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今天,一位身价20亿的“成功人士”教训我:MBA在中国毫无用处 [打印本页]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00:48
标题: 今天,一位身价20亿的“成功人士”教训我:MBA在中国毫无用处
今天偶然遇到朋友的亲戚,他是某二线城市某地产公司老总(算tier2吧),可能有十几亿资产
得知我想去米国留学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去”,
得知要去MBA后,第二句话是“更不要去”,
得知我的年龄后,第三句话“给你即一个建议:摆地摊做起,知识在中国没有用!”
随后扬长而去,把我气得。
作者: shemmiasun 时间: 2011-2-13 00:56
房地产,你懂的。。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00:59
我懂他,他装着也懂我似的,很自负
作者: maurise 时间: 2011-2-13 01:07
哈哈 其实也许互相都不懂对方
作者: Luxe 时间: 2011-2-13 01:14
呵呵 你的亲戚说的有道理,我读研的时候自己试着办过一个小公司,学到东西至今受用无穷,自己做做小生意有助于了解这个社会。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01:18
那你的建议是? Did not get your point.
作者: Luxe 时间: 2011-2-13 01:34
呵呵 我的意思是你的亲戚说的有道理,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他的感觉应该是这样。他是无法理解我们这种打工人的处境的,他是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讲的。我们是打工的,想通过读这个让自己买一个更好的价钱或者是留在美国。读MBA的收益无非就是2个,2年的美国生活经历(有些人认为是收益)和毕业后收入增值。成本是你两年的工资,与家人分离的郁闷和学费。你这个亲戚他质疑的是你是否能获取毕业后收入增值。这个成本和收益里面的组成元素都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都是楼主主观确认的。 不好意思,说了一堆废话,还是要楼主自己来做决策 呵呵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01:38
呵呵 我的意思是你的亲戚说的有道理,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他的感觉应该是这样。他是无法理解我们这种打工人的处境的,他是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讲的。我们是打工的,想通过读这个让自己买一个更好的价钱或者是留在美国。读MBA的收益无非就是2个,2年的美国生活经历(有些人认为是收益)和毕业后收入增值。成本是你两年的工资,与家人分离的郁闷和学费。你这个亲戚他质疑的是你是否能获取毕业后收入增值。这个成本和收益里面的组成元素都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都是楼主主观确认的。 不好意思,说了一堆废话,还是要楼主自己来做决策 呵呵
-- by 会员 Luxe (2011/2/13 1:34:03)
感谢你的comments, 但我认为他的理由和你的理解的意思不同。
作者: zuozuox 时间: 2011-2-13 02:01
为什么知道楼主年龄后,老总的建议是摆地摊?年龄和摆地摊有什么关系?
作者: ChinaRepresent 时间: 2011-2-13 02:26
美国和中国非常不一样。美国重视知识,中国不重视知识。比如美国很多财富是建立在intellectual property之上,可是中国根本就是没有人尊重知识产权。但是你能说知识产权没用吗?
还有美国MBA是建立在量化商业问题,所以你能看到top MBA有很多quantitative approach。Quantitative的好处在于形成系统,这样可以让大家发挥群体优势达到1+1>2的结果。而中国企业到现在全部都是精神领袖,精神领袖一下,企业就很难有所作为。这样的经营模式不要MBA也罢。不用你身价十几亿的亲戚,美国MBA要想在中国派上用途还得走本土化。
今天偶然遇到朋友的亲戚,他是某地产公司老总(算tier2吧),可能有十几亿资产
得知我想去米国留学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去”,
得知要去MBA后,第二句话是“更不要去”,
得知我的年龄后,第三句话“给你即一个建议:摆地摊做起,知识在中国没有用!”
随后扬长而去,把我气得。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0:48:30)
作者: didai1314 时间: 2011-2-13 02:55
土财主?爆发户?
作者: nestajj 时间: 2011-2-13 03:13
在万事向钱看的人眼里,读什么都没有价值
作者: JASO 时间: 2011-2-13 03:19
看看埃及
作者: 赫尔墨斯 时间: 2011-2-13 08:23
知识在中国确实是排在关系之下。
但是若无关系,能做的只能是加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在没有好的创业项目的情况下,去读书还是一条很好的路。中国社会已经过了那种摆地摊就能变暴发户的时代了。
作者: fargone 时间: 2011-2-13 09:21
看看埃及
-- by 会员 JASO (2011/2/13 3:19:54)
犀利,呵呵
作者: t3y_chenzhan 时间: 2011-2-13 09:40
要过一般人稳定安逸的生活,就多读书。要过非常富裕的大资产阶级那种,就要从摆地摊开始,很多成功的例子,但风险大就是了,很可能一辈子就摆地摊的级别,但也可能暴富。
你朋友说的没错,只不过是你愿不愿意选择风险。想着读MBA的人,手上一般都有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抛开尊严去冒这个风险。还有就是很多暴富的人,当初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才去摆地摊,只不过现在富裕了,就把以前的不堪粉饰成是自己雄才大略和前瞻性的体验生活而已。lz也不必太上心。
总之,认清自己是那块材料,就选择走那块材料的路。
作者: ystraight 时间: 2011-2-13 10:04
在中國從擺地攤可能可以讓你開始學到作生意的竅門.
這些確實是MBA學不到的.
貌似The apprentice中有一集川普就讓那些MBA們去賣Lemonade去了...
但是,不同的人生目標,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問題是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所以...問題回到"Why MBA?"
但如LZ經此席話後,憤而之後在米國闖出一大名堂,
那也未必是件壞事.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1:52
LZ,如果这位成功人士可以帮助你,让你成为成功人士,或者能够传授你一些经商的法则以及办法。或者在你今后的道路上能够帮你过过难关,他说这些有用,如果你跟他的关系,就是说说而已,那你还是该怎么做,怎么做。
全看你跟他的关系。北京20亿根本算不上数,因为有钱人太多了,关键是要能把你拉进去。这个才是实在的。而不是某个有用某个没用之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不值得去讨论。
就像比尔盖茨不会说他妈当年是ibm高层,巴菲特他爹是国会议员让他去访问华尔街,高盛老总亲自接待这样被人不被提及的话一样,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关系。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1:46:33)
你说得很对。但我认为他不会为我带来这样的机遇。
他的成功可能的确是靠了关系,在20年前他有海外关系,他的成功也源于中国的不成熟
我现在同样和他摆地摊,从“底层”做起,20年后也许还是混混。
顺便说下,他不在北京,而在一个二线城市, 也许这就是他这么拽的原因吧。
他和我也是第一次见,只是朋友的亲戚。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1:55
土财主?爆发户?
