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MBS (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current student takes questions [打印本页]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0-30 14:40
标题: MBS (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current student takes questions
The topic stems from my appreciation to Chasedream duringGMAT preparation and my desire to help those who consider to pursue MBA inMelbourne.

Actually, there are two most prestigious MBA programs in AU: one is MBS, theother is AGSM. The choice all depends on personal preference, like you mightchoose AGSM because you prefer Sydney, or you might pick MBS because we havetwo intakes per year. Generally speaking, both are very good programs.

I started my MBA study in September of 2010, expecting to graduate in 2012 (20months with internship). The class has 50 students from 27 countries (verydiverse), and 3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The study life is very colorfulbut stunningly intense. You will always face trade-offs of balancing sociallife and study. The first two terms are supposed to be very tough for everyoneno matter how bright you are. You gotta be sharp, bright and emotional smart toget along with as well as compete with your classmates. But I have to say thatknowing those guys and gals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things you will getfrom MBA.

As to the unique attributes of MBS MBA program, I would say, one is the highquality of the program. Before I came here, I had the same question as youmight have today about whether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concerning quality,but the answer is that the difference is slim unless you compare it with top ofthe top, such as Wharton or HBS. Many subjects at MBS use HBS cases and manyprofessors come from other top b-schools. The second unique attribute is thediversity of class. You will be exposed to a real international world andget to know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is so cool. The rest parts ofthe choice are actually very personal and realistic, like you choose programs inAU for better chance to stay here compared to the chance in US, or for kind ofcheaper tuition.

So hopefully the topic will help anyone who is knee-deep in making decision whether to choose MBS, and I am open up to take any related questions here.
http://www.mbs.edu/
作者: carypig    时间: 2010-11-8 20:58
I planned to apply for the 2011 Sept intake of the MBA program at MBS. I am not very sure about their selection criteria coz what is listed on the web is quite general. Do you mind sharing with me your background?

I have a Bachelor's degree and a Master degree, both are from Chinese U of HK and related to IT management. 5+ yrs' working experience at a listed company, IT-related but not technical, mostly business analysis. I am now working on GMAT,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700+ in January...
作者: dd笑颜    时间: 2010-11-13 22:52
标题: Questions
Hey,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here.

My interest in MBS grows with some personal idea as you said about immigration.  I wonder if its ok to say publicly or you can send me inside messages about this.

To your knowledge, is there a good chance of landing a good job after MBA in AU? And what about the immigration part?

Thanks.
Irene
作者: 天山怪路子    时间: 2010-11-14 09:03
It's really hard to judge your immigration application after MBA, especially after GFC, Australian immigration policy has changed substantially, and will be changing all the time. On top of that, different people has different ag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working experience, that matters a lot in filing your application to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If immigration becomes your top consideration in pursuing MBA at MBS, I suggest you following www.immi.gov.au regularly, and know the points system, its structure, and how to lift your points.
Job market in Aussie is definitely much much smaller than that in US, however, I would say, on average, candidates in US are far more competitive. By the end of day, it's paramount for you to find a niche.
Hope this helps.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1-24 15:14
Apology for my tardy reply. I have been caught by the heavy workload after midterm exam and also social works.

