举几个例子不? 以前跟几个中欧EMBA的前辈聊,中欧的MBA毕业后的package应该是从20W到60W不等。拿60W的一般是家里背景很好的,老百姓的孩子努力点social点WE好点一般是3,40万左右。如果TOP30选择回国的话,不会连这个数字都拿不到吧。。。
其实这个排名真的很tricky, 在美国,Notre Dame排名低吧?但人校友混的比MIT好的多的是。刚确认了一下,BC排名的确是50. http://www.businessweek.com/bschools/rankings/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21:56:17)
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这位朋友,我现在工作的单位去年招过Stanford,Insead, Tuck 这些学校的学生, 待遇和中欧的学生完全一样。
并且从我所认识的10年毕业的Havard,MIT, Chicago,Tuck等学校应届毕业的学生回大陆就业情况来说,仅仅在进入像Bain,Booz这样的美资咨询公司方面相对中欧有点优势,去企业同工同酬的是越来越普遍的情况。另外现在中欧毕业生中拿到50+/Y以上的学生数量大于任何一所美国学校中国学生的总数(当然要排除像Duck这种招很多中国人的学校) 。你所听说的EMBA学生掌握的数据很可能是3年以前,或者一小部分样本。3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让一个海龟的MBA再也拿不到以前他学长毕业时的package。历经金融危机,让国内的HR看着那么些“青涩”的海龟继续给高薪吗?why?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3 10:34:53)
呵呵,不知道说什么了。。。Stanford的MBA不如中欧的。。。可以去看看入学前的背景和毕业之后现在做什么,可以只看中国人的,就知道TOP10和中欧谁强谁弱了,也许楼主是SOHU的你们VP是Stanford毕业的MBA,现在做了优酷,或许你是GOOGLE的你们VP现在在搞外贸B2C,也或许你还是GOOGLE的你的VP现在和李开复是合伙人,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不想争论,去TOP10的很多人可以直接读中欧的EMBA的,和我们需要靠这个改变人生的轨迹的,差距显然意见。
-- by 会员 cheunglin (2011/3/14 7:10:06)
还有同工同酬的这个问题,我不了解咨询行业和金融行业,但是我了解IBM/HP/MICROSOFT等IT美企,老板对于同工的定价范围极其大,如果你有好的谈判技巧,可以是别人的2倍工资,你同事一年40万,你80万是常有的事情,不要说工资是保密的,问问老员工谁不清楚别人的工资是多少?不管怎么样都考自己。
个例中欧也许和TOP10没差距,但是普遍上看,TOP10在美企是强有力的敲门砖,企业靠TOP10学生去撑门面也是常有的事情,在美国也是同样,不然就不会有名校的产生了。
-- by 会员 cheunglin (2011/3/14 7:17:11)
这个应该看留美国还是在中国发展了。
在中国发展,人才那么多,就出那么多钱,你要么接受要么再找别的工作嘛。
北美top10的中国人不一定比清北复交的本科生牛多少,清北复交的本科生的工资可以压的比top10的MBA低一些,性价比可以高很多。培养几年不比读两年MBA出来能力差多少的。
国内靠美国TOP10撑门面的还真不多,你不知道个入乡随俗啊。现在中国大多企业的老总可是都没出过国读书的,但大多数都去中欧或其他学校读了EMBA的,这是top10没法比的,这才是门面
作者: 卓如 时间: 2011-3-14 10:48
大家平心静气,不必有火气.
有些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部分申请MBA人自己脑子里的评价标准,其实与职场上的评价并不在一个体系里.
比如说有些申请认为Stanford是很好的学校,去的人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08级Stanford在大陆招的12个中间,有两对夫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说为了留住一个录取者,Stanford就招了他(她)的另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被录的人都很优秀吗? 不一定吧.
同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拿到美国TOP10的人会毫不犹豫不去中欧, 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Steven 和我讲过,凭胡海清的背景,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选择中欧是最让别人无话可说的结果. 所以在02年,她来中欧了. 吴邦国的儿子也是读中欧的EMBA班. 在中国有很多人,如果他完全不需要美国TOP10给自己贴金了,自是会选择国内的学校. 所有的EMBA学生都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30~40岁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再相信美国人那套理论,那真的就老天真了.
至于说海龟比较青涩, 话比较难听,建议想出国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背后逻辑是这样的: 美国人大多喜欢比较Open, Academic比较强的申请人,这些品质现在的中国完全用不到.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同, 抱定Data Driven 的思路,回到国内撞到"头破血流"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东西,几千年的积累, 老美没有可能理解的. 从招人的标准,到两年的学校环境, 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外毕业回来的人普遍比一直在国内的同龄人要"青涩", 这也不是只MBA一个领域,哪里都有类似情况.
