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我这种情况读香港几所大学的MBA是否合适? [打印本页]

作者: txws    时间: 2010-5-30 04:27
标题: 我这种情况读香港几所大学的MBA是否合适?
本科是国内TOP10的理工科学校,通信工程专业,无经贸类知识背景。本科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很大的电信设备商工作4年,其中3年是外派海外国家,海外3年中做过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基层部门主管等职位。不想按现有方向发展下去,决定改变下职业发展方向和领域,萌发读MBA念头,读MBA的初衷就是找个更高的起点,重新开始。网上看了些文章,感觉国内TOP6的MBA项目录取竞争激烈,再往后的对我吸引力不大。目前初步把目标定在科大、港大、中大几所香港学校的FT项目。
GMAT、TOEFL都还没开始准备,不过英语一直不错,高考差不多140分,四、六级优秀,托业820分左右。海外三年使用英语工作,工作中口语交流没问题,不过还达不到全天候自由表达的水平。
由于人在海外,可能放弃现在一年40万收入(一半是补助)的工作回国准备考试、申请等事情;而且一年准备+两年读书,三年少收入120万,读MBA再投入50万,我读香港MBA的直接成本就是170万。不过现在的工作除了锻炼general的能力之外,也学不到其他行业通用的技能,就怕哪天我离开现在的公司后,就什么都不是了,到时候再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很纠结,毕竟辞职有风险、读书成本高。
请大家帮我分析下:
1.我这种情况被香港这三家中一家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2.纯粹工科背景的人读完MBA后往哪个领域发展合适一些?金融?咨询?企业管理?销售?我目前没有明确偏向,但准备回内地工作。
3.这次折腾后,我个人希望能在一个领域中做到退休,不求绝对稳定,但求相对稳定。读MBA是否能达到我这个预期?
4.内地生源在中国以外国家考的TOEFL成绩是否有效?我这种情况在国外是否可能把申请香港MBA需要的东东全部搞定?包括TOEFL\GMAT\推荐信等。
作者: shzhy86    时间: 2010-5-30 16:48
要我是你就去申请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txws    时间: 2010-5-30 17:00
说下你的分析吧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5-30 17:06
HKUST has the best faculty and is truely international while the other two are regional and overated in its business school.

you can rank the three schools this way:

HKUST Associate Professor > HKCU Professor 〉HKU Chaired Professor
作者: txws    时间: 2010-5-30 17:29
HKUST has the best faculty and is truely international while the other two are regional and overated in its business school.

you can rank the three schools this way:

HKUST Associate Professor > HKCU Professor 〉HKU Chaired Professor
-- by 会员 grossman (2010/5/30 17:06:25)



我这种情况被HKUST录取的概率是多大?被三家中的任意一家录取的概率是多大?比较关心,毕竟我一旦下定决心就要辞职回国准备申请学校,风险和成本在哪里摆着。
作者: leonfine    时间: 2010-5-30 20:48
为什么中意香港的FT MBA?既然FT为什么不选择美国的。
香港的话PT就可以了吧。

我觉得你这个机会成本是否太高了。
那么讨厌电信这个行业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想要转行。
下一个行业就能一直做下去吗。

建议考虑清楚再去选择路线,这么大的决定肯定改变你一生,最好想想清楚。
作者: txws    时间: 2010-5-30 23:46
为什么中意香港的FT MBA?既然FT为什么不选择美国的。
香港的话PT就可以了吧。

我觉得你这个机会成本是否太高了。
那么讨厌电信这个行业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想要转行。
下一个行业就能一直做下去吗。

建议考虑清楚再去选择路线,这么大的决定肯定改变你一生,最好想想清楚。
-- by 会员 leonfine (2010/5/30 20:48:03)