To Carypig:
Good to hear that you are considering to apply for next year's program at MBS. MBS intentionally keeps comparatively small class size, so the selection process could be a challenge for candidates. But I don't think you have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it. Your background looks pretty qualified 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our class (class of 2012), there are 50 people from totally different background (IT, banking, consulting,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al etc.). Regarding my background, I got medical degree years ago and engaged in stem cell research for years, receiving Master of Neurobiology. Before I came to b-school, I have worked for a leading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for 3+ years. So it is not a typical background for MBA, but it could be an advantage.
I agree with you that the school does not mark itself as a leader in one or two particular area, but the truth is MBS has a very strong Marketing related curriculum and also Finance. This is something you should notice.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I would recommend you to start early if you have a strong will to get a scholarship. Also, GMAT score matters a lot. Good luck!
I also invite a senior student and my Chinese classmates into this discussion. If any question I do not have answer, they probably will help out.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1-24 15:22
To dd笑颜:
I didn't face the immigration issue, so it probably should not be my turn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But I agree with 天山怪路子 that if you come for a MBA program because of your intention for immigration, I would recommend to consider it carefully. As far as I know, permanent residency will make it much easier for you to find a job after MBA, and MBA itself does not guarantee you an advantage of PR, so basically these are two different decisions.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more specific questions.
作者: shutianyu    时间: 2010-11-24 16:25
我说点个人见解,大家讨论:
个人资料:我是09年9月MBS MBA,10年12月就毕业。工程本科背景,4年北京工作经验,全部国企。同届70人,4人来自大陆。
先说一下关于录取的看法:标准其实相当主观,就是说没有特别硬性的要求,当然,成绩不能太差。西方大学讲究学生组成的多样性,因为他们笃信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可以互相分享经验与学识,达到多重的学习效果。你能被录取的原因,取决于两个因素:1、你可以为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鲜观点与不同特色;2、你毕业后的未来发展潜力有多少?第一条关乎学习的效果,第二条贴合学校排名,因此缺一不可。申请的时候,如何包装自己的简历,可以参考。当然,这不是来自于学校官方的说明书,只是来源于我个人平日观察思考的结果,难免偏颇,因此也仅供参考。当然,说归说,主要还是看你不是或者可否成为一个牛人。楼上的各位,如果考虑MBS的话,你们的硬件设备已经足够优秀,剩下的就是少安毋躁、潜心包装。
其次是课程问题。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MBS是澳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是一所好学校,我感到受益匪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所有课程都是无可挑剔的优秀。不少课程是红果果的垃圾学科,但是,若是要顺利毕业,难免要心甘情愿挨点宰,所谓“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即是理也。个人愚见,MBS的营销类课程非常好,管理类基本属于混日子骗钱型的EASY SUBJECTS,如果你考虑轻松毕业或者为了将来从事管理、行政类工作而意图包装门面,偶尔掏3000澳元来一门亦未尝不可。金融和会计类,我没有基础,也不感兴趣,了解浅显,不多说。大家可以多问天山怪路子和FLORA。天山大侠长期专注于金融领域,功力深厚,见解老到毒辣;FLORA新进门槛,但志存高远,尤其中意金融。他们对MBS在这些方面的领悟与点评,绝对是行家里手值得信赖的。MBS的营销课程,请了许多在其他商学院也授课的知名教授。我认为最好的是两人的三门课:Debi Mishra (斯坦福)的Channel of distribution和Product Management;Mark Ritson的Brand Management。Brian Gibbs的Consumer Behavior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课程。
这些课程最有用的地方在于:
1、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自己的工科背景以及后续的工作关系,我在入学前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MBA,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MBS对我最有用的地方就是让我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在于营销以及管理,学习也让我确信了我在这些方面是有潜力以及相对的优势的。了解自身、明晰前景,这无疑是最有用。
2、确立科学的解决方法。你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一套对自己而言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你会变得乐于见到包括数字、文字、图片在内的一切信息并知道如何着手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数据并将得到的结果应用于你今后的工作中。这些看似说套话的千篇一律,实际上恰恰是最恰如其分描述MBA课程是如何转变你的职业生涯的箴言。只有当你亲身体会了,你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好与秒。
所以,在大家决定是否报考一所学校的时候,了解一所学校最好的课程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样重要的是你最好能了解你自己。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那就相信你的直觉,按你的实力去尽可能申报你能报考的最好的学校,MBA的实用性让你在任何一所商学院都会感到值回票价。
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同学参与讨论。为了便于后续朋友的阅读,我把内容统一编辑在这一楼里,慢慢发布。关于工作和移民,说起来是两个话题,但我认为,这其实是同一题。分析这道题目,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为什么要留在澳洲?2、留下来难吗?