今天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海外独立生活,而是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 期间的过程足够让很多年轻人脱几层皮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心路历程. 相对来说, Yvvone,Steven等人都一直在中国, 说中欧比任何海外商学院更懂中国,也不是空口讲讲的.
个人观点,能认同的认同, 暂时不能认同的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作者: yiyi00 时间: 2011-3-14 11:09
其实每个人的泰迪熊都很特别,没有必要为了显得特别而故意表现的与众不同。
读或不读mba, 选或不选哪个学校,自己认定的就是最好的。
比或不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现实不会因为某一项条件的客观存在而特别的否定或青睐谁,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
作者: jiangliu 时间: 2011-3-14 11:41
大家平心静气,不必有火气.
有些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部分申请MBA人自己脑子里的评价标准,其实与职场上的评价并不在一个体系里.
比如说有些申请认为Stanford是很好的学校,去的人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08级Stanford在大陆招的12个中间,有两对夫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说为了留住一个录取者,Stanford就招了他(她)的另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被录的人都很优秀吗? 不一定吧.
同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拿到美国TOP10的人会毫不犹豫不去中欧, 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Steven 和我讲过,凭胡海清的背景,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选择中欧是最让别人无话可说的结果. 所以在02年,她来中欧了. 吴邦国的儿子也是读中欧的EMBA班. 在中国有很多人,如果他完全不需要美国TOP10给自己贴金了,自是会选择国内的学校. 所有的EMBA学生都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30~40岁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再相信美国人那套理论,那真的就老天真了.
至于说海龟比较青涩, 话比较难听,建议想出国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背后逻辑是这样的: 美国人大多喜欢比较Open, Academic比较强的申请人,这些品质现在的中国完全用不到.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同, 抱定Data Driven 的思路,回到国内撞到"头破血流"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东西,几千年的积累, 老美没有可能理解的. 从招人的标准,到两年的学校环境, 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外毕业回来的人普遍比一直在国内的同龄人要"青涩", 这也不是只MBA一个领域,哪里都有类似情况.
今天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海外独立生活,而是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 期间的过程足够让很多年轻人脱几层皮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心路历程. 相对来说, Yvvone,Steven等人都一直在中国, 说中欧比任何海外商学院更懂中国,也不是空口讲讲的.
个人观点,能认同的认同, 暂时不能认同的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4 10:48:36)
赞同!M7不好讲,因为他们的软实力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其他的学校其实还是个master in finance或者master in accounting的加强版。感觉国内还是大多去追求“美国”那个虚荣,这就导致了为什么以前CD哥和2012man的几句“大实话”能招的那么多人反对。其实他们也没说清在反对什么,总之你说美国不好那就肯定不行了。
感觉这个帖子的题目就很迷茫,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这本身市场,环境,人际等等都不同。你说美国的回来搞个finance analysis强我信,因为他们注重数理分析。但是你要说你回来搞marketing强过土鳖,那就搞笑了。正所谓强龙不扭地头蛇,一个50+强过本土的M7?吹水那!
作者: hang13 时间: 2011-3-14 12:03
大家平心静气,不必有火气.
有些问题,说来说去,都是一部分申请MBA人自己脑子里的评价标准,其实与职场上的评价并不在一个体系里.
比如说有些申请认为Stanford是很好的学校,去的人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08级Stanford在大陆招的12个中间,有两对夫妇.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说为了留住一个录取者,Stanford就招了他(她)的另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被录的人都很优秀吗? 不一定吧.
同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拿到美国TOP10的人会毫不犹豫不去中欧, 答案同样是不一定. Steven 和我讲过,凭胡海清的背景,去世界上任何一所商学院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选择中欧是最让别人无话可说的结果. 所以在02年,她来中欧了. 吴邦国的儿子也是读中欧的EMBA班. 在中国有很多人,如果他完全不需要美国TOP10给自己贴金了,自是会选择国内的学校. 所有的EMBA学生都可以说是这样的情况. 一个30~40岁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再相信美国人那套理论,那真的就老天真了.
至于说海龟比较青涩, 话比较难听,建议想出国的朋友可以听一听.
背后逻辑是这样的: 美国人大多喜欢比较Open, Academic比较强的申请人,这些品质现在的中国完全用不到.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越来越不同, 抱定Data Driven 的思路,回到国内撞到"头破血流"的人多了去了. 很多东西,几千年的积累, 老美没有可能理解的. 从招人的标准,到两年的学校环境, 最终的结果就是海外毕业回来的人普遍比一直在国内的同龄人要"青涩", 这也不是只MBA一个领域,哪里都有类似情况.