我在公司做的是服务,做服务很难积累起在电信行业的竞争力(技术、营销),靠的是勤快和细致,谁都能做。现在公司海外的很难调回国内,可能辞职是唯一回到国内的方式。到时候可能连现在一半薪水的工作都找不到,几年的积累将被清零。年龄大了后就如温水里的青蛙,也已经离不开这个公司,只能任凭公司摆布,更怕被公司炒掉。
下一个行业我不敢说能一直做下去,但我希望是因“人往高处走”而跳槽,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迫离开电信行业。我才26岁,还要工作30多年。长远看,我宁可放弃“26岁一年40万”的眼前利益,去谋得二十年的长久发展。
大家能否帮忙解答下这几个问题:
1.我这种情况被科大、港大、中大这三家中一家录取的可能性大吗?每年申请者的录取比例大概多少?
2.纯粹工科背景的人读完MBA后往哪个领域发展合适一些?金融?咨询?企业管理?销售?我目前没有明确偏向,但准备回内地工作。
3.这次折腾后,我个人希望能在一个领域(可以是宽泛的领域)中做到退休,不断积累,不求绝对稳定,但求相对稳定。读MBA是否能达到我这个预期?
4.内地生源在中国以外国家考的TOEFL成绩是否有效?我这种情况在国外是否可能把申请香港MBA需要的东东全部搞定?包括TOEFL\GMAT\推荐信等。

一头扎进CD的MBA大军来,很多事情还要向大家请教,望不吝赐教!
作者: moxiaoyan    时间: 2010-5-31 07:45
理解!还是回来早打算吧。或者做成海外的高管。
作者: fengxiaoma    时间: 2010-5-31 13:06
金融和咨询绝对不是能做到退休的行业。别的行业的话,能给香港mba开出40万工资的,也是寥寥无几,楼主三思。
作者: txws    时间: 2010-6-1 02:30
谢谢大家不同甚至相反的建议,我也希望在做决定前能做正反两面的充分论证。
欢迎大家继续给些建议和看法!
如果有人能回答下我的几个问题,就更好了。多谢!
作者: leonfine    时间: 2010-6-1 10:44
LZ,我正在考虑科大的SZ PT MBA Program。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思路:

1.我这种情况被科大、港大、中大这三家中一家录取的可能性大吗?每年申请者的录取比例大概多少?

考个好点的GMAT成绩,+3家都申请,我感觉应该是很有可能被至少一家录取的。
感觉香港的MBA Program入取门槛并不高。

2.纯粹工科背景的人读完MBA后往哪个领域发展合适一些?金融?咨询?企业管理?销售?我目前没有明确偏向,但准备回内地工作。

参考了一些资料,转行做金融咨询的也不是没有,但是成功比例不一定很高,LZ最好期望值设得低一些。
我觉得做本行业的咨询/管理/或者针对本行业的销售可能更靠谱点儿,当然LZ可能并不喜欢:-)

3.这次折腾后,我个人希望能在一个领域(可以是宽泛的领域)中做到退休,不断积累,不求绝对稳定,但求相对稳定。读MBA是否能达到我这个预期?

这个问题只有你能回答。很多人不读MBA一样在一个领域不断积累,做到退休。
不稳定的不止外部环境,自己的心不稳定的时候怎么办?这不是一个MBA title 能解决的。
如果非要给一个答案:我觉得你寄予这个MBA的期望太高了,难免到时要失望。

4.内地生源在中国以外国家考的TOEFL成绩是否有效?我这种情况在国外是否可能把申请香港MBA需要的东东全部搞定?包括TOEFL\GMAT\推荐信等。

可以直接去咨询招生办。写封mail问问看就OK.
除了面试,其他应该都没啥问题吧。
有些学校号称可以视频面试。
作者: xeonophenis    时间: 2010-6-2 02:16

想法基本同上,再补充几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我这种情况被香港这三家中一家录取的可能性大吗?
GMAT700+,iBT100+,Essay逻辑清晰自圆其说,面试正常发挥,话不说满,七成以上胜算吧。

2.纯粹工科背景的人读完MBA后往哪个领域发展合适一些?金融?咨询?企业管理?销售?我目前没有明确偏向,但准备回内地工作。
哪个领域都适合,但因人而异。关键不是想去哪儿而是哪儿可能会要。单凭MBA学的那点东西想硬碰硬转金融、咨询,很多情况下第一轮系统自动筛选简历时就直接挂点了;企业管理,除非不换行;销售,以前做过么?国内做过么?在“相关经验”当道的招聘市场上,MBA的作用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改头换面。这么说并不代表不能转,转成的有,但绝不仅仅是依靠一个MBA,特别是香港的MBA就可以做到的。

3.这次折腾后,我个人希望能在一个领域中做到退休,不求绝对稳定,但求相对稳定。读MBA是否能达到我这个预期?
能,一切在自己,只要你满足,只要你愿意,因此还要看你所谓的“领域”的范围有多大,“相对”和“绝对”的度有多大。

