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金融MBA: 高金, 长江,中欧,大家讨论一下 [打印本页]

作者: ICMBA    时间: 2010-8-17 20:54
标题: 金融MBA: 高金, 长江,中欧,大家讨论一下
上海在职的金融MBA有  高金 ,长江,中欧
学费, 学员组成, 毕业后就职前景等等,大家都可以谈谈,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所?

本人,较强技术背景,>3年研发经验(>1年团队管理经验), 希望MBA毕业后能去PE或VC, 大家帮忙看看这条路行的通吗? 多谢!
作者: 酱爆    时间: 2010-8-17 22:01
中欧 没有在职的
作者: matrixsu    时间: 2010-8-18 21:18
上海的话 选 高金
北京的话 选中欧
作者: iamchenguo    时间: 2010-8-18 22:07
中欧缺点在于金融弱 属于偏consulting和general management的学校

高金缺点在于交流学校不好 另外生源还不如中欧(国际化不够 另外门槛略低 招大专生)

长江缺点在于学费太高 而又没有中欧高金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作者: soiler    时间: 2010-8-18 22:35
3楼意思是长江的交流学校与生源不如高金,金融不如中欧,对吧?
这么看来长江还真是不行,哈哈
作者: terryzhang    时间: 2010-8-18 23:14
最近讨论通过在职金融MBA转行金融的话题越来越多了,建议慎重考虑,这年头全职转行都不容易。
作者: amosfan    时间: 2010-8-18 23:46
如果希望走IT转PE/VC这条路,而又不希望去国外读的话,那可以考虑去HK读,比如科大。学费的话,除了SAIF刚出炉,这几所学校其实都得花个30来万。不过说实在的,目前的形势即使去国外读,即使专业对口,出来也很难找到PE/VC的工作,更何况要转型。再进一步说,PE/VC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虽然薪酬多,但是这种工作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慎思之
作者: xiaoyansu    时间: 2010-8-19 15:03
中欧金融方面的教授团队确实不够强,还有,中欧有金融MBA吗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8-19 17:24
长江金融MBA还是很强的,一些人可以读EMBA,网址链接:http://www.ckgsb.com/column/1017.aspx?all=yes

艾静
北京博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选择长江源于其立足中国取势全球的办学理念,喜欢金融MBA源于它的专业和广阔的用武之地。金融衍生有时看似遥远,其实也与每人息息相关,希望长江的金融MBA能有越来越多有志之士的加入。工作多年之后再一次体会校园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我身心愉悦,受益良多。



高毅辉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在全球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洗礼之后,长江商学院开设金融MBA正是“取势”之举。长江汇集了一流的金融学教授,必将为中国培养一批优秀的金融人才。能在未来两年的时光里领略大师的风采,与来自八方的同学谈“势”论“道”,我感到非常幸福与快乐。



巩丽曦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总经理
从了解、认知到走入长江,是因为我非常认同长江倡导的理念、文化以及管理模式。能成为长江学子,特别是成为首期金融MBA的学员,感到很荣幸。在这充满朝气、激情的氛围中,汲取着大师与教授睿智的思想,聆听教授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以从未有过的高度和视角看问题,在人生与事业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山巅。



郭伟
汤姆逊集团大中华区业务拓展部总监
对长江仰慕已久,除了感于李嘉诚先生创业长江实业的精神,也缘于身边颇有几位曾在长江深造过的杰出朋友。今天,我也有幸加入长江大家庭,愿和诸位亲爱的同学们一起:学以致用,经世济民。



李进锋
广西北海利博盛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长江首期金融MBA的学员,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世界级的大师教授团队,可爱的精英学员,不但学到知识,还收获了友谊。



李永喜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
“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也使得金融行业备受瞩目。掌握最前沿的金融理论、以全球视野看待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金融人才必备的素质。长江金融MBA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能更上层楼。



马令海
中国金融在线有限公司副总裁
了解长江商学院,源于2006年初想再次读书的愿望;真正走进长江,没想到却是3年后。40岁的人再次投入课堂,源于我对长江可以给予我的知识的信任,源于对中西结合的知识体系的认可。我希望自己在长江的两年时光可以和长江一起成长,让长江给我的知识指导自己工作的进步。



蒲易
盘古创富(北京)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长江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拥有了如今的“地位”, 本身就是中国和世界商学院里面最应该讲的一个“成功案例”!



陶行逸
金顶集团总裁
来到长江,进入顶级的商学院与一群社会精英共同学习进步,让我有龙游江海的壮怀,亦有飞腾九天的激昂。今天,我为自己成为长江人而自豪,未来,我也将努力让长江因我而骄傲。



王志斌
北京美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江,因为终要汇入大海,所以必然高瞻远瞩;
长江,因为李嘉诚先生之奠立,所以具备国际高度的多元化理论;

长江首期金融MBA,于世界经济动荡交替中应运而生,所以必将乘风破浪!勇往向前!不言败!


魏凌波
北京嘉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秉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国民秉性,坚持“我仍有梦”的个人追求,终于汇合在了长江商学院首期金融MBA。“取势、明道、优术”,在这里,享誉全球的金融学教授将拓宽我们的思路,提升我们的境界,开启我们的无限潜能。我们获取的不仅仅是金融专业的管理知识,更是钻石般的同学情谊,我为能以长江首期金融MBA作为人生新起点而倍感自豪。相信不久的未来,长江金融MBA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执世界金融牛耳的生力军。



翁琪玮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会员业务发展总监
理想的金融MBA课程应当是:一个融合金融实务和管理而非传统MBA理论的课程,一个将国际金融精华及前沿观点与中国本土实务作完美结合的课程,一个重视课堂参与和互动、理论模拟及实地实践的课程,一个吸引、汇聚和培育中国金融精英的课程,以上四点长江金融MBA都符合。



晏益民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很荣幸融入长江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长江的平台能让我们有机会聆听金融精英们的真知灼见,也让我们能够结识金融界的朋友,扎根中国经济,拓展全球视野,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成为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金融管理和实践人才。



张洪伟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取长江之势,明经世之道,优致用之术。
作者: GMATBOOK    时间: 2010-8-19 23:00
长江金融MBA还是很强的,一些人可以读EMBA,网址链接:http://www.ckgsb.com/column/1017.aspx?all=yes

-- by 会员 foever (2010/8/19 17:24:30)




楼上真是恨不得把家底都要亮出来了
作者: zhukangxin    时间: 2010-8-20 01:26
长江的EMBA团队,似乎比中欧和高金的强上那么一点;
中欧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似乎比长江和高金要强上那么一点;
高金在交大,体制的影响似乎比中欧和长江感觉上要要强上那么一点;
中欧的金融教授,似乎比高金和长江要弱上那么一点;
如果学金融是希望跳槽或改行的话,功夫不应花在学什么(当然学要学好。。。),而在遇上什么人,找到什么机会,对吧?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8-20 09:16
长江金融MBA还是很强的,一些人可以读EMBA,网址链接:http://www.ckgsb.com/column/1017.aspx?all=yes

-- by 会员 foever (2010/8/19 17:24:30)