1、为什么留下。在国内的人,论及这里,往往周遭听到这样的声音:当然要去澳洲生活,那边空气好、环境好……好好好、好好好。如果你和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年的同胞聊聊,他们还会补充一句:节奏缓慢,压力小、负担少。我想,你多半已经动心了吧?但是且慢,这些东西,是问题的全部答案么?
移民、工作为了什么?我想,除却少数怀有特殊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同志以外,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吧。那么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准是什么?人生吃喝玩乐四大样,我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吃与喝:在澳洲,如果你考虑自己做饭,那么别担心,除了少量的几样特别稀有的菜蔬找不到外,你在国内每日咀嚼的那些菜叶子,这里几乎都有,而且无需专门跑到唐人街,COLES、SAFEWAY等当地的超市里就能买到诸如萝卜、青菜、芹菜、土豆、西红柿等各式常见蔬菜。肉类品种齐全,价格也没有贵得离谱,但是这里的肉和国内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奉行人道主义灭绝政策,澳洲的牲口宰杀是不放血的,所以这里的肉大多饱含血色,新鲜度略次于国内,但仍旧是很好的肉,可以放心食用。这些是吃得饱。可是说到吃得好,你就得推敲斟酌一下了。尤其北方的朋友,我直言不讳告诉你,这里正宗北方口味的饭菜你基本上可以断了念想,不是没有,但他们都不在你家楼下,去一次也不是很方便,起码墨大附近如此。我是如此怀念北京楼下对面的老北京、兰州菜和东北餐馆,但以我一介穷书生,至少学习期间,澳洲是给不了我这个待遇了。MBS给晚上上课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晚餐——先别激动,那是西餐。你可以偷吃,前提是你吃得惯。比如昨天晚上(我有课哦)每人一份蔬菜拼盘,美其名曰“希腊沙拉GREEK SALAD”,我看到后的唯一反应就是当地的国骂——WTF!未经加工的不知名青菜、几片黄瓜和几块除了咸没有别味的奶酪CHEESE就是你盘中的全部。为了让你的进食更愉悦,特地配送两份著名品牌HEINZ的沙拉酱,一种透明的、混合奇怪香料的醋。当然,这是最难吃的,没有之一。可是其他略微可以下咽的饭食,也不能给我带来多大的兴奋与慰藉,因为天天都是那几样。中国人的肠胃,被我们自己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惯坏了,很难适应西餐的味道。可吃饭,恰恰是生活最基本的要素。学校附近的中餐馆已经基本吃遍了,连印尼的也没放过。南方同学也许吃的更加尽兴,因为那些大多是按照南方的口味来做的。家财万贯,如果连口自己喜欢的热汤都喝不上,你觉得幸福么?当然,这样的论断很主观、太武断,因为我懒的自己煲汤炒菜,但回想起在北京逍遥快活的日子,每当嘴里淡出个鸟来就去楼下改善一下,在这里,除了看着下一只鸟飞出来什么都没得做。你可以说我意志不坚定,我也承认我的生活过于物质,但不得不说的是,生活中某些普通的因素,往往会对人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持续打击的效果如同滴水石穿。每当吃饭的时候,我总在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
玩与乐:这个问题可以很抽象,可以很具象。因为旅游广告的缘故,很多人提及澳洲会马上想到悉尼歌剧院、大堡礁,以及无数的潜水圣地。还有极具特色的英式建筑群,更不用说著名的澳网和F1。但你会因此而快乐么?短期,当然了;那么长期呢?这些短暂的行程,终究只是你漫长人生的一个片断,来了澳洲,一样要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旅游只能偶尔为之。一个巴西的同学,曾经无比郁闷地对我说:这里好闷,我每天晚上6点准时坐在酒吧里。你一定觉得这家伙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么?两个原因:1、缓慢的生活了无新意,平淡的如白水一般无从回味,总在酒吧坐着,审美疲劳;2、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能用英语流利纯熟地和其他人沟通,生活空虚空洞。这都是澳洲生活的外国人的普遍现象。慢节奏生活的副作用就是缺少前进的动力与刺激(希腊就是这么危机的),而语言不通带来的文化空虚问题则是生活质量下降的首要因素。能在这里交流的朋友,都不再是拥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的人了,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经远离学习语言的黄金年龄,而出国必然要学外语,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只有劣势毫无优势可言。我是个没有什么语言天赋的人,英语说得不好,一年多的磨练也没能改善太多,虽然听懂了很多,但仍旧不能自如,听不懂依然家常便饭,最悲惨的是说话怎么也流利不起来,这是最可悲的恶性循环。因为英语不好,我没法和当地人交朋友,也不敢和他们更多谈话。刚来的时候,因为英语不好,小组讨论,我发言很少,大量的思维都用在了集中注意力听别人在讲什么上。读书一知半解,想法全无,在外国人看来,我是个沉默寡言、没头没脑、智商低下的人,这全都因为这该死的英语!我多想自己能像在用中文一样,如此自如地洋洋洒洒、絮絮叨叨,畅谈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做不到。你说这样的毕业生,在这里怎么可能找到工作。而且最关键的是,每天用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去蹩脚地听和说,在我看来,不是幸福。语言是制约绝大多数非英语国家的人在英语国家工作、生活的首要因素。其实这也很正常,我要是西方老板,我也不愿意雇佣一个说话和听话都费力的家伙,何必呢,门外那么多有生力量。
由此谈到工作问题,不好找,真的很难很难很难。这甚至和你的经历关系不大,因为对方不知道也不关心更不关注。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了解本地市场和文化的即时战斗力。MBS的中国毕业生里有大牛,可不管在哪里,整体的就业形势相当不乐观。除了个别的辉煌以外,大多数在努力拼搏,这决不是值得欢欣鼓舞的好消息。留在澳洲的人,有些原就业与澳洲企业在国内的分部,现在依旧在这个公司工作,只是办公室从中国挪到了墨尔本,还有的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只是公司从一家外企的上海分公司变成了另一家外企的澳洲分公司,这都已经算非常好的了。MBS的CAREER SERVICE你就别指望了,职业化的微笑后面是一筹莫展的无奈。听到你毕业后打算回中国的消息后,他们的笑容会更加饱满、舒展,仿佛看到了股市的全线飘红一般,因为你若想留在澳洲,真的很难,他们更是不知该怎么办。
当然,这不是说工作绝对找不到。楼下那位墨大的兄弟说的好:想刷盘子请去唐人街。没错,你要想打低级工,那么遍地都是,在澳洲这块风水地,只要有份正经工作,你的生活都是有保障的。但如果你想要博得一份合乎MBA身份的工作,不是不可能,而是请你好好斟酌,这很难。《北京人在纽约》以及《不见不散》都是老片子了,可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我认为,虽然不起眼那不上台面,但他们那样的生存方式,才是最适合大部分出国的人的生存方式。徐帆演的那姑娘,去美国前一心幻想做国际贸易,最后老老实实去宝马擦玻璃,可你觉得那样的生活真的很差么?
签证方面的问题,我不懂,因为我已经打算好回国,做一个本分的国人。我没有恢宏的理想,没有远大的志向,虽然我的英文名字叫Bill,但我并不想要成为Bill Gates,我只是想通过MBS的经历,带给我一些新鲜的见识与思维,让我在以后的求职道路上多一份自信与成熟。我感觉,我已经得到我想要的了。如果你想要咨询签证方面的问题,前后那几位都是经验丰富的,我同他们相熟,相信他们的解答,一定会帮到你。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已经是个牛人,那么请坚决报考哈佛、斯坦福等一些神佛级高等学府,MBS这样的小庙,是为了给我这样工作前景黯淡且心中充满混乱但仍旧有些企盼的人改头换面准备的,对牛人而言,这样的学习不会给你未来的工作、生活带来有益的帮助。这不是嘲讽,而是实在的劝诫。已经有一位事业有成但进取心十足的兄长选择了另辟新天地,因为这对他、对学校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生活,本身就是一道没有对错的选择题,我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减少遗憾与怅惘,而不在于对着满墙的奖状遍数往日的辉煌。祝所有的人开心。这篇讲述是否移民英国的文章,写得很好,拿来共享。无论工作、留学、移民,我们想要的都是更好的生活质量。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738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4 16:46
在课堂上找到的兴趣是很脆弱的。更关键的是你是否适合、是否擅长。这都要靠实践来检验。所以说你的前景仍然模糊。
作者: shutianyu    时间: 2010-11-24 16:59
在课堂上找到的兴趣是很脆弱的。更关键的是你是否适合、是否擅长。这都要靠实践来检验。所以说你的前景仍然模糊。
-- by 会员 HiCD (2010/11/24 16:46:07)