4.内地生源在中国以外国家考的TOEFL成绩是否有效?我这种情况在国外是否可能把申请香港MBA需要的东东全部搞定?包括TOEFL\GMAT\推荐信等。
直接问学校。估计如果你要办成绩单、学位证明的话可能要回学校,不过有的学校可以代办,自己研究吧。




应该是同事吧,所以再多说几句。
同感,常驻海外确实不易,特别是在艰苦地区做售后。英语也就用那几句,技术也就那些泛泛的东西,管理也就那堆扯皮的事,而那几个还算过得去的补贴又把自己推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上,所以才会慢慢变成温水煮青蛙,越陷越深。所以求变绝对是好事,但关键是什么时间变,在什么位置上变会更有利。个人认为直接从这个位置上出来读MBA,背景过于单一,到时候就业压力较大,最好能跳到售前再干干,做项目策划市场分析之类的,甚至上到国代这种管理层面。海外人员流动性大,上升比国内要快多了,有可能的话多转几个片区,友商也可以跳一下,把背景充实好,到时候完全可以申请US TOP10。年轻就是资本,不考虑个人和家庭因素的话,做到30再读MBA也不算大。当然,如果你真的是对这行失去信心,觉得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的话,那就一定要把心态放正。隔行如隔山,能否找到高起点,因人而异,但绝对是重新开始。总之,多方求证,合理分析,早做准备,少走弯路。


作者: txws    时间: 2010-6-2 22:32
感谢leonfine和xeonophenis的诚恳意见!
xeonophenis,到底是同事,能把我目前的处境和期望分析的如此透彻,让我突然又清醒了几分。
我有时似乎看到了我几年后的样子:年近三十,学无所长,妻等儿盼,回国无望,或任公司调遣每晚看着妻儿照片落泪、或愤然离职却赋闲在家。求变成了我每天思考的问题。
因为目前这种高不成低不就、温水煮青蛙、前途迷茫的状态,我一直寄希望于一个MBA学位,让我的人生来个改头换面。但现在确实意识到“求变绝对是好事,但关键是什么时间变,在什么位置上变会更有利”。
或许你说的对,应该多换几个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岗位,充实自己的背景,丰富自己的经验,到时候无论去不去读这个MBA,自己都将更具竞争力。
我一贯的风格是充分准备、多方论证,所以仍希望各位过来人多多指点!
作者: thinkpadsg    时间: 2010-6-18 08:57
我知道你是哪家公司的。
别辞职了,你以为到哪里都是高薪吗?
我就是离开公司后读的商学院Master,现在找工作非常难,待遇超低。
在公司是靠平台,出来后你什么都不是,哪怕读个MBA。MBA不可能让你改头换面,因为再找工作还要看以前的工作背景。
作者: hehejack    时间: 2010-6-20 12:55
我和楼主的情况差不多,在海外(中东)工作2年,能源行业,很能理解楼主的体会。这种将本土技术人才派驻海外的公司,靠的就是用较高的起薪吸引国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但是说实话,在国外得到的锻炼,未必有在国内多,而且大部分是做乙方的。比如我以为自己的全英文工作环境,可是回来第一次没有准备考IBT只有可怜的80几分。而几年之后,发现自己被限制在这一领域,改变不了当下的生活环境,只能在国外继续工作生活了。这种被迫的感觉很不好。

不同的是,我还没有楼主那么长的工作年限和管理经验,应该说你能在国外忍这么久,很不容易。我已经在原公司辞职了,因为不希望拖得太久。但是还是在犹豫,是去读mba还是读个master。读mba的顾虑和楼主一样,读个master又害怕起点更低,矛盾中...自己感兴趣的是金融行业,可是从来没有从事过金融行业,读了mba就会被行业接纳吗?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是不是一个海外名校的硕士可能更容易?(借楼主的帖子请高人指教)

PS,给楼主的一个建议是,如果真的决定要申请,最好辞职复习准备推荐信,在海外全职复习的难度不小,我已经失败了。我猜你也不是在美国或者英国,估计考点少啊、文化啊、时差啊,都会带来麻烦的。祝好运。
作者: ggyum    时间: 2010-6-22 17:37
读MBA真的不是万能的。特别是想通过MBA进行转行的,其实是非常艰难的,要做很多准备,甚至在你申请MBA之前就要做好networking. 最好能认识一些能在你读MBA的时候给你internship的公司,有助于你最后的full time employment。你想想,这么多有相关工作经验+MBA的candidate可以选,为什么要选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呢?