楼上真是恨不得把家底都要亮出来了
-- by 会员 GMATBOOK (2010/8/19 23:00:12)




这些都是公开信息,如果我要申请也要仔细看每家学校的网站,能多细就多细,还要去学校看看。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8-20 09:22
要说家底,下边大多网站上没有: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教授和MBA一样,前几天去学校拿到纸制的宣传册看到授课教授很多是来自实务界的,中投、社保基金、证监会、人行、美林、野村证券等,他们大多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有的还在做过教授,教学和实务经验都有。有两位在网站上有,一起列上:

高滨纽约大学博士,任职于美银美林(前美林)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利率策略部,曾任职于雷曼,曾任教于北卡,获终身教授。

胡捷西北大学博士,曾任职于美联储,现开公司。

扈企平奥克拉荷马大学博士曾任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标普纽约总部董事总经理及全球结构融资部研究部恩负责人,应该是去年刚退休,我见过他。现任教于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IMBA学程教授。

李波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人民银行,曾任教于北大和人行研究生院。


陆飚耶鲁大学博士任中投公司策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主管对冲基金投资,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

欧阳辉伯克利博士野村证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曾任教于杜克大学和北大,在杜克全球高层管理MBA评为2004年度优秀教师。

祁斌清华大学博士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职于高盛。

王巍佛德汉姆大学博士工商联并购工会主席及万盟并购集团创始人,他是较早期回国做并购的海归,对中国并购业务非常熟悉。

张一清纽约州立大学博士现任社保基金全球投资资深顾问。
作者: fuel    时间: 2010-8-20 10:20
搞不懂你们这些长江校友,整天跟做传销的一样极力推销自己的学校。这种情况恐怕全球罕见吧。
难道你们没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做吗?还是这个就是你们的工作?呵呵
作者: 常清轩    时间: 2010-8-20 10:51
中欧缺点在于金融弱 属于偏consulting和general management的学校

高金缺点在于交流学校不好 另外生源还不如中欧(国际化不够 另外门槛略低 招大专生)

长江缺点在于学费太高 而又没有中欧高金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 by 会员 iamchenguo (2010/8/18 22:07:35)



中欧每年去consulting的,你可以看看他的就业报告,自有分晓
GM其实没有一下BS可以说是专业的,毕竟这些更取决于经验,读管理出来就做管理?不见得吧,所以这个更像是一种投资

交流院校其实更多的是Full time应该考虑的事情,PT很多同学本身就有国际元素,Exchange的意义是很marginal的

生源的话,我想澄清的是:专科生不是弱势的,如果一个专科生能被录取,大家可以想象,他的背景应该是很优秀的

而高金的金融行业背景的同学超过50%

所以生源的好坏,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
作者: zbb88    时间: 2010-8-20 11:38
北大和清华没有吗?
作者: zhukangxin    时间: 2010-8-20 13:04
北大、清华的也很不错,不过楼主似乎希望在上海就读的样子;
如果在北京的话,那就是北大、清华、长江、中欧,就没有交大的选择了。。。。
遇见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天朝的金融圈子中,校友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 zhukangxin    时间: 2010-8-20 13:07
虽说是长江的学生,但是希望客观地给报考同学一些建议,避免误解。

商学院学生的热门去向有:金融,咨询,企业等;不要混淆了咨询和金融的范畴;中国的金融圈子,势力范围很重要;
从国内学校进国际金融圈,凤毛麟角;国际化生源多为中低级人员,作用非常有限;
倒是国内金融圈可能性很大,资历比较高的人较多,而且体制内的金融人士非常重要,这需要遇对人,找对机会。。。。。。
什么学校金融圈子的人多,级别高,才是应该考虑的。。。。。。
个人觉得,学校名气应当在第二位。。。。
所以简而言之,如果在国内金融界发展,目前不推荐中欧(不排斥将来中欧更好的变化);
在上海推荐长江和高金;
在北京推荐北大、清华和长江。
如果真想进金融,而且向国际发展,或回国有更好的机会,还是去国外的院校更好。
作者: zbb88    时间: 2010-8-20 13:44
那楼主应该去5道口
作者: 常清轩    时间: 2010-8-20 14:08
国内名校的作用还是有的,毕竟只有名校才能聚集人气
高金的作用是在有上海市政府的支持
这个是得天独厚的

所以说到底,学校的选择关键是适合自己的需求
五道口还是偏宏观更多一点,对于实际的市场操作还是略嫌不足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8-21 14:22
中欧金融方面的教授团队确实不够强,还有,中欧有金融MBA吗
-- by 会员 xiaoyansu (2010/8/19 15:03:47)



张春去了高金,但黄明去了中欧。总的来说还是有进步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8-23 13:31
搞不懂你们这些长江校友,整天跟做传销的一样极力推销自己的学校。这种情况恐怕全球罕见吧。
难道你们没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做吗?还是这个就是你们的工作?呵呵
-- by 会员 fuel (2010/8/20 10:20:54)



哦,类似回复经常看到,这几年多难听的话都见过,看着讥笑谩骂我还是在回帖子,做每件事都会有人不满意甚至愤怒,也非常想对被骚扰的人说句请谅解的话,让每个人满意我做不到,能有一半甚至很少几个人就不错了吧,我个人也没那么高期望。再解释一下吧:
第一:我是不是没事干闲的才来这里?工作还算忙,这个周末也在加班,稍不留神就到凌晨一点了,不过几分钟发个贴子的时间还能抽出来(这个算长的,其他大多就是转一下)。至于这件事多有意义,我还真不好说,学过哲学,有意义吗?这几年考CFAFRM,有意义吗?个人也有些其他爱好,比如周末跑了两个1万米,一次一两个小时,很枯燥,有意义吗?工作也是协调客户、律师、会计师等,沟通、写方案、查资料,这些事有意义吗?什么事有意义呀?

第二:为了避免个人观点,说我们在忽悠在作秀,大多帖子是转过来的,有网址链接,基本不是我个人想法,以前会有些稍微内部的,但现在尽量避免,本来是供参考,在操作中的事,没成,会说被忽悠了。
第三:我不是工作人员,就算是工作人员上网宣传自己学校也是工作职责,而且没有攻击其他学校,也没美化自己学校(如上所说只是转过来),是事实描述,个人觉得一点不过分。
第四:我从来没劝过任何人上长江,也没暗示过,无论这里还是线下,我都是说自己亲自去看看,各个学校多了解(我上边也是这么写的“如果我要申请也要仔细看每家学校的网站,能多细就多细,还要去学校看看。”),每个人对学校感觉不同,和找对象相似,有很感性的一面,这是非常个体化的选择,我不比任何人高明,都有自己的判断。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说中欧MBA目前是强些的,长江EDP\EMBA更好(是贵,但对老板讲也算不了什么);上海高金性价比挺好的,师资也厉害,我遇到来长江的一个也被SAIF录取了就那么说的,但各有所爱,等等。但我在这里尽量避免做任何评价,因为这些吵架太多,很没劲,而且很低级,这种判断上网看看,问问校友或身边的人,每个人都能作出来。
第五:我发帖子也许全球罕见,不过如果长江很成熟了,我没有必要这样上网,比如其他学校可能有百年历史或其他名气,金融MBA项目是个新项目,项目成立前我就参与项目的讨论,也有朋友在这个项目,参加过活动,了解情况多一些,提供些参考。