-- by 会员 didai1314 (2011/2/13 2:55:48)
不能完全算暴发户,他还是经过了自己多年的努力,这点值得肯定。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2:02
要过一般人稳定安逸的生活,就多读书。要过非常富裕的大资产阶级那种,就要从摆地摊开始,很多成功的例子,但风险大就是了,很可能一辈子就摆地摊的级别,但也可能暴富。
你朋友说的没错,只不过是你愿不愿意选择风险。想着读MBA的人,手上一般都有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抛开尊严去冒这个风险。还有就是很多暴富的人,当初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才去摆地摊,只不过现在富裕了,就把以前的不堪粉饰成是自己雄才大略和前瞻性的体验生活而已。lz也不必太上心。
总之,认清自己是那块材料,就选择走那块材料的路。
-- by 会员 t3y_chenzhan (2011/2/13 9:40:35)
我想他当时摆地摊卖衣服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有今天,就像你说的“当初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才去摆地摊,只不过现在富裕了,就把以前的不堪粉饰成是自己雄才大略和前瞻性的体验生活而已”。
我认为在CD上的人没有几个比他差的,但重走他老路都会和他一样成功吗?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附下他的经历:据说他原先是个教师,后来改革开放了,他做起了小生意,买卖花椒,买卖衣服,开了个通讯公司做程控交换机的配件,后来见药厂有利可图又办了个药厂,最后见形势变了,买了块地皮,突然就富起来了。我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机会主义者。
作者: ChinaRepresent 时间: 2011-2-13 12:08
高考那么多人是因为在人生那个阶段没有其它任何的alternatives。现在来美国容易了,很多高考班整班整班都空了,很多来美国念本科。
谁的成功都是源自于 市场的不成熟,成熟的市场是不会有竞争的,而是处处都是寡头。核心在于你如何发现现在还未成熟的市场,开拓进入。
市场,机遇,关系,再加自己,离成功就更近一步。 真的跟所谓什么中国人不尊重知识,美国人尊重知识没关系,现在中国缺少的是对人的尊重。一个送快递,一个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应该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同等的尊重,这才是社会最大的进步。如果中国人不尊重知识,每年高考那么多人,只录取50%,那不是张嘴胡扯蛋么!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2:05:30)
作者: WendyT 时间: 2011-2-13 12:19
maybe you shouldn't have talked about your own education but his son's. you would probably end up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his opinion on what is so "applicable" in china. guys like him are highly unlikely able to think in your shoes so what he said is hardly a valid reference to y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his manners sucks. don't ever never learn from him on that.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2:27
所以对知识,中国人哪里有不尊重这一说呢?而是更多的想方设法的去获得更好的教育。
对知识的不尊重是中国人长久的传统。我们大多数国人想的不是脚踏实地创业工作,而是想的如何走关系走捷径,升高管发大财
所以才有了毒饺子,染色的苹果,甲醇做的白酒, 竹竿充当的钢筋...还有那些我们正在吃着,用着,住着的危险商品
所以才有了文强,陈希同,杜世成,陈良宇...还有那些多如牛毛潜伏着的蛀虫
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尊重知识的氛围,有的只是一个毫无信仰浮躁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将永远落后于美国,日本!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2:32
maybe you shouldn't have talked about your own education but his son's. you would probably end up with better understanding to his opinion on what is so "applicable" in china. guys like him are highly unlikely able to think in your shoes so what he said is hardly a valid reference to y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his manners sucks. don't ever never learn from him on that.

-- by 会员 WendyT (2011/2/13 12:19:55)
Your every word matches what I am thinking about.
Especially your comments about his manner.
Yes he has money and girls, but nothing more that I admire.
作者: maurise 时间: 2011-2-13 12:36
说到踏实创业工作 我很好奇 版上的朋友们会不会弃IB而选创业呢?
当然 在某个层次以上 例如是有很好的产品 很可观的前景 很创新的服务 很强大的资源 等等情况下 创业是个好选择 但是达到这个层次的创业毕竟是少的 绝大多数创业 是筚路蓝缕的 哪怕是很多很成功的创业者 在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自己能达到那个高度
那么 这样的话 大家还愿意创业么? 这恐怕不能单纯以对知识不尊重来解释 或许是人们畏惧风险和未知的心理更妥当
作者: ChristopherC 时间: 2011-2-13 12:56
他说得对,当然他Conclusion的Assumption就是"你想成为他"
对于一个Intelligent的Entrepreneur who also loves learning,MBA、特别是美国MBA、确实意义不大
在中美都一样
2010年TIME年度人物是谁大家都知道: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
他如果在Harvard期间仅仅是立志成为HBS MBA,
可能现在还在为GMAT和Essay、以及平衡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而在苦苦发愁中
作者: WendyT 时间: 2011-2-13 13:00
good question!
i think this 成功人士's comments could actually give us some food for thought:
we don't have to actually go 摆地摊 but it is always important to step out of one's comfort zone and to challenge conventions if we wanna bring our career and success to a higher level, isn't it?
说到踏实创业工作 我很好奇 版上的朋友们会不会弃IB而选创业呢?
当然 在某个层次以上 例如是有很好的产品 很可观的前景 很创新的服务 很强大的资源 等等情况下 创业是个好选择 但是达到这个层次的创业毕竟是少的 绝大多数创业 是筚路蓝缕的 哪怕是很多很成功的创业者 在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自己能达到那个高度
那么 这样的话 大家还愿意创业么? 这恐怕不能单纯以对知识不尊重来解释 或许是人们畏惧风险和未知的心理更妥当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2:36:55)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3:03
你看问题不能总看到阴暗面吧? 日本好,还搞av产业干嘛? 它的电子产品被中国大陆取代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很好,政府印钞票来拉动就业。拉到现在还是那么高的失业率。体制性问题需要改革,经济也需要改革,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才是向前进的方向。你非把一个30岁的人,更一个200岁的人比,总需要点时间。
就像今天这个mba申请一样,大多数申请的人还不是为了进入投行去换取更高额回报的捷径么?
有几个人敢摆着自己的胸脯说,现在是闲得蛋疼,去读mba消磨时间的?天天熬夜做case,去消磨时间?
中国当然有光明的一面,日本当然有av(先不说是“光明”还是“阴暗”), 中国也在采取一些措施,但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的整体对知识的态度
中国当然也有未来,但是有条件的
我们需要改变,并不表示我们就会改变,更不表示我们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些改变
比较不是要贬低某一方,比较的目的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仅此而已
同样的,来CD的人是也是中国人中的一小撮,远不能代表中国整体,再说,又有多少CDer是想MBA后回到一个不尊重知识的环境,比如某些国企呢?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3:08
说到踏实创业工作 我很好奇 版上的朋友们会不会弃IB而选创业呢?