金融行业的薪酬固然让人羡慕,但是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非常非常激烈的。而且行业的性质决定了financial industry 必然是大起大落,如果决定进入,就要做好失业的准备,相比其他行业相对稳定的环境,还是三思而行,毕竟,稳定是有价的,特别是对于已经有了小孩的我们来说~~~
作者: furtherstudy    时间: 2010-8-11 01:51
大家都是同事,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很认同公司这种“温水煮蛙”的看法,看着收入还不错(补助),但如果一调动,客户关系什么都带不走,不可能一直再海外,年纪大了真的除了公司,都没有其他容身之处了。都所以我比较早就准备MBA了。比较幸运我GMAT和TOEFL分数都非常不错,但最痛苦的是考虑MBA之后的发展。从美国top7,top15,top30 考虑名气和奖学金,然后到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学校通通都考虑了一遍。直到最近我才想清楚。

我是客户经理,所以和客户高层有交流和私人的关系。而且我的客户偏consumer和marketing,这种交流潜移默化的让我意识到了移动互连网的机会。自己通过几年做销售的锻炼,觉得时机和能力都合适的情况下,选择MBA毕业之后创业。只有创业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至于学校的选择,我更看重的是身份的转变,所以选择了加拿大的学校方便将来移民。

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职考完GMAT和TOEFL,却花了至少半年的时间来思考未来的发展问题。为什么要读MBA必须是申请之前就想清楚的问题。
作者: liuyuan1985    时间: 2010-8-18 17:35
没想到会在CD上看到这么多以前的同事,看来大家的很多想法都是类似的,我去年回国,现在也在准备申请中
作者: Luxe    时间: 2010-8-18 18:23
楼主 你醒悟的很早呀,你看看那些在海外常驻了很多年的人,基本上都被废了,尤其是售后。看看那些办事处的领导那个不想回去,回去了能干嘛?
我们这种公司,让你充满了错觉,其实就是在透支青春。我们能够顺利转型的方式,现在看来只要这么一条路了。这条路也是风险相对较小的路。
不要只着眼于香港的mba,应该把目标放在美国的top10上面,最好不要辞职复习,在职复习也可以的,每天稍休息2,3个小时,没问题。
既然要花100w读书了,就要选个对得起自己的学校,加油,呵呵。
作者: c23549    时间: 2010-8-18 20:52
楼主对MBA报的希望这么大,还是去搏一下美国TOP10吧,读香港的怕你会失望
作者: furtherstudy    时间: 2010-8-19 04:51
原来有这么多同事啊。我一同事去年走的,已被长江和中欧录取,但他想去insead,不知道是否成了。
大家都什么时候申请啊。我试都考完了,essay简历基本ok了。准备9月底10月初就递出去了。
选校,mba后的目标的思考花了很多时间。硬件条件本来是可以冲top10的,但是年龄已到30,就算top10毕业去咨询或者金融都不是我想要的。我特别想了解创业,特别希望能够到san francisco的硅谷或者seattle 待一段时间。但硅谷附近的两所学校不是一般的难进;seattle的foster还可以。但最后折中后,先去加拿大读书,将来拿到身份去美国就方便了。另外加拿大的学校学费比较便宜(省点钱做创业启动资金),international学生比例高,而且交换项目很多,可以选择到国内中欧,清华,或者香港的科大,中文大学交流一个学期。毕业后在加拿大工作签证不是问题,有了加国学历和工作经历,那枫叶卡很容易。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options是很多的,特别是读mba投入很大在加上机会成本,所以去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作者: liuyuan1985    时间: 2010-8-19 13:11
我也是九月底,可以多聊聊阿,选校是个大问题,呵呵
作者: champion202x    时间: 2010-8-25 10:55
以前的老同事。情况一样,也是因为年轻,不想在海外只是混钱。所以就勇敢辞职回到国内。出来才知道,国内的形势有多恶劣。很困扰。所以准备读个MBA,回学校好好思考下以后的路怎么走。出来之后落差很大,很痛苦,但是毕竟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不过但愿以后能过得更好。一起共勉。
作者: comely123    时间: 2010-8-25 15:30
HW。。。。。。
作者: MBA_2009    时间: 2010-9-4 09:31
HKUST 和CEIBS 都可以考虑, CEIBS每年都有不少华为的雇员,毕竟CEIBS的校友网络在国内最大。
作者: alangms    时间: 2010-9-6 23:22
握手,亲爱的同事们
作者: right2left    时间: 2010-9-7 11:25
MBA毕业能比较容易的留在加拿大吗?不是很了解,之前看过一个别的帖子好像说亚洲人MBA在北美还是不太容易打入商界,不知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请知情人士透露。