不错,但对于一点不清楚的人来说,这救命的稻草总好过什么也没有,虽然说起来,我的前景的确是无比模糊的。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4 17:07


不错,但对于一点不清楚的人来说,这救命的稻草总好过什么也没有,虽然说起来,我的前景的确是无比模糊的。
-- by 会员 shutianyu (2010/11/24 16:59:40)



想降低其脆弱性的话,可以试着把实现路径也规划好。光有方向,还不算是规划,还要有路径,这个路径一头连接着你的方向,一头连接着你的现状。

而审核这条路线的重点,不在朦胧的未来,而在眼下你的第一步,这第一步成功实现的概率是多少。

题外话:很多人读mba的方向都是投行、咨询。他们为这个方向激动不已。但如果划一条线,把这个目标跟他目前站立的点连接起来,却发现成功实现第一步的跨越便已是小概率,比如找一个投行咨询的实习。所以投行咨询这种小概率、高风险的目标,不能作为规划。
作者: jiangliu    时间: 2010-11-24 18:57
没想到MBS的国人还蛮多的。上次去那考GMAT的时候就遇到几个阿三。btw,我在你们临近的墨大上一学期part time,后来drop掉了,感觉澳洲的教育实在是骗钱。所以在这我帮不到想去MBS或者想来澳洲移民的同学们。但是目前找不到任何关于MBA有助于移民的政策。所以以移民为目的来MBS的同学请三思再三思!

新政策明年实施,那时工党将快要下台,完了下边是不是还要换政策还待定。新政策对于工作经验是有很不错的加分的,但是澳洲的怪圈是:没有PR,没有工作;没有工作,没有PR。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1-24 19:42
回楼上:实际上MBS在创办最初是企业资助的,后来墨大才参与进来,所以这边的教学基本独立,再加上一些教授都是从其他顶尖商学院来的,我想教学质量和国际商学院MBA课程并没有差别。
在澳洲找工作的确是和PR相关,虽然一些大公司(比如PWC)会解决PR问题,但其他很多公司还是会看。总而言之,我们是来回答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个人情况不同,需斟酌。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4 23:23
咱么CD上的人,读mba,要么为了投行咨询,要么为了移民、不做中国人。澳洲mba都帮不到!
作者: jiangliu    时间: 2010-11-25 09:29
@flora_1652 i won't comment anything about MBS' quality, i will leave this for your honour.