今天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海外独立生活,而是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 期间的过程足够让很多年轻人脱几层皮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心路历程. 相对来说, Yvvone,Steven等人都一直在中国, 说中欧比任何海外商学院更懂中国,也不是空口讲讲的.
个人观点,能认同的认同, 暂时不能认同的以后可以慢慢体会
-- by 会员 卓如 (2011/3/14 10:48:36)
在理,顶。本来这个帖子就是几个问题,大家直接回答楼主即可,一引申,争论就来了。
还是回归主题吧。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4 13:17
LS的同志淡定,这没人迷信美国,只是做个学校的比较嘛。而且商学院是生命中的两年时间,不能光看毕业后在哪工作干什么,也得看看这两年你是在哪过的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前一点就算CEIBS和US TOP50差不多吧,后一点C是永远给不了CDers的。
我觉得胡和小吴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两人哪需要什么商学院?对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选择商学院无非是希望能多挣点儿钱,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增加一点安全感,为自己的父母创造一个更幸福的家庭。中国社会阶层食物链的最高一层,对大多数CDer来说毫无参照意义。这个例子无效。
不过我对卓如提到的“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非常感兴趣。可以看出这一块是卓如同学认为的中欧相比欧美学校的优势之一。能请卓如同学仔细说说么? CDer们在中欧能学到些,或者感悟到些啥,能让他们在BJ/SH游刃有余? 为啥欧美的筒子们万一想回来的话就不能游刃有余了?请仔细分享一下好吗,一定很有趣很有用。 另外卓如朋友“老外大多数喜欢open, Academic,在中国就xxx"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啊? 我认识的从TOP 3到TOP50的申请人,什么样的都有。我觉得logical, persistence, integrity, teamwork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哪里都会认可的,莫非在祖国就不灵了?
我ex-Boyfriend当年申请的时候被Boston College拒了,最后Round 3进了中欧,不难。搞得他前两年还老后悔当时没再try 一年。另外那时我也翻过他的教材,其实用的都还是美国买来的教材嘛。
也喜欢hang13同志给的分析,客观。虽然综合排名什么的中欧排到欧美100多名(有点夸张了吧?),但在中国体制内发展,中欧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想追求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文明,那是中欧给不了的。百年教育的沉淀,文化,对这个世界,人类本身的看法,应该都和中国不同。
jiangliu说的也有道理。US TOP50能留美国,回国也有戏, 应该也有不少去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 CEIBS能保证在中国找到个不错的饭碗,但是去别的国家这个牌子可能就不灵了。 主要是看想要什么了。 想体验下美国欧洲的工作生活,那就US TOP50. 想混中国社会,对国外没兴趣,那就CEIBS.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14 13:37
其实每个人的泰迪熊都很特别,没有必要为了显得特别而故意表现的与众不同。
读或不读mba, 选或不选哪个学校,自己认定的就是最好的。
比或不比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现实不会因为某一项条件的客观存在而特别的否定或青睐谁,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
-- by 会员 yiyi00 (2011/3/14 11:09:33)
恩,yiyi说的也很好。生活最终还是要自己来过的
作者: 卓如 时间: 2011-3-14 14:23
1. 举一些VIP学生的例子,不代表没有很多普通背景的申请人,据掉M7来中欧,每年都有. 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不论读那个学校都有一样的出路, 选择中欧只是因为中欧更适合而已. 多年以前我就说过很多遍:没有必要把所有据掉北美学校Offer的同学列个名单,来证明中欧的强弱.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告诉很多申请人, 社会上很多人不认为M7就比中欧好, 社会上没有听说过Kellogg的人多了去了.一个中欧的毕业生和一个海外回来的人申请同一个职位,选谁都很合理.关键看雇主想要什么. CDer总认为雇主会自然而然地buy in 海外Top学校的毕业生.我个人的经历总结:不是这样的. 雇主既不一定buy in 海外MBA, 更不一定buy in MBA.
2. 如果你说到申请人,比较谁认识更多的学校毕业生也没有意义. 我的亲戚,同事从S/W毕业的有好几个.一起在CD Workshop的申请过程中,几个月时间接触的最后基本都去北美了.M7/Insead每一所学院的毕业生,本人都有认识. 我只能保证,我所举的所有实例都是实话.
3. 中国的商学院与海外的商学院有很多相同点,比如教材,课本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 比如文化. 美国的商学院是以北美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文化. 中欧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文化. 两种国际文化主体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海外商学院眼睛里选的中国人, 其实都是符合老外的胃口. 也许有的人认为他们很Diversity. 而我觉得他们有挺明显的共性. 两年的学习之后, 国外商学院的毕业生回到国内,一眼就能被人看出:外面回来的. 就像身上贴着标签一样明显. 这种标签是优势还是劣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Integrity, Teamwork 在国内当然用的到. 但"美国式"的要在中国用, 要灵...真的很难.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难的多.