原来有这么多同事啊。我一同事去年走的,已被长江和中欧录取,但他想去insead,不知道是否成了。
大家都什么时候申请啊。我试都考完了,essay简历基本ok了。准备9月底10月初就递出去了。
选校,mba后的目标的思考花了很多时间。硬件条件本来是可以冲top10的,但是年龄已到30,就算top10毕业去咨询或者金融都不是我想要的。我特别想了解创业,特别希望能够到san francisco的硅谷或者seattle 待一段时间。但硅谷附近的两所学校不是一般的难进;seattle的foster还可以。但最后折中后,先去加拿大读书,将来拿到身份去美国就方便了。另外加拿大的学校学费比较便宜(省点钱做创业启动资金),international学生比例高,而且交换项目很多,可以选择到国内中欧,清华,或者香港的科大,中文大学交流一个学期。毕业后在加拿大工作签证不是问题,有了加国学历和工作经历,那枫叶卡很容易。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options是很多的,特别是读mba投入很大在加上机会成本,所以去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 by 会员 furtherstudy (2010/8/19 4:51:06)


作者: right2left    时间: 2010-9-7 11:26
个人感觉LZ很大程度是在回国和高薪上面纠结,其实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的态度,所谓舍得舍得,唉,就看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了
作者: adof28    时间: 2010-9-15 18:42
没想到遇到这么多在海外工作的哥们~
我的情况更悲观,北非修路2.5年,未应用FIDIC条款,接触大多是中国人,法语未成长,英文消耗殆尽,项目接近尾声,待遇成了唯一留下来的理由。
近期思变,想过MBA和MASTER,暂选MBA,考虑过美加、欧澳、香港和内地的学校,最终选定内地。
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大家高考目的几乎一样,读MBA的目的却大相径庭。我的选校因素非常主观,可能不具参考价值,仅作交流:
一、毕业后准备仍回内地,甚至回现单位工作,故选择内地学校,初步考虑TOP2,看重的是社会认可度。
二、学校风格,也是道听途说来的,不尽准确,可以与自身条件契合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bac4e0100e0im.html

看得出LZ在抉择上花了很大心思,在思考全面性上本人自叹弗如,但我倒愿意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分享一下看法。
一、我一直赞同LZ温水煮青蛙的概念,这个题目本身是一个是非题,大家都能给出答案。但结果现在的情况,这变成了一个选择题,两个选择可能是:继续在温水里煮,还是出来直接冻死。
二、改变是奥巴马的竞选主题,这个主题打动了千万美国人。但这个主题更多意义上是个噱头,我无法做到根据一个噱头拨动命运的舵盘。我想应该思考的是,如果当下的工作是一种修行,自己是否已经得道?如果现有的舞台限制了发展,自己是否已经跳遍了每一个角落?改变完成之后,未来的天地有多宽?
三、我19岁的时候,听闻孙正义19岁规划人生50年,顿觉此生无望。22岁的时候发现孙正义的规划其实很笼统。LZ思考得全面固然有益,但现在就选定值得奉献一生的事业为时过早。我跟一个哥们聊天的时候他评价过MBA的价值,按Priority,视野>人脉>知识,我想在MBA的学习中会有新的启发。毕竟MBA不是工厂,每个人可以有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一句话,理性认识风险,想好规避措施,但总有些是要硬扛下来的,冲吧兄弟。

作者: txws    时间: 2010-10-31 11:56
好久没登录,今天上来后竟然发现这么多的同事,这么多的dream chaser给出如此多的宝贵意见。很是感慨!
来chase dream本身就是开拓自己的视野,看到别人的别样人生,看到其他行业的精彩与失落,让自己的想法得到一个验证。
作者: lvgao    时间: 2010-11-6 21:44
如此多的同事,汗~~
我在国内办事处,一样的温水煮青蛙,升职空间很小,不熬了。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