当然 在某个层次以上 例如是有很好的产品 很可观的前景 很创新的服务 很强大的资源 等等情况下 创业是个好选择 但是达到这个层次的创业毕竟是少的 绝大多数创业 是筚路蓝缕的 哪怕是很多很成功的创业者 在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自己能达到那个高度
那么 这样的话 大家还愿意创业么? 这恐怕不能单纯以对知识不尊重来解释 或许是人们畏惧风险和未知的心理更妥当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2:36:55)
很感谢你的Comment, 我想这正解释了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假设我拥有你说的条件,我可以说“我愿意”,只要能让我看到“可观的前景”,丧失年薪百万又如何?
回到主题,如果摆地摊能让我看到“可观的未来”,那将是一件很创新的事情
作者: 昭昭zxczxc 时间: 2011-2-13 13:21
要过一般人稳定安逸的生活,就多读书。要过非常富裕的大资产阶级那种,就要从摆地摊开始,很多成功的例子,但风险大就是了,很可能一辈子就摆地摊的级别,但也可能暴富。
你朋友说的没错,只不过是你愿不愿意选择风险。想着读MBA的人,手上一般都有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抛开尊严去冒这个风险。还有就是很多暴富的人,当初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才去摆地摊,只不过现在富裕了,就把以前的不堪粉饰成是自己雄才大略和前瞻性的体验生活而已。lz也不必太上心。
总之,认清自己是那块材料,就选择走那块材料的路。
-- by 会员 t3y_chenzhan (2011/2/13 9:40:35)
我想他当时摆地摊卖衣服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有今天,就像你说的“当初都是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才去摆地摊,只不过现在富裕了,就把以前的不堪粉饰成是自己雄才大略和前瞻性的体验生活而已”。
我认为在CD上的人没有几个比他差的,但重走他老路都会和他一样成功吗?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附下他的经历:据说他原先是个教师,后来改革开放了,他做起了小生意,买卖花椒,买卖衣服,开了个通讯公司做程控交换机的配件,后来见药厂有利可图又办了个药厂,最后见形势变了,买了块地皮,突然就富起来了。我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机会主义者。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2:02:53)
严重同意LZ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塔勒布黑天鹅里面的观点 这类突破性职业中所谓的成功人士也只不过是由于存活着偏差而已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这些成功者以外那些不成功的人们 人们普遍喜欢把机会主义所达到的成就简化成自己的实力 这就好像中了彩票非要说是因为自己能够预测未来一样 反观如果我们去采访一位失败的创业者 他给我们的或许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回答 鄙人认为通过稳健知识积累来获取财富才是万年不变的硬道理 财字本来就是由“贝”与“才”二者结合而成 无“才”何来的“财”
作者: maurise 时间: 2011-2-13 13:24
说到踏实创业工作 我很好奇 版上的朋友们会不会弃IB而选创业呢?
当然 在某个层次以上 例如是有很好的产品 很可观的前景 很创新的服务 很强大的资源 等等情况下 创业是个好选择 但是达到这个层次的创业毕竟是少的 绝大多数创业 是筚路蓝缕的 哪怕是很多很成功的创业者 在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自己能达到那个高度
那么 这样的话 大家还愿意创业么? 这恐怕不能单纯以对知识不尊重来解释 或许是人们畏惧风险和未知的心理更妥当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2:36:55)
很感谢你的Comment, 我想这正解释了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假设我拥有你说的条件,我可以说“我愿意”,只要能让我看到“可观的前景”,丧失年薪百万又如何?
回到主题,如果摆地摊能让我看到“可观的未来”,那将是一件很创新的事情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3:08:21)
我觉得这就看这个“可观的未来”怎么定义了 我年岁尚小 只能从上一辈的事儿上去判断 有不少长辈是从零开始的 甚至真的有人从两张桌子的馄饨铺子起步 二十年后拥有了自己的连锁饭店 当然 这种饭店没有能力开到别的城市 在本地也就三四家 但是这一样是一种“可观的前景” 可我们愿意去做么?这个是关键~~
我想这样的职业生涯是版上很多人不屑的 毕竟那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能 但是在我看来 这样的人一样有“知识” 要把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产品差异性的馄饨铺子做到当地有名的连锁店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知识” 我觉得有时我们对“知识”的定义还是不够宽泛 我说得那类人的孩子也会被送到美国 接受很好的教育 甚至可能进入IB工作 但是他们真的就算是超越了自己的父辈?
当然这也很正常 我觉得华夏文化中一大明显特点是差异性很局限 人们的想法差异不大 做的事儿 追求的东西 也相对局限 我在美国待得时间不长 没觉得美国有比中国好在哪里 但是呢 文化内部的价值观的多元性 是我们所没有的 这也是我最羡慕的地方
别的 那些道听途说地近乎杜撰出来的美国社会的所谓优越性 我还没多少见识
作者: maurise 时间: 2011-2-13 13:46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作者: spapple 时间: 2011-2-13 14:28
虽然有中国特色,关系很重要,但知识在中国肯定不是没有用的,社会体制在逐步完善,中国即将走的道路很可能就是曾经的美国或者日本走过的道路。今天的欧美国家能够靠知识创造财富,这必然也是中国的趋势。
仅就花两三年时间的投资回报而言,我认为读MBA要比摆个没创意的地摊有意义多了。
作者: liberzephyr 时间: 2011-2-13 14:37
争论这个实在没有意义
恕我直言
这里的人99%都没有考上美国名牌大学
100%的人都没有中途辍学
所以不可能成为出现下一个 bill gate, steve jobs, mark zuckerberg了
大家读MBA就是为了做个小投资 能有个不错的回报 然后买个豪宅。。。。
作者: t3y_chenzhan 时间: 2011-2-13 14:56
争论这个实在没有意义
恕我直言
这里的人99%都没有考上美国名牌大学
100%的人都没有中途辍学
所以不可能成为出现下一个 bill gate, steve jobs, mark zuckerberg了
大家读MBA就是为了做个小投资 能有个不错的回报 然后买个豪宅。。。。
-- by 会员 liberzephyr (2011/2/13 14:37:08)
还有dell,甲骨文老板,感觉美国有钱的几个人,都没怎么读过书。。。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15:35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作者: JASO 时间: 2011-2-13 16:38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我插个楼
2012MAN哥,你认为EDU的股票现在可以入么?
作者: 2013notlate 时间: 2011-2-13 16:38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尊重知识和大家想上大学是两码事情.