如果再问多了,我觉得上哪个学校都是胡扯,我更相信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命里没有上哪个学校也没用(上哈佛的很多出身不错的,就算出身不好由于努力或聪明上了,和部长的孩子今后发展差距还是很大的)。我遇到过一个人刚本科毕业就开奔驰上班,学表演的想做投资,问我学什么,我说你什么都不用学,我们这种命不好的才读书,读完书为你们这种命好的服务。我们有些做交易的原则,第一条就说,投行是伺候大老板的,和我说的意思一样,读书的人伺候命好的人。



愿意骂就骂吧,以前我很多类似帖子根本就不回,任何人看看也知道我根本就没写什么忽悠的话,而且也不用说长江如何,长江校友如何,这里帖子很多帖子是我发的,我代表不了那么多人。

作者: michaelwong    时间: 2010-8-26 23:03
读书的人伺候命好的人,这话中肯
作者: xiaoyansu    时间: 2010-8-27 10:08
唉。。。一声叹息。。。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9-5 21:25
长江新增教授17名

¢金融学教授:欧阳辉博士, 前野村MD, 曾任教UNC和DUKE
¢金融实践教授:何华博士, 野村MD, 曾任教UC BERKLEY和YALE
¢金融助理教授:刘挺军
金融访问副教授:陈龙, WASHINGTON U ST LOUIS
¢金融访问副教授:黄春燕, U TEXAS AUSTIN
¢金融访问副教授:甘洁, HKUST
¢营销访问副教授:郭亮,HKUST
运营管理访问教授:陈方若, COLUMBIA
¢经济学访问教授: 田国强, TEXAS AM
经济学访问副教授: 甘犁,TEXAS AM
营销学访问教授:陈宇新,KELLOGG
营销学访问教授:张忠,WHARTON
营销学访问副教授: 陈星雷,UBC
营销学访问副教授: 朱蕊,UBC
营销学访问副教授: 张实,UCLA
营销学访问助理教授: 崔海涛,MINNESOTA
金融访问助理教授:张宏
作者: mbambago    时间: 2010-9-8 09:49
建议lz好好考虑一下,这年头要转行真的不容易特别像lz这种又要转去大家都很向往的PE/VC真的不容易,如果个人没有啥家庭背景,而个人学历背景又不是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高材生,我劝lz还在在自身行业踏实点干吧!

另外,在职的MBA职业发展这块无论哪所学校给的支持都不会很大,因为如果你是真的真的诚心想转行就一定会去读FULL TIME MBA,像lz这样读在职的恐怕也是想给自己留出路吧?既然这样就不能靠太多学校了,只有看看每个学校的校友网络是否强劲,看你个人social能力是否好了
作者: luwan    时间: 2010-9-9 14:38
转行成功一般有2个基础,第一,转换的经济成本小;第二,转换的经历经验成本小。当年龄不大,工作经验<5年时,职位不高时,可以转换。但此类转行很难会去到VC/PE。因为VC/PE需要的是有深厚行业知识和人脉的地方。

如果家底厚,家庭人脉广,也成。但这样的背景做啥不行啊,只要自己还争气。
作者: Boot    时间: 2010-9-10 14:24
VC/PE不是读个MBA就能转的
作者: matrixsu    时间: 2010-9-10 18:11
可以这么理解吧:
学了MBA,不一定进入VC/PE的大门
不学MBA,找不到VC/PE的 大门

呵呵~~~~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9-11 19:55
长江去VC、PE领域的还比较多。
作者: yybear    时间: 2010-9-12 14:17
弱弱问一下,在北京可以上中欧吗?
作者: luwan    时间: 2010-9-16 15:01
中欧在北京的校区主要用于EMBA和EE吧?MBA在上海校区。

在北京,长江,清华,北大,都是可考虑的。
作者: studbud    时间: 2010-9-18 14:28
长江去VC、PE领域的还比较多。
-- by 会员 foever (2010/9/11 19:55:46)



看了长江的今年的就业报告,   都是些 鱼龙混珠 的VC PE   中金的那个职位 和买保险的没什么区别. 还都好意思拿出来给自己造光环. 这个商学院办的可真够"务实的' 我还是去欧美版 看看去
作者: soiler    时间: 2010-9-18 14:35
???

长江去VC、PE领域的还比较多。
-- by 会员 foever (2010/9/11 19:55:46)




看了长江的今年的就业报告,   都是些 鱼龙混珠 的VC PE   中金的那个职位 和买保险的没什么区别. 还都好意思拿出来给自己造光环. 这个商学院办的可真够"务实的' 我还是去欧美版 看看去
-- by 会员 studbud (2010/9/18 14:28:39)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9-18 16:38
长江去VC、PE领域的还比较多。
-- by 会员 foever (2010/9/11 19:55:46)




看了长江的今年的就业报告,   都是些 鱼龙混珠 的VC PE   中金的那个职位 和买保险的没什么区别. 还都好意思拿出来给自己造光环. 这个商学院办的可真够"务实的' 我还是去欧美版 看看去
-- by 会员 studbud (2010/9/18 14:28:39)




有的从没在金融领域做过,或者背景一般,能进二流的甚至更差的VC、PE也不错,每个人起点不同。
能去哈佛的我从来不会劝他/来长江,而且没必要来亚太区。
作者: soiler    时间: 2010-9-19 11:01
那长江现在的水平要放在美国能排几位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9-19 12:45
和michigan state, ohio state, unc chapel hill, texas austin, uiuc champaign, uc irvine, arizona state 差不多
作者: matrixsu    时间: 2010-9-19 19:32
长江是私立里面最好的 中欧是合作里面最好的 清华是官办里面最好的
私立的就一家 合作的有很多家 官办的有N多家

看你怎么选择了 纵向比 ? 横向比?
作者: soiler    时间: 2010-9-19 19:57
呵呵,管他什么立的,我只钟情于教授最好的、校友最棒的、发展最有前途滴,还有要适合我滴
作者: xiongshi    时间: 2010-9-21 00:10
和michigan state, ohio state, unc chapel hill, texas austin, uiuc champaign, uc irvine, arizona state 差不多
-- by 会员 grossman (2010/9/19 12:45:41)

跟哪家都没可比性吧?二年制跟一年制可比吗?最奇怪学费那么高为什么不参加欧美MBA排行榜评比?
作者: smallseven    时间: 2010-9-21 08:51
复旦全职的每年也有30%毕业生进金融啊,没一定要挂着“金融”两个字的。关键还是要看就业。。。
作者: mbambago    时间: 2010-9-25 13:26
关键还是看个人吧,这年头什么人都想进VC/PE,见着人家钱多就都涌进去,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进去,哎。。。真浮躁,为什么不脚踏实地一点呢
作者: Rita8489    时间: 2010-11-12 14:06
呵呵,管他什么立的,我只钟情于教授最好的、校友最棒的、发展最有前途滴,还有要适合我滴
-- by 会员 soiler (2010/9/19 19:57:54)




那你不就是指长江吗,就金融来讲长江确实应该是师资与校友平台中的佼佼者,光看介绍那些伟大的教授们我就觉得相当靠谱,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长江的学费也真是令人咂舌,毕竟挥金如土的人是少数,就看你自己怎么权衡了
作者: pizi    时间: 2010-11-14 14:56
先问问各个学校宣传的教授是不是都教MBA吧!不教你的名气再大有什么用?

