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打印本页]
作者: 荷兰猪 时间: 2010-5-20 14:40
标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经验的捧个经验场,米经验的捧个人气场,欢迎围观群众&拍转。自知问题够欠扁>.<,但绝对不失真诚。
07年北京一所重本金融学(专业水得透明)毕业,当时面临俩选择:北京TOP 500的 Foreign Corp. VS 上海某大型Foreign Commercial Bank。为了实现我的科班出身梦,就毅然只身跑到了上海,一待就3年至今,做sales,工作还暂时是个小兵。因为一直怀读书的日子,上海无亲无友的,最近申请了行内调动,即将去北京,工作岗位不变。
之前看坛子里有N多人问类似的问题,把自己的情况罗列出来,最后发个问云云……自己从没想过有一天也会上来冒泡,可是看过那么多真诚回复的帖子,今天也决定晒晒我的困惑,如果大家有如我一样,可以共勉。
职场身边卧虎藏龙,不是海龟就是CFA,自己却还只是个小本,忽然想强化下背景,充充电,争取2011年的MBA。年龄尴尬,二十有七,未婚未育无男友。自己列出了各种可能的选择,之后便无从筛选,眼晕@@。
优势:自己一直一直期待的留美经历,无法抗拒的品牌诱惑,最专业系统的学习;
劣势:只能哦脱产!超高昂的费用(七八十万RMB朝上?),毕业后如果不留在米国就业,回来拼命赚钱,猴年马月能还上这笔巨款?留在米国就业,就业前景?几年能收回成本?毕业后就快30了,如果还是一个人在米国奋斗,人生啊……
优势:相对便宜的费用(两年40万人民币?),相对优质的教学质量,毕业后有可能留在两地工作,迅速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存在且大于米国。
劣势:也只能脱产!费用同米国差在30万人民币(我估的),是否值得退这么一大步放弃米国?
优势:可以PART TIME,保住工作,物质生活有保障。校友群的作用要大于上述两类(我指如果毕业都回到国内就业的情况)。
劣势:在北京选择的范围——BiMBA,长江商学院,xxxx etc,费用肯定是比上述两种低很多,但其认可度不知怎样。这样的投资会不会最终换来几乎一场空?
总的说来,我也知道就那一点儿心思:米钱,却想去米国读好学校,怕投资太多回报太少;怕青春不再人生无聊……
作者: noss 时间: 2010-5-20 15:17
呵呵,其实你思考的挺清楚的。
作者: kenhu 时间: 2010-5-20 15:42
先把GMAT,T考了吧,如果G上750,争取一下北美TOP,如果700上下,香港新加坡的可以试试,
另外家庭有无负担?一两年变化很大,把能做的都尽量做好。
作者: lshlcc 时间: 2010-5-20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荷兰猪 时间: 2010-5-20 16:20
楼上说得是,身边不乏背景很牛的人,但干起活来,还是靠自己的能力。
作者: gbwang00 时间: 2010-5-20 17:24
看看你的言论和我想法相似。
本人,重本,工作三年有余,在一家投资公司上班(不是有名的),现在为公司中层人员。年薪18万左右(税后)。毕业到现在都没有找女朋友(也许是一直在忙于工作)。现在的工作已经让我失去激情,若不出意外自己以后几年工作轨迹已经确定,因此已想换工作或求学。
换工作,自我感觉以自己现在的条件难以在寻找更好的工作了。
求学,读个mba感觉风险较大,不知道读后的结果怎样。
本人现有律师资格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现真不知下步该怎么去走,恳请各位大侠拨云指路。
作者: 荷兰猪 时间: 2010-5-20 17:39
回楼上:我啥么证也米有……囧
作者: gbwang00 时间: 2010-5-20 17:59
回楼上:证书是考出来的啊!努力一下,多留点汗,就得到了。
你现在在北京,我也在北京,感觉北京这个地方太看中学历了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5-21 07:14
长江中欧的认可度比新加坡香港要强多了。长江的教授大多是在美国名校拿到终身教授的知名学者,而新加坡香港的教授大多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博士。
作者: MLG 时间: 2010-5-21 08:17
明天在长江上海校区有个活动,过去聊一聊呗。
跟过来人交流一下,相信你会逐渐明朗。
http://www.ckgsb.edu.cn/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1033&ArticleId=7894
作者: wuyc 时间: 2010-5-21 08:59
都是强银啊
作者: wuyc 时间: 2010-5-21 08:59
北美努力吧
作者: HiCD 时间: 2010-5-21 09:24
这个迷糊的当局者贴得到处都是呢!
lz你到底为啥要读MBA啊?追求人生的成功呢还是要体验生活,还是就想去美国?