作者: vvccyy 时间: 2011-2-13 18:19
LZ,如果这位成功人士可以帮助你,让你成为成功人士,或者能够传授你一些经商的法则以及办法。或者在你今后的道路上能够帮你过过难关,他说这些有用,如果你跟他的关系,就是说说而已,那你还是该怎么做,怎么做。
剩下就不是所谓读书有用没用之类的无聊论道了。纯浪费时间。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1:46:33)
同意,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情的方法真的与一般人不一样,我不知道这个人,但是我知道我的大老板,不得不佩服他。
作者: 猫爸2010 时间: 2011-2-13 18:41
第一:
他这个话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不能把小概率事件当普适case。
简单来说:要对比的是从摆地摊开始的人20年后达到小康生活的比率跟走知识和稳健路线的人达到小康生活的比率对比。
真实的情况是:摆地摊的99.99%还是摆地摊,或者已经被城管给扫了。成功的0.01%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就有超凡的能力、眼光和无比的运气。他们自己可能会意识到这点,但不告诉你。也可能选择忽视掉这点,而大肆批判念书、甚至知识无用论。这在心理学上来说是一个补偿心态:你瞧我不行是吧?我现在反过来BS你。
而通过念书稳健致富的路,成功率就大多了,只是太苦也太普通,一般没什么人拿出来说罢了。说白了也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道理。
除非你确定自己天赋禀异,一般人还是选成功率比较大的道路
第二:得承认这样的情况:念书多了可能反而会局限我们的思维,发现不了机遇。而相对好的工作条件,妨碍人背水一战创业的决心。这些是念书能小富,但达不到巨富的原因。
第三:我家乡有一个农民出身,现在起码200亿身家的人,现在不只自己的孩子全在美国念书,还资助家族里出色的孩子去念呢。我相信他的眼光也不一定比20亿的差吧?请楼主把这个事例转告给你亲戚。
作者: kaimeiniao 时间: 2011-2-13 19:18
走自己的路,管别人评价干啥。
作者: janeeee 时间: 2011-2-13 20:53
为什么知道楼主年龄后,老总的建议是摆地摊?年龄和摆地摊有什么关系?
-- by 会员 zuozuox (2011/2/13 2:01:56)
In my opinion, 老总认为LZ还年轻,从摆地摊做起的话,到老总当前的年龄早发大财了!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1:17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尊重知识和大家想上大学是两码事情.
-- by 会员 2013notlate (2011/2/13 16:38:26)
赞同,尊重知识和追求学历功名是两回事。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1:22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尊重知识和追求学历功名是两回事。
2012同学,你举的例子恰好说明了当前中国的急功近利,浮躁不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我想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
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
我听到这个“大款”这句话时,我也非常不爽,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点上他是对的
作者: jjsbxt 时间: 2011-2-13 21:38
前期投入:时间A:>15年。
解释:中国有很多目前的有钱人,用15到20年时间,低下姿态去摸索创业+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可观身价。
时间B:?
解释:不服输的MBA, 低下姿态去摸索创业+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可观身价 。
可得:t(B)<t(A)
后期加速度: a(B)>a(A)
前提是这位有国际视野的MBA要“能屈能伸”,往往很多朋友们太在意自己MBA的头衔,如果LZ朋友的亲戚创业期间能吃的苦,LZ完全可以承受的话,LZ得不到更多的回报?不可能啊!很多所谓“有钱人”都感叹吃过没文化的亏,其子女普遍认为不需要多少学历就可以赚大钱。
在20年之前,没学历可以赚大钱,20年过后呢??也给将来子女做个榜样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1:40
第一:
他这个话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不能把小概率事件当普适case。
简单来说:要对比的是从摆地摊开始的人20年后达到小康生活的比率跟走知识和稳健路线的人达到小康生活的比率对比。
真实的情况是:摆地摊的99.99%还是摆地摊,或者已经被城管给扫了。成功的0.01%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就有超凡的能力、眼光和无比的运气。他们自己可能会意识到这点,但不告诉你。也可能选择忽视掉这点,而大肆批判念书、甚至知识无用论。这在心理学上来说是一个补偿心态:你瞧我不行是吧?我现在反过来BS你。
而通过念书稳健致富的路,成功率就大多了,只是太苦也太普通,一般没什么人拿出来说罢了。说白了也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道理。
除非你确定自己天赋禀异,一般人还是选成功率比较大的道路
第二:得承认这样的情况:念书多了可能反而会局限我们的思维,发现不了机遇。而相对好的工作条件,妨碍人背水一战创业的决心。这些是念书能小富,但达不到巨富的原因。
第三:我家乡有一个农民出身,现在起码200亿身家的人,现在不只自己的孩子全在美国念书,还资助家族里出色的孩子去念呢。我相信他的眼光也不一定比20亿的差吧?请楼主把这个事例转告给你亲戚。
-- by 会员 猫爸2010 (2011/2/13 18:41:24)
我赞同你的意思。这个老板可能和你说的企业家的成功模式可能有很大不同。不说他是暴发户,他至少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的套路在将来的中国是不可复制的。
他极力反对他家小孩在美国读书,我想给他说了也白说。
BTW, 他不是我亲戚。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1:53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尊重知识和追求学历功名是两回事。
2012同学,你举的例子恰好说明了当前中国的急功近利,浮躁不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我想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
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
我听到这个“大款”这句话时,我也非常不爽,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点上他是对的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21:22:43)
很正常,从社会发展的阶段,出现浮躁,急功近利,浮躁现象没啥问题。说明这个经济体年轻,有活力。对财富的渴望,敢于去追求财富,这没错啊。
中国还没到那个你说的那个份儿上,比尔盖茨跟巴菲特都老中国要富豪捐款,马云等都跟他俩说了,我们还没到那个份上。 还在青春期。
我觉得这段话的概括是很精准的: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看法,简单的概括就是:乐观但焦躁。我对中国的乐观来自于这样一些观察-中国有数量庞大,健康且受过较好的教育(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水平而言),愿意吃苦并向往富裕的人群;这个人群已经在几十年的改革过程中,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形成了基本的认可;这个人群勇于接受变化并且已经在激烈的变革中习惯变化;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有着不断克服困难,通过改革寻找出路的良好历史记录;还有,也许有点悖论的就是,我们的国家还充满了各种问题。一个国家充满问题,静态的看也许是坏事。但是动态的看,一旦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有新的发展。整个改革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修复各种问题的过程。我们现有的问题越多,我们改进的空间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越大。而上面所说的那些中国人的特点,使得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从体力,脑力到心理,都为矫正这些问题做好了准备。并不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像中国这样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中国这样的条件。所以,从骨子里,我看好中国的未来。”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21:35:17)
2012man, 你等着我呢? 刚回屋就被你逮着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想说的是有危机感比乐观好
从40分提高到60分不难,从60分提高到80分也不难,但最难的是不是我们能不能从80分提高到100分
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勤劳,我们人均GDP超过泰国没有问题,超过南非没有问题,超过俄罗斯没有问题,超过西班牙没有问题,但能不能超过日本,美国?