然后再看性价比和学生。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4 13:18
上海在职的金融MBA有  高金 ,长江,中欧
学费, 学员组成, 毕业后就职前景等等,大家都可以谈谈,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所?

本人,较强技术背景,>3年研发经验(>1年团队管理经验), 希望MBA毕业后能去PE或VC, 大家帮忙看看这条路行的通吗? 多谢!
-- by 会员 ICMBA (2010/8/17 20:54:21)



看到高金这个名字,不由地笑起来,越笑越想笑,不知道哪位高人起的这个名字。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级”这两个字实在不高级,让我想到了满大街的“正宗老鸭粉丝汤”、“正宗云南过桥米线”、“高级皮夹克(其实就是些乱七八糟的人造革、猪皮什么的)”、“百分百纯棉”。

越标榜自己高级的,越让人觉得不高级。到底是哪个奇人定下这个名字的?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11-25 01:17
模仿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 Princeton Advanced Institute

Einstein was a fellow there and so are numerous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hysics including 杨振宁, 李政道。

The director of SAIF who is now a Chaired Professor in Finance at MIT was a physicist before he turned to finance. He is trying to model SAIF after PAI.
作者: 再战淮海    时间: 2010-11-25 19:28
上海在职的金融MBA有  高金 ,长江,中欧
学费, 学员组成, 毕业后就职前景等等,大家都可以谈谈,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所?

本人,较强技术背景,>3年研发经验(>1年团队管理经验), 希望MBA毕业后能去PE或VC, 大家帮忙看看这条路行的通吗? 多谢!
-- by 会员 ICMBA (2010/8/17 20:54:21)




看到高金这个名字,不由地笑起来,越笑越想笑,不知道哪位高人起的这个名字。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级”这两个字实在不高级,让我想到了满大街的“正宗老鸭粉丝汤”、“正宗云南过桥米线”、“高级皮夹克(其实就是些乱七八糟的人造革、猪皮什么的)”、“百分百纯棉”。

越标榜自己高级的,越让人觉得不高级。到底是哪个奇人定下这个名字的?
-- by 会员 HiCD (2010/11/24 13:18:25)



认识能力差了吧?高金的高没有三高也有两高,还有几个也不低。
首先是师资高,国内哪家学院有比高金还高的师资?第二是EMBA地位和责任高,不出几年里面定会产生部长级干部。
MBA嘛,比中欧或许差一点,但是高金年轻、专注又集中,金融行业弹性又大。我很疑惑XX院校出来的做市场做渠道做培训做HR,英语再流利,能够做到天上去?能够赚几千万几个亿?能够让资源,科技,人才,政策围着转?
这就是高金的目标---高。
所以你别精明得象前辈一样进城时看不起土兵,文革时看不起老九,现在看不起一群学金融的人
作者: 再战淮海    时间: 2010-11-25 19:32
再说你的逻辑又乱,我感觉都感觉出来了。
你满大街找找看高金?
作者: 再战淮海    时间: 2010-11-25 19:36
别只拿高级说事,姓毛的也有白痴,只有高级金融学院这几个字合起来才能象星星一样,晚上都一直亮着
就象那个毛那个东吧。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6 01:17
总之,“高级皮夹克”就是一个笑话。

其实这跟交大以及交大人一贯的风格很相似:锐进、但是非常粗鲁、直接,目的性很强,没太多顾忌,因为没文化,所以考虑得少,直奔目标而去。
作者: qingzhang1    时间: 2010-11-26 01:40
哎呀,打架啦打架啦...搬凳子给双方选手加油!!!
作者: ope    时间: 2010-11-26 15:04
总之,“高级皮夹克”就是一个笑话。

其实这跟交大以及交大人一贯的风格很相似:锐进、但是非常粗鲁、直接,目的性很强,没太多顾忌,因为没文化,所以考虑得少,直奔目标而去。
-- by 会员 HiCD (2010/11/26 1:17:32)


这不就是土狼嘛~很好啊,野性有生命力。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6 18:06

这不就是土狼嘛~很好啊,野性有生命力。
-- by 会员 ope (2010/11/26 15:04:53)


高金那个玩意儿根本就不是mba,是金融硕士。这土狼风格野性得过头了,连基本规则、基本常识都罔顾。

在高金这个土狼面前,mba似乎是可以随便定义的。它随便捏一个东西,它就敢号称它是mba,贴上mba标签来卖。

这些培训机构只顾着一味地迎合消费者心理,根本不管那个东西对消费者是不是真正有益。
作者: zbb88    时间: 2010-11-26 18:07
感觉北大清华更靠谱些。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6 18:15
感觉北大清华更靠谱些。
-- by 会员 zbb88 (2010/11/26 18:07:53)



绝对的。交大的奔跑速度太快了,象一个经济开发区一样,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我很怀疑高金的课程设置,能不能真正在学员脑子里产生管理化学反应。因为它的课程设置太硬,像一个知识下载与堆积的过程,偏软的东西太少了,恐怕难以调和。缺少催化剂,化学反应难以充分发生。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6 18:35
我为高金建一言:把现在的金融mba打造成joint degree,即mba+金融硕士。

把全球mba都该有的课程、该有的学分都补足,同时也不减少那些金融类课程,同时还可以多收学员学费。一举数得!
作者: nesta02    时间: 2010-11-27 00:32
我赞成HiCD的部分观点。

SAIF的办学特色,一是钱二是人三是交大这个名,当然中国社会现实是有政策的前提下,有钱有人就好办事,所以无论从设备条件、师资聘请,以至未来的社会机遇而言,如果经济不二次探底,配合上海的产业布局,SAIF预期的就业形势应该是一片大好,这恰恰就是众多虔诚的以通过就读mba转行为己任的学员所关注的。

但从知识学习角度而言,目前我得到的部分在读同学的反馈而言,可能由于生源质量或者是选拔体系的问题,整体接受能力确实并不怎么样,至少不像对外宣传的那么好。这可能和培训计划速成、培训项目宽泛而不深入也有关系,可能更适合金融底子不扎实的人去做做普及。从这个角度看,倒是挺符合国内mba的行情。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0-11-28 09:14
我为高金建一言:把现在的金融mba打造成joint degree,即mba+金融硕士。

把全球mba都该有的课程、该有的学分都补足,同时也不减少那些金融类课程,同时还可以多收学员学费。一举数得!
-- by 会员 HiCD (2010/11/26 18:35:45)