作者: 荷兰猪 时间: 2010-5-21 10:05
谢谢MLG;
对HiCD的提问,我承认到现在why MBA这个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还没搞清楚……人在瓶颈期,大概什么都想抓,也什么都不敢放,很贱。
作者: HiCD 时间: 2010-5-21 10:16
职场的全部精髓就只有四个字:升职加薪。打工的没什么好迷糊的,就这四个字。不升职的加薪,幅度是很小的,没多少诱惑力,也无法持久。
有点像进入了一个森林,每个人都只能选择一个树,从树根往上爬。最糟糕的是,爬一棵树,过了会儿又觉得不适合自己,或对树顶望而生畏,觉得几无可能到达,于是换一颗树爬。刚开始还有时间换树的,后来换上了瘾,太阳都落山了,还是树根下徘徊。杯具就是这样诞生的。
作者: gbwang00 时间: 2010-5-21 10:19
其实,我感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了解MBA后的career and life,知道结果后,下决定就容易了
作者: HiCD 时间: 2010-5-21 10:22
其实,我感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了解MBA后的career and life,知道结果后,下决定就容易了
-- by 会员 gbwang00 (2010/5/21 10:19:01)
怎么了解?很多人不都是想做投行、咨询吗?不用去了解也知道,成功进入的是极少数,其他大多数人收获的是中美收入差距。当然,过上发达国家边缘人生活的代价,几乎是一生的平庸。在美国混出头的华人,更是极少数,在第一代尤其小概率。
作者: 快乐娃娃 时间: 2010-5-21 15:50
担忧这么多。先行动起来再说吧,先把鸡蛋都捡到自己篮子里面再选,岁月不饶人啊,特别是女人。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5-21 16:16
其实,我感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了解MBA后的career and life,知道结果后,下决定就容易了
-- by 会员 gbwang00 (2010/5/21 10:19:01)
对,先参加各校的招生活动吧,和毕业的校友接触,慢慢就会了解。职业自己没有定位吗?想换其他行业的?你还打算试试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运营?商业大体就这么多,很容易想清楚的。有的读硕士就是为了提升一下,不一定要转行,这个世道硕士还是需要的,就这么简单。我一个CFA同学去了长江的金融MBA,我当时就跟他说没什么犹豫的,硕士肯定要读,上哪个是另一回事。至于career and life如果不转行大概也知道,如果运气好些能换个好点的金融机构,投资领域基本还是招硕士的。我那个同学去长江不久进了一家知名的PE。
作者: hourich 时间: 2010-5-23 00:08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了mba而爬树? 还是为了爬树而mba?
读MBA资金支持是基础, 特别是米国. 不过为了chasedream那另当别论, 但时间精力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 sunnymind 时间: 2010-5-23 01:53
不用神话MBA,美国的也不过如此。我的建议,先凭能力干事。然后MBA镀金,至少公司高管在看你的履历的时候,也有这么一项啊。如果你想反着来,认认真真MBA学习,然后想脱胎换骨的找个更体面的工作。如果你现在做不到,多半读完之后也做不到。如果你读完之后,能够做到,多半你现在也可以做得到。
想在哪里做事,混哪里的圈子。MBA就是个镀金的玩意儿。真的不客气的跟你讲。你随便把那个哈佛,新加坡,还有国内院校的人,找出来。然后问问他们一些常用的理论知识。能回答得上来的,没几个。所以MBA知识永远是最次要的。而MBA又不能给你带来经验。但是,你工作中经验和知识,是最重要的。所以,MBA就是那么个玩意儿。
思维结构和圈子是最能带给你价值的。思维结构的改变就不要读国内二流的了。个人看好长江和中欧,其他的,还是算了吧。都是国内教授,或者国外二流教授,你想从那里有什么新鲜空气啊。跟你讲个真实的事情,在国内XX头牌大学MBA教书的一个教授,哎,居然是我本科的教授。想想听他的课就无聊啊。那个理论翻来覆去的。从来没见过有什么创新的东西。
圈子呢,很重要。国内院校各有不同。这个每个大学都有各自特色。国外的没啥意思。倒不如读专业课程,金融工程啦,人力资源啦,肯定比MBA强。香港,新加坡,没啥意思。
我呢,就是寂寞,呵呵。想读个MBA,目前正在看交大和复旦。牌子不错,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学员真实素质如何。说句心里话,如果我的同学,都是民营企业的一线员工,这个对我的吸引力简直就是零啊。我不是排斥,就是那样会让我更寂寞。有民营企业的,别砸我啊。如果国有企业偏多,我倒是非常感兴趣。如果都是外资的,也可。就是别大把的民营企业的就行。整天接触的都是这些人,已经看够了。
作者: sunnymind 时间: 2010-5-23 01:57
nothing
作者: sunnymind 时间: 2010-5-23 01:58
职场的全部精髓就只有四个字:升职加薪。打工的没什么好迷糊的,就这四个字。不升职的加薪,幅度是很小的,没多少诱惑力,也无法持久。
有点像进入了一个森林,每个人都只能选择一个树,从树根往上爬。最糟糕的是,爬一棵树,过了会儿又觉得不适合自己,或对树顶望而生畏,觉得几无可能到达,于是换一颗树爬。刚开始还有时间换树的,后来换上了瘾,太阳都落山了,还是树根下徘徊。杯具就是这样诞生的。
-- by 会员 HiCD (2010/5/21 10:16:16)
太同意了,finally I see somebody is telling the truth.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