要突破这一层,我们必须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不能再只为生存而生存,我们的政治体制应该更为透明,公正,自由...
no suffering no growth, 如果不能居安思危,痛定思痛,我们能做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我毫不怀疑,但仅此而已。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2:04
前期投入:时间A:>15年。
解释:中国有很多目前的有钱人,用15到20年时间,低下姿态去摸索创业+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可观身价。
时间B:?
解释:不服输的MBA, 低下姿态去摸索创业+有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可观身价 。
可得:t(B)<t(A)
后期加速度: a(B)>a(A)
前提是这位有国际视野的MBA要“能屈能伸”,往往很多朋友们太在意自己MBA的头衔,如果LZ朋友的亲戚创业期间能吃的苦,LZ完全可以承受的话,LZ得不到更多的回报?不可能啊!很多所谓“有钱人”都感叹吃过没文化的亏,其子女普遍认为不需要多少学历就可以赚大钱。
在20年之前,没学历可以赚大钱,20年过后呢??也给将来子女做个榜样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by 会员 jjsbxt (2011/2/13 21:38:10)
是的,时代在变,成功模式也在改变
不以发展得眼光看问题,有钱也是井底之蛙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3 22:09
什么叫中国整体对知识的尊重? 你说中国整体上对知识不尊重了?
你要能想到现在有多少cder实在国内混不下去才要出去的? 而你再看看那些外资投行拼命挤迫脑袋的想进入国内市场的。这是cder的短视还是外资的短视?
是的,我认为中国社会整体上不尊重知识!
我也不太明白你的反问与我的观点有任何联系
还是那句话,CDer上的人是一小撮人,不具代表性,另外,CDer上的人基本上也是一部分想留在国外,一部分回国后也会就业于外企(外企不等于大环境),恰恰说明了国内不尊重知识的大环境。简单的道理,资本会向着赚钱的地方流动,并不是会向着尊重知识的地方流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ls应该能明白这个逻辑。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15:35:05)
你怎么能说中国大部分人不尊重知识呢?不尊重知识 ,我们的大学早可以关门了啊。高考都不用报名啊。老百姓还让孩子上什么补习班呢?新东方还上市个脑袋啊?俞敏洪刷小广告起步的。现在新东方教育集团了! 怎么成了不尊重知识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15:55:35)
尊重知识和追求学历功名是两回事。
2012同学,你举的例子恰好说明了当前中国的急功近利,浮躁不实。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我想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
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
我听到这个“大款”这句话时,我也非常不爽,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点上他是对的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21:22:43)
很正常,从社会发展的阶段,出现浮躁,急功近利,浮躁现象没啥问题。说明这个经济体年轻,有活力。对财富的渴望,敢于去追求财富,这没错啊。
中国还没到那个你说的那个份儿上,比尔盖茨跟巴菲特都老中国要富豪捐款,马云等都跟他俩说了,我们还没到那个份上。 还在青春期。
我觉得这段话的概括是很精准的: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看法,简单的概括就是:乐观但焦躁。我对中国的乐观来自于这样一些观察-中国有数量庞大,健康且受过较好的教育(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水平而言),愿意吃苦并向往富裕的人群;这个人群已经在几十年的改革过程中,对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形成了基本的认可;这个人群勇于接受变化并且已经在激烈的变革中习惯变化;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有着不断克服困难,通过改革寻找出路的良好历史记录;还有,也许有点悖论的就是,我们的国家还充满了各种问题。一个国家充满问题,静态的看也许是坏事。但是动态的看,一旦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有新的发展。整个改革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渐进的修复各种问题的过程。我们现有的问题越多,我们改进的空间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继续高速发展的可能越大。而上面所说的那些中国人的特点,使得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从体力,脑力到心理,都为矫正这些问题做好了准备。并不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像中国这样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具备中国这样的条件。所以,从骨子里,我看好中国的未来。”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21:35:17)
2012man, 你等着我呢? 刚回屋就被你逮着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好,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想说的是有危机感比乐观好
从40分提高到60分不难,从60分提高到80分也不难,但最难的是不是我们能不能从80分提高到100分
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勤劳,我们人均GDP超过泰国没有问题,超过南非没有问题,超过俄罗斯没有问题,超过西班牙没有问题,但能不能超过日本,美国?
要突破这一层,我们必须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不能再只为生存而生存,我们的政治体制应该更为透明,公正,自由...
no suffering no growth, 如果不能居安思危,痛定思痛,我们能做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我毫不怀疑,但仅此而已。
-- by 会员 snailc (2011/2/13 21:53:50)
拜托。。。如果你真有这般精神,我支持你,像刘先生 小波浪同志看齐! 把牢底坐穿,为正义而坚持。
看那些个跑海外的,全是玩假的! 你想搞定一个事情,还想不付出代价,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这个成本,你愿意否? 你愿意,你就是中国的甘地!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3 22:01:51)
why not?
但甘地可以是很多个, 我认为坛子里的人都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的甘地
(但不一定要坐牢吧..)
作者: georgeche 时间: 2011-2-13 22:17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作者: zebracxy 时间: 2011-2-13 22:22
对于屎壳郎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那坨屎
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t3y_chenzhan 时间: 2011-2-13 22:28
对于屎壳郎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那坨屎
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y 会员 zebracxy (2011/2/13 22:22:00)
这个话说的。。有点损。。
作者: maurise 时间: 2011-2-14 00:02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就是从浙江走出去的 这位朋友看到的这些东西 全国都出现 相对而言 浙江算是付出代价过后拿到回报的了
浙江这边对于小企业的扶持算是很到位的了 当然江苏这方面做得更好 只要项目有前景 想要什么有什么 而坦率讲 去判断项目有没有前景的人水平不高 钱和资源很容易就这么出去了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作为半个内部人 我非常反对这样 但是至少 这种“急功近利”还是为很多有前景的新兴企业带来了机会
我说的机会 当然不是已经成熟和饱和的市场 不是那种业已成名的企业 不然这也不是创业了 说实在的 读完个TOP20的MBA 想去牛逼的私企拿高薪分股份 也很不现实 不是人家不尊重知识 而是这知识对于人家的价值未必配得上那种待遇
大家都是要欠一百万急着还债的人 不能担风险也可以理解 但是绝不能误以为只有北京上海那些外企有盼头 退一百步讲 私企污染环境 外企呢 某些外企造成了什么恶果 大家心知肚明
前面某楼说得很好 大家都是奔着MBA后的高薪去的 顶多在拿高薪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来创造点社会价值 严格意义上说这帖子里大部分都是同类人 都背负巨债 我个人认为大家对于那个老板的言语不必有过激反应 人说人的 咱做咱的 两不相干 也不用扯到很高的维度去言语
作者: zuozuox 时间: 2011-2-14 01:10
赞。diversity
作者: bolococo 时间: 2011-2-14 02:5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神马都是浮云,也不要把MBA看的太重,不过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而已。
作者: LBSMIF 时间: 2011-2-14 07:20
郎咸平 中国富人不是人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6/35/01/1_1.html
I agree with Professor Lan.