金融业定位是专业服务,所以管理着需要是“懂管理的金融专才”,高金课程专注于金融类课程而管理课程分量较轻。可以理解!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0-11-28 09:24
我赞成HiCD的部分观点。

SAIF的办学特色,一是钱二是人三是交大这个名,当然中国社会现实是有政策的前提下,有钱有人就好办事,所以无论从设备条件、师资聘请,以至未来的社会机遇而言,如果经济不二次探底,配合上海的产业布局,SAIF预期的就业形势应该是一片大好,这恰恰就是众多虔诚的以通过就读mba转行为己任的学员所关注的。

但从知识学习角度而言,目前我得到的部分在读同学的反馈而言,可能由于生源质量或者是选拔体系的问题,整体接受能力确实并不怎么样,至少不像对外宣传的那么好。这可能和培训计划速成、培训项目宽泛而不深入也有关系,可能更适合金融底子不扎实的人去做做普及。从这个角度看,倒是挺符合国内mba的行情。
-- by 会员 nesta02 (2010/11/27 0:32:11)

人家生源的50%来自金融业、国际名校教授博士教授,跟美一流院校接轨的课程在你嘴里“更适合金融底子不扎实的人去做做普及”?
听说上海市政府决定投资数亿建这个“上海金融中心智库”时,上海TOP2两家在激烈的争取,呵呵,今天的“酸葡萄心理”要不得哦!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8 15:22
LS的id昨天刚注册,共发了两篇帖子。对这个ID背后的 人说:您辛苦了!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0-11-28 16:28
LS的id昨天刚注册,共发了两篇帖子。对这个ID背后的 人说:您辛苦了!
-- by 会员 HiCD (2010/11/28 15:22:43)

想读MBA偶尔来看看客观的评论,看到跟朝鲜半岛局势一样极端观点不少说几句而已。对一家商学院不捧不贬才有参考价值
HiCD 注册两年狂热发出1500多帖子才是真辛苦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8 16:40
想读MBA偶尔来看看客观的评论,看到跟朝鲜半岛局势一样极端观点不少说几句而已。对一家商学院不捧不贬才有参考价值
HiCD 注册两年狂热发出1500多帖子才是真辛苦了!
-- by 会员 xs98765 (2010/11/28 16:28:46)


世上哪有客观的评论?所有的评论,一出口就已是主观的。“主观”的评论,并不因此而缺少其价值。每个人都不过是盲人摸象,大家凑合到一块儿才有可能拼出象的全貌。

对一家商学院多贬少褒,更有参考价值。自吹自擂的话,自有商学院及其追随者去大讲特讲。出来混的商学院,怕人批评就不要混了。

我不辛苦。我打字很快。
作者: nesta02    时间: 2010-11-28 19:59
我赞成HiCD的部分观点。

SAIF的办学特色,一是钱二是人三是交大这个名,当然中国社会现实是有政策的前提下,有钱有人就好办事,所以无论从设备条件、师资聘请,以至未来的社会机遇而言,如果经济不二次探底,配合上海的产业布局,SAIF预期的就业形势应该是一片大好,这恰恰就是众多虔诚的以通过就读mba转行为己任的学员所关注的。

但从知识学习角度而言,目前我得到的部分在读同学的反馈而言,可能由于生源质量或者是选拔体系的问题,整体接受能力确实并不怎么样,至少不像对外宣传的那么好。这可能和培训计划速成、培训项目宽泛而不深入也有关系,可能更适合金融底子不扎实的人去做做普及。从这个角度看,倒是挺符合国内mba的行情。
-- by 会员 nesta02 (2010/11/27 0:32:11)


人家生源的50%来自金融业、国际名校教授博士教授,跟美一流院校接轨的课程在你嘴里“更适合金融底子不扎实的人去做做普及”?
听说上海市政府决定投资数亿建这个“上海金融中心智库”时,上海TOP2两家在激烈的争取,呵呵,今天的“酸葡萄心理”要不得哦!
-- by 会员 xs98765 (2010/11/28 9:24:24)



生源归生源,对外宣传的归宣传,实际授课的归实际,社会上所有考证培训班都说自己有最一流的权威师资、以及内幕消息保证过线的课程呢,换您您自己信吗?

如果它的课程不是普及性质的,怎么会有那么多连金融联考水平都达不到甚至零基础、指望转行做金融的童鞋们在里面就读呢?宣传中的牛人确实存在,但只是个别。生源问题是国内任何mba都客观存在的,是由它极低的考试门槛直接决定的,不普及的话里面的童鞋不跟听天书似的。

我再重复一次,这个mba依托政策、资金及人脉优势,也许是个不错的教育投资,对于部分学员应该能起到转型的作用,但这并不是由于所谓的一流教学本身。而且我觉得如果只是做做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不涉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话,只要拼命拉关系就行了,不懂金融问题都不大。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0-11-28 21:14
师资、课程、生源是构成一个项目的三个要素,本人决定申请前跟长江金融MBA对比了这三方面。
高金的师资,助理教授都是来自北美名校的博士;生源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提供GMAT成绩的平均690左右;课程设置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很多课程直接使用斯隆、沃顿的硕士教材;
nesta02 究竟有没有分析对比过高金的课程啊?瞎忽悠我们申请人可地道哦!金融联考主要对象是应届生你总该知道吧?我金融联考可能考不出高分但肯定希望依靠多年金融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规划。
作者: nesta02    时间: 2010-11-28 22:18
师资、课程、生源是构成一个项目的三个要素,本人决定申请前跟长江金融MBA对比了这三方面。
高金的师资,助理教授都是来自北美名校的博士;生源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提供GMAT成绩的平均690左右;课程设置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很多课程直接使用斯隆、沃顿的硕士教材;
nesta02 究竟有没有分析对比过高金的课程啊?瞎忽悠我们申请人可地道哦!金融联考主要对象是应届生你总该知道吧?我金融联考可能考不出高分但肯定希望依靠多年金融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规划。
-- by 会员 xs98765 (2010/11/28 21:14:03)



你自己这么愿意去你就去吧,不要涉及到人身攻击,说明戾气重,我也不跟你浪费时间了。
作者: xs98765    时间: 2010-11-28 22:27
师资、课程、生源是构成一个项目的三个要素,本人决定申请前跟长江金融MBA对比了这三方面。
高金的师资,助理教授都是来自北美名校的博士;生源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提供GMAT成绩的平均690左右;课程设置跟长江金融MBA相类似,招生老师说很多课程直接使用斯隆、沃顿的硕士教材;
nesta02 究竟有没有分析对比过高金的课程啊?瞎忽悠我们申请人可地道哦!金融联考主要对象是应届生你总该知道吧?我金融联考可能考不出高分但肯定希望依靠多年金融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规划。
-- by 会员 xs98765 (2010/11/28 21:14:03)




你自己这么愿意去你就去吧,不要涉及到人身攻击,说明戾气重,我也不跟你浪费时间了。
-- by 会员 nesta02 (2010/11/28 22:18:50)