如果希望追求人生的不同文化体验,当然应该出国. 如果要在中国发展,"懂中国"很重要. 中欧不是"懂中国"最好的方式, 只是相对于任何海外商学院, 中欧在这点上的优势是明显的.
作者: prayer 时间: 2011-3-14 14:33
LS的同志淡定,这没人迷信美国,只是做个学校的比较嘛。而且商学院是生命中的两年时间,不能光看毕业后在哪工作干什么,
也得看看这两年你是在哪过的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前一点就算CEIBS和US TOP50差不多吧,后一点C是永远给不了CDers的。
【想出去看,参加ceibs的交换生也可以实现,好像真正需要MBA的不在乎那两年的lifestyle吧】
我觉得胡和小吴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这两人哪需要什么商学院?【商学院里最有价值的就是alumni network,学知识去master和phd】对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选择商学院无非是希望能多
挣点儿钱【很多人读MBA之前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点,增加一点安全感,为自己的父母创造一个更幸福的家庭。中国社会阶层食物链的最高一层,对大多数CDer来说毫无参照意义。这个例子无效。
不过我对卓如提到的“在北京,上海的办公室里"游刃有余"”非常感兴趣。可以看出这一块是卓如同学认为的中欧相比欧美学校的优势之一。能请卓如同学仔细说说么? CDer们在中欧能学到些,或者感悟到些啥,能让他们在BJ/SH游刃有余?
为啥欧美的筒子们万一想回来的话就不能游刃有余了?【
你是地道的中国人么,中国的裙带关系你都不懂?】请仔细分享一下好吗,一定很有趣很有用。 另外卓如朋友“老外大多数喜欢open, Academic,在中国就xxx"这个结论是哪里来的啊? 我认识的从TOP 3到TOP50的申请人,什么样的都有。我觉得logical, persistence, integrity, teamwork这些能力和品质是哪里都会认可的,莫非在祖国就不灵了?
我ex-Boyfriend当年申请的时候被Boston College拒了,最后Round 3进了中欧,不难
【被BC拒了的还有进了MIT的,MIT也不难?BC拒的理由是太年轻,没工作经验】。搞得他前两年还老后悔当时没再try 一年。另外那时我也翻过他的教材,其实用的都还是美国买来的教材嘛。
也喜欢hang13同志给的分析,客观。虽然综合排名什么的中欧排到欧美100多名(有点夸张了吧
?)【综合排名应该考虑到本科吧,中欧没有。其实雷鸟也不错,也没有本科,排名也不高,在国内教育部认证的学校里还没有雷鸟的名字】,但在中国体制内发展,中欧是很好的选择。而如果想追求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文明,那是中欧给不了的。百年教育的沉淀,文化,对这个世界,人类本身的看法,应该都和中国不同。
jiangliu说的也有道理。US TOP50能留美国,回国也有戏, 应该也有不少去其他国家工作的机会。 CEIBS能保证在中国找到个不错的饭碗,但是去别的国家这个牌子可能就不灵了。 主要是看想要什么了。 想体验下美国欧洲的工作生活,那就US TOP50. 想混中国社会,对国外没兴趣,那就CEIBS.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既然你不喜欢中欧,又何必来讨论呢,美国的那么好,去申就好了,30~50名的有很多全奖的,玩两年就回来了,也不累。
作者: prayer 时间: 2011-3-14 14:43
我参加过MIT在北京的info session,其中有个女校友,叫刘千里。她以前在华尔街,后来去hk,最后还是回国内,她说过,在国外,永远不会有太多的机会留给中国人让你快速爬到企业高层。
http://www.zcom.com/article/4648/index.htm 这里有一篇她的文章
作者: 5min 时间: 2011-3-14 14:46
ls说得对, 主要还是背景和语言和本土人不一样
作者: hang13 时间: 2011-3-14 15:31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bestvampire你最好谈谈你想要什么,泛泛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我觉得就像比较汉堡包和煎饼果子那个更好一样很无聊。
作者: flyeoc 时间: 2011-3-14 15:51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bestvampire你最好谈谈你想要什么,泛泛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我觉得就像比较汉堡包和煎饼果子那个更好一样很无聊。
-- by 会员 hang13 (2011/3/14 15:31:44)
很可能是lz想申北美30~50左右的学校,想找一些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北美top50比中欧和长江要划算。
要不会整个帖子,她都有明显的偏见,既然认为北美的好,为啥还来比较
作者: gmat928 时间: 2011-3-14 16:46
选择的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比较雨伞和墨镜那个更好的关键在于今天是下雨还是晴天。
如果LZ拿到两个offer,具体比较会好一些,有针对性。
作者: hang13 时间: 2011-3-14 17:48
结果赶上太阳雨了,哈哈
作者: 太阳狮子 时间: 2011-3-14 23:54
如果真的对自己负责,想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学校,请仔细查询各个学校网站的各种信息,请尽量利用各个学校的学生大使进行全方位咨询,请亲自到各个学校看一眼实际情况,听个课,跟招生办的人聊个天.请不要说到各个学校看一眼这事儿有多少限制,关乎到一生,犹如婚姻,难道不看看另一半长什么样么?