作者: LBSMIF 时间: 2011-2-14 07:23
The thing is how do we stand up to challenge those irresponsible rich class and make changes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y and for our species? Hope we bring the question into MBA study.
作者: georgeche 时间: 2011-2-14 08:37
Can't agree with U more!
The thing is how do we stand up to challenge those irresponsible rich class and make changes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y and for our species? Hope we bring the question into MBA study.
-- by 会员 LBSMIF (2011/2/14 7:23:17)
作者: georgeche 时间: 2011-2-14 09:46
如果政府有心结束这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那么那位房产老板所说的“成功”路线图也将不复存在。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就是从浙江走出去的 这位朋友看到的这些东西 全国都出现 相对而言 浙江算是付出代价过后拿到回报的了
浙江这边对于小企业的扶持算是很到位的了 当然江苏这方面做得更好 只要项目有前景 想要什么有什么 而坦率讲 去判断项目有没有前景的人水平不高 钱和资源很容易就这么出去了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作为半个内部人 我非常反对这样 但是至少 这种“急功近利”还是为很多有前景的新兴企业带来了机会
我说的机会 当然不是已经成熟和饱和的市场 不是那种业已成名的企业 不然这也不是创业了 说实在的 读完个TOP20的MBA 想去牛逼的私企拿高薪分股份 也很不现实 不是人家不尊重知识 而是这知识对于人家的价值未必配得上那种待遇
大家都是要欠一百万急着还债的人 不能担风险也可以理解 但是绝不能误以为只有北京上海那些外企有盼头 退一百步讲 私企污染环境 外企呢 某些外企造成了什么恶果 大家心知肚明
前面某楼说得很好 大家都是奔着MBA后的高薪去的 顶多在拿高薪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来创造点社会价值 严格意义上说这帖子里大部分都是同类人 都背负巨债 我个人认为大家对于那个老板的言语不必有过激反应 人说人的 咱做咱的 两不相干 也不用扯到很高的维度去言语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4 0:02:39)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 内资企业也好,外资企业也好,在这三十年给国家纳税,让百姓吃得上饭,有活干。地方政府也得到税收收入。在这个方面取得了平衡。 至于成本,就像ls那个兄弟举的一样。 你想在经济成果短期取得效果,在社会成本上必须付出的代价! 人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成本。30年一个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代价不付出是不可能的。这种事凡人是无法抉择的。国家政府在潜台词的默许下,其他的对与错就没必要去界定了。
未来政府不已经提出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文和谐的社会么,这就基本要以社会进步为主轴。这30年的经济成果算是打个物质基础吧。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4 9:32:52)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2-14 09:54
“30年一个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代价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现状是整个国土成一个严重环境污染的大工厂、贫富两极大分化!真的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追求GDP?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2-14 10:24
“30年一个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代价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现状是整个国土成一个严重环境污染的大工厂、贫富两极大分化!真的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追求GDP?
-- by 会员 xs98765 (2011/2/14 9:54:46)
先追求在短时间把30亿人养活了,再追求把13亿人养健康了,然后把13亿人养文明了,最后就是13亿人投票了。

目前在第一跟第二阶段过渡呢吧。中国还没到那个份上,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4 10:14:35)
知道为什么CDer们把你叫五毛吗?就是因为你这样子天天画只烧饼骗愚民!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1-2-14 10:41
“30年一个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代价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现状是整个国土成一个严重环境污染的大工厂、贫富两极大分化!真的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追求GDP?
-- by 会员 xs98765 (2011/2/14 9:54:46)
先追求在短时间把30亿人养活了,再追求把13亿人养健康了,然后把13亿人养文明了,最后就是13亿人投票了。

目前在第一跟第二阶段过渡呢吧。中国还没到那个份上,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4 10:14:35)
知道为什么CDer们把你叫五毛吗?就是因为你这样子天天画只烧饼骗愚民!
-- by 会员 xs98765 (2011/2/14 10:24:43)
别整天代表这个代表那个
仓廪实而知礼节
话说CD上的很多人有几个是真的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去读MBA的?绝大部分就是在利用中美现有差距套利
作者: yanshuini 时间: 2011-2-14 10:42
我有很多房地产的客户。
有钱不等于有素质,人不是为钱而生存。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1-2-14 11:05
“30年一个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代价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现状是整个国土成一个严重环境污染的大工厂、贫富两极大分化!真的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追求GDP?
-- by 会员 xs98765 (2011/2/14 9:54:46)
先追求在短时间把30亿人养活了,再追求把13亿人养健康了,然后把13亿人养文明了,最后就是13亿人投票了。

目前在第一跟第二阶段过渡呢吧。中国还没到那个份上,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4 10:14:35)
知道为什么CDer们把你叫五毛吗?就是因为你这样子天天画只烧饼骗愚民!
-- by 会员 xs98765 (2011/2/14 10:24:43)
别整天代表这个代表那个
仓廪实而知礼节
话说CD上的很多人有几个是真的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去读MBA的?绝大部分就是在利用中美现有差距套利
-- by 会员 ppeema (2011/2/14 10:41:44)
五毛是就2012在春节前的贴子引起好些人赠与的雅号!