这个人真是不地道!本人说明是跟长江金融MBA比较后的选择,他又了为什么???难道。。。。。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2:20
xs98765同学应该不是hicd同学想的是学校的托,我在泰祺论坛上见过他的,hicd同学不能把人想的太坏,嘿嘿。
个人还是同意hicd同学这种批判性的思维考虑问题的,国人现在缺乏的就是这种质疑的精神,不过并不同意他的观点,谁也没有规定mba只能教管理的知识的,每个学校就该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市场细分,消费者效用才能增大嘛。
本人pku毕业的,从事投资行业的工作,你们说的金融联考是啥啊,貌似我的很多同事也没听说个这个东东啊?和金融就业有啥关系吗?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2:24
和hicd同学观点不同,我倒是建议高金应该在课程上进一步弱化管理,加强金融,术业有专攻,吸引一批做投资或者想从实体转作投资的志同道合的人,像当年的财大一样,在中国的投资界打造一批高金系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3:15
不教管理没关系,但不要把这个学位称作工商管理硕士mba,我一早就说这是个金融硕士,不如直接叫金融硕士好了。挂羊头卖牛肉,何必呢?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3:28
很多人非要纠结一个双证嘛,毕竟工作上升期的人很少会去读全职的。国内现在在职的双证的项目和金融最沾边的也就是mba了。
我们读的人都不在乎,人家教的人干吗要在乎,对我来说,教授和同学最重要了,金融硕士还是mba啥的,真的无所谓,对高金情有独钟就是他把邓论都砍掉了,有气魄,有针对性,够专注!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3:31
这算什么?教育可以这样混乱的吗?如果一个学位大部分课程都是人文的内容,然后发理学硕士学位,你不觉得这是搞怪吗?要颠覆现存学术秩序啊?

你可以无所谓,但高金这样的金融硕士来mba领域搅局,就不应该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3:39
xs98765同学应该不是hicd同学想的是学校的托,我在泰祺论坛上见过他的,hicd同学不能把人想的太坏,嘿嘿。
个人还是同意hicd同学这种批判性的思维考虑问题的,国人现在缺乏的就是这种质疑的精神,不过并不同意他的观点,谁也没有规定mba只能教管理的知识的,每个学校就该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市场细分,消费者效用才能增大嘛。
本人pku毕业的,从事投资行业的工作,你们说的金融联考是啥啊,貌似我的很多同事也没听说个这个东东啊?和金融就业有啥关系吗?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2:20:06)


晕,又是一个新注册的id。还自称北大毕业。有人问你是哪儿毕业的吗?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3:43
我还真不觉得会是一种搞怪呢,没人规定,也不该规定,什么东西就只能是什么样子,尤其学术上的。很多哲学,甚至佛学的东西都可以帮到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突破,宇宙弦和阿赖耶识对世界的描述如出一辙,谁说理学学位不能教人文的东西,教理学东西的不能发人文的文凭了呢?或者说,人文和理学就能严格的完全分开吗?本来就是无可,无不可,何必纠结于皮相,名头这些虚的东西呢?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3:47
报一下学术家门,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免得有人认为我是交大或者财大的托嘛,因为我一直在四处宣传交大和财大的mba是很棒的。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3:47
我还真不觉得会是一种搞怪呢,没人规定,也不该规定,什么东西就只能是什么样子,尤其学术上的。很多哲学,甚至佛学的东西都可以帮到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突破,宇宙弦和阿赖耶识对世界的描述如出一辙,谁说理学学位不能教人文的东西,教理学东西的不能发人文的文凭了呢?或者说,人文和理学就能严格的完全分开吗?本来就是无可,无不可,何必纠结于皮相,名头这些虚的东西呢?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3:43:48)


我明明是说如果大部分课程都是教人文但却发理学硕士学位,而不是说理学学位不能教人文,更没说人文和理学要彻底绝缘。

至于你说的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任何一种学位称为mba,我就无语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3:48
报一下学术家门,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免得有人认为我是交大或者财大的托嘛,因为我一直在四处宣传交大和财大的mba是很棒的。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3:47:29)


请报上真实姓名、毕业证书编号。马上就可以上网查的。谢谢!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3:58
hicd兄一直致力于抹黑交大,是否也能自报一下家门呢?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4:04
网上自报家门管用吗?我是日本人,哈佛毕业的,你信不?

谁抹黑交大了?高金自己抹黑自己而已。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4:07
佛说人心如镜,君子心中人人是君子,小人眼里个个是小人,你敢说,我就敢信。又不会掉二两肉,嘿嘿。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4:14
佛说人心如镜,君子心中人人是君子,小人眼里个个是小人,你敢说,我就敢信。又不会掉二两肉,嘿嘿。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4:07:20)



你要是打算网上骂人,就不要自报是北大的。估计北大的,也不会傻到这种地步,你是交大的倒有可能。

高金,首先自己起了一个很傻气的名字:高级金融学院。高级两个字反而把格调弄得很低级。然后又不分三七二十一,把一个金融硕士称作管理硕士。看官我点评两句难道还不行?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4:30
我是今年高金的申请人,还不一定能考上呢,非常希望自己有幸能成为交大人,只不过还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福分,多谢hicd同学抬举了。我是看交大同学没有答复你,才来越俎代庖横插两句的,不过也对,我认识的交大人都很踏实低调的,一般不会干我现在干的这种事的。
不过我比较纳闷的是,实在想不出高级这个词怎么和格调能联系起来,前面你自己都说过大家都是很主观的,难道格调这种东西不是嘛?为啥对人对己,要求不一样呢?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4:32
绕来绕去,hicd同学就是不敢自报家门,嘿嘿,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4:42
交大本来就有安泰了,以前安泰就有一个mba金融班。现在没有了,有了高金。还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金融人才早就过剩了,每年无数金融本科、硕士毕业,很多都找不到金融工作。稀缺的是受过实战历练,出身top金融公司的高端人才,而这些高端人才的入口又特别窄,每年产生不了多少个。这些高端金融人才,靠教育是补充不了的。高金又在炒作概念,搞得金融mba跟香饽饽似的,好像会遭到疯抢一样。

高金开的那些广泛而难免肤浅的金融课程,对金融科班毕业的来说,太浅了;对非金融科班的来说,又难以构成求职竞争力。

说白了,高金卖的不是学位,是梦想,是很多年轻人渴望进入金融行业赚大钱、快钱的梦想,哪怕这种梦想是邪恶的。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4:51
终于咱们两不像泼妇对骂了,嘿嘿,就事论事多好。
两个论点,金融人才不足还是过剩,我觉得是结构性的,和咱们大学本科人才一样,拿着文凭的人是过剩的,有真实才能的人才是不足的。
第二点,科班出身的有科班出身的不足,对实体经济的把握不够深刻,研究公司难免流于表面,但恰恰目前即使我这种半个科班出身的都能添列投资行业队伍之中,恰恰说明金融人才的不足。我一直觉得从实体转过来的兄弟或许走的比科班的慢,但是应该会更稳,更远。因为他们在实体里的经验对于对经济对公司的把握理解和分析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或许就是这些白马所需要的翅膀,插上了就一飞冲天天。毕竟再实在的技能的从实战里来了。
金融模型,对于理工背景的同学来说,我相信只有越看越简单,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平台来发挥。
作者: choice2011    时间: 2010-11-29 14:56
终于咱们两不像泼妇对骂了,嘿嘿,就事论事多好。
两个论点,金融人才不足还是过剩,我觉得是结构性的,和咱们大学本科人才一样,拿着文凭的人是过剩的,有真实才能的人才是不足的。
第二点,科班出身的有科班出身的不足,对实体经济的把握不够深刻,研究公司难免流于表面,但恰恰目前即使我这种半个科班出身的都能添列投资行业队伍之中,恰恰说明金融人才的不足。我一直觉得从实体转过来的兄弟或许走的比科班的慢,但是应该会更稳,更远。因为他们在实体里的经验对于对经济对公司的把握理解和分析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或许就是这些白马所需要的翅膀,插上了就一飞冲天天。毕竟再实在的技能的从实战里来了。
金融模型,对于理工背景的同学来说,我相信只有越看越简单,他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平台来发挥。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4:51:41)