另外,同问"创新"
-- by 会员 太阳狮子 (2011/3/13 0:05:21)
狮子啊,你说的这些渠道我都查过了。网站我看了很多,大使同学我也聊过的,中欧的校园上次去看朋友时也瞄过一眼。网站,大使,招生办一般都只会介绍中欧的优势。当然我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对吧? 作为中欧人,总归是热爱自己学校,希望得到更多认可的。可是这里的问题就是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学校。所以我才想请大家畅所欲言,听听不同的声音,帮助更多后来的CDer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中欧来比较正是因为它是国内声誉最好的学校,发现LS很多的同志对我提到的长江商学院的创新很敏感,其实大可不必。 我对两个学校没啥偏颇,纠结在这一点上反而会让人觉得气度不够大了。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3 12:00:45)
那请问除了中欧的学生能够从内部给您提供中欧的信息,您觉得还有哪些渠道是可信并且有意义的呢? 如果中欧的学生说中欧好是不客观, 那么又凭什么认为中欧以外的都没有在中欧上过一节课的人给的评论是客观的呢?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11-3-16 02:16
在美国认可度不知道,在中国发展的话国内前几家的人脉资源要广得多。
不排除两边教学水平一样的可能。但是真正在不同地方发展能用得上的资源差距甚大。
作者: Boot 时间: 2011-3-18 15:48
强顶卓如~~
基本上几个点都涵盖到了。
作者: 三零年代 时间: 2011-3-19 22:41
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GMAT学累了,旁观撒,看看热闹。好高好高的楼啊。噼里啪啦的,每个人都想说服其他人。结果还是一样,每个学校照常按照自己的计划找人,intake照常聚会,像我,GMAT继续复习。一切都没有改变...............
休息了,大家晚安,做个好梦。
作者: leoleo0802 时间: 2011-3-27 00:07
...美国开MBA的一共才多少学校啊 快50了还算什么TOP
作者: 有才 时间: 2011-3-28 10:50
商学院总的来讲都是功利的,gold in,gold out。如果一个一般人,即使是从哈佛、沃顿毕业,也只会是在最初impress雇主,后边出不来什么好业绩。对于申请者个体来讲,如果本身背景比较强,就不需要太多的外界东东来贴牌,面对雇主应该致力于创造个人品牌,用知识、经验、眼界、业绩、个人魅力等等。所以在选学校的时候要明确1 自己要什么 2 每个学校都有什么 3 综合对比分析 学校就选出来了。过程中自己是主体,选学校,而不是变为比学校。中欧和长江是国内独立商学院比较杰出的两个,跟成熟市场比起来,时间很短,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进步着。
作者: hang13 时间: 2011-3-28 12:23
有才很有才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29 18:00
几天没来,点击量都这么大了,看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思考。长江中欧的offer我都拿到了。还有两个美国50左右的offer.
有才说的特好,不愧是有才!hang13也幽默的,哈哈。 谢谢楼上各位的回复,只要说话不带情绪,其实大家说的都挺中肯:)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3-29 19:32
而且我一开始只是想用CEIBS和US TOP50的商学院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劣而已啊。对美国没啥迷信。打倒腐朽落后的美帝国主义!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4 13:17:49)
不同的项目适合不同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bestvampire你最好谈谈你想要什么,泛泛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我觉得就像比较汉堡包和煎饼果子那个更好一样很无聊。
-- by 会员 hang13 (2011/3/14 15:31:44)
很可能是lz想申北美30~50左右的学校,想找一些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北美top50比中欧和长江要划算。
要不会整个帖子,她都有明显的偏见,既然认为北美的好,为啥还来比较
-- by 会员 flyeoc (2011/3/14 15:51:11)
呵呵,flyeoc真孩子气。 希望你能拿到中欧的offer
作者: 星星点灯2010 时间: 2011-3-29 21:22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作者: elaineyll 时间: 2011-3-30 10:34
几天没来,点击量都这么大了,看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思考。长江中欧的offer我都拿到了。还有两个美国50左右的offer.