你还是继续做自己 出去读书=套利的春梦吧。。。。。。。。。。。。。
作者: freelaneliu 时间: 2011-2-14 18:50
我特别赞同ls一位朋友的意见,对自己的整体package,包括性格,包括你所拥有的资源,你和你家庭(包括双方父母)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你是否真正enjoy创业这个过程做一个评估。然后决定是否走上白手创业的道路吧。
不用争那么多,呆美国也好回中国也好,只要愿意为这个民族发展出一分力就比什么都不做好的多。
我对Diversify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不伤害其它人伤害社会,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也无需去批评鄙视。
出去读书套利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这是走上财务自由最简短的路,没必要去斥责他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只是有不少人出去之后就忘本了,恨不得把自己从内到外洗成白的,这样的人才是最恶心的。
只要咱们力往一处使,无论大小,小到用自己的感悟启发身边的小朋友,帮助他们认清人生目标,大到跟刘某先生一样用激进的方式推动社会改变,结果总会一天比一天好。
作者: zebracxy 时间: 2011-2-14 20:43
[/quote]
先追求在短时间把30亿人养活了,再追求把13亿人养健康了,然后把13亿人养文明了,最后就是13亿人投票了。
目前在第一跟第二阶段过渡呢吧。中国还没到那个份上,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4 10:14:35)
[/quote]
为了短时间养活人,放弃这些人的健康、文明和民主,拜托请问你问过这些人同意了吗?如果你做不来,换别人来试试行吗?
作者: zbb88 时间: 2011-2-14 21:35
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你自己的成功一样不可复制!
房产老板生在文革,长在黑猫白猫抓老鼠的时代,他自然有他的生存感悟。你生在春天的故事里 ,长在三个代表下,必然感悟的是科学发展观啊!
哈哈。这段话说的好。
作者: zbb88 时间: 2011-2-14 21:36
在爱国贼眼里到处都是五毛
作者: LILY0920 时间: 2011-2-14 22:39
赞
作者: LILY0920 时间: 2011-2-14 22:44
MBA不就是针对商业的教育?
作者: manmanman 时间: 2011-2-14 23:22
请问楼主,“得知我想去米国留学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去””这句之前你们都说什么了。
我想知道一下你们聊的细节,这样才好知道这位“20亿”话里的用意。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4 23:47
请问楼主,“得知我想去米国留学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去””这句之前你们都说什么了。
我想知道一下你们聊的细节,这样才好知道这位“20亿”话里的用意。
-- by 会员 manmanman (2011/2/14 23:22:59)
我:“您好,您好,久仰久仰!”
握手...
老板:“你就是XX的儿子?”
我爸:“我儿子,要去米国念书了。”
老板:“不要去。”
我:“读MBA。” (因为他此前反对他儿子去米国南加州念本科,所以补充一句)
老板:“那更不要去。”
我:“有奖学金。”
老板:“你今年多大?”
我:“xx岁”。
老板:“给你一个建议,从地摊做起,知识没有用!”
我:“如果回到中国?”
老板:“是的。”
扬长而去...
作者: littledaniel 时间: 2011-2-15 00:51
兄弟,看你把对话记得这么清楚,估计让你不好受了。说说我的看法,供你参考。
普通人要获得decent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才智(读书或者自己在社会大学里面学甚至如2012man说的关系都算的,只要不do evil或者粉饰evil就好)。不同个性和处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同的选择。MBA是你的选择。你就去做就成了,别纠结,也不要为这种小事计较。道不同不相为谋,仅此而已。
另外,一个社会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卖完了之后怎么发展,以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其实看看欧美你也能知道个大概。连动物集群捕食都要找脑子好使见识广的带头,人要找饭吃,社会要发展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做好你手头的事情,你可以自嘲为新时代的地摊活。也可以顺便嘲笑他刻舟求剑。
作者: 携隐 时间: 2011-2-15 01:28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作者: 育空 时间: 2011-2-15 01:32
居然见到了携隐
我是在做梦么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 by 会员 携隐 (2011/2/15 1:28:38)
作者: t3y_chenzhan 时间: 2011-2-15 01:33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 by 会员 携隐 (2011/2/15 1:28:38)
传说级的人物都回帖了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5 01:37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 by 会员 携隐 (2011/2/15 1:28:38)
苏杭是中国最美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我也希望中国早日进入理智的发展期
携隐姐姐好:)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5 01:51
兄弟,看你把对话记得这么清楚,估计让你不好受了。说说我的看法,供你参考。
普通人要获得decent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才智(读书或者自己在社会大学里面学甚至如2012man说的关系都算的,只要不do evil或者粉饰evil就好)。不同个性和处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同的选择。MBA是你的选择。你就去做就成了,别纠结,也不要为这种小事计较。道不同不相为谋,仅此而已。
另外,一个社会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卖完了之后怎么发展,以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其实看看欧美你也能知道个大概。连动物集群捕食都要找脑子好使见识广的带头,人要找饭吃,社会要发展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做好你手头的事情,你可以自嘲为新时代的地摊活。也可以顺便嘲笑他刻舟求剑。
-- by 会员 littledaniel (2011/2/15 0:51:37)
“就当MBA是新时代的地摊活”, 你说得很好,我很欣赏你这句话,谢谢
此贴不是为了纠结某土鳖的一句话,更多是纠结一个最基本的问题"Why MBA?"
我遇到不少有钱人,它们都对我的决定感到深深地疑惑。在他们眼里,钱就是成功,并且成功的哲学在于玩转于红黑白之间
这就是我写此贴的目的: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中国,以及现实和MBA之间的关系与距离
作者: ChinaHawk 时间: 2011-2-15 02:08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 by 会员 携隐 (2011/2/15 1:28:38)
Wa....XYJJ 
作者: leepee 时间: 2011-2-15 02:14
I can only say it's different value...don't be the businessman who only chases money...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1-2-15 09:06
如果中国真的崇尚知识
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对投行、私募青睐有加
要的只是一己私利,却要把自己粉饰成忧国忧民人士
可笑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1-2-15 10:10
如果中国真的崇尚知识
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对投行、私募青睐有加
要的只是一己私利,却要把自己粉饰成忧国忧民人士
可笑
-- by 会员 ppeema (2011/2/15 9:06:40)
兄弟,你是不是年纪轻啊, 投行,私募这玩意是美国先搞起来的东西,它是发挥金融的高效配置资源作用,让社会生产力更加充分的释放。
这跟崇尚知识不矛盾啊! 早期投行业务都是由那些芝加哥学派的和哈佛的出名经济学家的高深著作而得以形成的。这是知识在解放生产力啊。
先进的知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回报,这本质上没什么错。 而追求投行跟私募获取更好的收益,更没错啊。 总不能人人都去寺庙当和尚为国家祈福吧? 社会生产也需要人啊,不然和尚会饿死的,因为没人生产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5 10:02:55)
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
而是说为什么CD上很多人选择这些,追捧所谓的业内人士
真的是为了所谓的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1-2-15 10:15
如果中国真的崇尚知识
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对投行、私募青睐有加
要的只是一己私利,却要把自己粉饰成忧国忧民人士
可笑
-- by 会员 ppeema (2011/2/15 9:06:40)
兄弟,你是不是年纪轻啊, 投行,私募这玩意是美国先搞起来的东西,它是发挥金融的高效配置资源作用,让社会生产力更加充分的释放。
这跟崇尚知识不矛盾啊! 早期投行业务都是由那些芝加哥学派的和哈佛的出名经济学家的高深著作而得以形成的。这是知识在解放生产力啊。
先进的知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回报,这本质上没什么错。 而追求投行跟私募获取更好的收益,更没错啊。 总不能人人都去寺庙当和尚为国家祈福吧? 社会生产也需要人啊,不然和尚会饿死的,因为没人生产了。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5 10:02:55)
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
而是说为什么CD上很多人选择这些,追捧所谓的业内人士
真的是为了所谓的资源优化配置?