我忍不住要说两句,我谁都不认识
这位zhengyuguang同学每次讨论都是自说自话,一次次的歪楼。
可能是说的高深我理解不了,每次都是说一堆,却什么都没记住。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02
我表达能力有问题,实在对不住啊,楼上同学对于我的观点哪里有疑问的,尽管提,我今天正好休息,有的是时间回答。
作者: choice2011    时间: 2010-11-29 15:02
我还真不觉得会是一种搞怪呢,没人规定,也不该规定,什么东西就只能是什么样子,尤其学术上的。很多哲学,甚至佛学的东西都可以帮到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突破,宇宙弦和阿赖耶识对世界的描述如出一辙,谁说理学学位不能教人文的东西,教理学东西的不能发人文的文凭了呢?或者说,人文和理学就能严格的完全分开吗?本来就是无可,无不可,何必纠结于皮相,名头这些虚的东西呢?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3:43:48)



大哥,这都哪挨哪啊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5:04
真实才能,要靠实战历练。我前面已经说了,这个入口非常窄。top金融公司绝不会象教育机构一样盲目扩招的,它们只会根据自己实际的用人需求来招人。所以高端人才永远稀缺,因为很多人被卡在入口之外了。这个靠教育机构扩招也是没用的。

有industry背景的人,也早就太多太多了。这种人很多都希望能以分析员身份入行。分析员职位的竞争有多激烈你知道吗?无数人在梦想着以后先做Analyst。

高金诞生的本质就是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很多向往金融的年轻人处在信息黑洞中,往往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希望来消化信息。别人早就深谙你们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产品营销。想起了那个金矿的故事。金矿其实是没有的,但挖金矿的人多了,一个城镇的服务业都肥了。可怜的淘金者们!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08
ok,我的意思是,知识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描述,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语言,那么数学,物理,化学,音乐,哲学,他们的区别,从范式上看,和英语,德语,中文的区别是一样的。

所以说,理学,人文的文凭,怎么发,本质上不应该太重要的。然后我举了,佛学里阿赖耶识和最新的理论物理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的例子,证明千年之前,千里之外,人可以同此心,心可以同此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5:16
ok,我的意思是,知识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描述,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语言,那么数学,物理,化学,音乐,哲学,他们的区别,从范式上看,和英语,德语,中文的区别是一样的。

所以说,理学,人文的文凭,怎么发,本质上不应该太重要的。然后我举了,佛学里阿赖耶识和最新的理论物理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的例子,证明千年之前,千里之外,人可以同此心,心可以同此理。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08:32)


但中文系还是得发文学学士、物理系还是得发理学学士,对不对?对调一下,是不是很离谱呢?

当然,中文和物理反差太大,那么金融跟管理是不是可以边界模糊呢?难不成管理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mba学位的课程体系还是有国际共识的,不能随意增删,顶多微调一下而已。否则,就不要叫工商管理硕士。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17
正好在k联考的逻辑,举两个真实的存在来削弱cd兄对于高金的认识。
泰祺论坛前面有个年薪80以上的总监的老大,高金提前面只给了b线,但是给很多还在职场发展期,不是成熟期,薪水远远没有80的年轻人c线。个人臆断,这里最起码可以看出,高金招人不是找一堆人来标学费,至少还看教育对于社会价值再大化的考虑的。

第二个例子,和复旦比,复旦今年首先宣布18.8。高金和交大跟进的,但是高金的奖学金返还比例是最高的。我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最起码可以证实的信息是高金不是最贪钱的那个,嘿嘿。
作者: choice2011    时间: 2010-11-29 15:19
真实才能,要靠实战历练。我前面已经说了,这个入口非常窄。top金融公司绝不会象教育机构一样盲目扩招的,它们只会根据自己实际的用人需求来招人。所以高端人才永远稀缺,因为很多人被卡在入口之外了。这个靠教育机构扩招也是没用的。

有industry背景的人,也早就太多太多了。这种人很多都希望能以分析员身份入行。分析员职位的竞争有多激烈你知道吗?无数人在梦想着以后先做Analyst。

高金诞生的本质就是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很多向往金融的年轻人处在信息黑洞中,往往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希望来消化信息。别人早就深谙你们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产品营销。想起了那个金矿的故事。金矿其实是没有的,但挖金矿的人多了,一个城镇的服务业都肥了。可怜的淘金者们!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04:17)



上周有幸参与了几位美国top15的MBA与citi亚太区投行某部的VP聊天,现在的市场环境,毕业直接做associate对top的毕业生都算是奢望,analyst的职位都要靠运气的。那天回家后想想自己現在與他們的差距,想想他們面對的世界,想想他們面對的競爭環境,全方位的差距。一句話,白活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5:22
正好在k联考的逻辑,举两个真实的存在来削弱cd兄对于高金的认识。
泰祺论坛前面有个年薪80以上的总监的老大,高金提前面只给了b线,但是给很多还在职场发展期,不是成熟期,薪水远远没有80的年轻人c线。个人臆断,这里最起码可以看出,高金招人不是找一堆人来标学费,至少还看教育对于社会价值再大化的考虑的。

第二个例子,和复旦比,复旦今年首先宣布18.8。高金和交大跟进的,但是高金的奖学金返还比例是最高的。我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最起码可以证实的信息是高金不是最贪钱的那个,嘿嘿。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17:56)


你这样想问题,说明你缺乏管理思维。你不知道人的行为的背后的动因是什么。一个最简单的管理思维,是分析利益格局。

如果你想补充管理思维,高金恐怕不是一个好的提供者。因为它那个金融mba跟mba的本质离得比较远,对培养管理者的素养助益有限。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5:27

上周有幸参与了几位美国top15的MBA与citi亚太区一位VP聊天,现在的市场环境,毕业直接做associate对top的毕业生都算是奢望,analyst的职位都要靠运气的。那天回家后想想自己現在與他們的差距,想想他們面對的世界,想想面對的競爭環境,全方位的差距。一句話,白活了。
-- by 会员 choice2011 (2010/11/29 15:19:11)



这本来就是个高淘汰、博小概率的游戏。其实很多时候差距也未必就有那么大,那个活儿能干的人也很多,很多时候得到位置甚至要靠运气的。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得着了机会你没得着,从此就分别以跑车与毛驴的速度奔跑了。

我想象不出来,如果此前没有金融工作经验的高金金融mba,如何与复旦、交大、财大、华师大的经济、金融、管理科班的PK。想到了哈利波特里面的麻瓜。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31
ok,我的意思是,知识作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描述,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语言,那么数学,物理,化学,音乐,哲学,他们的区别,从范式上看,和英语,德语,中文的区别是一样的。

所以说,理学,人文的文凭,怎么发,本质上不应该太重要的。然后我举了,佛学里阿赖耶识和最新的理论物理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的例子,证明千年之前,千里之外,人可以同此心,心可以同此理。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08:32)



但中文系还是得发文学学士、物理系还是得发理学学士,对不对?对调一下,是不是很离谱呢?