But i do want to comment one thing in terms of what you said "一些大公司(比如PWC)会解决PR问题". I believe this is very misleading! I have been in Aus for almost 8 years and never seen or heard any "大公司" will provide this kind of service. The reason i say this is because i have seen many students **TRAPPED* into Australia because whoever promised them this kind of crap. Again as i said in another post, if you want to wash dishes in chinatown, go ahead. But if you want to work in a fancy office, hmmm, you must have PR or in process of waiting for it.

There is another trap called "TR". Don't believe it. No one would care if you add this in your resume. However, don't give up on Australia. 一些大公司 may help you to apply for working visa. But again, you must be very very good to convince them to do it for you. A MBA will NOT help, but what you have done before will be.

@HiCD can't agree more.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1-25 12:48
To Jiangliu:
I talked to consultants in PWC in the first week of MBA, that is why I was confident to bring it up. To some extent, I agree with you that it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s if you want to stay in Australia after graduation from a MBA program without certain residency.
So as what I said, some problems are not what we can fix, and what we are supposed to give an answer here. It's all about personal choices.
作者: freddong    时间: 2010-11-25 19:30
Before this month,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to get PR after you graduate with MBA. But now you may have some chance because of new immigration policy whose total mark is 65 covering age, two years program, Australian degree and IELTS. According to this new policy, you may get 60 and just need to find another 5 point.~~~

But just like Flora said, it depends on your personal choice. Actually and personally, I do not think Australia is a good place to work but an amazing place to live if you do not pursuade high pay (perhaps $60K+) or career promotion.~~~
作者: jiangliu    时间: 2010-11-25 20:58
"another 5 point"........ a deja vu for me. ha ha those smart asses are good at manipulating this math game, they been doing this since 2001.

I think Australia MBA should easily get avg. $100K after graduation. Thats approx. $55k cash in your hand after tax and super.
作者: shutianyu    时间: 2010-11-25 21:42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因为经历不同,所以效果不同,见解也不同。MBS的学习时间太短,只有一年多,但因为密集授课,所以学习内容其实不少。这样的学习,不同背景、经历、基础的同学经历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不能要求千人一面,也就不能把大家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去品头论足。MBS的学生在这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表一些见解,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而已。我们希望给更多的人,尤其对报考MBS MBA有兴趣的人,带来一些更为深入的看法,至于是否有用,留待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体会理解就是了。
我的评论,为了方便后来读者的阅读,都放在第一页了。
作者: shutianyu    时间: 2010-11-25 21:49
@jiangliu:
不是吧,十万?如果是澳元的话,在MBS过往的毕业生以及现役的诸多同胞中,我还真没见到有多少达到这个水平的。国人在这里就业,依旧不是很乐观。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2-17 09:16
终于考完期末考试了!第一个学期的确不轻松!不过马上要享受第一个夏日圣诞节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也祝大家圣诞、新年愉快!有问题随时问~
作者: 天山怪路子    时间: 2010-12-22 15:48
@Bill 你太抬举我了,我们都在努力争取有个更好的前景和发展。
@Flora 祝你好好enjoy第一个夏日圣诞和新年!我在美国交换学习已经结束,收获很大,同时结识了一批牛人。
@everyone 说实话,MBS的强项是marketing和strategy,这方面有很多业界的connections,这要远远强过墨大众多master项目。但是个人认为这对于中国人增值有限,语言、文化的差异,还有国内教育体制对于我们思维的锻造,决定了我们在这方面求职落后于大部分西方人。当然,我们也有我们自身优势,相对扎实的数理基础,“双语”能力(澳洲是全球双语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关于就业,每个人背景不同,很难横向比较。纵向就更难说了,世道好坏,犹如天地。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各位,现在北美MBA就业也不是以前那么容易了。
读不读MBA,读什么MBA,都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有这段经历值得每个MBA长久回味。希望大家多一些热心善意的讨论,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作者: luckgmat    时间: 2010-12-23 23:23
多谢Flora这个帖子,我正在找MBS帮我找个校园大使来问问题呢。

我的问题:学校的career service做的怎么样?我应该明年拿到PR,所以打算过来顺便读个mba,不想过来做labor。我看到MBS生源的成熟度挺高的,毕业薪水也还不错,至少从官网看到如此。
本人6年工作经验,4年big4审计,2年管理咨询,T102,G只有600(估计要重考)毕业打算找个top—tier的global firm 作战略咨询或是金融,其实这通常MBA毕业生最想去的,我看了下来MBS招人的公司还不错啊,又不想像在US和国内那么累,所以不打算申请美国的MBA了,看到楼上的校友说毕业工作不乐观,这让我有些意外。

不知道MBS的校友资源怎么样,所以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呢。。。
作者: luckgmat    时间: 2010-12-24 09:12
另外,除去语言和文化因素(这个在美国也存在),在澳洲不好找适合MBA的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呢?我担心MBS的校友不是很给力啊,澳洲的商界不是很看重MBA啊,等等。。请赐教啊。另外,楼上去米国交换的台兄,您觉得这两个国家的MBA教育(就您所在的两个学校)有啥主要区别啊?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0-12-31 08:59
@Li 下个学期可以见到你了,到时候分享一下美国的交换生经历!
@Luckgmat 谢谢你的问题,我一个个回答:
  1. Career service: 他们会提供培训、workshop、bootcamp和mock interview来帮助新生做好应聘准备,同时会邀请consulting firms (BCG, Bain, PWC, E&Y, LEK etc.),financial service firms and banks (JP Morgan, NAB, ANZ etc.) 以及大型跨国企业来校园做宣讲。但局限性在于career service的联系范围基本仅覆盖墨尔本和悉尼的工作机会,如果毕业生回国就业的话,他们基本帮不上忙的。
  2. 关于就业难问题:有几个方面,一个就像‘天山怪路子’说的那样,中国人在这边找工作有其在语言、文化和社交能力上的局限性;另一个因素是PR,现在基本上permanent的职位都需要有PR或者citizenship,像你这种情况基本不用担心;再一个就是澳洲本地工作经验,这边在招人的时候比较conservative,如果之前没有本地工作经验,需要try your best to convince that you are one of the best and competent for the position;其实这边有一些资源是可以利用起来的,比如广大part-time学生,他们往往在top-tier公司工作,有本地network,所以如果帮忙推荐会好很多。
  3. 关于你的背景: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背景,很多fiancial service公司都会比较认big4。另外如果你打算申请MBS并且对奖学金没有强烈的渴望的话,GMAT不用重考的,这个成绩进MBS没问题。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 luckgmat    时间: 2010-12-31 22:35
Thank you Flora, I left a short message to you. If you do not mind, could you give me a MSN contact? Or just add mine: henrydutao(A) hotmail.com. I do hope to see you in MBS...
作者: clayland    时间: 2011-1-15 14:59
2011年居然还没有人发帖?嘿嘿 俺来报个道 正在申请MBS 这两天不知为啥上不去申请网站了?
作者: luckgmat    时间: 2011-1-16 01:04
我觉得MBS的admission coordinator挺有意思的,我希望能得到一个和我背景相关的“校园大使”的联系方式,然后顺便了解下这边的student experience,结果被告知这是私隐,拒绝透露;我再三请求,告诉我如果我申请了,他们再考虑要不要找校友介绍experience