-- by 会员 ppeema (2011/2/15 10:10:13)
很正常啊,溜须拍马没见过世面啊! 看见一个就贴一个被。这事,你就不用去care了。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
-- by 会员 2012man (2011/2/15 10:13:42)
有的时候不能宽容啊
最近经常和三大矿山打交道,每次想到他们背后的跨国银行团正在勒紧中国的喉咙就不寒而栗
作者: zbb88 时间: 2011-2-15 10:30
军工,资源,能源,金融,贸易,这几个过去是,且永远是最具战略意义的行业。
作者: snailc 时间: 2011-2-15 11:56
如果中国真的崇尚知识
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对投行、私募青睐有加
要的只是一己私利,却要把自己粉饰成忧国忧民人士
可笑
-- by 会员 ppeema (2011/2/15 9:06:40)
不要以己推彼
人各有志,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想法
作者: gzpeva 时间: 2011-2-15 13:15
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吧。不要光从收入的角度看
作者: sumerlaw 时间: 2011-2-15 14:13
读书和创业本身就是两码事,就像学习和考试一样。会学习不一定会考试。对于有钱且目前还没看清创业道路的人,读MBA是最接近创业一条路,但也不能100%你创业会成功。
作者: georgeche 时间: 2011-3-9 22:23
被携隐jj回复了,内牛满面啊。
I am in 浙江,如果你深入了解浙商的资本积累方式,你就不会认为"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温州我就不提了,相关资料非常多。
绍兴轻工靠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起家,而且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
台州橡胶回收行业,粗加工的橡胶工艺把那边的山都熏黑了,没有一点绿色。现在台州老板都来杭州炒房地产了。
浙江的制药行业看似不错,制药企业直接把废水用高压泵打入低下水源,躲避环保检查,当地居民的癌症比例非常高。
金华地区,义乌最厉害,但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小商品竞争激烈,产品需要大幅压低成本,但目前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导致用工荒。
宁波还算正常。
杭州全靠房地产,阿里巴巴之流都已经是杭州本地最好的非房地产私企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行业也不会有高增长。
其实我觉得LZ可以到江浙的私企来寻寻机会 我目光比较短浅 觉得那些企业还是很有机会的 也很尊重有抱负有见识的人才
-- by 会员 maurise (2011/2/13 13:46:55)
-- by 会员 georgeche (2011/2/13 22:17:52)
我也是浙江的。正是这样。看了非常痛心。
开车经过义乌,很远就可以看到整座城市被笼罩在一大团灰色的云里。开进去,天都看不到是什么颜色,普通在空气好的地方生活惯了的人估计连正常呼吸不带咳的都有困难。
杭州,其实可以好好发展旅游业的,旅馆饭店等等都已经上去了,但是私家车那么多,城市那么小,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道路非常之拥堵,出租管理也很差,生生扼杀了商机。
真希望中国快点进入平稳发展期,不要再牺牲资源了。
-- by 会员 携隐 (2011/2/15 1:28:38)
作者: Frankyin 时间: 2011-3-10 14:21
我说说个人意见。
我们谁都不要高尚,真正高尚的人没有好下场,人类几百万年来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不要说人家有钱就怎么怎么样。他付出了代价,他也有某方面能力。如果你不想付出同样的代价,不具备同样的能力,或者你不希望追求金钱的话。那么就安心读书吧。反正有得有失。当然我也不会追捧他,毕竟他跟我没关系,如前面几位朋友所说。
严格来说这个分歧连价值观都扯不上,谁不想要钱啊,给你几十亿你不要吗?当然还是得付出代价。看看郭台铭那类“慈善家”,哪个不是从“充满血液和脏东西的毛孔”里发家的?包括比尔盖茨,我不相信他有多高尚,只不过他们社会和我们的社会不一样罢了。商人就要赚钱,读书人就该好好读书,读完MBA就该去多多赚钱,读商业不从商不赚钱那该干什么,保护环境?那是其他人做的事。能做什么做什么,最好多赚点钱。不过怎么用就是大学问了。。。
至于说放到世界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环境保护什么的怎么怎么样,这个只是时代问题,潮流如此,应该顺势而为。不要忘记当年贩卖黑奴,全球的殖民地那些洋鬼子做出来的卑劣事情。这世界本来就是少部分“坏人”管理大部分“好人”的局面。
作者: 玻璃球和皮球 时间: 2011-3-10 15:50
我说说个人意见。
我们谁都不要高尚,真正高尚的人没有好下场,人类几百万年来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不要说人家有钱就怎么怎么样。他付出了代价,他也有某方面能力。如果你不想付出同样的代价,不具备同样的能力,或者你不希望追求金钱的话。那么就安心读书吧。反正有得有失。当然我也不会追捧他,毕竟他跟我没关系,如前面几位朋友所说。
严格来说这个分歧连价值观都扯不上,谁不想要钱啊,给你几十亿你不要吗?当然还是得付出代价。看看郭台铭那类“慈善家”,哪个不是从“充满血液和脏东西的毛孔”里发家的?包括比尔盖茨,我不相信他有多高尚,只不过他们社会和我们的社会不一样罢了。商人就要赚钱,读书人就该好好读书,读完MBA就该去多多赚钱,读商业不从商不赚钱那该干什么,保护环境?那是其他人做的事。能做什么做什么,最好多赚点钱。不过怎么用就是大学问了。。。
至于说放到世界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环境保护什么的怎么怎么样,这个只是时代问题,潮流如此,应该顺势而为。不要忘记当年贩卖黑奴,全球的殖民地那些洋鬼子做出来的卑劣事情。这世界本来就是少部分“坏人”管理大部分“好人”的局面。
-- by 会员 Frankyin (2011/3/10 14:21:07)
又见淫哥哥
不过最后一段有些偏激了。不要管别人过去怎么样,首先要正视自己才能进步,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一样。
作者: stopher 时间: 2023-11-8 13:05
来自2023年的回帖:想知道十几年过去了,楼主有没有觉得他说的并不一定是错的(毕竟2011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成就了无数人。。。)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