有才说的特好,不愧是有才!hang13也幽默的,哈哈。 谢谢楼上各位的回复,只要说话不带情绪,其实大家说的都挺中肯:)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29 18:00:26)
Congrats!
理解vampire mm的犹豫,做出决定后记得来分享汇报哦~
作者: Yaoliang 时间: 2011-4-2 10:30
顶。。。。。
作者: Yaoliang 时间: 2011-4-2 10:36
LZ , 决定吧!真想去美国,直接投资移民好了,或者找个美国人嫁了。
在美国的朋友好几个都说,真要读MBA就得top20,这才能在美国有竞争力。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了排名靠后的,能混得照样行。
作者: y001j 时间: 2011-4-4 04:14
我去年去美国开会的,结识了不少中国人(包括香港人,台湾人)同事。有混到Boss的,有PM,有小兵的,给我的感觉,在美国的华人总体来说,活的挺辛苦的。虽然物质上丰富些,政治和社会没有那么多阴暗面,但毕竟是外国,人家是把你当外国人的。我不羡慕他们,也打消了长期在外国工作的念头,华人要混出头,难,甚至比印度人难,原因大家也知道的,某些劣根性啊。楼上说的如果有钱去投资移民到是好主意,这样活的会轻松潇洒些,因为已经在国内都赚够钱了。当然啦,有钱在哪过得都不会太差。
作者: 5min 时间: 2011-4-4 06:45
社会阴暗面还是有的, 主要是西方从小就教育小孩伸张正义的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4-4 10:24
大家好,请教几个问题啊。
中欧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声誉非常响亮,可是这两年排名连年下滑,已经被港科大远远超过。 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去掉那些PPI之类的因素,中欧的排名是不是实际得排到一百名之后了呢?
问了些中欧的校友,对学校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性价比很高,有的觉得上下来很失望。 如果比大学的话,中欧是不是要比Owen这样的依靠美国传统大学的学校还不如啊?
在国内比的话,中欧和长江,高金比又如何呢? 长江创新很强,高金政府背景很强,那中欧的优势在哪里呢?
希望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越办越好,早日走向世界!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3/12 14:18:27)
各自看法都不同,中欧代表欧洲MBA向中国这块经济增长热土的扩张的典型,高金也是经济增长热浪下的政府推动国际化的努力,长江则代表中国富豪阶层希望在教育这块分一杯羹。
如果楼主MM希望移民美国另外一片天地,美国的50左右商学院也比这三家强胜很多。
作者: refish 时间: 2011-4-4 12:47
我觉得如果是中国人的话,中欧可能从学术上会略次于所谓的M7但是top10真的对中国人的用处未见得中欧这么强大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4-4 13:17
我觉得如果是中国人的话,中欧可能从学术上会略次于所谓的M7但是top10真的对中国人的用处未见得中欧这么强大
-- by 会员 refish (2011/4/4 12:47:11)
哇,看来中欧熏陶出来的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藐视top10了
作者: 雪天 时间: 2011-4-4 14:53
显然中欧更好,这还有啥好问的 哎……除非就是铁了心的想去美利坚
作者: gauchohunter 时间: 2011-4-6 02:27
请大家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对美国。我在美国读了大学,研究生,美国投行两年,基金两年在纽约,我家人在LA。 我身边有无数的 M7 或 top 20 mba 的留学生。 几乎90%的人都想回国,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身份,面子,经验) 都在这里坚持着。 虽然都能赚的很多,不过开销也很大。 给我的感觉LA 的生活是平静的,安稳的,而纽约是快速的,盲目的。 为什么说盲目呢? 因为如果你不是个 vp level 的,你是不会真正赚到任何钱的,除非你活着很简单,不过如果你选择来纽约,应该不会吧。。。 很多人都是30+ 还没有稳定的生活,没有家人,周末出来喝酒,跳舞,social. 至于美国中部,那就可想而知了吧,至少两岸你还能吃到中餐。。
至于用一个前10-20的美国mba 和 ceibs 来比的话,其实我也很纠结, 因为我也进了 ceibs 和 cmu。。。 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我拿了 cmu 回国找工作,会不会比ceibs 好? 当然在美国, cmu 是有绝对优势了。 大家可以帮我想想。。。呵呵
对于吸血鬼妹妹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还是要看你要在那里。 不过首先你要接受现实,美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么完美,如果好玩,中国好玩多了,好吃的多了。 你到美国,的想法,就是应该是来学习,学到中国学不到的东西,开拓的你思维,发展你的自我,而不是来融入和享受,因为美国的社会,尤其是金融界,是很难往上走的。 你如果想来看看,参加个旅游团啊,其实这里的留学生,都是跟中国人在一起,大部分中国人,过了20-30年还是在中国人的社区生活。还有,你ex-bf 后悔,不过他去过 boston 么?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作者: luosmwrath 时间: 2011-4-6 10:01