同样问了这个问题给AGSM,结果他们当时就给了一个中国校友的联系方式,我们聊了很久,对整个澳洲的MBA的情况,毕业去向,教学质量等了解了很多。


我觉得这两个都是澳洲很顶级的商学院,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方面做的这么不一样。
作者: luckgmat    时间: 2011-1-16 01:06
现在7月份intake已经开始申请了吗?我记得还是3月份呢。。。。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1-1-18 14:00
@luckgmat 我来之前几个月学校介绍了个美国人作为联络人,个人感觉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奇怪怎么现在招生没有了么?我已经加你msn并且给你写了email,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email联络。
前两天去学校的时候看见了新的1月入学的part-time students,感觉时间过的真快啊!
作者: shutianyu    时间: 2011-2-26 18:42
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享受学业。我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需要时间与耐心的事情,所以日子也算过的悠闲,只是心理止不住的偶尔空虚与担忧。估计会进一家个案咨询公司吧。MBS MBA,找工作的时候,学历的加分确实比较低,当然,这是指的在国内,澳洲什么情况,还看各位PR高手解答了。我在茫茫大洋的另一端祝你们顺利。
作者: 5min    时间: 2011-3-7 12:24
我在澳洲,身边有不少mbs的本地毕业生。 感觉出来就是个middle manager. 没太大不同。
作者: carypig    时间: 2011-3-28 13:19
Hi, Flora,

Thank you for your reply! Sorry that I should have come to say thank you earlier, but I am just very busy preparing for GMAT. I am going to take the exam tomorrow, and have no mood to read anything related to it today, hehe.  What score do you think will be sufficient (or maybe average?) for application for MBS?


I have been drafting my personal statement these days, and will submit my application this week. Wondering if you can help have a look at my PS when it is nearly finalized...


Again, Thanks a lot!
作者: carypig    时间: 2011-3-28 13:25
我在澳洲生活过一年,生活诚如老兄所说,惬意但乏味。。。看你喜不喜欢了。。。北方菜就算有,也被南方化了,因为早期在墨尔本的华人都是香港、福建的居多,所谓的中国菜很多都是粤菜。而且即便是粤菜也被或多或少的西餐化了。。。不过好像有几家的中餐还是蛮地道的,有一家宋家私房菜,全聚德也不错--不过价格也是很牛的。richmond有几家小店味道还不错,不过名字不大记得了。


老兄能否介绍具体介绍一下MBS传统的牛科目有哪些。我想在PS里面cite一下,显得我对学校有一些了解,也起到点shoe shining的效果,呵呵。
作者: JUDAL    时间: 2011-3-30 18:06
@天山怪路子 和 flora_1652

我也是四大背景出来的,3年工作经验了~~澳洲PR已经拿到,想说过去读个书顺道蹲完移民监!所以现在在申请MBS和AGSM,有很多很现实的问题想询问。我给你们发了站内信,请查收一下~~~

谢谢!
作者: glaxosmith    时间: 2011-3-30 18:36
印象中 melbourne 城区小的可怜 , 就在 crown casino 附近两条街而已
商行也不多 , 好像也没有很多五百强的企业
AU 的金融业在中国只听过 macquarie , ANZ ,  回国就业情况好吗 , 请教一下
作者: 我有鼻子    时间: 2011-5-29 17:08
几位贴里的大牛可能都快毕业了吧?今年的就业情况如何?

我计划明年申请2013年的full time MBA,个人背景是985本科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7年,在一个民营企业(华东省内的top  :P)PM(土木工程咨询类项目经理)5年,今年开始做集团子公司的vice president,主要负责管理。由于自己的经历,对财务、战略、管理的方面有一定缺陷,想通过MBA的学习找到一份global的工程咨询公司中相应manager一类的工作。

请各位大牛给点建议。

PS:因为我太太有澳洲的PR,可能我会在明年申请获得澳洲的PR,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大的帮助。
作者: 5min    时间: 2011-6-4 07:15
ls都可以试试, 中国学生gmat考比本地人高点,MBS很好进的
作者: 我有鼻子    时间: 2011-6-10 15:22
ls都可以试试, 中国学生gmat考比本地人高点,MBS很好进的
-- by 会员 5min (2011/6/4 7:15:49)



谢谢 你是MBS的吗?如果可以想请教一下关于MBS的事情 我的msn:snow_ofjune@163.net
作者: 5min    时间: 2011-6-10 22:22
ls都可以试试, 中国学生gmat考比本地人高点,MBS很好进的
-- by 会员 5min (2011/6/4 7:15:49)




谢谢 你是MBS的吗?如果可以想请教一下关于MBS的事情 我的msn:snow_ofjune@163.net
-- by 会员 我有鼻子 (2011/6/10 15:22:39)