当然,中文和物理反差太大,那么金融跟管理是不是可以边界模糊呢?难不成管理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mba学位的课程体系还是有国际共识的,不能随意增删,顶多微调一下而已。否则,就不要叫工商管理硕士。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16:37)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个猪头自然有我猪头的想法,我觉得无可,无不可,只要市场知道高金的金融mba本质上是在职金融硕士就行了,用人单位愿不愿意招,后面的同学愿不愿意报,市场总归会均衡的。
作者: choice2011    时间: 2010-11-29 15:35

上周有幸参与了几位美国top15的MBA与citi亚太区一位VP聊天,现在的市场环境,毕业直接做associate对top的毕业生都算是奢望,analyst的职位都要靠运气的。那天回家后想想自己現在與他們的差距,想想他們面對的世界,想想面對的競爭環境,全方位的差距。一句話,白活了。
-- by 会员 choice2011 (2010/11/29 15:19:11)



这本来就是个高淘汰、博小概率的游戏。其实很多时候差距也未必就有那么大,那个活儿能干的人也很多,很多时候得到位置甚至要靠运气的。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得着了机会你没得着,从此就分别以跑车与毛驴的速度奔跑了。

我想象不出来,如果此前没有金融工作经验的高金金融mba,如何与复旦、交大、华师大的经济、金融、管理科班的PK。想到了哈利波特里面的麻瓜。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27:35)


在投行工作的人一般有几类:
1、analyst-->associate
2、analyst-->top MBA-->associate
3、industry-->top MBA-->analyst or associate
1、2两点不提
3、1)掌握投行所需的金融知识;2)证明非金融领域的经历对IB的作用,需要证明的人也太多了吧,除了运气还谈什么佛、道、哲学。。。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39
正好在k联考的逻辑,举两个真实的存在来削弱cd兄对于高金的认识。
泰祺论坛前面有个年薪80以上的总监的老大,高金提前面只给了b线,但是给很多还在职场发展期,不是成熟期,薪水远远没有80的年轻人c线。个人臆断,这里最起码可以看出,高金招人不是找一堆人来标学费,至少还看教育对于社会价值再大化的考虑的。

第二个例子,和复旦比,复旦今年首先宣布18.8。高金和交大跟进的,但是高金的奖学金返还比例是最高的。我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最起码可以证实的信息是高金不是最贪钱的那个,嘿嘿。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17:56)



你这样想问题,说明你缺乏管理思维。你不知道人的行为的背后的动因是什么。一个最简单的管理思维,是分析利益格局。

如果你想补充管理思维,高金恐怕不是一个好的提供者。因为它那个金融mba跟mba的本质离得比较远,对培养管理者的素养助益有限。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22:51)


我并不认同人的思维可以用任何模型描述的观点,所以管理学作为学术研究,设立范式,描述,进而推至分析,进而预测,其有效性我一直不认同。
我倒是认为,把四书六经读完,再加以实践,管理的实战能力比一定会比读个mba差,管理就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和人打交道的东西,书本上本来也学不来的。
作者: HiCD    时间: 2010-11-29 15:41
我并不认同人的思维可以用任何模型描述的观点,所以管理学作为学术研究,设立范式,描述,进而推至分析,进而预测,其有效性我一直不认同。
我倒是认为,把四书六经读完,再加以实践,管理的实战能力比一定会比读个mba差,管理就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和人打交道的东西,书本上本来也学不来的。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39:31)



哦。那祝你一路走好。

你让我想到了华为有个小伙儿,刚到华为没几天,洋洋洒洒写出了几万言的华为整改方案,提交任正非。任正非批示:此人若有精神病,建议立即送医院治疗;若没有,建议辞退。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45

上周有幸参与了几位美国top15的MBA与citi亚太区一位VP聊天,现在的市场环境,毕业直接做associate对top的毕业生都算是奢望,analyst的职位都要靠运气的。那天回家后想想自己現在與他們的差距,想想他們面對的世界,想想面對的競爭環境,全方位的差距。一句話,白活了。
-- by 会员 choice2011 (2010/11/29 15:19:11)




这本来就是个高淘汰、博小概率的游戏。其实很多时候差距也未必就有那么大,那个活儿能干的人也很多,很多时候得到位置甚至要靠运气的。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得着了机会你没得着,从此就分别以跑车与毛驴的速度奔跑了。

我想象不出来,如果此前没有金融工作经验的高金金融mba,如何与复旦、交大、华师大的经济、金融、管理科班的PK。想到了哈利波特里面的麻瓜。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27:35)



在投行工作的人一般有几类:
1、analyst-->associate
2、analyst-->top MBA-->associate
3、industry-->top MBA-->analyst or associate
1、2两点不提
3、1)掌握投行所需的金融知识;2)证明非金融领域的经历对IB的作用,需要证明的人也太多了吧,除了运气还谈什么佛、道、哲学。。。
-- by 会员 choice2011 (2010/11/29 15:35:27)


本人在买方做投资的,对股票投资而言,个人偏见,有行业经验肯定是很大的加分。科班出身的为啥投行喜欢,其实投行找的那些入门打工的有两种人,一是家里有背景,能拉单子的,一是去干体力活的,这点我认同hicd,后者能不能进去是看运气的,并不希望你有多少行业知识,够精明就行。
作者: zhengyuguang    时间: 2010-11-29 15:47
我并不认同人的思维可以用任何模型描述的观点,所以管理学作为学术研究,设立范式,描述,进而推至分析,进而预测,其有效性我一直不认同。
我倒是认为,把四书六经读完,再加以实践,管理的实战能力比一定会比读个mba差,管理就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和人打交道的东西,书本上本来也学不来的。
-- by 会员 zhengyuguang (2010/11/29 15:39:31)




哦。那祝你一路走好。

你让我想到了华为有个小伙儿,刚到华为没几天,洋洋洒洒写出了几万言的华为整改方案,提交任正非。任正非批示:此人若有精神病,建议立即送医院治疗;若没有,建议辞退。
-- by 会员 HiCD (2010/11/29 15:41:30)



又开始泼妇了,嘿嘿,没问题,我无可,无不可,cd兄一致绕弯子不愿意公开背景,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有所顾忌?还是有所惭愧?还是什么?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