请大家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对美国。我在美国读了大学,研究生,美国投行两年,基金两年在纽约,我家人在LA。 我身边有无数的 M7 或 top 20 mba 的留学生。 几乎90%的人都想回国,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身份,面子,经验) 都在这里坚持着。 虽然都能赚的很多,不过开销也很大。 给我的感觉LA 的生活是平静的,安稳的,而纽约是快速的,盲目的。 为什么说盲目呢? 因为如果你不是个 vp level 的,你是不会真正赚到任何钱的,除非你活着很简单,不过如果你选择来纽约,应该不会吧。。。 很多人都是30+ 还没有稳定的生活,没有家人,周末出来喝酒,跳舞,social. 至于美国中部,那就可想而知了吧,至少两岸你还能吃到中餐。。
至于用一个前10-20的美国mba 和 ceibs 来比的话,其实我也很纠结, 因为我也进了 ceibs 和 cmu。。。 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我拿了 cmu 回国找工作,会不会比ceibs 好? 当然在美国, cmu 是有绝对优势了。 大家可以帮我想想。。。呵呵
对于吸血鬼妹妹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还是要看你要在那里。 不过首先你要接受现实,美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么完美,如果好玩,中国好玩多了,好吃的多了。 你到美国,的想法,就是应该是来学习,学到中国学不到的东西,开拓的你思维,发展你的自我,而不是来融入和享受,因为美国的社会,尤其是金融界,是很难往上走的。 你如果想来看看,参加个旅游团啊,其实这里的留学生,都是跟中国人在一起,大部分中国人,过了20-30年还是在中国人的社区生活。还有,你ex-bf 后悔,不过他去过 boston 么?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 by 会员 gauchohunter (2011/4/6 2:27:05)
呵呵, gauchohunter的观点还是挺对的,这就是一个主流文化和人性的问题。对于发展来说,肯定是在主流文化中发展更好,因为你所具有的特质会是得到你周围的人,和你所在的社会的认可。但是假如你非要闯入一个不同文化的环境中去发展,你所需要付出的会很多。就算你的语言能力可以到native,但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不知一朝一夕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人的本性来说,人类会选择和自己生理和心理相近的群体亲近,所以本质上来说,你要去白人社会发展,在实力相等的情况下,你的白人对手会比你得到更多的信赖。这个和歧视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一个动物的本性而已。
要去美国发展,你就要准备付出更多同时得到的更少,假如心态能调整好,那你会有成功的一天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4-7 11:53
谢谢楼上各位大哥的指点。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呢,真有意思。我是特别喜欢那种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所以觉得Boston地区的学校真的挺不错的。CEIBS和长江当然也是好的商学院,背靠我们伟大祖国,以后找工作起码不用愁了。选择国内的商学院的话,我想理由就是以后在中国能找个好工作。选择国外的话,除了工作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体验呢。
gauchohunter/luosmwrath哥说的事情我也想过,之所以会纠结,就是因为我很想去不同的文明里体验两年,可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家庭,朋友,圈子又都在国内。在国内可以用很小的代价上个台阶,然后享受下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很多便宜的好吃的,好玩的“,在国外应该自己会先苦几年哦,然后再享受。
另外现在国内这么乱,民怨沸腾的,ZF应该不会乱吧。万一ZF乱了,那中国商学院会怎么样呢,还是有点怕怕的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4-7 11:54
显然中欧更好,这还有啥好问的 哎……除非就是铁了心的想去美利坚
-- by 会员 雪天 (2011/4/4 14:53:18)
雪天,为什么显然中欧更好呀?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作者: jlshen 时间: 2011-4-7 20:06
其实真没啥好比的,有两个原因:
第一,你在还没有真正清楚自己读完MBA要做什么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标准来评判不同的MBA项目。
第二,MBA是一个市场化的产品,他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市场的大环境,特别是在目前的背景下。
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你可以联系我,我当初拿到了Kellogg和中欧两个录取通知书,我选了中欧,我想我对这样的比较还是有发言权的,over。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4-7 21:46
咦jlshen你有意思啊,为什么不去kellogg呢?你是打算一直在国内发展是不。我给你发消息你没回呢。
我还是想毕业后能在美国先工作几年的,但是很舍不得家人,哎
作者: gauchohunter 时间: 2011-4-8 02:37