我不是MBS的,身边认识两个MBS的,也去过他们的info session。 最后决定去CEIBS了
作者: flora_1652    时间: 2011-7-1 20:02
我个人认为MBA选校最重要的是match。
问问自己选择澳洲的理由是什么?优势在哪里?所选择的学校能不能加强你的优势并最终帮助你找到职业新起点?
从入学标准上来讲,MBS要求的确不高,一般gmat在680以上,3年工作经验,有行业优势,语言没问题的情况下进来的可能性很大。再加上现在澳币升值给招生带来的压力,所以招收国际学生的门槛可能有下降的趋势。
BTW,如果申请配偶签证可能在找工作方面会更有优势因为待遇其实和PR比较接近。
作者: francislaw    时间: 2011-7-4 21:13
我说点个人见解,大家讨论:
个人资料:我是09年9月MBS MBA,10年12月就毕业。工程本科背景,4年北京工作经验,全部国企。同届70人,4人来自大陆。
先说一下关于录取的看法:标准其实相当主观,就是说没有特别硬性的要求,当然,成绩不能太差。西方大学讲究学生组成的多样性,因为他们笃信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可以互相分享经验与学识,达到多重的学习效果。你能被录取的原因,取决于两个因素:1、你可以为学校里的其他同学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鲜观点与不同特色;2、你毕业后的未来发展潜力有多少?第一条关乎学习的效果,第二条贴合学校排名,因此缺一不可。申请的时候,如何包装自己的简历,可以参考。当然,这不是来自于学校官方的说明书,只是来源于我个人平日观察思考的结果,难免偏颇,因此也仅供参考。当然,说归说,主要还是看你不是或者可否成为一个牛人。楼上的各位,如果考虑MBS的话,你们的硬件设备已经足够优秀,剩下的就是少安毋躁、潜心包装。
其次是课程问题。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MBS是澳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是一所好学校,我感到受益匪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所有课程都是无可挑剔的优秀。不少课程是红果果的垃圾学科,但是,若是要顺利毕业,难免要心甘情愿挨点宰,所谓“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即是理也。个人愚见,MBS的营销类课程非常好,管理类基本属于混日子骗钱型的EASY SUBJECTS,如果你考虑轻松毕业或者为了将来从事管理、行政类工作而意图包装门面,偶尔掏3000澳元来一门亦未尝不可。金融和会计类,我没有基础,也不感兴趣,了解浅显,不多说。大家可以多问天山怪路子和FLORA。天山大侠长期专注于金融领域,功力深厚,见解老到毒辣;FLORA新进门槛,但志存高远,尤其中意金融。他们对MBS在这些方面的领悟与点评,绝对是行家里手值得信赖的。MBS的营销课程,请了许多在其他商学院也授课的知名教授。我认为最好的是两人的三门课:Debi Mishra (斯坦福)的Channel of distribution和Product Management;Mark Ritson的Brand Management。Brian Gibbs的Consumer Behavior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课程。
这些课程最有用的地方在于:
1、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自己的工科背景以及后续的工作关系,我在入学前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MBA,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MBS对我最有用的地方就是让我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在于营销以及管理,学习也让我确信了我在这些方面是有潜力以及相对的优势的。了解自身、明晰前景,这无疑是最有用。
2、确立科学的解决方法。你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一套对自己而言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你会变得乐于见到包括数字、文字、图片在内的一切信息并知道如何着手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数据并将得到的结果应用于你今后的工作中。这些看似说套话的千篇一律,实际上恰恰是最恰如其分描述MBA课程是如何转变你的职业生涯的箴言。只有当你亲身体会了,你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好与秒。
所以,在大家决定是否报考一所学校的时候,了解一所学校最好的课程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一样重要的是你最好能了解你自己。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那就相信你的直觉,按你的实力去尽可能申报你能报考的最好的学校,MBA的实用性让你在任何一所商学院都会感到值回票价。
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同学参与讨论。为了便于后续朋友的阅读,我把内容统一编辑在这一楼里,慢慢发布。关于工作和移民,说起来是两个话题,但我认为,这其实是同一题。分析这道题目,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为什么要留在澳洲?2、留下来难吗?
1、为什么留下。在国内的人,论及这里,往往周遭听到这样的声音:当然要去澳洲生活,那边空气好、环境好……好好好、好好好。如果你和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年的同胞聊聊,他们还会补充一句:节奏缓慢,压力小、负担少。我想,你多半已经动心了吧?但是且慢,这些东西,是问题的全部答案么?
移民、工作为了什么?我想,除却少数怀有特殊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同志以外,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吧。那么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准是什么?人生吃喝玩乐四大样,我从这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吃与喝:在澳洲,如果你考虑自己做饭,那么别担心,除了少量的几样特别稀有的菜蔬找不到外,你在国内每日咀嚼的那些菜叶子,这里几乎都有,而且无需专门跑到唐人街,COLES、SAFEWAY等当地的超市里就能买到诸如萝卜、青菜、芹菜、土豆、西红柿等各式常见蔬菜。肉类品种齐全,价格也没有贵得离谱,但是这里的肉和国内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奉行人道主义灭绝政策,澳洲的牲口宰杀是不放血的,所以这里的肉大多饱含血色,新鲜度略次于国内,但仍旧是很好的肉,可以放心食用。这些是吃得饱。可是说到吃得好,你就得推敲斟酌一下了。尤其北方的朋友,我直言不讳告诉你,这里正宗北方口味的饭菜你基本上可以断了念想,不是没有,但他们都不在你家楼下,去一次也不是很方便,起码墨大附近如此。我是如此怀念北京楼下对面的老北京、兰州菜和东北餐馆,但以我一介穷书生,至少学习期间,澳洲是给不了我这个待遇了。MBS给晚上上课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晚餐——先别激动,那是西餐。你可以偷吃,前提是你吃得惯。比如昨天晚上(我有课哦)每人一份蔬菜拼盘,美其名曰“希腊沙拉GREEK SALAD”,我看到后的唯一反应就是当地的国骂——WTF!未经加工的不知名青菜、几片黄瓜和几块除了咸没有别味的奶酪CHEESE就是你盘中的全部。为了让你的进食更愉悦,特地配送两份著名品牌HEINZ的沙拉酱,一种透明的、混合奇怪香料的醋。当然,这是最难吃的,没有之一。可是其他略微可以下咽的饭食,也不能给我带来多大的兴奋与慰藉,因为天天都是那几样。中国人的肠胃,被我们自己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惯坏了,很难适应西餐的味道。可吃饭,恰恰是生活最基本的要素。学校附近的中餐馆已经基本吃遍了,连印尼的也没放过。南方同学也许吃的更加尽兴,因为那些大多是按照南方的口味来做的。家财万贯,如果连口自己喜欢的热汤都喝不上,你觉得幸福么?当然,这样的论断很主观、太武断,因为我懒的自己煲汤炒菜,但回想起在北京逍遥快活的日子,每当嘴里淡出个鸟来就去楼下改善一下,在这里,除了看着下一只鸟飞出来什么都没得做。你可以说我意志不坚定,我也承认我的生活过于物质,但不得不说的是,生活中某些普通的因素,往往会对人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持续打击的效果如同滴水石穿。每当吃饭的时候,我总在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
玩与乐:这个问题可以很抽象,可以很具象。因为旅游广告的缘故,很多人提及澳洲会马上想到悉尼歌剧院、大堡礁,以及无数的潜水圣地。还有极具特色的英式建筑群,更不用说著名的澳网和F1。但你会因此而快乐么?短期,当然了;那么长期呢?这些短暂的行程,终究只是你漫长人生的一个片断,来了澳洲,一样要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旅游只能偶尔为之。一个巴西的同学,曾经无比郁闷地对我说:这里好闷,我每天晚上6点准时坐在酒吧里。你一定觉得这家伙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么?两个原因:1、缓慢的生活了无新意,平淡的如白水一般无从回味,总在酒吧坐着,审美疲劳;2、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能用英语流利纯熟地和其他人沟通,生活空虚空洞。这都是澳洲生活的外国人的普遍现象。慢节奏生活的副作用就是缺少前进的动力与刺激(希腊就是这么危机的),而语言不通带来的文化空虚问题则是生活质量下降的首要因素。能在这里交流的朋友,都不再是拥有大把青春可以挥霍的人了,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经远离学习语言的黄金年龄,而出国必然要学外语,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只有劣势毫无优势可言。我是个没有什么语言天赋的人,英语说得不好,一年多的磨练也没能改善太多,虽然听懂了很多,但仍旧不能自如,听不懂依然家常便饭,最悲惨的是说话怎么也流利不起来,这是最可悲的恶性循环。因为英语不好,我没法和当地人交朋友,也不敢和他们更多谈话。刚来的时候,因为英语不好,小组讨论,我发言很少,大量的思维都用在了集中注意力听别人在讲什么上。读书一知半解,想法全无,在外国人看来,我是个沉默寡言、没头没脑、智商低下的人,这全都因为这该死的英语!我多想自己能像在用中文一样,如此自如地洋洋洒洒、絮絮叨叨,畅谈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做不到。你说这样的毕业生,在这里怎么可能找到工作。而且最关键的是,每天用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去蹩脚地听和说,在我看来,不是幸福。语言是制约绝大多数非英语国家的人在英语国家工作、生活的首要因素。其实这也很正常,我要是西方老板,我也不愿意雇佣一个说话和听话都费力的家伙,何必呢,门外那么多有生力量。
由此谈到工作问题,不好找,真的很难很难很难。这甚至和你的经历关系不大,因为对方不知道也不关心更不关注。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了解本地市场和文化的即时战斗力。MBS的中国毕业生里有大牛,可不管在哪里,整体的就业形势相当不乐观。除了个别的辉煌以外,大多数在努力拼搏,这决不是值得欢欣鼓舞的好消息。留在澳洲的人,有些原就业与澳洲企业在国内的分部,现在依旧在这个公司工作,只是办公室从中国挪到了墨尔本,还有的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只是公司从一家外企的上海分公司变成了另一家外企的澳洲分公司,这都已经算非常好的了。MBS的CAREER SERVICE你就别指望了,职业化的微笑后面是一筹莫展的无奈。听到你毕业后打算回中国的消息后,他们的笑容会更加饱满、舒展,仿佛看到了股市的全线飘红一般,因为你若想留在澳洲,真的很难,他们更是不知该怎么办。
当然,这不是说工作绝对找不到。楼下那位墨大的兄弟说的好:想刷盘子请去唐人街。没错,你要想打低级工,那么遍地都是,在澳洲这块风水地,只要有份正经工作,你的生活都是有保障的。但如果你想要博得一份合乎MBA身份的工作,不是不可能,而是请你好好斟酌,这很难。《北京人在纽约》以及《不见不散》都是老片子了,可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我认为,虽然不起眼那不上台面,但他们那样的生存方式,才是最适合大部分出国的人的生存方式。徐帆演的那姑娘,去美国前一心幻想做国际贸易,最后老老实实去宝马擦玻璃,可你觉得那样的生活真的很差么?
签证方面的问题,我不懂,因为我已经打算好回国,做一个本分的国人。我没有恢宏的理想,没有远大的志向,虽然我的英文名字叫Bill,但我并不想要成为Bill Gates,我只是想通过MBS的经历,带给我一些新鲜的见识与思维,让我在以后的求职道路上多一份自信与成熟。我感觉,我已经得到我想要的了。如果你想要咨询签证方面的问题,前后那几位都是经验丰富的,我同他们相熟,相信他们的解答,一定会帮到你。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已经是个牛人,那么请坚决报考哈佛、斯坦福等一些神佛级高等学府,MBS这样的小庙,是为了给我这样工作前景黯淡且心中充满混乱但仍旧有些企盼的人改头换面准备的,对牛人而言,这样的学习不会给你未来的工作、生活带来有益的帮助。这不是嘲讽,而是实在的劝诫。已经有一位事业有成但进取心十足的兄长选择了另辟新天地,因为这对他、对学校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生活,本身就是一道没有对错的选择题,我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减少遗憾与怅惘,而不在于对着满墙的奖状遍数往日的辉煌。祝所有的人开心。这篇讲述是否移民英国的文章,写得很好,拿来共享。无论工作、留学、移民,我们想要的都是更好的生活质量。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738
-- by 会员 shutianyu (2010/11/24 16:25:57)