谢谢楼上各位大哥的指点。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呢,真有意思。我是特别喜欢那种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所以觉得Boston地区的学校真的挺不错的。CEIBS和长江当然也是好的商学院,背靠我们伟大祖国,以后找工作起码不用愁了。选择国内的商学院的话,我想理由就是以后在中国能找个好工作。选择国外的话,除了工作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体验呢。
gauchohunter/luosmwrath哥说的事情我也想过,之所以会纠结,就是因为我很想去不同的文明里体验两年,可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家庭,朋友,圈子又都在国内。在国内可以用很小的代价上个台阶,然后享受下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很多便宜的好吃的,好玩的“,在国外应该自己会先苦几年哦,然后再享受。
另外现在国内这么乱,民怨沸腾的,ZF应该不会乱吧。万一ZF乱了,那中国商学院会怎么样呢,还是有点怕怕的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4/7 11:53:24)
吸血妹妹,美国30-50名左右的国际学生mba不好找工作哦。。。尤其是你想去体验的地方,应该是东部,或西部吧。。。NY,LA, boston,SF。。。。 那就跟难。 你想做什么呢? 现在金融不是很乐观,美国现在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萧条的,看看出去吃饭,买东西的人就知道啦。。。如果想以后上美国享受的话啊,还是看自己家里条件如何啦,家里不错,就来呗,呵呵,不会吃什么苦的,就是无聊点。
作者: refish 时间: 2011-4-8 11:15
咦jlshen你有意思啊,为什么不去kellogg呢?你是打算一直在国内发展是不。我给你发消息你没回呢。
我还是想毕业后能在美国先工作几年的,但是很舍不得家人,哎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4/7 21:46:11)
如果以后是想尝试融入美国社会肯定是Kellogg。
如果事业重心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国内的top商学院的资源将是极大的提高,好多清华的同学都放弃了外企和金融机构的高薪投奔了央企的直接投资。这也是一种人生。现在美国的学历已经不能靠学历吃饭了,而获得的东西在中国的用处显然没有本土项目好。
一句话MBA其实是一个Club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4-23 11:02
决定了,去美国。 上周rej了CEIBS的offer,遗憾不能和大家做同学了。
谢谢大家的建议,祝福每个人都早日梦想成真 :P
作者: bestvampire 时间: 2011-4-23 11:10
谢谢楼上各位大哥的指点。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呢,真有意思。我是特别喜欢那种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所以觉得Boston地区的学校真的挺不错的。CEIBS和长江当然也是好的商学院,背靠我们伟大祖国,以后找工作起码不用愁了。选择国内的商学院的话,我想理由就是以后在中国能找个好工作。选择国外的话,除了工作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体验呢。
gauchohunter/luosmwrath哥说的事情我也想过,之所以会纠结,就是因为我很想去不同的文明里体验两年,可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家庭,朋友,圈子又都在国内。在国内可以用很小的代价上个台阶,然后享受下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很多便宜的好吃的,好玩的“,在国外应该自己会先苦几年哦,然后再享受。
另外现在国内这么乱,民怨沸腾的,ZF应该不会乱吧。万一ZF乱了,那中国商学院会怎么样呢,还是有点怕怕的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4/7 11:53:24)
吸血妹妹,美国30-50名左右的国际学生mba不好找工作哦。。。尤其是你想去体验的地方,应该是东部,或西部吧。。。NY,LA, boston,SF。。。。 那就跟难。 你想做什么呢? 现在金融不是很乐观,美国现在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萧条的,看看出去吃饭,买东西的人就知道啦。。。如果想以后上美国享受的话啊,还是看自己家里条件如何啦,家里不错,就来呗,呵呵,不会吃什么苦的,就是无聊点。
-- by 会员 gauchohunter (2011/4/8 2:37:27)
哎,真没觉得会是享受呢。这次出来我不会花家里一分钱,要靠奖学金,打工搞定一切。花着父母的钱在美国享受,我圈子里没人干得出这样的事情:)
作者: eliasfan 时间: 2011-4-24 22:50
顶吸血鬼MM “花着父母的钱在美国享受,我圈子里没人干得出这样的事情:) ”
好好的辛苦几年,在外独立闯荡,我相信米国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体验的
作者: prayer 时间: 2011-4-25 09:49
决定了,去美国。 上周rej了CEIBS的offer,遗憾不能和大家做同学了。
谢谢大家的建议,祝福每个人都早日梦想成真 :P
-- by 会员 bestvampire (2011/4/23 11:02:46)
希望你在美国过的好好的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