谢谢分享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 天山怪路子    时间: 2011-8-14 20:14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因为经历不同,所以效果不同,见解也不同。MBS的学习时间太短,只有一年多,但因为密集授课,所以学习内容其实不少。这样的学习,不同背景、经历、基础的同学经历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不能要求千人一面,也就不能把大家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去品头论足。MBS的学生在这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表一些见解,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而已。我们希望给更多的人,尤其对报考MBS MBA有兴趣的人,带来一些更为深入的看法,至于是否有用,留待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体会理解就是了。
我的评论,为了方便后来读者的阅读,都放在第一页了。
-- by 会员 shutianyu (2010/11/25 21:42:42)



Shutianyu的评论相当中肯,每个人行业不同,MBA前function也不同,毕业年景好坏又难预料,又结合很多个人因素,因此,很难纵向、横向比较。
作者: tony249    时间: 2011-8-23 14:05
@Bill 你太抬举我了,我们都在努力争取有个更好的前景和发展。
@Flora 祝你好好enjoy第一个夏日圣诞和新年!我在美国交换学习已经结束,收获很大,同时结识了一批牛人。
@everyone 说实话,MBS的强项是marketing和strategy,这方面有很多业界的connections,这要远远强过墨大众多master项目。但是个人认为这对于中国人增值有限,语言、文化的差异,还有国内教育体制对于我们思维的锻造,决定了我们在这方面求职落后于大部分西方人。当然,我们也有我们自身优势,相对扎实的数理基础,“双语”能力(澳洲是全球双语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关于就业,每个人背景不同,很难横向比较。纵向就更难说了,世道好坏,犹如天地。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各位,现在北美MBA就业也不是以前那么容易了。
读不读MBA,读什么MBA,都是个人选择,没有对错。有这段经历值得每个MBA长久回味。希望大家多一些热心善意的讨论,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 by 会员 天山怪路子 (2010/12/22 15:48:52)




天山前辈,说MBS的强项在marketing和stretegy,能否具体说明一下?本人marketing背景,读MBA也不想转finance,想继续在marketing行业发展,请问:

1, MBS是否偏向招收marketing背景的申请人?在你们的校友中,especially among Chinese classmates, 有多少percent是marekting出身的?
2,国人在澳洲就业找marketing的工作,尤其是偏communication方面,是否比美国难?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

之前去过墨尔本,个人很喜欢这个城市,超过悉尼,所以今年准备申请一所澳洲的学校,MBS在location上是首选。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学校的marketing方面的东西,除了official site, 还有没有其他source?

多谢!
作者: 天山怪路子    时间: 2011-8-27 14:34
好久不上来,在你问题后回复了。以后有问题也可直接邮件我:lee.li.wang(在) gmail.com 我有空一定给你回复

[/quote]

天山前辈,说MBS的强项在marketing和stretegy,能否具体说明一下?本人marketing背景,读MBA也不想转finance,想继续在marketing行业发展,请问:

1, MBS是否偏向招收marketing背景的申请人?在你们的校友中,especially among Chinese classmates, 有多少percent是marekting出身的? =>>这个我说不上,marketing背景的有不少。但近两年看,中国学生里还是IT背景和金融/财务背景的多一些。由于现在澳元高企,MBA生源热情大不如前,拿到这里MBA的offer并不是很难。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是public sector背景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跟金融沾上点边。

2,国人在澳洲就业找marketing的工作,尤其是偏communication方面,是否比美国难?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我说句实话,现在这个世道,澳洲比起美国来说,工作机会还是要多一些的,但问题是PR卡住了大部分人。如果有PR,要求不是太高,定位比较清晰,努力还是有回报。marketing/communications这块我是真的不了解。MBA学生每个人情况差异很大,世道好坏有如天地,很难纵向、横向比较。但貌似MBS的marketing教授还是有些澳洲本土资源的。

之前去过墨尔本,个人很喜欢这个城市,超过悉尼,所以今年准备申请一所澳洲的学校,MBS在location上是首选。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学校的marketing方面的东西,除了official site, 还有没有其他source?  ==>我个人也是喜欢墨尔本胜过悉尼。你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微博加群 MBS群号:756167,以后直接发帖提问即可。

多谢!
-- by 会员 tony249 (2011/8/23 14:05:00)

[/quote]
作者: tony249    时间: 2011-8-28 13:38
好久不上来,在你问题后回复了。以后有问题也可直接邮件我:lee.li.wang(@) gmail.com 我有空一定给你回复



天山前辈,说MBS的强项在marketing和stretegy,能否具体说明一下?本人marketing背景,读MBA也不想转finance,想继续在marketing行业发展,请问:

1, MBS是否偏向招收marketing背景的申请人?在你们的校友中,especially among Chinese classmates, 有多少percent是marekting出身的? =>>这个我说不上,marketing背景的有不少。但近两年看,中国学生里还是IT背景和金融/财务背景的多一些。由于现在澳元高企,MBA生源热情大不如前,拿到这里MBA的offer并不是很难。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是public sector背景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跟金融沾上点边。

2,国人在澳洲就业找marketing的工作,尤其是偏communication方面,是否比美国难?身边有成功的例子吗?==>我说句实话,现在这个世道,澳洲比起美国来说,工作机会还是要多一些的,但问题是PR卡住了大部分人。如果有PR,要求不是太高,定位比较清晰,努力还是有回报。marketing/communications这块我是真的不了解。MBA学生每个人情况差异很大,世道好坏有如天地,很难纵向、横向比较。但貌似MBS的marketing教授还是有些澳洲本土资源的。

之前去过墨尔本,个人很喜欢这个城市,超过悉尼,所以今年准备申请一所澳洲的学校,MBS在location上是首选。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学校的marketing方面的东西,除了official site, 还有没有其他source?  ==>我个人也是喜欢墨尔本胜过悉尼。你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微博加群 MBS群号:756167,以后直接发帖提问即可。

多谢!
-- by 会员 tony249 (2011/8/23 14:05:00)


[/quote]
-- by 会员 天山怪路子 (2011/8/27 14:34:31)

[/quote]

多谢前辈!
作者: locklv    时间: 2012-9-18 15:26
hello大家好,仔细读完大家的每一条留言,非常感谢。在考虑2013年申请MBS,个人7年工作经验。

想问下各位童鞋,中国学生如果过去的时候没有PR,留下来的几率大概有多高啊?你们身边有人毕业后留下来吗?
作者: passionyue    时间: 2012-9-24 15:51
先收藏了 慢慢看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harrison78    时间: 2012-10-12 02:29
好帖子,准备申请2013入学的。很有帮助
作者: sayhello1983    时间: 2012-10-12 08:54
支持一下FLORA同学, 你什么时候再回墨尔本呢?
澳洲工作非常难找事是实话,没来过的人千万别高估自己的找工能力,MBA失业的牛人多得去了,一点不奇怪,但是找到个过得去的工作薪水就不会低。
作者: qx24601    时间: 2018-1-23 12:55
多谢各位前辈的经验分享!我也对MBS感兴趣,这周日到墨尔本准备先去考察一下...大家还在墨尔本吗?有没有机会交流交流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